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崇祯皇帝动了南狩南京的念头,若是今日朝会能够通过,他就决定跑路了。
“陛下,事急了,再不去南中家中,恐怕悔之不及。”周后也劝告崇祯赶紧跑路。
“哎,还是等朝会过后再看吧。实在不行,就依群臣所言,先把太子送走。”崇祯皇帝毕竟是放不下这个面子,
前几日,三月初四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提出了一次,结果遭到群臣阻拦,尤其是陈演和魏藻德坚决反对,陈演还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光时亨当时就站了出来,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东南安定,无流寇、无虏丑、无藩王、无大灾难,连海寇都被郑芝龙平定,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场景。南狩,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群臣去拦住崇祯,不让崇祯皇帝南下,还劝崇祯先把太子送走。
可是把太子送走的事情,也遭到了光时亨强烈反对,他提醒崇祯不要忘了唐肃宗李亨灵武登基的故事。结果崇祯又犹豫了,他担心自己像唐玄宗一样,被太子篡了位。
大朝会一开始,崇祯皇帝就召见了吴襄,询问让吴三桂进京勤王的意见。
吴襄一开口,就说崇祯皇帝还欠着关宁军军饷未发,希望能够补齐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吴三桂大军自然放弃宁远,进京勤王。
崇祯无奈之下,又问道:“诏令昌平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如何”
兵部尚书张缙彦站出来道:“回陛下,唐通麾下止有五千兵,且居庸关易守难攻,令通进京勤王,不若令其固守居庸关。宁武关周遇吉仅以三千兵犹遮贼十日,令贼折七、八万之众唐通守居庸关,遏贼一月不切。”
崇祯心里暗暗盘算着,若是唐通能够阻拦贼军一个月,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哪一路的勤王大军都应该赶到了。于是他又问道:“山东刘泽清如何”
张缙彦道:“回陛下,刘泽清在山东拒李老二之贼,一时不能脱身。”
朝中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武威伯不是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就说要率军北上讨贼了怎么就变成贼军了”
“可别说,此人鹰视狼顾,恐怕是不怀好意!”
“此贼若是进京,恐怕尤甚贼寇!”
崇祯皇帝急了,大声道:“一派胡言!武威伯忠心报国,他早有奏报,说自己是北上剿贼,前几日又有奏报来,说要进京勤王,却被刘泽清阻断运河,无法北上!速令刘泽清疏通运河,令武威伯进京!”
群臣顿时跪倒了一片:
“陛下,三思啊!”
“陛下,李老二鹰视狼顾,有曹孟德司马仲达之相,万万不可令其进京。”
“陛下,若是令李老二进京,恐大明将士休亦!”
“陛下,此人抗旨不遵,继与左良玉、良佐逆,今又于攻山东,此贼不臣之心路人皆知!”
正当朝会上吵吵闹闹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陛下,宣大锦衣卫总旗张书恒求见!”
崇祯皇帝转头问吴孟明:“吴爱卿,这个张书恒可是你的人”
吴孟明连忙站出来,跪地奏道:“回陛下,正是微臣的人,微臣派其前往山西刺探贼人军情。”
“那就召他进来吧。”
“宣锦衣卫总旗张书恒!”两边的大汉将军齐声高喊。
张书恒走进皇极门前的广场内,根据小太监指引,走到崇祯皇帝的台阶跟前跪下:“臣张书恒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爱卿,闻汝从山西刺探贼情还京,今日汝入宫,可有何要事要奏”
张书恒磕了一个头道:“微臣奏报陛下,贼军已破宣大,大同总兵姜镶投敌!宣府总兵王承胤投敌,游击将军王辅臣不愿从贼,逃离大同,如今在微臣控制之中。贼军兵分两路,一路自居庸关而来,另一路东出固关,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投敌,驻守保定的大学士李建泰也投敌了!即便唐通能守住居庸关,可是南路贼人自保定来,居庸关也不攻自破!微臣恳请陛下当机立断,南狩巡视江南,若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胆!”光时亨站了出来,指着张书恒的鼻子大骂,“小小一锦衣卫总旗,竟敢谗言陛下放弃江山社稷!你居心何在!”
说完,光时亨转头向崇祯皇帝跪下:“臣恳请陛下,立斩张贼,以免此贼动摇军心!”
陈演也跪下奏道:“陛下,一区锦衣卫总旗,乃谗弃京,犹望陛下勿信其谗言!”
“陛下,贼军两路抵近京师,微臣回京后,又听闻京城瘟疫横行,每多死者,瘟疫已播京营,京营官兵死者甚众,恐怕京城难以固守!还请陛下三思。”张书恒道。
这时候,前几日被陈演和光时亨吓得不轻的李明睿听到有知音,立即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张总旗所言极是!陛下应当机立断,放弃京师,速南狩江南。”
张书恒又道:“陛下,南狩江南有三益,其一,北地溃烂,当任由贼人同建奴争夺其二,江南稳定,无流寇、无虏丑,又有长江天险可保大明江山,若是陛下不放心,可调郑芝龙水师抵御贼寇建奴过江!其三,江南富庶,南狩南京,可坐拥江南财富,伺机北伐中原。”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光时亨拼命的磕头,接着又义正辞严的大声道,“京师城墙固若金汤,即便瘟疫,也非贼人可破!若是贼人兵临京师,微臣愿亲率官兵登城拒敌!”
“坚守京城”张书恒站起来,指着光时亨吼道,“即便城池固若金汤,也需人来守!京营将士染病甚众,拿什么来守”
第709章 闯军兵临京师
朝中大臣,几乎没有人愿意让崇祯南狩,因为对于北方士绅来讲,崇祯一旦南狩,就是把北方士绅都卖给流贼了;而对于南方士绅来讲,原本他们生活在富庶的江南,天高皇帝远,想怎么享乐就怎么享乐,想怎么减税就怎么减税,怎么会愿意把皇帝弄到自己身边来
以魏藻德、陈演、张缙彦为首的一帮官员不仅坚决反对崇祯南狩,还坚持要处死张书恒,幸亏有李邦华等人站了出来,说张书恒有功,又是能征善战之士,如今贼军兵临京城,当让他登城拒敌,若是斩了他,岂不是少了一位守城勇士而且崇祯皇帝也没想要杀张书恒,毕竟张书恒说出了他的心声,只是崇祯皇帝死要面子,于是李邦华一说,崇祯就顺水推舟,说饶了张书恒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说是戴罪立功,但崇祯却给张书恒升为锦衣卫百户,还赏了一套飞鱼服。
崇祯宣布退朝之后,张书恒走在出宫的路上,他心里暗暗道:主公,您什么时候能到啊您可是唯一能救大明的人啊。
虽说张书恒对大明并没有什么感情,可是他受到李国栋和王全的教育已久,知道大明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倒下,这时候大明若是倒下了,得利的只能是关外的建奴。
接下来,张书恒去见了吴孟明。吴孟明给了他一处百户所,让他把那座百户所筹建起来。
回到自己的百户所之后,张书恒立即把人手集中起来,迅速召集了三百二十人。原百户所内的五十九名锦衣卫,经过他的筛选,把一些他认为不可能忠心的人赶出去,留下了三十七人。
混入京城的晋阳军(现在应该改成淮军了)亲卫军特工人员一共有一千二百一十六人,其中五十六人目前编入到张书恒的锦衣卫小旗之下充当了校尉,另有一百余人编入他的小旗下充当力士。张书恒升为锦衣卫百户之后,又扩编了五十名特工编入锦衣卫校尉,另外还扩编了一百人编入力士。
现在他手中就有三百二十名以锦衣卫身份在京城活动的亲卫军特工了,另外有近九百人的暗中活动的特工。
“我们现在就这点人,贼军即将兵临城下,也不知道伯爷什么时候能到京城。”被暂时编入锦衣卫的王辅臣说道。
张书恒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缓解京城瘟疫,把人手组织起来,染病身亡的死者全部拉出城外火化。让城内百姓必须把水烧开了才能饮用,捕杀老鼠,令人在城内宣传,所有的衣物,都要以开水煮过才能穿。染病的人立即送出城外隔离。”
不仅在京城采取手段,张书恒还令人告知混入闯军中的亲卫军特工,让他们想办法提醒李自成瘟疫的问题。京城的鼠疫,不仅让京城失守,也严重削弱了闯军的战斗力,也间接导致了一片石战役的失败,最终便宜了满清。
亲卫军特工开始根据李国栋给出的,要救出京城的人员名单开始布置。
名单上,除了崇祯一家、天启帝皇后张嫣、王承恩、宫女费珍娥等人之外,还有吴襄一家,其他的就暂时不管了。虽然李国栋知道,贼军攻破了京城,还有一批忠义之士殉国,可是也没办法救出太多人。
张书恒为了感激李邦华刚刚在朝中帮自己说话,把李邦华的名字也加上了。
三月十四,李国栋亲自率领的一万一千骑兵,已经过了沧州,不过他的一万一千骑兵因为战马不足的问题,无法保证一人双马,只好把近一半人留在了山东,等待接应自己南下,把他们的战马全部分配给继续北上的将士,随后李国栋只带了一千马槊重骑兵、两千轻骑兵、两千五百龙骑兵和五百夜不收北上。留下来的五千人,入驻到山东各军户所城堡内,等待李国栋南归的时候,再编入队伍,一起返回南方。
入夜之后,刚刚过了沧州不久的六千骑兵安营扎寨。
“报!”许亮走进了李国栋的中军大帐,向他禀报了刚刚得到的军情,“启禀伯爷,闯贼大军已破居庸关,明将唐通投敌。”
“以贼军的速度,十七日可抵达京城。我们在十八日必须抵达京城,我军人数太少了,无法进京,就想办法联系上张书恒他们,我们在城外接应他们。”李国栋道。
“诺!”许亮退下。
以李国栋目前的行军速度,其实完全可以在十七日之前进入京城,可是只有六千人,日行二百里进京,人困马乏,京城太大,区区六千人在守城战中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还不如在城外接应张书恒他们救人出城。更何况,按照李国栋原本的计划,就是故意让闯军攻破京城,借着李自成的手杀一批士绅文官,这样北方就干净多了。
通过飞鸽传书,张书恒收到了许亮送来的密码信。
飞鸽传书,同时放飞几十只鸽子,每只信鸽都携带一封信,信都是密码信,即便是信鸽被人射杀,信件落入敌人手中,他们根本就无法破译信的内容。这种密码,是按照后世的电报密码设定的,他人拿到信,只能看到一系列数字,根本看不懂什么意思。
即便是普通的亲卫军特工,也看不懂密码信,只有专门的通讯特工,或是张书恒、许亮之类的高级特工,才能看得懂密码信。
张书恒收到了密码信,他翻译出了上面的内容,只见信的内容是:救驾之功给小张你,你可凭借此功,至少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南下南京之后,争取把我们的亲卫军特工尽可能的编入锦衣卫,我会说服陛下重振厂卫,在外人面前,我们不认识,你是陛下的锦衣卫,我是带兵打仗的武将。贼军破城之前,你们想办法进入皇宫,必须救出陛下一家,不得有遗漏,不可使公主受伤。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开始围攻京城。
作为一名锦衣卫百户的张书恒,也带着自己麾下的弟兄们登城协助防守。张书恒登上了西直门,在城头防御。闯军进攻了一日,张书恒麾下的三百多名锦衣卫杀敌无数,城下贼军尸体堆积如山。
是夜,吴襄府邸,府内传出了一阵幽雅的琴声。
一条黑影从大街上闪出,手中爪钩一抛,飞上墙头。那条黑影抓住绳索爬上墙头,趴在墙上往内中观察一小会,发出暗号。随后从黑暗中就冒出了几十条人影,冲到围墙下,抓住绳子爬上墙头。这群黑衣人很快就消失在吴襄府内。
天色还不是很晚,吴襄府内灯火辉煌。
一名绝世美女正在抚琴轻弹,突然一名黑衣人出现在她跟前,这位美女吓得张嘴惊叫,她的嘴巴却被一双大手捂住,一把锋利的短刀搁在她白瓷般的脖子上,只听到一声严厉而低声的声音:“别叫,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锋利的短刀紧紧抵住女子洁白的脖子,刀刃略微划破了一点皮,渗出鲜血,女子吓得脸色苍白,那黑衣人却没有丝毫怜香惜玉。所幸的是,来的人似乎不是为了杀人,却更像是劫持人质,没对女子痛下杀手,否则这女子恐怕早就香消玉损了。
第710章 夜闯吴府
黑衣人道:“我放开你,不许喊叫,否则一刀杀了你!”
美貌女子含着泪,轻轻点了点头。
黑衣人松开了刀子,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块布,堵在女子嘴上,接着一根绳索就套在女子身上,把她捆得结结实实的。捆住了女子,黑衣蒙面人就转身下楼了,楼梯下面,躺着两名被打晕的丫鬟,黑衣人把两名丫鬟也绑了,嘴巴堵上,随后消失在院子内。
吴府内响起了一阵动静,转眼功夫,那名黑衣蒙面人又转头回来了,身后还跟了另一名黑衣蒙面人。
两名被打晕的丫鬟已经醒来,两人坐在地上,瞪着美丽的大眼睛,惊恐的看着两名蒙面大汉,眼中含泪,令人生怜。
“姑娘,我们奉命行事,要把你们带走。放心吧,我们不会伤害你们。”其中一条大汉押着两名丫鬟往外走,另一条蒙面大汉上了楼,把楼上那美貌女子也押了下来。
美貌女子和两名小丫鬟被押到了吴府大厅内,却见到吴府一家人都在这里,家主吴襄被人五花大绑了,吴家的人都在了,除了长子吴三凤和次子吴三桂在山海关,其余的人全部被押到大厅内,什么吴三辅、吴襄的妻妾、吴三桂的妻妾、吴三辅的妻妾,吴襄的女儿、孙子都在,就连吴府的管家、奴仆、家丁、护院、丫鬟、厨子、马夫、轿夫,也一个都没跑掉。
家主和三叔子武功高强,怎么也被绑了吴家的家丁护院,那个不是从战场上下来的高手,怎么全部被绑了黑衣人也不多啊那美貌女子十分吃惊,心中暗道。
吴府原本有三千名家丁,不过大部分的家丁都在山海关,吴府内只有一百余名家丁,就这点家丁,肯定不是黑衣人对手。刚才八十多名黑衣人进入府内,很快就把这些家丁全部打晕绑了。就连武功高强的吴襄和吴三辅也不例外,被黑衣人偷袭了,也给打晕后绑了。
一名像是首领模样的黑衣人问道:“吴府的人全部到齐了吧没有漏掉吗”
“回长官,一个没跑掉,全部都在这里了。”另一名黑衣人回道。
为首那名黑衣人脱下了外面的黑衣,里面赫然露出了一身锦衣卫服饰!这人正是张书恒麾下的心腹刘五,就是当初在大同开设赌场,给王辅臣下套的大同五爷,如今他也来到京城了,在张书恒被崇祯封为锦衣卫百户之后,他成为一名总旗。其余的黑衣人不用说也知道了,都是李国栋的亲卫军特工,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有了锦衣卫身份。
刘五走到吴襄面前,拉下堵住他嘴巴的布:“吴军门,下官对不住了。”
“你们到底要干什么”吴襄急着喊道,“不就是犬子没有拿到军饷无法出兵吗为何要拿下吴某一家”
刘五拱了拱手:“吴军门,我们并非要害你,而是打算把你们送走。京城危在旦夕,两日之内,贼军将会破城!陛下说了,不能让吴军门您落入贼人手中要挟长伯(吴三桂),所以得把你们送出城去,送到江南。”
“不,老夫不走!老夫的家在这里,田地、店铺都在这里,去了江南能干嘛当叫花子”吴襄挣扎着吼道。
“当叫花子是不可能的,吴军门,您一家到了江南,下官自然会向陛下进言,给三辅一个世袭锦衣卫职务,把江南一些士绅抄一抄家,银子不就来了另外,你们吴府的银子我们只是暂时保管,等到了江南,会原封不动全部退还你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