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根据遗嘱,他成为了哥哥的儿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他准备将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帕特里克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而他也不愿意在这片伤心地久留,因为这里埋葬着一段让他绝望的回忆:

    曾经,他的过失导致两个女儿葬身火海,他的妻子亦因此而离开了他。

    此次重回故乡,他再次遇见了前妻——她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再次成为母亲;与此同时,帕特里克失踪依旧的母亲也再次出现,希望帕特里克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之中的一员。那么,李应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部关于悲伤的故事。

    当意外发生,当生老病死降临,当离别到来……生活总是会继续下去,每个人都必须重新找到轨道继续下去,因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生活的定律,活着的人终究需要活下去。

    然而,在李-钱德勒的身上,那些伤口与痛楚却始终不曾消失,如同梦魇一般纠缠着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无法摆脱也拒绝摆脱,血淋淋的伤口就这样摆放在那里,始终不曾愈合,心碎可能就将一直这样。

    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与过去和解。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情绪电影,所有的重量全部都落在了李-钱德勒的身上,沉甸甸得几乎压垮他的肩膀,那些苦涩、那些酸楚、那些挣扎始终不曾消散过,他用一生来背负自己的过错和生命的伤痛。

    但电影真正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以细腻而琐碎的笔触呈现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不是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就能够治愈一切的,不是握拳为自己加油鼓劲就能够真正振作起来的,也不是所有时刻都如同电影一般“振作加油”之后就能够开启全新篇章的,现实生活里,有些事情有些伤痛,永远都无法磨灭。

    虽然是一部电影,却讲述了生活。

    真实而细腻的故事,拥有着一股心碎的温柔。在情绪层面、在情感层面、尤其是在故事层面能够轻而易举地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柔软,将角色魅力最大化,走向结局的时候,人人都期待着一个自我和解的结果,希望李-钱德勒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但电影没有,就如同生活一样,我们不会找到一个结局,活着,就只能继续走下去。

    毋庸置疑,整部作品的重心都落在了李-钱德勒的身上,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独角戏,演员的成败至关重要。

    上一世,卡西-阿弗莱克出演了这部作品,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面瘫演技”——与他的亲哥哥本-阿弗莱克不同,卡西从出道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演技的细腻,从眼神到动作的情绪渗透非常出色。

    早在2007年,卡西就凭借着“神枪手之死”和“失踪的宝贝”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前者甚至一举为他赢得了首次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在那之后,他也始终在独立电影领域活跃,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

    卡西的表演细腻而温柔,在不动声色之间,总是能够通过眼神呈现出情绪的层次,这对演员来说并不容易。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整体基调是悲伤的,但悲伤也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表现方式,不见得只有落泪才是悲伤,也不见得只有哀嚎才是痛苦,更多时候,心碎无声。卡西无疑成功做到了。

    就蓝礼个人来说,“爱乐之城”与“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但如果从演员角度出发,“海边的曼彻斯特”还要更胜一筹,就好像“爆裂鼓手”胜于“爱乐之城”一样——

    角色的表演空间更加宽广。作为观众和作为演员,审视作品的角度是不同的。

    当初在拍摄“超脱”的时候,其实蓝礼就期待着“海边的曼彻斯特”了,因为两个角色都是在面瘫状态之下呈现出一种悲伤和绝望,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甚至比“超脱”还要更进一步,悲伤的层次和力量都更加丰富。

    另外,托尼-凯耶在“超脱”之中,通过绘画、旁白、配角等手段,给予角色更多呈现的空间;然而在“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些空间却被完全压缩,肯尼思-罗纳根(keh-lan)把所有重量全部交给演员。

    这也意味着,表演难度更大。

    肯尼思-罗纳根是一位编剧出身的导演,罗伯特-德尼罗和比利-克里斯托主演的喜剧电影“老大靠边闪”系列,就是肯尼思的编剧登台之作,随后他又担任了“纽约黑帮”的编剧;早在2000年,肯尼思就尝试自编自导,小试牛刀的“你可以信赖我”就成功收获了诸多赞誉,这部作品和“纽约黑帮”为他赢得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2002年完成“纽约黑帮”的剧本之后,肯尼思就进入了漫长的潜伏期,一直到2011年才凭借另外一部自编自导的“玛格丽特”出现在公众视线,这部作品在东海岸影评人之中斩获无数赞誉,先后在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和芝加哥影评人收获诸多提名,但遗憾的没有能够在颁奖季更进一步。

    也正是这部作品,让肯尼思与马特-达蒙拥有了合作机会。

    后来,马特-达蒙提出了一个灵感创意,他认为这非常契合肯尼思的风格,将自己的故事想法提供给肯尼思之后,由肯尼思完成剧本创作,然后马特希望自己担任导演以及主演,将故事搬上大屏幕。

    早在去年年初,剧本就已经完成了创作,但“海边的曼彻斯特”着实太悲伤也太冷调,整个剧本架构与好莱坞的框架结构相去甚远,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更不要说结局的悲伤到底,更是把好莱坞制片人全部吓跑。

    即使是马特-达蒙亲自出马,也没有能够找到投资,于是,剧本这才出现在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桌面上——但不是专门请求西西弗斯影业投资,而是广撒网,估计所有制片公司都投递了剧本,等待回音。

    去年蓝礼挑选剧本的时候,就将“海边的曼彻斯特”挑选了出来,不过当时他的档期全部都已经排满,这才暂时没有考虑;兜兜转转,一年半时间过去了,这部作品又再次出现——这也进一步证明这部作品和“醉乡民谣”一样,完全不是颁奖季的风格,否则以马特-达蒙的名号和人脉,不可能沦落至此。

    那么,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呢?

    马特-达蒙无法拒绝雷德利-斯科特,他答应了出演“火星救援”,因为档期冲突,他放弃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将这部作品转交给肯尼思全权处理,由肯尼思担任导演,并且负责寻找投资,完成拍摄。

    就连马特都无法号召到电影公司,肯尼思就更加困难了。

    结果就是,“火星救援”都已经拍摄完毕、并且已经于十月二日正式上映,“海边的曼彻斯特”还是没有能够找到投资。

    按照上一世的发展曲线,马特将再次接手“海边的曼彻斯特”,但他不再导演也不再出演,而是牵线搭桥地引荐卡西-阿弗莱克,然后寻找到亚马逊——就是那家在线购物平台,他们也正在试图搭建自己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于是成立了亚马逊影业,最终由亚马逊完成投资,这才宣告了电影的正式开拍。

    这一世的情况稍稍发生变化,西西弗斯影业截胡了亚马逊,“海边的曼彻斯特”被安迪提前拦截了下来,递交到了蓝礼手中,期待着能够重新唤醒蓝礼的热忱——

    如果蓝礼拒绝,那么电影应该就重新回到原本的既定轨道,亚马逊将凭借这部作品赢得他们历史上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现在,就看蓝礼的了。




2479 再次忍痛
    “‘海边的曼彻斯特’呢?”

    安迪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弥勒佛笑容,眼神深处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似乎吃准了蓝礼无法拒绝这部作品

    他清楚地知道蓝礼的喜好。

    蓝礼张开嘴巴,拒绝的话语涌到嘴边,却终究没有能够说出口,喉咙有些堵塞,然后就可以看到安迪那怡然自得的笑容,那种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将以往的状况和位置颠倒了过来,而安迪非常享受如此局面。

    “抱歉,我还是必须说不。”蓝礼的话语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安迪眉尾轻轻一扬,难免有些意外,认认真真地注视着蓝礼,意识到蓝礼没有开玩笑,于是他也就收回了眼神,轻轻颌首表示明白,“好的,我知道了。”

    不是欲擒故纵,而是情理之中。

    安迪并没有期待着一次或者两次尝试,就让蓝礼完全恢复过来,如果事情那么简单,也就不是低谷了,艺术创作也就不会那么艰难痛苦了,虽然安迪还是难免扼腕,但蓝礼的拒绝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安迪的干脆利落,反而是让蓝礼的心情微微有些怪异

    最主要就是因为,蓝礼确实回到了正轨,内心深处的期待与渴望,难免重新苏醒,遇到自己心仪的作品又能够再次感受到怦然心动的雀跃和激动,更何况“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四年前就想要挑战的项目。

    “如果由自己来演绎李-钱德勒,到底应该如何诠释?”

    “如何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情绪的同时,又点到为止地呈现出角色的困境,还不能缺少情绪的层次?”

    “卡西-阿弗莱克无疑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那么自己还能够赋予角色什么?”

    “李-钱德勒的心情状态应该如何举重若轻地呈现出来?还有他与侄子帕特里克之间的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上一世卡西-阿弗莱克的表演已经登峰造极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摆脱死板印象,赋予角色更多特色?”

    “这部作品与’超脱’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诠释演绎过程应该如何深化角色?”

    诸如此类等等。

    无数想法在脑海里涌动,无数猜测和期待在血液里攒动,那种跃跃欲试的情绪似乎正在挣脱束缚破土发芽。

    如果说,拒绝“爱乐之城”的难度是满分十分之中的九分,那么拒绝“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是满分十分之中的一百分,这对于演员来说,尤其是对于正在探索演技全新层次领域的蓝礼来说,难度绝对破表。

    放在以前,蓝礼说拒绝也就拒绝了当然,以前的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拒绝的,不会拒绝“爱乐之城”也不会拒绝“海边的曼彻斯特”;但放在现在,蓝礼的意志力却开始动摇起来,如同苦行僧般折磨着自己。

    这让蓝礼陷入被动。

    “安迪,你正在报复我,对吧?”蓝礼似乎可以察觉到安迪笑容里的得意和雀跃,正在享受着如此时刻。

    安迪满脸无辜地摇摇头,“怎么可能,选择权始终都在你的手上,你知道这一点。”然后,安迪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肚皮,“我只是觉得,如果你真心喜欢的话,完全可以点头答应下来,没有必要为难自己。”

    “呼……”蓝礼长长吐出一口气,表情有些艰难。

    这应该是安迪认识蓝礼以来,第一次看到蓝礼如此模样,这让他有些好笑,但更多还是乐在其中。

    蓝礼认真想了想,“尽管我真的非常非常想要点头,但我还是必须拒绝,相信我,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请不要再继续诱/惑我了。”

    安迪满眼都是笑容地看着蓝礼。

    蓝礼停顿了一下,接着解释到,“我喜欢’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那是因为我期待着自己能够挑战那个角色,在表演层面进一步取得突破,我喜欢那个角色,我希望自己能够赋予角色和整个故事灵魂,真正让观众感受到……不仅仅是角色的魅力或者情绪的力量,更多还有……还有电影的力量。”

    蓝礼的眼神渐渐深邃起来,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你知道,生活并不容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烦恼与困难,所以,当我们观看电影的时候,每个人都正在寻找着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许就是爆米花式的简单快乐,又也许是……也许是折射我们生活里的某个片段。”

    “我们看着电影又哭又笑,是因为那些角色正在演绎着生活,更多则是因为那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然,这可能是可能是戏剧可能是剧集,而电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那个大屏幕之上,每一个画面都可能是自己脑海里正在上演的故事,那种无法言喻也无法表达的心碎全部都隐藏在了画面里。”

    说到这里,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你愿意为之倾倒。”

    简单朴素的话语里,隐藏着太多太多的热爱,即使是安迪也不由为之动容,他可以感受到蓝礼的不舍。

    “蓝礼。”安迪试图劝说蓝礼,不然,就接下“海边的曼彻斯特”好了。

    然而,蓝礼却提前阻止了他,“正是因为喜欢,也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呈现出最美好的模样。而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发起挑战。”

    “我……呃……我正在寻找状态,但我依旧需要时间,我需要理清思路,我需要整理自己,我需要沉淀消化,等我准备就绪的时候,我会再次出发,在表演的世界里进一步探索,但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到时候。”

    从低谷之中恢复过来之后,蓝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了解自己

    如果现在就冒然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他可能无法调整到最佳状态,他还是需要一点……一点灵感,就如同取舍“爱乐之城”的时候一样,他也无法确定这种灵感什么时候会出现,可能明天就出现了,也可能下个月。

    他不能自私地让整个剧组搁浅下来等候自己,“爱乐之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如此,正因为喜欢才越发需要割爱。

    但他知道自己走上了正轨。

    更重要的是,蓝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他期待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一名能够赋予“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出色电影一个鲜活灵魂的优秀演员,一名在表演世界里自由翱翔的演员,一名为表演而生也为表演而死的演员。

    他前所未有得坚定。

    “所以……安迪,我需要说’不’,拒绝这次机会,是为了’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是为了自己的更好出发。”尽管艰难,但蓝礼还是下定了决心,长长吐出一口气,忍痛割爱,从来都不容易。

    随后,蓝礼又接着说道,“请不要让事情变得更加艰难了,我现在胃部正在灼烧,啊,我觉得我可能要掉肉了。”

    那孩子气的哀嚎让安迪眼底写满了笑意,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难得。

    原本安迪还想要继续调侃蓝礼一番,如此机会可不多见,但看到蓝礼如此模样,安迪也没有忍心再继续,而是沉声安慰到,“只要你做好准备,整个好莱坞都向你敞开怀抱,你可以拥有一切可能性。”

    “但它们都不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蓝礼长长吐出一口气,“也许,我应该答应下来。”

    安迪不由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蓝礼,坚持做你自己就好,错过了’海边的曼彻斯特’,我们还会遇到’沙漠里的阿姆斯特丹’,你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内心深处,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你才是拥有正确答案的那个。”

    “谢谢。”蓝礼不按常理地给出了另外一个回应:

    谢谢安迪总是能够体谅他,也总是能够理解他。

    安迪也没有客气,耸了耸肩,“相信你,这就是我的工作。”

    蓝礼转过头,笑盈盈地看向安迪,“老实说,这句话你是不是已经准备许久了?就准备一个合适的时机抛出来,制造心灵鸡汤的高光时刻?”

    “怎么样,成功了吗?”安迪也跟着笑了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没有回答,只是留给安迪一个笑容。

    停顿了片刻,蓝礼再次开口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原样,“沙漠里的阿姆斯特丹?你是认真的吗?”
1...12401241124212431244...1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