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嗜血王妃好嚣张苏锦绣夜华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野

    夜北阑不语,只恨恨的看着他。

    眼神做不了假,他眼底浓烈的恨意更是骗不了人。

    只是,皇帝不知,到底自己这个皇兄又是从何时对自己充满怨恨的。明明这些年来,自己待他不薄。甚至对待夜华罄,都不如待他一般亲近。

    可为何,最终会让他冒出这种念头

    沉思间,那些官员们也纷纷出来进言。

    “陛下,依臣所见,禹王此举已然暴露了他想要篡位的心思。按理,他决不能留,还望陛下不要心软。”其中一人道。

    闻言又有一人出来附和道“是,臣亦赞同此意见。禹王心思狠毒,只刺杀陛下这一举动,就足以判他死罪。”

    “还请陛下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有更多的官员走上前来上柬。

    顿时,除夕的宴会变成了早朝。

    闻言,皇帝只觉得烦躁异常。

    他自然知道不能再留下夜北阑,可眼下他需要时间去思考,而不是听这些没用的上柬。

    遂他皱了皱眉,冷声道“朕自有打算,你们不必多言。”

    顿时,众臣闭上了嘴,大殿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的气氛。

    想到夜华罄刚刚因为自己受了伤,皇帝不由转过头看向了二人,脸色有些缓和“刚刚若不是你们二人在,想来受伤的人应该是朕。”

    顿了顿,他用余光瞥了夜北阑一眼“是朕误听了谗言,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故说来,此事也是朕的错。”

    大抵是接受不了事情功亏一篑的事实,只见眼下夜北阑的神色有些疯魔。若不是有金爵卫压制着,只怕此时他会再次冲上来。

    见状,李太妃自然是承受不住。

    她又怎能亲眼看着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被斩首示众呢。

    故下一刻,她来到皇帝面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陛下,无论如何北阑都是你的同胞手足!今日此举,他肯定也是受人蒙蔽。本宫恳求陛下,饶他一命!”

    闻言皇帝不语,甚至连看也不愿意朝她看一眼。

    见皇帝不作声,李太妃又将视线转向了夜华罄,她跪走到夜华罄面前,泣不成声“罄儿,你是本宫一手养大的。虽说本宫待你不及北阑,可到底,还是将你抚养成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宫求你,看在本宫的面子上,给北阑留下一条活路。本宫在这世上,就只剩他一个亲人了!”

    夜华罄不语,转而移开了视线。

    而皇帝也终于出言,他挥了挥手,对侍卫道“将禹王关押下去,等待发落。”

    然后他又转头看向了夜华罄,轻声道“八皇弟,你先别离开,随朕去趟御书房。”

    语毕,看也不看在场的众人,皇帝径自挥袖离开了宫殿。

    至此,除夕之宴结束。




第251章 消除隔阂
    经历过刚刚那一场交斗,众人的情绪自是都不及刚来时高涨,尤其是皇帝。

    去往御书房的路上,皇帝的步子迈的飞快,脸色十分难看,随身服侍他的宫人们见了当然也都很识趣的闭上了嘴,无一人敢开口。

    而夜华罄本就有伤在身,再者刚刚与夜北阑搏斗时也耗费了不少精力,眼下能跟上皇帝的步子就已经是不易了,故期间他也一直是缄口不言的状态。

    这一路上,气氛可谓是十分压抑。

    直到到了御书房,方才缓和一点。

    站在殿前,皇帝转头斜了一眼身旁的宫人,冷声道“朕与稷王有要事要商讨,你们先在殿外候着,没朕的吩咐,谁也不许进来。”

    此事有关皇室问题,自然是不能让太多人听到。饶他们都服侍自己已久,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这其中也隐藏着夜北阑安插的眼线,届时闻言再去私底下通风报信,自己岂不是又要被反算计一次。

    说来皇帝生性本就多疑,而今夜北阑的事更是让他对身边的所有人起了戒备之心。

    若不是夜北阑提前暴露了他的真面目,想来皇帝直到最后都不能猜到,原来一直以来自己敬重的皇兄竟然一直怀着要弑君篡位的心思。

    眼下,皇帝也明了为何夜北阑一心要自己除了夜华罄和苏盛远。想来,这一切都是夜北阑早就谋划好的。只要除了这二人,那日后他弑君的计划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毕竟,如今在这朝堂之上,除了夜华罄和苏盛远二人是保持中立态度的。其他大臣,私底下大多都归顺到了某一个皇子的麾下,明里暗里都在为他们效力。

    且夜华罄手握禁卫军兵权,苏盛远又身担大司马一职,可谓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借自己的手砍掉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大臣,夜北阑倒是打的好算盘。

    原来这么多年他不是不问政事,相反的,是一直待在他的封地处心积虑的等待合适的时机举兵造反,谋朝篡位。

    思及此,皇帝眸底不禁涌上了一阵杀气。

    宫人们低敛着眉目,应声道“是。”

    继而皇帝推门而入,夜华罄也紧随其后。有识相的宫人在二人都进去以后,小步上前关上了门。

    这下,御书房就只有夜华罄和皇帝二人,气氛颇有些冷清。

    进了御书房,皇帝并未径自往上方的座位上走去,反而是留在了下方,站在了夜华罄的对面。

    看了眼夜华罄左肩上的伤口,他眼底涌现了一分愧疚来“八皇弟,今日之事,若不是你赶来及时,朕想来也绝不会安然无恙的站在此地。”

    就差那么一点,夜北阑的计划就要成功了。而自己,也即将成为他的刀下亡魂。

    即使是到了现在,皇帝的神经依旧处在紧绷状态。夜北阑狰狞的面庞,也时不时的就会浮上他的脑海。

    沉思间,夜华罄的声音突然响起。

    “此乃臣弟分内之事,皇兄不必太过介怀。”

    皇帝闻声抬眸,见夜华罄表情淡淡,心下愧疚不由得更甚。

    “是朕的错,朕不该一时听信谗言。若不是朕听信了谗言,今日的事想来也不会发生。”

    好好的除夕之夜,却出了这样一幕闹剧,说不懊恼那自然是假的。

    眼下皇帝的内心当真是后悔的很,打从一开始,他就不该信任夜北阑,不该听他的话将夜华罄和苏盛远二人调去江南。这样也不会给他留下可乘之机,使得他变得愈发贪婪起来。

    闭了闭眼,皇帝突然觉得有些疲惫。

    夜北阑这么多年来的和善形象原来都是装出来的,怪不得夜华罄从始至终都不曾待见过他,原来是早就知道了他的真面目。自己倒是真蠢,一直被人利用反而是不自知,甚至差点酿下大错。

    皇帝不敢想,若自己真如夜北阑所言除了夜华罄和苏盛远,那接下来自己将要面临的会是怎样的问题。

    而闻言夜华罄则是勾了勾唇,笑意匪浅道“皇兄不必太过自责,总而言之,今日之事并未如夜北阑所愿,他反而是自食恶果。再者,纵观古今,这也是大多数君王必经之路。有的时候,危机并不一定只能带来灾事。相反,也有可能是好事。”

    “就好比,通过今日一事,皇兄也趁机看清了夜北阑的真面目,除去了一个有异心之人。故皇兄应当高兴才是。”

    说到这,夜华罄顿了顿。他继而抬头看了眼皇帝,解释道“臣弟自知皇兄是在忌惮臣弟手中的禁卫军兵权,只是,臣弟向皇兄保证,臣弟从未有过二心。而父皇之所以要将禁卫军的管理权交与臣弟,也不过是为了让臣弟更好的协助皇兄。”

    “若我手上没有些许权力,又怎能在这朝堂之上立足臣弟想,彼时父皇应当也是看清了夜北阑的真面目,故才将此兵权交付到了臣弟的手上。”

    “所以,皇兄安心便是。”

    闻言皇帝的脸色果然好了不少,说来他倒是没想到夜华罄会主动提起兵权一事。但经过今天的事,他也明了夜北阑才是那个表面不一的人,夜华罄反而是为人正直。

    对于他的话,皇帝自然也是信了十分。

    遂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皇帝转而问道“对于处理夜北阑一事,八皇弟可有何建议”

    夜华罄看着他,一字一顿认真道“臣弟建议,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仅仅十二个字,夜华罄却说得十分用力,眼底也带着满满的认真。

    由此可见,他并非是在开玩笑,是真的想杀了夜北阑。

    皇帝心知夜北阑做出此举来,按理说也应当斩首示众才是。只是一时之间,他还是不太能接受斩杀自己手足一事。

    说到底,他还是有些优柔寡断。

    大抵是看出了他的犹豫,夜华罄不由得又继续道“臣弟还有一事要向皇兄禀报。”

    皇帝侧眸,神色有些不解。

    “此事有关李太妃。”夜华罄看了他一眼。

    “就在臣弟与大司马被派往江南赈灾之时,李太妃多次将苏锦绣召去瑶华宫,想要拉拢其为她所用。见苏锦绣不为所动,她又试图用蛊毒之术来控制苏锦绣。”



第252章 讨个公道
    “皇兄应该明白,蛊毒之术在南夷盛行,故李太妃到底是从哪得到的蛊虫,此事须得细查。再者,李太妃还想由此借苏锦绣之手陷害太后娘娘。”

    “若非苏锦绣留了个心眼,想来也就着了她的道了。光谋害太后娘娘这一桩罪状,就足以判李太妃死罪。但臣弟心知皇兄自有处理罪人的打算,故此事,臣弟不做建议,只希望皇兄能给苏家小姐一个公道。”

    说这话时,夜华罄的语气不卑不亢,无形之中反而是给皇帝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而夜华罄此话一出,皇帝不由得大惊失色。

    他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李太妃有心陷害苏锦绣,甚至还想谋害太后”

    一个夜北阑就已经够让他觉得出乎意料了,倒是不想,李太妃这些年来竟然也是在伪善。

    着实不怪他意外,毕竟在他的映像里,李太妃一直都是温柔和善的性子,同夜北阑同出一辙。他根本不敢相信就是看起来这般温和的一个人,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来。

    一时之间,皇帝的认识能力再次得到了更换。

    “李太妃对人那般和善,怎么会做出用蛊毒控制无辜人的事来”他喃喃道,神色逐渐变得茫然起来。

    夜华罄自知皇帝心底所想,也明白此事一时之间他并不能立刻接受。

    毕竟,这些年来李太妃和夜华罄着实是伪装的太好。若不是自己偶然间识得了他们的真面目,想来自己如今也仍被蒙在鼓里。

    故闻言他只微微摇了摇头,然后语重心长道“有的时候,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相。别人表现出来的,那只是她想让你看到的。信与不信,全然在自己。”

    闻言皇帝失了好一会的神。

    他的脑海里,不断闪过夜北阑和李太妃的身影。他们的模样,或是和善或是狰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纵然李太妃做出了这种事来,可如今她终归是老了,在后宫里也是掀不起再大的风浪来了。只要自己收回她的权力,那她在这后宫里就真的是彻底落败了。

    遂思来想去,皇帝还是不忍心杀了李太妃。

    良久,夜华罄才听到他的回答。

    “朕考虑好了,虽说李太妃犯下的过错无法弥补,可到底还是没有酿成大祸。如今她在这皇宫,又只剩下夜北阑一个亲人,若是给夜北阑判了死罪,那自此,李太妃就举目无亲了。”

    “既如此,再一并给她判了死罪,终归是太过残忍。故朕决定,将李太妃送去冷宫,让她斋食度日,并以此赎罪。八皇弟觉得如何”

    语毕,他看向了夜华罄。

    见状,夜华罄不由得思索了一番。

    自己这个皇兄向来心软的很,能从他嘴里听到这个结果已实属不易。

    只是,自己不像她,自己可是记仇的很。有关李太妃曾经试图毒害苏锦绣一事,至今夜华罄都耿耿于怀。

    遂他建议道“不如将李太妃送去皇宫之外的大钟寺里的念佛堂,只打入冷宫,难免宫里会有对她忠心之人私下里偷偷接济她。”

    诚然,皇帝也觉得他的话有几分道理。遂他点了点头,算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至此,夜华罄和皇帝之间多年的隔阂也终于是消除了。

    第二天,金銮殿。

    此事毕竟影响到了皇室颜面,故由皇帝亲自审问夜北阑和李太妃二人。

    大年初一,本该是喜气洋洋的气氛。然因为昨日的事,整个皇宫都笼罩着压抑的气氛。众人皆小心翼翼的行事,生怕被波及到。

    尤其是平日里与夜北阑交好的大臣,此时都对他避之不及,甚至恨不得立刻撇清了关系才好。

    此时的夜北阑要比昨晚清醒许多,看着众人的态度,他心下不免觉得世态炎凉。

    而李太妃想到,自己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若他死了,那自己在这世上可就是举目无亲。

    故想也不想,她跪在大殿中央,不停的卑微祈求皇帝“本宫恳求陛下,恳求陛下给我儿留一条活路。我儿虽然犯下大错,但终归没有酿成大祸。如今我儿也知道错了,他心下也在后悔。所以,恳求陛下给他留条活路。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情同手足,感情做不了假,求求你不要给北阑判下死罪!”

    一边说着,李太妃一边不住磕头。

    寂静的大殿上,她的额头与地板相撞的声音尤为刺耳。有些心软的人,此时已经忍不住撇开了视线。

    再反观夜华罄,却是表情淡淡。

    世人总是这样,只有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方才知道自己错了。可若是当初在定下这个计划时,他们就提前想到了后果,那事情又何至如此。

    故对于夜北阑和李太妃,他的心里根本生不起一丝同情来。

    沉思间,只听皇帝冷声问道“夜北阑,而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夜北阑闻声抬头,看着皇帝,他突然勾了勾嘴角“罪臣还有个共犯。”
1...115116117118119...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