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换言之,涉及同一案件的两家人被安排在了一起。
其实,对面两间牢房空着,完全可以将两家之中的一家安排到对面去,从而将两家人隔开。
然而,平湖县衙的官差并没有这样做。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就不怕两家人凑在一起串供么?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两家人势同水火,串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不,今天中午,张家的女眷一进女监,就厉声质问老沈家的女眷,脾气最爆的张李氏更是对着严氏等人破口大骂。
尽管张家人在家被抓的时候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状况,可押送途中,他们从好心又嘴碎的官差那儿打听出了事情的原委,终于明白自家这场飞来横祸,全是拜老沈家所赐。
岂有此理,实在是岂有此理!
前天张昌荣外出采买东西,无意间碰见了老沈家那帮人。
张昌荣恼恨那帮人当初见死不救,本想装作没看见,转身就走的。
却不想,沈寿海和沈世富脸皮忒厚,他们父子居然一人一边,拽着张昌荣的胳膊不让他走。
沈世富倒还罢了,可沈寿海他不仅是自己的姑父,更是自己的岳父,张昌荣这个做女婿的,不好对他做的太绝,便没有用力挣脱,耐着性子问他们拦住自己的用意。
沈寿海就说了,他们一家人得罪了里正,全家人都被赶出了望山村,这就已经够倒霉的了,更倒霉的是,昨天晚上他们遇上了土匪,所有细软包袱都被劫走了,现如今他们身无分文,没钱吃饭,也没钱住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就差没有摆个碗坐街边要饭了。
张昌荣是个山里汉子,善良又淳朴,不识人间险恶,听说岳家为难成了这样,不由心生恻隐。
于是乎,张昌荣就将原本用于采买东西的钱一股脑儿的给了沈寿海,还帮着初来乍到的他们一家人租了一个不错的宅院。
毫不夸张的说,张昌荣是掏心掏肺的对老沈家好。
可结果呢?老沈家那帮人非但不感恩,反而为了脱罪,将屎盆子往有恩于他们的张家人头上扣!
如此忘恩负义,说他们狼心狗肺,那是在侮辱狼和狗,他们分明就是没心没肺、全无心肝、禽兽不如!
别说骂人了,张李氏连生撕了这帮害人的心都有。
可惜的是,两间牢房虽然相邻,中间却隔着木栏杆,张李氏又没有瘦成一道闪电,没法儿越过栏杆,扑过去手撕贱人。
动不了手,张李氏只好退而求其次,动动口了。
就这样,张李氏从中午开始,断断续续的骂到了晚上。
尽管在此期间张李氏喝水吃饭,还时不时的小憩一会儿,但她的嗓子还是不可避的沙哑了。
沈月娟看看气得骂娘的婆母,再看看无动于衷的严氏等人,不由叹了口气。
“娘,时候不早了,早点歇息吧。”沈月娟走上前去,想将扒着栏杆的张李氏拉回来。
张李氏骂了老半天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小严氏回了几句嘴,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心中很是不得劲,一肚子邪火始终没能撒出去。
这会儿沈月娟过来劝阻,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张李氏一扭头,向着沈月娟开火:“怎么?咱老张家上下都快被你娘家人坑死了,还不兴我骂两句啊?哼,你拿你娘家人当亲人看,奈何人家不领情,拿你当仇人看哪!”
沈月娟就知道,要是自己开口劝阻婆母,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故而,今儿个一下午,沈月娟都缩在墙角当鹌鹑,一声都不敢吭,任由婆母自由发挥、大骂特骂。
可婆母年事已高,现在已经骂到嗓子都哑了,再任由她继续骂下去,怕是身体就撑不住了。
为了婆母的身体着想,沈月娟这才冒死上前相劝。
沈月娟一片好心,却没有得到好报,迎面就被喷了一脸,不由鼻子一酸,脱口而出:“谁拿他们当亲人看了?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仇人,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沈月娟越说越心酸,哽咽道:“娘,你忘了?他们口口声声说我是主谋呢!这项罪名要是坐实了,我八成就要被拉去菜市口杀头了。”
说罢,沈月娟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恐惧,嚎啕大哭。
见状,张李氏顿时怒气全消,转而怜惜起了儿媳,反过来宽慰起沈月娟来:“立秋他娘,你只管放心好了!那些伤天害理的恶事,全都是老沈家的人干的,咱们没做过,全都是清白无辜的。等后天咱们上了公堂,大老爷一审,就会还咱们清白,放咱们走了。
“至于说杀头,哼,确实有人该杀头,但绝不会是你,而是那个黑心烂肺的小贱人!”
说罢,张李氏一指栏杆另一侧的沈月婵。
眼见婆母不再迁怒于自己,沈月娟见好就,当即止住了哭声,抹了抹眼泪,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咱们一定不会有事的,过两天就能够出去了。
“有事的是他们,很快他们就会有报应了。既然如此,娘,你又何必跟他们这些秋后的蚂蚱置气呢?没必要了。”
张李氏深以为然,摸了摸有些冒烟的嗓子,打算今日鸣金兵,明日再战江湖。
就在这时,眼尖的张李氏注意到,一直昏迷不醒的沈月婵轻微抽搐起来,脸上开始泛出灰暗的死色,心念一动,随即抚掌大笑:“哈哈哈,果然,恶人自有天,报应终究会到。不用等过几天了,看来今儿个老天爷就要把沈月婵这个小贱人给走啦!”
沈月婵等人谋害赵柳氏一案还没有正式开堂审理,按道理来说,官府是不能够对沈月婵动刑的。
但,道理道理,只能约束讲道理的人,碰上不讲道理的人,再大的道理也是枉然。
赵柳氏的老娘——也就是主簿夫人,就不是个讲道理的主儿。
得知宝贝女儿之所以染上了天花,是因为沈月婵在宝贝女儿的枕头上做了手脚,立时恨透了沈月婵。
哪管合不合规矩,主簿夫人直接就命人狠狠拾了沈月婵一顿。
要不是顾及到尚未开堂,对沈月婵下死手的话,不有屈打成招之嫌,主簿夫人早就让人将沈月婵打成烂羊头,甚至于将她活活打死了。
饶是没有下死手,沈月婵也受伤不轻,打完她就躺下了。
直到昨晚,老沈家那帮人被抓了回来,沈月婵已经在女监牢房的地上孤零零的躺了两天。
这两天里,沈月婵水米未进,伤势自然是进一步恶化。
当昨晚严氏等人被投入大牢的时候,沈月婵已然奄奄一息了。
在过去的一天里,严氏竭尽全力的心照料沈月婵,奈何大牢之中缺医少药,沈月婵的伤势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事到如今,沈月婵眼瞅着就要一命呜呼了。
最心爱的小女儿就要死了,严氏肝肠欲断。
这么悲惨的时刻,她张李氏非但不安慰几句,反倒拍手叫好!
饶是严氏忍功一流,也忍耐不住了,瞬间暴怒,几个箭步冲到栏杆边,厉声道:“甭管月婵做过什么,当年她好歹喊过你一声舅母!你这个当舅母的,居然嘻嘻哈哈的盼着外甥女去死。你你你,还是人么?!”
哈,严氏这个毒妇,居然教训别人,质问别人是不是人!
天哪,她哪来的脸,哪来的自信?!
张李氏震惊了。
震惊过后,张李氏抖擞神,转身就跑回栏杆边,叉腰痛骂起来。
论城府,十个张李氏都及不上严氏。
但论骂功,相比起张李氏,严氏可就差远了。
么得办法,多少年来,严氏一直戴着贤良人的面具,总是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甚少与人吵架,哪里干得过将吵架当做家常便饭的张李氏呢?
很快,严氏就败下阵来。
不过,严氏可不是什么好性子,她哪肯善罢甘休?
这不,她骂不过别人,便膈应别人。
只见严氏阴沉着脸,阴气十足的说道:“是呀,咱们老沈家是要完了,但咱们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你们且等着吧,老娘我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陪葬的!”
张李氏脸色一白,打了个寒噤,刚要开口撂几句狠话怼回去,就在这时,狱卒过来了。
女监的狱卒是一个四十来岁年纪的妇人,五短身材,满脸横肉,两道扫帚眉下面一对三角眼,再配上薄嘴唇,一看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果不其然,那狱卒一走近,便凶神恶煞的怒斥道:“大晚上的,吵吵什么?再吵,再吵老娘我就弄死你们!”
说罢,她还冲严氏挥了挥钵大的拳头。
严氏哪敢得罪狱卒,立即敛脸上的阴气,换作一副讨好模样,乖巧点头,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301章 人傻钱多
严氏现场表演了换脸绝技,紧接着,那狱卒竟然也现场表演起了换脸绝技。
那狱卒面对老沈家的女眷时,就跟见到仇人似的,满面戾气,仿佛要吃人。
可她一转头,看向张家的女眷时,就跟离家多年的游子见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满脸柔情蜜意,亲切热情的不得了。
“这破地方就跟冰窖似的,一年四季都冷得很。哪怕是大夏天,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是冰凉冰凉的,到了晚上,更是冻煞个人。快快快,你们赶紧起来别坐着了,等我把这些东西铺地上了,你们再坐也不迟嘛!”
那狱卒一边说,一边打开张家女眷所在的牢房,随后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扛着草席,快步走了进来。
紧接着,那狱卒就将扛来的那卷草席打开了。
只见那卷草席之中,不仅有一大捆干净的稻草,还有两床薄被。
尽管薄被看上去有些陈旧,但闻上去气味干净,且隐隐散发出阳光的气息。
张家女眷身处又脏又潮的牢房之中,忽然间看到了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全都惊呆了。
她们完全想不明白,明明不好相与的狱卒缘何一反常态,如此优待她们。
张家的三个女眷之中,张李氏最先回过神来,忙请那狱卒歇息,不要在为她们操劳了。
那狱卒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哪里是真心想要为张家女眷铺床叠被呢?
听到张李氏喊停,那狱卒从善如流,当即停手不再铺草席,转而将提来的食盒取了过来,递给张李氏:“申时吃的晚饭,到这会儿,都好几个时辰过去了,想必你们都饿了吧?来来来,吃点夜宵垫吧垫吧。”
张李氏傻傻的接过,又傻傻的问道:“大妹子,蹲大牢还给夜宵吃啊?这牢里的日子,也太滋润了吧?”
话音刚落,那狱卒就乐了,抚掌大笑:“哎哟,我说大姐,你这人也太逗了!蹲大牢的人一天能够按时吃上两顿饭,做梦都能笑醒了,还吃夜宵呢,哪里会有这等美事哟?”
张李氏依旧一脸懵懂,满是困惑的问道:“那这夜宵,还有这席子、被子……”
或许是觉得张李氏太过老实,逗起来没意思,那狱卒也不卖关子了,直截了当道:“实话告诉你们吧,这些东西都是牢头让我送过来的。至于说牢头为何要特意关照你们,自然是因为你们的家人在外面打点过了。”
他们的家人?
不、不是,这怎么可能?
除了远赴燕京的孙女之外,他们全家都被一网打尽了,哪里还有家人在外面?
张李氏闻言,不禁一怔。
不过很快,张李氏就反应了过来,张家人是全军覆没了没错,可沈世华一家人还在呢。
沈世华一家人有情有义,想来是听说他们被抓到这儿来了,就马不停蹄的赶过来营救他们了。
思及至此,张李氏眼前一亮,当即追问道:“啊,咱们的家人,他们已经过来了么?他们现在人在哪儿呢?”
“这个嘛,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尽管我没见过你们的家人,但我知道,你们的家人出手很大方。”那狱卒笑吟吟道,“这世上,就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儿,尤其是在平湖县衙,更是如此。既然你们的家人肯为你们花钱,那你们的官司必定很快就能解决了。放心吧,快则明天,慢则后天,你们就能够平安出去了。”
听了这话,张李氏悬了一天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再三谢过那狱卒,恭送她离开之后,张李氏脸上那憨憨的笑容瞬间消失,站在原地沉吟片刻,便将手里的食盒拎到张姚氏面前,伺候婆母吃夜宵。
张姚氏定睛一看,只见食盒里装着三碗白米饭、一盘青菜豆腐、一盘黄瓜炒蛋以及一大碗鲫鱼豆腐汤。
“哎哟,这么多饭菜,我一个老婆子哪里吃得完?来来来,你们陪我一道吃。”张姚氏笑着招呼道。
尽管张家女眷被关进来之后,吃过一顿晚饭,但那晚饭其实就是一人一勺米糠粥,稀得能够照见人影就算了,还是馊的,说得难听些,连猪吃的泔水都不如。
张家女眷捏着鼻子,方才将那所谓的晚饭吃下肚去。
到了这会儿,那些泔水,哦不,那些米糠粥,早已消化掉了,她们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既然张姚氏发话了,且食盒里的饭菜确实足够三个人吃了,张李氏和沈月娟便围坐在新铺的草席上,老实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隔壁的严氏等人本就饿得不行,看到她们仨吃得如此香甜,愈发饥饿难耐。
严氏这伙人之中,当属顾玉娘最能够放下身段。
当日,沈月娟上门求助,顾玉娘与小严氏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堵在大门口,拦着不让沈月娟进门。
当日的顾玉娘有多么冷酷无情,现在的她就有多么温顺有礼。
只见顾玉娘跪坐在栏杆前,可怜兮兮的说道:“外祖母,舅母,大姐,你们行行好,赏我一口吃的吧!牢里的伙食如何,你们是知道的,不但难吃,还不管饱。我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了,我能挨饿,我肚子里的孩子却不能挨饿啊!求求你们,看在孩子的份儿上,就赏我一口吃的吧!”
张姚氏和沈月娟都是心善之人,听了顾玉娘的哀求,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面面相觑。
很显然,顾玉娘的话打动了她俩,令她俩心生怜悯。
然而,张李氏却不吃顾玉娘这一套,眼珠一转,说道:“娘,立秋他娘,你们怎么不吃了?哎呀,你们该不是在惦念立秋他们吧?嗐,也怪我,刚刚那位大姐在的时候,我竟忘了向她打听立秋他们的消息。”
说到这儿,张李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那位牢头有没有给立秋他们送被褥吃食?倘若那位牢头一时大意,忘了送的话,那立秋他们岂不是要受冻挨饿了?哎哟哟,这可如何是好哟?”
听了这话,张姚氏和沈月娟哪里还顾得上同情顾玉娘?她俩的全副心肠都落到了其他至亲的身上。
眼见她俩不再受顾玉娘蛊惑,张李氏暗暗点头,为了巩固战果,她又补充道:“立秋他们为何身陷大牢,面临受冻挨饿的困境,追根究底,还不是被老沈家的人给害的!想想立秋他们吧,你们还觉得自己应该可怜老沈家的人么?”
此言一出,对于老沈家的人,张姚氏和沈月娟再无一丝同情,重新捧起饭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无论一旁的顾玉娘再怎么卖惨,她俩都不予理睬。
严氏和沈月娴见状,对视一眼,缓缓摇头,心中暗叫可惜。
她们母女颇有城府,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她们可惜的不是这顿夜宵,而是张家人的亲戚。
这几天,她们母女一直在想办法脱罪。
尽管她们将张家人扯了进来,想让张家人顶缸,但她们深知,这一算计很难成功。
退一万步讲,就算成功了,也只能减轻罪责而已,不能够完全除罪责,令她们全身而退,到头来她们依旧要受到律法的惩处。
这,显然不是她们想要的结果。
为此,她们一直愁眉不展。
可就在刚刚,她们惊讶的发现,张家人居然有一门有钱且肯为他们花钱的亲戚。
嫉恨之余,她们心念一动,立时想到了脱罪的方法——
听方才那狱卒的话音,张家人的亲戚很快就会花钱将他们救出去了。
这等人傻钱多的亲戚,与滥好心的张家人一样,不利用白不利用。
她们大可以利用张家人的同情心,让他们说服他们的亲戚,在花钱救出他们的同时,顺便花钱将她们一大家子也救出来。
然而,顾玉娘那么卖力的表演,张家人却不为所动,由此可见,他们的同情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好利用了。
或许,她们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严氏看着气息越来越微弱的沈月婵,忍不住落下泪来,扯着沈月娴的衣袖,就跟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以极低的声音急切的问道:“这可怎么办好?张家人竟然丝毫不顾念亲戚之情,这是明摆着要见死不救啊!”
怎么办好?沈月娴也想知道该怎么办好?
此时此刻,她束手无策,不禁有些后悔。
早知道张家人有一门这么了得的亲戚,她就不出主意拉他们下水了,而是设法拉拢他们,让他们出手相救。
现如今,她将张家人坑进了大牢,可以说往死里得罪了他们,怕是说什么都晚了。
沈月娴沉吟良久,说道:“张家与咱们家有亲,他们家的亲戚说不定也是咱们家的亲戚。娘,你快想想看,花钱来救他们的,到底是哪门子的亲戚?或许呢,咱们可以绕过他们,直接向那亲戚求救。”
严氏立刻冥思苦想起来,可她想了又想,都快把脑袋想破了,也没能想出个头绪来。
严氏诧异极了:“咦,这不对啊!据我所知,张家人穷的要死,他们的亲戚也都穷的要死。他们这门有钱亲戚,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闻言,沈月娴沉默良久,懊悔道:“前天咱们在县城遇到张昌荣的时候,他一身新衣裳,口袋里还装着不少银钱。
“当时我就猜到他发了横财,便问了他两句,他吞吞吐吐不肯说,我懒得多问,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现在看来,他应该是攀上有钱亲戚了。要是当时我多问他几句,说不定就能够知晓他那门有钱亲戚的底细了。”
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事已至此,沈月娴再懊悔也没用了。
母女俩瘫坐在濒死的沈月婵身边,垂头丧气,沮丧极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302章 妙人儿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凌诚如约而至,陪着沈世华、沈采薇和沈采萱,启程前往平湖县。
途中,凌诚告诉沈采萱等人一则好消息——
凌原熙得知沈采萱家在平湖县遇上麻烦事之后,特意修书一封,派人送交平湖知县。
平湖知县出身于江南望族,他家与鹿城凌氏乃是世交,相信他到信后,会看在两家交情匪浅的份上,给沈采萱家方便的。
不出意外的话,无需走柳显龙的路子,直接通过平湖知县,便可以顺利救出张家人了。
这么说来,自家至少可以省下一千两银子?
沈采薇大喜过望。
沈采萱也很欢喜,欣喜之余,她给沈采薇使了个眼色,又悄悄打了个手势。
沈采薇会意,当即拉着沈世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了天。
趁着沈世华说话分心,沈采萱往凌诚跟前凑了凑,小声问道,除了释放张家人,平湖知县能否行别的方便。
凌诚瞬间就读懂了沈采萱的言外之意,轻轻点了点头,以极轻的声音答道,哪怕是沈月婵这个首恶,只要沈采萱开口,也可以设法将她无罪开释。
言下之意,关于谋害赵柳氏一案,沈采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哇,这么给力,这可真是太好啦!
沈采萱心中有个计划,原本她还担心实施的时候会遇到麻烦,现如今平湖知县如此配合,一切麻烦迎刃而解,再也不用担心了,可以放开手脚开干了。
平湖县距离府城并不远,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平湖县衙。
平湖知县很给凌原熙面子,得知凌原熙的朋友上门求见,立即请他们一行人进去。
出于种种考量,沈采萱将沈世华和沈采薇留在了外面,只在凌诚的陪同下,进入后衙。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过不多时,沈采萱便从平湖知县得到了她想要的所有承诺。
心满意足的沈采萱出了后衙,一见到沈世华,便将他拉到无人的角落,悄悄告诉他,平湖知县作出承诺,明日当堂释放张家人,并允许他们现在就去探监。
沈世华欣喜若狂,转身就要奔向大牢。
沈采萱却拦住了他,说还是吃了饭再去比较好。
毕竟,这会儿已经到了饭点,他们父女仨不吃饭饿肚子,倒还罢了,可总不能让人家凌诚也跟着饿肚子吧?
沈世华一想,确实,没有请人家帮忙,还让人家饿肚子的道理。
于是乎,沈世华当即领着凌诚等人,来到附近一间小饭馆用饭。
到了地儿,沈采萱立即找了个借口,将沈世华支开了,低声嘱咐了沈采薇一番。
用完午饭,沈采萱一行人径直前往县衙大牢。
大牢门口,沈采萱道:“爹,时候不早了,咱们得要尽快赶回府城,越快越好。为了节省时间,咱们分头行事——你和二姐去男监探监,我去女监探监。”
沈世华一怔,诧异道:“啊,有必要这么赶么?其实,探个监而已,用不着多少时间的,没必要分头行事吧?”
沈世华一直惦记着外祖母和大姐,很想去女监探望她们,所以他不愿意分头行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