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修道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山脚下,一片粉色蔓开,如云彩铺卷,芬芳嫣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
江小白眼角一跳,眼生波澜,但眨眼间,归于平静。
他站在西崖边,看着那山脚下粉色蔓开的云团,矗立了片刻,眉眼间看不通透。
过了一会,他转身回了院子。
他望了院子里的老桃一眼,花芽抽苞已月许,按理说早就应该开了。
只是,一夜春风,山下的桃花开了,它却迟迟不见开。
得了法的,偏搞得与别人与众不同。
……………
这天晚上,江小白做了一个梦。
蓝天白云,春光和煦。
院子里,芽青葱郁的桃花树下,老道来了。
还是一身脏兮兮的青衣道袍,脸上依旧是几分不羁的洒脱笑意。
他对江小白招了招手,口里笑骂着小子,喊他过来喝酒。
说着,拿着手里的大葫芦,咕噜灌了几口酒,又把葫芦丢给了江小白。
喝酒还是那么不含糊。
梦里,树下,石桌旁,一老一少,对饮对酌。
老道边喝酒,如往常一样,边数落打趣江小白,还说些他小时候的趣事。
不知何时,树下的石桌上多了一只古琴。
那古琴,是老道一直放在亭子里,三年未动的那副。
老道笑哈哈地问他,你想听什么。
江小白不记得他在梦里说了什么。
老道手指放在古琴上,五指翻飞,或悠扬,或激昂地弹唱起来。
须发张扬,高山流水,弹唱惊空。
蓝天白云下,似起了风,头上的老桃枝条簌簌,嫩芽抖动。
院子里,飞鸟相闻,扑簌飞枝。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苍茫洪亮的弹唱声盘旋在院子里,蓝天白云下,不知悠远。
老道纵情肆意,须发张扬,飞鸟相围,不知弹唱多久。
也许是一个时辰,也许是一天,一月,梦里的时间不知流逝,似没有起点,没有尽头。
不知不觉,院子里的老桃花芽舒展,绽放出点点嫣然,随后傲然扑出芬芳。
“铮.......”
颤音顿止,古琴声停。
风停,鸟散。
盛开的桃花树下,老道摸了摸古琴,眼中的神光渐渐转为怀念与不舍。
“生当夏花,死如秋叶,小子,你保重,照顾好小丫头。”
老道脸上依旧挂着笑意,看着江小白。
那双睿智的眸子里有洒脱、释然、也有怀念与不舍,万般情绪。
下一秒,老道的影子渐渐在空气中淡了,那慈祥洒脱的面容点点消失在芳香嫣然的桃花树下。
还有那石桌上的古琴!
蓝天白云不见,江小白从梦中醒来。
醒来时,眼角已泪眼盈眶。
……………..
外面,夜深,朦胧月色下,院子里的桃花树已傲然绽放,散发出扑鼻芳香。
&n
第七十四章 曲消人散空自叹 苍茫大道谁人知(第二更)
月许前,正月十五的晚上,江小白便已五气朝元,先天一念间了。
那一念,便是纠结于老道的生死大限,让他不能得先天大道。
如今,老道已化道,这执念自然无形自散,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前些天,老龟引他去了龙门三跌水,见了鱼跃龙门之象,江小白觉得自己有所悟,想通了,以为自己能够对老道的生死看淡。
但孰能无情,老道这一走,多年的牵绊与情谊便只能成为过去,深埋心底,终究还是觉得难过,不能自禁。
爷孙之情,师徒之分,老道那潇洒可爱的模样,太让人不舍。
江小白就在盛开的桃花树下,痴坐了一个晚上,继在晨光破晓间,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进入先天。
桃花飞舞,飞鸟惊空,百兽聒噪,都是先天异象。
他只觉混沌朦胧的脑子一炸,一股清流如许的凉意激灵了他的意识。
那个瞬间,他觉得身有四方眼,周围数丈方圆的世界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
桃花的花蕊有十三根;枝丫上一只刚破茧的蝴蝶,翅膀上的毛绒清晰可见;院墙青砖上爬动的一只蜘蛛,那口器怪难看的……….
江小白明白,这是心眼,老道给他讲过心眼的神奇。
心眼神念所至,能观万物微毫,甚至连空中的灵气都能见。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道经中所言的灵气,在空气中,五颜六色的光粒漂浮,毫无规律的乱动着。
心眼所观的世界,端是绚烂。
五行对五气,泥土周边聚集着土黄色光粒;桃树枝丫间的光粒是青色的;空气里的晨雾,一大片水蓝色光粒,如蓝云带彩,很是漂亮…..
只是此时的江小白,无心体验进入先天后的奇妙观感。
心念所动,收回心眼,他从石凳上站起来。
此时,先天异象已消,整片院子,桃花满地,如铺了一层粉毯。
却见老桃上的花枝依旧满园春色,没见怎么损花折枝。
他转身进了堂门,堂门口,大黄蹲在那儿,应该是被惊醒的。
江小白有些黯然,想到了老黑夫妇,也不知如何。
他把小丫头江小鹿从床上喊起,然后在屋里收拾了一些东西,就抱着小丫头下了山。
小丫头还没睡醒,牙脸没洗,不知道哥哥今天反常干嘛。
“哥哥,我们去哪”
江小白默然,没做声,只是摸了摸小丫头的头。
大黄如往常一样跟在兄妹两人后面。
小丫头很聪明,见哥哥江小白脸色很反常,也就乖乖地没说话了。
半个小时后,兄妹俩出现在飞龙峰。
这次来,没有了熟悉的鹤鸣声,那条木藤依旧孤零零地悬在悬崖两处。
大黄朝着对面山峰“汪汪”吠叫了两声,却并没有得到老朋友的回应。
江小白眸子黯然,让大黄进了背后的竹篓,随后渡崖。
梅林花已落,人去鸟不闻。
四方亭不见,只有一个漆成黑色的石桌孤零零立在中央。
一个青衣老僧盘坐在那。
江小白瞧了瞧四方亭,步子止住,深呼了口气。
他拿出两条白
绸,帮小丫头系上额头,自己也如此。
“阿弥陀佛。”
空明老僧从地上站起,呼了一声佛号。
“玉清道友于昨晚羽化飞仙,那两只飞鹤重情,也跟着去了,贫僧已念往生咒,望小友节哀。”
空明老僧眉目低垂,又呼了一声佛号。
“老僧便走了。”
说着,身子飞天而起,这是老僧的意生身。
“多谢大师。”
江小白沉眸还了一礼,顿了一下,突然又对飞上天的空明老僧喊了一句。
“空明大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说人有转世吗”
道家只修今生,但佛家讲来世
第七十五章 棺中有佳人 问地何处是
第七十五章棺中有佳人懵懂身未知
将军山,千年古墓,从考古队发生尸变横祸到如今已经半月。
而里面那座未打开的青铜棺椁却为何没有被运走,或是采取其他措施
其中,有天师道道士吴法的考虑,是此人在其中周旋。
他见到青铜棺的雕纹以及墓坑的布置,惊疑太阴炼形法,后见到考古队之前对这古墓的资料收集和论断。
他找到了一个让他愈加猜测的线索。
考古队当初挖掘古墓,从墓坑中出土文物和年代鉴定,是公元千年前的成汉国墓葬。
而吴法在怀疑青铜棺椁是用道家太阴炼形之秘法布置的“炼尸地”时,就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政权仅存在四十六年的国家历史中,活跃着一个道经中记载的天师道大人物,。
此人叫范长生,龙虎山天师道道士。
此人在道教历史中声名贯耳,与张陵共创“五斗米道”,亦被称为“蜀中八仙”,与道家祖师李耳、张道陵等人齐名。
吴法惊讶地发现,这位天师道的祖师级人物当时就活跃在这个政权历史中,并被当时的君主拜为丞相。
千年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刀光剑影、乱世纷争,都泯没进了尘埃,埋葬进了地下,许多事已经彻底斑驳,不可考。
但道士吴法发现了这个祖师爷级的天师道人物后,在联想这个千年前的成汉贵族墓葬,不由不多想。
不然,一个墓葬为何出现在太阴炼形这种道家顶尖的秘法
诸多好奇、怀疑、猜测,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一般,吴法觉得暗自兴奋。
太阴秘法已经失传,如今天师道里只有残经断字,就拿青铜棺椁上雕刻的符文刻理,临摹下来,说不定就能钻研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这对如今大世,对身为天师道的道士来说,都有不小的诱惑。
所以,为了某种私心,一时有任务在身,脱不开身,没临摹研究明白的道士吴法就找了些说得过去的理由,让上面暂时不要动这个墓坑。
他是专业人士,加上对付那女尸有能耐,上面的人也听得进去,就没动。
至于那座没打开的青铜棺里有什么,吴法心中有其他诸多思绪,一时也顾不了。
特异局的人也避之不谈,仿佛刻意忽视,毕竟那具千年女尸的阴影还没解决。
一时,将军山古墓,这座青铜棺就停留在坑里,没人过问。
那些巡夜留守的县民警,当日考古队出事时他们是第一时间赶到的,自然知道些风声,巡夜都待在山脚下,不敢上来。
反正,主事的都还在大山里四处焦头烂额地寻找那个女尸的踪迹。
于是,第二座青铜棺在这天子夜出现异状时,并没有人知晓。
“ceng….ci”
沉重的青铜棺盖在雾纱月夜渲染下,慢慢滑开。
清幽月光下,一张绝美的女人脸在青棺中渐渐露了出来。
眉眼如画,玉脸皙白,黑发铺在棺底,如墨青染开,宛若画中来。
只是这幅画的背景,是一座千年大墓,青铜棺底。
配上这幽冷雾染的月色,显得十足妖异。
青铜棺中,女人穿
着一身白色素衣,上面还画着红色的条条纹路,如鬼画符般。
女人的眸子是睁开的,眸子里青黑的眼珠子起先有些呆滞,半晌,才动了动。
若是仔细瞧女人的脸,会发现,竟与那已经逃离将军山的金红女尸有六七分相似。
白衣女子眼珠子灵动一些后,从棺中坐起身,神色有些迷茫。
她伸出纤纤玉手,往那厚重,还有一半盖在棺椁上的铜盖上一推。
厚重无比的青铜棺盖就这样在白衣女子看似轻轻一推下,掀开了。
白衣女人力量惊人。
女人又呆坐了一会儿,似乎在想什么,迷茫了半天。
 
第七十六章 这个女人,很美很暴力!
“美女,你不是本地人摸不清路了”
开车青年眼中的亮光更甚,嘴上的笑容快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在眼前这位白衣女子的颜值下,青年司机已经彻底忽视了她怪异的装束和问题。
“上车,你说你住三水县哪里,我送你过去。”
“三水县”
白衣女子轻声嘀咕了一声,皱着如风拂柳树般的秀眉,眸子里的迷茫更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