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令人郁闷的朝代,满清统治者不仅奴役汉人,而且还毁灭了汉人的衣冠,打断了汉人的脊梁骨,把汉人变成跪在地上的奴才。只是自己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大,当功劳大到皇帝无法封赏自己的时候,就只能赏一杯鸩酒了。
不过现在暂时不考虑那些问题了,今后该如何发展,一切顺其自然,或许是成为曹操司马,或许是黄袍加身。
船队在江边码头上停靠下来,身披蟒袍,头戴七梁冠的李国栋从船上走了下来,史可法立即带着一群官员迎了上前。
淮军将士们纷纷从船上走下来,按照规定,李国栋只能率领一队亲兵入城,大军驻扎城外。但是因为要举行献俘仪式,因此李国栋获得皇帝的特许,率三千立下大功的将士押送俘虏,驱赶着装满首级的车辆进城。
“楚国公威武!”当李国栋走进城内的时候,人群中不知道什么人大喊了一声。
“楚国公威武!”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众百姓同时欢呼着,声音响彻九霄。
“淮军威武!”当一批立下大功的精锐将士押着满载着俘虏和首级的大车进城的时候,百姓的呼声更加震撼。
“万胜!万胜!”骑在马背上的将士们齐声高呼。
李国栋直接进入宫内,崇祯皇帝正在乾清宫等着他。
见到了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的崇祯,李国栋发现崇祯面容仍然憔悴,头上的白头发又多了许多。
“赐座!”崇祯喊道。
李国栋谢了恩后,坐了下来,君臣对视一番,李国栋突然说道:“陛下之勤奋,除了太祖高皇帝之外,自古帝王无人能比!不过还请陛下千万保重身体才是。”
崇祯感慨道:“国事繁重,朕一刻不敢放松啊!建奴八十万大军南下,李爱卿一举歼敌六十万,力保我大明仅存的半壁江山,如此大功,堪比谢玄、陈庆之!”
“陛下谬赞了,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乃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的功劳,臣又何德何能!扬州一战,多少忠魂血洒疆场,放有臣歼灭鞑虏之战绩。”李国栋道。
崇祯道:“朕接到锦衣卫奏报,说湖广、广东士绅支持桂王谋反。江西金声桓王德仁都已反正归明,唯有赣州高进库不肯弃暗投明,只因为桂王和士绅在背后支持此贼!赣州地形易守难攻,还望李爱卿能出兵江西,为朕解决此心腹大患。”
“陛下让臣打谁,臣就去打谁便是了。”
“李爱卿才凯旋归来,又要征战沙场,这样吧,你去见见坤兴,她想见你。”崇祯点了点头。
崇祯也知道女儿的心思,而对李国栋他已经是不好封赏了,这时候李国栋已经是国公了,再封赏,那岂不是要封王了?封王以后,再立下大功,还能封什么?
自从还未完婚的驸马周世显一家投了满鞑子之后,公主自然就不能嫁给周世显了。而坤兴公主的想法,崇祯自然知道。只是李国栋的年龄和自己差不多,这还没什么,可是李国栋已经有正妻,公主肯定不能给人当小的。可是如果实在没办法封赏的话,也许只能给李国栋赐婚了,也算是了结女儿的心愿。
听说李国栋大获全胜的消息,女儿比自己还高兴;听说楚国公要回京献俘,女儿开心得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每次同女儿说起李国栋,她就脸红了。以女儿换取此人的忠心,又能让女儿了心愿,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只是公主当小的,又有些丢脸。
又见到了坤兴公主,公主又长大了一些,虽然个子没有再长高(她本来已经很高了,再长高就比后世的模特都要高了),但她发育得更加完美,原本瘦瘦弱弱的身材,也变得玲珑有致,这才真正是个女人了,本来还只是小女孩。
“楚国公!”坤兴公主一见到李国栋,就惊喜的叫了一声,旋即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她的脸一下就红了。
“臣参见公主殿下。”李国栋连忙行了个礼。
“楚国公又一次大捷,父皇可是高兴得很呢,父皇高兴了,娖儿也高兴了。”坤兴公主红着脸说道。
李国栋故意逗逗坤兴公主:“公主殿下是我大明最美的公主,美丽的公主每天都开心,就会越来越美丽。人如果每天不开心,会变难看的。臣就希望能每天给公主带来好消息。”
坤兴公主嫣然一笑:“娖儿相信楚国公一定能做到。”
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
大明从来没有活着封异姓王的例子,异姓王过去就是给死人的。徐达死了追封中山王,常遇春死了追封开平王,反正死了也不在乎了。李国栋已经是国公,乱世还远远未结束,还能立下许多大功,已经是封无可封了。
活着的只有宗室才能封王,甚至朝鲜国王,也只不过等级相当于郡王,只是享受亲王待遇。所以说朝鲜国王的女儿,嫡女称为郡主,自己关上门来可以称为公主,庶女只能称之为翁主。
原本时空明末封了一大堆异姓王,那是局面已经溃烂到难以挽回的地步了,无论隆武帝还是永历帝,首先他们都不是正统,手中也没有能够控制的兵力,只能依靠不愿降清的明军以及一批招安的海盗、贼寇来苦苦支撑局面,封多少个王出去都无所谓。
可是现在的大明,偏安一隅的崇祯首先是正统,又有一定的控制力,自然不可能像隆武和永历那样封了一大堆王。所以说李国栋即便是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封王。
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到时候横死的下场,除了造反和远渡重洋两条路之外,还有一条路,就是以后娶了公主,这样也算崇祯的自家人了。
李国栋还没有想过造反,外面有人已经造反起来了。
广西梧州,从衡州逃过来的桂王朱由榔,就在蠢蠢欲动。
朱由榔出生于天启三年,天启七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就藩,他跟随父亲到达衡州。崇祯六年,他被封为永明王。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长沙,朱由榔随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与父亲走散,后被大西军俘虏,幸得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保护,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到广西梧州与父相聚。
如今朱常瀛已死,朱由榔继承了桂王爵位。
“今上放弃了京师,仓皇出逃,一路逃到南京,重开厂卫,沿途祸害百姓,已经是昏庸暴虐的昏君了。昏君为了与民争利,还残害福王,又在江南横征暴敛,广派厂卫陷害忠良,致使江南百姓怨声载道;昏君还纵容佞臣李老二在湖广没收士绅土地,建立军户所,祸害湖广百姓;建奴南侵,昏君竟然逼反了左良玉,却纵容李老二招安流寇!”何腾蛟义愤填膺的说道。
打击土地士绅,其实是李国栋的意思。通过锦衣卫指挥使张书恒,把土地士绅对大明造成的危害传递到崇祯耳中。崇祯回想起以前自己穷得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导致局势恶化,差点死在京城的事情,自然是对土地士绅恨之入骨,结果就把屠刀交给了张书恒和王承恩,对那些土地士绅大开杀戒。
李国栋当然是扶植工商士绅,要让大明真正能够进入资本主义,就必须扶植工商士绅,让工商业发展起来。不过扶植工商士绅,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交工商税了,而是发展工业,发展科技,鼓励竞争,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让社会更加繁荣。
各地的工厂工场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之后,就要广开销路,这就需要商业了。
以目前江南各大工厂、工场的生产能力,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了,这就需要大力支持海商,兴建港口,在上海、宁波等地设立船舶司,一方面收取海关税,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造船业。
在李国栋的推动之下,上海、宁波和南京等地已经成立了大明皇家造船厂,用来建造大型商船和大型战舰。
明末造船业比起明初来是萎缩了许多,关键原因是那些和海商有密切联系的士绅对皇帝的忽悠,刘大夏烧毁宝船图和海图,导致大明皇家的造船业落后了。但是民间的造船业却发展起来,江南士绅尝到了扶植海商的甜头。
而现在,在李国栋推动之下建立的大明皇家造船厂,因为规模大,技术先进,能够集中力量干大事,因此造船技术又发展起来,能够造出比江南士绅自己建造的船只更好更大的船只,皇家造船厂再把这些船只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卖给江南海商,以鼓励发展海贸。所以说,大明皇家造船厂就没有被言官指责为与民争利。
什么与民争利?这就是给民送利。造福于民,你们有本事造出那么好那么大的船吗?
可是相对于大明皇室扶植工商士绅来,皇家对土地士绅却是一再打压,甚至鼓励江南士绅去湖广、江西等地开办大型农场,这就对传统的土地士绅形成了极大的竞争,许多地主纷纷破产,甚至一些大地主都维持不下去了。
因为江南士绅开办的大型农场,生产效率远高于湖广、江西士绅的农田,进入农场干活的农业工人旱涝保收,只要你肯干活,肯努力干活,每个人都有固定工资,这就让大批土地士绅的佃户纷纷退租,都跑去大型农场当工人了,导致土地士绅的田地缺少人手耕种,许多大地主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只剩下贱卖土地一条路子。
对于江南士绅和大型农场的入侵,湖广和江西当地的土地士绅自然也做过抗争。原本是强龙南压地头蛇,可是那些江南土地士绅却聘请了大批淮军的退役军人和工程兵给自己做事,进入湖广和江西的土地上,大量购买土地,纷纷建立大型农场。
当地士绅开始反弹,他们派遣家奴和佃户,去大型农场闹事,那些家奴和佃户哪里是那些当过兵的保镖对手?结果每次争水风波、民间械斗之类的,都以江南士绅大获全胜为告终。
如今的江南士绅,在李国栋的支持下,已经拥有了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保镖,可以应对当地士绅反弹。就这样,那些外来的江南士绅硬生生的把那些地头蛇给压了下去。
不仅是江南士绅大批入侵湖广和江西建立大型农场,就连李国栋和崇祯,都进入湖广和江西开办大批大型农场了。
银子的事情根本不是事,有江南东林银号这个坚强的后盾,多少田地都能给买进去。
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传统的土地士绅苦不堪言。他们也想试着搞大兴农场,可是做生意这种事,就是先入为主,同一件事,做得晚了,已经丧失了任何优势,又如何和那些规模越来越大的工商业士绅抗衡?
“何督臣,那您的意思是?”朱由榔问道。
“组织人手,给朝廷压力,让今上铲除朝中奸佞,还我大明朗朗乾坤!”何腾蛟道。
“难道要清君侧?”朱由榔吓出一身冷汗。
何腾蛟冷笑道:“若是今上肯听我们的一番良言,肯铲除奸佞,那么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若是昏君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那就不妨清君侧靖国难!”
朱由榔叹息了一声:“可是我们又有多少兵力同昏君抗衡?”
“赣州的高进库,还有广东士绅可以出钱出粮,组建我们自己的军队。”
“广东士绅?他们肯吗?”
“当然愿意了!自从江南海商发展起来,广东士绅可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何腾蛟道。
江南士绅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加上江南造船业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从海商获利的广东士绅了。
第861章 明清暂时停战
北京城摄政王府。“主子爷,明人使者来了,说要见您。”外面一名白甲兵来报。
多尔衮一听说是明国使者来访,心中暗道:扬州战败,十五弟至今没有音讯,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明国使者来访,肯定知道这件事,那就从他嘴里了解吧。想到这里,多尔衮道:“让他进来吧!”
担任使者的是陈子龙,他站在摄政王府外等候。
“请明国使者!”里面传出一声长喝。
陈子龙走进了摄政王府大门内,刚刚走进大门,却见两边身材魁梧、面目凶悍的白甲兵嘴里发出他听不懂的话,两边的刀枪一架,相互交叉,陈子龙要进去,就只能从刀枪之下走进。
“吓唬陈某?”陈子龙冷笑一声,昂首挺胸,义无反顾的从刀枪之下走了进去。
“摄政王爷就在里面等着,明国使者请进去吧!”一名包衣奴才走了上来,把陈子龙引进了大厅内。
走进大厅,只见多尔衮金刀大马的坐在正中间的宝座上。多尔衮见到一身汉人儒装的陈子龙走了进来,脸孔一板,黑着脸,猛一拍桌子:“你这明狗,好大的胆子!竟敢来本王这里送死!”
陈子龙哈哈大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陈某不怕死。若是陈某这次不能回大明,恐怕摄政王爷你的弟弟就再也回不来了。”
“哼!多铎战败被俘,丢尽了我大清勇士的脸面!他居然被俘受辱却不自尽,简直就是丢人!本王可没有这样的弟弟!”多尔衮冷哼道。
陈子龙笑着道:“摄政王爷,我们楚国公仁心宅厚,一没有害你弟弟,二没有把他献俘去南京,而且善待他,就是不希望关上大明和大清谈判的大门。”
“左右退下!”多尔衮大喝一声。虽然他嘴巴上说多铎被俘却没有自尽,丢尽了八旗勇士的脸面,可是听说多铎还活着,也没有被献俘南京,他就放下心来。毕竟多尔衮和阿济格、多铎都是一母同胞,母亲阿巴亥被皇太极逼着殉葬,三兄弟手足情深,多尔衮听到弟弟还没死的消息,自然十分高兴。
陈子龙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虽然他不怕死,可是多尔衮府中白甲兵的架势,还是把他震撼到了,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强作镇定,没让人看出来他害怕。现在危险解除了,陈子龙才感觉到自己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了。
多尔衮问道:“请问陈先生,楚国公开出了什么谈判条件?”
“国公爷只希望大明和大清能停战五年,两国常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希望能够停战,让老百姓得到喘息。”陈子龙回道。
“停战五年?”多尔衮怒道,“若是停战五年,是给你们喘息机会!本王不会答应!”
陈子龙冷笑一声:“摄政王爷,你觉得现在开战,你们大清还有机会一统天下吗?多铎的六十万大军都全军覆没了,你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来损耗?”
多尔衮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瘫在座椅上,扬州战败,大清已经很难再统一天下了。当年皇太极为了灭明,制定了一系列长远的计划,到了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江山就像是一颗熟透的苹果,只要伸手就能摘了,谁知道李国栋竟然能强悍至此,不仅把崇祯救到了南方,还在扬州一举歼灭了六十万清军。
多铎东路大军的覆灭,大清可是元气大伤,多尔衮也知道,想要一统天下已经很难了。但是多尔衮的心里仍然没有放弃,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先入西川,击败张献忠之后夺取了四川,再利用四川的人口和资源,打造一支水师顺流而下,还有机会灭明。
停战五年?这个可以啊。多尔衮突然灵光一动,明清停战五年,并无意味着大清和大西也停战,可以利用这五年的机会去征讨张献忠,夺取四川,为以后灭明打下基础。于是多尔衮换上了一副笑脸:“本王可以答应明清停战五年,只是停战的条件是什么?我弟弟和被你们俘虏的旗人能否放回来?”
陈子龙正色道:“你弟弟和被服的八旗兵,已经加入我们明军了,他们暂时不能回来。只要摄政王爷能遵守承诺,在五年内不发兵攻打我大明,就能放你弟弟回家与你团聚。”
“还有其他条件吗?”多尔衮不甘心的问道。
“没了,不过国公爷倒是希望,摄政王爷不如自己称帝。虽然王爷没有儿子,但今后可以让东莪格格当女皇。”陈子龙把李国栋让他带到的话转达给多尔衮。
多尔衮心中苦笑一声,若是能称帝,他早就称帝了。可是大清和大明的国情不一样啊,八旗之所以被称之为八旗,就是因为有八个旗主,每个人手中都掌握自己的兵马。多尔衮可以团结八旗,让豪格当不上皇帝,扶植一个顺治傀儡,自己当皇父摄政王,可是他若是要称帝的话,恐怕在八旗之中就是一片反对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