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盛楚风云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诸侯

    赵隶领着他们架马出城,行至城外果不其然便看到了一行约莫十来人的西域之人正在等候。眯眼瞧去,只见这行人神情竟是尽皆不同,有的惶恐,有的不屑,有的沉思,有的慎重……

    不是一国使者吗心中如是想到,赵隶亦是不紧不慢的催马过去,行至其前。赵隶一副鄙夷的神情道:“尔等所来何事乞降吗”

    “胡说八道!”一行使者之中,有人用流利的楚语大喝一声。

    不知是否巧合,就在其刚刚说完,大地便开始微微颤抖!众人向后望去,只见雄壮之极的三大营驰马而来,离城百步之处开始绕城奔腾!

    “必胜!必胜!必胜!”一声声呐喊汇成响彻云霄的声浪,震耳欲聋!

    见此,赵隶嘴角一勾,用马鞭指着那使者眯眼道:“你刚刚说什么本将未曾听清!可否再说一次”语气森然,身后秦广义他们更是很是配合的微微催马上前一步,手中兵刃更是已然握在手中。大有一言不合便要拔刀之意。

    那使者早已被先前骑军奔驰的威武呐喊吓破了胆,见此更是惶恐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可是你们楚人说的。”

    见此,赵隶哈哈一笑,冷冷看了看他们然后拨马回转径直去往城内。一旁的秦广义皮笑肉不笑的伸手道:“请吧。”说罢亦是转身跟上。

    看着门洞大开的雁城西门,一行使者互相看了看,竟是有些胆寒。那声声必胜之音可尚且未止……眼前的大门更像是送命的鬼门关。

    “要不……我们回去吧”一名身形矮小的使者迟疑道。

    这话说出口,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的使者怒视一眼,用西域语骂道“闭上你的猪嘴!胆小的辰头国人!我大宛王让我们来这可不是为了受那楚人将军的气的!”言罢狠狠一咬牙,催马入城而去。身后的使者们见此,亦是强撑着随之入城。身形矮小的辰头国见此,只得勉力控制住颤抖的身躯,催马小心翼翼的跟在最后面。




第二百七十五章:认错赔付
    一入城门,赵隶便瞧见了密密麻麻的士卒夹道而立,各个披甲执锐。也不知郑功交代了什么,只见这些士卒尽是挺直腰板,眼神肃穆。不自禁的,赵隶便露出了一抹笑意,然后转瞬即逝。

    这样的面子工程,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有意放慢马速,等着西域使者跟上来之后,赵隶也不急,而是悠闲不已的缓缓走着。这不长不短的街道,赵隶足足走了一刻钟,眼中余光瞧着身旁一众战战兢兢的西域使者,心中满是得意。

    终于,到了将军府门前,往常无甚守卫的将军府此时亦是被军卒站满!赵隶下马,一旁军卒前来接过马缰,然后赵隶呵呵一笑回头看了看一众西域使者,大步走入将军府内。

    众人与将军府大厅坐定,赵隶坐在首位,神色淡漠道“本将就是此次负责征伐尔等的三军主将!尔等所来何意,尽可言明。”

    见这楚将句句不离征伐攻打,一众使者顿时惊疑不定,只见其中一人上前拱手,用生涩的楚语道:“将军莫急,我是平苟国使者,实不知将军因何动怒,要征伐我等啊……”

    “平苟不知”赵隶冷冷一笑,“尔等聚兵于我大楚边境还不够吗近几年来尔等西域愈加放肆!本将早已看不惯,此次竟敢挑战我大楚底线威严!如何能忍!今日尔等亦是所见,我大楚兵马正源源不断汇聚于此,尔等回去备战吧!”

    “备战”先前的大宛使者起身沉声道:“楚国真欲与我等西域之国开战!”

    见此人底气十足,无一丝惊惧之意,赵隶不禁问道:“尔是何国使者”

    大宛使者一愣,微微一顿道:“我是辰头国使者。”

    辰头赵隶从脑中找出辰头国的资料,顿时发觉这人说谎。有言道:弱国无外交。他赵隶就不信,一个占地不过六城的小国也敢有如此底气不过他也不戳穿,反正是谁他已心中有数,想必不是大宛便是乌孙吧。

    于是赵隶将手中未曾离手的马鞭扔在身前案上,不冷不热道:“陈兵大楚边境,此事断难容忍。出征势在必行。否则不让那些敢于陈边境的国度知晓大楚的厉害,我大楚又威严何在。”

    言下之意便是只打参与出兵的国度,大宛使者闻此,于是岔开话题试探道:“即是如此,那为何封锁边境那些急于回国的商人可不止是这些国度之人。有些可还是大宛乌孙之人……”

    听出了这使者的试探之意,赵隶嗤笑一声道:“一旦战起,本将怎知这些番商是否会有尔等的探子”

    见此,大宛使者心中便确定这楚将开战之决心。于是袖下双拳微握,“西域之国何止数十虽有小国,可亦有大宛乌孙之强国!虽比不上楚国,可聚兵十万不是难事,将军就不怕惹怒了西域,使得西域众国众志成城,连成一气”

    闻此,赵隶有意不答话,而是沉吟一番道:“此事终是错在尔等,本将此举亦是为我大楚威严。此次讨伐断然只是那些犯错小国,其余……应是明理才是,若是敢于出兵,大楚自然不惧。”语气微微有些缓和。而最后面真正的辰头国使者闻此顿时出列道:“望我大楚主父国明鉴,我等是一时糊涂啊,聚兵只为演练,绝无对大楚有何敌意。若是投递国书认错……主父国可否罢兵,化干戈为玉帛”

    “闭嘴!”大宛国使者用西域语狠狠一喝,然后愤愤坐回去。到是赵隶听他这么说,也是一顿。说实话并州现状如此,打是肯定要打的,不然存粮定然撑不过开春播种之际。而他现在所做,皆是在拖延时日,等并州稳定罢了。可要是接受了国书岂不是便能静等一月大不了届时再找个理由打过去便是。

    心中如此想到,赵隶顿时开口道:“即然尔等知错,那这样吧。本将作主,尔等参与出兵之国,向我大楚递交认错国书,赔付三倍此次派兵之粮饷,这事便算了。如何”

    “三倍”辰头国使者苦笑道“将军明鉴,我等小国国力微薄,实在是难以……”

    “就是啊,还望将军体恤我等小国……”一旁有使者出声道。而大宛使者见众人开口,竟是也不出声,就这么默默坐着听着。

    于是接下来,赵隶便与他们开始商讨赔付,最终敲定以一万石粮草,十万两白银作为赔付。看着一众离去的使者,不知为何,赵隶心中没有一丝喜意,反而隐隐有些不安。特别是那个先前不肯透露身份的使者看自己的眼神,满是探究。

    “应是……无碍吧”赵隶喃喃一声,开始冥思苦想,自己刚刚所说所做应是无措啊。

    忽然,赵隶一愣,拍案而起。糊涂了……自己怎能答应他们若是大楚当真强盛倒也罢了,可问题是现在别说整个大楚,就连并州此时都是急于求稳的时刻。虽然自己封锁边境,可两地相连何止百里有心之下,仅几个人来来去去岂能知晓想必并州的局势是瞒不过的西域的……此时自己就该强硬到底,让他们难以判断真假才是,可现在……说不得就……

    这时,门外郑英郑功进来,看着正苦恼的赵隶,郑英不禁问道:“怎么了”

    “唉……”赵隶重重叹口气,将自己所想说了出来。

    “不会吧”郑英迟疑道:“他们会就此判定我们在装腔作势”

    “以防万一吧……”赵隶咬牙道“再加派斥候!深入西域,本将要掌握西域的一举一动!郑功将军即刻备战,准备守城物资,说不得……说不得就真要有一战了!”

    郑英与郑功见赵隶这般肃容,顿时应道:“诺!”然后大步离去。

    大厅之内仅剩下赵隶一人,望着一个个空空的位子,赵隶强行按下心中的不安,希望是自己多想了吧……就在这时,冯樱悄无声息的从赵隶背后将其轻轻抱住,也不开口。



第二百七十六章:朝堂之上
    厅中赵隶鼻间闻着这熟悉的味道,赵隶缓缓放松神情,然后双眼一眯,伏案快速写下一封书信。望着信上未干的墨痕,赵隶将之小心收好,递给冯樱道:“丫头,想家吗回去一趟吧,这是给你父亲的。”

    冯樱不情愿的接过书信,蹙眉道:“非要我去吗换个人不行啊……”

    “此事很重要。”赵隶安慰的拉着冯樱的小手道:“而且刺芒之地隐秘,当然是由你亲自去比较好。”

    “当真不是有意支开我”冯樱嘟囔道。

    “怎么会……快去吧丫头,一路小心。”赵隶眼中满是温情。见此,冯樱只好无奈的将书信收到怀中,一步三磨的走了出去。此回刺芒,沿途何止千里便是再快,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月乃至几月时间。

    看着冯樱的背影,赵隶微微摇摇头叹出一口气。有事是真的,想支开她……也是真的。若是冯樱不在,日后行军作战,便能少去几分顾及……收起心中杂念,赵隶开始伏案继续钻研地图,抚摸过上面一个个城池,一个个国度,赵隶心中念头不断。这里是三国交界……这里是孤悬于外……这里……

    京都禁城,大殿之上。赵乾身着冕服,双眸透过玉珠旒冕看着底下议论纷纷的朝臣,面上无波无澜,心中却是万分开怀。并州……呵呵,隶儿好样的!

    终于,纷乱静止,一名大臣捧笏道:“并州镇西将军屠杀并州各地官员!谋逆之心昭然若揭!请陛下圣裁!”

    圣裁赵乾心中冷冷一笑,让他怎么圣裁

    “左相何意呢”赵乾淡淡道。闻皇帝开口,王功权此时已无往常的懒散随意,而是目光深沉的看向皇帝道:“回陛下!此事之前,便已有端倪。那时有一江湖势力,名曰风月楼!与大楚各地争相购粮,臣不知其所用,随即令各地不得阻碍,打算在荆州将其一网打尽。可谁知并州竟敢出兵抢粮!这才知晓,那风月楼想必早已同郑逆串联!”

    “朕问的是,现如今并州已乱。该当如何”赵乾语气淡漠,听不出喜怒。

    王功权闻此,不禁眉骨微耸。他能怎么办谁能想到那郑向学真敢反不应该啊……并州无粮,便是有这些粮食,又能撑过多久且并州乃是边疆重地,西连西域各国。这郑向学怎敢……想不通的王功权却无甚法子,至于说派兵平叛……靠京中这不足一万的老爷兵

    见王功权静默许久,赵乾怒而拍案,厉声道:“大楚的肱骨大臣,这下你们满意了吧!自以为能玩弄权柄,操控天下现如今并州反叛又该如何!”

    “陛下……息怒。”王功权一抖紫袍,瞥了一眼钱治道:“不知右相可有何法子若论起来,幽并两州之地,一向不都是以右相马首是瞻吗”

    见王功权甩锅,钱治心中亦是纳闷不已。消息传来之时,钱治还不信,可是到如今才知晓,郑向学真反了。不应该,不可能啊……这郑向学这样,岂不是要拉着大楚陪葬不过事已至此,钱治还真得站出来说句话,毕竟幽并归他管,钱粮一事向来都是由他亲自拨付的。

    “臣有疑问,此消息当真属实”钱治站了出来,冲赵乾拱拱手,然后看向王功权。

    “并州的文官上至州牧下至县令都差不多死光了!右相以为呢”王功权冷声道:“右相当真对此事不知”

    “不知。”钱治抿唇,拿着笏板的手指有些发白。发兵平叛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无兵可发,唯一可战的幽州之卒且不说能不能调动,便是可以也是万万不能调动的,防守草原诸多部落已然万分吃力,若是一旦离幽,草原发难,届时幽并尚且理不清,草原与西域若是一同攻楚,则大楚危矣!

    “此中是否有何误解镇西……郑向学怎会做出如此之事”钱治问出心中疑虑。

    可谁又能为其解答许久,龙椅之上的赵乾带着几分沉闷道:“并州可曾自立宣布叛楚”

    “这个……没有。”王功权开口道:“此事亦是臣所不明,郑向学在并州大肆屠杀文官,且更有募兵之举。可却是未曾自立,仍是自称镇西将军,只是官员提拔皆由其自行任命罢了。”王功权权倾朝野,门生遍布天下。因此消息还是十分灵敏的。

    “即是如此……且先看看吧。可遣人去并州见一见郑向学,看其到底何意。”赵乾语气满是愤怒隐忍。众臣不禁微微一叹,这恐将又是一南越国啊……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高喊:“并州镇西将军遣人来朝”

    “什么!大胆!”

    “这是要做什么!示威吗”

    “拖出去斩了!逆贼竟敢猖狂至此”

    百官顿时群情激奋,怒声喝道。

    王功权则是看向钱治,而钱治则是微微摇了摇头。见此,王功权冷声喝道:“禁声!”然后看向赵乾道:“陛下,或可一见,好知晓这郑向学何意。”

    “传!”赵乾从牙缝中挤出一字。

    “传镇西将军使者觐见”殿外又是一声高喊。

    于是百官回首怒视,只见一发梢花白老人披甲而来,行三跪九叩大礼道:“臣!并州镇护将军郑礼叩见吾皇!吾皇千秋万世。”

    “郑礼……”赵乾喑哑道:“郑向学是你何人”

    皇帝未让其平身,因此郑礼仍是恭敬跪在地上,“回陛下,镇西将军乃是臣侄。”

    “郑家……要反了吗”赵乾怒而起身,指着郑礼喝道。

    王功权看了一眼钱治,于是钱治无奈上前道:“陛下息怒,莫不如先听听再说”

    “哼!”赵乾重新坐下,“起身吧。”

    “谢吾皇。”郑礼缓缓起身,恭敬道:“臣之郑家一脉,世代驻守并州效忠吾皇,怎敢有谋反之意还望吾皇明察。”

    “哦那并州上下文臣之事,还有他郑向学募兵之事又是怎么一回事”赵乾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大殿之内顿时肃然,众臣皆是屏息看向郑礼,看其如何去说……



第二百七十七章:赵乾醉酒
    只见郑礼仍是那副恭敬的模样,开口道:“回陛下,臣正是为此事所来。并州文臣克扣将士钱粮,欺压并州将士,致使并州军积怨已久,造成哗变!镇西将军不得已之下,奋力平乱,这才稳住局势。此事皆是并州文官欺压将士在先,将士们哗变在后。这才造成当今这幅局面。”郑礼拿出早已跟郑向学商量好的说辞。

    虽然做好跟朝廷撕破脸的准备,可郑向学还想试一试,万一不用撕破脸,还能获得朝廷粮草呢即便不可能,可至少也不能让朝廷将其扣上叛逆的帽子,否则大楚好说,那西域万一得到消息,知晓并州自立,岂不棘手。想必朝廷应是知晓这一层,所以粮草郑向学不去想,可这叛逆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戴的。

    “右相左相。你们觉得呢”赵乾问道。

    事到如今,已然明了啦。郑家自立是既定事实,可还愿意称臣,不想顶着叛逆的帽子。而朝廷又不能去戳穿这一点,其实这样的结果,已然是最好的了,只是……不知这郑向学想要什么。是封王还是……

    于是王功权沉声道:“那不知镇西将军遣你来此,所为何事”这一次,没有口称叛逆,而是说镇西将军,显然是认同了这一点,不打算撕破脸了。同时王功权心中更是做好打算,想要封王绝不可能!南越国不是楚地,但并州可是楚地啊,若是开此先例,会不会惹得幽州效仿至多给个大将军的虚职,安抚一阵。而且王功权已然理清,不论风月楼运去多少粮草,可并州定然撑不了多久!

    一旦并州无粮可食,那郑向学还不得乖乖向朝廷认错!王功权自问,控制送往幽并的粮草这事,是明智而无错的!只要过段时间,郑向学必然乖乖认错,俯首称臣。届时……自己或可以钱治有错为由,将重新派往并州的官员换成自己的人!如此看来倒也不算坏事。

    “镇西将军派末将前来,所为有二,其一请陛下赦免其管束不力之罪。其二并州钱粮所剩无几,还请速速运粮。”郑礼缓缓道。这两个其实都是幌子罢了,他此次所来最主要的便是不能让朝廷将叛逆的帽子给其戴上,至于钱粮……能要到最好,不过估计不大可能,因此并未报什么希望。
1...103104105106107...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