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于是他们着急上火了,这样炎炎的夏日,本就热汗直流,心里又急躁得不行,于是少不得吃着冰,而且指明了要绿豆味的,如此一想,这吃一块冰就送了秦少游二十文钱,按照后世的说法,买一件某货就给某国提供了一个子弹哪,想想又上火了,便禁不住采取了精神胜利法,并不似其他人那样慢慢舔舐,而是将冰咬得咯咯作响,然后心里痛骂,咬死你秦少游这小人,咬着咬着,来了快感,不免再来一根。
这世上的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分明是不可能的事,偏偏是发生了,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结果碰了壁,遇到了钉子,如之奈何,不能奈何就只好泄愤了。
这些愤怒最后化作了一个个天授通宝,落入了秦少游的口袋,这种昧心的钱,秦少游居然赚得也很痛快,而更痛快的是,秦少游享受这种被人墙不倒众人推的感觉。
因为他知道,真正收割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人生得意,莫过于如此吧。
武则天的寿辰已经迫在眉睫,而当今圣皇和其他天子可不一样,一般情况,皇帝过个寿而已,大家意思意思也就是了,装个样子,糊弄过去,意思尽到也就相安无事。
偏生武则天是最在乎合法性的皇帝,因此她给自己加入了许多神圣的色彩,于是乎,这位奉天应运而生的天子骄子,神权和皇权的代言人,自然而然的不免需要将诸多光环加诸于身。
这位弥勒下生、则天皇帝、圣母神皇要过生日,你怕不怕
因此,按新制,百官都要入宫祝寿,非要大操大办,乃至于惊动中外不可。
好吧,老虎还是很需要票儿,继续奋斗中,喜欢看老虎书的同学有能力就支持老虎一把,在此谢过
...
.
唐朝小官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孝感天地
.
洛阳宫已是张灯结彩,祝寿的大臣乌压压的看不到尽头。
秦少游不过是个小小的博士,甚至连入万象神宫拜寿的资格都没有,他穿着簇新的官袍,混杂在人群之中,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识他,边看他几眼边与旁侧的人窃窃私语,秦少游当然对此不以为意。
待到了午时,外间的大臣祝寿后纷纷退去,秦少游随着人流,开始出宫。
倒是这时有宦官脚步匆匆的过来,道:“秦博士,哪个是秦博士”
于是无数眼睛都落在秦少游的身上,秦少游驻足道:“下官就是。”
“圣人有言,请入明堂。”
秦少游点点头,折身往明堂而去。
明堂这里早已装饰一新,一处处恰到好处的修饰使人应接不暇。秦少游入堂,便看到许多的熟人。
能在此陪着武则天过寿的,都是朝中,无非是因为富贵人家普遍要吃羊肉,而这些肉食往往难以消化,必须吃茶,疏通肠胃而已,至于加入桔子皮、盐、薄荷、枣之类的东西,无非是根据个人不同的口味罢了。
虽然这也叫茶,可是本质,其实不过是汤罢了,放了茶的汤。
而现在,李令月等到水煮沸,再小心翼翼地将壶取下,解开壶盖,沸腾的热水顿时升腾起白雾,她倒并不急,而是轻轻地拿起了一个茶盏,茶盏有些古怪,圆形,上口大,上头是个宝盖的盖子,随即,李令月从一旁拿出了一个纸包,将纸包揭开,却是一颗颗青黑的叶状之物。
“这是茶叶”
许多人更加狐疑了。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所谓的茶不过是被捣得稀烂的茶团而已,黏糊糊的,就像个小煤球。
而李令月拿出的东西,却与大家认知的茶全然不同。
李令月拿出时,介绍道:“母皇,这是秦少游制的茶,此茶名唤公主茶,所有的茶叶都是采摘成熟新梢的两三叶,而后特制而成,此茶最大的功效便是提神醒脑,母皇平时操劳国事,很是辛苦,若平时多吃此茶,不但能延年益寿,还能疏通肠胃,美容驻颜。最紧要的是”李令月眨眨眼道:“母皇待会儿,一尝便知晓了。”
说着,待那壶中沸水渐渐沉淀下来,李令月将茶叶置入茶几之中,提水冲泡。
她冲泡时,身材微倾,茶水自壶嘴而出,高长而细的水流倾斜而出,热水入盅,茶叶顿时随之翻滚,一阵阵白烟升腾而起。
所有人的眼珠子都不禁直了,只因李令月所表现出来那种分毫不差的美感,再与这盅中茶叶与热水交织,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那样的优雅、淡然,恬静之中又带着轻轻的水流之音,竟是如此的奇妙。
仿佛一下子,大家回到了诗经之中的田园,又仿佛感觉到了魏晋时分,那种悠然无忧的感觉。
历朝历代以来,无论是名士还是高门,所追求的并不是那种喧闹,这便是自先秦到现在,经过无数次磨砺,最后所演变出来的风气。
于是就出现了诗经中那些大夫们口中闲散之中所吟出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于是又有了竹林七贤的深山纵情,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有了崔詧闲坐于草庐之中。
这种骨子里的清雅,说不清道不明,可是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李令月所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还有这清澈沸水悄然落下,沸水将那干硬的茶叶化开,茶叶开始舒展,这种悄然的变化,岂不就是如此
堂中的人屏住了呼吸。
在这喧闹的寿日里,居然出现了无比恬静的一幕,这种清雅的感觉使人恍惚之间,一下子轻松起来。
而等他们开始呼吸的刹那,一股清香传出。
这种清香并不浓烈,只是仿佛环绕于鼻尖之下,似有若无,却又挥之不去。
又是这样的感觉,随着这素雅的茶香,这种感觉开始加重起来。
从一开始,这个新鲜的事物竟是没有给人任何的违和感,因为这东西本身就与在座之人,骨子里的东西契合。
香真香。
我们的祖宗们显然并不喜欢那种浓烈的香味,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制出世上最好的香水,他们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素雅,这样平淡之中的一丁点芬芳。
而这种茶香,让人轻轻一吸,便仿佛置身入高山流水之中,身处在潺潺溪水一侧,焚香弄琴,听着鸟语,感受到了那么一丝若无的清香,这种感觉让人酥到了骨子里。
呼
李令月却是长长地呼了口气,她的额角已是渗出细密的香汗。
这样一个五谷不分,锦衣玉食的天潢贵胄,想要泡出茶来,在座之人立即就可以想象到,她曾花费过多少功夫去学习。
于是真相就在眼前了。
所谓秦博士日夜留在公主府,根本不是什么私情,只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泡茶工艺,前所未有的新鲜尝试,需要秦少游在一旁不断地纠正和指导而已。
也可以想见,太平公主为了今日泡好这壶茶,更不知练习过多少遍,花费了多少功夫,更是不知流下过多少香汗。
而这一切,只为了孝心。
此时,若是再有人去想秦少游和公主是否在一起,有什么私情,就不免实在是大煞了风景,破坏了今日眼前所见所闻的清雅。
一切流言蜚语,在这一瞬之间不攻自破
好吧,老虎再继续求点月票未完待续
.
唐朝小官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收割的时候到了
.
ds_d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茶香四溢,并不浓烈,可是这清香却是绝无仅有。≥
此时,许多人已被这清香所吸引,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李令月小心翼翼地将茶盅中的茶水倒入杯中,茶渣则是留在了茶盅。
这是一种带着几分浑浊的茶汤,却又晶莹透明,乍看之下,给人一种舒服的视觉享受。
这……也是茶。
许多人对茶的认知动摇了。
在这个茶还靠煮的时代,那种浑浊浓茶的茶水才是他们所认识的茶汤,而像这样散发着幽香,又是如此雅致的泡茶方法,再到这琥珀般的橙黄液体,顿时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认识。
只是……
单凭方才所表现的优雅,还有这沁人心脾,一闻之下,便不禁精神抖擞的清香,就足以让人有品尝的冲动。
武则天双目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能细微地看到李令月在拿起茶盏的时候,因为被滚烫的茶水烫了一下,手指微微哆嗦的细节,而这细节足以打动任何一个即便再冷酷无情的母亲。
她看到李令月额上的汗液在汇聚,顺着鼻梁悄然溜下,随即凝结在小巧的鼻尖处,最后悄然落地。
公主茶……
武则天喜佛,喜佛的人便喜欢清静,喜欢素雅,喜欢那种淡淡的感觉,即便是平时的吃喝,她也尽量不食荤腥,因而武则天其实并不喜欢吃茶,因为这个时代的茶实在是浓稠了,味道太冲,可是现在,武则天情不自禁地精神一震。
因为她闻到了茶香,而这茶香,乍闻之下,竟是如此的提神。
武则天毕竟老了,人老了就不免精力不济。可是她有太多的事要去做,太多的事要去想,而这种猛地精神抖擞,让她不禁对这茶更添了几分期待。
李令月端着小小的一杯茶,小心翼翼地步上御案。
武则天忙是起身,她不愿意女儿再多操劳一分,忙是将茶接过。
茶香更加浓了,可是这种香气却又不像是熏香,虽然浓烈,却还是那种清香。武则天用鼻尖凑上去,轻轻吸一口,顿时……神清气爽,武则天眼眸一亮,她小心翼翼地将嘴唇抿了抿杯沿,轻轻的,十分的轻地抿了一口茶水。
微微的一丝苦涩传入了舌尖,武则天微微蹙眉,可是……就在刹那之间。一股余韵猛地冲击了她的味蕾,一股清锐的感觉弥漫全身,茶水入喉,余味开始回荡。舌尖处出现醇厚甘滑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不清,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淡淡的甘甜,可又有一些苦涩。口齿之间弥漫着一股清香。
偏生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却是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的味道。
武则天继续喝。
这时候味道又不同了,因为味蕾已经尝过了那一丝苦涩。所以苦涩的味道已经消散,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强烈的醇厚甘滑之感。
武则天眼眸一张,闪掠过了一丝惊喜。
况且她极少吃茶,现在乍然一吃,那种强烈的冲击之下,使她精神显得焕发起来,半日的祝寿下来,让她的疲惫在此刻一扫而空。
“好茶,天下竟有如此好茶,月儿,很好吃,这是公主茶,可是秦少游所创的吗?”
秦少游硬着头皮站出来,道“臣惭愧得很,这是臣无意之间制的茶。”
武则天连忙颌首道“还有吗,给众卿一道尝尝。”
而后,她拉过了李令月的手,目中更显慈和,这个礼物对于武则天来说,虽不贵重,却是独一无二。
李令月可不是善茬,晓得这个时候该是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了“母皇若是喜欢吃,儿臣就天天给母皇冲泡可好。秦少游还打算和儿臣一道制茶呢,连母皇都喜欢,将来想必能畅销的。母皇……你是不是瞧着儿臣市侩?儿臣可不是当真稀罕什么,只是呢,儿臣总想做一些事,好给母皇分忧不可……”
这些话,不消说,当然是秦少游教着说的,所谓两只臭虫在一起,臭味相投,李令月从棒冰里尝到了甜头,这茶的利润未来可能更加丰厚,可是想要专营这种茶叶,若是没有武则天的首肯,终究是没有保障,所以这个时候趁着武则天高兴,自然而然要赶紧把事情定下来。
从商,其实在这个时代并不低贱,唐初的时候,商人的地位甚至极高,李渊在太原起事后,一批贵族商人招兵买马出力甚巨,这其中就包括了武则天的武家。当时世家门阀地位很高,而且基本控制了许多生意,比如崔家,就曾控制了江北的许多生意。在唐朝建立后,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甚至得到了法律保护,唐律中涉及商人的部分极为完善。商税种类少,负担轻,没有摊派纳捐,地方官员胆敢私设关卡厘哨者,从严论处。
更何况因为前些年对外战争多,由于动辄数千里的远征,很多给养以及战利品的运输都由商人进行,士兵自行配备保养武器粮草。
所以李令月想要做些茶叶的生意,在此时,其实并不算是过分,要知道在座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高门出身,可家族里又经营生意的?就似崔詧,他们崔家的买卖可是不少。
武则天含笑,却是看了秦少游一眼,眸中似有深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武则天就算再愚笨,也晓得这种茶叶的高明,与其让秦少游和五姓七家的人搭伙,倒不如让自家的女儿净得这份收益。
更何况,现在流言澄清,李令月要求和秦少游一起做些生意,自己若是不允,反而有二人暧昧的嫌疑,越是假装自己不在意,才可彻底破除流言,于是武则天道“你既有心,那么不妨放手去做。”
李令月喜出望外,带着嫣然的笑意道“谢母皇。”
正说着,许多宦官进来,开始纷纷为在座的大臣泡茶,他们是有样学样,毕竟都是精细人,手脚都很灵巧,因而大致也能学到李令月的**分,过不多时,许多人的案牍上便摆上了一杯杯茶水。
大家已是等待不及了,纷纷举杯就饮。
崔詧慢悠悠地拿起杯来,看着这晶莹的液体,不带有丝毫的杂质,他一口饮下,顿时,晦暗不明的老脸猛地不同起来。
崔詧突然开始有些后悔,这茶……实在比之前吃的任何茶水都要高明百倍,无论是口感,还有吃茶的感觉,都有一种使他神往的冲动,若说武则天的感觉是好喝,可是对他来说,这个茶却给了他不同的意义。
假若……在自己的草庐之中,吃着这样的茶,一边看书,或是与友人闲聊,这是何等的享受。
崔詧开始慢慢地回味着口中茶水的余味,良久,他又开始悔恨起来,早知这秦少游有这样的茶,倒不如拉拢了他,和他一起做茶的买卖,以崔家的实力,再加上这茶的水准,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能风靡洛阳内外。
他有些惋惜,怅然若失,而这茶水带来的清香却依旧未散,崔詧只得深深地看了秦少游一眼,不由对这个年轻人感到佩服了。
……………………………………………………………………………………………………………………………
只是现在,显然还不是佩服的时候,因为崔詧知道自己还有事要做。
即便秦少游和上官婉儿没有私情,可是现在外间闹得很厉害,到时候,肯定又有人在秦少游殴打周兴头上做文章,武则天让秦少游拜谒自己,就暗示自己理应出来解决这个难题,事情不能再闹了,再闹,其实对所有人都不会有好处。
于是崔詧慢悠悠地站起,恭敬地看着武则天道“圣人,臣有一言。”
“是吗?”武则天淡淡一笑,又叫人泡了一杯茶,手指摩挲着茶杯,道“爱卿有话,但言无妨。”
崔詧正色道“臣听说秦少游殴打秋官侍郎周兴,却不知所为何事?”
崔詧的突然发难,让其他人喝茶的动作纷纷戛然而止,大家都抖擞起精神,若有所思。
武则天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淡淡道“周兴获罪,崔卿不知道吗?”
崔詧却是摇摇头,道“固然周兴有罪,即使其罪滔天,可是未得朝廷惩处,他还是秋官侍郎,秦少游打人,就是触犯纲纪,此事若是不给予惩处,如何服众,若是人人效仿,这纲纪何存?”
说到这里,崔詧看了秦少游一眼,才又继续道“况且,秦少游乃是学官,学官清贵,如此之举,有辱斯文,实是大大不该,恳请圣人罢秦少游博士之职。”
武则天抿着嘴,默默无言。
崔詧知道,讨价还价的时候到了。
他当然不是一个很刚烈的人,在这大周朝,一个不善于妥协的人,早就死了一百遍了。崔家能延续今日,既是靠着诺大的家业,给予人足够的震慑,同时……也依靠着妥协的艺术。
…………………………………………
好吧,请容许老虎再叫叫月票吧,实在是少得可怜啊!(未完待续。。)
.
唐朝小官人 第一百二十章:厚赐
.
武则天的沉默,代表着反对。
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事不必张口,却已分明表现了自己的态度。
崔詧不疾不徐,慢悠悠地道:“圣人,臣也是为了社稷着想,惩罚周兴并非秦少游的职责,秦少游又是学官,如此动粗,已是有碍观瞻,圣人若再袒护,不免招惹非议。”
武则天冷着脸,看了秦少游一眼,却是抚案,好整以暇地道:“而后呢”
崔詧叹口气,道:“圣人理应撤了秦少游的学官,以儆效尤。”
“嗯。”武则天似笑非笑,虽只是微不可闻的嗯了一声,可是对崔詧的话却是不带任何兴致。
崔詧目光一转,接着道:“不过话说回来,秦少游在学里的政绩可谓是历历在目,近几次测考,四门学的成绩显著,力压各学。再者,他为宦虽不过一載,却是忠心可嘉,功绩不少,臣恳请圣人敕秦少游为县子,以示圣人赏罚分明之意。”
崔詧打的可是好算盘,直接剥掉秦少游的博士,转而请封其为县子,须知这县子,不过是多五百亩地而已,地位崇高一些,相当于正六品,虽然说这个爵位的含金量还算不少,可是秦少游此前就有县男的爵位,再加一级,却失了学官,就显得有那么点儿亏本了。
秦少游却是毫无急躁之色,笃定得很。
他可一点都不担心。这一次这个学官只换来一个县子,倒不是他自信武则天对自己的看重。根本原因就在于,虽然自己和太平公主的关系已经澄清。这官面上的抨击已经彻底消弭。可是这并不代表在那坊间就不会还有一些乱嚼舌根子的人胡言乱语。
甚至老祖宗们注重修史,一旦这事儿有流言,就不免会被后世之人考证,假若大家一考证,虽然流言澄清了,可是你看哪,秦少游在流言起了之后的不久就被革职。虽然加了一丁点的爵位,可是摆明着是明升暗降。莫不是当真有其事,只是武则天作为天子,顾虑女儿的声誉,所以才堂而皇之的把事情澄清。而实际上却勃然大怒,否则秦少游怎会栽这个跟头。
以此推论,那么更多不堪的东西也就出来了。
而要真正的让人丝毫没有把柄可抓,唯一的办法就绝不能明升暗降,而是要给予丰富的补偿。
唯有如此,大家伙儿一琢磨,噢,人家玩弄了你的女儿,你还给他厚赐。以当今圣皇的心性,此事不免荒诞。看来这件事实在是子虚乌有,不过是个周兴的栽赃陷害而已。
这就是秦少游最大的底牌。也正因为如此,秦少游在几日之前,很希望大家一起骂自己,他一点自虐的倾向都不曾有,只不过事情闹得越大,越是群情汹汹。今日他的好处就越大,圣皇所顾虑的也就更多。
他含笑地站着。看着这一场君臣之间的博弈。
果然武则天皱起了眉头,怫然不悦地道:“周兴不法,此事已被来俊臣侦知,此等大奸大恶之人,人人得而诛之,秦少游义愤之下,动些手脚也是人之常情,朕看着,县子要晋,可是博士之职暂时没有替代之人,可暂时留任。”
崔詧有点急了,这个秦少游,在四门学里才呆了多久,就闹出了这么多事,再留着,明天还不要放把火把高门都烧成灰烬啊。这厮到处招摇撞骗,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副为寒门请命,代表圣人消灭你的姿态,鬼知道最后还会闹腾出什么东西来。
崔詧和秦少游之间没有私怨,可是有的却是家族利益之争,所以现在有了机会,他怎会放过于是他立即大义凛然地道:“朝廷人才济济,岂会没有合适的人选臣说过,秦少游打周兴并无太大过错,只不过有碍观瞻罢了,再任学官,实在有些不合适,臣的意思是封其为县子,以做补偿,不过臣又想了想,这不免有些屈才,秦少游终究还是又大才干之人,岂可放任于江湖,那么不如晋为县伯,再命其为振威校尉,何如”
这下是真正的下血本了,倒不是说,武则天不能直接敕封秦少游的爵位和官职,只不过但凡任何事都得有个所谓的名正言顺,得不到百官的响应,即便是武则天,随意封官许愿,也会遭遇许多的反对,而崔詧所代表的却是百官,甚至是阀门,他开了口,武则天顺坡下驴,这件事也就算是妥当了,可谓完美无缺。
这就好像当年武则天要做皇帝,当然不能说老娘要做天子,而是一帮子人,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先是跑出来劝进,你必须得做皇帝啊,你不做皇帝,江山就要没了,百姓们都要饿死,我们也不活了,如此,武则天方能勉为其难。
崔詧自觉地,自己做了很大的让步,他不情愿这样的事发生,至于给秦少游一个武职,在这个时代,倒也是平常的事,关陇财阀们的老传统,一向就是出去打完仗,回来就做大夫,做完了大夫,说不准明天提着刀就去大漠打突厥了,出将入相才是这个时代的本质,文武之间没有太大的界限。
秦少游一听到振威校尉顿时感觉很不好了,投笔从戎啊,好好的一个学官不做,跑去做丘八,这位崔公的想象力不免太过丰富了些。
武则天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一些,她淡淡道:“既如此,就依卿之言。不过秦少游此前是通直郎,改封武职,振威校尉,不免低了,就敕昭武校尉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