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255再铸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修改两次

    但是,如今这个江北重镇已被忽必烈率领的大军攻下,小小的县城外铺天盖地的都是蒙军的营帐。

    忽必烈在蒙古人中应当算个异类,与劫掠成风的大多数蒙古将领不同,他听从麾下汉人文士的建议,治军严谨,辄有军士犯法,便定要斩首示众。这一路南征过来,秋毫无犯当然不可能,但比起蒙哥汗亲率的西路军那种攻下一城便要将满城男女皆掠走、还动不动屠城的德性可要强多了。之前,汉军千户董文炳攻陷台山寨,将其中数千居民掠为奴隶,忽必烈知道之后便把他们全给放了。

    也是因此,大军驻在黄陂,却鲜有本地人反抗,嗯,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被蒙古铁骑的赫赫凶名给吓住了。虽说这支大军的主力还是汉军,真蒙古大兵并没多少。

    此时,大营正中饰有华丽纹路的大帐内,这支大军的统帅,威名显赫的忽必烈,正坐在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审阅最新的军情。

    忽必烈有着典型的蒙古汉子的粗短身材,脸色红润,今年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勃的时候。他左,右手便放到了一边,矮桌上堆着的文书飞快减少。

    突然,他停了一下,从一份快报里抽出一份汉文写成的文书,递给旁边一个汉人儒生,说道:“郝先生,茶忽得了一份宋人的文书,你给俺读读。”

    “郝先生”名郝经,是北地汉人文士,自幼家贫,好读书,后来被世侯张柔发掘,得到重用。1252年,忽必烈以皇弟的身份在金莲川开邸,召郝经询问政策,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此后就把他留在身边作为顾问。此次南征,郝经出谋献策,立功甚大。

    前不久,他刚给忽必烈上了一份《东师议》,指出蒙哥亲率的西路军舍弃蒙古铁骑机动灵活的优势,去强攻有天险凭恃的坚城,是舍短取长,必然无功而返。破局之计唯有在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身上,只有以雷霆压顶之势攻破鄂州,威压江南,进而支援上游的西路军。若是西路军取得突破,那正好两军合一,直取东南;若是不行,也可以用已占领的土地为条件跟南宋议和。不管如何,忽必烈都将起到重大作用,这自然让他很是高兴,决定依郝经的计策,渡江攻取鄂州。

    虽说如此,但其实郝经在北地是属于鸽派而非鹰派,之所以献了进取的策略,是因为他认为南北这样反复拉锯下去会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所以还不如早日一统。

    郝经恭敬地双了起来:“……今夏谍者闻北兵会议,取黄陂民船系筏,由阳逻堡以渡,会于鄂州……”

    他读完之后,双手把文书放回矮桌上,然后解释道:“大王,这应当是沿江制置司的榜文,说的是这个夏天,宋人的间谍探得一条消息,内容是我军要用黄陂的民船连成浮桥,从阳逻堡渡江,攻打鄂州。”

    忽必烈听了,豪爽地大笑起来,说道:“有这回事怎么俺都不知道哈哈,不过说的不错,要真这样就好了!”

    忽必烈最近心情不错。他去年底从开平率军出发,七月份到达了汝南,之后命大将拔都儿前往汉水上流准备粮草,做出攻击襄阳的态势,但是却亲率精锐暗度陈仓,于八月份一举渡过淮水,攻克了大别山脉中部的险要关卡大胜关。

    从中原到长江,地图上看上去面积广大,似乎到处都是通路,但这长长的一线实际上却被两道天险给阻隔住了。在东,有淮河一线阻碍,在西,有大别山山脉阻挡。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古代,由北向南能供大军和随后的大量辎重通行的地方并不多,真正能走的路其实就两条:一是向西,进入南阳盆地,顺汉水东下,直达长江;二是向东,走庐州到达建康(南京)一带。

    但是这两条显而易见的通路,南宋自然也早有防备。汉水上游,修建了著名的襄阳防线,庐州一带,也有着密密麻麻的城池和军镇。这两道防线经南宋上百年经营,修筑了无数坚城堡垒,现在正值战时,又格外加强了警惕,不说固若金汤吧,但想硬啃过去,一定会嗑掉一嘴牙。前年,蒙将董元蔚进攻襄阳,未果;今年,塔察儿攻淮西荆山,虽然轻骑四处劫掠,但是并未攻下真正的坚城,大军不可能通行。

    忽必烈亲率大军南下,怎么看是要增援这两路中的一路,但他却不走寻常路,两条路都没选,而是带领大军,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渡过淮水上游,一举攻占了大胜关,紧接着从大别山脉中少数几条能通行的道路中,一直插入了湖广平原之中!

    大别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补给困难,但是四万大军就这样迅速从山道中穿插到了江北的平原之中,宋兵望风而逃,根本形不成有效抵挡。大军出了大别山,顺利攻陷了江北重镇黄陂县,完全绕过了襄阳和淮西防线,进入了南宋的腹心地带,兵锋直指江南重镇鄂州,天下为之震动!

    现在的鄂州并非后世的鄂州市,而是在武昌一带。只要拿下了这里,蒙军进可顺江之下,攻取江南,退可截断江运,阻止南宋支援上游的合州和重庆。只要等到上游的蒙哥攻陷重庆,两军会师,南宋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忽必烈又翻了几份文书,大都是好消息,心情愉悦,掏出酒壶喝了两口,对郝经说道:“明日大军便去江北扎营,预备攻打鄂州!嗯,俺北军不习水战,怕是不能速胜。不过没事,只要俺这边一直打着,那吕文德就不能去上游捣乱了,等到俺大汗哥哥把那钓鱼城攻下,顺江而下,鄂州还能抵得住”

    郝经立刻恭维道:“大王英明。”

    忽必烈笑了笑,但是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说道:“上游打得不错,下游也得用力才行啊。塔察儿被夏贵挡住也就算了,李璮明明都打过河了,怎么还没动静郝先生,你前阵子见过那李璮吧他在干啥子怎么还没打到扬州”

    几个月前,亲王塔察儿率领几支汉军,在强攻淮西防线的同时,还派小股部队掠袭江淮一带,忽必烈也派了郝经和杨惟中两名文臣过去,作为蒙古汗廷的使节去招降那里的官员,途中还与李璮接触了一下。

    郝经想了想,说道:“李益都受淮扬一带宋军牵制,而且……听说胶州有刁民作乱,他调兵回去平乱了,所以没有余力南下。不过他已经开始在淮南筑城,年内应会有突破。”

    忽必烈回忆了一下,果然记起去年底的时候,山东送来一份“匪乱”的急报,但那时他没怎么当回事,只让李璮自己处理:“哦……俺记起来了,是那啥东海贼什么的吧这李璮也真够弱的,这么久还没镇下去。郝先生,你替俺写封信,催促催促他!”

    忽必烈是蒙哥指定的汉地总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都归他管,不过现在世侯的自主权仍然很大,忽必烈也不好直接插手,只能动动嘴皮子。

    郝经行礼道:“是!”

    忽必烈很快就把这件不愉快的事抛到了脑后,说道:“行,咱准备一下,明天就去江边,准备跟宋人大战!”

    到目前为止,忽必烈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战略成功,但是在具体的战术上,还没打过真正的大战,以蒙古人的标准看来不算真的胜利,因此一直期盼能好好战上一场。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

    三十日,大军自黄陂县移动到了长江北岸,在此扎营立寨,准备水战。

    第二天,九月初一,正当蒙军厉兵秣马,准备给宋军一个下马威的时候,忽必烈却突然收到了西线亲王穆哥遣使送来的惊天噩耗,蒙哥汗在钓鱼城下亡故了!

    大帐之中,忽必烈红着眼睛对来送信的怯薛喝道:“说!俺大汗哥哥是怎么死的!”

    怯薛看了看周围的郝经等汉人,没说话。

    忽必烈怒道:“说吧,都是自己人!”

    怯薛哭丧着脸,说道:“大汗亲临前线,被宋狗的砲石击伤,不久后就……就不治了!穆哥他们不敢声张,只说大汗是得了疫才死的……”

    说完,他上前两步,对忽必烈小声说道:“穆哥还说了,现在大汗死了,最要紧的事是有新大汗主持军政事……请大王即刻回和林,就任新汗!”

    他的声音虽然小,但耳朵竖着的周围人可都听清了。

    这时候不表忠心不是傻子吗

    郝经立刻带头说道:“请大王即刻北归,以系天下之望!”

    旁人慢了一步,暗骂一声,也学着说道:“请北归以系天下之望!”

    忽必烈心里欢喜,但是面不改色,悲痛地说道:“俺受大汗哥哥的命令,领军南征,现在一点功都没立下,怎么能就这么回去呢等上了长生天,俺怎么有脸见大汗不要说了,等到灭了赵宋,给哥哥报了仇,俺再回去!”

    蒙哥和忽必烈都是托雷之子,他们的兄弟还有很多,其中在历史上出名的有四人:老大蒙哥、老四忽必烈、老六旭烈兀、老七阿里不哥。

    此时忽必烈已经将汗位视为必争之物,但这时候他心中最大的竞争者还不是之后与他作对的阿里不哥,而是正在统军西征的旭烈兀。

    旭烈兀奉蒙哥之命,率军西征,一路上灭国无数,征服巴格达,箭指地中海,可谓武功赫赫,最符合蒙古人的口味。算算日子,他这几年也该回和林了,到时候正逢蒙哥身死,他要是就任汗位,肯定是一片叫好声,忽必烈这等没什么军功的富贵王爷,如何能跟他争

    所以忽必烈必须要在鄂州一战中打出声威来,有了军功,争夺起汗位来才有底气。

    想到这里,他见众人还有再次劝进的意思,也不假客气,直接摆手道:“你们不用劝了,明天随俺上香炉山,制定军略,定要痛打宋人,为大汗哥哥复仇!”




第193章 过江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

    当地既有山水之险,又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反过来说,川蜀内外沟通,也多要经钓鱼山下过,因此钓鱼城钉在这里,便是扼住了出川的咽喉。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

    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蒙哥率四万大军,号称十万,亲征四川,一路势如破竹,就连剑阁那样的天下险最终也拿了下来。这让他一开始并未把钓鱼城放在眼里,只当是普通的坚城,即使手下将领术速忽里提出坚城不宜攻不如用少量兵力围困大军直取重庆的建议,也未采纳,直接让大军备战,准备拿下这座小城立威。又让手下汉军史天泽部在东边布防,阻挡重庆方面的援军。

    史天泽倒是很好地完成了打援任务,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派来的援兵就一直无法到达钓鱼城,支援也送不进去。但是围攻钓鱼城的主力大军,却在城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一路上投降的汉军几乎在城下流尽了血,最终也不得寸进,最后甚至连蒙哥自己也折在了这里。

    蒙哥一死,西线蒙军也不可能继续留着干耗,只得北撤。他们这么一撤,中路的忽必烈部就成了一支孤军,陷入了宋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此时,偷渡大别山的缺点也已经显现,跨越山道运输补给难度极高,忽必烈又不准劫掠,所以大军的粮草储备日益减少。湖广湿热,一向困扰北军的流行病问题也冒了出来,简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然而,即使是这么支凄惨的蒙军,也不是宋军能抵抗的。

    1259年,九月初一,黄陂县,武湖。

    江北黄陂县东有一座大湖名曰“武湖”,此湖后世也有,但面积远不如现在大。现在的武湖,西邻黄陂县城,南部有一个小口与长江相连,内部有成熟的造船业和捕捞业,船只众多。

    今日的武湖上,两艘大船正在相互接近,其中一艘上面挂着“解”旗号,另一艘挂着“张”旗。它们相向而行,很快相互抛出钩索,拉到了一起。突然间,“解”船一名赤脚赤膊的壮汉带着几个水兵,荡索跳到了“张”船的船楼之上,拿着竹刀开始“大杀特杀”。而“张”船上的主帅也不甘示弱,带着亲兵拿竹刀反推了过去,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打到热闹处,两帮人觉得竹刀不过瘾,干脆抛了开来上去玩起了摔跤。

    “好!”旁边船上观战的忽必烈喝彩道。“解家那个壮士是谁打得真是猛!”

    他身边一名剑眉星目的年轻人答道:“是解诚万户的部将朱国宝,一向有勇名。”

    这个年轻人叫苏合木仁,汉名陈嵬,自幼就学于河北大儒李冶,精通汉文和术数之学,深受忽必烈赏识,现在带在身边做百工收税官。他不但能给忽必烈打理财务,连帐下诸将也记得清清楚楚。这解诚、朱国宝,还有对面的张荣实,都是忽必烈手下的水军将领。

    蒙军的水上力量不如宋军,忽必烈自知这个缺陷,因此提前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水军,这次南征便一起带上了。

    宋军原本在武湖南口设立了一处军堡“阳逻堡”控扼湖口,但现在阳逻堡已经被蒙军控制,这武湖就完全落入了忽必烈掌握之下,如同一个新手村一样,蒙军可以从容地在湖中准备战船、操练水军,掌握了出击的主动权。就这样,宋军本来不重视蒙军的水师,用大号战船封锁江面,以为无虞,但竟被蒙军出其不意夺去了两艘。

    现在,解诚和张荣实他们就拿着新俘虏的两艘大船,在武湖里面进行着又一轮的操演。

    忽必烈点头道:“很好,张荣实也打得不错。明日让董文炳和张柔他们也操一下,后日歇息,初四日就出战!”

    ……

    三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忽必烈预定要出战的初四。

    可是天公不作美,明明昨天还是晴天,今天就下起了小雨,天色昏暗,实在不像是作战的好时候。

    水军万户解诚对忽必烈劝诫道:“大王,如此这般,让弟兄们去与宋人拼杀,那自然是不怕的,可这天候晦暗难行,万一船撞上什么浅滩暗石损毁了,不是白白送了吗”

    忽必烈脸色不太好看,出门顶着雨转了两圈,还是力排众议道:“就今日出兵!你们怕,宋人也会以为你们怕,所以就不会防备!今日就是最好的出兵时候,都动吧!”

    众将无奈,只好各自准备去了——

    结果,就在他们在阳逻口集结好的时候,天色却突然放晴了!

    这下子可就戏剧化了,蒙军船只一下子从阳逻口喷涌而出,而宋军怎么也没想到蒙军会在这样的天气出兵,因此就没在外面派兵防备,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哈哈哈,天意在我,小的们,都给我用力划啊!”

    勇将董文炳率敢死士数十百人冲在前面,乘艨艟击鼓急进,直达南岸,其余诸军也争先恐后,一齐进军。宋军匆匆迎战,三战皆败。

    而张荣实带着他那艘缴获的大船和大量小船直接往北岸上游杀去。宋将吕文信本来带了二十多艘大船在那边驻守,但今日轻敌没有出动,被张荣实直接堵在港里,俘虏两百人,甚至吕文信本人都被他给斩了。

    解诚的部将朱国宝更是带着蒙军水师的主力与宋军在长江正中激战,“前后交战十七次,夺宋船千余艘,杀溺宋兵无数”。

    就这样,蒙军趁天赐良机战胜了宋军水师,乘胜抵达了南岸,控制了南岸浒黄洲上的港口,在此驻军,自此掌握了长江通行权!

    九月初八。

    忽必烈乘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抵达了长江南岸:“啊,这里就是鄂州地界了吧俺来了这么些天,可算是能看见了,这就要给它打下来!”

    控制长江航路后,忽必烈征途再无阻碍,今日刚到,第二日,大军便将鄂州城(武昌)团团围住。

    ……

    九月十一,汉阳。

    “这……什么时候修起来的”

    长江西岸的汉阳城头,贾似道亲自上城,用一枚东海人送他的望远镜观察对岸武昌城的情况。这枚望远镜是伽利略式的,放大倍率只有三倍,然而在当下来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贾似道赶赴京湖前线后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价值,贴身携带着。
1...99100101102103...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