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总是救错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隅隅
周波一边骂一边害怕,他也听人说过陈颜泠把魏家寻仇那一群人都给打跑了,而且陈颜泠又是当过兵的,还是个见血的猎户,他虽然嘴上说着狠,心里却怵得很。
想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周波立马拔腿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狗男女给爷等着!”
陈颜泠冷哼一声,她也没想挖周波眼珠子,脏手,也就是吓吓他罢了。
白婉走近,陈颜泠转身牵住缰绳,问白婉:“要不你试试骑马,这马儿温顺得很,不吓人。”
白婉摇摇头,比划到:“谢谢,不用了,很近的。”
陈颜泠一想,对正常人来说,确实挺近的,走个十分钟就从村口到家了,但是周家离村口远,而且白婉腿脚不便,从周家走到村口,怕是要走不少时间。
“那我送你回去吧,得那狗东西去而复返。”
说罢,陈颜泠牵着缰绳,和白婉并排走在一起。
陈颜泠身高腿长,而且又是习武之人,走路轻盈而敏捷,速度本就比常人更快,可她和白婉走在一起,速度就慢上许多。
白婉想问陈颜泠过段时间要去哪里,去做什么,什么时候离开,又多久回来,可是这些问题好像有点多,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问出口。
陈颜泠牵着马,看着路,突然出声到:“我五天之后就走,去万城寻亲,少则五六月,多则七八月,不管寻没寻到,我都会赶在年底回来。”
白婉点头,又抬头看着陈颜泠的侧脸。
陈颜泠回看她,她又不说话,又不比手语,不知道在想什么。
白婉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放下了手。
接下来的五日,白婉每日提前了时间来陈颜泠院外等候,院子里的甜甜正在晒太阳,看见白婉来了,兴奋地吐舌头。
白婉初见甜甜时被吓得不轻,后来跟着陈颜泠和魏怡逗弄了几次之后,渐渐大了胆子敢摸甜甜了。
对于魏怡和白婉,甜甜表现得像只傻狗一样,但面对生人,呲牙咧嘴不说,口水顺着锋利的尖牙留下,就要扑到人身上一顿撕咬一样。
陈颜泠见白婉提前来,就让她进来,趁魏怡还没来,跟她说件事。
“我这次出行,时间太久,大半的时间应该都要浪在赶路上,自然无法带上甜甜,正好她与你相熟,我便想麻烦你平日里能来我院子里给甜甜喂食,她一头狼没了主人在家,恐怕饿急了会进村里捕食。”
白婉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陈颜泠接着就伸出手,将两把钥匙放在桌上,推到白婉面前。
“这把铜钥匙是大门的钥匙,方便你进出,这把银钥匙是我放银子的盒子的钥匙,盒子就在我的书房书架第二层,你抽出第二本书,书架就可往两边轻轻推开,盒子便在里面。”
白婉赶紧摇头。
陈颜泠马上说:“先别急着拒绝,哪有请人办事不给回报的,多少银子都由着你自己取,一来我相信白姑娘你,二来喂食甜甜也需要很大的开销。”
白婉这才犹豫地点头。
陈颜泠说完,魏怡也差不多来了,白婉起了钥匙,眉毛轻撇,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152章
待魏怡赶去私塾后, 陈颜泠又拜托白婉照看一下魏怡。
不用陈颜泠多说, 白婉也会照看魏怡, 毕竟相处了这么久, 魏怡就和她半个妹妹一样。
陈颜泠也告知了魏怡有事的时候可以去找白婉。
快穿之总是救错人 第276页
等一切交代好之后, 陈颜泠才安心离开,临走前一日,也给魏家两口子说了一下,要他们对白婉多照看几分。
魏家两口子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不知道在脑补些什么。
陈颜泠骑马驮着行李从村口走, 一回头, 白婉就站在村口望着她。
很多时候白婉不便说话,只能手上比划着动作。
“一路平安。”
今儿风大,吹起白婉的发丝,她就这样一直看着陈颜泠, 眼眸温柔似水。
陈颜泠点点头, 一勒缰绳, 骑马离去。
白婉的眼神陈颜泠看得一清二楚, 难道白婉喜欢自己?
陈颜泠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上路了。
她说是寻亲, 其实不全是假话, 毕竟原身也是孤儿,从小便是一个乞儿, 女扮男装参军为的就是混口饱饭,没想到一个乞儿的身子骨还不错,在边疆当了五年兵, 无功无过,退下来之后还能领军粮。
不过陈颜泠寻亲寻的是女主的亲,其实就是去万城打听消息,看看云朝有哪些王爷,其中又有谁丢了孩子。
万城是云朝的首都,离魏山村非常远,陈颜泠日夜兼程赶路,也耗了三个月多的时间,还好她出门带的盘缠和干粮都够,干粮还能路上遇见集市买,客栈才是最花钱的。
越靠近万城,客栈的住店就越贵,陈颜泠在魏山村确实算小有积蓄了,到了外边的城镇,仿佛到了社会底层。
想想她曾经也是站在朝廷权力中心的人,现在却在为住柴房还是住大通铺烦恼。
最后还是选择了住柴房,她不能忍受和一群不认识的男人住一间房。
到了万城时,要进去城里,城门检查非常严。
守卫兵一看陈颜泠一身灰衣短打,皱眉:“哪里来的土包子。”
陈颜泠神情冷淡,搜身过后就进去了。
想不到她也有被人叫土包子的一天。
万城和陈颜泠第一个世界的京城差不太多,一样的繁华,而且这时候还没什么战乱,云朝的边界一直都挺稳固的。
听说是有一名镇远将军在,边界小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位镇远将军威名远扬,姓陈,单名一个楚字,和陈颜泠还是老乡,同是魏州人。
魏山村是魏州境内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子,陈颜泠在魏山村里消息闭塞,出来第一次听说魏州有这么一号人物。
万城里的客栈就算再破,住一晚上也是好些钱,陈颜泠要了最便宜的一间单间客房,柴房都被人住了,陈颜泠也是无语了。
放下行李,陈颜泠吃了干粮就出门打听消息去了。
打听消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向这个城市里接触过来往行人的小人物打听。
正好客栈搭的台子上有人说书说到了当今权势滔天的一位亲王。
“小二哥,我初来乍到,倒不知这位王爷是谁。”陈颜泠点了一壶清酒,一碟花生米,赏了店小二两钱银子。
店小二笑眯眯地接过银子,说:“客官不是万城人士吧,秦王爷是皇上的亲弟弟,十年前那场动乱,全靠勤王和镇远将军力挽狂澜才稳住了局面,不然呐,这万城怕是要变天了。”
陈颜泠转念一想,女主是世界中心,出身肯定不一般,既然是王爷的女儿,那么这个王爷身份想必也不一般。
她于是让店小二继续给她说些勤王的事。
勤王比皇上小十岁左右,当初皇上坐上太子之位时,他才五岁,等到成年时,皇上已经登基称帝了,他的封号勤王便是皇上赐的。
十年前赵王谋反,在万城兵变,冲进皇宫大杀四方,勤王在外封地,马上联合镇远将军打回来,夺回万城,当年勤王夺回万城,救出皇上,稳住了万城局势。
陈颜泠在想,这勤王还是个忠君之人,当年镇远将军的兵力加上他的势力,如果“不小心”让皇上死在兵变之中,说不定现在的皇上就换人了。
十年前?陈颜泠十年前才八九岁,脑子里关于十年前的记忆太少了,主要是原身乞讨的时间太长,到处颠沛流离,小孩子的记忆本也不牢靠,记也记不住啥。
照魏家两口子说的算,那魏怡今年就是十岁,十年前可能刚出生。
从店小二口中得知,勤王无子无女,勤王妃本生一下一女,可惜适逢十年前万城之乱,被赵王连同他的党羽烧死在了一片大火之中。
被烧死的不止是勤王的女儿,连同在内还有许多保皇党的子女,其中就有陈楚的小女儿,也是尚在襁褓之中,就这么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中。
真的被烧死了吗?
如果是女主,可能会有什么机遇逃过这一劫,陈颜泠又把其他王爷的信息搜集了一遍。
除了勤王,还有两位王爷的子女死在了那场大火中,其中两位王爷死的都是世子,直接排除,剩下的都是和陈楚一样的当时有权有势的臣子,也排除了,那么就只有勤王符合条件了。
陈颜泠还想打听更多的勤王消息,但是她在万城带了半月有余,得到的消息都是平民百姓口中的信息,真正触及内里的消息,她既没有资格,也没有途径。
但是至少能够暂时找到一个方向,勤王十年前丧女,此女现在年纪约莫十岁,和魏怡差不多大。
银子也用得差不多了,再不回去,只怕是路上的盘缠都要搭在万城。
快穿之总是救错人 第277页
万城的物价实在是太高,吃喝开销不大,最主要是住宿,还有就是托人打听消息花了好些钱。
陈颜泠牵着马向城门走去,今日返程,正好能在十一月之前回到魏山村,饥荒不知何时开始,不过尽早回去是肯定的。
年中时候的万城很热闹,街上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常,而偏远的魏山村所属的魏水镇只有每逢红场天才会人来人往,平日里冷清得很。
陈颜泠走在其中,忽然记起白婉似乎总是一身素白衣衫,看上去老旧得像张抹布,整日里不施粉黛也照样清秀可人,每每望着她笑的时候,双眼总是格外的明亮。
白婉对她,难道是有其他想法?
一旦这样想了,陈颜泠就开始感到心烦。
她对白婉没有那方面想法,况且她现在还是以男子身份出现在白婉面前,如果白婉喜欢她,其实喜欢的是男子身份的她。
不过好不容易来趟万城,陈颜泠也给白婉两人买了些礼物,正在逛着呢,结果就听得前面闹哄哄的,似乎是在吵架。
走近一看,人群中空出来一大片,中间站着个身材娇小女子,打扮得像个小公子,结果被人提着衣领恶狠狠地骂。
“你个小王八羔子!没钱还敢来爷这里吃霸王餐,我看你是活腻了,今天要么给钱,要么爷就剥了你这身衣裳拿去换钱!”
那女子是又气又怕,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急得大喊:“你大胆!”
这女子喊完这话之后,又接连说了几句呵斥的话,不过听在那高壮男子耳中,如同小猫儿挠痒,反倒惹了周围人群嗤笑。
女子身材娇小,长相又甚至娇俏可人,五官致,又不懂得伪装,只要是个人应该都能看得出来她是名女子。
就这样那男子还威胁要扒人衣服,不知安的什么心思。
陈颜泠没想管闲事,不过她还是出手了。
“且慢!”
男子一看走出来个猎户模样的人,不屑地啐了一句:“滚远点,没你的事儿!”
陈颜泠一把按在他要剥女子衣服的手上。
“她差你多少钱,我给。”
本来男子还要怒骂陈颜泠一顿,结果他发现被陈颜泠按住的手,真是一丝一毫都动不了,顿时有了几分怯意。
“小子,她这一顿饭可不便宜啊,你个乡巴佬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多少钱。”
陈颜泠也不恼,手上力气加大,那人顿时大喊到:“啊啊啊!痛死我了!住手,好汉饶命,十两银子,她吃了十两银子!”
痛得那人一下就放开了那女子,女子一下子跑到陈颜泠身后,只露出一个小脑袋看着。
陈颜泠丢给他十两银子,一松手,他捡起银子就往客栈里跑。
“好!”那女子在后面开心地拍手,然后一拱手,有模有样地向陈颜泠作揖,“在下赵玉,今日多谢这位公子出手相助,不知公子贵姓,家住何处,改日在下必登门道谢。”
声音软糯,带着正经的表情很违和。
陈颜泠摆手:“不过是路见不平罢了,贵姓陈,我并非本地人士,今日便要离开。”
赵玉顿时眉毛皱起像小山一样:“啊?那你等着,我的荷包掉了,我马上回家拿银子,你在这里等着啊!”
说完,也不管陈颜泠反应如何,转身就跑远了,这个速度也不知道怎么被那个壮汉抓住的。
陈颜泠不由得叹气,这人也真是个急性子,她救下赵玉不过是看赵玉的靴子有些眼熟罢了。
赵玉的靴子是宫廷里的高级样式,不管是材质还是绣样,都是外面绝对不可能有的,这人定是宫中的人,又是女子之身,能穿上这么好的靴子,要么是宫妃,要么是公主。
陈颜泠救她,目的可不单纯。
结果赵玉一溜烟儿地跑了,陈颜泠无语地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不过也不重要,只要有点接触就好,陈颜泠转身走了,并没有在原地等赵玉。
回去的路上,她尽量挑人少的小路走,不敢走官道。
在返程两个月后,越往魏州方向走,就能察觉到路边的难民越来越多。
陈颜泠知道,饥荒已经到来了。
这些难民都是从魏州来的,无一不是面黄肌瘦,脸都凹下去了,骨头清晰可见,更多的是拖家带口地离开魏州,前往其他地方避难。
大家都往外跑,陈颜泠一个往回跑的人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目光,尤其是她看上去白皙俊秀,怎么都看着和难民们不一样,要不是身上那身猎户装,不少的人还觉得她是个有钱少爷。
第153章
为避被抢, 陈颜泠专挑山路小路走, 就算这样,也遇见不少难民。
陈颜泠正靠着树休息,马拴在树干旁安静地吃草。
沿路她确实碰见不少难民,连她都有所察觉, 想必万城很快就会派人来赈灾, 现在魏山村恐怕是要饿疯了,她仅仅休息了一会儿, 吃完东西马上又继续赶路。
而此时的魏山村,确实如陈颜泠所想,村里的人已经快要饿疯了。
今年成不好, 但至少还是有成,本来紧巴巴地过也不是不行。
但不知为何,从别处来了好些外地人,听闻说是闹饥荒最严重几个地区逃过来的。
白婉每日去到陈颜泠院子给甜甜喂食, 村子里的气氛越来越不对, 她也有所察觉, 去镇上买肉时听说开始闹饥荒, 她想起陈颜泠家里有地窖,于是便买了很多肉囤着, 或是把肉腌制好晒成肉干。
快穿之总是救错人 第278页
每天她喂食完甜甜, 甜甜都会傻乎乎地趴在院子里晒太阳,白婉也不急着走,她时常会在陈颜泠院子里待会儿, 帮她整理屋子,陈颜泠临走前给她说起过地窖里的食物,让她可以拿出来吃。
除了平时给甜甜买肉,陈颜泠的银子她一分都没花。
陈颜泠家的牛车借给了魏家人,魏家人受陈颜泠嘱托,每次去镇上都会问白婉有没有什么要带的,或者直接捎上她一起去镇上。
每次白婉被周家人罚不许吃饭时,魏怡都从家里偷偷拿几个饼子给白婉送去。
两家人是姻亲,周霞也不好意思骂魏怡,只是暗骂自己妹妹不懂事。
周霞和魏怡娘是亲姐妹,本是外地嫁过来的,两人小时候关系虽然不咋的,但嫁得远了,离得近的娘家人就只有彼此了,周霞的不满也就只能冲着白婉撒了。
但是白婉每日干完家里的活,人影都看不到,不知道跑哪个角落偷懒去了。
周家不满白婉就干这点活,洗衣做饭打扫样样都是白婉在做,他们周家大儿子白日里要出去干农活,周家二老就在家里闲着,周霞和叶欣也不干什么重活累活,全丢给白婉干,干不好还骂她偷懒蠢死了,周波呢就每天变着法地想调戏白婉,奈何自从叶欣知道他的心思后,严防死守,绝不让他和白婉单独相处,还拉上她婆婆周霞一起针对白婉。
这些人的嘴脸白婉看在眼里,心里毫无波动。
她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去陈家院子,魏怡有时也来,她想练字,但陈颜泠不在,她又不好意思开口。
白婉察觉到魏怡每天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好像明白点什么,她这段时间对陈颜泠的家那是了如指掌,什么东西在哪个位置,她闭上眼睛都能找得到。
陈颜泠走之前交代过她这个院子里的东西她都可以用,不过其他的东西她可不好意思动,唯独这纸墨笔砚她用得理所当然。
原因无他。
一日她整理屋子时,发现了纸墨笔砚摆放的位置,装得整整齐齐,上面还写了几个字。
陈颜泠在时,白婉和魏怡来练字,都是陈颜泠把东西摆好了的,这还是白婉第一次见到存放这些东西的柜子。
柜子上贴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写有两个字——“白婉”。
白婉摸着这两个字,陈颜泠亲手写的,她的字自有一道风骨,白婉看不出来,只能单纯觉得好看。
笔墨早已干透了,白婉细白的手指轻轻摩挲那两个字。
打开一看,柜子里装的许多读书识字的东西,全是为白婉准备的,另一个写有魏怡名字的箱子便是为魏怡准备的。
陈颜泠不在的日子里,两人照常读书识字。
魏怡每每想和白婉交流,但苦于不知道怎么办,白婉便拿了那本书教魏怡。
到现在她们俩也能正常交流了,白婉的手语熟悉得很,就是不知道陈颜泠到时候回来会不会开心。
饥荒苗头开始时,镇上最先涨价的是米面,白婉皱紧眉头看着摊贩卖的米,拦住了因为嫌米贵就要转身离开的周氏。
她比划着动作,魏怡翻译了给周氏说:“娘,白婉姐说现在能多买一点米就多买点,之后的粮价可能只涨不降。”
周氏本是不信,但见白婉和魏怡都十分坚持,而且白婉自己先买了许多大米,她才狠下心把今天用来买麻布的钱都买了米。
过了一段日子再到镇上,周氏不由得感概,幸好当时听了白婉的话,这才隔了几天,镇上的米价就翻了近一倍。
然而,又过了一段时间,米价更高,已经不是买得起的问题了,好多米商都不卖了,全囤着自己吃。
米是主食,没了这个东西,今年成又不好,能垫肚的作物也不多,好多人家开始买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肉,于是肉价也跟着飞涨。
幸好白婉早就买好了肉,要么腌成肉干,要么就储存在地窖里。
陈颜泠家的地窖比白婉见过的任意一家地窖都要冷,储存粮食也十分方便,粮食放置其中不易腐坏。
周家自己吃的都不够,白婉已经连着三顿没吃上饭了,每天还得负责给他们做饭。
白婉本就不怎么圆润的脸蛋更是削瘦,不过还好有魏家人让魏怡时不时地偷偷给她送吃的,她才不至于饿死。
过了没多久,魏家的粮食也不够吃了,魏家人买的粮食虽多,但也只是比其他人家坚持的久了那么十天半个月,这时间一过,他们也没多少余粮了,再分不出多的给白婉送去了。
白婉心知魏家是自顾不暇,她心里都明白。
别说魏家了,魏山村除了两户大户人家,其他普通人家几乎都是饱一顿饿一顿,有饿极了的人想铤而走险进山里找吃的。
这进山的人就多了,村长组织大家一起进山,看看有没有什么山猪能抓到,最不济也能逮几只兔子吧。
魏家周家的壮年都去了,天气转凉,正是晚秋时节,山里的动物还挺多,不似冬日那般冷清。
可村里的人平日里也没有打猎的经验,一个个的提着把柴刀或是锄头就进山了。
壮年们都进山了,村子里顿时变得冷清,白婉到了陈家时,她已经连着两天没吃东西了。
肉干也吃完了,甜甜跑回了山里去猎食,因为村子里的鸡鸭牛羊也被吃得没剩几只。
两天里唯一吃的就是在山边的田里挖到的小野菜。
快穿之总是救错人 第279页
纸快用完了,每日里饿极的时候,她就会来写字,与其说写字,不如说是临摹,陈颜泠的书房里有些书上有她的笔记,白婉便照着陈颜泠的字迹临摹。
箱子里的纸也见底了,白婉却看见了箱底的一封信。
信封写着“白婉亲启”,于是白婉便打开一看。
看完之后,白婉将信揣进了怀里,眼睛瞪的大大的。
信中说到,如果白婉有任何需要,地窖里的粮食她都可以吃,最好是别带回周家,在陈颜泠家里生火做饭即可,并且着重强调了,粮食随白婉处置,因为这些粮食本就是为她准备的,陈颜泠自己不在家,粮食放烂了也是放烂。
白婉不知为何,有种奇怪的直觉,似乎陈颜泠已经料到了这场饥荒的来临,所以提前准备了足够的粮食,还提前放了封信给她。
魏家人对自己一向不错,白婉也不可能只给魏怡吃的,她便打算带一点米面去魏家。
周氏见到白婉的时候,她看见白婉怀里那一大袋米,顿时觉得自己饿晕了,都开始出现幻觉了。
魏家几个小孩子为了节省体力,饿的时候就躺床上,也没力蹦跶了。
“哎呀呀,我这是出现幻觉了,看来是熬不住咯。”
白婉赶紧摇头,一瘸一拐地把米抱到周氏面前,一大袋米就“哒”地一声搁在桌上,周氏揉揉眼睛,伸手去摸,发现不是幻觉,赶紧冲到门口把门一关,又跑回来,压低声音却又难掩惊讶地问:“婉丫头,你这大米哪儿来的?”
白婉比划了一下,周氏却看不懂,赶紧把魏怡喊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