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司马白衫
……
飞机渐渐起飞了。
上升的瞬间,又是熟悉的眩晕。
透过舷窗,金茂大厦已经一小再小,白云在身边回荡缭绕。
这是新年的第41天。
祝愿的阳光打在了离他不远的崔岩、吴千语、史蛟和罗燕的脸上。阳光打在她们的脸上,温暖留在彭渤的心里。
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此时城市的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可是看着她们欢谈的样子,彭渤一霎间心里五味俱陈。
新的一年,世纪之交,“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的心里。
为什么我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爱得深沉;为什么我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爱得深沉;为什么我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爱得深沉。
爱这个公司,还有她的员工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
香江国际机场。
一身米黄色风衣的彭渤带头走出机场。
“你好,唐纳德,”《财富》中文版发行、香江中询公司总裁高思文先生笑着迎了上来,旁边漂亮的女秘书献上一束鲜花,彭渤顺手递给罗燕,张开双臂与高思文拥抱在一起。
“哦,唐纳德,介绍一下,这是亚太区的陈龙,”时代华纳亚太区总裁助理,一个精英一样打扮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噢,你看到杨先生了吗”
人来人往中,彭渤率先看到的却是容貌姣美的何文兮,黑色的风衣长筒的黑靴,即成熟又性感,“你好,榜爷,欢迎到香江。”
何文兮笑着伸出手来,两人在沪海是见过面的,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可是彭渤对她的印象很深。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握着何文兮柔弱的纤手,感受着这属于香江的温度,还没来得及与笑着伸出手来的杨受诚握手,眼前却闪起无数的镁光灯,周围好象瞬间就被话筒包围了。
后面史蛟、吴千语等人也很惊奇,这简直是明星出现在机场的架势,可是媒体中有财经传媒,更多的还是香江的娱乐媒体。
“彭生,你与何小姐认识多久了”
“彭生,请问你此次到香江,是代表时代华纳收购华娱吗”
“千禧年,您计划推出什么榜单”
一旁,何文兮和高思文好象都没有预料到这样大的架式,二人出面推掉这些媒体是不可能了。
混乱中,一个年轻的女娱记几乎把镜头凑在了彭渤的脸上,何文兮赶紧用手帮忙遮挡,“能不能把镜头离我远一些”彭渤倒没有动怒,同样作过记者,他理解这些同行。
“噢,是不是怕我拍到你长得这么靓”年轻的女娱记笑了,好象两人并不是第一次见面一样。
彭渤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只一眼,他已经确定他认识她,这个头顶光环的女人,后世收获了周围一片人生赢家的呼声,但此时,彭渤在她的眼睛里,看不到金钱的痕迹,却看到了一出关于现实和奋斗的浮世绘。
第170章 不是什么人都能跟榜爷称兄道弟
在机场保安的帮助下,彭渤一行好不容易摆脱了众多的记者,可是还有记者在附近不断拍照。
彭渤扭头一看,那名后来成为香江女首富的娱记正向他笑着挥手,“把我的名片给她。”他轻轻嘱咐身边的助理罗燕,罗燕一愣,自打去年财富年会之后,彭渤还从来没有主动把名片给记者的习惯,今天这是第一个。
看看这个衣帽普通其貌不扬的女娱记,罗燕不敢再猜,她一溜小跑招呼着女娱记,递上彭渤的名片。
女娱记一脸微笑,看她亲切的样子,好象有感染力似的,罗燕的心也软起来,“彭总说了,可以接受你的专访,喏,这是我的名片,到时联系我。”
“谢谢罗助理,谢谢,”女娱记笑得好开森,“那采访的时候当面感谢彭生。”
罗燕莞尔一笑,紧跑几步追上彭渤,可是迎面走来了一个她很熟悉的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人。
“彭总,我来晚了一步。”杨蓝一脸微笑,亲自怀抱鲜花,“对不起,对不起,还是来晚了一步。”她笑着又跟高思文和杨受诚点头致意,朝何文兮笑了笑。
“还让你亲自过来,”彭渤笑着接过鲜花,三束鲜花了,幸亏带的人多,否则花都拿不过来。
彭渤自然知道此时的杨蓝很忙,这个月她动用约3500万元的资金,与友利电讯主席高振顺联手收购了经营长期处于低潮的良记集团,两个月后,良记会正式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公司发展的方向,是建设以历史人物传记片为主要产品和资源的宽频网站,为各媒体及网络电视观众提供服务,她出任主席。
此时正是她最忙的时候,可是却有心来接自己。
杨蓝看来与高思文也不陌生,“这么多老朋友都在,彭总是我们沪海人,我也是沪海人,今天晚上我来举办宴会,给彭总接风……
杨受诚笑了,“这个我们有安排,高先生也有安排,不过,大家一起好了……”他没有答应出席杨蓝的宴会,自己另有打算。
一行人聊得正欢,罗燕的眼睛有些发直,一个小个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们周围,他的身后是四个颜值很高的小伙子,引得周围来往的行人纷纷侧目。
看着这人眼镜后面的小眼睛眨着精明的光泽,彭渤乐了。
“身材瘦小,神情紧张,头发修剪得极短的富家子弟,讲英语时带着极夸张的腔调,使他本身看来像富贵圈中骄纵的小公子。”
这是美国一著名报刊形容他的言辞,但美国人也丝毫不掩饰对林则凯的羡慕:“别看香江只是个小小的繁荣都市,当中不乏自命不凡的年轻才俊。这其中最瞩目而又最受众人羡慕的,当属香江首富林一诚的二公子……”
去年,也是他风头正劲的时候,去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得信佳集团,改名盈动上市。当天股票狂升23倍,他的个人财富也由15亿港元升至100亿港元以上。之后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江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江经济界的一个奇迹。
有人说,他一天的收益相当于其父一生的努力。更有人戏言:他一天赚了他老子一辈子挣的钱!
林则凯夸张地摇晃着彭渤的手,“我看到报纸了,一眼就认出了你,迫降生还,这个机率很小的,一定要给你压惊,”他笑着看着杨受诚,杨受诚笑得很和蔼,“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晚上一起吃饭。”
财富论坛期间,彭渤与他还有贝佐斯聊得很好,可是他没有想到,今天林则凯会亲自过来接他。
“杨生,我来接彭总,让他跟我上车,我跟彭生有约,在去年沪海财富论坛上就约好了。”一行人中,林则凯只跟杨受诚一人解释,可是他并不邀请杨受诚参加。
杨受诚一笑,示意他们自便,他又看看身边的何文兮,何文兮虽然笑着,可是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遗憾。
林则凯很是注重生活品位,身上的穿戴,完全是名牌,“彭生,给你介绍朋友认识。”林则凯笑道,“我表弟李忠豪。”
哦,李忠豪的母亲就是林一诚的小姨子,其父是后来重庆最大的地产商。
“你好,彭总。”他的年龄与彭渤看起来差不多大,现在还是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学生。
“武宗权。”林则凯笑着指指另一个年轻人,这人彭渤后世听过多次,香江最大的包租公,船王的外孙,他每年单单靠收租,就能获得百亿,因此很多人都说他比林一诚还厉害,堪称是最年轻的包租公了。
“何启刚……”这个更不用提了,何家在香江在大陆无人不知。
“最后给你介绍一位小朋友。”说到最后一人,也是这几人中气质最好,年龄最小,也是颜值最高的。
“唐嘉诚……”
哦,前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之让母亲大量买进了林一诚长公司的股票,不到3个月的时间股票就涨了40,短短时间帮母亲赚了1个多亿,那时他才17岁,还只是未成年的孩子。
当然,他的母亲也是名人,霸王别姬的制片人!
“你好,有机会多交流……”彭渤笑着与他们握手,这些人年龄都与自己差不多,只有林则凯在三十岁出头。
一行人相伴而行,机场外,林则凯那辆丰田ary房车的车头玻璃上,贴满各类会所停车证,马会、深湾游艇会、皇家高尔夫球会等,不下10个。
后面跟着是几辆豪车组成的车队,这样高调让彭渤稍稍皱眉。
……
“是不是有些不开心”杨受诚和何文兮与众人道别后,从另一面走出机场,杨蓝和高思文等人也只能落寞离去。
何文兮整理着自己的衣襟,似乎很是感叹,“没有不开心,不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跟榜爷称兄道弟的……”
杨受诚看看她,神情颇为异样,“后面还有机会,这样,我先走了……”
……
何文兮也上了车,远远地,她就看到了彭渤一行,可是令她惊讶的彭渤并没有上林则凯的车,林则凯的样子似乎很理解,他亲自护送着彭渤走向另一辆车子。
这是谁的车子
看到车号,哦,何文兮马上明白了,这人子她已经知道,那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香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第171章 英雄地,风云地
香江,曾几何时是英雄地,风云地。
一个榜单打尽香江英雄,彭渤自忖能做得到。昨晚那位尊敬的白发老人,也叮嘱他、拜托他要多关注香江,多关注香江的人,多关注香江的事,血浓于水,内地和香江始终是一家人。
彭渤的回答则是,香江回归,自已早就想过来看一看,也早就想做一个香江富豪风云榜,对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他一直在关注,从没改变……
可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宿命,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宿命,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宿命。
呜呜——
伴随着吴淞河上声声汽笛,沪海,整个城市慢慢从睡梦中醒来。
吴淞河畔不远处广昌公寓里,睡梦中的彭渤嘟囔一句,翻了个身却又沉沉睡去,可是两条腿始终蜷着。
“马桶拎出来——”
猛然一声响,彻底穿透了日出前的黑暗,突然,小囡囡受惊的哭闹声,木质楼梯吱呀的踩动声,夫妻床头的低语声,彻底把酣梦中的彭渤惊醒!
身下的凉席已被汗水浸透,就象沪海现在的天气一样,潮热闷湿,彭渤打着哈欠起床,穿过头顶悬空布满的乱七八糟的各种线,与同样睡眼惺忪的邻居打着招呼,挤在了水龙头旁。
“大家让一让,让上班的先刷。”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
“楼下把水龙头关小一点,楼上都没水了。”又有谁接了一句。
可是水流仍是太小,看着水龙头旁挤满了人,彭渤端着牙缸下楼,过道仅容两人通过,一脚踩上去就是吱呀的乱响,他一米八的身高,在这里始终要佝偻着腰,这样还把头顶上的灯光给遮了一大半。
天色渐亮,晨雾中煤球炉子的火光一明一暗,缕缕炊烟直冲天空,老沪海有声有色有景的一天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就是彭渤重生后的生活,一个月来天天如此,往复交替。
当然,同全国各地一样,早晨也是这里的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倒马桶、生煤炉、做早饭,一样不落……
二百多个马桶在楼下排开,蓬头垢面的女人穿着各色的睡衣,挥动着竹制的马桶刷和着闪亮的毛钳壳,飞速地在马桶内侧转着圈,奏响出筒子楼下的交响乐章。
把马桶晾干抱回家,阿婆阿婶纷纷抱起被褥抢占马路边的有利位置,亮起一道道风景和一面面万国旗帜。
就在这微露的晨曦中,伴随着种种声响,广昌公寓就这样静
静地耸立在霞光中,几十年不变地守望着楼里的居民。
这里是彭渤租住的房子,据说,这座英国人设计的建筑始建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解放后,则成为职工宿舍,后来便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搬了进来。
但在彭渤看来,这座古罗马斗兽场似的圆桶形建筑,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围拢结构,其实更像是电影《功夫》里的的那个场影,一个真实版的“猪笼城寨”。
站在院子中央看去,5层楼平顶,南北向中间轴线上设旋转楼梯,中间是宽敞的大院。每层楼房有一条长长的公用楼道连通,如一条椭圆形跑道,楼道后就是大小不等的房间。
“张家姆妈,你今天买点啥菜”李家姆妈手里拿着刚在弄堂口的饮食店里买好,装着豆浆的锅子,锅子上放着几根油条和几只大饼。
“今天是我家老头子的生日,买了点大排,晚上准备烧大排面……”
“哎,对了,李家姆妈,你们家昨天来客人了呀”
“是的,是的,是我娘家乡下的亲戚,好几年没来沪海了,……小彭,上班啊,早饭是要吃的呀,年轻人不能不吃早饭……”
……
刷牙,洗脸,彭渤快速回房穿戴整齐,一边在狭窄的楼梯里小心挪动,一边跟热情的阿婆阿婶打着招呼,一边小心翼翼地经过几张饭桌,在这个城寨里,家家都坐在门前吃饭,有的是折叠桌,有的就两个方凳一拼,饭碗全端在手里吃。
冲下楼来,冲到一家国营饮食店,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大家都在排队买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糍饭、豆浆。
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坐下,可是立马他就感觉到,大饼油条的油香味、洗衣服的肥皂味、呛人的煤炉烟味、刷马桶的马桶异味,弥漫在整个空气中,这就是重生一个月来他已经熟悉的味道。
“……昨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店里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南方洪水的消息,这是现在全国人民都关心的大事,重生后,他这个财经记者也很关注。
“青浦的水还没有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