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我是演员,你是歌手,这还是有区别的。”蓝礼连连摆手。
约翰也不争论,“那么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咯?今晚可是你的主场。”这是在暗示随后即将颁发的最佳男主角奖。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举起了右手,做出了一个手指交叉的祈祷动作,这就已经足够了。
“哦,对了,我刚刚在后台遇到了达米恩,还和他聊起了你。我有些意外,达米恩自己也是学音乐出身的吗?”约翰今晚才是与达米恩首次碰面,却因为蓝礼的关系而交谈了起来。
达米恩-查泽雷与约翰-传奇?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是,他以前也是学架子鼓的,安德鲁的故事,其实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的。我觉得,也许有机会,你可以出演他的作品,你知道,现在擅长拍摄音乐电影的导演已经不多了。”
约翰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笑不语。
说话间,两个人就已经回到了内场,彼此点头示意一下,就分别朝着自己的座位走了过去。
2338 空气凝滞
最佳导演奖颁发完毕之后,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就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诸如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业内资深人士们都可以嗅到风向的变化轨迹。
当然,意外的可能依旧客观存在着,但奥斯卡之所以年年都“充满悬念却缺少惊喜”,就是因为学院评委的喜好是可以推测预判的,远远没有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的难以捉摸。即使颁奖典礼之前充满无数可能,但典礼进程却有迹可循。
现在,嘉宾们可以稍稍按耐焦躁激动的情绪,好好欣赏典礼,等待历史时刻,见证影帝与影后的诞生。
原本以为,大局已定可能会让现场气氛沉淀下来,但事实是,真正能够窥见脉络的专业人士终究还是少数;而且,奖项揭晓之前,每一位提名者的得奖几率也都应该是百分之二十,对于提名当事者来说,这依旧充满了紧张和焦虑,那种“触手可得却必须等待”的心情,反而是紧绷得让人濒临窒息。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越是临近,越是唾手可得,越是近在咫尺……就越是紧张得不知所措,以至于手指都开始蜷缩起来。
蓝礼重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是伊迪丝屏住呼吸,手指僵硬笨拙地不断搓揉着裙摆,瞳孔的剧烈震动让焦点和焦距都溃散开来,大脑的紊乱已经影响到了注意力的集中;一边则是杰克的四肢僵硬,如同木偶一般被摆出一个固定的姿势,然后就这样木讷地保持状态,唇瓣干涩得已经开始脱皮。
问题就在于,接下来率先颁发的是最佳女主角,而不是最佳男主角。
如果说杰克紧张,那么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也置身其中,最佳女主角颁发完毕,然后就是最佳男主角了;那么,伊迪丝的紧张就让蓝礼的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
伊迪丝似乎可以察觉到视线的打量,脑袋僵硬地转了过去,仿佛可以听见“嘎吱嘎吱”的机械转动音,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深处的浅浅笑意,稍稍解读一下,就能够明白眼神里的意思,这让伊迪丝非常不满。
她试图开口表达抗议,结果却发现因为紧张而喉咙干涩,只是唾沫在喉咙一阵翻滚,却没有能够发出声音,这让她有种挫败感,似乎直接证明了蓝礼的打趣,她不由瞪圆了眼睛,用眼神连连表达抗议:
“看什么看?我这叫做全情投入!因为专注而紧张!投入!投入!好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稍稍歪了歪脑袋,表达自己的无辜:我什么都没说,我也什么都没做,没有必要如此激动。
那不置可否的表情,让伊迪丝暗暗磨了磨牙,却终究还是没有多做什么她可没有忘记宴会场合的礼仪,只是微微朝着蓝礼方向倾斜了些许身体,压低声音,半威胁半吐槽地说道,“马上就轮到你了。”
好戏就要登场了。
蓝礼的嘴角越发上扬了些许,其实他能够体会伊迪丝的心情,即使是局外人,置身杜比剧院的气氛之中,那种紧张感和期待感也难免凝聚起来,不由自主地代入那些提名者与得奖者的位置,共同体验奖项揭晓时刻的刺激感。
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关心。只有真正关心那些人那些事,才能够投入,否则,如同旁观者看戏一般地置身事外,那么也就将心如止水得波澜不惊,甚至还能够产生一种上帝视角,领略着众生百态。
去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马修-麦康纳登场了,他即将揭晓今晚最佳女主角的得主。
在颁奖典礼之前,学院内部关于颁奖流程有过争论,传闻说,原本学院倾向于率先颁发最佳男主角,然后再颁发最佳女主角。
原因非常简单:最佳女主角的头号种子朱丽安-摩尔,在整个好莱坞都是备受尊敬与推崇的重要存在,这些年来已经拿下了无数奖项,却唯独缺少一座小金人的嘉奖,她始终被认为是最应该登顶奥斯卡的演员。
今年的“依然爱丽丝”在整个颁奖季一路领跑,其他竞争者都难以撼动朱丽安-摩尔的位置,这也使得今晚的奥斯卡即将成为见证朱丽安首次封后的历史,就如同当年拍摄出“无间行者”的马丁-斯科塞斯一般。
自然而然地,学院希望以压轴的形式来表彰朱丽安,让所有聚光灯都笼罩在她的身上。
但另外一种声音则更加支持最佳男主角,尤其是第二阶段的呼声变化,重重悬念让这个奖项越发值得期待起来。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最佳男主角是今年最具悬念的奖项,那么提前一点颁发也没有影响,埃迪-雷德梅恩的“登顶之旅”根本无法与朱丽安的业内地位相媲美;但“鸟人”的后来居上,“爆裂鼓手”的紧追不舍,却让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迈克尔-基顿的首次登顶,还是蓝礼-霍尔的二封仪式,这都足以让颁奖典礼的气氛推向高/潮。
两种思路两种安排代表着两种观点,同时也可以窥见学院对业内风向的敏锐嗅觉,最终学院选择“先最佳女主角后最佳男主角”的仪式顺序也侧面证明了,影帝争夺战依旧是今年最无法捉摸的一个奖项。
实际的颁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最佳女主角的竞争就是见证朱丽安-摩尔的登顶。
其他四位提名者,“万物理论”的菲丽希缇-琼斯、“涉足荒野”的瑞茜-威瑟斯彭、“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她们都没有能够撼动朱丽安在今年颁奖季一骑绝尘的强大领先地位,即使是罗莎曼德曾经一度迫近,但“消失的爱人”后继乏力,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形成有效威胁。
当马修-麦康纳呼报出“朱丽安-摩尔”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没有意外也没有惊讶,理所当然地集体站立起来,为这位老戏骨奉上崇高的敬意!
这一座小金人的意义,到底多么特殊呢?
纵览电影百年历史,成功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实现全满贯的演员,只有区区四位,杰克-莱蒙、西恩-潘、朱丽叶-比诺什和朱丽安-摩尔,其中,杰克和西恩都双双登顶了奥斯卡与金球奖影帝,而朱丽叶则凭借“英国病人”斩获了一座最佳女配角小金人,遗憾的是,朱丽安始终没有得到认可。
今晚,朱丽安-摩尔凭借着“依然爱丽丝”登顶奥斯卡,这也使得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一系列奖项全满贯的女演员,真正地在世界范围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这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梅丽尔-斯特里普都没有能够创造的创举。
人人都知道,奥斯卡每年都有,评选规则与规律有迹可循,只要学院公关运作得当,优秀演员终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欧洲三大电影节却充满了不确定,每一年评审团阵容都持续变动,这也使得每一年的评选标准都在改变,想要囊括三大电影节的认可,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三大电影节最顶级的全满贯了。
梅丽尔-斯特里普,缺少一座威尼斯影后;丹尼尔-戴-刘易斯,因为作品数量稀少,至今没有能够登顶欧洲三大电影节;另外,杰克-尼科尔森,赢得过一次戛纳影帝;罗伯特-德尼罗,拿过一次威尼斯影帝。
横向对比就可以清晰感受到朱丽安-摩尔的难能可贵了。
于是,全场嘉宾起立鼓掌,亲眼见证如此重要又如此珍贵的历史时刻,这无疑是值得珍藏的重要瞬间。
朱丽安也确实激动非常,苦苦努力拼搏了超过二十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奥斯卡,苦尽甘来的错杂情绪着实难以用言语形容,不仅喜极而泣,而且手握小金人之时更是幸福溢于言表。
但登台之后,朱丽安就展现出了真正的大将之风,以沉稳而优雅的仪态,表达了“没有’最佳’之说,每一位提名者都是如此优秀,能够与你们走过这段旅程,这是我的荣幸”;而后,以阿兹海默症为基础表达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最后还充满人文关怀地,从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导演理查德-格拉泽出发,感谢了“依然爱丽丝”制作群体。
温柔而热忱、激动而感慨,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关怀,让朱丽安的“全满贯”登顶时刻,闪闪发光。
热烈而亢奋的掌声逐渐消散,朱丽安在马修-麦康纳的陪伴之下离开了舞台,现场气氛立刻就紧绷了起来,那种眼神交换之间的跃跃欲试洋溢着期待与紧张,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最重要的时刻来临了。
灼热而紧绷的空气开始压缩、再压缩,一步一步地凝实起来,似乎氧气都已经被抽空,宛若钢筋水泥一般,严严实实地压制起来,然后整个杜比剧院就进入了窒息状态,嘉宾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最后就只剩下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在耳边响动着,提醒着众人,现场不是一群行尸走肉在观看典礼。
瞬间凝滞状态之下,去年最佳女主角的得奖者,凯特-布兰切特登场了。
2339 口干舌燥
杰克-吉伦哈尔依旧没有动弹,僵硬的肩膀肌肉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内心深处七上八下的激荡始终无法平复。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出席颁奖典礼之前根本没有任何期待,心态保持平和,只是前来参加一场盛宴而已,参与这场狂欢,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好奇着,蓝礼、埃迪和基顿之间,到底谁能够胜出;但置身于杜比剧院的现场,紧张感就从角角落落莫名地冒头出来,然后一点一点开始累积,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肌肉就已经僵硬住了。
“呼吸。杰克,呼吸。”
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杰克就好像新生婴儿一般,笨拙地呼吸着,一呼一吸、一呼一吸,那制式化的动作看起来有些搞笑,但他却异常认真。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温暖笑容,平复着他的心绪。
此时,杰克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他也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有些拘谨地抬手摸了摸眼角,“……我真的是太渴望了。”以一句自嘲的方式,解释了自己的狼狈。
蓝礼的笑容传递到了眼底,也一本正经地表示了共鸣,“我完全理解。”这让杰克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笑容,保持笑容,人们正在观看直播呢。”轻盈打趣的语调让杰克差一点就要笑出声来,“另外一点提示,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记得寻找埃迪的位置,送上掌声。”
“还要站立起来。”杰克也回过神来,跟着调侃起来。
“完美!”蓝礼挑了挑眉尾,为他们的简短交谈画上了句号。
杰克的眼睛里盛满了笑容,紧张的情绪无形之中得到了缓解,虽然肩膀线条和脖子肌肉依旧紧绷,但身体动作却明显自然了许多,投向舞台的视线也跟着专注了起来。
但对于埃迪-雷德梅恩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感受。
越是触手可得就越是患得患失,他似乎已经可以感受到小金人奖杯的重量与温度,就在自己的掌心里,细腻真实的触感让心情完全涌动起来,不由自主的收拢指尖,却只是握住了一片空气,那种空虚感骤然坠落,难以置信的紧张与失落交错在一起,让手掌越握越紧,修剪平整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肌肉里,逐渐紧绷。
在奖项揭晓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埃迪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更何况,还有迈克尔-基顿呢,“鸟人”在今晚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逆袭声势,携带着“冲击最佳影片”的强大公关势头,让声望持续攀升的基顿实现反超登顶,这也未必没有可能。
因为太过在乎,而失去了控制力;因为太过迫切,而失去了平常心;同时,因为太过紧绷,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岌岌可危的颤抖感,似乎整条神经随时都可能崩断一般,胃部的灼热和肌肉的酸痛让埃迪嘴角的笑容僵硬起来。
安坐在埃迪旁边的新婚妻子汉娜-巴格肖(hannah-bagshawe),用自己的右手覆盖住了丈夫的左手,温热的掌心让埃迪稍稍回过神来,转过头,就可以看见汉娜那温柔体贴的笑容,似乎正在带来安慰。
埃迪抿了抿嘴角,笑容荡漾了开来,用脑袋轻轻依偎着汉娜,没有说话,却在无声之中表达着感谢。
然后,视线就再次朝着舞台方向投射过去,但这一次,埃迪紧紧地握住了汉娜的右手,又用自己的右手交叠在汉娜的手背之上,利用两个人的力量来共同期待属于自己的光荣时刻,紧张感稍稍缓解,期待与雀跃则张开了翅膀,这让他的眼神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一步一步地朝着小金人迈开脚步。
近了。
更近了。
屏住呼吸,凝神期待。
就连基顿也无法例外。
内心深处,基顿明白,这就是自己的最好机会了,错过今年,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争取奥斯卡小金人了,甚至可能提名都非常困难;“鸟人”在第二阶段一路高走的势头无疑是最佳助力,而他自己的表演也是职业生涯高光时刻,所有一切碰撞汇聚在一起,最终成为了他冲击小金人的独一无二良机。
今晚,“鸟人”在颁奖典礼的声势节节攀升,大有一路横扫到底的姿态,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基顿也有希望一起登顶呢?
不要说当事人了,就连全场嘉宾都几乎窒息。
纵览整个颁奖季,蓝礼前期领先、埃迪后来居上、基顿绝地逆袭,三名演员携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依靠着“鸟人”后程发力的基顿,在前哨站的表现稍显逊色,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这些协会齐齐选择了嘉奖基顿,当然,还有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数量不够,质量却格外扎实,每一座奖杯都能够切实体现出学院公关的风向变化。
在“万物理论”之中真实展现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埃迪,则在第一阶段末端发力,进入第二阶段之中展现出了强大声势,金球奖之外,还在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与蓝礼完成了双蛋黄,另外又在西雅图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等等协会方面赢得肯定,最终强势登顶了美国演员工会奖。
“爆裂鼓手”被誉为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最佳,表演技艺与角色内涵方面无可挑剔,除了“双蛋黄”的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之外,蓝礼还赢得了英国学院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底特律影评人协会、评论家选择奖等等重要奖项。
全美足足拥有四十多个影评人协会,覆盖所有主要城市,而蓝礼则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超强统治力,横扫二十七座影评人重镇奖杯,当之无愧是今年最受影评人喜爱与认可的演员,强劲实力堪称一枝独秀。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是蓝礼缺席颁奖季的学院公关,那么奥斯卡可能就基本没有埃迪和基顿的什么事儿了,即使面对年仅二十五岁和三年前刚刚登顶的劣势,蓝礼也可以轻松地加冕王冠。
这只是一种观点,不同意之人着实不再少数。但不管是否同意,现实就是,凭借着第二阶段的公关运作,埃迪与基顿确确实实地和蓝礼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而勇夺美国演员工会奖的埃迪还略胜一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