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需要注意的是,最佳影片提名的八部作品,只有“塞尔玛游行”没有提名剧本,再加上阿娃-杜威内掉了导演提名,这也直接证明了第一阶段风生水起的“塞尔玛游行”最后时刻掉队,并不是一个意外冷门身为发行公司的派拉蒙影业又再次毁掉了一手好牌。

    整体而言,原创剧本竞争更加激烈,而“爆裂鼓手”也应该是原创剧本的这就是达米恩-查泽雷自己创作的剧本,但当初他为了寻找投资,拍摄了一部短片,而后长片就是在短片基础上拓展完善而来的,这也使得最终成品被学院认定是“改编剧本”,否则的话,原创剧本部门的厮杀还要更加惨烈。

    另外一个重要奖项的提名可以作为指标的,那就是最佳剪辑奖。

    在这个被誉为“小最佳影片”的奖项中,也可以窥见评委投票的整体走势,“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毫无悬念地入围提名,而剩下三个席位,则由“爆裂鼓手”携手“美国狙击手”、“模仿游戏”入围提名。

    首先,“模仿游戏”挤掉“狐狸猎手”入围,这两部作品一个入围剪辑、一个入围导演,一上一下的平衡状态,也可以被看做是传记电影的相似属性正在消耗掉彼此的得奖希望。

    其次,“鸟人”爆出小小冷门掉了提名电影采取了伪一镜到底来拍摄整部电影,在剪辑部门确实没有竞争力,但这是否可能对最佳影片的竞争产生影响,那就无从得知了。

    再次,“爆裂鼓手”稳扎稳打,在剪辑部门反而是最大热门,这也成为了扭转最佳影片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这才初步得出了最佳影片争夺战第一阶段的整体格局“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正在强势领跑,“鸟人”和“爆裂鼓手”则紧随其后,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那么就看福克斯探照灯和索尼经典联手围剿独立电影公司if影业了。

    当然,窥探颁奖季第一阶段整体格局的另外一个直接证据就是提名数量。

    奥斯卡囊括了大量技术奖项提名,单纯从提名数量来说,“少年时代”也就必然无法抢占优势,这也直接体现在了最终的提名数字上。

    最终,“布达佩斯大饭店”与“鸟人”两部大热作品双双以九项提名领跑整个提名名单,“爆裂鼓手”和“模仿游戏”则以七项提名紧随其后,再之后就是“少年时代”和“美国狙击手”的六项提名,有意外却也有惊喜,但整体而言,还是延续了第一阶段的预测。




2300 抢尽风头
    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出炉,从提名数量就可以粗略窥见整个颁奖季第二阶段的格局。

    “鸟人”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双双以九项提名领跑整份名单,其中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等五个部门全部交叠,即将展开正面对峙;而剩下四个部分则是技术奖项的错位。

    在上述五个奖项之外,“鸟人”还收获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的提名。虽然没有入围最佳剪辑奖,但在表演部门一共赢得了三个提名,这也使得“鸟人”整体声势还是维持在了前列。

    “布达佩斯大饭店”则还另外入围了最佳艺术执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化妆与造型的争夺,延续了整个颁奖季的声势,从电影艺术效果来看,这才是今年颁奖季最具“看点”的一部作品。

    在他们之外,“爆裂鼓手”和“少年时代”分别以七项、六项提名紧随其后,携手构成了提名名单的最大赢家阵容,很大几率来说,最佳影片应该就是这四部作品的战争了。

    “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爆裂鼓手”,这四部作品是仅有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原创/改编)全部都斩获提名的候补选手,如果扣除“鸟人”,还可以再加上最佳剪辑的提名。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四部作品的整体声势轻松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从提名的质量与数量角度来说,都是如此。

    在上述四项提名之外,“少年时代”还收获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两项重要提名,虽然在技术部门缺乏竞争力,但六项提名的分量却丝毫不逊色于“布达佩斯大饭店”和“鸟人”的九项提名,始终并驾齐驱。

    “爆裂鼓手”也同样如此,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响效果的三项提名,也堪称是分量十足,即使面对强大竞争对手,也依旧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竞争力——索尼经典正在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干一场。

    那么,其他最佳影片的争夺者呢?

    “模仿游戏”也同样是七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剪辑。

    如果没有丢掉最佳导演的提名,这也依旧是强有力竞争者——这也是人们困惑韦恩斯坦影业公关策略的原因。

    “美国狙击手”则是六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

    虽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没有入围最佳导演,但他在学院的号召力依旧宝刀不老,在口碑平平的情况下,在金球奖彻底无视的情况下,依旧逆袭杀入奥斯卡,而且还在重磅奖项部门之中都有所收获,威势不减。

    “万物理论”五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

    “塞尔玛游行”两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原创歌曲。

    从提名数量、提名部门等等细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整体格局,比任何分析都更加简洁有力——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一方面,“塞尔玛游行”已经基本宣告彻底出局,而“美国狙击手”则成功上位;另一方面,“狐狸猎手”的缺席提名绝对堪称悬案。

    “狐狸猎手”足足赢得了五项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化妆与发型,其中最佳男配角是两个提名,那么,为什么没有最佳影片呢?从方方面面来说,这部作品都堪比“模仿游戏”、“美国狙击手”、“万物理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具有强大竞争力,最终掉队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的可能解释就是,黑客事件的强烈冲击过后,索尼经典不得不做出取舍,他们选择放弃“狐狸猎手”、专攻“爆裂鼓手”,学院公关策略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就好像韦恩斯坦影业一样。但即使是如此解释,对于第一阶段的学院公关也无法做出完整的覆盖,只能是无解困局之中的一个猜测而已。

    如此说来,韦恩斯坦影业放弃了“模仿游戏”,而索尼经典则放弃了“狐狸猎手”,这也彻底改变了颁奖季格局,本来就难以揣测的第二阶段,现在就充满了更多悬念,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发展。

    当然,作品自身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员们的收获——在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战之中,作品整体实力必然对演技部门的角逐具有辅助作用,如此影响,现在就可以在演技部门的四大奖项提名之中清晰可见。

    首先是缺少悬念的配角部门。

    最佳女配角,“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鸟人”的艾玛-斯通、“模仿游戏”的凯拉-奈特莉、“魔法黑森林”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跻身最终五强。

    最大冷门无疑是“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至暴之年”的杰西卡-查斯坦、“骄傲”的伊梅尔达-斯汤顿(imelda-staunton)、“夜行者”的蕾妮-罗素(rene-russo)、“圣人文森特”的娜奥米-沃茨全部掉队,而此前颁奖季之中始终不显山不漏水的劳拉-邓恩在最后时刻完成翻盘,不得不令人佩服“涉足荒野”的发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灯的公关能力。

    最佳男配角,“爆裂鼓手”的jk-西蒙斯、“少年时代”的伊桑-霍克、“鸟人”的爱德华-诺顿、“狐狸猎手”的史蒂夫-卡瑞尔和马克-鲁法洛,成功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唯一意外应该是报名最佳男配角部门的史蒂夫-卡瑞尔。

    整个颁奖季以来,最佳男配角部门的竞争都相对稳定,没有太多意外也没有什么波澜,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就连得奖呼声也全部集中在了jk-西蒙斯的身上,这与竞争白热化的最佳男主角部门形成鲜明对比,于是,索尼经典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为史蒂夫-卡瑞尔报名男配角部门。

    喜剧演员出身的史蒂夫-卡瑞尔,凭借着美剧“办公室”展现了自己的喜剧才能,但是连续六年提名艾美奖却连续六年陪跑,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困境了;而在电影方面,“疯狂愚蠢爱”、“四十岁的老处男”、“阳光小美女”、“冒牌天神2”等作品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却始终没有能够为他打开局面。

    一直到“狐狸猎手”这部作品的出现。

    始终不曾被人们关注的卡瑞尔,似乎一夜之间就开窍了,演技细腻而富有层次,眼神的深度更是点睛之笔,就如同去年的马修-麦康纳一般,这让他在颁奖季之中受到了无数瞩目。如果放在其他年份,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今年却遭遇了难得一见的“拥挤”,再加上索尼经典自己已经做出了权衡,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当然,“狐狸猎手”是群戏,没有一个绝对主角撑场,查宁-塔图姆的角色也非常吃重,却没有能够赢得认可,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是主角也可以说是配角,如此报名也没有太多争议。

    在金球奖之前,索尼经典就一直为史蒂夫-卡瑞尔报名最佳男配角,后来是察觉到集中在史蒂夫-卡瑞尔身上的呼声极速走高,他们这才尝试把他推向最佳男主角,但结果金球奖的争夺推进过程中又出现了偏差,整个局势又发生了改变,于是索尼经典权衡再三,还是为卡瑞尔报名了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

    果然,金球奖的影帝争夺战出现意外,竞争激烈程度已经白热化;而现在,“狐狸猎手”又顺利地在最佳男配角部门抢走两个席位,这也使得索尼经典在最佳男配角的角逐之中一家独大,拥有三个席位,不得不说,索尼经典下了一步好棋。

    其次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主角部门。

    最佳女主角,“依然爱丽丝”的朱丽安-摩尔、“万物理论”的菲丽希缇-琼斯、“涉足荒野”的瑞茜-威瑟斯彭、“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携手成为了影后争夺战的候补选手。

    前面四个席位基本没有太多疑问,而第五个提名席位则爆出一个惊天冷门,“大眼睛”的艾米-亚当斯、“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魔法黑森林”的艾米莉-布朗特,三位强有力候补纷纷落马,而此前根本没有任何动静的玛丽昂-歌迪亚却悄无声息地完成逆袭,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从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名单来看,詹妮弗-安妮斯顿凭借着“蛋糕”完成逆袭,非常非常有希望职业生涯首次入围奥斯卡争夺战。

    这位凭借着“老友记”站稳脚跟的女演员,在颁奖季学院公关之中的表现堪称完美,积极主动、风趣幽默的表现展现出了她在好莱坞打滚多年的内容,种种迹象都表明,她即将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突破,但最终却发生了如此意外,整个行业内部都是一片惊呼声,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这就是学院评委的投票结果,哪怕评委们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也已经无法更改结果了。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选手,出现了掉队者,成功地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



2301 两匹黑马
    最佳女主角部门,“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最后时刻掉队,“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逆袭杀出。

    毋庸置疑,这是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的重大冷门之一,整个颁奖季学院公关表现堪称完美的詹妮弗-安妮斯顿连续赢得金球奖和美国演员工会提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奥斯卡提名将是板上钉钉的结果;但最终还是掉了。

    更加值得讨论的是,“两天一夜”是法语电影凭借着外语表演跻身影帝影后争夺,本来就相对比较困难,麦斯-米克尔森当年的“狩猎”就是如此;同时,玛丽昂-歌迪亚今年其实没有怎么参加学院公关,电影在戛纳放映之后就没有太多后续了,颁奖季各大方向标都忽略了这部作品,却在最后时刻完成爆冷。

    其实,奥斯卡提名名单隔三差五都会出现黑马,也就是此前在颁奖季几乎没有人察觉到的作品杀出来,2012年的“南国野兽”、2008年的“不速之客”、2004年的“万福玛丽亚”、2000年的“夜幕降临前”、1995年的“邮差”……等等等等,特别是在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表演部门,好像没有什么学院公关也没有什么宣传途径,仅仅只是凭借着过硬的实力,毫无预警地逆袭上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包括2012年的“超脱”,也属于类似状况。

    如此情况的频频出现,侧面也提出了一个假象:在学院公关之外,实力出众的作品也依旧能够得到认可。

    归根结底,学院评委们也明白,所谓的“学院公关”,比拼的是软实力,与实力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更多还是社交场合的推挡拉扯,这也使得奥斯卡从“奖项认可”演变成为“公关游戏”,甚至是利益交换。显然,这不是颁奖典礼的初衷,奥斯卡也不想要成为金球奖;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希望能够表彰那些真正的实力演员,让整个电影行业能够继续运转下去,并且让奥斯卡的权威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当然,不是说“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不够出色,但就好像马修-麦康纳、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这些“偶像”出身的演员,学院总是更加苛刻,往往在关键时刻拒绝认可他们的努力。现在的安妮斯顿也是如此,悄悄地,不少评委就将自己的票数投给了“两天一夜”的玛丽昂。

    为玛丽昂投票的人数甚至可能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多。然后,意外就这样出现了。

    尽管玛丽昂没有频繁出现在学院公关场合,但“两天一夜”的法国发行公司却始终在积极主动地宣传作品,这也铸就了最终提名名单的意外。

    那么,同样的情况又是否适用于蓝礼呢?

    至少,相似的局面也发生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黑马出现了,不过,不是玛丽昂如此类型的黑马,又一名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者掉队了。

    最佳男主角,“万物理论”的埃迪-雷德梅恩、“鸟人”的迈克尔-基顿、“爆裂鼓手”的蓝礼-霍尔、“夜行者”的杰克-吉伦哈尔,组成稳稳当当的第一集团;另外还有一个席位则属于“美国狙击手”的布莱德利-库珀,他们构成了影帝争夺战的最终选手阵容。

    倒吸一口凉气!

    真正意义上地倒吸一口凉气!

    在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之中,最后一个席位是属于“模仿游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而选择则被布莱德利-库珀逆袭取代,这无疑堪称奥斯卡名单之中的最大冷门,彻底改变了最佳男主角的整个竞争格局。

    不是“性本恶”的杰昆-菲尼克斯、不是“塞尔玛游行”的大卫-奥伊罗、不是“圣人文森特”的比尔-默瑞、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拉尔夫-费因斯,而是此前根本就没有赢得什么前哨站提名的布莱德利-库珀!

    从前哨站情况来看,英国学院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以及其他影评人协会,提名席位都是相对清晰明确的,前面四位演员全部都是顺利赢得了提名,其中杰克-吉伦哈尔凭借着“夜行者”入魂入魔的表演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成为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惊喜;但剩下一个席位却始终存在着疑问。

    人们可以预料到,最终必然有人会掉队,却没有预料到最后时刻上位的居然是布莱德利!

    此前,人人都在讨论着蓝礼年纪轻轻就已经连续四年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壮举,然后不由吐槽蓝礼是“学院宠儿”,但现在人们才意识到,布莱德利才是真正的“学院宠儿”“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美国骗局”、“美国狙击手”,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连续三年赢得奥斯卡提名。

    重点是,布莱德利的演技似乎从来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证明,三部作品之中,他的表演都不是最为过硬最为出彩的那一个,却凭借着作品本身的颁奖季热度而节节攀升,别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赢得的提名,布莱德利却轻松地完成“三连”?

    这……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1...11371138113911401141...1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