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当奶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那副使连忙道歉,随后小声道:“殿下,其实这就相当于让杜驸马纳了一个妾氏,最多是娶了一个平妻,咱们只是个牵线搭桥的,婚后人家如何过日子,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再说了,杜驸马可是天下第一才子,怎么会拿不下一个小国女王?论起身份来,咱们大唐的公主可比这小国的女王尊贵多了。”
嗯……这话,倒是有理!
沉思半天,李承乾终于下定决心就这么办——卖了妹夫!
时间不长,新罗丞相来访,被副使迎了进去。
新罗女王治国,没想到丞相竟然也是一个中年女子,这让李承乾很是新奇,感觉这个国家也太离经叛道了,都是男尊女卑,这里好像是女尊男卑一样。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位女丞相不是治国丞相,而是新罗女王的近臣,也就是所谓的内相,主管新罗王宫内的事宜,地位比治国的丞相只高不低。
这女子开门见山的问道考虑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咬牙道:“本使已经决定了,代杜少清应下女王的要求,让他娶女王做平妻!”
“嗯,甚好!既然如此那就……
等等,贵使说谁?杜少清?什么杜少清?杜少清是谁?”
那内相懵了,女王不是说,让自己问问,这位大皇子愿不愿意亲自和亲结盟吗?怎么对方说是让一个叫什么杜少清的娶女王?杜少清是谁?这位大皇子不是叫李承乾吗?
李承乾解释道:“杜少清乃是我大唐年轻一代第一人,我大唐皇帝陛下钦点天下第一才子,百姓公认无虚,虽然他是我的妹夫,已经娶了我五妹长乐公主为正妻,但如果新罗女王殿下嫁过去,地位可为一平妻。”
平妻?什么平妻?我呸,说了半天,你是要大唐一个外人娶我家女王?
那内相心中暗骂,瞬间翻脸怒道:“大唐皇子殿下,你听清楚了,我新罗国小力弱不假,但我们的女王身份尊贵,岂是凡夫俗子能够染指的?
什么杜少清不杜少清的,还天下第一才子?没听说过,配不上我们女王!”
什么??
“可,可之前女王殿下亲口所说,想要我大唐年轻一代第一人联姻的,第一人正是我那妹夫呀,他年仅二十五岁……”
不等李承乾说完,那女子打断道:“怪了,听闻你是大唐皇帝嫡长子,年轻一代第一人不是你吗?”
“啊?我??这怎么……”
李承乾愣住了。
女丞相点了点头解释道:“实不相瞒,我们女王的意思正是指你。
你是大唐陛下的嫡长子,是要继承皇位的储君,从地位上正跟我女王相配,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女王殿下对你观感极好,你二人年岁相当……”
“等等等等,丞相,容我缓一缓,之前是我误会了,没想过这些,可否明日再给你答复?”李承乾赶紧有些头疼。
对方有些微微不满,心说我们女王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乃是万中无一的奇女子,你还犹犹豫豫的,像什么话?
不过终归对方身份特使,她也不敢得罪,只能点头告辞而去。
临走前叮嘱道:“大皇子殿下,如果不是如今新罗处境堪忧,我们是不会自降身份归附大唐的,可世间弱肉强食徒之奈何,新罗王室子嗣不旺,内忧外患早晚要出事。
所以这件事我们诸多大臣也是同意了的,我们女王殿下的嫁妆,就是新罗一国,如果大唐不接,恐怕未必就没人会提议百济或者其他,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我们嫁女不急在一日两日,但你们前线的战场,恐怕耽搁不了几天了。”
说完,对方飘然而去。
李承乾站在原地喃喃道,是啊,战事不等人,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危险。
可是,可是怎么就盯上我了?
这时,送人出去的副使回来了,兴奋道:“哈哈,恭喜殿下,听说那新罗女王乃是人间绝色,殿下出使一趟不仅立下大功,还能抱得美人归,可喜可贺!”
李承乾没好气的狠狠瞪了对方一眼,怒斥道:“胡扯什么?什么美人归?我已经有妻有子了,这次是国事,没想过要沾花惹草。”
副使也是个玲珑的人,有些委婉的劝道:“要不,为了国事,殿下小小的牺牲一下??”
你……
“牺牲……
本以为这次出使能够牺牲一下利益跟新罗借兵的,没想到竟然碰到这种事情,以前大唐跟其他国外交的时候,也是这般吗?”李承乾纳闷道。
那副使茫然道:“不知,在下就是扶余城一个从五品文官,也是头一次出使。
不过从新罗的形势来分析,他们能做出这种决定,可以说是极为高明的神来之笔。”
“嗯?这话怎么说?
新罗国家虽小,但在这半岛也存在百年之久了,不至于这般急于成为他国附庸吧。”李承乾问道。
那副使分析道:“今时不同往日了殿下,新罗女子为王,本就是苦苦支撑,加上跟高句丽结仇敌对,有得罪了百济,半岛之地尽是敌人。
若有一日,高句丽腾出手来,必将联手百济灭了新罗,到时他们连成为他国附庸的资格都没有。”
“呵呵,高句丽早晚会被我们大唐所灭,新罗何必怕这个?”李承乾笑道。
“那我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呢?”
李承乾:……
副使沉声道:“大唐如今越发强盛,陛下雄才大略气吞天下,大有横扫寰宇**的意思,灭吐蕃吞高昌,周边小国无不瑟瑟发抖人人自危。
试问会放过近在嘴边的半岛三国吗?
在臣下看来,这新罗是看清了这一点,就算没有今日战事,我们大唐十年之内必会出兵平定半岛。
他们肯定没想到这一天来这么快。
所以主动联姻说是新罗女王看上了殿下,实则是他们看清了形势,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现在依附归顺,总比将来大唐打下这里或者招降来的好些。”
李承乾静静的听完,沉思良久慢慢点头道:“此言有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纠葛,是我有些感情用事了,差点被这群人糊弄住。”
那人讪讪道:“呵呵,殿下过奖了,臣下见识浅薄,不过是有幸在长安听过当年莒国公(鸿胪寺卿唐俭)的一次策论罢了。
说实话,新罗此举相当高明,没有盲目和亲,而是趁机攀附殿下,将来殿下即位,这位女王,乃至她的娘家新罗一国,肯定随着大唐的崛起而越发富裕强盛,比他偏安一隅要强到天上去了。”
“不可胡说,如今我已经不是储君了,继承大宝之事,只有父皇决断,怎可妄议?这新罗女王若是这么想,将来我若是个普通人……”
“殿下的意思是?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危急时刻(二合一)
乌骨城西北一百里处,僵持了数日的两方终于再次忍不住厮杀了起来,这一战虽然都死伤惨重,但双方还是平局收场。
程处默在大营中大发牢骚,“老薛,你不是跟卫公亲传弟子吗?卫公屡屡以少胜多,看家的战法六花阵多么厉害,你倒是拿出来呀,再耽搁下去,别说救不了李大帅,就是咱们两个都得折在这里!”
薛礼知道程处默是心忧战事,因此不跟他计较,反而无奈道:“军阵训练需要时日,其实仓促能成的,咱们手下这群士卒哪有时间跟心思训练阵法?
不是我不想用,是真的没机会,咱们还是另寻他法吧。”
这是薛礼的托词,只是不想说破罢了,手下士卒不是亲兵不是唐兵,全都是借来的,不能传授大唐真本事的,否则将来一旦放之回去,就是大患。
“嗨,好端端的一场大战,明明是我们摧枯拉朽的占据主动,咱们就被该死的十万水军搅成了这样?真他娘憋屈!”程处默骂道。
“咱们手下都是胡人士兵,集体素质不高,只能打顺风仗,再僵持下去恐怕士气日衰,这不是办法,硬拼不行,只能出险招了。”薛礼神色坚定道。
险招?什么险招?敌人把我们咬得死死的,脱身不得,什么招都不好使吧。
程处默不解。
薛礼展开地图指着乌骨城说道:“敌人为了追击我们,倾巢而出,目的只是为了不让我们支援李大帅,于此同时却露出一个破绽,那就是乌骨城空虚。”
“别开玩笑了,你想现在绕后去攻城?别忘了,咱们是要去支援的,李大帅不救了?
让这四万乌骨城守军汇合了十万水兵,那李大帅还有活路吗?”程处默大为皱眉。
薛礼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点根本无需担心,李大帅征战多年,五万大军守城,别说面对十万战力不济的海军,就是二十万也攻不破辽东城。
他之所以让我们回援,目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十万贼兵祸害营州,多一日则祸害加深一日。”
程处默没好气道:“知道是这,那你还不着急?”
“不先解决了身后这块膏药,咱们怎么救援?
乌骨城是这四万人的粮草补给所在,咱们抢占下来,这四万人就是无根之木,定会回师来救,到时候我们变成守城一方,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
“你是军师主将,你说了算,但愿你的指挥没问题。”程处默妥协道。
薛礼安慰说道:“咱们鏖战多日,原本三万多士卒,现在只有两万多了,对付也死伤一万,所以两万多对三万,不算太糟。
留给我两万死守迷惑对方,你领着本部五千精锐,趁夜轻装悄悄步行绕后,只要能够夜奔百里,在明日大战再启前拿下乌骨城,那么咱们就赢了。”
“我来防守,你去夺城!”
“这是军令!你有破城经验,非你不可!”薛礼严肃道,程处默只能服从。
至于说为什么不全员绕过去夺城,那根本不可能,后面有三万高句丽乌骨城的士卒盯着,根本走不了的,能走五千都是靠着薛礼全力运作,要不然非被看破不行。
也许是上天眷顾,次日清晨的时候,趁着乌骨城门打开运粮的机会,程处默带人杀出,一举拿下了仅有千余守兵的乌骨城,破城之时,立刻派出斥候回报薛礼大营。
于是这天两军再次大战之时,薛礼大肆宣传着乌骨城被破的言论,直接击垮了高句丽一方的心理防线,让他们以为是大唐来了援军。
随即他们只能火速回援,转眼间形势逆转,薛礼带着两万骑兵衔尾追杀,一直到了乌骨城下,当看到城上旗号已经换了,乌骨城的将士就知道完了。
士气低落、大军溃乱,加上城中五千人趁势杀出,里应外合之下,三万乌骨城士卒被杀的四散而逃,最后统计伤亡才知道,大唐战损五千,而敌人三万大军足足死了六成,仅有万余逃走,再也没有一战之力。
此战过后,薛礼大军修整半日,随后带足了粮草,弃城不要,率领最后手上的两万大军回援辽东城的李绩。
一场乌骨城大战,从始至终四万大军损失一半,原本该士气低落的,可正如薛礼所说,胡人擅长打顺风仗,依着大胜的势头,竟然没人在意战损了,反正有人出钱抚恤,死活都有的赚。
三天之后,两万大军来到了辽东城下,看着黑压压围城的敌军,程处默这等猛将都忍不住晃了几晃。
“薛军师,咱们就两万,敌人最少也有八万,怎么打?”
薛礼镇定自若,嘴角微微一弯道:“硬打!”
“硬……不、不是吧!”程处默面色一僵。
“你是如何破辽东城的?”
“骗开城门,然后里应外合!
哦……我明白了,你是说,我们这边从背后猛攻,城里的李大帅会杀出来?
可是,万一里面无力杀出,又或者杀出的晚了,咱们这两万人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呀。”程处默终于反应过来,同时也想到了一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薛礼没有回答他,而是鼓励道:“放心杀戮,胜利属于我们!”
说完之后,亲自驱马来到大军前面,举起霸王戟,鼓动手下两万骑兵的士气,当士气到达顶峰的时候,薛礼一马当先,竟然率先杀出,直奔敌阵。
两万如狼似虎的胡人骑兵,犹如离弦之箭一样,狠狠的刺穿了围住辽东城的大军,随后就在里面左奔右突来回杀戮。
不仅这几万高句丽海军懵了,就连辽东城头的守军都懵了,心说这是谁呀?这么猛?两万大军就这么冲阵?
李绩站在城头上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那手持霸王戟所向披靡的猛将,心中豪气骤然,大喝一声:“援军来了,大开南门,随我杀出去!”
一个时辰之后,高句丽大军终于兵败不支,退回了怀远城。
此战大唐里应外合总共约七万大军,战损不到一万,高句丽八万海军却折损一半,死的死逃的逃,加上驻守怀远城的几千人,剩余不足五万了。
就在程处默提议围了怀远城赶尽杀绝的时候,李绩却拦住了,理由是敌我双方实力相当,强行攻城损失巨大,所以还是打开缺口,放他们回去吧。
程处默大为不解,凭什么?他们祸害了整个营州好不好?
薛礼笑着猜测道:“他们回不去了,我大唐海军一定已经在海面上等着他们了,只要他们踏上归途的海船,就是他们葬身鱼腹的时候。
咱们只用在营州跟着衔尾追杀即可,这样可以做到无伤杀敌。”
李绩赞赏道:“不愧是药师的关门弟子,大唐再得一帅才!”
辽东城方面进展顺利,另一边平壤城方面却出了问题。
虽然渊盖苏文手下仅仅是十万新兵守城,但杜荷带领的也是胡人骑兵来攻城,本将蹩脚,加上杜荷不惜人命,战损一大,胡人一方就军心不稳了。
原本十三万的胡人军队,攻城十日就战损五万,这让一些胡人高层将军极其不满。
当然了,这么大的战损带来的战果很可观,平壤城头上渐渐防守已经出现了漏洞,初步估算,对方折损也差不多将近四万,再这样下去,城中守军撑不了几天了。
“杜将军,我们是你们花钱雇来的不假,但你们是雇我们来打仗的,不是花钱买我们性命送来找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