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一介
所有这些事情,伊书文都一一记录在案,留待以后一一落实。
随后麦轲把加文接了进来,在去禁烟所得路上把相关情况和需要交接清楚,然后就让他和傅长龙去具体落实了。随他来的有一百名同工,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在给那些决志信主的人进行受洗前教导时,受圣灵呼召,脱颖而出的。至少暂时人手是够用了。
接着麦轲去见那四位科学家,这些人还在等米下锅呢。他们这些天已经把设备熟悉一遍,全都符合他们事前的要求,只要原来齐全就可以开工。
完全按部就班现在作不到,麦轲就利用“灵犀一动”把他们需要的一些精华原料找来,先让他们小规模形成生产能力,为将来大规模生产打下基础。同时,继续研究新的产品,新的项目。
在去见彼得之前,麦轲把洪秀全和曾玉珍找到一起,告诉他们他马上要离开,农业、工业、采矿等就由他们二位负责,该生产的就生产,不能生产的就做好准备。同时吩咐在原来烧炭人居住的地方,分别建造冶炼基地和军事要塞。
最后,麦轲走到了彼得住处。别的没有上楼而是让彼得下来。然后二人一起来到湖泊对面的宽阔场地。那里恰好有一个山湾,三面是丘陵,一面对着场地。丘陵都被树林覆盖。
麦轲停下,说“就在这里吧。”
说完就在彼得不解的目光注视下,站立不动,双目微闭,双手指向山湾。
大约有十分钟的时间,麦轲双手正对着的山湾悄然出现一个洞穴,大概有两米高,四米宽,部呈弧旋形。
麦轲这时把手放下,自言自语道“还好,整整八十公里。”
彼得不懂麦轲说的什么,更不在到他在干什么,故而疑惑地问“你在干什么呀,挖防空洞吗?”
麦轲这才告诉彼得,他刚才使用“灵犀一动”,做了一项超远距离应用试验。做完了以后,知道这个距离是八十公里。
“那你成功了。结果就是一条地下通道,比你上次来的那条暗河还长,一共八十公里,从这里指直到今天村,你还记得吗?就是我们到了这里以后第一个遇到的那个村庄。”
“你这不仅仅是试验,而是有目的的吧?”彼得对麦轲还不清楚?单纯作作试验,他哪里肯费这么大工夫!
“当然!我是建立一个秘密通道,把大哥张远训练的那些兵都转移到这里。达真正实现秘密训练,隐蔽出击的战略意图。”
彼得一听这个也来了劲头,这以后就可以和张远队对手了!虽然我在动手上和他不分胜负,在练兵上……就不信你能强过我!
这二人都是行动派,马上就进了洞,打算直接走上一遭,直奔金田村而去,给张远一个惊喜。
二人进洞一看,只见一个光滑敞亮的地洞笔直地向前延伸而去,洞壁的部和两边全都平整如镜,看上去密实紧凑。
麦轲知道这是灵犀一动调动必要的元素积压的结果,其强度和密度超出任何天然的洞穴结果,绝对不会有漏水和塌方的情况出现。
一开始二人还腿着,因为要边走边检查质量。大约走出二十米,发现质量非常稳定,没必要再逐段检查,因为系统工作都是很稳定的,何况这是“灵犀一动”!
然后二人就开动了服装上的飞行功能,闪电一样飞过了隧洞。找到彼得以后,就把彼得拉进隧洞里,让他一起飞了回去。
飞行速度太快,几个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出了隧洞。麦轲这才对他说“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张远抓了一把头皮,四面略略一张望“练兵场?”
麦轲和彼得也作声,只是笑着看张远。后者又观看了一遭,尤其是看到彼得的那些战船,一牌大腿,高声说“这绝对是绝佳的练兵场!你们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麦轲以前只是让他通知别人过来,从来没有细说这里的情况。这时,才提纲挈领地给张远介绍了一遍;同时告诉把所有正在训练的步兵和骑兵都转移到这里来,包括哈俐的洋枪队。
彼得这时才走向前去,“砰”的一声对了一拳,说“以后咱哥俩在练兵场上见个高低!”
张远当然知道这个洋兄弟好胜心极强,不过自己也不会认输吧?当下爽快答应“大哥我自当舍命陪君子!”
三栖特种兵 第127章 冤家如此再聚
麦轲给张远和彼得接上头,也不管张远听了他的奇遇以后有多少问题要问,马上就离开了。这哥儿俩对付这样的事情稳妥的很。
走出一段才想起挑选空军的事情,就用“灵犀一动”告诉他们各挑选百名最好的士兵,配备猛禽,然后演练空中战斗的本事。具体如何做,也交给二人自己去想办法。
他现在已经在赶往金田村的路上。金田村就是韦昌辉的父亲韦源介现在居住的地方。历史上的韦源介在没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是一个铁公鸡式的人物,连给儿子娶媳妇都要趁火打劫,杀价杀到低于底线的地步。这也给韦昌辉和傅善祥的婚姻破裂买埋了导火索。
可想而知他平常是多么的一毛不拔。据说他有一个经济原则——只进钱,不出钱。也就是说所有的收入都留起来,不许开支;攒够数,就去买地。这样,韦源介很快就成了金田村附近一个拥有最多土地的地主。
不过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韦源介有相当高水平的经济头脑,而且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攒钱买地,这是长期投资,不说是最好的投资项目,起码也是最好的之一了。而且对他来说,可供选者的投资项目本来就不多,这购买土地可能就是唯一具有可行性的投资了。
至于后来这个有铁公鸡声誉的老人,毅然在起义之初就把全部家产都支持起义,说明了他的果断,敢于冒险,不惜孤注一掷。其实后世所有成功的富翁,都具有这个品质。
嗯,沿着这个线索走,这也许能打开这个老人紧闭的大门吧。
昨天,麦轲接到韦昌辉的信息。这位原名是韦常麾的弟兄,汇报了他目前执行任务的进展。在成功穿越韦昌辉以后,他奉命回家,意图说服父亲捐财产支援起义。他也知道麦轲目前不是真的需要这财产,而是通过这件事情,让老父归心,带动其他人归心。
耐心地做了许多日工作,他自己认为自己做得比真儿子还孝顺,甚至经常哄得这个古板的老人开心大笑,但是在核心问题上没有任何进展。他几次提起后,老头子不但不同意,反而对他越来越怀疑,甚至认为他是和别人一起合伙骗他。
他的守财奴观念太根深蒂固了!他对我的成见太深了!这是韦昌辉的结论。结果就是昨天,父子二人彻底闹僵,老人家竟然要和儿子断绝关系!
完成不了任务,走又不能走,这个任务没有着落,作为特种兵的韦昌辉,怎能半途而废?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麦轲求援。
麦轲又稍微回顾了这一段时间所完成的起义准备,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找到了圣山基地那块宝地。那不仅仅是一块地皮,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更主要的是那里的所有条件。那生命泉水,那友好的飞禽走兽,外加约拿鱼,还有那长遍山坡地各种干鲜水果,更不要说那驭物诀和灵犀一动了。
麦轲心里充满感恩,也增强了信心,积累了更多战胜前面任何困难的勇气。
麦轲心里想着事情,可是一不耽误飞行。八十公里的路程,他半个时辰就到了。一进村,就见到一个身影在那里眺望。看那白衣秀士的装束,麦轲马上就认出那是四哥韦昌辉。
二人相见,握手寒暄。
韦昌辉的白衣有脏,快成“灰衣秀士”了。他有惭愧的笑了笑“还要麻烦小弟前来,四哥惭愧呀。”
“四哥辛苦,连你的招牌风格‘风流倜傥’都顾不上了,可见你是多么殚精竭虑。”接着问他“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和伯父就闹僵了?”
“还是怨我。我开始有掉以轻心,以为凭我的聪明才智说服一个土财主还不是手到擒来?那里知道老人真人不露相,后来才知道他是深得经济学真髓,而且他老人家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个精明透的人物。”
“原来你也这样高看他呀!看来你的前身在这方面比他差远了。”
“是的。不过我还是喜欢我这个前身的性格。没有太多的阴谋诡计。不过我发现一个秘密哎……”
“那是什么?”麦轲见这素来高雅的四哥突然有八卦,不禁大为好奇。是真的特备令人惊奇呢,还是受到了原身性格的影响?嗯,这是个问题,我得紧密注意。
“原来这个韦源介一直就不看好自己的独子,却很欣赏自己的儿媳,就连韦昌辉都注意到了父亲要把家产交给傅善祥大理,所以心中怀有不满,外带不服气。”
“咦?还有这事?这不仅仅是经济脑瓜的问题了,还敢打破传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麦轲赶紧消化这个新情况。如果这样的话,傅善祥在场,参与说服工作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效果不同?他就把这个想法和韦昌辉说了。
“我没问题呀,反正老人家也不知道我离婚的事。老人还问我为什么媳妇没有一起来呢。就是不知道人家同不同意。”
“我同意!”
树后转出一个人来,白衣飘飘,满面娇艳,不是傅瑞祥是谁?
原来她在桂港决志信主以后,参加了受洗班,然后就和张远等人一起回到了金田村,在一位信主的姊妹家里住了下来。虽然没有回她的婆家,也就是韦家,因为她以前是韦家的媳妇,却一直在附近转悠,有时远远地看着熟悉的房子,尤其是那个白衣身影。
她尤其注意到了那人白衣变成了灰衣,心里不禁暗自思忖“难道是为了我而沮丧?”
这样看来想去,她原来对丈夫的厌恶好像早就烟消散了。这个人还是琢磨不透。越琢磨不透,越想近前了解,于是本来还离得比较远,结果不知不觉地越来越近,正好听到他们关于自己的对话,竟然还顺口答音地接过话头答应了下来!
这也太羞人了!
等意识到了,也什么都晚了,只好走了出来。说自己恰巧路过,偶然听到他们说希望自己做什么,处于帮朋友忙的考虑,自己当然就当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下来。
看到两位男士听了自己煞费苦心的解释,还依然都奇怪地盯住自己看,傅善祥有挂不住,一跺脚说“你们不信就算了,我走!”
三栖特种兵 第128章 韦家疏财助义
有麦轲在,当然不能真的放傅善祥离去,她可是主内的姊妹。即使韦昌辉,虽然名义上和她是离异的夫妻,可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至少没有什么仇恨吧?
何况几次接触下来,还真有那么丝丝好感。而这个好感却和他的前身没有任何关系。
“姊妹不能走!”“欢迎你参加。”
二位男士赶紧表态,弥补以前的过失。
傅善祥就坎骑驴——顺坡下,施施然和二人一起去见韦父。
韦父韦源介这两天也是怒火满胸,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越发不争气了!原来虽然木纳,起码不傻;现在倒好,表面上似乎机灵了一些,实际上心里更蠢了!
难道不知道老爹辛苦一生,积攒的这家业,是韦家的命根子吗?你小子竟敢提出都献出去,支持那些没影儿的事儿,我非把你这个逆子赶出家门不可!
老人家正在那里发狠,实在为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伤透了心,看到大门口来了三个人。头前就是那个穿白衣的逆子。
这个白衣他现在看起来也是特别不顺眼了,开始看儿子这身打扮还挺高兴,至少外表上接近读书人了,以前他可是喜欢短打扮的。
正好气没处撒呢,撒气筒就来了,老人家开口就要痛骂,一看第二个人,又把到了舌头的痛骂咽了回去。
那不是儿媳吗?她什么时候也来了?
这时候韦昌辉就像没事人一样,对韦父大声说“老爸,快来,有远方的贵客到!”
韦父心里嘀咕“什么远方贵客,还不是你的狐朋狗友!大概是帮你游说的吧。”却不失礼貌,站起身来,到了大门,对麦轲说“欢迎来到陋室,真乃蓬荜生辉!快请进来。”又对傅善祥说“贤侄女也回来了,快进屋休息休息!”
韦父和傅长龙是老朋友,故此他仍然称她为侄女。
几个人来到中堂坐定,傅善祥也没有回避,自己搬了个凳子坐下,看得韦父又是一阵纳闷,怎么这个儿媳今天也不一样了?处处都有古怪!
韦昌辉直奔主题“老爸,你不总是说我说的事情没有影儿吗?我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大的影儿,麦轲是具体管这件事情的,让他直接告诉你吧。”
此前,他们已经互相介绍了姓名,其实也就韦父一人不知道麦轲是谁。
麦轲上去就是一番恭维“伯父,我虽然是初次和您见面,可是久仰大名啊!我最佩服的就是您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创立了这份偌大的家业,只用了短短二十年时间。您那独到的眼光,果断的决定,尤其是持恒的努力,都是我辈效法的楷模!”
这几句话一说,老韦顿时觉得满身舒坦,这可真是知我之言,从来没有人这样了解自己,就是自己也没有这样精辟地总结出来。
旁边的韦昌辉一阵惭愧,我还是主角呢,也一直没有这么透彻的认识,更别说用言语表达了。这小弟果然有过人之处。
就连傅善祥也被触动。她平常对韦父也是佩服的,但是在自己的嫁妆上,被他压价太狠,她一直耿耿于怀,我傅善祥难道就值那么一银子?听了麦轲一番总结,她那因为离婚已经淡薄的一怨恨一下子就烟消散了。
韦父哈哈一笑“贤侄过奖了。我也是不得不为。想我一个外人要在这里谋生,上有贪官污吏,下有土豪劣绅,我不对自己狠一,没有坚韧不拔的心志,早就被吞食了。生存都不可能,谈何发家呀?这不过是我生存的方式而已。”
老人家果然有不少苦衷,不过他都挺了过来,而且逾老弥坚,现在依然乐观向上。想向上,难道能找到比天国更宽大的舞台吗?
麦轲霎时间对说服老伯加入天国伟业充满了信心。
“老伯雄才大略,果敢坚毅。不过现在的这份家业,似乎和老伯的才能和努力不太相称。”麦轲有些遗憾地说。
“咳!别提了。贤侄这话又勾起了我的心病。如果没有官府和豪绅的捣蛋,没有银子的短缺,我的土地起码要增加一百倍!而且,还有更多赚大钱,快赚钱的机会,我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溜走,我没那么多银子啊!”
“如果有机会的话,银子也没有限制,老伯想不想施展一下您没有展现的才能?”
“真有这样的好事?曹操还想老骥伏枥呢,何况我还没有老!”老人的胸膛霎时就挺了起来,似乎里面充满了豪气。
“那好!我现在就任命老伯为太平天国投资部长,兼任土地管理局局长!全国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老伯觉得合适,就可以买过来。至于银子,敞开供应,老伯您花多少跟我说就是。”
韦源介一听这话,如遭雷击。什么部长局长的他不在意,只当是没有影儿的事,直到他履职以后才知道这个职务的位高权重;后面这个银子敞开供应,可实实在在把他完全震慑,这可是他一生的萦回梦想啊!
麦轲继续添柴续火“我和贵公子昌辉兄情同手足,对他也是了解甚深;您也不要指望他接您的班了。昌辉兄更适合冲锋陷阵,管理国家大政。他会在那个领域大放异彩的。届时,老伯在理财方面,昌辉兄在军政界,两颗明星,珠联璧合,岂不更加光宗耀祖?”
韦父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赚钱的料,也想让他进入政界,有个声援,可惜他也不是弄文的料,秀才考试不及第,买个进士头衔遭人讥讽不说,还吃了官司,罚银了结。这时听到麦轲对儿子前景的描述,顿时觉得儿子的前途比自己的事情更加重要。
“贤侄儿,你可真是我韦家的福星!犬子承蒙你这样看重,实在是韦门大幸!昌辉,还不过来跪下谢恩!”
连喊了好几句,韦昌辉依然笑嘻嘻地坐在那里无动于衷。麦柯也没有阻拦,看看这四哥是否真的遵从父命给自己下跪,好歹也让自己感受一下被人下跪时什么滋味。
这时候一直旁边当观众的傅善祥说话了,再不说就没她什么事了“您就别难为昌辉了,他们平常都是哥儿们,铁着呢。这一头磕下去,还不折煞麦轲?是不是,麦轲?”
磕头的事不了了之,不过第二天,金田村整个轰动了起来——铁公鸡把所有的财产都献了出来,支持拜上帝教!
三栖特种兵 第129章 六化先生出山
韦老先生这一毁家纾难的先导行为,虽然在财力上没有帮多少忙,却在人心所向上帮助甚大,连最负盛名的铁公鸡都拔光毛所支持的事情,那还不是十足十的好事?
很快,金田村以及附近的乡村举家参与拜上帝会就形成了潮流,参与者所抱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门。反抗满清暴政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其次才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也就是拜上帝教宣传的天国生活。投机心理,认为是发财机会的也不在少数。
麦轲和始作俑者韦源介面对这个情况也只有苦笑,好像脱离了原来的轨道不少。老韦那天看似心血来潮的行为,其实是他敢于孤注一掷惯常反应。既然他要支持儿子在军政两界出人头地,当老爹的当然要给力才行。于是,主要是为了儿子的前程,他毅然献出全部家产。
可是让拜上帝教的人一宣传,就和老韦的初衷大相径庭了。什么破釜沉舟,决意反清啦;什么什么深明大义,忠心爱神啦;什么一心向善,舍己为人啦,全都来了。
说到后来,连韦源介自己都不知道开始到底是为什么了,难道我就是想得那么高尚?
麦轲则完全理解这种做法。拜上帝教多年被压制,费尽心机也不得突破,有这样一个机会,岂能轻易放过?所以麦轲在理解的同时也大力支持,这也许正是破冰之先兆。
麦轲有个计划,稍微呆上一两天,他就带上韦家父子到圣山基地看看。老伯是开眼界,四哥是熟悉这个基地,他还从来没有去过。
傅善祥不知道去了哪里,既然四哥也不在,估计二人又找地方下棋去了。一个是打发时间,一个是越输越不服气。自从第一盘开始,她就没开过和。这四哥也真是,就不知道谦让一?
正在这时,一个家丁进来说,有人找麦轲,自称是六划先生。
六划先生?六划先生!他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麦轲头脑中马上调集出一纸情报,那是九哥吴仁晓在北径时收集来的。情报的主体是一首四言诗。
常在泰山颠,
偶尔戏人间。
胸中藏六划,
四方天地玄。
所以人称六划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东西南北,外加上下,任其遨游。平日隐居泰山;兴致一来,侯门将相之间行走,如履平地。尤其是和三教九流,都有深度交往,真可算得无冕之王。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麦轲不敢怠慢,赶紧起身迎了出去。其实他心里也一直向往会见六划先生,看看这个时代的翘楚到底多么出色。
出门一看,一个长身而立的身影正站在不远处,负手而立,观望不远处的犀牛岭山麓,口中还念念有词“这山势虽然不错,可也没有出奇之处,更没有虎踞龙蟠的气势。如果麦轲以这里为发祥地,就前景有限了。”
麦轲的耳朵多灵敏啊,早就听个一清二楚,心里回应,我虽然不信那一套,可是我也真没看上这里。什么时候也让你见识一下圣山基地,再谈观感吧。
麦轲前趋两步,开声打招呼“前面可是六划先生?”
那人悠然转过身来“可是麦轲?”
“正是麦轲!”
“不错,六划!”
二人相互一揖,谦让着走进屋去。
韦源介这个主人一看没有自己的事情,略尽地主之谊,就忙他的事情去了。屋里只剩下麦轲和六划先生二人。
“先生此来,可有见教?麦轲定然洗耳恭听。”
“咳,听说你不拘小节,坦坦荡荡,怎么也学那些庸人俗礼?什么先生不先生的,直接叫我六划就好。”
麦轲也觉得在那里先生来先生去的别扭,一听这话,正合己意,当下就改了口,直接称呼六划先生为六划了。
而六划也就开始回答麦轲的疑问。
原来都是叶名琛惹的祸。六划前不久心血来潮,去了一趟北经,正好赶上来此公干的光州巡抚叶名琛,就被他拉进家里,老叶也是六划在官府中的多年朋友之一。
东拉西扯之际,老叶提起所经历的奇人趣事,这当然也令久居深山的六划大感兴趣,虽然他对那些狗苟蝇营的事情深表厌恶,对新鲜事物还是非常好奇的,表示很有求知欲。
结果,老叶就把和麦轲在光州的交往经过和六划详细描述了一遍。可惜他和麦轲也接触时间很短,所以不是很清楚这个人都有什么奇妙难测的内涵,总的感觉是很厉害,所以建议他有机会的话,亲自接触一下。
这个好奇心一经触动,就变得难以抑制,六划先生是什么人,号称东西南北四方和上天下地都在自己的规划之内,焉能等待机会找自己?
于是,他就顺藤摸瓜,一路找来。也亏他三教九流脚面水平趟,得到各色人等的指,才终于找到了这里。也恰巧麦轲刚从圣山基地出来,所以才能见面。
麦轲听了感叹不已,别的不说,就凭这常人难及的毅力,也非同常人了。从北经找到这里的难度,可比我穿越过来难多了!这样的心志,何愁大事不成!麦轲不禁生出惺惺相惜的情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