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他也是受山内义胜之厚恩,简拔于微末之中,自然也感激山内。加上一直在旗本担任旗本番队大将没有在外面历练过,虽说战场经验够了,独立守城倒还算头一遭。

    守河越城最重要的自然是忠心,其次才是能力。河越有警,小西原左卫门在甲斐几天就能到,阿吉就算再不来事,守几天肯定没问题。何况以他的过往来看,肯定不止这样。

    所以一番商议之下,大家都认可下这个任命。于是阿吉就给派到了河越,以城代的身份,实际担任河越城主。

    主要是忠心,用的放心!

    ……………………

    往后的几天,自然就是看山梨郡的名主们,按照检地帐,以及今年的年景好坏,缴纳年贡。

    运气很好,今年不是冷夏,在水稻结穗的那一个月,虽然有雨水,但大多是晴天,稻子长得很好,甲斐盆地中心的成片水田收成还可以。

    小平太带着山内太郎他们看了一圈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的水田。田里的水自然早就排干,地里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稻茬子留着。稻田里用竹子搭建起很多二三层的晾晒架。上面挂满了收割下来的水稻。

    晾晒完成以后,才会打谷扬谷,最终收仓。用蔺草编织的米袋,分装成俵,人拉马拽,手提肩挑送到甲府城下。

    山内家的税率相对武田氏还低一些,但是实际上也很重。只不过就是宽松那么一成而已,大概也就让老百姓过年有一顿年糕吃罢了。

    “殿下还记得当年宰相公让你割稻的事吗?”小平太走在田埂上,回头看山内太郎。

    “祖父谆谆教诲,尚在眼前!”

    没下雨的田埂上并不滑,穿的还是草鞋,就更没啥大问题了。一行人慢慢地走着,倒也有点漫无目的。

    “方今战国争胜之世,殿下应当要劝农耕织,教民以战。”

    “农为百业之本,四民人等皆仰赖于此。”身为一名封建统治者,山内太郎自然知道农业的重要性。

    自耕农为国家提供赋税,承担兵役,又生产粮食,稳定社会局面。自然乃是天下间各行各业中最重要的本业。

    “那殿下有没有想过,我们日本只是小国,待天下太平之后,户口滋繁,田地不足耕种呢?”

    “开发新田呢?”

    “新田开发殆尽呢?”

    “这个……”山内太郎回头看了一圈自己的小伙伴。

    小孩们立刻会意,这是要他们一起想主意,然后提出来供山内太郎选择。这也是把他们安排在山内太郎身边的本意之一,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殿下若是越过富士山,就是骏河,骏河湾富庶,有鱼盐之利!”小平太转而看向富士山。

    “弹正叔父说的是春秋之齐,管子治国,并山连海,煮盐兴利,以渔牧民。”快川绍喜经常给他们讲中国古代故事,小平太还跟着听过一堂诸葛恪得驴的故事。

    “这大海,可不止有鱼盐之利。”

    “那便是南蛮贸易!”山内太郎抢答道。

    “这世界之大,穷尽我等想象也无法描绘。可以与之贸易者数不胜数,多如牛毛。”

    “叔父的意思是若以一日,百姓无地可种,可使他们下洋行商。”

    “正是如此!臣有八策以遗殿下!”




12.弹正公山中八策(一)
    “请叔父教我!”

    山内太郎往小平太身侧稍稍避开一些,恭敬的行了一礼。

    小平太赶忙上去扶起小孩,君臣大义所在,虽然是请教,但这也是小平太的分内之事,足见山内太郎尊师重道之心意。

    随行的侍从们带着幕布马扎甚至冷食点心,不过这里是人烟富集的甲斐盆地,并不缺什么人家,用不着野营。只要找个地头人家,便可以安坐下来。

    山梨郡其他地方不好说,靠近甲府这一圈的地头,那都被山内家洗了三遍了。别说什么逆臣贼子,连刺头都没有半个,近来还安插了不少山内的军役众进来。

    面前这一户地头,只看笠帽摘下后,小平太那张名震东国的脸就神色大变,等到身后让出山内太郎时,哪还有什么不认识的。

    鸡飞狗跳一般,嗯啊哎哟不知道怎么行礼拜见,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絮叨着说了些什么“拜见下马殿下!”,“小的该死!”之类的话。

    这一看就是市面见得太少,吓着了,闹得小平太还怪不好意思的。赶忙让人起来,命他烧茶煮水,炊米做饭。

    这家里人倒也不多,除了那个户主,还有个半大小子,一个闺女,老婆和两个家人。男主人稍微有些慌张,女主人到是个会待客的,行事答应很是有度。

    撇开他丈夫,把小平太一行人迎进堂屋,然后吩咐家人先送干净的手巾和水来给大家擦脸擦手。人都坐下来,安置好了才去厨房忙活。

    这时候他男主人也镇定了下来,也才问清楚,这家军役众是从伊那郡南野池乡迁移过来,才过了一年而已。不过也由于这一次的迁移,得以继承了黑石的苗字,也就是这个村的名字,登列奉公众。

    略坐了一阵,大家也算歇好了,小平太便和山内太郎谈了起来。

    “殿下将来是必定要登临大位,统御天下的。幕府暗弱,必要振奋!殿下可曾自行思量过?”

    “禅师曾和我说过兴教化,抚百姓,勿崇佛道,勿兴不义!”山内太郎答得郑重。

    室町幕府现在是个空壳子属于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山内太郎一旦为君,必然要重振幕府,伸张君权。这是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任务,早点想清楚并没有坏处。

    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快川绍喜和山内太郎说兴教化,抚百姓很正常。这属于那些儒者经常对君王说的套话,并不稀奇。但是他一个出家人,居然和山内太郎说不要崇信佛教和神道教,这就真的是“大义灭亲”了。

    辽以释废的道理,小平太哪里不知,这条建议委实中肯。而后的勿兴不义更是有远见,劝山内太郎将来不要兴不义之师,属实有些眼光。

    “大师所言甚善!”小平太确实很赞同。

    “恩。”山内太郎像小大人一样点头。

    “然则幕府终究要有一合诸侯之势,方才可以号令天下!这便是臣之第一策,天领扩大!”

    “天领扩大?”

    室町幕府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强大王权。这个幕府根本就是大名联合,拥戴盟主的那一套。

    之后幕府的权势随着足利尊氏,足利义满这样的明君逝去,不可避免的就走下坡路了,到现在真不过和笼中鸟一般。

    想要在这样一个封建国家掌握话语权,让自己腰杆子硬起来,那就要凭手里的家伙说话!

    现在整个东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山内旗本御庭一十三番队六千骑常备,甲信菁华,天下雄兵!

    这六千常备的人马怎么来的?

    还不是靠山内雄踞海道,三十多万贯的领地养出来!

    将军想要腰杆子硬起来,就必须要手下有一支能打的中央军,而且这支部队要能比天下第二和天下第三的大名加起来人数还多,还能打!

    那就必须要有相应的领地去供养这只军队,也即将军的天领必须扩大到天下第二第三两家加起来都比不过的地步!

    “若君权伸张,则可实行第二策,明定法度!”

    “武家法度?”

    “公中并禁中诸法度,武家诸法度,寺家诸法度!无一不可少!”小平太掷地有声。

    法令严明乃是一个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依据,往前看,今川氏制定《今川氏假名目录》,武田氏制定《甲州法度次第》,六角氏的《六角氏式目》等。

    有名有姓的战国大名,基本都制定了在自己领内实行的分国法,并参考了御成败式目等旧有的法律条文。对于贯彻大名的意志,伸张君权有重大的意义。

    往大了说这叫培养法治思想,往小了说也能有法可依!

    “幕府法度确实应该重新修订,用以严明!”山内太郎只是点头,到是一旁的松下虎松好像想到了什么,表现出极大地认可。

    “虎松有所悟?”启发这群小孩也是小平太所乐意的。

    “明定国是!以张君权!”松下虎松答的很大声。

    “没错!法令条条,皆是君王意志!”

    确立君权在俗世的至高无上,有人寄希望于用神的虚无缥缈,来加强自身君权的正统性,这已经被证明弊大于利!

    成文的法条,却拥有亘久的生命力!

    几个大小孩子,都坐在小平太身边听得认真。这群孩子本来就接受着这个国家最优质的教育,加上没有一个不是天资出众的,哪里能不明白小平太所讲所言的重要性。

    以后山内太郎治国,可不就是靠身边这一圈孩子嘛!

    “明法明伦,自当广采民生,第三策便是善听公议!”

    山内氏进行全领“人民”选举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虽然这个选举模式仅仅局限于选举国立山内中央银行(山内贮金所)的主办人员,但也已经渐渐的在海道各国“人”这个层次以上的人群中种下某种种子,并渐渐发芽!

    来自于广大人民的想法不应该局限于小小的银行一业,作为人民的代表,山内氏的当主应当召见这些选举人,倾听他们的声音。

    听了你去不去做这个再说,但是你要有一条直接和民众沟通的渠道,保证君主对国家的基层有最直观的了解。



13.弹正公山中八策(二)
    “身为大名,理当闻知百姓疾苦!”

    山内义治临死前对山内太郎尊尊教诲,告诉他,他们山内家的根本就是支持山内的武士和自耕农。他本身的阶级属性,也让他天生拥有这类思想。

    类似于后来的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他甚至直接设立“目安箱”,保证自己能听到普通自耕农百姓的意见倾述。并因此直接促使了“小石川养生所”的设立、“江户町火消”的创设。

    说白了就是封建统治者趁着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听取一下下层意见,然后内部改良一下,延续自己的这一票既得利益者的统治时长。

    赤果果!

    没有什么含情脉脉的鱼水之欢,君和民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缓和一下对立情绪,你让出一部分蛋糕,我继续肩挑重担忍耐承受,互相保持一个度而已。

    “殿下若能持国以正,就应当垂范天下,以张正统!”

    “何如?”

    “这便是第四策,统一钱币!”

    山内氏的铸币所历年以来私铸永乐钱超过二十万贯,这个规模如果放在隔壁,那也就是个把月的铸造量,但是在日本,那就是不得了的一笔钜富了。

    十余年来,山内氏培养了足够的铸币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铸造工艺。这就为将来设立隶属于幕府的全国铸币机构储备了人才,打下了基础。

    现而今只要有铜矿的大名,那个不私铸?恶钱在市场上大肆流通,掠夺民财。而山内氏铸造的精钱,保质保量,钱重达到4克,大小规矩,用料扎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流通,甚至在其他分国都可以畅通无阻的使用。

    这代表山内氏的信用!

    除此之外,甲信地区盛产黄金,山内氏历年以来铸造一分金,通行东国各地,四枚一分金即可当一两使用,能抵得上永乐钱一贯文。

    统一货币对于稳定市场,间接稳定社会和封建统治的各种好处,说的人太多了,不必要复制粘贴过来。

    只说一点,也是统治者最不会忽视的一点!

    彰示王权!

    我发行的钱币,天下通用,可不就是我统整六十六国,号令天下的明证吗?你每天使用的钱都是由我这个幕府铸造出来的,打着我这个幕府的戳儿,影响之巨大,不用赘述。

    历朝历代,哪怕犄角旮旯里那种地方政权,只要有机会,那个不铸钱?

    就算是割据一个省,甚至半个省的那些小政权,也要改元铸钱,起码昭告自己统治范围内的百姓,现在老子说了算了!

    “所以殿下若有一日匡合诸侯,否平列国,应当改铸新钱,颁行天下!”小平太知道仅仅是彰显权威那一条就足够山内太郎牢记采纳的了。

    “记下了!此款也是紧要!”

    “若钱币新铸,金、银、铜,三货整理厘清,那殿下就应该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弹正叔父说的是秦始皇帝之车同轨?”

    “这是其一,殿下应当知道,仅仅是一个枡,天下有多少种?仅东国就有超过十种以上!”

    包括武田信玄,北条氏康在内的统治者,都曾经以自己的权势在领地内推广自己确定的枡。升作为一个容积单位,又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重量单位,对于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且统一了枡,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一块土地的产量收获。对于额定赋税,征发兵役之类的国家紧要事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和统一钱币一样,统一度量衡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是王权强大的彰显。老百姓日日打交道用米的枡,如果叫做山内枡或者足利枡,潜移默化的说明,统治这个天下的是谁。

    以显王化,以明正朔!

    “弹正,我听说洛阳的京枡流通颇广,如果随意改变,百姓不能接受怎么办?”大概是听说过这玩意儿,山内义雄居然开口提问。

    这位被后世称作“草包”的人,屹立三朝而不倒,子孙留下三个藩。忠厚老实这几个字绝对和他不沾边,感觉见风使舵之类的词汇更恰当一些。

    虽然没本事,但是会看风向,知道怎么保命,能摸透天下的风向。

    “那任由各处用各处的枡,和谈天下一统?各行其是,甚至连政令都无法通达!必要时,你腰上的刀可不光只是为了显示身份!”小平太知道山内义雄的意思。

    你突然间强行改变当地沿用许久的度量衡,人家肯定不习惯,甚至产生怨言。再加上如果新设置的枡和旧有的京枡差别较大,必然会导致年贡征收的混乱。

    到时候发生一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1...208209210211212...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