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球财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司马白衫

    “挤不上的乘客,不要挤了,后面的车马上就来了。”

    “后面的师傅,请帮个忙,把门关一下,谢谢”

    售票员边说边站起来探出身子,熟练地用两只手一起用力地推着门,终于,车门关上了。

    彭渤长喘一口粗气,可是马上车厢里弥漫着的各式各样混合的气味就吸入口中,这是一种特难闻的味道,可是比这更要命的是自己周围被人挤得死死的,他就象闷在罐头里的沙丁鱼,喘不过气来。

    过了十几站,巨龙车摇摇晃晃地终于停下了,彭渤几乎是被人流挤出了公交车,他长舒一口气,外面的空气是如此新鲜,他抹了把头上的汗水,一身新衣

    沪海财经报社。




第122章 不知者不怪
    买整层,还是最高价格的50层

    金茂大厦售楼处的整个办公区域一下安静下来,这些一个个打扮得西装革履、花枝招展的工作人员都停止了打电话,停止了讨论,停止了说笑,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呜呜

    伴随着吴淞河上声声汽笛,沪海,整个城市慢慢从睡梦中醒来。

    吴淞河畔不远处广昌公寓里,睡梦中的彭渤嘟囔一句,翻了个身却又沉沉睡去,可是两条腿始终蜷着。

    “马桶拎出来”

    猛然一声响,彻底穿透了日出前的黑暗,突然,小囡囡受惊的哭闹声,木质楼梯吱呀的踩动声,夫妻床头的低语声,彻底把酣梦中的彭渤惊醒

    身下的凉席已被汗水浸透,就象沪海现在的天气一样,潮热闷湿,彭渤打着哈欠起床,穿过头顶悬空布满的乱七八糟的各种线,与同样睡眼惺忪的邻居打着招呼,挤在了水龙头旁。

    “大家让一让,让上班的先刷。”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

    “楼下把水龙头关小一点,楼上都没水了。”又有谁接了一句。

    可是水流仍是太小,看着水龙头旁挤满了人,彭渤端着牙缸下楼,过道仅容两人通过,一脚踩上去就是吱呀的乱响,他一米八的身高,在这里始终要佝偻着腰,这样还把头顶上的灯光给遮了一大半。

    天色渐亮,晨雾中煤球炉子的火光一明一暗,缕缕炊烟直冲天空,老沪海有声有色有景的一天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就是彭渤重生后的生活,一个月来天天如此,往复交替。

    当然,同全国各地一样,早晨也是这里的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倒马桶、生煤炉、做早饭,一样不落

    二百多个马桶在楼下排开,蓬头垢面的女人穿着各色的睡衣,挥动着竹制的马桶刷和着闪亮的毛钳壳,飞速地在马桶内侧转着圈,奏响出筒子楼下的交响乐章。

    把马桶晾干抱回家,阿婆阿婶纷纷抱起被褥抢占马路边的有利位置,亮起一道道风景和一面面万国旗帜。

    就在这微露的晨曦中,伴随着种种声响,广昌公寓就这样静

    静地耸立在霞光中,几十年不变地守望着楼里的居民。

    这里是彭渤租住的房子,据说,这座英国人设计的建筑始建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解放后,则成为职工宿舍,后来便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搬了进来。

    但在彭渤看来,这座古罗马斗兽场似的圆桶形建筑,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围拢结构,其实更像是电影功夫里的的那个场影,一个真实版的“猪笼城寨”。

    站在院子中央看去,5层楼平顶,南北向中间轴线上设旋转楼梯,中间是宽敞的大院。每层楼房有一条长长的公用楼道连通,如一条椭圆形跑道,楼道后就是大小不等的房间。

    “张家姆妈,你今天买点啥菜”李家姆妈手里拿着刚在弄堂口的饮食店里买好,装着豆浆的锅子,锅子上放着几根油条和几只大饼。

    “今天是我家老头子的生日,买了点大排,晚上准备烧大排面”

    “哎,对了,李家姆妈,你们家昨天来客人了呀”

    “是的,是的,是我娘家乡下的亲戚,好几年没来沪海了,小彭,上班啊,早饭是要吃的呀,年轻人不能不吃早饭”

    刷牙,洗脸,彭渤快速回房穿戴整齐,一边在狭窄的楼梯里小心挪动,一边跟热情的阿婆阿婶打着招呼,一边小心翼翼地经过几张饭桌,在这个城寨里,家家都坐在门前吃饭,有的是折叠桌,有的就两个方凳一拼,饭碗全端在手里吃。

    冲下楼来,冲到一家国营饮食店,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大家都在排队买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糍饭、豆浆。

    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坐下,可是立马他就感觉到,大饼油条的油香味、洗衣服的肥皂味、呛人的煤炉烟味、刷马桶的马桶异味,弥漫在整个空气中,这就是重生一个月来他已经熟悉的味道。

    “昨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店里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南方洪水的消息,这是现在全国人民都关心的大事,重生后,他这个财经记者也很关注。

    “青浦的水还没有退。”

    “是啊,听说医院里都是齐腰深的水。”

    1998年的沪海,还远远没有那种大都市的气息,闸北区还在,南汇区还在,卢湾区还在,就连南市区,也要在两年后才并入黄浦区。

    九八年的洪水让沪海的青浦也成为灾区,洪水来袭,学校、医院、街道等等无一幸免,医院里全是水,在医院的走廊里,生病人员必须用三轮车摆渡才能前去看病

    匆匆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干净,马路上上班的人流也多了起来。

    马路的拐角不远处的公交车站,已经站满了赶着去上班的人,有的在来回走着,有的不顾身边的人以及自己的吃相,狼吞虎咽的吃着早点,有的则不停地抬起手腕看着时间。

    “来了,来了”人群中有人喊道。

    大家顺着喊声向远处望去,一辆两节车厢的公交车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两节车厢之间,用厚厚的人造革加上固定件组成,沪海人称它为“巨龙车”。

    车厢里面的连接处两个长长的椅子面对面的,和车厢连接处底部的转盘相连接,车子在转弯的时候,椅子会随着转盘一起转动,因为形象象香蕉一样,沪海人把这种椅子叫作香蕉椅。

    车子进站还没有停稳,人们就争相恐后地迎了上去,车门打开后,人们鱼贯而入往里挤。

    “上车的乘客大家往里挤一挤,照顾一下后面的乘客。”

    “挤不上的乘客,不要挤了,后面的车马上就来了。”

    “后面的师傅,请帮个忙,把门关一下,谢谢”

    售票员边说边站起来探出身子,熟练地用两只手一起用力地推着门,终于,车门关上了。

    彭渤长喘一口粗气,可是马上车厢里弥漫着的各式各样混合的气味就吸入口中,这是一种特难闻的味道,可是比这更要命的是自己周围被人挤得死死的,他就象闷在罐头里的沙丁



第123章 一层烟雨一层楼
    一层烟雨一层楼,一花只为一树开。

    今天注定对澎渤传媒来讲是个特殊的日子,公司只要在家里的人都来了,大家打了几十辆出租车,浩浩荡荡奔向沪东。

    看着此时仍在一片黑暗中的黄沪江,看着沪东星星点点的灯光,彭渤慢慢摇下车窗,此时的沪东晚上的空气真好,视野也极佳,可是汽车飞驰之中,仍然可以听到夜晚施工的声音。

    彭渤记得,前世的1999年,外国记者来拍摄沪海建设,问沪海有没有超过100米的高楼,彭渤总带他们去沪东,那里有5个,而自从今年之后,不少高楼、写字楼陆续完工,入驻沪海的外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车子慢慢在金茂前停稳,彭渤带头下车,海茵薇、吴千语、陆庚申,陆雨森不自觉都围绕在他的身边,打量着眼前这幢直插夜空的高楼。

    “怎么样”城东皆黑,惟此高楼象一座灯火通明的宝塔,所有人陆续都下了车,仰头长视。

    金茂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这里,他看着夜色下这一长溜的出租车,车头的大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如一条长龙一样挥舞在夜色下的沪东。

    “澎渤传媒的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眼前的大厦,金茂大厦是由中国化工、中国粮油、中国五矿等14家大型外贸公司发起组建、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国有特大型股份制企业”

    “也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

    工作人员的介绍似乎有些徒劳,此时,在沪海甚至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金茂大厦,若再加上尖塔,楼层共有93层,楼高4205米,是此时中国最高的大楼。

    “我们大厦的面积27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其中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君悦大酒店”

    “这里比金阳大厦好得多”

    “那是不能比的。”

    “哎呀,电信、联通、铁通、卫通齐全”

    “最主要的是我们都会有自已的办公室”

    工作人员的介绍似乎被更大的声音压了下去,许多员工在憧憬着将来,有人已是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看一下了,“彭总,我们是哪一层”

    “50层。”彭渤响亮地答道,夜色中,他的目光投向远方。

    金茂大厦就坐落在沪东延安东路隧道口,世纪大道旁,地处沪东核心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东临沪东新区的繁华景象,西眺沪海市及黄沪江的幽雅景致,南向浦东张杨路商业贸易区,北临10万平方米的中央绿地。

    大厦周边道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过江隧道和将来的地铁二号线直达。从金茂大厦去沪西最繁华的街区,过隧道仅2分钟,到红桥机场或到沪东国际机场车程时间仅30分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把公司设在这里,是他认为此生最理想的选择

    “走,进去看看。”黄沪江的夜风吹过,彭渤豪气大发,虽然晚上七点,大家还没有吃饭,可是没有一人喊饿。

    走进大堂,1-2层是气势雄伟,宽敞明亮的商务办公区大堂,101米的净高不仅有激动人心的体量,而且高格调,高档次,高科技的室内装修给人以庄严典雅,心旷神怡的特殊感受。

    造型优美的咨询服务台,配以高大醒目的电子显示屏,给人以热情周到的快捷服务。

    “千语,我们公司的前台也要设计得好一些。”彭渤马上道,吴千语笑答应下来。

    彭渤又看一眼服务台,这才带头走进电梯,到达了自已的王国。

    哇

    公司里的许多女生已是迫不及待地奔向窗边,办公层是那种无柱大空间,4米的层高,显得整个50层很是宽阔,那种无拘无束的宽阔。

    “彭总,这里是操场吗”

    “比操场还大好不好”

    吴千语一言不发,跟在彭渤的后面,心中却如黄沪江一样此起彼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象沪海囡囡一样对房居有着这样痛彻心扉的感受,可是从梧桐里搬到新家,再从拥挤的金阳大厦搬到沪海第一高楼,一切都是拜眼前这个男人所赐。

    她看看彭渤,彭渤大踏步走到窗边,风起沪江,吹动了他的头发

    “我们办公区的统长采光窗宽敞明亮,自然采光达到最佳状态。照明嵌装式灯罩空调选用世界先进的低温送风的变风量机组,新风量5升秒人,每层办公区还设有24只手动温控器,可使室温在19摄氏度29摄氏度范围内任意调节”

    工作人员还在履行着自已的职责,可是澎渤传媒的员工早已四散开去,在这个暂时没有分隔布置的大操场上来回运动着,欢笑声,语话声,人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憧憬,回荡着向望

    “每层办公区还设有茶水间,24小时免费经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紫外光消毒三级过滤的饮用水和开水”

    噢,不错,这才是一个公司该有的样子

    “大家满意吗”沪江的风中,彭渤突然大喊一声。

    “满意。”许多人一愣,可是那两个字不由都脱口而出。

    “好,满意就多喝一杯,”彭渤豪气大发,“87层,喝酒去,今晚不醉不归”

    这是山海人的豪气吗,似乎与沪海的气氛格格不入,可是却与眼前的场景太契合不过

    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仅用25秒将澎渤传媒的所有员工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沪海新貌尽收眼底。

    正宗的意大利比萨饼、意式西菜、美洲烧烤和日本料理,让欢笑更加热烈,抬头仰望这世界独一无二的酒店中庭,扶摇直上152米,迷人的光环,似层峦叠嶂。

    舞台正面是一幅色彩斑斓、气势宏大的巨幅油画,油画上面的玻璃幕墙里高速电梯上上下下,若隐若现,耳边,钢琴手正在演奏世界名曲,一时,彭渤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都是好的,虽在人间,胜似天堂。

    “亲爱的,你在想什么”海茵薇端着酒杯又一次回到他的身边。

    彭渤长吸一口气,看着脚下沪西璀璨的灯火,“我想,我已经达到了巅峰”

    他的声音稍稍有些战栗,作为一个男人,彭渤发现自已特别喜欢住在高层,因为在这里,可以俯瞰到芸芸众生为各种事情奔走,这会不断地提醒他,如果不努力,不向上爬,就看不到这个城市的模样

    “亲爱的,走在路上的人很多,因为没有什么成本,但住到这里的人很少”



第124章 沪海十大经济新闻
    “吴总监,这里就是我们公司吗”

    饭,吴千语吃到一半就下楼了,她亲自迎接来自京城中戏的两位主持人,章梓宜和程黎,李苒离开后,她们会接替李苒成为中国明星云榜新的主持人。

    沪海财经报隶属于国社沪海分社,1991年创刊,经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第二年向国内外正式发行,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八个年头。

    作为全国发行的三大财经类报纸,虽然地处沪海一隅,但挂着国社的牌子,报纸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现为对开16版的周7刊,发行量在30万份左右,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高的经济类专业报纸之一。

    “看到排名了”主编鲍铮坐在桌子后面,桌子上的材料、杂志、报刊几乎要把他埋了。
1...4243444546...1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