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外甥娶了阿姨,做了外公的女婿。
原本还要传诉的谱代家臣集体闭嘴,山内义治是封儿子的,谁敢屁话
而小平太也恍然大悟,山内治五郎是山内义治的幺儿,幼子总归多受关照一些。寸功未立,便得继承三千五百贯家业。
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小平太气个屁啊!你早说嘛!老父亲为儿子铺路,可怜天下父母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小平太还能说不了
山内治五郎怎么论都和小平太是亲戚,抱过来做兄弟又不是不能接受。搞得小平太一头雾水,甚至还想到些什么不该想的东西。
这事儿肯定纲良叔父多少知道的,双方也肯定谈论过这事。松御前生的这个儿子注定无法继承山内氏的家业,既非长男,也非嫡子。年齿尚幼,才华不显。
这个安排已经是他的父亲母亲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好的安排了,如果山内义治年轻十岁,还有机会把他塞给哪个大国人做养子。慢慢等他长大,可如今他爹山内义治自己都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哪里还能看着他长大。
这事儿既然敲定,小平太总要去一封信,去祝贺一下纲良叔父。
想了想措辞,山内治五郎跟纲良叔父有血缘,臣格下降。纲良叔父也不吃什么亏,他完全对的起列祖列宗了。
五十二贯五百文的家业传到他这一代,极速壮大到三千五百贯,又是城主,又名列御谱代家老众。秭小路左卫门家已经算是混出头了,可谓人臣之极。
山内义治连宠爱的幼子都从一门众下降去御谱代家老众了,急迫的为山内太郎铺路的心情也没有半点遮掩。
“欣闻治五郎殿与阿伊问采成礼,不胜欢喜,叔父家门承替无虞……”
小平太逐字逐句的写着,可能是公文书判多了,原本的那几笔狗爬字如今也有点样子。加
加上平时偶尔也练上两笔字,看着还真有几分气象。
阿绫在旁边磨墨,小平太写一句,她念一句。不仅仅是认识假名,汉字大体上阿绫也都能认识。【注1】
这大概也是小平太和阿绫琴瑟和鸣的原因之一,如果老婆什么都不懂,一点聊天的感觉都没有,一天到晚话说不上几句。纵使一开始再恩爱,感情也会消磨殆尽。
“谨为恭贺,特呈薄贝,身康体健,家宅万安。”
最后一句写完,小平太拎起纸来,冬天天气冷,墨水化不开,笔墨时浓时淡,对着光看一看,哪里的字迹太淡再补一补。
“弹正的文字比之阿兄(细川采女)好上不少。”阿绫看着这封书信品头论足。
“不意夫人还是书法名家啊!”小平太调笑了一句,细川采女有功夫都要拿去练习长枪太刀的,哪有空练字。人家是正经马上夺功名的武士,自然枪棒要好的多些。
“我誊写一份,你看看便知道咯。”阿绫白了小平太一眼,小嘴一鼓,还真写了起来。
才写了一行,小平太就明了了,输了,输的不冤。阿绫的字虽然有很强的模仿的气息,但模仿的好,字体优雅 。绝对是照着平安时代哪位大佬的字帖临摹过无数遍,很有几分功底。
“就凭这笔字,阿绫你做个宫女【注2】绰绰有余。”
“比不得你们武士要擎枪配刀,上阵杀敌……”
最后还是用了阿绫那封更加娟秀的笔墨交给使番送去二俣,谁叫老婆字好看呢。
两人你侬我侬着呢,阿吉又一次做了电灯泡,推门就进。
“弹正,驹场遣人来唤你。”
小
40.到底智略更深沉
;三日后,又有一纸判状传来。
山内义治末子,山内治五郎以和秭小路伊的婚约为前提,出继秭小路左卫门家。
迷局揭开。
外甥娶了阿姨,做了外公的女婿。
原本还要传诉的谱代家臣集体闭嘴,山内义治是封儿子的,谁敢屁话
而小平太也恍然大悟,山内治五郎是山内义治的幺儿,幼子总归多受关照一些。寸功未立,便得继承三千五百贯家业。
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小平太气个屁啊!你早说嘛!老父亲为儿子铺路,可怜天下父母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小平太还能说不了
山内治五郎怎么论都和小平太是亲戚,抱过来做兄弟又不是不能接受。搞得小平太一头雾水,甚至还想到些什么不该想的东西。
这事儿肯定纲良叔父多少知道的,双方也肯定谈论过这事。松御前生的这个儿子注定无法继承山内氏的家业,既非长男,也非嫡子。年齿尚幼,才华不显。
这个安排已经是他的父亲母亲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好的安排了,如果山内义治年轻十岁,还有机会把他塞给哪个大国人做养子。慢慢等他长大,可如今他爹山内义治自己都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哪里还能看着他长大。
这事儿既然敲定,小平太总要去一封信,去祝贺一下纲良叔父。
想了想措辞,山内治五郎跟纲良叔父有血缘,臣格下降。纲良叔父也不吃什么亏,他完全对的起列祖列宗了。
五十二贯五百文的家业传到他这一代,极速壮大到三千五百贯,又是城主,又名列御谱代家老众。秭小路左卫门家已经算是混出头了,可谓人臣之极。
山内义治连宠爱的幼子都从一门众下降去御谱代家老众了,急迫的为山内太郎铺路的心情也没有半点遮掩。
“欣闻治五郎殿与阿伊问采成礼,不胜欢喜,叔父家门承替无虞……”
小平太逐字逐句的写着,可能是公文书判多了,原本的那几笔狗爬字如今也有点样子。加
加上平时偶尔也练上两笔字,看着还真有几分气象。
阿绫在旁边磨墨,小平太写一句,她念一句。不仅仅是认识假名,汉字大体上阿绫也都能认识。【注1】
这大概也是小平太和阿绫琴瑟和鸣的原因之一,如果老婆什么都不懂,一点聊天的感觉都没有,一天到晚话说不上几句。纵使一开始再恩爱,感情也会消磨殆尽。
“谨为恭贺,特呈薄贝,身康体健,家宅万安。”
最后一句写完,小平太拎起纸来,冬天天气冷,墨水化不开,笔墨时浓时淡,对着光看一看,哪里的字迹太淡再补一补。
“弹正的文字比之阿兄(细川采女)好上不少。”阿绫看着这封书信品头论足。
“不意夫人还是书法名家啊!”小平太调笑了一句,细川采女有功夫都要拿去练习长枪太刀的,哪有空练字。人家是正经马上夺功名的武士,自然枪棒要好的多些。
“我誊写一份,你看看便知道咯。”阿绫白了小平太一眼,小嘴一鼓,还真写了起来。
才写了一行,小平太就明了了,输了,输的不冤。阿绫的字虽然有很强的模仿的气息,但模仿的好,字体优雅 。绝对是照着平安时代哪位大佬的字帖临摹过无数遍,很有几分功底。
“就凭这笔字,阿绫你做个宫女【注2】绰绰有余。”
“比不得你们武士要擎枪配刀,上阵杀敌……”
最后还是用了阿绫那封更加娟秀的笔墨交给使番送去二俣,谁叫老婆字好看呢。
两人你侬我侬着呢,阿吉又一次做了电灯泡,推门就进。
“弹正,驹场遣人来唤你。”
小
41.宰相暗织东国网
;小平太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翻的手都抖了起来,这本区区十几页的簿册,上面记录着大约一百个人的名字。
后面还有小字,大概描述了其人的年岁相貌,以及此刻从事的行业。
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伞匠、农人、米店伙计、船队桨手、僧侣、野伏、杂兵、炭工、织工………
遍布于京都以及东国各处,甲、相、骏、武、上诸州,乃至于越后!
这是山内家几代人经营,暗中一年花费上千贯,建立起来的基层情报网!
“采女为人耿介无私,不如你圆滑世故,太郎实在年幼,无法接管此事。你既然是太郎的叔父,先交你暂署,待太郎长成再交还给他。”
“另外,主计处另有一份名册,不过那是副册,只具姓名和暗语。”
“你这册才是正本,希望你好生效用。”
山内义治说完有些喘,小平太赶紧把簿册放回山内义治面前。然后跑到他身边轻抚他的后背,帮助山内义治喘匀气。
“殿下,此事隐密,不该由臣下来署理,还是委于主计殿吧。”
一个运行多年,行之有效的情报网价值几何相信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觉得它比不了区区一千贯文的小小领地吧。
不提选拔情报人员这一最大的难题,伪造或者说真的获取一个合理又不引人怀疑的公开身份就是难题。更不要提其他类似于方言、风俗、习惯、水土等庞杂无比的细节。【注1】
纵使这个情报网只能传递最基本的晴雨气候,干湿风土,公开政令,家臣变动之类的消息。但在消息传递滞后的十六世纪,其宝贵性还是毋庸置疑的。
难怪小平太有助左卫门的纳屋政经消息抄送,以及京都纲利伯父的日常收集,也常常发现山内义治的消息比小平太来的更快。
君王的耳目,在明在暗,山内驻京办上次大逆一把火烧没了。可小平太明明看到广桥大纳言家的某个仆人也列名其上,暗里的情报线一直没断。
不管是商场还是
是战场,真实有效的消息,谁先握住,谁就掌握了先机。
而山内家这张情报网尽管粗陋,浅薄,涵盖面却广,只要继续好好经营,将来一定妙用无穷。
“主计也有些年纪了,若是太郎还未长成,他交给谁”
山内义治叹了一口气,他自己奔五十,他弟弟山内主计只不过小两岁。这个年月,人生五十年,如梦亦似幻。活五十年的就不算亏了,这么一算山内主计其实也没几年了。
而过了年,山内太郎才四岁,哪怕十年后山内太郎元服。山内主计能不能再扛十年这是一个大问题。
小平太就不同了,就算小平太也只能活五十年,那过年二十八,还有二十二年好活。完全够等到山内太郎长成,再转交给他。
“兹事体大,殿下三思。”
小平太还是推辞了一遍,纵使心里再想要,也不敢表现出来。君王的耳目,固然是君王最信任的人,但权力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不必再推辞,这么多年下来,你的忠心我尽知晓。”
山内义治这是第三次委让于小平太,小平太再推辞真的是给脸不要脸了。
“那臣下便为太郎殿下暂署十年,待太郎殿下元服,必然物归原主。”
小平太郑重的把簿册塞进怀里,然后猛地站起来,哗啦一下拉开障门,空荡荡的走廊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然后又立刻趴到地上,以极其不优雅的姿态把耳朵贴到地板上。纵使是再轻微的脚步和动静也能听得清楚。
很好,并无声响。
“殿下恕罪,臣下不得不小心。”
山内义治点了
41.宰相暗织东国网
;小平太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翻的手都抖了起来,这本区区十几页的簿册,上面记录着大约一百个人的名字。
后面还有小字,大概描述了其人的年岁相貌,以及此刻从事的行业。
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伞匠、农人、米店伙计、船队桨手、僧侣、野伏、杂兵、炭工、织工………
遍布于京都以及东国各处,甲、相、骏、武、上诸州,乃至于越后!
这是山内家几代人经营,暗中一年花费上千贯,建立起来的基层情报网!
“采女为人耿介无私,不如你圆滑世故,太郎实在年幼,无法接管此事。你既然是太郎的叔父,先交你暂署,待太郎长成再交还给他。”
“另外,主计处另有一份名册,不过那是副册,只具姓名和暗语。”
“你这册才是正本,希望你好生效用。”
山内义治说完有些喘,小平太赶紧把簿册放回山内义治面前。然后跑到他身边轻抚他的后背,帮助山内义治喘匀气。
“殿下,此事隐密,不该由臣下来署理,还是委于主计殿吧。”
一个运行多年,行之有效的情报网价值几何相信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觉得它比不了区区一千贯文的小小领地吧。
不提选拔情报人员这一最大的难题,伪造或者说真的获取一个合理又不引人怀疑的公开身份就是难题。更不要提其他类似于方言、风俗、习惯、水土等庞杂无比的细节。【注1】
纵使这个情报网只能传递最基本的晴雨气候,干湿风土,公开政令,家臣变动之类的消息。但在消息传递滞后的十六世纪,其宝贵性还是毋庸置疑的。
难怪小平太有助左卫门的纳屋政经消息抄送,以及京都纲利伯父的日常收集,也常常发现山内义治的消息比小平太来的更快。
君王的耳目,在明在暗,山内驻京办上次大逆一把火烧没了。可小平太明明看到广桥大纳言家的某个仆人也列名其上,暗里的情报线一直没断。
不管是商场还是
是战场,真实有效的消息,谁先握住,谁就掌握了先机。
而山内家这张情报网尽管粗陋,浅薄,涵盖面却广,只要继续好好经营,将来一定妙用无穷。
“主计也有些年纪了,若是太郎还未长成,他交给谁”
山内义治叹了一口气,他自己奔五十,他弟弟山内主计只不过小两岁。这个年月,人生五十年,如梦亦似幻。活五十年的就不算亏了,这么一算山内主计其实也没几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