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品尝咖啡的时候,蓝礼是真的在喝咖啡,只是,味蕾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咸味,然后所有一切就能够融会贯通,文-姜的动作似乎也就找到了合理解释――虽然无法得知具体的情况,但大致局面还是能够掌握。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知道自己有两个选择:
第一,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让文-姜陷入困惑,然后开始自我怀疑,他在不动声色地把咖啡对调回去,目睹着文-姜被自己的恶作剧陷阱反过来抓住。
第二,那就是直接假装暴跳如雷,好像真正中招一般。
蓝礼瞬间就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后者,一方面,他明白所有人都希望他也中招的心情,就连艾伦都中招了,他一个人置身事外,那对于剧组“团结”似乎不太好;另一方面,仅仅只是恶作剧捉弄文-姜一个人,那就少了太多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所有人都经历一次过山车,让恶作剧效果最大化,那应该有趣多了。
更何况,现在可以先选择第二种方法,然后等待文-姜放松警惕之后,再重新绕回第一种,反正剧组拍摄还有漫长的期限,他可以慢慢等待。恶作剧永远都可以找到机会,不是吗?
于是,蓝礼干脆就顺水推舟,让文-姜以为自己的恶作剧成功了。再然后,事情就这样顺利地发生了。
至于后来的那些话语,全部都是临场发挥。
但此时面对文-姜的好奇打听,蓝礼却是三缄其口,一脸神秘莫测的表情,“我们在休息室里耽误太多时间了,并且制造了太多混乱,我们应该回去工作了,明白吗?伙计,现在是工作时间,我们需要保持专业。专业!”
说完,蓝礼就拍了拍文-姜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诶,诶!蓝礼!等等,蓝礼!”文-姜简直不敢相信蓝礼就这样走了,契而不舍地追了过去,追问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站在门口旁边的门德尔森满脸扼腕地轻轻摇着头,似乎正在感叹:那孩子怎么就傻乎乎地跟上了蓝礼呢?难道今天血淋淋的震撼教育还不够吗?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着实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了。
……
“侠盗一号”剧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拍摄,大西洋彼岸的颁奖季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哈维-韦恩斯坦对于现状非常满意,他对于此时此刻的所处位置充满了信心,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金球奖之上,韦恩斯坦影业的作品胜券在握;而是因为整个颁奖季公关的推进过程没有偏离他的预期轨道。
就算金球奖之上没有能够得奖,那也没有关系,他们已经为第二阶段的全力冲刺做好了万全准备,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美的赢家――更何况,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韦恩斯坦影业今年力捧的“万物理论”和“模仿游戏”,已经成功脱颖而出,隐隐成为了金球奖的最大热门,哈维不认为他们会再次失手。
哈维必须感谢蓝礼。真心实意地。
他真心感谢蓝礼的骄傲与清高,那份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尊贵,让蓝礼对学院公关始终没有太多兴趣。
去年,蓝礼曾经配合了学院公关宣传,他真正展示出了自己的优雅礼仪,以风趣幽默而学识渊博的姿态,让不少从业人员都为之折服,如果不是马修-麦康纳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焦点影业的强力公关下抢占了优势,并且充分利用蓝礼的年龄劣势,最终奥斯卡的奖项走势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件事,蓝礼不是不擅长学院公关,而是不屑于如此社交――这与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法斯宾德等人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喜欢蓝礼的人,自然会称赞蓝礼有气节有风骨;讨厌蓝礼的人,则肯定会认为蓝礼太骄傲也太狂妄。
今年,蓝礼彻底缺席了颁奖季――伊迪丝的事情依旧没有透露太多风声,业内人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蓝礼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参加公关活动,这也是后来金球奖出席争议的来源,尽管后来争议都平复了下去,但业内人士与普通民众的想法依旧有着稍稍不同:
也许,民众非常非常喜欢蓝礼,并且为“爆裂鼓手”送上了无数掌声;但业内人士的处境和心情却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都是颁奖季最佳男主角竞争者,凭什么其他演员都积极主动的参加公关活动――甚至前来吹捧我,而我却应该把票投给那个“不屑”、“高傲”、“自大”、“在家里坐享其成”的家伙呢?哪怕他的实力出众,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和另外一名演员有着更多共鸣,我认为他的表演也不赖,甚至十分出色,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投票给另外一名演员呢?
人的心态,就是如此简单,微妙之间,天平可能就产生了倾斜。
诚然,学院评委依旧可能投票给蓝礼,甚至蓝礼会赢得大把大把票数,但这一点点心态的微妙变化,就可能影响到最终奖项的走势――人心,这就是奥斯卡的最大变数,同时也是学院公关的关键。
这就是哈维信心的来源。
他必须感谢蓝礼的缺席,不管蓝礼是不是因为“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而缺席,事实就是,蓝礼确实缺席了学院公关。他甚至不需要刻意抹黑蓝礼,只需要确保埃迪-梅德雷恩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两位强有力竞争者出现在每一个学院公关场合,高下立见;然后,他稍稍在背后放一点点风声,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韦恩斯坦影业拥有双保险,埃迪和本尼迪克特的声势都十分出色。哈维完全可以根据第二阶段冲刺的表现,再决定一个主力选手――金球奖的奖项归属,比起奖杯来说,更多是一个风向,看看现在到底哪位候补者更加收评委欢迎的风向,就算金球奖真的颁发给了蓝礼,哈维也可以根据如此结果,二中选一,根据蓝礼的状态,量身打造第二阶段的公关策略,后程发力反超对手。
因此,哈维一点都不紧张,他根本就不在乎金球奖走向,在乎的是金球奖颁奖典礼晚上的风向与口碑。
对于现状,哈维着实不能再更加满意了。真心实意地,他必须感谢蓝礼的骄傲。
2293 业内风向
“哈。”哈维-韦恩斯坦朝着亮起来的手机屏幕瞥了一眼,轻笑声就从嘴边轻溢出来,彰显着他的好心情。
不要说坐在沙发另一侧的鲍勃-韦恩斯坦了,就连前来送咖啡的秘书,她都可以感受到哈维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轻松;但秘书聪明地没有探寻,而是假装自己根本没有看到,将咖啡放下,而后就转身离开了办公室,留下私密的空间,让韦恩斯坦兄弟开会那些秘密,她一点都不好奇,这是生存法则。
“什么?”鲍勃了解哈维,甚至可能比了解自己还要更加熟悉哈维。
过去两年以来,哈维的脾气日渐看涨,整个韦恩斯坦影业上上下下的工作,全部都必须由哈维过目,否则,即使是鲍勃签字同意的文件,也依旧可以推翻重新讨论;更不要说哈维利用自己的权势谋私利,逼迫女演员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渐渐超越了底线,这也迫使鲍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为哈维善后。
现在在公司里,也只有鲍勃能够稍稍给哈维一些意见了,至于其他合伙人,只要哈维依旧能够为他们创造利益,他们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只是让鲍勃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如同水深火热一般。
就好像此刻。
其实鲍勃根本不在乎发生了什么,也许是哈维的哪个宠物又在讨好他了,也许是哈维期待已久的女人终于即将开封了,也许是哈维的工作安排达到了成效……可能性着实太多太多,他一点都不想知道。
但事实却是,鲍勃必须询问,因为哈维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可以肆意炫耀尽情展示的倾听对象就好像孔雀开屏一般;如果鲍勃不询问的话,哈维迟早会主动说出来,而且还会抱怨鲍勃的漠不关心。
看在上帝的份上,哈维从来就没有关心过鲍勃正在做什么。
“是埃迪。”果然,哈维的嘴角大大地上扬起来,“他刚刚结束了费城的内部试映会,今天才抵达洛杉矶。他发短信说,专门为我带了一瓶私人珍藏的威士忌。哦,他真是一个体贴的人儿,即使在工作也不忘记我。”
埃迪-梅德雷恩,这是哈维的新宠
当提到工作的时候,十句话至少有一半都是关于埃迪的内容,“他在派对表现多么出色”、“他展现出了真正的贵族素养”、“他的礼仪真是完美无缺”、“他丝毫不介意出演商业电影,一丝精英架子都没有”、“他的博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诸如此类。
不仅如此,埃迪与詹妮弗-劳伦斯的关系也非常不错,数次见面都相谈甚欢,这让哈维就更加满意了。
近年来,哈维一直在背后大力扶持詹妮弗,真正地让詹妮弗登上了事业巅峰,业内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好莱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喜欢詹妮弗”就连蓝礼都不曾达到如此程度。
年轻女演员方面有了詹妮弗,现在哈维正准备扶持一位嫡系男演员,这样才能让韦恩斯坦影业的未来发展源源不断地呈现出一个良性循环,埃迪-梅德雷恩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进入了哈维的视线。
颁奖季前半段,本尼迪克特是哈维的爱将,“模仿游戏”登顶多伦多之后,声势一路看涨,哈维也非常看好这名演员的未来,一鼓作气与本尼迪克特签署了五部作品的合作协议,并且将本尼迪克特推荐给了迪士尼,参与到“奇异博士”的选角竞争之中,为本尼迪克特在北美市场的事业真正地打开了局面。
但进入十二月之后,埃迪的位置却一路攀升,凭借着更加讨巧也更加体贴的性格,赢得了哈维的青睐,就连埃迪的年龄劣势都演变成为哈维眼中的优势,“那个讨人厌的家伙就如此年轻,这就是好莱坞的未来趋势。”
按照常规来说,女演员尽可能选择年轻,男演员尽可能选择中年,这是最符合好莱坞主流电影的模板。
因此,哈维在女演员之中选择了年轻的詹妮弗,而男演员之中则更加倾向于今年三十八岁的本尼迪克特,相较而言,即将年满三十三岁的埃迪就显得太过年轻了,对于韦恩斯坦影业的发展蓝图不是好事。
然而现在……
鲍勃丝毫不意外,埃迪的短信能够让哈维心情愉快,“费城?本尼迪克特难道没有一起前往参加试映会吗?”
内部试映会,应该是韦恩斯坦影业组织的颁奖季作品放映会,确保更多评委能够看到自己推送的作品,不管是否喜欢,至少需要留下一个印象否则像“断背山”那样,评委拒绝观看,后续公关也就无法打开局面了。不仅是韦恩斯坦影业,其他各大电影公司在颁奖季之中也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放映会。
不过,放映会也包含了酒会和宴会,成本不菲。所以,当年的“撞车”就选择了另辟蹊径,朝六千名评委寄送dvd。
鲍勃真正意外的是,“模仿游戏”才是韦恩斯坦影业的颁奖季主推作品,因为多伦多电影节的观众口碑已经显示,这部作品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重头戏上拥有更多可能,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展开公关才对。
不想,哈维却是随意地挥了挥手,“费城的放映会规模太小,本尼似乎不太感兴趣,而埃迪就不介意。”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对本尼迪克特的不满,但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他紧接着又继续说道,“更何况,今年最佳影片很有可能就在’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和’鸟人’之间展开,’美国狙击手’也有一点点希望,我觉得,我们是时候调整第二阶段的战略了。”
“什么?”这是鲍勃第一次听到的说法而哈维根本就没有和他商量,现在应该也只是例行通知而已。
“我之前没有告诉你吗?”哈维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在好莱坞打探了一圈,金球奖的最佳影片归属,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了,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一共也就不到九十人而已,这是一个可以估算可以打听还可以建模的探讨样本,奖项的走势往往不会偏差太大。当然,为了保证悬念,金球奖内部也很少会泄露真正的信息,哈维的判断更多是对颁奖季整体形势做出预测和评估之后的一个结论,依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变数。
至于奥斯卡,学院评委基数太过庞大,评估准确性自然也就必须往下调整。
“索尼方面,现在还是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认真评估之后,我认为我们应该集中公关力量在剧本部门和演员部门上,在第二阶段抢占优势。”哈维三言两语就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征询鲍勃的意思。
“……那么,你的意思是,放弃’模仿游戏’?”鲍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倒不是说选择放弃候补作品的决定多么惊人每一年,韦恩斯坦影业在颁奖季过程中,都必然放弃多部作品,最后筛选出来的也就是一到三部而已,淘汰率之高,是其他独立电影发行公司所无法比拟的;而是说他们在“模仿游戏”身上已经花费了无数精神和力气,现在就这样放弃未免也太冲动也太可惜了。
“不。”哈维欢快地笑了起来,“当然不,’模仿游戏’可以集中精力冲击一下导演和剧本,’万物理论’则看看演员。”
归根结底,还是要推送埃迪的意思?
鲍勃意识到,哈维被私人情绪蒙蔽了视线他现在一心一意想要狙击蓝礼,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甚至不惜放弃其他奖项的公关,这是不理智也是不明智的,结果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哈维……”鲍勃还试图劝阻一番。
但哈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鲍勃的意图,匆匆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道,“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不会随便下结论的,先看看金球奖走势再说,如果我错了,我会更改的。就现在,埃迪和本尼一起推送吧,形成双保险也挺好,我们的公关力量可以倾斜过来,我觉得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个。”鲍勃心里嘀咕到,他就担心哈维把所有力量全部都集中在最佳男主角的公关上,但显然,哈维已经不愿意多说什么,鲍勃知道,即使自己强行建议,也没有效果,反而可能刺激哈维。
于是,鲍勃也暂时闭上了嘴巴:等金球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再说吧。如果哈维真的错了,他也更加容易劝阻一些;而如果哈维是正确的,那么他也犯不着和哈维正面闹矛盾。如此一想,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让鲍勃也放松了下来。
“我觉得埃迪不错。”鲍勃的话语让哈维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霍金和他夫人的赞美与支持,什么时候放出来?等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吗?”这个名单是指奥斯卡的提名。
“万物理论”是根据史蒂芬-霍金的夫人简-霍金回忆录改编的,他们对电影的赞赏无疑是最好的公关手段,但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放出来加油助威,这就是公关的学问了。
“再等等。提名出来之后在说吧。”哈维运筹帷幄。
2294 准确预测
当金球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所有得奖名单全部公布之时,鲍勃-韦恩斯坦的紧绷心弦终于松弛了下来,因为哈维-韦恩斯坦的判断全部都是正确的,整个颁奖季的走势正在如同韦恩斯坦影业预期轨道一般推进。
又一次地,哈维正确了。
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鲍勃隐隐期待着哈维栽跟头,不是希望韦恩斯坦影业出现问题,只是希望哈维能够收敛冷静一下,不要再继续横行霸道下去最好是不轻不重地遭遇正面打击,然后能够清醒过来,否则鲍勃也不知道事情到底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即使是他,面对哈维也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话虽如此,但哈维的预测再次正确了,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按照哈维的既定步调,朝着第二阶段进军鲍勃强烈怀疑,即使金球奖的得奖名单偏离预期,也没有人能够改变哈维的决定。
现在,又有谁能够阻止哈维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鲍勃也不太确定,自己到底是希望今年奥斯卡顺利胜出,还是……稍稍出现一点意外?
一月十一日,第七十二届金球奖颁奖典礼正式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举行,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同样的盛会,几乎整个好莱坞倾巢而出,再次盛装打扮地隆重迎接一年一度的娱乐话题盛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