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当奶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神医,您这法子行吗加什么药,难道还能一下熏死这五万大
第155章 杜少清是哪位名将?
再说那个白天悄悄潜入幽州,寻到了大唐营地的杀手,战战兢兢的来到了尉迟恭的营地后门。
“干什么的”守门将士隔着五十步就用箭支射住勘问情况。
杀手举着手里的信物喊道:“我是吴王李恪和玄甲军派来送信的,求见尉迟大将军。”
门卫不敢怠慢,吴王李恪已经失去消息半月了,所有人都在着急,尉迟恭派人将杀手带进大帐。
“你不是玄甲军将士,本将怎么没见过你说,你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
面对这位大唐黑煞神的喝问,杀手不敢隐瞒:“小人是个杀手。”
什么尉迟恭两旁的护卫直接刀剑出鞘,护在了主将面前。
“大将军,我真的是杀手。”那人伸手入怀。
尉迟恭推开两边的护卫,一个闪身将杀手踹翻在地,怒喝道:“好大的胆子,现在的杀手都这么凶恶了吗前来行刺不是暗地里的,改成明目张胆,难不成还有拜帖昭告天下说你来行刺杀人了”
杀手欲哭无泪,从怀里取出了信物和信件,“我是说你们可以叫我杀手,我是来送信的,当然我的职业也是个绿林杀手,之前在平州得了瘟疫,是杜神医和吴王殿下等人救了我,现在他们让我送信给大将军。”
尉迟恭副将不屑道:“玄甲军没人了让你一个杀手送信蒙谁呢”
见到吴王信物不假,接过信件的尉迟恭赶快看了起来,越看越心惊,拦住要打人的副将道:“他说的没错,玄甲军人手不足了。”
“什么大将军难道玄甲军的弟兄们已经遇难了”
“呵呵,来人,将这个杀手带下去,好生照顾,他送信有功不可怠慢。”尉迟恭挥退了闲杂人等,这才解释起了经过,心中不禁佩服这李君羡的胆识,五百人夜袭五万大军,不损玄甲军威名。
副将开口道:“大将军,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下,接应玄甲军的兄弟”
“不,未免走漏消息让对面看出破绽,大军不动,等到今夜他们夜袭成功之后,我们再调兵准备不晚。”尉迟恭到底还是行事老道,知道自己这边大营一动,对面不远处的高句丽营地就会有应对。
再说夜里子时,李君羡带人成功杀入了高句丽大营,高句丽这个年代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说汉话用汉文,所以都听懂了玄甲军李君羡踹营的口号。
李君羡是谁没人知道,但是玄甲军可是有名,天下第一重骑兵啊,当年三千破十万的战绩,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因此高句丽五万大军瞬间就乱了。
快速找到营地里面灯火不息的熏香药堆,五百玄甲军边杀边加料,动作迅速杀的也过瘾,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时候也有人看清了来人,并无重甲,立刻开始组织起了营地防御,李君羡也开始向对面杀穿过去。
在距离高句丽大营南面十里的一处山坳里面,杜少清和李恪两人听着外面的马蹄声喊杀声,纷纷感觉到心里痒痒,这十几天的潜逃躲避,是个汉子心里都窝着一股怒火,如果不是高句丽人,我们估计已经救灾成功回去了。
想起了皇帝曾经给自己讲过的条件,杜少清心道,如果自己跟着去袭营了,是不是有一份战功
而且以往老听说古代大战赵子龙七进七出,英勇无敌的故事,现在自己穿越过来,有了一身武艺,如果抓住机会是不是也可以青史留名
皇帝李二可是说了,如今是大唐盛世,没有战事可打了,这次高句丽偷粮食弄不好就是个机会,错过了就真的安逸一辈子,当一个平庸的太医吗没什么意思。
所以思来想去,杜少清血气上涌,一跺脚,干了。
他知道留守的
第156章 哪里来的捷报?
长安城中皇宫里面,皇帝李二已经好多天没有睡着觉了,自从魏征发来了八百里加急,讲明了高句丽出兵进犯,并且意图抢河北道之粮,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哪里还坐得住
立刻召集文武商议应急,可是如今河北道瘟疫并没有清除,还不敢大批量进入作战,只能就近调集河东道、河南道两地的驻军救援。
综合河北道、河东道、河南道三地的兵力,加上尉迟恭带去的五千人,一共也就五万大军御敌高句丽,所以此次战事大唐人数上不占优。
当然了,军械精良、后勤补给绝对是优于高句丽的,所以只要大军一到,将高句丽赶出去是没有问题的。
可李二犯愁的就是时间,三地大军聚集起来需要十几天时间,这一来一往高句丽差不多就开始收割夏粮了,等到人家粮食到手,大唐就算将他们的军队赶出去都无济于事了。
“河北大捷,河北大捷!”宫门外传出了一声长长的号子,同时长安城中也传出了一阵阵的热闹之声,在皇宫太极殿的李二都隐约听到了。
皱眉问旁边的内侍道:“朕隐约听到什么大捷可是幻听了”
内侍老高眼前一亮,惊喜道:“不,奴才也听到了,也以为是幻听不敢开口,现在看来不是,的确是有人在喊大捷,陛下,莫非是河北战事有定”
“快,速速前去查看。”李二着急下令道,看着内侍快步冲出去,他自己看着门外喃喃自语道:“这才多久,恐怕五万大军刚刚聚齐吧,难道他们兵贵神速,一战定胜负了”
很快内侍老高就带进了一个背着包袱的传令兵,那人恭敬的行了一个军礼,解下身上的包袱递给了内侍老高:“陛下,河北大捷,尉迟将军和玄甲军奇袭成功,以一万余兵力生擒敌人五万兵马,后又追击敌人水师于东面海边,将之逼走,河北之危已然解除。
末将出发传令的时候,河东道、河南道两地大军也已经会师,几位将军正在出兵向东收回营州和关隘。”
听着传令兵的描述,李二怔住了,难以置信的看着对方,“这怎么可能一万余破敌五万还是全部生擒这绝对不可能。”
那传令兵神情一肃,单膝跪地右拳磕在胸口上,大声道:“陛下,末将所言句句属实,但有半句虚言,立时就死。”
内侍老高递过了包袱里面的捷报奏折,小声提醒道:“陛下,陛下,八百里加急没人敢谎报军情的。”
李二回过神来连忙改口道:“不要误会,朕只是有些吃惊罢了,不是不信任你,快快起来,给我详细说说你们怎么打的这么漂亮一仗”
有了尉迟恭在信中的详细汇报,加上这位传令兵的详细描述,李二就像身临其境听故事一样,连连叫好,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快意。
“来人,赏!官升一级,赏金十两,绢帛一车。
另外千里传信定然累坏了,先领着去吃喝休息吧。”
那人千恩万谢着出门而去,李二爽朗的笑声从太极殿中远远的传了出来,“来人,传令议政殿小朝会。”
一般朝中大朝会是长安有官职,品级到了的官员都要参加的,而去是十天一次大朝会,议政殿小朝会就是最核心的那些大员才参加的,相对大朝会要频繁些。
“呵呵,没想到啊,那杜少清不仅仅有才识能救灾施政,这次又来个单骑踹营,其勇不亚于叔宝啊,真是让朕刮目相看了。”李二笑着自语道。
内侍老高看到皇帝心情好,在后面跟着附和道:“陛下,当初您跟杜神医提出要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现在看来,咱们大唐恐怕真的要出一个定国安邦的
第157章 杜大忽悠
杜少清看着这位场中除了自己之外,算得上唯一一个文官的魏征丞相,没错,大唐只要上了品级的那几个,都被人称为是丞相。
“魏相,不知道您口中的礼法,能救得了我们死伤百姓的性命孔夫子还说过呢,以直报怨!”杜少清直言顶撞道。
魏征一身正气,挺直了腰杆说道:“国家声誉高于个人得失,你以俘虏要挟小国,不是君子之行,虽然是出于义愤,值得赞赏,但这些都要被算在国家头上,我大邦上国的威名不能丧于我们手中,老夫也想发泄胸中怒气,但却不能。
既然已经拿下对方,当宽仁以待,方显我强国胸怀,唯有如此,四周小国才能知道感恩,学会礼敬上邦。”
四周几个大将军都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似乎这一套大家都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也已经默许了一样。
但是杜少清不会,他不是大唐人,他是知道后世一千多年中华历史演变的人,是知道那场惨绝人寰甚至快要被亡族灭种灾难的人,当然他也是知道四周列国嘴脸和心胸的人。
所以他露出一个呵呵的笑容,对着魏征反问道:“敢问魏相,我天朝上邦的威名和声誉,是靠礼遇小国,让其感恩得来的吗
如果是,何来昭君出塞和亲匈奴以换和平何来两晋之后五胡乱华之惨状看看我们换来什么了”
嗯魏征诧异的看着面前这个小子,似乎没想到他有这个见识,只知道他是个神医,也是个文采不错的后生,但是即便是文采不错熟读百家,能有这个见识的,别说年轻人,就是老家伙很多也看不清的。
尉迟恭是个纯粹的武夫,似乎对杜少清说的这些典故不是太了解,伸手捅了捅身边的刘弘基小声问道:“老刘,五胡乱华的事情你清楚吗”
刘弘基开口解释道:“那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是西晋时期,国内朝廷没落,四周五个胡人氏族举兵杀入中原,境况很是惨烈。
这场祸乱持续了一百多年,前隋以前的南北朝时期,不少朝廷都是这些胡人建立,并且统治一时。
后来直到前隋文帝一统建国,这个天下才又一次回到汉人手中。
具体情况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也不甚了解,加上这三百年那些胡人大部分融入了我们中原,所以很少有人提及那件事。
呵呵,老黑,你尉迟姓祖上可是鲜卑人,也是五胡之一,所以,你听听就好了。”
尉迟恭郁闷的点了点头:“以前老黑我是个打铁的,可不知道这么多东西,只是有些过往的讲故事人时不时说些有意思的打仗故事,说那时候有个大英雄叫武悼天王,他老人家发起杀胡令,从此汉人胡人势不两立。
可我就心说,大唐国内胡人汉人不是杂居吗哪里就不两立了”
杜少清没想到还有这个尴尬,但这时候依然接茬说道:“不错,刘大将军也知道五胡乱华,想必学富五车的魏相肯定也知道。
但是恐怕你们不一定能说的清楚为什么有杀胡令也说不清楚五胡乱华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今天晚辈厚颜就来讲一段自己也不熟知的历史,我只知道一件事,在两晋时期我们全国汉人有大约两千万,但是五胡乱华结束的时候,你们知道汉人有多少吗
不足三百万,差不多被这帮胡人杀死了九成,十室九空一说就是来自那个时期。
胡人祖上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我们汉人就只会自诩天朝上邦,以理服人魏相,您老博学,不知道可否说一说,眼下四周的小邦列国,哪一个不是几百年前胡人的后代”
“该死的胡人,老子去杀光他们!”刘弘基直接暴走,抽出腰间的宝刀就要往外冲。
没人拦着,魏征是个文官不会拦,也拦不住,能拦得住的几位大将军也被杜少清的话语感染了,根本就不会拦,甚至河南道来的洛阳都督张亮也抽出了腰刀。
 
第158章 杜大外交官
魏征伸手拍了拍杜少清的肩膀:“好吧,那就说一说你拿这五万俘虏以牙还牙的事情吧,我们必须赶在陛下派来的和谈使臣之前,完全解决河北道的事情,否则使臣一来,两国邦交就不归我们这一伙人管了。”
“我们魏相,您同意站我们这边了”杜少清惊喜道。
吴王李恪皱眉道:“您说父皇会派人来议和胜仗了,还用去主动找失败者议和的”
其他几位将军看着这位三皇子,纷纷苦笑摇头,暗叹还是太年轻了。
杜少清点了点头道:“计划我刚刚已经说过了,割地赔款、赔粮食,我们河北道这次瘟疫的损失他们来承担,我们三路大军调动一趟的所有军需他们来承担,战损也计算成钱,他们来承担。
总之就是让他们赔偿,什么都赔,哪怕是营州城中一个百姓家里因为瘟疫丢了一件衣衫,我们都要折合成银钱,然后翻倍索赔,都要算在对方头上。
当然了,这个具体数目我不甚了解,各地的经济情况我不知道,还需要魏相和几位将军来算出来,然后算出来的数据翻一倍给对面追讨。”
刘弘基不解道:“神医,这个算不出来吧,难道我们还要去统计一下哪家那户丢东西了”
摆了摆手杜少清笑道:“不用算,就当每个人都损失了一件衣衫,哦,要绸子料的,人口多少乘以一件衣衫就是了,说白了,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们敢不给,嘿嘿,五万人拉到边境,当场行刑。”
尉迟恭龇着牙花子大笑道:“我让刀斧手磨刀,最好这帮货色别答应。”
刘弘基既然脸色古怪的看着杜少清,心里想着却没说出来,这货不愧是商人出身,死人也能被扒下一层皮来。
“哦,对了,还有要他们给我们割一块地,面积无所谓,反正他们国家小也割不出多少,但事实必须有,这就是魏相说的,我大国上邦的脸面问题,敢来打我们国土,就割地道歉吧。”杜少清补充道。
魏征犹豫了下开口道:“你办的这么绝,会极大的损伤我们大唐的声誉,不利于睦邻建交,往后小国都对我们瑟瑟发抖,难免他们不联合起来对抗大唐,下策,不如留一线。”
“不留!”杜少清果决否定:“我倒是希望他们不断的主动进攻我们大唐,谁打我们,最后都会被打回去,每打一次都要割下一块土地,这样咱们的版图就越打越大了,求之不得。
就算是他们联合进攻,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惧,六国合纵都被秦国打败,何况这些不通教化的蛮子”
“好,是老夫拖泥带水了,不如后生爽快。
刘将军,河北道主政官员何在,我们必须尽快计算出各项损失。”魏征大笑道。
这时吴王李恪挺身而出道:“本王来做我大唐的使臣,一定要狠狠的在高句丽贼人身上刮一刀。”
尉迟恭道:“殿下,还是让杜小子去吧,他算得清楚,您别再算错了,少一点咱们就亏大了,河北道百姓还等着过个富裕年呢。”
李恪很尴尬,这么直白,不就是说我不会算账吗可是抬头看了一眼杜少清,还是往后站了站,确实算不过人家。
这时魏征却说:“不,还是老夫来吧。
老夫不是为了抢功,因为这个事情是要背负骂名的,会跟朝中所有信奉王道治国的大臣们背道而驰,吴王殿下和杜神医还年轻,扛不下来的。”
杜少清不屑道:“我来,我一个太医没官没爵,不打算混朝堂,他们拿我没办法。”
“呵呵,你不娶公主了小子,虽然你跟陛下的约定保密,但是朝中谁不知道你没有能耐就娶不到公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