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一介
听到这里,麦轲感到压力了。要是西南第一的家族跟自己作对,尤其是暗器和毒药世家,那还真可能制造一些麻烦。
不过,麦轲会知难而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确切地说是相反的。这反而激起了麦轲的斗志,他决定知难而进!
斗实力就不说了,全世界都加在一起,麦轲也视同等闲。而暗器和毒药,难道还比得过我的珍珠如意衫和万灵药丸?
何况还没有真的对上手,到时候是为敌是为友还难说呢。
“行了,这些事就交给我吧。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见伯父,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另外,丑女婿总要见岳翁的,哈哈……”
静蕊羞涩地给这个乘机占便宜的家伙前胸就是一粉拳,结果被麦轲的肌肉反弹而回,隐隐作痛。她就此发誓以后再也不用这种方式管教他了。
看着这个心无忧虑的家伙,静蕊有些犹豫地又提醒了一件事情“那个唐门姥姥可是非常难以对付的。唐妍不但号称西南第一美人,而且狡计百出,无能出其右者。她要是缠上你,你可就焦头烂额了。”
麦轲也没有太在意,谁想以后这个女人还真成了他的一个大麻烦。
这二人一边打情骂俏,一边商量家国大事,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夜。等第二天破晓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确定了下来,其中包括静蕊的接班照接不误;等唐家来定亲的时候,麦轲也上门求亲,直接与唐家对垒。
接着麦轲又陪着静蕊看了日出,这里的太阳跃出地平线比别处要早一个小时。所以看完了日出,山下的众人才开始早上的活动。
麦轲此时把静蕊送回到彼得的指挥舰。这二人还没有起床呢,果然是欢娱嫌夜短。一听敲门的是彻夜未归的麦轲和静蕊,等着看八卦新闻的若飞以破纪录的速度着装完毕,开门把二人迎了进来。
果然有情况!还没等若飞运用她的高级侦察术,就发现了明显的破绽麦轲的上衣穿在了静蕊的身上!麦轲自己则赤膊露臂,整个上身都是不着寸缕!这二人也太不讲究了吧。
麦轲也不理若飞那如获至宝似的神情,从静蕊手中接过上衣穿上,给了刚刚出屋的彼得当胸一拳,说“以后再找你算账,竟敢背着我玩儿花样儿!”
然后掉头离开,他也不用和静蕊告别,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该说的话也早就在二人独处的时候说过了。
彼得大嘴一咧,不是疼的,是这个黑锅背的冤枉,还没处去洗白白,谁让他是替夫人背呢。除此之外,他要赶紧安排把静蕊安全快速地送回去。
这对旷男怨女见了面以后,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就不能再耽搁了。这个彼得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时,房间里的二女正在交锋。若飞从现有的破绽入手,欲图一举突破,挖掘出二人所有的秘密;而静蕊呢,任凭她好说歹劝,一直是笑而不语。从神情上又是一幅“我有秘密,可我就是不说”的模样。
二人还在那里纠缠不休,彼得进来通知“静蕊,船已经备好,你是先休息一下再走,还是现在就走,路上再休息?”
三栖特种兵 第109章 安置老弱病残
第109章安置老弱病残
麦轲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吃了几个干果水果当作早餐,这个果篮是豹送过来的,恐怕这个主人只顾忙和,忘了吃饭。(小说文学网..)别看它五大三粗,心还挺细的。
这次意外见到静蕊,除了慰藉了他的相思之苦以外,还给他带来了新的任务,要去与未来的岳父相见,改变他的主意,同意他和静蕊的婚事。
时间看来相当紧迫。他要赶紧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好,才能放心离去。今天先把那些没人愿意接收的老弱病残俘虏安置好吧。
麦轲到达现场的时候,洪秀全、斯文、曾玉珍等人都在这里,工地上人声鼎沸,正在建设营区。其中一群身强力壮的男人正在挖掘土方工程。
见到麦轲露出疑问的神色,斯文给他解释了这一拨三百多人,并非是原来就属于这里,而是昨天从那些不肯投降的人中间转过来的。原因是那个改造系统不收他们。而不收的原因是系统认为他们的罪恶值已经下降,不再符合住监的条件。
既然他们不再是罪犯,所以斯文他们就让他们和这些老弱病残汇合,先一起建设居民区,然后再另行安排。
麦轲没有异议,同意暂时就这样。随后和斯文一起,视察这些老弱病残。一看之下,才知道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类,就是年龄太小的俘虏,他们多只能算是童子军。
这些俘虏分成几个组,正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人监督他们,但是所有人都做得很认真。他们已经知道如果不是麦轲的坚持,他们很可可能早就生命难保了。毕竟这个时代杀俘是一个常见的事情。
当他们见到麦轲走来,都纷纷和他打招呼。即使不打招呼,也都流露出真诚的感谢。虽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谢,这种单纯的心情,真诚的流露,麦轲可以清楚地感受得到。
略微巡视一周,麦轲已经心中有数。这都是什么兵呀。老年兵年龄都如同曾天养,起码有五十多岁了,但是身体和本事就没有一可比性了,一个个年老力衰的样子。
可是要比那些残兵,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兵就是健全之人了。这些因伤致残的兵有的是老伤致残,有的是新伤未愈,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如果不是给他们特殊的事情,适合他们的残废情况,基本上对什么工作都是无能为力了。
弱兵这一组就是体格羸弱,别说打仗了,新军走路都坚持不下来。他们自从被俘,整天休息,也有不少天,还是那样弱不禁风的样子。这些人根本不适合体力劳动。
再看病人那一拨,有的干脆就在那里的倒卧,即使站立的,也是病病殃殃,无精打采。这些人就别指望他们干活了,最好是隔离开,谁知道他们都得了什么病。
最有活力的是那拨童子军。别看他们年纪尚幼,被俘以后一段时间的丰衣足食,就让他们生龙活虎了。现在他们和那些决志的原来不投降的强壮俘虏兵比肩掘土,竟然不相上下。
麦轲知道了情况,心里也有了计较。问清楚那些挖掘土方的地是为了将来建造永久住房的,就命令他们停止了,然后让他们都转移到几十米以外,和那些老弱病残一起休息。
洪秀全等人不久以前见证了建造思想改造中心的神奇,就知道麦轲又要故伎重演了。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这次能演出什么结果来。毕竟昨天的那个,地面以上只有一层,地下据说有十八层,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
这一千三百多名俘虏,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在路上或多或少经历了与大蛇的斗争,知道麦轲等人非比寻常,也就既忐忑由期待地等着看麦轲到底要干啥。
大概是头回生二回熟的关系,这次麦轲只用了二分钟,一座二十层高的居民楼就拔地而起,矗立在众人的眼前。
所有的人都震惊得傻了眼,包括斯文等人。思想改造系统虽然也令他们惊奇,但是没有这个高楼往那里一戳给人的震撼直接和强烈。
麦轲也没有想到这个效果,因为在后世别说二十层了,百八十层的也是家常便饭。可问题是现在才是清代,没有人见过这么高的楼房。其实他们连什么是楼也没有概念,也就看到几层高的钟楼鼓楼什么的。
麦轲见到把大家给吓住了,不得不解释几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没留神,造得高了一儿。下次注意。”估计要使彼得在这里,又该吐糟了。在场的这些人都没有这个胆量,他们可真是把麦轲视若神明了。
这个新的建筑模式,由一样是思想改造系统没有的,就是这里有电梯。前者没有使因为不需要,那些罪人只有悔改以后才能从低层进到高层,而这种升级是自动的。
麦轲告诉这些人这座楼就是“天家”一号,专门给这些第一批进驻的老弱病残少居住,共有独立单元三千套,现有人员每人一套,一套可以住十口人。等他们到了大楼的正门入口,只见“天家”两个大字书写在门楣的上方,大字的两边各有“一号楼”的标志。
这时其他人也都围上来观看,麦轲也没有时间给他们一一解释,有时间还不如自己去实地了解。于是一挥手,就让他们都进楼去自己挑选自己的单元,愿意登高远眺的就去高层;愿意上下方便的就在低层;想二者兼具的就在中层。
为了掌握占用和空缺的现状,把有余的分给新来的人,麦轲建议任命一个负责人管理住房。斯文思索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秘书伊书文是做这种事情的最好人选。于是,麦轲当场任命伊书文为天国第一任住房部长。
而伊书文也不含糊,马上动员在场的少年人帮忙,每人发了一张字条,要求他们找到自己满意的单元以后,把名字和单元号记录下来,交回给他。
然后他就心怀忐忑地等待大家自发选择的结果,天国第一次分房会顺利吗?
三栖特种兵 第110章 人人皆为珍宝
麦轲这也是随时调整自己,尽量给出确切的指示,否则谁知道几楼算高层呀?还要考虑听众的词汇,如果说电梯,估计没人能懂,甚至有可能被吓住电梯?里面有雷电,那还得了?
所以他选择了自动梯替代,虽然大家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一看可以自己开动,就跟自动挂起钩来。
结果有一半人跟着麦轲涌到了电梯口,麦轲“灵犀一动”打开总开关,十部电梯同时开门,每部可以乘坐六十人,然后麦轲把电梯操纵系统设置成从五楼开始,每楼都停,就任其离去。
麦轲自己就不去凑热闹了。乘大家都去楼上看新鲜事物,麦轲来到外面的草场。乘此机会,他要把计划中的居民楼全部建立起来。
一会功夫,他就建立了和一号楼一模一样的另外两座居民楼,分别命名为天家二号和天家三号。在麦轲的计划中,这是给烧炭人移民预备的,他们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这时候,一号楼里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从不同的呼叫声汇集在一起的信息中,可以知道他们是在为房间中齐全的设备和用具而高兴。
没想到这么丰富吧。麦轲也不仅有儿自豪。虽然灵犀一动命令各种自然元素聚集在一起,因而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地创造出各种物资,这也要使用者发出指令才行。
所以麦轲一边操作灵犀一动,一边尽可能多地回想后世什么东西比较适用。凡是他觉得用途重要的,统统都指令系统制造出来。
当这些人看到床铺、脚蹬、书桌、厨具、餐具什么的,还不是很惊奇;但是看到冰箱、微波炉、洗衣机什么的,就一无所知了。当识字的人把上面附带的简单用途和使用方法一说,众人的欢呼声就不断传出,那是惊奇和高兴的混合声。
麦轲继续埋头苦干,又建造了天家四号和天家五号,这是为这里那些练兵的军人家属准备的。不但训练时如此,将来他们出征,如果家属在这里可以安居乐业,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无疑可以提高前线将士的士气。
最后麦轲建立了天家六号和天家七号,这是为工厂的工人,医务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所建,他们很快就会来到这里。
这时楼里的众人已经选好了自己的住房。大家普遍的反应就是一个字爽!有的一辈子没有过固定的家,骤然有了固定的居室,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
一个身体有病的老人,竟然高兴得过了头,引发了心脏病。若不是斯文有急智,赶紧叫来麦轲,给他吃了一粒万灵药丸,肯定就会乐极生悲了。
他从昏迷中醒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活命了,还在那里一声接一声地说遗嘱“把我儿子接来!把我孙子接来……我要把这好房传给他们……,给他们……”
己位和他熟悉的同伍忍俊不禁,提醒他说“老周,别急着给人了,你自己住吧。哈哈哈!”老周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转危为安。
麦轲安慰他说“老周,你可以把你全家都搬来,也可以合家团圆,怎么样?”
老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可以?”
“当然。我盖楼的时候,就是按全家设计的。不然到那里去找十个人呀。如果你家里人口多,可以从一个单元扩大两个、三个、四个,十个八个也行,只要你有百口之家。”
麦轲的话音一落,“嗡”的一声人群中就炸开了锅!
听说可以搬家,谁不想把自己的亲人都搬来呀?于是几乎异口同声地问“我们也可以吗?”
“任何人都可以。”麦轲当即肯定。
于是乎,众人就转向了搬家的具体安排了。讨论的结果是,除了不便行走的,所有可以赶路的人都去寻亲访友,要把亲人都带过来。
那些不能行走的,也找到代理,把信送到。麦轲对这些人一律发放盘缠,视同于因公出差。对那些为别人代信帮忙的人,麦轲格外把盘缠加倍。
见到众人群情高涨,向心力极大提高,麦轲心里乐开了花。这可不是他滥好人,然后盲目乐观。他的做法是计划之中的,他的乐观也是有根据的。
这么大荒原没有人哪成?需要人又不能把人抓来吧?所以住房福利就成了麦轲的吸引工具。果然一试一准。这个雪球保准越滚越到。
至于人满为患,来人无用,麦轲从来就没有担忧过。这个灵犀一动,可没有说只在这个地方有用,大不了我再找个新场所呗。即使是这个原野,也一直没看到边在哪里呢。
至于来的人,有没用的吗?只有不会用的人,而没有没用的人。文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多数流于对自己真没用的哀叹,可是论到神造每个人都有特殊目的,就真是百分之百正是如此了。
看我等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每一个人特殊才能吧。
而向心力的提高,麦轲就是通过灵犀一动得知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如何变动,无不在灵犀一动的观察范围之内。
所以大家对麦轲,对这里的做法和规定空前认同,都被汇总上来,报告给麦轲。因此,麦轲对人们赞同的变化和现状了如指掌。
麦轲和众人都是欢喜异常,虽然欢喜的内容不一样,欢喜的质量却是一样,绝无半虚假。
大家热闹了一阵,那些身强力壮的人都准备好可以出发了,包括所有的不肯投降的俘虏和所有的少年俘虏。麦轲又动用“灵犀一动”,从森林中开出一条道路,让他们出去。
这之前斯文曾经悄悄地伏在麦轲耳边问他这些俘虏放出去有没有问题。根据灵犀一动的数据,麦轲很有把握地说,这些的向心力已经确定他们不会离心了。而且即使他们泄露了机密,也没有办法提供任何具体的情报。而且找到这里,也进不来。
留守的这些人,麦轲也给他们作出了安排。可是当麦轲说出他要让他们做的事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完全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事。
三栖特种兵 第111章 太平水师藏兵
也难怪大家感到惊奇,麦轲给大家安排要做的事情是玩儿——不管是玩儿什么,只要愿意玩儿的玩意儿就可以去玩儿,甚至怂恿大家去玩儿。
他还鼓励大家把孩童时期玩过的游戏都寻找回来,然后大家互通有无。凡是有共同爱好的,就可以组成小组,人多还可以组成几个。
不但玩儿,还有比赛。赢了比赛的,会有各种奖励。这比赛又有不同的级别,总冠军会有大奖。
刚才还死气沉沉的听众,一听到麦轲这种奇怪的安排都活跃了起来,不用干正经事,尽管去玩儿,玩儿得好,还有奖赏,这不但没有遇到过,听都没有听说过。
于是,大家好像换了个人一样,纷纷把自己知道的玩法贡献出来。不少人心急,迫不及待地跑到外面空地,就地玩儿了起来。
时间不长,所有人都加入了至少一个活动组。有智力型的,有体力型,也有技巧型的;有使用器械的,有不使用器械的;有集体玩儿的,也有一个人玩儿的。
麦轲看着五花八门的游戏种类,兴之所至,也增加了两样羽毛球和网球。
麦轲再次运用“灵犀一动”,把玩儿这些游戏所需要的各种器械做好,比如围棋、象棋、跳棋的棋盘和棋子;球类活动的拍子、架子、以及各式各样的球;还有练体力的石墩、石担、石锁等等。
看着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各种娱乐之中,麦轲转身离去,留下洪秀全等人在这里照看。
让他们的生活积极起来,是麦轲改变这些老弱病残的第一步。鼓励他们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不但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改变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对治疗奠定基础。
既然把这些特别需要帮助的人带到了这里,我麦轲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他们活着;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生命的质量,活得精彩。
麦轲刚刚离开天家一号,豹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眼含幽怨,心中抱怨。麦轲马上知道了这家伙的心思,原来自己虽然这两天没有让它回去,却没有让它干任何事情,甚至把它抛在了脑后,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麦轲心里不禁谦然,对它抱歉地了头,通过“灵犀一动”对它来了一句“是我的错,马上就改”,一个跨步就骑上了豹。豹一声长啸,闪电一般窜了出去。
一人一豹来到水师训练基地,正好彼得在哪里伤脑筋呢。
本来一切顺利,这里湖面宽阔,湖水幽深,以前不能演练的高级水战战术,在这里可以全然展开;可是当训练到与约拿鱼协同作战的时候,却怎么都不能指挥如意。
彼得指挥吧,水师能理解,但是约拿战斗鱼不能领悟;换小约拿指挥吧,约拿鱼没有问题了,水师又不知所了。彼得尝试了多次也没有成功。
麦轲一听,马上明白了问题的关键缺乏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指挥语言系统。对彼得束手无策的难题,对麦轲就是小菜一碟了。他马上决定举办一个训练班,参加的是五个水师士兵;五条约拿鱼中的战斗鱼。
另外,额外叫来五条约拿小鱼,因为这些小鱼虽然目前还不参加与水师的配合训练,它们也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所以基本的指挥语言也是需要的。
彼得把各种指挥的方式收集在一起,包括旗语、手势、语言,然后每样都归类成十种。然后麦轲通过“灵犀一动”分别把它们传达给了参加训练的人和鱼。
这些参与者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这种新的指挥语音系统。那些鱼甚至比人掌握的还要快。彼得见麦轲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这个令他头痛许久的问题,兴冲冲地就演练了起来。除了开始的生涩以外,很快就配合得珠联璧合了。
这下彼得更加对“灵犀一动”垂涎三尺了。看着麦轲眼睛都绿了,恨不得给麦轲来个搜身打劫,把《驭物诀》给抢过来。
麦轲没有理这个心急的彼得,而是跟他说了他来这里的目的。原来麦轲是来看看他们水师训练的成绩。
说完,一拍豹,腾空而起,直上端。他要来个居高临下,俯视这支浸透着彼得心血的太平水师,看他们如何排兵布阵。
麦轲没有意识到,坐下的豹却纳起闷来原来我也能飞,否则就不叫豹了。可是那时的飞只是短暂的凌空,说是凌空跳跃可能更恰当一些,还要借助地形地势。现在倒好,说飞就飞,如同家常便饭,还驼着这么沉的一个家伙。要是我自己还不是更加远走高飞?
其实它没有搞明白的是,如果不是麦轲的帮助,它基本和从前一样。麦轲是用他制服的飞行功能托住了自己和豹。他就是觉得骑着豹舒服,而且威风,况且还显示自己对群兽的主权,才带着豹一起飞的。你想想,兽王都成了坐骑,群兽焉有不服之理。
这时彼得已经把船队摆列成战斗队形,分成两队,互相把对方当作假想敌,展开攻击。一队是红旗指挥,另一队是蓝旗。后者的船只是前者的一半。
只见双方各自运用水战战术,在敌船中来往穿插,不断地形成局部的包围和反包围。一旦短兵相接,马上展开激战,并且时有接舷战发生。
不管是战术还是战斗技术,双方都已经相当娴熟,和不久前的在荡天湖那场水上战斗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双方都知根知底,对方出什么招马上就心里一清二楚,所以没有什么突然性,只好在随机应变,临敌反应上争个高低。
蓝队由于船少,最终不敌,只好掉头逃跑。为了成功逃脱,他们不得不留下五条船殿后阻击追敌,结果在这五条船的拼命拦阻之下,其他船成功远逃,这五条船却被俘虏了。
眼看蓝队越跑越远,再追已经鞭长莫及了。正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发上了变故。逃船的前方出现了一群巨大的鱼类,把他们的逃跑路线截断。正是战斗鱼!
红队一看良机再现,立即鼓噪冲锋,要给蓝队来个前后夹击。
看着蓝队在战斗鱼的攻击之下已经束手无策,红队更是群情振奋,各船纷纷各自为战,一窝蜂向蓝队围了上去。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把蓝队一网打尽的时候,突变忽生!
三栖特种兵 第112章 烧炭转业采矿
就在红队接近蓝队,即将进行接舷战的时候,刚才还斗得热火朝天的蓝队和约拿战斗鱼突然停止互斗,一起转过身,齐心合力向红队反攻过来!
这时红队也反应过来了——原来这里面有诡计!而且还有新参加的鱼类同盟军参与,弄得真事一样,让我们上了一个恶当。小说文学网..
难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胜利了?不知道我们比你们多许多船吗,而且你们还丧失了五条!红队马上手忙脚乱地调整队形,准备凭借自己船多人众的优势,和蓝队决一死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