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这是什么乱命?”路振飞手中拿着一张撕下来的告示丢在桌子上,“搬迁扬州百姓?好端端的百姓为何要赶出城去?”
“一切为了歼灭建奴主力,我打算放个空城计,把建奴主力引入扬州城内,再一举全歼了他们!”李国栋回道。
“还能这么打仗的?好好的城墙不守,却要把建奴放入城内?”路振飞怒容满面,“倘若建奴进了城,扬州城岂不是废了?这不是祸害扬州百姓吗?”
王承恩说道:“路督师请息怒,咱家和陛下都研究过楚国公的计策,扬州之战乃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若要让建奴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南下,楚国公的办法绝对没错。”
“这是唯一能把八十万建奴一锅端的办法,若是死守城墙,建奴以红夷大炮轰击城墙,迟早守不住;若不迁走城内百姓,一旦建奴破城,将会屠杀百姓。”李国栋回道。
毕竟路振飞还不是那么迂腐,他经过再三考虑,还是绝对一切当以打胜仗为主,于是他无可奈何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老夫当极力配合你们。不过楚国公还未说出你有何良策可破灭建奴大军?”
“卢督师,我可以告诉你我的计划,不过督师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讲,倘若计划泄露了,建奴就不会来上这个当了。”李国栋道。
路振飞点了点头:“这个老夫自然明白。”
当李国栋把他的计划告诉路振飞后,路振飞脸色大变:“此计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歼敌,两淮损失也太大了!”
“损失一点,总比八十万建奴南下强!若是八十万建奴渡过长江,来的富庶的江南之地,将会发生什么?大明的损失就更大了,死难百姓恐怕会超过千万!”
路振飞无奈的说道:“好,老夫可以配合你们,老夫也不会向朝廷上奏了,只望届时楚国公能以一场大胜来报效朝廷。”
“还有一件事,高家堰水闸不再向运河供水,还望督师谅解。”李国栋又道。
“不再向运河供水?那漕运怎么办?”路振飞大惊道。
已经进入秋季了,雨水减少,估计到明年春季来临之前,降水量都会很少。两淮运河的水,都是依靠各湖泊河流供水,在淮安这一段的运河,主要就是依靠洪泽湖供水。在雨水稀少的秋季,若是洪泽湖断了供给运河的水,那么运河水位将会下降,严重影响漕运。
“没什么,淮安以北的漕运可以停了。”李国栋回道。
“停了漕运?这个责任你我担负得起码?”
“怎么担负不起了?大明都已经迁都南京了,北面的京师在建奴手中,我们开开通漕运,把东西运到建奴那?那岂不是资敌行为?”
“两淮有多少人依靠运河为生?”路振飞苦笑一声,“至少三十万人依靠运河为生,船商,船工,行走运河的商人,若是断了漕运,这三十万人的生计如何解决?”
“按照我的计划,两淮百姓都要迁走,他们的生计我自有安排。临近大战,一切以战事为主,其他的都暂时放在一边。”
比起迁移扬州百姓来,迁走高邮、淮安等地百姓的工作量更加繁重,仅仅依靠扬州锦衣卫千户所已经不够用了,李国栋将会调遣驻守斗湖城寨的军队,以及山东军户所的军队来强行迁移。
次日一早,李国栋就把扬州的事情全部交给了路振飞、王承恩和许亮,他自己带上五千骑兵,前往斗湖城堡。他身上还带了一份准备交给高杰的圣旨,圣旨的大致内容是,只要高杰重新效忠崇祯,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
李国栋率五千精锐骑兵来到斗湖城堡,只见洪泽湖的水位已经非常高了,湖水都快要溢出。自从梅雨季节过去之后,高家堰水闸就再也没有放过水,上游下来的淮河水越积越多,灌满了洪泽湖,使得湖面的面积范围比往日增加了许多。
抵达洪泽湖的时候,刚好是早晨。太阳还未升起,湖面上烟雾袅绕,水面上升腾起一阵阵白色的水汽,朦朦胧胧的宛如仙境一般。
“好一片白茫茫的湖面,这积累了多少湖水了,世文兄弟,若是这一大湖的水放下去,那会什么样的结果?“李国栋笑着问前来迎接的张世文。
张世文脸色大变,倒抽一口冷气:“这满满一湖水下去,恐怕淮安、高邮等地一片泽国!数百万百姓尽成鱼鳖!”
“所以世文,你要尽快安排好淮安等地百姓的迁移。我预计建奴将会明年三月来攻打扬州,你务必在明年三月份之前,把淮安等地的百姓全部迁走。”李国栋哈哈大笑。
李国栋入驻到斗湖城堡内,同时派遣了一名使者出使高杰大营。
高杰大营位于宿州,这支军队从繁华的扬州逃出,逃到了接近前线的宿州,可是高杰也没有办法,刘泽清和刘良佐都被李国栋击败了,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高杰哪里还敢同淮军作对,于是他逃去了宿州。结果不久之后,就听到了南京被攻破,弘光伪帝被抓住的消息。
“我倒是想回归朝廷,也不知道天子能不能容得下我们。听说武威伯已经成为楚国公了,若是他率大军前来攻打我军,我们又如何抵挡得住?实在不行,干脆投降大清得了。”高杰闷闷不乐的喝着闷酒。
毕竟高杰是扶植了福王的江北四镇之一,崇祯宣布了福王为逆贼,那么江北四镇除了后来得知崇祯未死反对福王的黄得功之外,其余的三镇自然都是贼了。
邢夫人颦眉道:“夫君,万万不可投降建奴,若是投降了建奴,剃了头留辫子,你将遗臭万年!”
“那还能去哪里?回贼营不可能了,李自成恨不得杀了我们夫妻!大明也回不去了,哎!天下虽大,却无我高杰容身之地啊。”高杰悲哀的仰天长叹。
正当高杰夫妇商议的时候,外面有一名亲兵进来禀报:“大帅,楚国公的使者来了,他要进我军大营,说要见您。”
“楚国公使者?把他乱棍打出去!肯定是来劝老子投降的!”高杰大吼道。
邢夫人劝住了高杰:“不妨让他进来,看看他要说什么,若是来劝降,就和他谈谈条件。”
第807章 高杰归降
邢夫人劝道:“即便是向楚国公降了又如何?只要他答应给你一条活路,不妨就降了。否则我们走投无路啊。”高杰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夫人说得对,确实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只剩下向楚国公投降一条路。别的路子,那条路走得通?向清军投降,这种事他干不出来。剃发易服,把头发几乎全部剃光了,就留下一个金钱鼠尾辫,那样死了以后,祖坟都进不去,见了老祖宗,老祖宗能认一个留着金钱鼠尾辫的后代吗?
投降大清只能剃头,一旦剃了头,那是不孝子孙,高杰也不想当不孝子孙啊。除非楚国公都不能容他了,那么降清是最后一条路子。
李国栋派来的使者走到高杰的中军大帐前,卫兵拦下他,搜了一下身,确认没有兵器暗器之类的物品,这才把他放进去。使者走进去的时候,门口的卫兵还似笑非笑的说道:“这位先生,你好大的胆子,大帅刀斧手都准备好了,要是一句话说不对了,大帅可是要拿你祭旗。”
“哈哈哈!”使者毫不理会卫兵的威胁,哈哈大笑,大步流星走进高杰的中军大帐。
“这位先生你好大的胆子!”高杰见使者面不改色的走进来,顿时起了几分敬意,又见此人虽是文人,却长得身强力壮,有几分喜爱,于是又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担任什么职务?”
使者不亢不卑的昂首挺胸,只是略微拱了一下手:“姓姚,名启圣,字熙止,绍兴一秀才尔,幸得楚国公厚爱,在军中为幕僚。”
“姚先生,快请坐。”高杰连忙招呼。
姚启圣也不拒绝,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他连举人功名都没有,但李国栋却对他十分重视,让他担任了楚国公府幕僚师爷。
“请问姚先生,可是来劝降高某?”高杰问道。
“是来劝降,但学生前来,并非是为楚国公而来,而是为了救高将军你。”姚启圣摇着扇子,面带微笑回道。
“哈哈哈!”高杰哈哈大笑,“姚先生为了救我而来?你现在还是想想如何救你自己吧!高某已经准备好了刀斧手和断头台,只要某一声令下,姚先生便人头落地。”
姚启圣面不改色:“高将军若是要杀学生,又何必让学生坐下?”
“有胆识,不错不错!”高杰笑着道,“姚先生,你说你是来救我的,那你就说来听听,若是说得不好听了,高某还是那句话,刀斧手和断头台给你准备好了。”
姚启圣摇着扇子,面带微笑:“请问事到如今,高将军还有何好去处?”
“天下之大,高某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高杰哼了一声。
姚启圣哈哈大笑:“高将军,若是你不回大明,还能去哪里?闯贼那你回得去吗?李自成恨你入骨,你回去了他就能放过你?张献忠那?张献忠还向李自成称臣呢,你去了,难道不怕被他献给李自成?若是投靠左良玉,可是高将军,你觉得左良玉是楚国公对手吗?”
“大明不能容我高某,贼军也不能容我高某,高某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带着兵北上投清。”高杰不甘示弱的说道。
“投降建奴?难道高将军打算百年以后,连祖坟都进不去?将来见了祖宗,祖宗会认不出这个剃头留辫的人到底是谁,祖宗不会认一个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后代!”见高杰脸色有些放缓,姚启圣又趁热打铁,“高将军,楚国公念你对大明忠心耿耿,只是不小心上错贼船。所以他在陛下面前为你求情,只希望你能回头是岸,重回大明。高将军,楚国公说了,可以保证你的安全。”
高杰问道:“除了保证我的安全,楚国公还有别的什么条件没有?”
“有,不改编你的军队,不裁军不整编,你仍然担任总兵官,只要高将军重归大明,陛下给你补发军饷五十万两,楚国公还能派遣基层军官帮高将军训练。只是高将军你的爵位是伪弘光帝所封,所以你的兴平伯是没了。除了这个,其他的一律不变。”
兴平伯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原本想,能够留住一条命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没想到其他的都不变。想到这里,高杰轻轻点了点头:“既然楚国公如此宽容大量,那么高某还负隅顽抗到底就没意思了,高某愿意重回大明,为天子效力!”
“好!”姚启圣放下扇子,“高将军深明大义,愿意弃暗投明,实在是我大明之幸也!”
“既然姚先生来了,那么今日就别走了,留下来配高某好好喝一顿,明日一早再回楚国公那吧。”高杰挽留道。
“哈哈哈!”姚启圣大笑起来,“盛情难却,学生恭敬不如从命。”
当晚,高杰在大营中摆了丰盛的宴席,宴请姚启圣。
次日一早,姚启圣就告辞了。
回到斗湖城堡,把自己出使高杰大营的结果对李国栋说了:“楚国公,高将军愿意重回大明。”
“好,他只要肯回来就好,这样江北又多了一道屏障。”李国栋笑道。
既然高杰愿意归降大明,李国栋就带上精锐部队前去宿州受降。
三日后,李国栋亲自带上五千骑兵和五千骡子火器兵,浩浩荡荡的从斗湖城堡出发,前往宿州高杰大营,去接受高杰的归降。
从斗湖城堡出发,距离宿州有三百四十余里路程,淮军日行百里,只用了三日时间就到了宿州。
高杰见到了楚国公的旗号,下令打开城门。
万余淮军将士在城外等候了大约一个时辰,只见高杰率领部将李成栋、郭虎,杨承祖、胡茂祯等人,以及他麾下的五万大军,从宿州城走出来,向淮军投诚。
李国栋并没有打算吞并高杰部,毕竟高杰手下除了三千老营兵之外,其余的近五万人都是炮灰,他不想让这些垃圾兵来降低自己军队的平均质量。至于为何要让高杰投降而不是消灭了他,因为在两淮之地也需要一道屏障。
这次李国栋除了带来一万兵马来接受投降之外,还带来了崇祯给高杰补发的军饷五十万两。反正现在崇祯手里有的是银子,这一阵子抄家都抄了近亿两白银了,只要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出来,都足够把之前欠下的军饷给补上去。
高杰到了李国栋跟前,李国栋下马迎接:“欢迎高将军弃暗投明,重回大明!”
“高某惭愧啊!谋乃罪将,竟然要楚国公亲自前来迎接高某。”高杰跪在地上,“某感谢陛下和楚国公给我们一个机会。”
“快起来吧,”李国栋扶起了高杰,“这次本国公前来,把军饷也带来了,一共是纹银五十万两,都在车上,还请高将军清点。”
高杰大喜过望,立即令人接管了银车。
之后有高杰军的幕僚上前,打开一口口银箱。
银箱一打开,满满一箱箱的白银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令人兴奋不已。经过清点,白银数量确实是五十万两。
“发军饷了!发军饷了!终于发军饷了!”高杰军全军上下官兵欢呼雀跃。
第808章 放长线钓大鱼
除了给高杰补发的军饷五十万两银子,这次崇祯还给李国栋也补发了欠下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又还了欠款一百万两,一下就拿出了三百万两银子了,若是以前的话,让崇祯一下拿出三百万两银子,早就把他心疼坏了,而且也没有三百万两。现在崇祯不缺钱了,内库中至少有抄没来的七千多万两银子。事实上张书恒在这四个月来,一共抄没了一亿多两银子,他自己留下了两千多万两银子,其实这两千多万两银子之中大部分也是拿来给李国栋作为军用开支,只有少数银子留在锦衣卫内自家兄弟分;王承恩得了大约两千万两银子,大半都给了崇祯,再送给李国栋一部分,只留下少数分给东厂的兄弟。
王承恩为何会给李国栋银子?因为李国栋功劳大,而且他的军队确实需要大笔的银子开销,王承恩心里也明白,这时候真正能够保护崇祯安全的只有这支淮军了。
“马士英,还真是清廉,可惜啊可惜,为何要从逆,否则他也是一个好官。”王承恩带着东厂番子从马士英府中走出来,嘴里念叨着。
堂堂弘光朝首辅府,居然只抄出了五万两银子,这是王承恩自从开始以抄家为职业以来,抄到最少的一次,而且还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区。想想自己在山东时候抄的那些士绅的家,随便抄一个家,十几万两银子都是穷的了,一些大家族一抄家,随随便便不是几百万两银子?
“张都司,之前淮军的人先进的城,马士英的银子会不会被他们拿走了?”王承恩问道。
张书恒摇了摇头:“不会,楚国公的淮军军纪严明,抄家的事情只能是我们来干,他不可能和陛下抢银子。”
王承恩想了下,觉得张书恒说得也对,之前李国栋在京城搞过拍卖会,还给崇祯弄了不少银子,他不是一个会贪墨皇帝银子的人。于是王承恩又问:“咱家也知道楚国公不会,可是他手下的人会不会?有不少人本来都是流贼。”
“不会,手下人根本不敢瞒着楚国公干那种事情,国公爷军纪严明,抓住贪墨银子就斩首。本来淮军军饷就很高,还有非常优越的军功制,他手下的人只要脑子不傻,就不可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干这样的事情。”
这段时间,锦衣卫和东厂在南京附近抄了不少士绅的家,都是以谋逆为借口抄家。总之厂卫网罗各种罪名,张书恒的锦衣卫中,还有不少原大明锦衣卫的人加入,这些人都是陆陆续续从北方逃回来的,或是张书恒从江南各地找回来的人。干这一行,那些老锦衣卫最拿手。
哪怕只要同谋逆犯官有一点点联系,都会被锦衣卫扣上罪名,借口把家抄了。但由于李国栋暗中交代过张书恒,所以那些同李国栋的江南东林银号有关系的士绅,还有那些使用新式织布机的工商士绅,以及走海运赚钱的海商士绅,都会被锦衣卫刻意的回避,使得他们躲过了被抄家的命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