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奥尔良烤鲟鱼堡

    张松年心想原来是为这个,只是既然你要问,那么张松年也就干脆硬着头皮,把一项一项改革举措一一道来,“这种说法根本无稽之谈,只是别有用心的中伤。首先,区上并不是选择了机构后就放手不管,我们首先在专业机构的审核上面,就有严格的程序,这些都必须是掌握相关资质的专家,而且我们会和机构签订协议,制定统一的规范和项目的评审标准,政府会定期检查,监督和评估,并且建立责任倒查,前期杜绝出问题,后期出问题能够追责,同时这些也会寻求社会监督,公开透明。”

    “机构的介入还可以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不再是以前从立项到结项后就一动不动,审计将建立在三个环节,立项,项中,和项后,任何环节在检查中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叫停!”

    “我们还出台了信用体系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于区政府主管部门,还有专业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倒查机制,一旦出问题,那就进行双管齐下的查处,一方面查相关单位个人的责任,一方面查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的管理漏洞,徇私舞弊,渎职。”

    张松年这个时候苦笑面对李靖平,“李市长,你说在这种制度下,我怎么给我想要进入的‘机构’放口子,这不是作茧自缚?”

    李靖平看着张松年,喃喃道,“南区模式,南区模式……其实张区长,是不是想以此表达你的想法,那即是现在“跑部钱进”,“多头申报”这类不仅仅是南州市,甚至国家,部委高层的经费弊端?张区长,大家都说你张大胆,我看你不是张大胆,你是张大炮啊……”

    张松年不敢多说话,因为委实不清楚李靖平跟他这番交谈的目的何在,究竟是预示了他张松年要倒霉?至少他的南区模式将因为逆大流而动遭到南州上层堵截,还是说这个刚刚启动不久的南区模式,就委实因为和国院《纲要》有所碰触而不得不偃旗息鼓?

    什么样的可能他都有准备,毕竟从当初和程燃那番交谈过后,就已经有所心理准备。

    只是可惜的是……这终究还是个人难逆大局么。

    “我想听听更多的细节,张区长……你是如何形成整体思路的,还有个中的施行细节,就好比机构的遴选,如何确保专业性和规范化……”张松年有一点还是猜对了,对于他所掀起的南区模式确实争议极大,今天的工作经验交流会,市上面也在有所计划,李靖平之所以和张松年进行这么一番谈话,其实就是在确定最后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表态‘南区模式’。

    张松年听出李靖平这种平和交流的语气,是真的对他的相关报告感兴趣,而不是只想自上而下的做一个评判,当下也就横下心,也不怕说多说错什么,唯唯诺诺也不是他的风格,这种时候尽情发挥最好,就道,“我们南区在进行这些行政改革的时候,其实还是整体寻求了理论上的意见,寻求了科大方面的支持。”

    “科大?”李靖平点头,“科大倒是有丰富的专家资源。”

    “我们政府和科大合作,交由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来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专业机构也会聘请这些专家作为相关的顾问,这样就有了专业性的支撑……”张松年张大嘴笑,“其实不瞒李市,南区模式的改革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我之所以坚定这套模式,也还是从科大开始……我女儿就在科大读书,科大里面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位小女的同学,就是伏龙公司的董事长程飞扬的儿子。”

    说了张松年又觉得会不会自己这聊得太过跑题了,但看面前李市的神色如常,并没有半点不耐,张松年又继续,“要不怎么说实践才有说服力,伏龙公司如今有这么好的发展,和其在科研上面的投入分不开,而这家民企的科研投入,自然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中有些经验的总结,委实是政府部门所忽略的,甚至也是以前没有魄力去做的。就比如责任倒查机制,这些以前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如实落实在制度上面……”

    面前的李市开口,“你说的那个男生……”

    “是。这个科大男生叫做程燃。我女儿请客的时候,本来是持着和科大学生聊一聊,了解一下大学生思想的想法……结果没想到获益颇多,这个男生本身成长的家庭背景,还有其个人能力上面,就与众不同,给了我很多启发。”

    “你……从他那里,得到的启发?”

    感觉到李靖平话语里的迟疑,但张松年想来也是如此,毕竟当初和程燃交谈的时候,他也受到了不少的震动,但很可能因此让李靖平怀疑他的觉悟和能力,所以张松年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程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这个男生确实不一般,川省高考状元,不去清华北大,被李太行院士特别邀请进入的科大,李院士都看好他,进校到如今,就在科大做了很多事,而且就已经建立起了集成电路设计团队,李太行院士,还有好几个计算机专家,都甘愿成为他的团队一员,这是看好他的个人能力和潜力……我好像还没有说,他们目前似乎取得了英国的一项关键技术,这项技术有助于他们研发出突破性的芯片……正是如此,他所提出的一些意见,我有好好考虑和揣摩,真正觉得,很多地方是可行的……又基于科大的支持,我才敢开展“南区模式”……”

    提到这些,张松年眉飞色舞,很想把内心里的那些激情全数传达。毕竟从刚才的交流中,他已经可以明确,李靖平是很关心他们南区模式的。

    而现在,他所看到的是这位南州一号人物有些失神。

    片刻后,他点点头,问,“张区长是女儿啊……女儿也读科大,栋梁之才啊,女儿目前,多大了……”

    张松年还欲待交流的满腔振奋略有些阻滞。

    咦,这话题怎么偏得有点远?




第九十三章 下场
    “大二马上大三了,女儿嘛,平时倒还挺乖,没怎么操过心,这也是我安心工作的最大依仗了……”张松年清楚,这种时候问起你的家庭,其实算是上级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这能让彼此之间的聊谈更融洽,也更友好。

    “那这就带人来给你检阅了,看来张区长在家的作风也很强势啊,女儿的事情还需要跟你请示。”李靖平道。

    张松年“嗨!”一声摆摆手,赶忙解释,“李市误会了,还没到那一步,就是同学之间而已,他们自己接触,最后如何发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原则是不介入。要说看法,我对这个程燃看法挺好,自己很优秀,也是一表人才,而且成熟稳重,很多构想很富创造力,眼界上面很宽广,品行也还不错,我个人当然是没什么意见……但就是说他的家庭情况,还是复杂了一点。有时候怕的也就是女儿受委屈嘛……当然,年轻人归年轻人的,他们如果真要在一起,那我们做父母的除了祝福,还能做什么?”

    李靖平道,“这个年龄上,这个时候是不是早了点?”

    张松年笑,“那李市认为什么时候不早?”

    李靖平沉吟,“至少也是大学毕业后有了稳定工作再来谈这种事吧……”

    “李市,听说你女儿在国外读书?”张松年问。

    “啊……是……”

    “李市你守旧派,担心女儿在国外一个人吃亏,这种心态我能理解,但有时候还是要辩证来看。我就比较开明,这个年轻人恋爱这种事情,你挡,未成年前可能还行,成年以后,那就是对自己负责了,挡是挡不住的。我认为呢就是做到一点,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感情就行了。当然,女孩要懂得保护自己,要知道底线在那里,这些自有她妈去教育她,我这个做父亲的,当然是给她做后盾和理论支持,有时候你摆出一副不近人情的态度,那孩子会自然疏远你,你掌握不到她情况的……但如果你反而表现得理解她,那其实她把你当导师,有些事情都可以讨论,你就能掌握到她的具体情况,至少心态的这些东西,所以啊,李市,这是高明的策略!有时候还是要套路的!”

    李靖平,“……”

    “当然了,这话也就是跟你李市之间我们说一说,我早之前跟我老婆说过了,别看我这个区长做得光鲜,但肩膀上扛起的是各种压力,还总有来自背后的诋毁,有时候我就是觉得,自己就是辞职出来下海,肯定也能做一番事业。我之前跟程燃闲聊的时候就跟他开玩笑,要是南区模式改革得罪了人,我下课了,他给我提了一些建议的,那他得负责,我到时候当个老总什么的,他们伏龙的订单可不能少给我!呵,若真想是打我家闺女主意,那这小子好好孝敬我的这第一关就得先过去……”

    李靖平干咳了一声,“还没有的事……”

    张松年洒然,“是,你看我,有时候跟李市一说起来,真是说多了,你别见怪。我这可不是借机发牢骚啊……”

    李靖平当然明白张松年刚才看似大咧咧一番话,其实苦也诉了,心迹也表白了,同时还兼具了从他这里上层探口风的意味,这个人外粗内细,要是任何人都拿一个粗人的样子来看他,恐怕就大为低估了张松年这么个人物,敢因为程燃一席话就搞南区的改革,工作报告发言稿都是雄文,一不留神,南州市都会拿给他裹带进来,被他绑上一条船,而且最后这番告罪的话,是逼得自己给出一个态度,以看清楚背后南州高层对他的真实想法。同时,还要争取到他的支持。

    只是支持……现在自己就有种泼这个张松年一盆冷水的冲动又是怎么回事。

    但终究还是道,“你也不要有压力,改革总是伴随着激烈的争论,目前组织上还是很信任你的。”

    看到谈话结束张松年一脸兴奋的离去,李靖平也是叹了口气,其实现在南州对于张松年的南区模式上确实是有所争议,一方是主流观点,认为国院《纲要》上面的精神,还是以政府的行政力量强干预,集合产业,以形成头部性质的大公司。

    但张松年的南区模式恰好背道而驰,是讲究政府行政退位,但又谙合南州上层某些人所言“如果要让现在政治家,学术界和公众选择一种可以取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治理机构,那一定是选择市场模式”的言论。

    同时也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官僚体制。其核心在于搭建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平台,政府适当下放权力,培养更多的第三部门承接政府转移工作,以改善体制内的许多通病。

    张松年只是把南区模式做出来了,摆在了这个一直就有的争论面前,所以张松年成为了那个引线,真正的博弈仍然是这两种思潮和方向。

    于是在全市区县工作座谈会结束后,就是紧接着的常委会议上面,首先有常委表态审慎处理‘南区模式’,然后依次序表态和发言。

    一般事关地区重大经济发展项目规划安排的时候,常委会议上的讨论会多出现激烈的情况,但这回却并不激烈,因为谁都不会过于在这上面表态,有很多的原因,这上面牵扯到《纲要》,总会有人爱惜羽毛,也会有人担心承担责任,或者还是拿不定主意。

    12名常委中李靖平排名第五,前面的那些发言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但总体其实仍然是没有定性,对于南区模式的看法模棱两可者居多,更多的还是让张松年继续做下去,毕竟南州还是需要一个窗口试点。

    只是到李靖平发言时,他打开了面前的资料本,声音不大,但是平和。

    然而在所有人看来无异于掷地有声。

    他表达了对南区模式的支持,表示应该在全市范围试点推广,以“释放公共部门能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切实有效的提高效率,减少财政和科研资金浪费”。

    光是这样一个旗帜分明的支持,就足以让很多人动容。

    李靖平下场了。

    接下来就是四位常委表态,除了一位表示再审慎应对之外,后续都纷纷顺水推舟附和了李靖平的看法,最后是书纪总结,那就拍板。

    南州市大胆迈出这一步,对“南区模式”进行全市试行推广!



第九十四章 孤灯,明月,人
    2001年的上半年就这么过去了,但这段时间里也是秦西榛的高光时刻,在从程燃那里获得了炫铃技术的初步架构之后,秦西榛就成立了一个炫铃技术部门,和伏龙合作进行相关的技术验证和研发,反复的修补回铃音业务技术的多种可能和漏洞,国内专利注册后,随即将这些技术部署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专利局。

    秦西榛这一步走的非常漂亮,运用了伏龙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法律上则是和所要部署国家的相关专利法案排前列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对所要进行的专利申请进行了专业化的撰写和检索,同时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答辩技巧也无懈可击。

    这是天行音乐基本上在这大半年时间全力攻坚的事情,属于在完成了电子音乐版权的布局过后,开始将拳头集中到一点突破。

    这样在专利的申请和布局上都走在了前例,这个过程中银子当然也没少花,但是为了在最快时间里面完成专利布局,成本当然是没有必要节省的。

    很快便看到了成效。

    最初打开局面的是韩国,在上一个时空中,韩国是最早发明彩铃业务技术的国家,后面这项业务才随即风靡世界,但是韩国人也要到2002年左右,才会让这项技术成形,且技术出来后,韩国方面并没有探讨更多的彩铃业务实现方式,以至于整体技术细节上其实有不少的漏洞和可以绕开其专利的地方。

    这就导致了一个重大问题,其他公司如果不想支付专利,最主要是排他性竞争这一项,因为对手的技术不给用,为了也搭上庞大的彩铃业务市场便车,在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滑坡的业务压力上提升ARPU值贡献,就不得不自行研发彩铃专利技术。

    而这项技术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其他电信商想要攻克,不是什么高难度问题。

    所以各国电信运营商纷纷研发自己的彩铃系统,有的更是直接套用别人的技术实现方式,就好比彩铃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时候,韩国人过来想要因中国方面使用了一些专利技术来打官司,中国也能用韩国专利并不包括“中文彩铃业务”这种抠细节的方式予以回绝。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运营商之间的排他性竞争,让彩铃专利授权这一项的业务上就不得不采取大面积的侵权和打擦边球方式解决业务实现问题,这导致一开始的风气就陷入了死循环,无法在良性轨道上竞争。

    这一世横冲直闯出来个秦西榛的天行音乐,很好的充当了各方竞争之中的平衡点。

    “韩国三大运营商,SK,KT,LG。这其中KT公司已经有了基于简单技术实现的回铃音业务,但是论技术支持没有我们雄厚,”秦西榛给程燃打电话的时候,聊起整个的策略,“所以我们跟三个公司洽谈,以确保他们使用我们的技术专利,开通回铃音业务,这其中最无法拒绝的是SK电讯。”

    秦西榛嗓音隔着话筒,柔和之余,有的是沉静淡定,“韩国电信业竞争很大,毕竟被誉为人均网速最快的国家。电信业竞争非常残酷,而国内对电信业监控很严,SK电讯99年底并购了新世纪电讯,市场份额过半,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减少市场份额,否则将处以10亿韩元罚款,这就要求sk电讯走上一条积极紧缩用户规模却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活用户ARPU值的道路。炫铃这种可以提升ARPU值的业务显然是他们眼下最为需要的。”

    程燃道,“那么你如何确保韩国最大的电讯公司不自行研发,而一定使用你们的专利技术?”

    “首先是时间,竞争所需要的最宝贵的时机。”秦西榛道,“SK电讯面对的其他两家电信公司,都有在禁令生效期间内争取吞下SK电讯紧缩的市场空间的需求,因此面对现成的可以拥有的技术,两家谁都不会让对手先走一步,都会愿意以一定代价获取技术。

    同时韩国电信业市场就那么大,四千多万用户,增量不高,存量恒定,面对国内禁令,SK电讯在稳住国内阵地之余只能积极向外扩张,炫铃业务能够成为他们攻打海外的利器。

    在海外,他们也会遇到我们的专利部署,如果无视我们专利,对我们侵权,对外发展,与其到时候和我们在国外打官司陷入纷争,不如最开始选择付清专利费用。”

    程燃道,“那么如果其中一家电信商为了阻断竞争,要求你的专利独家授权?”

    “还是时间,”秦西榛道,“因为韩国电信业残酷的竞争,使得他们无法坐视其他家获得技术而自身选择耗时耗力自我研发技术以拖累竞争,所以他们都要争取时间,他们没有跟我提条件的资本。我们会授权给付得起价格的任何一家公司,以价格为锚点和我们打拉锯战并不合适。更何况我的要价又不高,我们以每年每家七百万人民币的费用收取专利授权费,后续根据市场增量再调节嘛,大家这是双赢啊。”
1...384385386387388...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