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修道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酒烈,心畅,人醉。
能促进修行,得多喝,在卫灵儿这个性子的姑娘的“怂恿”下,王承风、柳如是、剑疯子、小云僧尼这些小辈,都有了醉意。
脸上升起的醉人微红,眉眼眯着,各有风姿。
初音和这伙人年龄相近,熟悉地快。
特别是她和卫灵儿还有过一段“恩怨”。
就是白龙雪山,望月崖,易容后的江小白与卫灵儿有一段“小白脸”的往事。
经过这事,江小白进了这几人的圈子,被邀请进了一个群,但被身为管理员的卫灵儿一直禁言。
然后,江小白将徒弟初音也拉了进去。
徒弟为师父鸣不平,就与卫灵儿发生了恩怨。
往事再提,一场儿女笑闹,在卫灵儿的伶牙俐齿,泼辣劝酒下,初音这妮子一下子就喝的醉了七八分。
秋山流泉,觥筹交错,涧水听声。
好酒,不能贪杯。
…………….
“小友,生死一劫,悟了如何”
觥筹交错间,江小白四人站在崖边,看着远山。
空明老僧问。
其他二人眸子虽望着远山,眼中却有异光流转,显然听着。
其实,同在先天境,三人看不透江小白。
对方如今身上气息如云雾般,看不真切,显然这位江小友的修为更要精深。
三人知江小白在应了一场劫数后,有了突破。
可好奇,悟了什么。
“炼气化神,阳神无漏。”
江小白轻声一笑,便脚尖一踏,径直跃下山崖。
这场景看的空明老僧三人眼皮一跳。
山崖足有百米高,这跳下去,即使是先天境,也有危险。
“啊”
身后,喝酒交谈的其他人惊呼一声,不知什么情况。
却见,山崖之下,急速下坠后,江小白踏空而上,如云间漫步,说不出的惬意潇洒。
“肉身渡空!”
龙虎山一眉道人,瞧见如此,脸皮一抖,眉眼惊然。
其他人也是类似的表情。
寻仙问道,修道者心之向往,故往传说中的仙人之姿,便是飞天畅游,宇内行走。
入先天,出阳神,虽能飞天遁地,遨游四方,却有弊端。
光实力就不及本体十之七八。
肉身渡空,便是生命层次的又一次跃迁。
崖山,众人起身来看,赞叹与惊羡,还有向往。
“哥哥,我也要飞。”
小鹿拍着手,咿呀着大叫。
大黄摇着尾巴对空汪汪叫,像是也要掺和一脚。
一卷清风卷来,托起小鹿和大黄,腾空飞起,飞到江小白近前。
“飞了,飞了,小鹿会灰了。”
小丫头似不怕高,大眼睛高兴地眯眼直笑。
而刚才叫的兴奋的大黄,此时喉咙里发着呜咽声,夹着尾巴要躲起来的感觉。
江小白脚下一踩,便带着小丫头和大黄在崖边上空转着飞。
众人仰头跟着看,上空有小丫头的咿呀笑语,还有大黄的呜咽声,随风传来。
“我..也好想体验下飞的感觉。”
小云僧尼仰天巴着眼望着,脖子和耳根都还是潮红色,想来是酒还未褪。
第二一零章 大道谁人耳 心有波澜音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悟真篇》关于炼气化神的法语,只有简简单单四句话——
坎离相交圣胎圆,金液玉露育灵芽;
珠落黄庭三华悬,日月合壁气朝元;
炼气化神,入先天,三华悬于黄庭(泥丸),三花聚顶,日月合璧,五气朝元。继而坎离相交,圣胎圆满。
正统道家修炼,金液玉露,炼气养神,气神合炼,气壮,神壮。
这是个徐徐渐近的过程,需日月长久之功。
江小白念头通达所产生的阳神无漏之体悟,正如龙虎山一眉道长所问,是否就是圣胎(阳神)圆满的意思。
真正来说,应该是**不离十。
阳神无漏,是他个人体悟玄妙而自说的词语,不“专业”,但很适合他现在所悟的状态。
这倒无伤大雅!
江小白面对一眉老道的请教,并无藏藏掩掩,把自己个人体悟的玄妙用简单的话语说了一遍。
阳神凝实,肉身飘了。
这个具象化的比喻,倒是很好理解,至于更玄妙更缥缈的状态,根本无法言语表达,只能自身到达那个境界后才能有具体的感受。
他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
“无漏,无漏。”
龙虎山一眉老道听了江小白一番讲道,一字白眉时而扬起,时而低垂,苍老眸子中时而沉思,时而精光闪烁,嘴中入神地呢喃,念叨。
忽然,他眼中精光大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竟有些激动地言语:“听小友一番指教,老道有所悟,无漏,无漏,六根无漏。伍柳祖师冲虚真人曾言;‘“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之景,次第呈现,将见以神主乎气,以气育乎神,直养到神气大定皈真,混为一体,率结成金丹大药。”
“六根不漏,神气大定皈真,小友将来可炼成传闻中的金丹大药,寿长五百,一步登仙。”
这一眉老道说着说着,白胡子白眉毛抖动,说的自个儿激动不已。
金丹大道,金丹,大道,四个字,便已证明一切。
上古诸多修炼者,皆发毕生宏愿,寻求金丹大道,金丹成,便言真仙。
移山填海,飞天遁地,寿长五百,不在话下。
当然,这都是经卷杂记中的传说之言,当世,谁也不知道。
但陡然想到,江小白有凝结金丹大药的资质,一时仍激动不已。
都有些忘形了。
而其余人听他如此说,皆目瞪口呆,眉眼骇然。
怎么一会儿扯到传说中的金丹境去了
听一眉老道言,江小白离进阶金丹大道好像只差一步之遥了。
这不得不让人惊骇。
道家的金丹,可是传闻中的真人之境,不得了。
就是这样的感叹。
而江小白却不然,脸上带着哭笑不得的表情。
“老道长,如若金丹大道这么易成,古来又有多少前辈留下遗憾,岂会这么容易。”
他哭笑不得摇了摇头,眉宇思索道:“七返九还丹光灿,这乃江某修行法门中炼神返虚之法语,江某想来,这‘七返九还’才是成就金丹大道最艰难的境界。只是境界未到,堪不破其中之理。”
他自己的境界状态自己最清楚,离传闻中的金丹大道显然还差一大截,即使他并不知道金丹境如何如何,但就是这样的感觉,感觉时机远远未到的念头通达之感。
当然,听一眉老道这么一点醒,他倒有了一点眉头。
《悟真篇》中炼神返虚这一境界法语“七返九还丹光灿”,短短几个字,却大有玄机。
&n
第二一一章 龙虎山传法 御鬼镇黄泉(上)
“依先生所说,樵夫山的妖魔真来自传闻中的九幽之地”
梧桐山,西崖边,儒门王齐家面色惊疑,夹杂着未有的凝重。
饮酒论道之后,诸人便聊起了樵夫山妖魔的事。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此事才聚集在一起。
这次事件的震荡。光妖魔的强大便引发了修行界的一场震动,更何况他们知道的更多。
之前,空明老僧曾言,樵夫山的妖魔很可能不是人间之物。
而如今江小白言,此妖魔来自传闻中的九幽之地。
这是之前,妖魔嘴里亲自吐露的消息。
此事,听着就一句话,但里面蕴含的信息却足以引发修行界的骚乱与恐慌。
卷经中,九幽之地,传言的妖魔鬼怪之所,阴间、十八层地狱,都有若隐若现的关联。
樵夫山出现的妖魔,若来自九幽之地,这其中的复杂与神秘,足够耐人寻味。
若是来自九幽,妖魔是怎么来到人世间的
是不是还有类似的情况在别的地方发生。
也就是说,会不会还有来自九幽的其他妖魔潜藏在世间别处。
如果有,这事就大发了。
在场的人面色惊凝之余,提出了这种担忧。
“当初,此妖魔初现时,便言穿破界面裂缝斩了道行,又祭炼鬼神替它抓取阴魂,老僧当时就有几分惊疑猜测,此魔不是人间之物,祭炼鬼神收集阴魂,大可能是它曾言的斩了道行,修行有伤,需要恢复。”
空明老僧说道。
“没错,江某困于魔窟时,慢慢得知这妖魔在借法阵祭炼阴魂来吞噬恢复,说起来,此番死里逃生,妖魔困住我而没有当即灭杀我,就是想炼化本人阳神来吞噬疗伤。”
“反倒是在阵法祭炼中,江某挣扎于生死,不知数载春秋,阳神在崩溃边缘中圆满,才有了道成。”
江小白说起此番劫难,脸上并无多大波动,没有心有余悸,也没有什么嗟言感叹,像是说着一件平常小事。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或,长生路漫漫,不可能平坦顺利,总归要应劫。
古老传说中的仙佛大士,皆言历经无数劫数才修的正果。
例《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说玉帝经一亿三千二百劫才坐上三界皇位。
佛祖释迦摩尼亦经无数轮回、无数劫难才成佛祖之位。
对于以上两位道佛至尊,其中到底经历多少劫数才证道,道家佛门的现有卷经中说法各有不同,其中自然不乏道佛相轻的意思。
当然,明白者,自然知道这些卷经传说不过是度世之言,佛祖玉皇各有说法,连人物有时候都扯不清楚,什么仙佛不过是后世附加的称号。
不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些“夸大”之言却自有修行的道理。
修行路漫漫,有不少劫数需要经历。
江小白作为修行之人,自然不会认为自己闯入魔窟,遇上妖魔,差点身死,是自己运气不好。
其中有因有果,有承有负,才有了一场劫难遭遇。
劫数,度不过,就身死道消。
所幸,他渡过了,成就了阳神无漏,圣胎圆满。
不是运气不好的倒霉事,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场劫数。
这种道理,从老道大限化道,抛却生死执念,入先天,他就有了这样的觉悟。
“小友此番渡劫,证得先天圆满,祸福相倚,自有承负。贫道在想,如小友所言,这妖魔既来自传闻中的九幽之地,又穿破什么界面裂缝,斩了道行,综合这两点信
第二一二章 龙虎山传法 御鬼镇黄泉(下)——大世流离 下山去也
“如若卫道友推断是真,为防万一,此山确实需要有人镇守,假若这条黄泉能通九幽,将来九幽妖魔来犯,我等能早先有个商量。”
龙虎山一眉老道眼中谨慎道。
“可谁来镇守是个问题,那地下山洞足有地下数百米深,我等神魂出窍才能进入。江道友和空明大师虽修行道场在这,但也不可能时常去查探那地。这…”
蜀山卫老头神色踟蹰,脑海中没有好的点子。
“贫道倒是有个两全之策。”
没过一会儿,一眉老道眉宇一亮。
“妖魔已死,樵夫山的鬼魂阴神却还有余孽,我龙虎山对鬼怪之术的法门颇有研究,可传一驭鬼之法,让这些鬼怪看守这片地方。”
一眉老道说着,将目光看向江小白,眉眼一笑继续道:“至于这法门传给谁,我们这些人中自然是江小友最合适。”
“同修道家法,修行道场又在这片地方,自然适合,小友别怪老道给你肩上加担子。”
说完,哈哈一笑。
“能修习龙虎山法门,江某得了便宜才是!”
江小白嘴角轻笑,摇了摇头。
其他人或是笑,或是点头。
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