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小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唐朝小官人 国庆快乐,拜票
.
看到排行榜上,各位作者的成绩,再看看自己少得可怜的票儿,老虎真是泪流满面呀,才猛然想起,今天双倍月票
今天的第一章更得有点晚,其实老虎早就码出来了,还是通宵码的,码完就睡了,睡醒,竟然发现忘记更新了,哎,看来记忆力不好呀,平日老虎就只知道构思剧情,码字,其实很少跟大家沟通,就算求票,也是一句求点票儿,不过今儿双倍了,还是开个单章求点票儿,不然大家估计也不知道老虎需要支持的
希望喜欢看老虎书的同学也能给力点,让老虎也能在月票榜上露露脸吧,这双倍月票的几天,一分力能有双倍的效果,谢了哈
最后祝大家国庆快乐,大家都放假了,好好歇歇,而老虎还得继续码字,继续做老虎的码字工希望大家假日玩得愉快
...
.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三十二章:皇孙又如何
.
礼部侍郎陈进坐着车驾,火速的赶到了宣武门,他的心情至今没有平复,拿着紫金龟袋,借此入宫,旋即小跑着往宣政殿去。.
及到宣政殿,便听到殿内传出来的咆哮声。
“一派胡言,简直就是一派胡言,秦少游,事到如今你还要狡辩”
陈进心里吁了口气,便跨步入殿,朗盛道:“臣礼部侍郎陈进觐见。”
陈进进入了殿中,看到一个个面红耳赤的人,他目不斜视,走到了殿中,而后拜倒在地:“臣当值于礼部,未得奉诏,冒昧觐见,请圣人{恕臣无礼。”
陈进的突然出现,实在让人亚口无言。
只因他今日当值,却是擅离职守,如此冒昧前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可是这个家伙,偏偏就站到了殿中,却听武则天道:“爱卿是要禀奏什么”
陈进的心里只是苦笑,却是拿出了十几本国书出来,道:“陛下一见便知。”
上官婉儿忙是将国书自他手里拿了,旋即送到了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则是好整以暇,打开了国书。
第一本
第二本
第三本
一本本的看过去,武则天时而皱眉,时而踟蹰,时而眼眸中带着几分迷茫,看了殿下的秦少游一眼。
当最后一本国书合上的时候,武则天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她眼眸眯着。似乎是在沉吟着什么,最后她眼眸一张,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却是自御案之后长身而起,她突然显得情绪格外的激动,就这么来回踱步了许久,似乎这金殿之上,还不足以令她走动,于是她索性披着凤冠和冕服,径直走到了殿中。
她的身子。与秦少游擦身而过,猛地,她回眸。带着深意的看了秦少游一眼,突然道:“秦少游。”
秦少游身子半旋,作揖道:“臣在。”
武则天幽幽叹口气,道:“在大漠里很辛苦吧。”
秦少游道:“臣负有使命。苦劳是有的。这大漠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臣是钦使,自然一路上都有优渥,穿着皮裘,到了夜里露宿,帐子里也生了炭火,倒还过的去。不过便是随臣去的将士是真正的辛苦一些,为了防止敌袭。他们睡觉时,兵不卸甲,这甲被冰雪冻成了冰,甚至于身上的肌肤黏在一起,若是不隔三差五用篝火烤一烤,一不小心,就可能撕下一块肉来。许多人耳朵都冻坏了,这倒也罢了,此后契丹部来袭,为了彰显我大周的威严,将士们随着微臣,在那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日夜驰行数百里,有人坐在马背上,都险些因为打盹而摔下来。不过他们虽然也抱怨那险恶的环境,你鬼一样的天气,可是对朝廷,不曾有半分的怨言。”
“臣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并非是禁军,而是乡勇,一切的用度,不是取之于朝廷,而是由自己和家里、乡里来负担,可是论起忠心,却是比之飞骑也是不遑多让,以往的时候,臣不觉得什么,可是自走了这一趟大漠,才晓得这些人的可贵之处,他们的忠勇,绝不下于臣,也绝不下于这殿中的诸公。”
秦少游这番话,令武则天眉头舒展,她连连点头,秦少游这番话很是得体,既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大大的为自己的部下表功,很难让人产生反感。
他不由迟疑道:“那几个被钦差拘押的人,都叫什么”
秦少游道:“为首的伍长叫王二,其次便是张勇、梁超二人,张勇和梁超是后来入营的,这个王二,却是团结营的老人,从一开始就在臣的部下效命,他从前有个堂兄,也在营里效命,后来晋州贼军反了,团结营守土有责,与他们作战而受伤,王二还有一个表亲,也在营中,这一家人虽称不上满门忠烈,却也算是一门忠良,王二曾在孟津一战中杀贼立功,也带着一些伤,此后深入大漠,斩杀了几个契丹的武士,他作战勇猛,为人忠厚,却因为奉命巡查可疑的人等,却是得罪了那御史苏静,苏静借此拿了他,陛下,这团结营不比其他地方,凡是在营中的人,十有,都是河南府各县的乡亲,那御史苏静,以子虚乌有的罪名动了王二,臣作为上官,若是不闻不问,岂不教人心寒这些人,都是忠厚老实的人,为朝廷出生入死,最后却被朝廷的御史说拿就拿,要杀就杀,臣斗胆要问,这王二的袍泽,会作何想”
秦少游这一番话,算是情真意切。
不过在大家看来,这个借口,似乎还远远不够,再如何声情并茂,也绝不是这样肆意胡为的借口。
只是所有人都想错了,却见武则天居然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不错,这王二,果是忠义之士,就封为校尉吧,这是朕亲自褒奖他的功绩,不过就让他依旧在团结营里留任,朕看出了你们团结营的手足之情,这也难怪,你们总能克敌制胜,对此,你满意吗”
秦少游还未回答,殿中已是乱成了一锅粥,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怎么回事,秦少游拿了御史,这已经是滔天大罪,可是陛下却是转而将那苏静拿的几个官兵来封赏,如此说来,恰恰是告诉大家,这王二乃是大功臣,而御史苏静,居然拿了功臣,岂不是有罪,活该被秦少游拘押吗
这一下子,莫说是非要置秦少游于死地的李隆基和王方庆讶异无比,便是连崔詧和狄仁杰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当,于是众人纷纷窃窃私语,那李隆基已是魂不附体,他今日实在是冤枉,这秦少游分明是死罪难逃,偏生自己有礼有节来落井下石,谁晓得现是被崔詧和狄仁杰给了一记闷棍,陛下反而表彰了他的部下。
今日的事,当然不能轻易罢休,现在自己的根基已经动摇,若是再放任秦少游逍遥法外,那么岂不是要为人所笑,而一旦堂堂皇孙成了别人眼里的笑柄,那么自己还有什么资格,去和庐陵王争权夺利。
他咬了咬牙,大叫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可,无论那王二有天大的功劳,这秦少游毕竟”
他小跑上前,正要拜倒在武则天的脚下,膝盖微微一屈,口里还要继续说什么,猛然一下子,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很清脆的一个巴掌落在了李隆基的脸上。
这一巴掌下手极重,方才在李隆基正要屈膝,本就重心不稳,于是直接一下子被打翻在地,在这殿中打了个滚,等他昂起头来,便可清晰看到他脸上五根猩红的掌音。
殿中一下子安静了。
落针可闻。
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武则天,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
临淄王就这么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巴掌。
而武则天的脸色,除了冷漠,就还是冷漠。
天子无情,而此刻,更加露骨的表现出来,什么皇孙,什么天潢贵胄,站在李隆基面前的人,可是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曾动过私情母爱的人,你又是什么东西
李隆基彻底的懵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过失,自己没有过失,他除了脸上火辣辣的疼痛,还有的便是震惊甚至有几分怨毒,只是这怨毒,却是很好的掩藏了起来,不敢轻易的流露。
武则天则是冷漠的看着他,没有半分的怜悯,她突然厉声道:“便是有天大的功劳,秦少游也有罪是吗那么朕告诉你,他们有的就是天大的功劳,而他们有罪与否,是朕说了算,你区区一个郡王,也敢妄议朕的旨意吗”
李隆基此时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趴在地上,狼狈到了极点。
他心里生出了一丝不安,他也从未想过,本以为这是自家朝堂的地方,自己居然会在这里受到如此的屈辱。
倒是王方庆见状却是急了,王方庆忙是拜倒在地,噙着泪道:“陛下却是不知临淄王何罪之有”
于是殿中更多人拜倒,一齐道:“请陛下明示。”
武则天则是无动于衷,却是突而冷笑,道:“你们不是喜欢议罪吗既然是议罪,那么就不妨让你们开开开眼吧,婉儿将国书传阅下去”
上官婉儿收捡了国书,将这沉甸甸的国书抱起,首先送到了崔詧的手里。
崔詧也是被方才陛下的反应弄得一头雾水,此次拿到了国书,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而后眼眸里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这种表情说来也是古怪,就好像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有了答案,在他看来,似乎陛下的任何举动,都变得合理了起来。
他看过之后,就传给了狄仁杰,狄仁杰打开的一刹那,眼眸里顿时掠过了一丝惊喜,身躯微微颤抖起来
第二章送到,恳求月票。现在月票双倍支持一张,就是支持老虎两次啊。
...
.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要命的国书
.
ds_d_x();
ds_d2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狄仁杰在细细看过之后,却没有立即传阅下去,这些国书带给了他太多太多的震惊,他似乎已经开始在谋划这件事会产生的影响了,显然,这位尚书省的侍郎似乎感觉到今日之事所诞生的深远影响,因而此刻,他还在慢慢地消化。
良久,他捋着胡须,却只是莞尔一笑,这分明是一种故作轻松的样子,因为在这假意的轻松背后,想必有更深沉的考量。
他和崔詧的表情已经足以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因为这本就早有预料的国书,却给两位宰辅带来了太多丰富的表情,这本就是一件破天荒的事。
岂是但凡是国书,这种东西往往都是事先布置好了的,朝廷内部也早有预判,比如与吐蕃、新罗的国书交换,往往里头的内容都不会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大家相互客气一下,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现实中的关系都是摆在台面的,很难会有什么改变。
所以在朝廷送去突厥的国书的时候,大家就已经预料到突厥人会说什么,用什么用语,今年大漠里灾害并不频繁,算是稳定,而关内呢,却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叛乱,所以可以预料到,突厥人今年的国书应当会放肆一些,即便是秦少游去维护了关系,那么至多也就是多用一些敬称而已。
虽然朝廷将长公主下嫁了过去,不过这想必是于事无补的,因为双方考量都是各自的国力。根据自己力量的不同来选择自己理所应当的地位。
但凡是朝中的老油条,其实都深谙这些东西,国书就是走形式的东西罢了。难道还能玩出花样来?
只是……崔詧和狄仁杰的不寻常却是让人不禁有些傻眼,大家都是不知这是什么缘故。
国书终于落在了王方庆的手里。
王方庆心里震怒,他万万想不到,临淄王今日居然受此大辱,这让他的心里更加焦虑不安,庐陵王入京,崔詧和狄仁杰等人的当头一棒。再加上陛下的突然动手,这都让他意识到临淄王和自己有些不妙了。他假意平静地打开了国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字“突厥国主阿史那骨笃禄遥拜天可汗……大周皇帝陛下……”
遥拜二字,身段显得很低,这显然已经是自降身价。把自己混为新罗等国的地位了,要知道新罗人之所以如此卑躬屈膝,是因为他们一直被百济人虎视眈眈,几次百济人侵略新罗,都是大唐出兵为他们解围,新罗国主自此便将国家的安危依附在了大周手里,从不敢忤逆大周朝廷。
可是突厥和大周……可是死仇啊,突厥虽然曾在太宗皇帝时一度臣服,可是很快就重新崛起。并且对大周的边境进行再三的骚扰,双方的关系一向是势同水火,况且突厥人已经趁着大周的内乱。日渐强盛,这几年早已不将大周放在眼里,而屡屡进犯,今日倒是破了天荒,居然在国书上用了遥拜二字。
可是王方庆的心思却是一丁都没有放在这两个字上头,因为真正让他惊恐的却是这遥拜后面的三个字天可汗……
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实在是一个久远的记忆。
想当年,就在贞观年间的时候。那时的大唐国力盛极一时,太宗皇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胜利除了奠定了唐朝的基业。更为恐怖的是,当时的唐军横扫阴山,出击定襄,痛歼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也是唐朝历史上拓边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自此之后,天下臣服,北至阴山,南至天竺,西至波斯,东至新罗,天下莫不归心臣服,天下数百部族,纷纷成为了大唐的附庸,于是一个比之皇帝更为尊贵的称号随之而起天可汗。
这小小的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是非同凡响,想想看,当年隋朝的杨家被夺了天下,可是有谁对杨家有过一丝的怀恋?可是李氏失国,武则天篡位,这天下的心里却都向着李氏,这其中最至关重要的原因,只怕就是李氏当年给予了天下官民百姓太多太多的荣耀,而这些辉煌的记忆让所有人都挥之不去,其实何止是关内,即便是关外,也大抵都是如此,关外的异族,许多人接受王化之后纷纷改为汉姓,这些人绝不会有人姓武,也不会有人姓杨姓司马,基本上所有人都选择了李姓,乃至于这关塞之外,姓李的比狗还要多,以至于到了大唐覆灭的时候,无数自称姓李的异族纷纷入关,称王称霸。
只是到了而今,随着武则天的登基,尤其是朝廷在军事上的碌碌无为,许多藩属都已经失去了掌控,尤其是突厥人的重新崛起之后,朝廷几乎失去了单于都护府,高句丽覆灭之后,近来又兴起了渤海国,便是东北一线的北庭都护府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南方的南诏国日益开始强盛,安南都护府形同虚设。
武则天的登基,使得整个朝廷开始分化,许多的力量都用于内耗,以至于朝廷对外的影响力一步步的萎缩,而这种萎缩就等于是大周放弃了贞观年间所有对外政策,也使得各处边关开始变得不再稳固。
自此之后,自然再没有人称呼皇帝为天可汗了,也让天下的百姓开始有了诸多的失落。
庞大的帝国萎缩了,而这一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女人带来的,李家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讨武能够成为主流,只怕与这三个字也是息息相关。
王方庆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终于知道,为何陛下说这就是天大的功劳。
天可汗三个字虽然是一种表面上的臣服,可是这种臣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天子急需要这三个字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你们不是认为女人不能治天下吗?你们不是说朕软弱吗?可是朕现在开创出来的,就是贞观年间一般的功业,你们谁敢不服?
而对于文武百官来说,他们似乎又捡起了从前的那种荣光,那种真正的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的感觉,即便再没心没肺的人,只怕也不能罔顾这种贞观年间所带来的荣耀,而这种荣耀如今却又出现了。
对于寻常的百姓,这些对他们来说,固然只是津津乐道的谈资,可是与天可汗一道的谈资里,必定会参杂着吾皇圣明之类的话语,毕竟,这个称号,乃是贞观天子的专有,而如今,却又多了一个人与太宗皇帝共享。
你若是否认当今天子,就是否认太宗皇帝。
天子太需要这样的东西来稳固自己了,这东西,本来对于她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如今却是梦想成真。
王方庆继续翻阅下去,其他的国书来自于各部,有契丹部……契丹部……想到契丹部,王方庆不由苦笑,这个部族不是基本上已被灭了吗?不过想必……这部族里就算只有一个人,那秦少游也能逼迫他们‘上书’吧。
除此之外,还有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奚诸部,这些部族都是草原上颇有实力的部族,如今他们的国书里,其用语比之突厥汗骨笃禄更加恭敬了一些的,称谓上除了恭称为天可汗之外,便是上表称臣,誓言永不相叛。
王方庆的呼吸开始加重,他的脸色黑得吓人。
一切都明白了。
秦少游带着他的部众出塞,历经风霜,立下这天大的功劳,如今他们回到了国内,结果呢……结果却是有御史直接拿住了几个功臣,御史……固然清贵,可是和这些人功臣们一比,又算得了什么?说句难听的话,那苏静在陛下的眼里,现在怕是连给那个王二提鞋都不配。
这也难怪秦少游敢去捉拿苏静,也难怪临淄王咄咄逼人,非要惩处秦少游,而陛下盛怒之下,直接给了临淄王一个耳光。
陛下已经无所顾忌了,因为这些国书只要颁布天下,天下人只会盛赞陛下圣明,而若是惩治秦少游,呵……这样一个大功臣居然都受到了处罚,接下来,会有多少流言蜚语呢?
文武百官,又有谁再敢要求追究秦少游的过失。
这秦少游怕是早料到如此,也早就挖好了一个陷阱,专等着临淄王殿下跳下去。
王方庆只是苦笑,他居然发现,此时的自己竟是无言以对。
他默默地将这些国书继续地传递下去。一个又一个人拿起了国书,又随即露出了惊骇的表情,等他们放下国书时,也依旧都是沉默。
………………………………………………………………………………………………………………………………………………………………
继续是双倍月票时间,一份力气两份功劳,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老虎,老虎无声感谢,好好想剧情,好好码字!最后,祝大家国庆假玩得愉快!(未完待续)
.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三十四章:贪天之功
.
ds_d_x();
ds_d2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这几份国书依次传下去,紧接着如崔詧、狄仁杰、王方庆一样,所有人都震惊了。⊙
此事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一个疑团却是不由升腾而起,那突厥人、契丹人、铁勒、鞑靼人,向来桀骜不驯,怎么会……怎么会突然臣服,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可是名义上的屈服其实更难取得,北方各部和其他的蛮夷不同,其他的蛮夷对于名分上的事并不看重,你若是不打我,又给我一些赏赐,那我求之不得称臣接受册封,毕竟这只是名义而已,又掉不下一块肉来。
可是北方的各部则是不然了,若不是太宗皇帝一次性把他们彻底打的服服帖帖,在此之前,五胡乱华的时候,这各部的人许多部族的祖先都曾在关内建立过强盛一时的国家,因而他们对南人,往往有一种极强的优越感,比如突厥人,他们至强之时,甚至连起兵的高祖李渊起兵时,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都不得不向他们称臣,而太宗皇帝李世民,更加被人看作是‘自为挟突厥以自重之人’,可是谁曾想到,这李家父子在站稳脚跟之后,却又突然露出獠牙,将突厥打了个落花流水。
突厥人虽然被击败,可是他们岂会服气,这就好像有一个人祖上阔过,就不太轻易给人卑躬屈膝的作奴才使唤了,因而突厥复国之后,虽然大周依旧还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却从来不曾屈服过,自己在大漠里,北面称孤,能接受你大周朝廷在南面道寡就不错,你还奢望着给你武则天提鞋?
突厥人为了打击朝廷,甚至还用了离间的办法。那便是承认李氏的皇族地位,依旧还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却是指责武则天为侍寝妇人,这突厥人野心勃勃,而漠北各部,亦是一群狡诈的饿狼,他们……怎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温顺的羊羔。
这些东西,他们当然不明白,不过大家却明白一件事,这一次御史苏静死定了。本来这个公案是秦少游擅拿御史,现在只怕这个事儿已经无关紧要, 而接下来,却是御史苏静诬陷忠良,这个罪名,足以要了苏静的命。
至于临淄王殿下,他运气实在不太妙,什么时候不针对秦少游,偏偏选择在了这个时候。起先他‘干涉’国政,直接被崔詧和狄仁杰给了一巴掌,而此后,却又被陛下结结实实一个耳光。这一次只怕是有怨难申,难道他还敢找秦少游算账吗?
这国书……简直就是大杀四方的利器,国书进献,转眼之间。秦少游所有的罪责,都自动转化为了功劳,而所有的行为。都变成了名正言顺。
“陛下!”王方庆在沉默之后,终于还是幽幽叹了口气,他顷刻间,显得意志消沉了许多,再无方才的咄咄逼人,木已成舟,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壮士断腕,万万不可被此事的影响而遭受波及“臣有一事要奏!”
武则天脸色冷峻,依旧还在死死盯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就是再才蠢,也察觉到不对味了,他已是匍匐而起,拜倒在了武则天的脚下,声音哽咽,眼眶微红“孙臣万死。”
1...120121122123124...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