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当武田义信上原有贺合战大败,山内高梨联军四五五千骑行将攻来的消息传至,忍城的最后一口气彻底垮了下来。

    成田长泰不顾七十五岁之高龄,亲自出城,以追放成田氏长去往北条氏被条件,迎奉成田长忠入城继任成田氏家督。

    消息传来,北条军也不免慌张。尤其是没两天大石氏照统帅千余残兵逃奔武藏,武田家覆亡,山内军进入甲斐,讨捕武田一门及重臣的各种情形摆到了北条氏直的面前。

    面对全取甲信,马上就能协力来攻的山内氏。北条氏直也万万没想到,他们和寿桂尼一样的想法,诹访嘛是肯定要丢了。至于甲斐,虎死威不倒,武田义信肯定还能苟住。

    结果哪曾想,武田家山崩海倒,短短十余日,天下的名门,甲斐武田氏说完就完了。

    在松山城与上杉军对峙的北条军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关东众的杂鱼不可怕,只要没有上杉谦信撑腰,就是捏扁捏圆的弟弟。可是山内家就大不相同啦,甲信精兵天下闻名,如果真的援军四万五千骑自甲斐杀入武藏,那北条家只能再回小田原笼城一条路。

    可小田原早就被上杉谦信拆的七零八落,就这些年慢慢恢复,还是远远不及当初的雄壮。

    求和吧

    大石氏照那是亲眼看见甲斐国人百姓蜂拥而起,讨杀武田家臣的乱象的。对于雄踞海道的山内氏,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加上本身代替北条氏直多年,在北条家威望高深,大石氏照一开口,很多北条家臣就表示了支持。对于忍城失利,求和在所难免的问题看的也比较清楚。

    至于剩下的北条家臣,也大多对此事表示了担忧。藤田氏邦虽然性情刚强,远不如其兄大石氏照来的变通,也知道这时候不是死扛就有用的。

    对于议和虽然有所不满,但并没有反对。强硬归强硬,又不是傻子。

    何况对面有个现成的中介人,他们的好弟弟上杉景虎正在上杉方阵营中担任大将,并且据说还深得上杉谦信的喜爱。

    正犹豫考虑谁去找上杉景虎合适,武田义信退入八王子的消息传了过来。

    作为北条氏直的姐夫,武田义信就差给他跪下了,几乎算是哀求北条家赶紧拉自己一把,不然武田真就要完了。

    这下容不得北条氏直等待,立马派遣其叔父大石氏照进入上杉营中,让上杉景虎作为中介向上杉谦信议和。

    攻克了忍城,又扶持起了忠心的马仔成田长忠,上杉氏在北武藏再度获得了桥头堡,而时刻受到威胁的上野一国也暂时安泰下来。

    上杉谦信的一大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另一个战略目标自然是将下野诸将从北条氏的掌控下解救出来。

    对于北条氏的求和,上杉谦信有所犹豫。如今的形势陡然有利于上杉方,北条氏旁边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般的山内家,直接威胁北条氏对于相模国的统治。

    当然北条家来使,山内家也来使,请求上杉谦信务必拖住北条的大军,让山内有足够的时间削平八王子,斩杀武田义信。

    自己大外甥的请求,上杉谦信思虑片刻就下了决定,暂时不去下野,而是进兵至松山,与北条氏形成对峙,边谈边打,帮助山内氏争取时间。

    人心惶惶的武田败军逃入八王子时仅剩七八百人,强征民夫入城也不过千三百人而已,面对城下已经上万之众的山内军,武田义信只能仰天长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6.东国三足鼎而立
    八王子城下旌旗猎猎,一万五千大军十面合围,定要攻破此城,斩杀武田义信以还。

    城还是那座城,但是守的人就不是当初众志成城的人了!

    细川采女一到,八王子的百姓都欢呼着说春宫大夫的儿子到了,来八王子救民于倒悬。不仅是箪壶携浆以迎王师,还纷纷自发武装起来,到山内军的营前听用。

    谁不知道武田义信就剩一口气了,城内每时每刻都有想尽办法跑出来投诚的八王子农民。大家都怀念着山内家温暖的怀抱,如久旱盼甘霖一般。

    这种城其实真没有守的必要,城堡再坚固,也要人去守。就凭武田义信几百人心惶惶的士卒还有几百个只想跑路的农民,面对一万五千严阵以待的山内军,真的毫无意义。

    武田义信唯一可以期待的就只有北条氏直的援军,北条大军能来,八王子就还能继续保全。很可惜,左等右等,北条援军没有来,山内的援军却不断开到。

    小西原左卫门和细川采女也没有立刻发动攻城,扎下大营,把大炮推到城前,打不到山坡上的本丸,山坡下面的出丸那还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

    不肖五轮炮,出丸全溃,死忠的武田军再死忠也知道不能凭肉身吃炮弹啊,全跑山顶本丸去了。抓来的农民则直接跑路,顺带二三百崩溃的武田军也出城投降。

    最后八王子本丸仅剩三四百人,完全没有了任何抵抗的能力。

    戴罪立功的真田信纲二话不说,第一个冲上前去攻城,尚在城内守备的真田昌辉和武藤喜兵卫打开城门,迎山内军进城。

    这两位你要说他不忠也谈不上,护着武田义信从上原城一路转进到八王子,不离不弃,算得上忠心耿耿了。那么多武田家的谱代武士都跑散了,连曾经的一门亲族都投降了,到这一步才这样,没话说了。

    当然啦,到这一步开城门,那影响肯定会更坏一些。本来还有杀身成仁,一同殉死勇气的武田兵,心里那根弦原本绷紧了,突然被人一下砍断。

    人的那股气立马就一泄如注,多数人往地上一跪,引颈就戮。最后三四十个兵护着武田义信躲入天守,很快整个天守就燃起熊熊大火。

    大熊备前守朝秀、原隼人佑昌胤、饭富兵部昌时等人则在天守外奋力阻挡试图杀入天守夺取武田义信首级的山内军。

    最终全员战死,而武田义信也化身与火海之中,享年三十二岁。

    城破!

    人亡!

    国灭!

    下午消息就传到了松山城前的北条与上杉军营,北条氏直只能长叹一声,上杉谦信则立刻应允了北条氏的合议,双方再度以利根川作为边界,划分了在武藏国北部的势力范围。

    北条家无奈解散大部分征战超过一月的农兵,接受了武田战败,北条陷入四面合围的残酷现状,退回小田原。

    上杉谦信则移师下野,重新恢复关东管领在下野一国的权威,并使亲北条的各势力退出下野,稳定了宇都宫氏、芳贺氏、壬生氏、那须氏等大名。

    这一回山内家不需要在八王子留镇大将,甲斐一国就在身后,一旦有事,援军旦夕即至。留下一员旗本带五百兵在此监视北条氏之动向即可。

    眼看着武田家玩完,北条氏直还顺势把当初割让给武田信玄的相模津久井地方给悄无声息的吞下,算是将武田最后的余晖给吞没。

    东国的势力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洗牌,几乎完全转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于三国绝大不同的是,如今的三足,上杉山内都是三十万贯的大大名。北条纵然也是地跨骏、豆、相、武、总、常的大国,但以四十万贯的领地,一挑二就很不好说。

    …………

    “武田甲斐的首级呢”

    “纵使没有首级,遗骸呢”

    细川采女坐在下手,向大家讲述八王子一战的经过,以及战果。讲到最后武田义信举火自分,切腹自尽之后,大家纷纷发问。

    毕竟其他都是细枝末节,甚至八王子有没有攻克都不是当务之急,确认武田义信这面武田氏的大旗彻底倒下才是真的。

    “大火一起,本丸天守内一切化为灰烬,分毫都不曾寻见。”

    “一定确认武田甲斐已死”山内主计显得有些急。

    “应当不错,捕获的败兵亦称武田甲斐进入天守后就再未出现。”

    “八王子十面围定,孤山一座,料想也不可能潜逃!”细川春宫干了好多年八王子城代,八王子周围的一草一木,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至于其他的首级,山内家的诸位武士也无心去一一确认,记录下功勋之后,按例奖赏即可。

    除开这事,也没有什么更大的事情好讨论了。今天的连判众会议到此结束,大家各回各家,各忙各的。山内太郎继续去快川绍喜那里上课,小平太继续回勘定奉行所奉公。

    以前大家是随意的往外走,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顺序或者什么班次。毕竟九个人的身份理论上平等的,一人一票。

    如今山内太郎在几个侧近的簇拥下,最先离开。而后山内主计就会迫不及待的站起来,抢在众人前头,第一个离开。至于其他人,到是或有意或无意,由着小平太第二个走出去。

    起先大家还会三三两两边走边谈一些私事,或者闲聊些天气之类的。如今都是一个一个,默不作声,大踏步的往外走。

    除非有什么特别紧要,或者需要协同的事情,否则鲜少出现两位连判众一道离开的情况。

    表面上自然还是一团和气,相亲相爱,终究是已经隔了一层。

    走到城下,碰上一个面熟的人,那人主动跑上来和小平太打招呼。

    “弹正!”

    “你是新九郎是吧”小平太有点浅浅的印象,这个好像是三河众的奥平贞纲。

    “是是是,这次来替吉田殿呈送伊势的战报。”

    “伊势织田弹正已经奏凯了”

    “大河内城已然攻克,正在进围雾山御所!”



1.织田长益猛出头
    奥平贞纲是从南伊势战场上回来的,小平太暂时无事,便和他坐在城门边的长檐下,攀谈起来。

    反正他送的也只是南伊势的战报,早一刻晚一刻一样,大河内城还能凭空消失不成,北家还能再雄起不成

    当山内家进攻诹访时,织田信长和与他蜜里调油的足利义昭申请御教书,要去讨伐北氏。这事情足利义昭到是有点犹豫,毕竟北氏属于拥护幕府的旧派势力,他不想织田信长把北具教北具房父子弄死。

    这时候在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信长面前都非常得用的明智光秀,只用了一句话就让足利义昭下达了御教书。

    “虽尊崇幕府,但非尊崇大树”

    脑子很活络的足利义昭一想,没错啊足利义荣在的时候也没见你北具教起来讨伐他,等我上洛去京都继位的时候,也没见你北具教发兵帮我。

    这个当口正是足利义昭在洛阳努力恢复幕府声势的时候,当然幕府的声势想要恢复到足利义满那时候基本没可能了。但是恢复到足利义辉时期应该问题不太大,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守护任职之策,通过广泛的任命新兴的武家势力担任分国守护,在名义上成为天下共主。

    而你北具教既不发兵来助我,也不进京恭贺我

    好一个贼子

    织田信长你赶紧去把他揍趴下

    所以当织田氏集合尾张、美浓、北伊势以及三河的军力时,织田信长乃是以足利义昭的名义攻打不尊崇幕府的逆贼

    不仅仅是出师有名,还顺带让北家吃了一记讨伐。

    作为幕府的特使,兼具织田信长与力身份的明智光秀,扛着足利义昭的天照大神御旗就和织田信长去南伊势征战去了。

    当山内军包围上原城时,织田军也进围大河内诸城。由于在此前,北伊势最强大的关、神户、长野三家都降服于织田氏。这次织田军侵入南伊势,满地的带路党。

    偏偏神户信孝是儿子,长野信良织田信包是弟弟,都是自己人,可以尽管的放心驱用。加上信长方猛将泷川一益的加持,很快就将大河内城周围的支城给一一拔除。

    包括户木城、木造城、八太城、岩内城先后投降或者失守。而大河内城正北的阿坂城就成了大河内城最后的屏障,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攻防。

    北父子以及家老鸟屋尾满荣统帅大军一万一千人为后诘,城内的大宫入道以及其子大宫大之丞景连则率领一千兵马占据城堡,做殊死的抵抗。

    阿坂城作为大河内城的支城,其防御水平甚至与大河内不相上下。本城大致分为南郭和北郭,南郭的范围是东西25米乘以南北30米,高12米的台状地,北郭则是70米乘以70米的台状地,两郭相距约250米。城池的南郭称作白米城,北郭称为椎之木城。

    椎之木城的规模较大而且较新,由护城河和土垒等组成,城内墙橹林立,结构复杂,乃是阿坂城的主郭。椎之木城以两个狭长的台状地为中心,建造护城河来包围台状地之间和两侧,其中北面的西下斜面处建有两处竖堀。

    相对于椎之木城,白米城所在的位置较高,能够看到大河内城。白米城的台状地是45米乘以60米的梯形基座,上方则是20米乘以35米的平面圆椭形,四角均有小型的台状地。

    白米城的东、北和西三个方位的城壁沿山脊兴建,并且建有小型的天守橹,北方和西方的山脊下则设有两条护城河,在形山的山顶上则建有火箭撸、空堀和狼烟台。

    这样一座城兵坚定,防御完备的重镇,让织田信长大吃苦头。当时担任全军先锋的木下秀吉统帅士兵强攻城门,站在城上的大宫景连亲自发弓点射木下秀吉。由于大宫景连力大无穷,居然将长弓弓弦拉断,原本瞄准木下秀吉脑袋的弓箭射中了大腿。

    木下秀吉一倒,织田军哗然退兵,气的统帅着四万多人马的织田信长亲自出阵。指挥四国之众,在遮断北父子援军的情况下,四面猛攻。

    最常见的烂事出现了,柘植三郎左卫门眼看守城无望,打开城门迎接攻城的池田恒兴入城。阿坂城破,大宫父子力战不屈而死。

    大河内城支城尽失,北军最终被迫退入大河内本城,士卒流散,仅余七千人。

    更加让北父子气愤的事情也发生了,北具教亲弟木造具政,多qi城主北宫内少辅全投降了织田信长。

    城外是敌军四万余,城内是人心惶惶二五仔齐出的区区七千众。

    孰强孰弱,不言自明

    虽然暂时大河内城打的还有来有往,但无论是城外的织田信长,还是城内的北具教,实际上都知道,大河内城守不了多久了。

    这时候明智光秀跳了出来,他愿意做和事佬,帮织田家以及北家讲和。织田信长已经出征一月,农兵们也开始想着家里的地,不太肯下死力气干仗了,于是答应了明智光秀的请求,边打边谈。

    北具教不知道怎么就相信了明智光秀,居然答应将自己的女儿北千代作为人质许给织田家。这反而让织田信长犯了难,织田信忠作为嫡长子不可能迎娶千代去北家做女婿。

    庶长子织田信正则已经娶了信长叔父织田信广的女儿,继承了古渡城以及大隅守的官职。织田茶筅丸送给了山内,做了山内主计头的婿养子。
1...176177178179180...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