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好莱坞之王(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威武武威
这《鬼马小精灵》和他记忆中的那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当然,这个不同说的是对镜头语言的掌控,出现这样的偏差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同一个导演制作同一部电影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相同——除了阿德里安这个变态。
虽然如此却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布拉德·塞伯宁依旧很好的把握住了主线。整个放映过程中笑声不断,而卡斯帕放弃复活的机会留给了凯蒂父亲,虽然得到机会变成男孩和凯蒂成功约会,却在午夜之后又变了回来的情节也让很多感情丰富的人唏嘘不已。
除此之外,卡斯帕以及三个鬼魂的形象也相当的吸引人,剧组花了数百万美元将动画形象巧妙的搬到了电影当中,既保留了动画里的味道又不让人感到突兀,尤其是几位真人演员死去后的鬼魂形象更是相当有趣。因此当电影放映完毕,厅内的灯亮起的时候,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部电影在媒体眼中也颇受肯定,《帝国》杂志就宣称“这是进入暑假以来最好的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影”;而《好莱坞报道》也认为“这是布拉德最为幽默和温情的一部作品,迪斯尼的合家欢类型电影总是很吸引人,如果想要和全家人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那么这部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
影评人乔恩·莱利虽然对演员们的演技进行了点评,但并没有太苛责什么:“每个人都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不过夺人眼球的还是作为鬼魂的卡帕斯,机灵有趣,和动画如出一辙。还好,饰演女儿凯蒂的莎拉·米歇尔·盖拉也颇具亮点,聪明伶俐而又带着一点阴郁,否则真人演员输给电脑动画那就太糟糕了。”
对于这篇评论,阿德里安是比较认可的,在他看来莎拉在电影中的表现要比原的克里斯蒂娜·里奇更出彩,或许这看法有些主观,但那又怎么样呢?
总之,电影上映后一片叫好声,这固然是因为这种pg级电影没有什么值得争吵和挖掘的地方,也和迪斯尼的形象和宣传策略不无关系,毕竟这种类型的电影是他们的招牌。因此上映周,《鬼马小精灵》就以2200万的票房占据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榜首,而且看势头,大有领跑一段时间的可能。
眼见如此,阿德里安也就把视线转移到了别的方面,开始准备回伦敦开始《霍华德庄园》的后期制作,但是就在动身的前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他不得不暂缓行程。虽然早已经预料到会这样,可接到消息后阿德里安依然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家伙还真是着急,还好,自己也早有准备,底牌也该抛出来了。
斯皮尔伯格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将眉头皱得更深了些,不耐烦地丢了出去之后又在桌上找了起来。这样翻阅了两三分钟,手中的文件和资料也换了十多份了,不少还被扔在了地上,可他依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恼火而不满地哼了声后,斯皮尔伯格放弃了办公桌上的那些资料,走到书橱前又开始翻了起来。总算,这次在他丢了几分文件之后,终于找到了要找的贴满黑白影像的资料。
长长地出了口气后,再转过头来他不由一愣,这才发现自己那简单明亮的办公室内已经被散乱的各种资料所占据。
带着些许苦笑地扬了扬双手,斯皮尔伯格将找到的资料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然后开始收拾了起来,数次之后随即长叹一声的捂住了额头。他从来都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办公室经常被弄得乱糟糟的,每次都是由秘书收拾整洁的,所以这会儿要他将这些散落得到处的资料归类整理好的话,难度不亚于让他从窗口飞出去。
“见鬼,史蒂文,你可真行,现在连这种小事都做不了了。”斯皮尔伯格取下鼻梁上的眼镜,边用衣角擦着边喃喃自语道。
这时桌上的通话器响了起来:“史蒂文先生,阿德里安先生到了。”
愣了愣,斯皮尔伯格随即反应了过来,走过去按下了通讯键:“谢谢,梅利莎,请他进来吧,另外,请帮我们倒两杯咖啡。”
说完扫了四周一眼,他懒得再去清理那些东西,反正需要的资料都放在办公桌上——虽然同样散乱的放着。所以拿起最开始找到的那份文件,斯皮尔伯格坐回了椅子上。
“你好,史蒂文……”阿德里安提着公文包进来的时候明显吃了一惊。
“抱歉,艾德。”斯皮尔伯格做了个手势,“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因为我在做最后的准备,所以这里稍显得有些乱。”
“没关系,有时候我在办公室里也会这样。”阿德里安笑了笑,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顺手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文件捡起来码整齐再放到办公桌的另一侧上。
斯皮尔伯格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神色微微有些复杂,和以前一样,他给人的印象都很不错。可时至今日他还是不太很喜欢他,功利心过重,做事有些急,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好的东西,而且私生活也不怎么样。
在好莱坞,有些事情是没有秘密的,或者说即使当事人没有说,可根据一些流露出来的信息就足够判断出发生了什么事。当然,这些事心里有数就行,拿出去乱说那是笨蛋才会做的。再说,德鲁·巴里摩尔不管怎样都还是他的教女。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斯皮尔伯格却很欣赏他,敢做敢想,脑袋里面充斥着出乎意料的点子,而且每次做得很好,作品既能赢得口碑又能获得票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24岁的时候获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就连斯皮尔伯格自己也没拿到过。
“那么,我们就不寒暄那么多了。”阿德里安这时干咳了声,打断了斯皮尔伯格的思绪,“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侏罗纪公园》的后期还没有完成吧?为什么急着开始新电影呢?”
斯皮尔伯格微微一笑:“你的新电影怎么样了?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话,尤其是英国人。”
“这个嘛……”阿德里安打了个哈哈,神色中带着些许无奈和自嘲,看起来这段时间没少人这么问他。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明白了斯皮尔伯格想说的话。
“这不一样,史蒂文,我每次都将上一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才开始筹备下一部的。”阿德里安摇了摇头,并不认可他的想法。
斯皮尔伯格耸了耸肩,忽然问起了其他问题:“为什么你会想要将《霍华德庄园》搬上大银幕,艾德?你之前从未执导过这种类型的电影,不是吗?”
“因为……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阿德里安迟疑了下,最终叹了口气。
“不用担心,我已经把后期工作全部交给了卢卡斯,作为最了解我的人之一,他明白我想要什么。需要我做决定的时候,也会和他联系的。”斯皮尔伯格说着也叹了口气,“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我知道了。”手指在办公桌上来回敲了敲,阿德里安随即说道,“那么,有什么别的事吗?只是资金的话似乎不需要我过来吧?”
斯皮尔伯格点了点头:“是的,相信你已经看过剧本了,作为好莱坞最为出色的编剧,也许你可以提供一些意见?”
“好莱坞最出色的编剧?这可不敢当。”阿德里安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且表情不似作伪,“好吧,我对剧本并没有太多的建议,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尤其是克拉科夫犹太区的清算这场戏——对了,我记得你说,打算用黑白胶片来制作这部电影?”
“是的,我认为用彩色胶片无法表现出那种沉重的感觉。”斯皮尔伯格说着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他。
阿德里安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从自己公文包里将厚重的剧本拿了出来,翻看了好几页后才又道:“我没意见,你是导演,自然由你说了算。不过,说实话,你打算怎么安排辛德勒的改变?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合乎逻辑的说法,又或者有比较震撼的镜头,否则很容易缺乏说服力。”
“我知道,我特意在这里安排他亲眼看见那些人被枪杀,尤其是其中还有许多孩子,我打算在这里给那些孩子……一些近镜头。”斯皮尔伯格点了点头,犹豫了下他才又道:“不过我依然认为缺少了点什么。”
“这样啊……”阿德里安摩挲着下巴,几秒钟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地问道:“对了,我在收集相关资料的时候,曾看过一本叫《穿红衣的女孩:一本自传》的传记,作者叫罗玛·利高卡,是当初在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似乎还和罗曼·罗兰斯基有亲戚关系?”
“是吗?”斯皮尔伯格露出疑惑的神情,不明白阿德里安想说什么。
“我想,也许你可以这样设置一下,在辛德勒亲眼目睹大屠杀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红衣小女孩穿梭在人群当中,最后躲进了一栋屋子在枪声中爬到床下捂住了耳朵。那抹鲜红刺痛了辛德勒的眼睛,然后他开始了转变!直到有一天,纳粹将死去人们的尸体挖出来进行焚烧的时候,他在运送尸体的木板车上再次看到了那抹刺眼的鲜红!明白吗,史蒂文!在黑白色中唯一的鲜红,极具象征意义的鲜红!”
百四十章斯皮尔伯格的鞠躬
斯皮尔伯格愣了足足有5分钟,直到阿德里安试探的叫了声他的名字后,他才反应了过来,忙拿过纸和笔开始写了起来:“非常不错!艾德!你的意见非常不错!是的,一抹极具象征意义的鲜红,整部电影唯一的彩色!你真是个天才!”
阿德里安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但眼见斯皮尔伯格的兴奋模样,最终并没有说出来。
“是的,就这样,你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艾德!真不愧是好莱坞最出色的编剧。”斯皮尔伯格看着自己慌慌忙忙写下的,还很潦草的文字喜笑颜开地说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阿德里安耸了耸肩,“还有别的吗?”
“是的,还有一些问题。”斯皮尔伯格随即反应了过来,恢复了之前的神情,“关于选角、选景以及服装道具等等方面,我认为有必要和你探讨一番。”
说着,他将整理好的资料递到了阿德里安的面前:“这是我收集的部分演员的资料,以及去波兰进行实地拍摄的安排,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果没有意见的话,我们就可以正式的开始进行选角和筹备了。”
阿德里安拿着翻了几页之后就放到了一边,然后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个档案袋来:“关于演员我一直都在留意,我觉得这三个很适合三位主要演员。”
“三位主要演员?”斯皮尔伯格有些意外的接过档案袋。
“是的,男主角辛德勒、党卫军军官艾蒙以及犹太会计师斯泰恩。”阿德里安点了点头。
斯皮尔伯格的意外变成了惊奇,他显然没有料到阿德里安居然会为这样一部电影如此奔波。带着好奇抽出张差不多14英寸大小的照片后,他心里忽然一突,这是张半身像的黑白照片,上面的人穿着西服,五官端正,眼睛深邃,头发油量,似笑非笑的显得非常具有魅力,和斯皮尔伯格心目的辛德勒的形象至少有8分相似!
他看了看阿德里安又看了看手中的照片,随即将第二张照片抽了出来。看到画面上的人物后,斯皮尔伯格再次深吸了口气,照片上的人坐在打字机前,穿着简单的工作服,左胸贴着代表犹太人的六角星,戴着圆片眼镜一脸严肃认真。他认得这个演员,虽然是黑白照片,在给阿德里安的演员资料中就有这个人的,但是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认为这个人如此适合出演犹太人会计师斯泰恩。
斯皮尔伯格迫不及待的抽出了第三张照片,果然,他没有失望,照片上的人穿着党卫军制服目光冷冷的,大理石般的五官仿佛是用刀削出来的,因为有些背光,让他的眼睑看起来有些低垂,但同时给人冷峻中带着邪气的感觉。如果仅仅只是从造型看的话,恐怕除了照片上这个人外,没人能扮演艾蒙·高斯了。
长长了出了口气,斯皮尔伯格捏了捏自己的鼻梁,他忽然有种晕乎乎的感觉。
“根据剧本提供的有关辛德勒形象的描述而做造型的演员叫利亚姆·尼森,今年刚好40岁,爱尔兰人,参加过不少舞台剧以及电视、电影的演出,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阿德里安这时解说了起来,“根据斯泰恩的形象做造型的演员,相信你应该认识,在55届奥斯卡上凭《甘地》拿到最佳男主角的本·金斯利,虽然他的父亲是印度裔,但母亲有着犹太人血统,从气质上来说他也很合适这个角色。至于最后一个,党卫军军官艾蒙·高斯,那是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虽然作品不多但是相当有潜力,我认为他身上有种邪恶性的特征很适合这个角色。当初为了能找他拍摄这张照片,和他进行接触的人差点被他打一顿,直到签了份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后才算搞定,不过现在看起来,这样做似乎是值得的。”





好莱坞之王(全) 分卷阅读156
“说实话,艾德,我现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斯皮尔伯格直起身体,苦笑地看着阿德里安,做了几个手势却说不出话来。
这三张黑白照已经完全的获得了他的认可,他不认为还有比这三个人更合适的演员了。
“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阿德里安笑了笑,显得很诚恳。
斯皮尔伯格忽然感到了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阿德里安要这样如此大费周章的为这部电影奔波。当初他会愿意投资《辛德勒的明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执导并制作《侏罗纪公园》,他完全不需要如此热情的对待这部电影,不是吗?事实上,他今天邀请他过来,也已经打定主意简单谈谈,表示对投资人的尊重,然后就将其赶走了事。
没想到的是,阿德里安来了之后,首先帮忙解决了一个电影的关键问题,跟着又提供了三个异常合适的演员人选,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关于服装道具,尤其是两万多临时演员的服装,我倒是有个想法。”见斯皮尔伯格没有说话,重新翻看起资料的阿德里安便自顾自说了起来,“相信波兰人手中还有很多三、四十年代的衣服,剧组完全可以从他们手中收购,而且他们也会很乐意卖掉的。另外就是,临时演员我认为可以邀请部分幸存者或者他们的后裔出演,一来让他们亲身感受下当时的那种绝望,二来可以让这部电影显得更加的真实――当然,这都只是我的建议。”
说到这里顿了顿,阿德里安才有想起什么的继续道:“还有就是,我希望你在波兰拍摄的时候尽量安排好保卫工作,当年纳粹对波兰的占领至今让不少波兰人仍认为那时的德国人是好人,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冲击剧组这种事情也许不会,但对剧组不友好是肯定会的,必须做好保卫工作防止冲突。”
斯皮尔伯格愣愣地看着侃侃而谈的他,仿佛已经停止了思考。
“其他方面我就……哦,对了,还有配乐,我想约翰·威廉姆斯不会拒绝你的邀请,这样的话我建议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这样我们可以邀请到伊扎克·帕尔曼先生担任演奏,从而从多个方面更好的表现那段历史。”阿德里安又想到了什么。
揉了揉鼻子,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涌上了斯皮尔伯格的心头,他勉强笑了笑,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艾德,为什么……你会对这部电影如此热心?”
“因为……”阿德里安笑了笑,语气带着一种很特别的平静,“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是你……应该做的?斯皮尔伯格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他居然可以说这种话,正当他想要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翻着那些资料的阿德里安忽然皱起了眉头:“史蒂文,你打算在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实地拍摄?”
斯皮尔伯格一愣:“有什么问题吗?”
“我不认为这很合适。”阿德里安摇了摇头,举起手中的影像资料,“这不是个好主意!”
“为什么?”斯皮尔伯格顿时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不能去实地拍摄?你知道吗,艾德,半个多月前我去波兰进行实地考察时的感受吗?我无法想象要怎么在摄影棚里把这样的场景搭建起来,我也无法在摄影棚将想要的东西拍摄出来!”
“冷静,史蒂文,冷静!”阿德里安严肃地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赞同你的看法,但是,我依然认为去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进行实地拍摄不妥当――别激动,听我说完好吗?你可以去波兰,你可以在离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较远的地方重新搭建全新布景,完全以你的构想搭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布景,不需要担心资金,不够的话我可以再追加投资,1000万、2000万,都没有问题!但是,请不要去克拉科夫和奥斯维辛,请不要惊扰那些逝去的灵魂,请让他们安息!”
啪嗒,因为激动而抓在手中的笔忽然掉在了桌上,斯皮尔伯格呆呆地看着阿德里安,看着那张真诚而肃穆的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他有些恍惚的挥了挥手,似乎还沉浸在震惊当中回不过神,不过下一秒钟,他忽然站了起来,面对阿德里安举了一个90°的躬,鼻子几乎就要贴在桌面上了。
“嘿,史蒂文,你这是干什么?”阿德里安赶紧站了起来让到了一边。
“感谢你的提醒,艾德,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差点就会犯下大错!”支起身体的斯皮尔伯格再次弯下腰来,“我以前误解了你,我为我的行为向你道歉。”
“不用这样,史蒂文。”阿德里安抓住了他的肩膀,“你只是因为太忙太想制作好这部电影,所以没能考虑得那么全面。而且,我相信即使没有我,也会有别人提醒你的。”
“不管怎么说,谢谢你的提醒,非常感谢!”斯皮尔伯格抓住他的手,用劲握了握。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重新坐了下来。
“虽然如此,我还是想问问。”斯皮尔伯格看着他的眼睛,“艾德,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会对《辛德勒的名单》如此的热情?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因为……”阿德里安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眼中射出缅怀的神色,“我的祖母是犹太人,虽然她很早就过世了,可我依稀还能记得在她怀里的感觉。当我决心振作的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家中长辈的日记才知道,她在四十年代曾为‘战时难民救济会’工作过……”
好莱坞之王第二卷91-100章
第九十一章意想不到
“威廉·华莱士?苏格兰独立?阿德里安如果选择这个题材那一定是大脑短路了,先不说威廉·华莱士和苏格兰独立的必然联系有多少,光是苏格兰独立这个题材就不会讨好,如果这是真的,我不会再支持他了。”英国的某位记者在听到这个消息如此表示。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许是通过威廉·华莱士引出罗伯特·布鲁斯,据说电影的名字定为‘勇敢的心’,罗伯特·布鲁斯在争取苏格兰独立的时候就有这个称号。”
不过持这种观点的记者或者评论家只是少数,大部分都认为这个题材很无聊,既会引起争论又容易被诟病,不应该是奇迹导演的题材,英国的普通人却没想那么多。
“谁管那么多,只要好看就行了。”在街头接受采访的英国青年满不在乎地说道,“他的电影总是很好看,很酷或者感人,我喜欢他,好看就行了,只是部电影而已。”
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阿德里安大概是因为在制作《阿甘正传》的时候对历史发生了兴趣,于是想要尝试拍摄古代战争场面,鉴于某些相似的地方,选择苏格兰争取独立这个题材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最后这句话自然是暗指美国也是从英国手中独立出去的,加上字里行间暗含的嘲弄和幸灾乐祸,可以揣摩出美国人心中那点看好戏的念头。不得不说真的很有意思,一方面美国人总喜欢向英国人靠拢,想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英国人;而另一方面又总喜欢和他们划清界限,并对他们的种种进行嘲笑。有些像叛逆的儿子和保守的父亲。
除此之外,法国人也掺和了进来,谁让奇迹导演用了苏菲·玛索做女主角——听说最近他又邀请她在某部电影中出演女配角——威廉·华莱士也好,苏格兰独立也罢,都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只想知道苏菲演的到底是谁。
“虽然在历史上嫁到英国的法国公主很多,但是从威廉·华莱士起义到被捕斩首再到苏格兰独立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合适,那么苏菲扮演的法国公主会是谁?”法国的媒体问出了这样的话题,一时间也是争论不休。
能让几个国家的娱乐媒体为一部还未上映的消息少得可怜的电影争论的,大概也只有奇迹导演阿德里安了。不过争论归争论,却并不算强烈,和92年那次完全不能相比。毕竟,无论博斯沃思影业还是阿德里安本人,都没有在任何场合下承认,男主角的罗素·克洛和女主角苏菲·玛索也都对此闭口不谈。所以媒体们依然都只停留在猜测阶段,不过也正因为没有否认,所以猜测一直都在持续,媒体和民众的八卦心理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这就等于为《勇敢的心》作宣传。”阿德里安毫不在意,他本来就是为了这个才特意让人偷偷把消息放出去的。
不过在这场争论中获利最大是罗素·克洛,原本只是二三线演员的他,这段时间无论到哪里只要遇到记者,就会被抓住问一些《勇敢的心》的问题,这样的追捧情况就连当初被选中成为《勇敢的心》的男主角时都没有过。罗素·克洛虽然兴奋却没有昏头,始终严守口风半个字也没透露,识情识趣,要比某些人聪明得多。
“你不觉得这样显得有些怪异吗?我和一个小女孩谈论足球(注:这里指的是橄榄球)?”宽大明亮的会议室里,汤姆·克鲁斯翻着剧本皱着眉头说道。
“所以我把年龄修改成了11岁,再说,喜欢足球的女孩也不少。”坐在上首的阿德里安耸了耸肩,看向其他人,“还有别的问题吗?”
“可是艾德……”克鲁斯还想要说什么,却被阿德里安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好了,汤姆,就这样。”
克鲁斯眼中闪过一丝隐蔽的怒气,想了想后还是忍耐了下去:“好吧,你说了算。”
1...107108109110111...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