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快,换马!”韩大山大喊一声。
明军重骑兵也是一人三马,交战的时候骑的是河曲马、乌珠穆沁马、大宛马、阿拉伯马,行军的时候骑蒙古马。重骑兵脱离了清军之后,立即下马,换上了备用的蒙古马。只剩下马甲的大型战马减轻了负重,速度骤然加快;换了马的重骑兵骑在矮小的蒙古马上,重兵器都放在另外一匹蒙古马背上,分摊了重量的重骑兵撤退的速度不比轻骑兵慢。
“下令我们的人脱离!”额哲令亲兵传令下去。
旌旗招展,各种颜色的旗帜舞动,以骑射逼退科尔沁人的察哈尔骑兵立即转身退去。
察哈尔人的撤退有条不紊,刚刚在重骑兵掩护下完成了换马的察哈尔轻骑兵,马力充足,策马飞奔的同时,还不时向后射出箭矢,让追赶自己的科尔沁人不断投入长生天的怀抱。
“王爷,我们已经折损了两千多人了,还追不追”忽毕尔图上前问道。
“追!当然要追了!否则我科尔沁人折损的两千多勇士,岂不是都白白牺牲了只要抓住或杀了额哲,哪怕再折损五千人都划算!”满珠习礼大声吼道。
若能一战灭了察哈尔部,科尔沁人的损失都无所谓了,皇太极肯定会给科尔沁部补充人手,到时候察哈尔俘虏、土默特俘虏,都会被划归到科尔沁部,还能获得大批金银财宝、牛羊牲口、奴隶和女人。
尽管一路追击,不断有人被察哈尔人以曼古歹战术射落下马,可是立功心切的科尔沁人紧追不舍,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紧紧粘着察哈尔人不放。
“那是额哲的中军大旗!往那边追!”有人大喊道。
“追上去!生擒额哲!”满珠习礼的手往前面金色大旗大喊道。
科尔沁蒙古人快马加鞭奋力追击,追过一处枯黄的草原,没有人注意到,地面有一堆堆的草堆。
在察哈尔人掩护下,事先撤退到放火位置的韩大山等人已经下马。看着不远处黑压压涌过来的蒙八旗骑兵,韩大山令人打开火种罐,吹了一口气,火苗燃了起来。
“点火!”韩大山一声令下。
一百多名夜不收手持弓箭,几名士卒手里拿着火把,点燃火箭。
夜不收手指一松,火箭如火雨流星,扎落在草原上堆起来的一堆堆干草堆上,还没等清兵反应过来,几十处火焰已经腾地烧了起来。正是西北风季节,明军位于上风位放出火箭,风助火势,几乎在眨眼间,一条火龙便昂着狰狞的热焰出现在科尔沁人眼前,张牙舞爪的游动着身子,如滚雪球般,火龙的身子越来越长,张牙舞爪,扑向追赶过来
第397章 火烧草原(四)
黄河边,岸边冰封的河水中,一株株干枯的芦苇被冰冻在冰层上,枯黄的芦苇延绵到岸上,同枯黄的蒿草混杂在一起。
岸边冒出了两千多人,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捆干草,有的人把干草丢在河面上,有的人把干草丢在岸边的芦苇丛中。这些人不过是普通的察哈尔牧民,如今担负起在北面放火的任务。他们要把这把火烧得更大,把企图追杀自己的科尔沁人全部烧死在火海中。还有人在冰面上开凿出裂缝,这样只要大火一点燃起来,冰面就会融化,这一带的黄河将拦住南岸逃上来的科尔沁人。
不必担心来年没有牧草可以提供给牛羊牲口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冬季烧过的草原,来年一开春,又会长出一片新绿。
“点火!”为首一人喊道。
一根根火把被点燃起来,牧民们手持火把,点燃了一堆堆捆扎成捆的干草。
火焰很快燃烧起来,一堆堆的干草冒起了火苗,很快就变成冲天大火,岸边的芦苇丛被点燃了,铺设在河面的干草也被点燃了,大火在西北风的作用下,飞快的向南蔓延,整个黄河南岸立即变成了一片火海。
放火的察哈尔牧民骑上马,穿过冰面,飞快的向西北逃窜。
在察哈尔牧民放火点的下游,还有一队雪橇车队正沿着黄河放火,那是韩大山以飞鸽传书从沙背沟城寨调出来的雪橇车队。点燃了岸边草地之后,雪橇车便在冰面上往下游疾驰。下游的岸边是雪地,无法放火点燃,这支雪橇车队将会在北岸阻挡科尔沁人的退路。
科尔沁蒙八旗骑兵正在往北逃窜,还未抵达黄河岸边,却见到前方浓烟滚滚,西北风带着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该死,前面怎么也起火了”付出了折损三千多人的代价,即将冲到黄河边了,却发现前面被火场堵住了去路,满珠习礼已经感觉到了绝望。
话声未落,大火裹着浓烟扑面而来,因为急于逃命而冲在最前面的蒙古人,距离火海只剩下二十多步,炙人的火焰四面八方向圈中烧来,蒙古人无处可去,把心一横眼睛一闭,纵马便往火中冲去,怎奈战马到了那火前却是不敢往前一步,任凭马上蒙古人如何抽打,都不肯挪动一步。
“快,往东跑!”有人大喊。
科尔沁人拼命的抽打战马,一路往东狂奔,可是东面的河岸边也燃起了熊熊烈火,挡住了科尔沁人的去路。
有人狠狠心,干脆弃了战马,裹紧了棉甲和棉衣,狠下心来往火海里面钻,想要冲过这一片范围不宽的火场,只要冲到河边就安全了。可是这些往火海里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成功,棉甲和棉衣暂时挡住了火焰,却被烟熏倒在火海中,很快身上就起火了,那些被熏倒的蒙古人被高温烫醒,在大火中挣扎呼喊,却一切都无济于事,很快就被烧死。
只有少数人侥幸冲过了火场,冲到河边。见到冰面,被烧得头发胡子眉毛都烧光的科尔沁人争先恐后的往冰面上跑去。没有人注意到,冰面上有火烧过的痕迹,
突然,冰面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冰层碎裂声,拥挤在冰面上的科尔沁人接二连三陷入冰缝中,掉进冰冷刺骨的水中。身上的棉衣和棉甲吸足了水分,很快就沉入水底。
后面的人不知道情况,还在往前涌,把前面的人挤落下水。已经裂开的冰面承受不住越来越多的人,终于一大块冰块带着上面的蒙古人沉入水中。
反正往北的退路已经被堵住了,科尔沁人无法渡河北上,就只能继续往东逃窜。往东逃的话,大火从西面追过来,追着他们的屁股紧追不舍,不时有人被火焰追上,被火海吞噬,在火焰之中挣扎哭喊,直到无力的倒在火场之中。
从高空望去,但见遍野
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
科尔沁蒙古人从君子津一带渡河,渡河的时候,又遭到了明军车营的阻力。
三千车营官兵凭借着一千辆雪橇车为依托,在黄河北岸结成了车营城墙,各种火炮、九头鸟火铳、鸟铳打得过河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威力强大的十二磅野战炮炮弹砸在冰面上,冰面上立即出现了一道裂痕。坚硬而光滑的冰面,极大程度的加大了炮弹的威力:炮弹不仅弹跳,而且弹跳得更欢了,每一发炮弹落地,都能在冰面上弹跳十多次,动能才会消失。被弹跳的炮弹撞上,人马俱碎。
前有堵截,后又追兵,满珠习礼不顾一切的下令蒙古骑兵渡河。
被炮弹砸得裂痕累累的冰面上挤满了人群,突然只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裂痕累累的冰面破开一个大洞,拥挤在冰面上的蒙古骑兵纷纷惨叫着跌落水中。
前面过了河的蒙古人也不敢去冲车阵,破车阵这种事情只有女真重步兵才能做得到,以蒙古轻骑兵去强冲车阵,无异于自寻死路。
车阵内的火铳不断射出弹丸,绕过车阵跑的蒙古骑兵只要靠得近了点的,都被打落下马。
只可惜王全没办法全歼这股科尔沁蒙八旗骑兵,因为有夜不收来报,说真奴到了。
清斥候哨骑之前来的黄河边,见到明军车阵,立即回去禀报。于是多尔衮下令,出动两千满八旗、三千蒙八旗和一千汉八旗兵赶来河边。清军势大,王全不敢恋战,提起下令雪橇车撤退。
一辆辆雪橇车沿着河边往东撤退,清军满八旗重骑兵不一会儿就赶到了。
在雪地上疾走如风的雪橇车,每一辆雪橇车就像是一座移动的城堡,清军重骑兵是不敢硬往车阵上冲撞的,撞上去无异于自杀。欲破车阵,只能是乌真超哈营炮轰,再以重步兵进攻,方可破开。可是雪橇车移动的速度也实在太快了,就连骑兵都难以追上,更别说步兵了。
“快,架好炮!轰击车阵!”孔有德声嘶力竭的吼叫起来。
等到乌真超哈营好容易架起了火炮,雪橇车营已经跑出很远了,清军射出的炮弹都远远的落在车营后面。
“追!”清军将领石尔泰喊了声。
两千满八旗骑兵和三千蒙八旗骑兵快马加鞭,向正在撤退的雪橇车队追去。
撤退的雪橇车后面突然喷出火舌,弥漫的硝烟腾起,铳声轰鸣。坐在车上的明军相继架着九头鸟重型火铳,扣动扳机,火绳压入药池内,发出震耳欲聋的铳声。这种重型火铳打到百步的距离上还有很高的精度。冲在最前面的满洲八旗重骑兵身上纷纷喷起血雾,三层厚甲在九头鸟火铳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这种火铳在近距离上甚至可以击穿粗糙的盾车,更不要说三层铠甲了。有清兵拿起盾牌遮挡,却无济于事,四两重的弹丸打在盾牌上,盾牌立即化为碎木片,击碎了盾牌的弹丸继续贯穿了人体。
除了九头鸟重火铳之外,明军车营还有轻型佛郎机火炮,发射的弹丸和九头鸟重型火铳的弹丸差不多大小,但佛郎机射速极快。
轻型佛郎机同九头鸟火铳相比,缺点就是重量大,发射同样重量的弹丸,九头鸟火铳只有二十斤重,轻型佛郎机接近百斤了。但是对于车营来讲,重量较大不成问题。
撤退的车营不断向后面射出弹丸,追击的满八旗重骑兵被连续打落了几十人。
满八旗重骑兵想要迂回,从前面堵住车营的退路,可是他们发现,对方撤退的速度极快,根本无法迂回包抄。于是清军命令蒙八旗轻骑兵从侧翼绕过去,企图堵住车营退路。
蒙古人从侧面迂回包抄上来,却没有捞到一点便宜,反而在车营猛烈的火力下接连被射落马下。
对付几乎没有披甲的蒙八旗骑兵,车营射出的弓箭和弩箭,远远的就能把蒙古人打得下饺子一样落马。
蒙八旗骑兵追了一段路,发现吃了大亏,也不敢再追,只能眼睁睁看着车营冲入黄河,沿着冰面快速撤走。
&nbs
第399章 鱼梁道
鱼梁道,是一种攻城的手段,就是在城外进行土木施工,修筑成一条斜坡,斜坡的末端和城头齐平。这样攻城部队的步兵和骑兵就能直接冲上斜坡,直奔城内。只是鱼梁道工程浩大,修筑鱼梁道的辅兵要冒着城头守军的火力进行施工,这样的工程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难以完工,所以一开始就没在多尔衮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尚可喜却从守军以冰水守城之术,想到了可以用冰水来修筑鱼梁道的办法。
“主子爷,我们可以在城下堆积麻包,堆积起来之后,往上面浇水,等到坚固了,再堆上麻包,再往上面浇水。这样反复,无须十日,即可建好通往城头的鱼梁道。”尚可喜道。
“好主意!”多尔衮大喜,立即站起来,下令让包衣阿哈们去准备盾车和麻包。
经过一日准备,天色黑下来后,清军再次开始进攻。
包衣阿哈们推着满载麻包的盾车缓缓推进,准备借助夜幕的掩护,在城外修建鱼梁道。但是冬季雪地,能见度很高,城头守军发现了城下忙碌的清军包衣阿哈。
“将军,今天一日建奴没有攻城,今晚建奴在城下有动作了。”曾涛叫醒了已经睡下的李宏。
李宏从床上爬了起来:“走,我们去城头看看去。”
一行人上了城头,夜间值守的士卒们纷纷向李宏行礼:“万户好。”
李宏站在城头,借助着雪地里的亮光,他发现清军阿哈们在城下一里外的空地上忙碌着,以大车运送沙袋,铺在地上。等到沙袋堆积起来到一人高的时候,阿哈们提着水桶,把一桶桶水往沙袋上面浇灌。
“将军,建奴在忙碌什么”陈旭问道。
“不好!他们在修筑鱼梁道!”深得李国栋攻防真传的李宏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鱼梁道什么东西”边上的人们都愣住了。
“就是一道斜坡,从城外一里外开始修建,一直延伸到城头。等到建奴的鱼梁道修好,他们的骑兵就能直接冲上来了!盾车也能推上城头,那样我们就麻烦了。”军户出身的曾涛知道这个东西,他替李宏回答。
“那我们要如何破敌”
“不能让建奴把鱼梁道修好!我们出城反击!”
“我们人少,不能出城,还是等建奴修得近了,城头火器都往下招呼!”
“那也阻止不了啊,建奴最多死一些阿哈,就能修好鱼梁道了。”
“等他们修好,我们就麻烦了。”
城头众人议论纷纷。
李宏却把曾涛叫了过来,在他耳边轻声道:“你把城内担任协助守城的民壮都组织起来……”
次日天一亮,距离城外三百步外可以看到一堵长二十丈,末端高一丈的斜坡,斜坡宽度四丈,这就是清军鱼梁道的初段。天亮之后,清军仍然在忙碌着,包衣阿哈们推着车,不断的把麻包运送过来,放在地面上,后面的阿哈提着水桶,往上面浇水。
更远的地方,包衣阿哈们推着车去不远处的小黑河,一些阿哈们在河面上忙碌着,凿开冰层,从河里打出一桶桶水,再把水放在车上,上面盖上盖子,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水桶里的水冻住了。运水的车辆运到城外工地上,阿哈们提起水桶,往沙袋上面浇灌下去。李宏再往远处观察,只见一些阿哈们拿着空的麻包,去附近雪地上,把一铲铲的冰雪装入麻包内,很快就做成了一个个鼓鼓囊囊的麻包。做好的麻包被人缝好口子,放上大车,运送到施工工地上,随后阿哈们就把麻包丢在地上堆积起来。
“以积雪填充麻包,再以冰水浇灌。建奴以这样的速度施工,恐怕不消七日,鱼梁道即可完工!”李宏大惊,他心中默默祈祷着,指望曾涛的速度能比清军快一步。
随着阿哈的施工,鱼梁道缓缓向前推进。三日后,鱼梁道的施工地点已经进入到城头守军的射程之内了。
施工的包衣阿哈们给大车安装上木盾,变成了一辆辆盾车。汉八旗兵、满八旗兵和蒙八旗兵也开始
第400章 劝降
看着黑压压的清军涌上鱼梁道,前面三十辆盾车拥挤在四丈宽的鱼梁道路面上,后面跟着鸟铳手、轻型佛郎机炮手、虎蹲炮手、弓箭手,身披三重厚甲的死士手持铁盾钢刀,再后面是随时准备跳进城头的骑兵,城头的守军都已经感觉窒息得快无法呼吸了,每个人的心都快要跳出胸腔了。原本以三千弱旅加上五千民壮守城,完全凭借城墙之利。如今大清的鱼梁道已经完工,失去了城墙之利,这些乌合之众又要如何同清军对抗
李宏看着涌上鱼梁道的清军,眼中却流露出了一丝鄙夷和不屑,他早已胸有成竹,这批精锐清兵足足有一千多人,都将会成为牺牲品。之前守了二十多日,虽然守军杀敌已经达到七千多人,可是杀死的几乎都是不值钱的包衣阿哈和蒙八旗兵,杀死的满八旗和汉八旗精锐清兵还不到千人。而这次踏上鱼梁道的一千六百人,除去推车的六百阿哈,其余一千人都是满八旗汉八旗精锐!
“曾千户,你那可以动手了!”李宏喊来了曾涛。
“诺!”曾涛退下。
清军盾车沿着斜坡缓缓往前推进,李宏把所有的火炮全部集中起来,对着盾车阵猛烈轰击。炮弹不断的撞上了精良的包铁盾车,一发,两发,三发,终于一辆盾车像粗制滥造的玩具般四分五裂,后面的阿哈也被炮弹扫翻了一片。接着又是第二辆盾车被摧毁,木板横飞,包衣阿哈惨叫着倒下一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