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奥尔良烤鲟鱼堡

    “现在你家里情况怎么样?”在一处草坪坡道前站立,雾状的红色粒子线光从远处射过来,程燃问起张静的情况。

    在坡道上坐下来,张静整个人面容都融入那种彤光中,有风轻起,拂乱她的秀发,发丝间的那双大眼瞳子略有些失神的看着远方,“还好……就是我妈情绪不稳定,有时候我回去陪陪她。前天调查组的人来了,问我们家的存款问题……也有亲戚被询问……程燃,我爸没有问题的吧?”

    “我相信不会有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别有用心的人对你爸的打击报复。他说到底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张松年为程燃而打动,下定决心进行改革,改革直接动到了陈越的利益关系,在陈越国芯出世后,陈越立即水涨船高,今非昔比,和一些个大人物的利益绑定,让陈越这个时候腾过手来对张松年秋后算账,就成了推进对张松年进行调查的能量。

    在这个份上,连李靖平都没能再压下去,说明在南州上层力量对比中,李靖平已经倾斜,甚至可能还会因为推进南区模式自身难保。说不定李靖平这边,已经在承受根基的蚕食和松动了。

    情势瞬间就是这样的残酷。

    “嗯。”张静用力点头,转过头来,目带泫然,这大概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听到过最好的鼓励了。

    “程燃,我抱抱你可以吗?”

    在沉静片刻后,程燃听到了坐在旁边草地上的张静传来这样的声音。

    他看过来,张静仍然平静着看前方,没有看他。

    但实际上,她这种平静,很可能也是要为那个家里足够为自己父亲担惊受怕到神经虚弱的母亲做依靠,不想让那些外界的风言风语,冷眼旁观甚至凉薄讥讽之人看笑话的故作坚毅而已。

    程燃目光柔和,点头。

    张静忽得转身,就那么双手绕过他脖颈把他搂住,女子清新的气息扑鼻。红光从远处的山脉消失,云层边缘金色和暗色相间,然后是女孩压抑着的,隐忍的,伏在他肩头的抽泣的哭声。

    程燃肩膀渐湿,能感受眼前女子的难过和这段时间积蓄的压力,委屈,似乎都在这个肩膀,在这个人面前的这一刻破闸释出。程燃也生出复杂的心情,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直至她的缓缓平复。

    程燃轻声道,“放心……会过去的。”

    这处在草坡上发生的这一幕,其实很多人看到了,可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任何关于这两个科大知名人物的流言蜚语传出。

    因为大概是看见的人也知道,人生里某个时刻,都会有这样需要一个肩膀臂弯的时候吧。




第一百零七章 快递
    那天的科大,有从来坚强的学姐张静打湿了自己的半边肩膀。

    和张静分别,程燃没有去天行计算机创新实验室,而是径直去了计研所,计研所此时的一间未挂牌的实验室中,程燃和胡志伟见了面。

    汉武计划的存在,除了那天李太行面前汇集的人所知道之外,没有一项书面材料,表明了它的存在,哪怕就是现在的立项计划书之中,都是以代号相称。目前并没有从外部吸纳资金的意图,研发经费都是自有资金,而且整体分阶段解决,胡志伟率领主团队,攻坚的是HXTB01024微处理器芯片,也就是“汉武一号”的代称,是定义为通用的微处理器芯片,围绕着这个计划又有卫星团队负责不同领域的突破,进行技术储备。

    聂云的芯片团队就是这个大项目的卫星团队之一,当然除了领命的聂云,团队整体并不知道他们所从事的,是为汉武计划服务。

    聂云负责的是定义为协处理器的关于信号处理方面的嵌入式芯片设计。

    只是胡志伟是程燃藏在背后计研所的利器,聂云才是看得到的公开在外的CQ和科大共建实验室芯片设计团队。

    说白了,胡志伟担当的是大梁,但是在背后默默发育。而天纵奇才的聂云进行协处理器的电路设计,最容易也最快能取得瞩目也受人眼红的成果。

    平时程燃和胡志伟的联络渠道很单一,也很隐蔽,计研所内除了胡志伟所领导的核心,整个此时三十来人的研发队伍中,倒是并没有知道程燃和胡志伟的联系,更不知道他们手中的资料和设计指标方向,背后都有程燃的影子。

    程燃进门的时候胡志伟正在煮一碗泡面,一个办公室角落的电磁炉,一个小锅,旁边的小菜板上还搁着几抓青菜,遇到程燃进来,胡志伟就像是偷嘴蜂蜜的熊被撞破般有些小尴尬,锅里煮的面发出噗噜噗噜的奶汤泡,手上捏着的一把洗干净的青蔬,还待下锅,扭过头,喉咙起伏问,“吃?”

    “吃!”程燃点头。

    无奈到手的一碗面先捞起来递给程燃,胡志伟忙拆开第二包面,这才开始给自己煮。

    面煮好,两个人端着两个脸大的搪瓷缸子,就地在胡志伟那张红木桌前坐下来吸溜面条。

    青菜泡面,虽然胡志伟坚持自己煮的面恰到好处,硬软适中,但程燃吃起来终究还是方便面味。不过倒是因为在教授凌乱的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捧着应景上面还有黑色补疤的搪瓷盅,倒是特别香。

    “作为掌握着上千万资金的团队负责人,天天就吃这个?平时不吃点好的,保证营养,老胡你可是重任之所在啊。”

    “这个方便,又不麻烦,而且能吃过了赶紧去实验室,你是没看过,我行军床都铺在那的,如果不是想着实验室煮面味道大湿气重,我都不来办公室了。”胡志伟呼翕的扒了大口面,“还不是你那边横加了任务,不过也算积累了咱们的工程技术……”

    在搪瓷盅飘散的热气间,程燃抬头问,“反向工程的情况如何了?”

    胡志伟抹了把嘴,“完成度百分之八十,已经快了……”然后一笑,“狐狸尾巴要露出来了。”

    程燃点头,“那么……就开始吧。”

    ……

    程燃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等到程燃说明了情况后,程飞扬在那边道,“当年你考上一中,我把技术所整合出来,创建伏龙,一走,就走到今天了。记得当时有批次产品出了问题,跑到冰天雪地东北去当救火队员,车抛锚了,就走了十公里,到了当地出问题的邮电所,没有办法,那时候的伏龙所能卖到的产品,就只有那种偏远地方,我那时候走了漫长的路才到出问题的地方,但第一时间想的却不是工作的事情,是觉得愧疚……我费劲心力为购买我们产品的客户做到的这些,却连十分之一都没能用到你身上。尤其你还是这么的争气。”

    “有时候回过头,转眼之间,你就从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长大了,现在想在你面前说几句叮嘱的话,都觉得多余了,说不出口了……”做父亲的,最觉得落寞的,不正是意识到连自己父亲最应该有的威严,都突然在岁月磨砺中消逝了吧。

    最无助的,无非不也是面对当年自己羽翼下的雏鸟,有朝一日可以那么漂亮的飞翔远行的时候,也只能说“多保重”的无奈吧。

    “男子汉,就是这样的,成长都是这样淬炼打熬出来的。你妈可能又要担心了……但那边没问题,我会帮你摆平的。”略微的失落中,程飞扬语气又带了这么些幽默,“做你觉得该做的事吧。爸爸这边永远是你的后盾。”

    ……

    蒋舟来了科大,表示最近就在科大陪着,南州的天行道馆业务不用操心,其他地区的扩张暂时已经安排好了,他暂时也没有动身巡查的计划,所以也就安然在程燃这边陪同享受一下大学生活。对于蒋舟,程燃只能给友人介绍是自己的远房表哥,在科大开了个电脑铺。

    “我这边在科大组了个铺子,弄了个电脑维修点,带了几个干练的兄弟伙,就在你平时路过的地方,有什么事都看着的。另外,我还是陪着你,我这边还有个电话……”蒋舟倒是得意的对程燃展示,“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南州伏龙那边的人会立即过来,保安部的陈队长几天前调到了研发中心这边,和你们南州的公安方面都吃过饭了……”

    不消说,蒋舟已经和自己父亲那边安排上了。表叔程斌本来是被李靖平提了准备让他往南州这边动,原本是李靖平在南州稳定后,程斌跟着过来,结果国芯一号出世,李靖平和张松年的南区模式受到质疑,张松年被调查,李靖平如今也身陷囹圄,这事就暂时被压下去了。

    否则对程燃此时的安全问题,蒋舟和程飞扬那边也不用这么设置了几重方案。

    当然程燃倒是并不认为目标明显的他在科大会出现什么问题,与其说担心安全这方面,程燃其实更在意的是接下来要见面的人,也为此和李靖平那边提了一下,李靖平让程斌调动人手到南州,陪同程燃和人见面。

    来得是程燃的“小军哥”游小军,和小军哥热切见面之后,程燃也就和约好了的谢飞白的姐姐王玉兰见了面。

    王玉兰现在是《经济报道》的副总编,在约好的咖啡馆里,王玉兰来得倒是风风火火,而且对程燃约她见面颇有兴致,在面前坐下来,王玉兰提了提自己的眼镜,笑道,“怎么了,又有什么活动要我报道了?是你那边的消息,还是科大的消息?你们科大现在是香饽饽啊……对了,你帮谢飞白搞得那个贫困学生补贴系统相当有意义,我们报道过后反响非常好,上面大领导来视察,还特别就此事件表扬了。我当初来南州的时候,就是冲着当时在南州这个经济活跃发展地刚成立的《经济报道》要做中国首家分析国际形势,透视经济,观察行业动态风向标的报纸的雄心来的……事实证明我的眼光,不出三年,我们《经济报道》就已经是中国商业报纸的引领者了。”

    王玉兰在和程燃的这些打交道过程中,早是对程燃有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先不说当初在谢飞白家里遇到的一直对自己高评价的舅舅一家突然的厚此薄彼,后续在蓉城程燃和通浪总裁,和商业局局长的高谈论阔,都让王玉兰对程燃认知是不断刷新。于是就有了在科大见面,她的诸多关注。而基本上兴许也是某种比较的心思,每每和程燃碰面的时候,王玉兰也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肌肉”,似乎也不愿在程燃这么个人物的面前示弱。

    不过她也算是相当的有能力了,在南州发展他们的《经济报道》,程燃提供了不少学术上面的素材思考,集成电路大赛啊,科大和著名互联网公司CQ的共建实验室计划啊,这些都引得了学界的不少好评和思考。

    南区模式在他们经济报道后,在多个省市的领导干部那边都激起了不少反响,有些省市甚至都化用过来,作为自己的改革突破点。作为对中国经济发展制度模式最前沿的观察者和报道者,王玉兰和她所在的经济报道凭借对社会观察,第一时间对一些个重大事件的深度调查,深受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学者的亲睐。

    甚至还得到了中宣部的点名表扬,称经济系列报道在西宁、首都、津城、川省、南岛、晋地、徽州、沈城、闽省等省市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得到相关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文章表扬经济报道对热点问题比较快速的反应能力,既得到读者欢迎,也提高了影响国际舆论的主动性,增强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还号召其他媒体借鉴并发扬《经济报道》向前看、鼓士气、促发展的精神。

    还有评论说“《经济报道》以更专业更独立的新闻精神,更权威更独到的新闻品质,当得上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

    而如今,这位面前大概在中宣部领导前都给人印象深刻,有闯劲拼劲,巾帼不让须眉的副总编,谢飞白成长期的噩梦。

    就这么在程燃面前,问程燃有什么新闻。

    “事情……是这样的。”

    面对着眼前眼神里闪烁着追求真理火焰和熊熊八卦之心的王玉兰,程燃递上了手中的小本子。

    如果目标是横空出世飞升在望,那么此时的大地上,大概就是铺地的井盖掀起,露出了弹头。



第一百零八章 热闹
    在程燃拿出的东西面前,王玉兰原本睁大的眼睛倏眯下去,“这些是什么?”

    “在我告诉你之前,我要先提醒你,报道这个的后果。很可能让你在经济报道的几场针对省市经济结构深入追踪报道所积累起来的成绩资历,都打了水漂,甚至报纸也可能遭遇风险,就这样,你们敢报道吗?”

    王玉兰片刻后道,“说来听听,经济报道的成立初衷,就是要做行业的观察者和问题的发掘者。至于报道的风险,你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生存至今,自然有可控制风险的一系列办法,如果完全害怕后果,那不如当初就不用独立成立这家媒体,怕这怕那,那就很可能什么都观察发现不到,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做战地记者,他们不知道何处的一颗流弹,或者某个突然瞬间人性的恶,就能让他们脑袋瓜开花吗?”

    看到王玉兰眼睛里闪烁的光,程燃点头,“如果我说,现在科大名为国芯的芯片,是一款窃取了我们在研芯片的源代码,欺世盗名,剽窃作假的产物。你敢写吗?”

    王玉兰先是怔了一下,旋即面部表情在细微中向震惊偏移,她当然知道这个轰动一时的中国国芯,之前两天她还在和媒体那个背景资历都不俗的编委说起过这个国芯,不仅仅是让南州风头无二,甚至获得上行政策大力支持,主要是时机太好,正值国院扶植集成电路产业的十八条在各地展开的时候,国芯的出世立即就被推到台面上,成为一个标杆和榜样,这种旗帜性的存在的意义,几乎足可想象此时的风光。

    王玉兰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对方是科大微电子院院长……即将授予的长江学者……他剽窃你们的东西……有证据吗?”

    “设计芯片设计的知识产权取证相当的困难,而且这种事判例此前在国内没有任何先例,他敢窃取,也是认定了这一点……其次,就如你所说,他的名头确实很大,现在更大,这也是他有恃无恐的原因。这个事情的证据检测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陈越公布的芯片和我们的芯片上线进行检测对比,很容易就发现相似之处,依据时间指纹也能判定先后顺序,剽窃的事实就会坐实。但困难就困难在取证和监督……这需要更强的行政力量来推动。”

    “所以,你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借用到这样的力量?”王玉兰看着程燃。

    程燃问,“是不是觉得从头到尾匪夷所思?”

    “我相信如果不是失心疯了,绝不会敢说一个院长和著名专家剽窃自己这样的话。但如果不是确有事实,你又何必冒着巨大的风险做这种事。而且,就我们合作过的经历,我当然认为你的话可信度很高。”

    “只是,为什么你不事先通过申诉程序向更高的渠道反映,你想做什么?”王玉兰注视着程燃,如果把程燃当成只是个普通热血上头的青年,那就太低估王玉兰一直以来对于这个男子的观察了,想到一个可能,王玉兰眼睛顿时睁张不少,“动静越大……你接手的成果,也就越大?”

    她又摇摇头,“但是,太冒险了……”

    程燃道,“对于现有制度的改革,我此前做了个报告,收纳了报告的是张松年……而后就有了,张区长的南区模式。”

    王玉兰愣住,脑袋里电光火石,再看程燃,双目微颤,声音都带着些生凛,“……你不是想修补一个破洞……而是要重新调一下船头!?”

    “你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动静啊……”

    程燃看着她,缓缓道,“有时候就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切身体会的疼痛,印象是不够深刻的,一些积弊也很难谈及就此改变……而要疼痛,又不能伤及根本,这是一个办法,但是不好操作,会有很大风险,可事情就是这样,涉及这种事,没有任何事是完全有把握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做好一切准备来应对后续的变故。所以我告诉你这些风险,之后的事情,在于你。”

    王玉兰压抑住心头的震荡,看着程燃,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大舅和舅母那样的身份级别,会对这个男子另眼相看,他要做的……是一只鲶鱼,搅动这片沉寂的大海,掀起那个维度的惊涛骇浪。

    但王玉兰心头又掩不住会生出一个极为有诱惑力的念头。

    深度!

    独家!

    “不得不说你找上我,我们的眼光,就目前商业报纸这一块,我们是领跑者,换其他家,不会有敢向我们这样的力度去报道。如果能够通过这样,把眼下国内存在的相关问题给暴露,给翻出来,并由此得到变革……至少这就是件值得且正确的事……”
1...392393394395396...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