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栖特种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一介
这个什么意思?
其是谁?
麦柯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存储器,发现这句也是来自道德经。
在看看上下文,这个其,说的就是道!
意思呢,大概就是道的大名,一直都在那里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一览群山小。
“道常无名。”
大道经常的状态是名声不显,不是没有名字。
这个不用查,麦柯也是知道出于道德经。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这个是道的描述了,极言因为道的大,反倒看不到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就不知道有道这样的东西存在。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这个也是来自道德经,可以看作老子的强大气魄。
老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他在说,如果让道如同其它东西一样活跃起来,展现它的能量和作为,整个世界就都装不下它了。
为了不让它抹杀其它一切,老子就用一中最质朴的无名状态来把他镇住。
要说老子的气魄之大,古今中外一时无两。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老子继续以高屋建瓴的姿势表达自己的牛逼,说他这个无名之朴一招过去,那个被他镇压的道,就成了无欲无求的存在,从而世界清静了,其它各路没有道那么巨大的东西纷纷上场。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虽然以无名之朴镇住了,但是也不能太亏待,还是给它弄个名字,勉勉强强地叫它“道”。
“强为之名曰大。”
这个道,可说非常硕大。
“视之不见名曰夷。”
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无色。
“听之不闻名曰希。”
听不到的东西就是无声。
“抟之不得名曰微。”
摸不到的东西就是无形。
这三种状态,都是道之所有用无名来形容它的原因,
一个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摸之不着的东西,当然也就是无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嗯,这个牌子到目前为止字最多,还是关于给道命名的问题。
概而论之,老子说这个道也,有和无,是道的两种形态而已,如果从无这个角度去看,就可以看到道秒到巅峰;如果从有这个角度去看,又可以看到道精彩纷呈!因此,这两个事情,虽然说的似乎不同,却同指一件事,这个在一件东西上的让有何和无合二为一,才是幽深的玄妙存在。
“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有名家!”
老子的意思是……
嗯?这个不是老子的!
终于换了口味!
这个是孔夫子论语中的论点!
名正言顺,这才导致了名家的产生和存在,因为正名是一切成功干事的基础。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这个标语就是广告了!
意思是说,没有我这样名家给你定名,你连话都不能说,焉能成功?如何赚钱?谁信你?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慢着!这是夸孔子,还是贬孔子?
你们可是名家,不是什么都讲究个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吗?
原来你们极力作的之后,追求的是无名呀!
麦柯等人看到这里,对这个名家大概也有了了解,原来到了名的关键之处最后关头,还要把名深深藏起来,无名胜有名!
有意思!
这时候,一个十几个人和举得大幅标语牌上来了。
一眼就看出这块牌子的与众不同。
原来其它的牌子都是一句话,没有注明来源,唯独这个,上面明白注明这个东西来自公孙龙子的《名实论》!
看来是名家的集大成了。
这块标语牌竟然有一千多字!
麦柯方眼开去,这位可谓名家开始鼻祖式的人物讲的是名字和实际的关系。
原来名,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功能是表现名后面的实际。
所以,公孙龙子一上来就来了一套定义,其实这就是名了。
第一个定义,什么是物?
公孙龙子回答:“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天地之形及天地之所生者,皆谓之物也。
第二定义,什么是实?
公孙龙子回答:“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就是说,有一个东西,用来描述其所要描述的东西,而不过度,这就是实,也就是和实际情况相符。
他还举例说:“取材以修廊庙,制以车服器械,求贤以实侍御仆从,中外职国皆无过差,各当其物,故谓之实也。”
第三个定义,什么是位?
公孙龙子回答:“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
为什么位很重要?
公孙龙回答说:“实者,充实器用之小大,众物之卑高,器得其材,人堪其材,庶政无阙,尊卑有序,故曰位也。”
这说明了,所谓位,就是各得其所,保持正常秩序。
第四个定义,什么是正?
公孙龙子回答:“出其所位非位,离位使官,器用过制,或僭于上,或滥于下,皆非其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也就是说,因为有非其位的弊端,所以要予以矫正。
简单说,这个正的功能,就是让人老老实实各安其位。
公孙龙子特别轮速了正的功能,他说:“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不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以正正于不正,则不正者皆正,以不正乱于正,则众皆疑之!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故正其实正矣,其实正则众正皆正矣。”
公孙龙子最后总结说:“必也正名乎!”
那个湘军出战的将领,是一名文士,对这些东西了解甚深,一直在看这些,看到最后一句,掉头就走。
对方也太逗了,这不是本儒家学派大成先师的名言吗?还辩什么辩,打什么打!
于此同时,一波农家子弟兵已经上来,把多半边场地都弄成了百草园地。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三栖特种兵 第1375章 医家百病百草(大改)
农家大军显示了他们的职业特色。
首先农家是一个操作性为主的流派,他们的目标和方式,都是指导农业生产,因此,他们的学说,也是解决如何组成生产、如何符合农时的具体措施。
当然,他们也有政治主张,不过政治主张遭到了主流儒家的残酷打压。
因此,坚持政治主张的农家学派,就湮没在这种无情的斗争之中了。
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上古时期那种君王的实际作为,当然也许就是酋长。
那就是君王与民同耕,
农家学派认为农事活动是最重要的、最高贵的,因此君王亲躬力行,不但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一种敬虔行动。
麦轲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不少,离找出解决的方案还差得太远,难道一事无成,就此结束?
否则你强调了半天农事的重要性,自己却远远离开,有什么说服力?
而且根据传说状态的历史,上古的那些贤君,都是这样作的。
即使是大夏国的开过君王大禹,也是如此!
他治水的功绩,可是不容否认的,而治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项重要的农耕活动。
尤其也可以看出孔孟之道的叶公好龙做派。
孔老夫子喊得声音最高的一个主张,不就是克己复礼吗?
怎么这么一项君王亲自参与农事的最大的礼敬行动,就不坚持恢复了呢?
不但不主张恢复,而且还对坚持恢复的农家,予以无情打击。
可见他们的克己复礼,实际上是一种克礼复己,行动整个和他们的口号相反。
农家当然也和其它流派一样,不可能抗拒统治者和儒家的合力镇压,只好不提政治主张,转而钻研技术。
因此,这不能算农学家没有大局观,只能说他们的大局观没有施展的条件。
因此,到今天为止,这派农学家的特点就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种流派。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数特多!
中华上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也就是主要产业就是农业,支持国家功能运行的也是农业,甚至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也是农村地主家庭培养出来的,起码是富农!
这些人在官府中占绝了统治地位,以至于发出一种强大的声音,除了农民以外,那些工商业者,不允许进入官员阶层。
因此,造成了死农工商四民,只有前两个团体,可以进入官僚体系。
今天他们来,也体现了他们人多的特点,别人都是四百人一个营队,偏偏他们光是主力军就是八百人,还是不少扈从军也来了。
一看对方来了这么多人,曾国藩只要派出两个学生营,凑够了八百人,然后山长丁善庆也只好赤膊上阵,来协调二个学生营之间的合作,在这之前,他们可没有练过这种一起上场并肩作战。
这两个学生营还没有站稳,那些农家子弟兵就冲了过来,
他们以抓紧农时只争朝夕的精神,一拥而上!
第一波人,大约有一百人左右,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
如和知道他们膀大腰圆?
因为他们都光着膀子呢。
光着膀子上战场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也角不多见。
正式历史记载里一个没有,小说者说里,也就三国时的许褚大战张飞的时候,光了那么一回,后来还被箭所伤,那个作者还嘲笑了他一顿,说不光膀子玩儿彪,就不会有事。
结果今天大家也都算开了眼界,这前排一个各个都光膀子,正好让大家见到他们的膀大腰圆。
他们手中的兵器,跟他们的光膀子形象很有关系,都是一柄寬头大铁锨!
最前面的寬头,大约五尺一个横面,然后就有三尺多长!
这种铁锨是专门哇河泥所用,一锨下去,能挖出五六百斤一坨河泥,然后扔到高高在上的堤岸上去,没有力举千斤的力气难以胜任这种高强度活计。
即使很厉害的男子汉,不过三五锨下去,就汗流浃背了。
穿衣服也得脱!
所以久而久之,凡是干这种活的,就习惯于不穿上衣了。
他们上来,平端这种阔大的铁锨,锨头平推,对准那些湘军学生兵的脖子,还没有近身,就是一股寒气冲到了脖子周围!
搞得他们脖子不由得缩了起来!
这种未战先怯的状态,气得丁丁善庆大吼一声!
“你们都是缩头乌龟吗?平时的豪言壮语都丢到你姥姥家里去了?全都给我脖子伸出来,就是死,也别当缩头王八!你们这些王八蛋!”
老头显然气得够呛,从来不爆粗的文雅老头,今天都狂飙粗口了。
那些学生兵也是没有经验,被那些农家子弟兵奇异的兵器和行为给吓得有点儿无所措手足,下意识地缩了脖子。
岳麓书院的最后产品,岂是真的孬种!
他们立刻一挺脖子,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可惜的是,他们这么一折腾,不但士气大受影响,而且也失去了先机!
结果,就听到咔咔咔响声连片,五六十颗人头给干净利索地铲了下来!
这些铲人的大汉,接着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接着举手扬锨,嗖嗖嗖,锨中人头飞了出去,漫天飘荡!
一时之间,双方的人全都傻了!
湘军被惊呆了!
农家子弟被吓傻了!
虽然他们用惯了这种平头铁锨,可是杀人还是第一次!
他们也没有想到,对方的湘军竟然如同泥雕土塑一样,竟然伸着脖子任他们铲。
一看真的铲到了人,而且效率特高,直接就铲死了,他们惊叫了一声,转头就逃!
有的甚至丢掉了他们的大锨。
这锨是他们吃饭的家什,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对不会离手的!
前排的一掉头,后面的也都顺势撤退了,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接着上来的,是医家队伍,他们一上来,就不问三七二十一,直接救人!
他们都是纯粹的医家后人,虽然也有自己的立场,有支持,有反对,但是见到有人受伤,需要他们的救治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就只有病人了。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三栖特种兵 第1376章 商家通流有无(大改)
既然是上了战场,那就要两手准备,一手是杀人,一手是救人。
能不能杀人不论,救人的本领必须有。
本事不算全面的,就是那些只能救人不能杀人者。
全面发展的,他们救人肯定厉害,杀人也擅长。
当先一员大将,两手各有一柄飞刀,一边发号施令,一边两手都没有闲着,不时地发出飞刀。
这飞刀当然都是有明确的目标,不是杀人就是救人。
杀人的那些飞刀,就是本着那些想趁火打劫的湘军士兵,他们也不知道是打仗大糊涂了,还是别有用心,这些医家子弟本来是上来救人,他们却不问青红皂白,过来拿刀就砍,举枪就刺。
对这样的凶徒,那个耍着飞刀的大将,就不客气了!
一柄飞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无声无息地飞了过去,扎在了他的身上,制止了他的杀人行为。
至于这把飞刀落在何处,就靠耍刀之人的心情了。
当然这种心情是根据他的判断而调整的。
比如说,他判断那个即将挨刀的人心存杀人恶意,那就对比不起了,一刀直奔要害!
不是脑袋被齐脖子割断,就是心脏被正中刺透。
反正他这样一来,即使是大罗金仙想救他,也束手无策。
对那些昏了头的家伙,他的这柄刀,就奔胳膊大腿这样的非要害部位而去,死不了人,但是也不能继续危害了。
有的时候,甚至把他使用的武器给砍断就完了。
还有一种飞刀,不是杀人,而是救人。
比如止血呀,消毒呀,疗伤什么的,都属于这样一类。
每次飞刀一飞,一片刀光闪烁中,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众医家子弟就是一阵欢呼。
“好飞刀,华佗再世!”
“真厉害!刀到魔除!”
“好医术!起死回生!”
“华头儿,我就服你!”
那个耍飞刀的大将不骄不躁,只是对高呼的人微微点头,继续有条不紊地飙飞刀。
指挥整个战斗的麦柯,大喝一声:“华!赶紧干活,比玩儿票了!伤员带下去,吧你们的对手搞掂下场!”
那个华佗的后人华立刻停止了手中的飞刀,大吼一声:“得令!兄弟们,救人的继续救人,杀人的跟我来,让他们看看我们这双救人的手杀人的是不是也如同砍瓜切菜!”
华如此一吆喝,大约有一半正在忙着治病的人,一跃而起,跟着华去打架。
经过刚才一段紧急抢救,重伤员已经都得到治理,剩下的都是比较轻微的伤员,就不用着急了。
况且还有一半左右的医家子弟还在那里坚守岗位没动。
刚才这些人治病救人的时候,一个新的学生营已经到了。
这个学生营是湘军宿将杨载福率领,这个人就是后来的著名水军统帅杨岳斌,这个时候还没有改名。
他现在的地位,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也教书,今天看到天国方面的人马尤其是各个流派的人员不但都跳出了和儒家对阵,而且越来越厉害,他只好做回学生,带领一个学生营出战了。
可是没有想到,一上来就碰上了这个医家子弟兵。
医家子弟兵,打仗的本事大小不说,人家一上来就是抢救伤员,救死扶伤,送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恩情!
这让血气方刚的杨载福和他的手下学生兵有劲没处使。
你总不能人家给你们的兄弟疗伤的时候搞突然袭击吧?
别说搞突然袭击了,就是疗完伤以后,你的兄弟好了,你就恩将仇报,马上就挥刀砍他们吧?
除了今天的这个特殊情况意外,杨载福也不认为儒家和医家作对的道理何在。
就是那个董仲舒闹的!
你干嘛提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
你留几家也好啊!
比如医家、农家、兵家,对了还有商家,甚至纵横家、阴阳家、道家,即使墨家也不错啊!
现在你还罢黜百家?变成了百家围剿你来了!
一个天国就把我们打得喘不过气来,那些各家各派还不来找我们算账?
其它都顾不上了,就说眼前吧,这医家怎么对付?
大还是不大。
杨载福想从曾国藩或者丁善庆那里得到指示,可是一眼看去,那二人都在看着别处。
他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二人大概也在那里纠结呢。
而且这罢黜百家也不是他们两个提出来的。
得了,自己决定!
有什么问题自己承担!
于是,他带领他的学生营走向前去,对着对方行个礼:“鄙人杨载福!谢谢贵方出手疗伤,感激不尽!有一个问题,如鲠在喉,不知道能否解惑?”
华坦率地回答:“救死扶伤,医家天职,不必客气!有何问题请直言,必坦言相告。”
既然对方答应了,杨载福就直接提出了问题:“贵方觉得什么是医家和儒家的最大矛盾?”
这个问题他可没少琢磨,而且已经旷日持久地缠绕着他好几年了。今天终于问了出来。
华哈哈一笑:“这个呀,我还真想过!儒家,不管说得多好听,做得多负责,但是他的实质是伤害人的生命,比如说,一个忠君思想,就不知道戕害了多少任命!而医家呢,则是以人命为大,以人命为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人命,不知道你知道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提出的一个主张,就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医家的主张,可是儒家呢,你们的所作所为不但不在未病之前预防人生病,就是已经得救的,你们也不予治疗,更有甚者,你们的主张和行为就是得病的根源!因为你们所有的主张都是反自然、反天道的!到处都是疾病和病人就是你们推行儒家的必然结果。”
杨载福听罢,甚为无言,仔细一样,果然如此!
“回去吧!”
他对自己的属下一挥手,又对华一拱手,回去了!
湘军连遭败绩,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士气遭到极大打击!
就在这时,一股生命力最强的生力军上场了!
正是财大气粗的商家子弟兵。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三栖特种兵 第1377章 阴阳两极交泰(大改)
中华上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各家学说各个流派,要说贡献最大却最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的,非商家莫属。
这种状况的形成,要怪又要怪到儒家身上。
“重农轻商”、甚至是“重农抑商”,基本上都是每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停留过稍长一段时间的朝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这样的朝代,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当家的各个朝代。
这个国策,可以看出孔孟之道的僵化古板,不知道变更,也不知道辩证地看问题,也就是其它各业对农业的促进。
作为立国之本,没有农业当然不行,因为农业提供的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给本国居民保命的粮食。
而商业呢,是在粮食有余的时候,才互通有无的!
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家庭,那些商业交流的东西可有可无,而那些粮食没有的话,不出十天就会饿死。
而一遇到天灾**,一旦粮食歉收,就会大量的饿死人,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因此历代统治者重农也是有道理的。
没有道理的是他们在孔孟之道僵化理念指导下把商业和农业对立。
眼界狭窄之处,就是把商业和农业二者本来相辅相成的行业直接对立起来。
那些实际上不懂生产的儒家知识分子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把用在商业上的时间和金钱用在农业上,就可以成正比地增加农业的产出,就可以解决农业的问题。
其实不然。
只顾农业,往往农业效益就会越来越差,有时甚至增加投入反而会减少产出。
同时,如果没有商业的帮助,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也会成为不可能。
比如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并不是任意调换一下种植地域,就有同样的产量的,甚至根本就不能生产。
这种地域之间的分工,必须商业做中间的媒介,才能顺利开展。
同时这种低于分工,也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如果连地域分工都没有,其它社会分工就更谈不上了。
而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科技进步,因为每一个生产基础单位都是抱残守缺,不求进取,保住自己现有的哪一点成就就满足。
1...628629630631632...6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