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他正在宣判一个人的死刑。
对吧?安德鲁没有说话,于是亚当又再一次开口,他的声音十分平静,甚至过于平静,仿佛地面万丈之下的冰川,就连一丝轻风都没有,那温柔的嗓音是如此轻盈,仿佛一碰就碎,即使稍稍用力一点都让人难以忍受。
安德鲁的心脏却忍不住收缩起来,仿佛希望的绳索就握在他的手心里,只要稍稍一用力,那绳索就会直接切断,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堕入无尽的黑暗之中。这让安德鲁的话语不由就卡在了喉咙里,仿佛吞咽了一大口沙子,生涩得发疼。
他回避了视线,假装在报告上要写点什么,却发现这个动作根本没有意义,他只能不自在地举了举双手,如果你想要找人倾诉一下我们医院有一些优秀的社工和心理学专家,他们是心理疏导方面的专家,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医生再一次回避了视线,医生再一次回避了话题,医生再一次回避了接触。
他终于明白了,事情就是这样了。于是,肩膀重新振作起来,但却失败了,一脸茫然地坐在原地,大脑停止了元转血液停止了流动就连呼吸都停止了起伏。
时间,在这一刻,就这样停止了,仿佛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停在了指尖之上,然后时光一点一点地将色彩抽离,最后画作黑白色,令人心碎。
卡!
乔纳森粗糙的声音在片场响了起来,喉咙的艰涩差一点就要咳嗽出声,他站起来,想要说点什么,但满嘴的苦涩却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不得不张开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那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和绝望在整个片场弥漫开来。
不是悲伤,也不是痛苦,他丝毫不会想要落泪,却只是沉闷,闷得让人发慌,也闷得让人想要逃离,只是想要转身离开这里,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就好像亲眼目睹了彩色世界退化成为黑白空间一般,捶着胸口捂着口鼻闷着声响,无法动弹,胸口却灼热得发烫。
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
一直到这一刻,乔纳森才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做癌症。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时,人们总是会有种错觉,不过是某某事情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呢:
不过是一句粗话而已,又没有动刀动枪;不过是一条短信而已,又没有人身伤害;不过是一次失败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不过是癌症而已,又不是当场死亡。
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始终自己不是感同身受,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他人的感受,然后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是我遇到的话,肯定不会这样。于是,人们就喜欢站在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发表言论,施舍自己的怜悯和批判。
癌症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知道癌症的可怕,但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现在癌症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当得知其他人罹患癌症时,心情会很沉重,也会很悲伤,可终究还是感受不到切肤之痛。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最亲密的爱人,最亲切的亲人,也不例外。
因为,那不真实。
但就在刚才,就在刚刚的这一刻,乔纳森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癌症的震撼。
那是癌症,足以摧毁一个人生活的癌症,即使现在已经有了相对有效的控制药物,即使现在已经有小部分人得以痊愈了,但那依旧是癌症,代表着死神镰刀的癌症。真实的触感让血液变得冰凉冰凉,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世界的分崩离析。
即使是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乔纳森都有些于心不忍了,更何况是饰演对手戏的安德鲁呢?
乔纳森转过身,然后就看到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撇开了视线,一个个都在假装着看向其他地方,那沉静而平缓的气氛之中却有着一股无法宣泄出来的酸涩。就连威尔也不例外。
原本乔纳森还想要询问一下威尔,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蓝礼的表演符合预期吗?但现在,威尔的动作就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根本无需提问,乔纳森就可以从威尔那错杂的神色之中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波动。
于是,乔纳森就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了蓝礼,清了清嗓子,扬声说道,我们再更换一个角度拍摄一遍。这就等于说,刚才拍摄的那一条,他顺利通过了。
等等。可是,蓝礼却出声阻止了剧组接下来的动作,这让大家的视线都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此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仿佛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一般。
刚才那短短的戏份,情绪着实太过汹涌,他几乎就要无法呼吸了,那打破时空的真实感着实太过真切,以至于所有情况都失去了控制。
他知道,在那一刻,他不是亚当,他是楚嘉树。
噩梦再一次侵袭而至,那漫长的十年岁月,依旧犹如毒素一般,根深蒂固地埋藏在灵魂深处,始终不曾消失。没有自由,没有希望,没有阳光,甚至没有黑暗,没有绝望,没有悲伤,他就连自我了断的勇气都没有。可怜,可悲,却也可笑。
即使乔纳森中断了拍摄,打断了思绪,但他依旧无法摆脱那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他不断告诉自己,他不是楚嘉树,他已经赢得了新生,他已经摆脱了梦魇的纠缠,可是肌肉依旧僵硬得可怕,几乎就要失去了感觉。
好不容易,手指轻轻动了动,这让他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现实的真实感让血液重新变得温暖起来,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四肢。
我可以回看一下刚才的表演吗?蓝礼的声音有些沙哑,还有些低沉,听起来十分平静,却隐藏了太多太多的情绪,让人无从分辨。
乔纳森看了看塞斯,他不太明白这个要求的意义对于喜剧来说,他们不会抠表演细节,更多是掌控一个表演节奏。所以,现场感受节奏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问题了,乔纳森很少会观看回放。
得到了塞斯的肯定答复之后,乔纳森耸了耸肩,表示了肯定,为什么不行呢?
蓝礼没有立刻站起来,他似乎正在适应着自己的身体,这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就好像溺水过后重新开始呼吸,不得不大口大口地自主呼吸着,仿佛忘记了如何用鼻子呼吸。
好一会,蓝礼才站了起来,稍稍回温的血液在四肢里流淌着,却依旧没有完全缓和肌肉的僵硬,这让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就好像机器人一般。
在乔纳森塞斯等人不解的眼神注视之下,蓝礼走到了监视器的后面,然后开始观看刚才表演的回放。
其实这一段表演并不长,从头到尾也不过只有七十秒而已,而且,这不是什么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乔纳森安排了四个机位,捕捉不同角度和不同景深的画面,然后再补充拍摄特写和近景,完成整个七十秒的剧情片段。
回放很快就结束了。
乔纳森不由再次扬了扬眉,即使再次观看,他还是觉得无比震撼。那种深入骨髓的细腻表演,具有强大的解释说明能力,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解读,故事剧情就已经摆在了眼前,这一份表演功底,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蓝礼在表演之中还穿插了一些小小的幽默,比如说,你刚才说的是英语吗?这样的台词其实在喜剧里经常出现,用来嘲讽对方说的太过专业,有时候也会用来嘲笑喜欢超级英雄漫画的宅男;再比如说那种自嘲的笑容,还有懵逼的眼神,这样的小细节真的是太棒了!
乔纳森真的很喜欢刚才这一段表演,风格稍稍有些戏剧性,却恰到好处。
不,我不喜欢。可是,耳边却传来了蓝礼的话语,乔纳森的笑容不由就僵硬住了,他皱起了眉头,满脸惊诧地看向了蓝礼,什么?
乔纳森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再次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段表演太糟糕了。8)
416 演技摸索
蓝礼不喜欢刚才这段表演,不是在矫情,也不是在吹毛求疵,他不喜欢。准确来说,深恶痛绝,简直不忍直视。
这一段表演,明显发力过猛。
进入状态之后,他轻而易举地就跨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再一次唤醒了楚嘉树记忆深处里的那些画面,这比活埋还要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因为那不是虚拟出来的回忆,而是他真实经历过的人生。
在医生宣判检查结果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片段都从脑海深处汹涌而出,刹那间将他吞噬。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他都处于一种频临失控的边缘,回忆的力量着实太过强大,无数纷杂的情绪在脑海里横冲直撞,一点一点地炸裂开来,汹涌滔天的能量为表演注入了一股深入骨髓的感染力,楚嘉树和亚当之间的差别已经逐渐消失,电影和现实的壁垒也已经彻底击碎。
即使蓝礼重新观看,还是不由自主地四肢冰冷,仿佛自己又一次重新经历了那决定人生转折的时刻,发自内心深处的排斥和抗拒迸发出来,如此尖锐,以至于刺痛了每一寸骨骼,身体肌肉无法控制地开始微微颤抖,那种灵魂撕裂的痛苦,让人无法忍受。
这不是表演,这就是真实。
但问题就在这里。这是真实,而不是表演。
蓝礼不再是第一次从医生那里听到判决的那个楚嘉树了,他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知道接下来的十年是多么漫长,他知道这一个决定的背后到底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他知道自己被死死地困在了那里,他知道那种痛苦那种愤怒那种绝望那种挣扎。十年,每一天的影响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但刚刚得知诊断结果时的楚嘉树,却不知道。
威尔也是如此。现在的威尔,和当初的威尔已经不同了,重新回味当时的场景时,一切都如此清晰,一切却又如此模糊。
曾经有科学家深入研究调查过,得出结论,记忆是会骗人的。
比如说情侣吵架,同样的一个场景,双方记忆里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这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的思考立场都不同,但有趣的是,如果把吵架的场景录制下来,先让情侣对吵架过程进行阐述,然后再重新播放给情侣观看,随后就会发现,双方叙述的事实都与录像有所偏差。
因为,每个人都只是选取自己希望看到的听到的记住的画面,留在记忆力。所以,同样一段事件,在不同人的脑海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一段回忆,在不同时间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许多童年时候的回忆,都只剩下一些气味色彩和片段,无法拼凑完整。对于蓝礼和威尔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刚才的拍摄之中,蓝礼的代入感着实太过真实太过深刻,以至于十年之间所经历的一切都被放大了,他的愤怒,他的憋屈,他的沮丧,他的茫然,他的痛苦,仿佛被放在了显微镜底下,让他重新再经历一次。这就好像费劲千辛万苦逃离了地狱的煎熬之后,却又一次被丢进了黑色莲火的煎熬中一般。
痛苦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细腻而清晰。
这可以说是复制了活埋的表演方式,甚至更进一步。因为蓝礼没有被真正地活埋过,却真正地被宣判过死刑。但,同样的方式在活埋是可行的,在抗癌的我却是不行的。
活埋在狭窄的环境之下,所有的情绪都被放大了十倍乃至百倍,甚至于有些脱离现实,进入一个理想的虚幻环境,近距离特写镜头的拍摄方式更是将这些情绪穿透大屏幕,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真正地将观影思想牵扯到电影之中,惊悚恐惧的感受会让脊梁都感到一阵清亮。
但是在抗癌的我里,却是根植于现实,相比于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更加强调的是融入生活的真实感。
更何况,蓝礼知道,在得知诊断结果的时候,他的反应不会如此戏剧化,也不会如此激烈汹涌。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一直如此。
诊断结果宣判之后,那种不真实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那个结果是什么意思,医生解释得很清楚,却始终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对自己的生活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些结果那些名词解释那些后遗症,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留在纸面上的词汇而已。
就好像怀孕,只有等到孕吐来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怀孕意味着什么。事实上,高位瘫痪也好,癌症也罢,都是如此。
威尔也不例外。在得知了自己罹患癌症之后,他有些恍惚,他知道癌症意味着什么,他上网调查了资料,然后发现自己的存活几率是百分之五十,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百分之五十,还不赖,这可是一半的几率呢,比那些百分之十的疾病来说,这已经是幸运的事了,不是吗?
于是,他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接受化疗,接受心理咨询,努力活下去。
一直到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刻,他突然就意识到,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他有一半的几率会继续生存下去,但还有一半的几率将会死亡,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死亡,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变得清晰,癌症,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真实。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哪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内心深处也难免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那百分之一发生了,怎么办?就好像空难一样,没有挣扎,没有抵抗,没有机会,就是全军覆没。
癌症。这个词汇到底有多么强大的破坏力,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只是一个疾病的名次。
所以,医生告知诊断结果的时候,那种茫然那种混沌那种迷惘,其实是一团混沌的,他明白自己遇到麻烦了,却不知道这个麻烦到底会带来什么改变。
这一切,在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就已经想清楚了;可是投入拍摄之后,情绪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炙热,摧枯拉朽地就破坏了所有的表演节奏。
这就是方法派演技的特点之一,往往会难以控制,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浓烈的化学反应令人难以忽视,疯魔成活。
如果契合了角色,那就将会精彩绝伦,比如说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真是让人骨子发凉;但如果偏离了角色,发力过猛,又或者是偏离剧本,喧宾夺主,那就是一场灾难,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胡佛的表演,就是典型代表。
蓝礼刚才也是如此。
整个表演不仅偏离了轨道,而且严重失衡,导致整场戏都充满了一种暴戾感,过而不及,反而让那饱满的情绪看起来丢失了真实感。
所谓的方法派演技,需要的是失控,却不是完完全全的失控,准确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融入角色,真正地吃透这个角色。一个角色,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展现出相对应的情绪,这才是正确的。如果时时刻刻都失控的话,那就是疯子了,不是正常人。
希斯莱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饰演的小丑,之所以被人们誉为方法派表演的代表,如疯如魔,就是因为他将小丑那种戏谑不屑玩味嘲讽的风格展现了出来,根植于灵魂的冷漠和狂妄才是表演的核心。
小丑是一个无视社会规则无视道德束缚无视是非曲折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希斯的表演之中,小丑并不是肆意放纵的疯子,而是沉着冷静智珠在握,将每个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带着那种属于小丑特有的滑稽和嘲讽,哪怕仅仅只是一句为什么如此严肃,轻描淡写之中就制造出了令人胆寒的反派效果。
后来自杀小队这部作品里,杰瑞德莱托饰演的小丑,整体质感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当然,制片方大量删减戏份的因素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但客观来说,杰瑞德版本的小丑太过注重外力的帮助,形象和造型屡屡打破规则,将那种狂放不羁的姿态展现出来,但小丑本身的行事作风,包括眼神台词动作等等,表演的痕迹都太过明显,太过刻意,反而丢掉了小丑那种随性肆意张扬妄为的特质。空有造型,没有灵魂。
蓝礼认为,自己的表演就像是一个疯子。
完完全全大失水准,令人失望,蓝礼对自己不满意,十分不满意。他需要的是失控之后的爆发力,而不是失去对角色的理解和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