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楚风云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诸侯
“侥幸罢了,岳丈坐。”赵隶淡淡一笑。
一旁的郑功有些激动地上前问好,然后接过郑向学的大氅。
厅内只有赵隶与郑英、郑功三人,厅外又有自己的亲卫,因此郑向学也没什么顾忌,口称殿下,将自己派郑礼去京都的事,以及朝廷的应对说了一遍。说完,郑向学眉上喜色不减,道:“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算反叛,说不得也不用去西域抢夺粮草了,朝廷或有可能还会供应粮草啊……”
看着一脸笑意的郑向学,赵隶轻笑一声道:“岳丈这就知足了”
“呃……”郑向学看着狭长眼睛里藏着笑意的的赵隶,有些困惑,于是问道:“殿下何意”
“那是先前!”赵隶重重叩了一下桌前之案,然后沉声道:“不论实情如何,可此战灭国一十三,破敌五万!得其王首十二颗!生擒刚岩王!大宛乌孙俯首!这些功绩都是板上钉钉的,除太祖开国,何功能比就凭这,粮草都是小事,给岳丈要个大将军之职,孤看不难。”
“大将军!”郑向学愕然一愣,不太确信道:“不……不会吧……朝廷会给”
“不给不给也得给!”赵隶嘴角一勾,然后笑道:“当然,这得好好运作一番。”
运作郑向学不解其意,于是看着赵隶拱手道:“殿下有何办法臣洗耳恭听……”
见此,赵隶抖了抖衣袍,然后问道:“岳丈,我且问你,我命人传信并州各地,此战大捷!效果如何”
“自是非同凡响!并州能稳,此事亦是……”郑向学想也不想,就说出口。可说到一半,顿时心中有所明悟,人活半百,身居高位。他岂是蠢人只是先前未曾往这方面去想,现在被赵隶一提,自是一点就通。
于是郑向学沉吟思虑一番,这才重新开口道:“殿下是想将此大捷之报传信大楚各州,借势压迫诸公如此可行吗要知道朝廷诸公治理天下多少年了,会同意吗”
“由不得他们!”赵隶眼中闪过一丝冷色,沉声道:“朝廷诸公的确治理天下,门徒遍布天下各州。可全加操算,能有万人而反观天下的百姓,何止千万!只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了这事,造成舆论,届时便是岳丈自封大将军,谁又敢不服而且,也不能随便派人去要,孤打算带三大营,回一趟京都!”
“什么!”郑向学一愣,带三大营回京都怎么又扯到这了……
“先造势,传信各州,造成舆论!而后孤带三大营一路大摇大摆,进京奏捷!届时势与论成,孤又提兵进京,摆出一副不服就打的样子!他们敢不给岳丈大将军他们敢不给并州送粮”赵隶看着郑向学沉声道。
赵隶说完,郑英与郑功已然目瞪口呆。不是他们太蠢没想到,而是身份想法不一样,他们尊帝拜皇的思想根深蒂固,权谋仅在暗地里进行,面上口中必然是句句不离忠君。可现在赵隶竟然说要提兵入京,还说什么不服就打……这般明火执仗的模样,不是叛逆,又更胜叛逆啊……虽说如今陛下无权,可忠君忠君,不就是忠于朝廷吗这不是去打朝廷的脸心中如此去想,可认真思索下去,却发现竟是可行!
“殿下以何身份入京”郑向学目光深沉的看向赵隶,这般心思想法,若非知晓赵隶的身份,恐怕大楚危矣。
“镇西将军之婿,江湖草莽卢狄。”赵隶淡淡道。
“我还以为殿下要以太子的身份进京。”郑向学开口道。
赵隶摇摇头,叹气道:“还不到时候。还有幽州,北面的草原之患更甚……若无此患,孤便是以太子身份进京,也未尝不可,甚至还能有奇效。”
“真能讨要大将军之职臣不用去”郑向学凝重问道。
“不用,岳丈坐镇并州,他们才敢投鼠忌器。若是岳丈亲自去,就不好说了。”赵隶说到这,突然想起什么,笑呵呵的从怀中掏出镇西将军的虎符,然后开口道:“岳丈,大将军之职,孤势必给你讨要来。这镇西将军嘛……就让孤当一当,如何”
“殿下想当镇西将军”郑向学一顿,然后笑道:“若真如殿下所说,臣自是并无异议。”
“带我去,我也要进京。”郑英在一旁突然开口道。
赵隶回首看去,只见郑功亦是跃跃欲试。见此,赵隶无奈道:“此去京城,定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你……”他故意没去看郑功,怎么搞得当是去旅游吗一个个的……
“你敢小瞧我打西域不带我,现在进京也不带我”郑英说着,小手就伸向赵隶腰侧一拧,两人此时可正是情浓意浓之时。郑功知晓赵隶的意思,目光略微有些黯淡,不知为何,他突然喜欢跟在赵隶身边听令了。难道是打西域灭国一十三郑功如是想到。
“英儿!不得对殿下无礼!”赵隶还没开口,郑向学就出声训斥道。只是其眼中难掩喜意。这般看来,太子殿下也是很喜欢英儿的嘛,要不然也不会这般纵容。
只听郑英冷哼一声道:“哼!本将乃是安西将军,三大营的统帅主将,三大营到哪,本将就到哪!”
“胡闹!”郑向学一边肃容喝斥,一边看向赵隶的神情。
见此,赵隶无奈一叹,道:“既然想去,那就去吧……想必父皇也想见见你。”想去就去吧,反正应该没事……
第二百八十八章:连弩运到
而郑向学见赵隶这么说,自是大喜过望。先前成婚皆是赵隶一人所言,谁知皇帝陛下何意现如今带回去见见,岂不是坐实了太子妃的位置!而郑英却是未曾想到这一点,闻此顿时俏丽一红,呐呐道:“我……我还是不去了吧。”皇帝啊……这可不是一般的见家长……
别啊!去啊!去啊!郑向学在心中喊道,同时不断的给郑英眼神示意。
可郑英只顾着害羞,没有看到。到是赵隶看得一清二楚,不禁觉得好笑。罢了,去就去吧,料那些人也不敢如何!就算有什么心思,自己这上过战场的三大营,岂是摆设显然,在心底,赵隶已然把三大营当作自己的所有物了。
“好了,就这般说定了。先造势再说,传信让并州楼主孟之舟过来,风月楼虽说受损,可在大楚各地,应是还有势力的,这次正好用上。”赵隶笑着道。
于是,接下来的谋划,就暂且商定。郑向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商议罢,便急不可耐的在此离开了雁城,奔往并州城。此时虽说西域暂无危险,并州大体安稳。可等他处理的事情可不算少,百姓多年不耕种,如今春耕在即,开荒、播种那样都需要精打细算。毕竟五万石粮草听着很多,可能不能撑过去这段时间都难说,就算并州还有些粮食,可仍不敢大意。要知道与春耕开荒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件事,募兵!
募兵自是需要精壮汉子,可春耕开荒亦是需要。如此一来,就有些冲突了,其间如何把握尺度,分寸的拿捏,都需好好思量,马虎不得。要不然一个不甚,并州恐就会落个穷兵黩武的下场。而且,在朝廷没有明确态度,是否还提供粮草之前,并州的备粮实得精打细算,那些管粮的官员此时恐怕都恨不得一粒粮掰开来用。
不过倒也还没吃不上饭那种地步,风月楼拼了老命运来的五万石不说,那些此时主政并州各地的士绅岂是让他白拿好处的皆是各地富强,本地的百姓吃不上饭,他们敢眼睁睁的看其饿死若真是这样,郑向学就第一个不答应!好处给了,岂能一毛不拔当他郑向学是凯子吗
只是这样一来,士绅是否会借此圈地牟利……就不好说了。局势如此,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些种种,是赵隶压根都没想过的,他只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方略,至于其施起来的难度,困难,阻碍皆是不管,扔给了郑向学。嗯,甩手掌柜做的很强,不对,说是甩手掌柜也不对,他打一开始压根就没往这方面考虑过,不管是明面上的‘掌柜’还是真正实施的人,似乎都是郑向学……
又过了一日,孟之舟得信赶来。毕竟是并州,并无朝廷打压清算,因此比较其他各地的风月楼,要过的好太多。孟之舟轻装简从前来,在将军府与赵隶商议一阵之后,顿时应承。虽说风月楼损失惨重,可因事前多少有所准备,因此虽然势力大减,可各地构建起的大体框架未变。且转成茶馆、酒肆之流后然而更易散播消息。
与此同时,荆州墨家也协同风月楼运送物资而来。战前赵隶便有意动用荆州墨家打造的弩跟马镫器物,可没曾想,竟是战的那般顺利,因此待到物资运来,战事也早已结束。
雁城乃是军镇,因此建造了许多储备粮草军辎之库。此时,城北一座大库之中,赵隶正拿着一具连弩,爱不释手。
“殿下!因建造费时,连弩只造有两千余具,马镫与马蹄铁之物到是不费事,因此运来了万副。”墨文底气十足道。这段时间,他墨家为了这些东西可是全员上阵,日夜不休。
“辛苦墨家主了,墨家的恩情,隶没齿难忘。”赵隶放下连弩,认真道。
墨文闻此,顿时松了一口气,接而苦笑道:“那里那里,得到消息之日起,墨家便立即装运,生怕误了殿下的大事,可谁曾想,便是这般紧赶慢赶,仍是晚了这么长时日……”墨文到雁城时,听闻战事已然过去,当时心情可想而知。他一路上还在思虑若是碰见西域士卒又该如何……
“不说这些了。”赵隶笑了笑,然后回头把目光看向了郑英与郑功以及他们身后……三个双眼冒光的校尉身上。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连弩自不必多说,大杀器!至于马镫与马蹄铁,虽然初看不知何物,可一听名字,再加上实物参考,怎还会不明白都是跟马在一起多少年的人了,这些东西有没有用,一看便知。
“谢将军为我神射营造此利器!”黄敢率先开口道。
马镫之物足有万副,因此三大营自是人人都有,可连弩仅有两千啊……势必是有人只能眼馋看着了……
赵隶还没开口,一旁的肖元象已经怒喝道:“老匹夫你敢!这连弩乃是将军要给三大营的,怎就到了你口中全是你的了!”
“哼!”肖元象亦是在旁搭腔道:“平日叫你一声黄老哥还真当真了别的好说,想独吞连弩,没门!”
“笑话!”黄敢不屑的斜眼看了一下两人,然后喊道:“奔狼营善使枪,虎贲营善使刀,而我神射营一听名字便知是善射,这般连弩本就应该给我神射营!再且说了,连弩给你们这群糙汉手里,会使吗岂不暴殄天物!”
“老匹夫!”
“胡说八道!你神射营难道不使刀弓枪刀盾,哪一营没有!简直是胡搅蛮缠!”
“那老子不管,神射营,神射之名!这连弩就该是老子的。”
“呵,那照你这般说,我奔狼营得去捉几只狼,虎贲营得去捉几只虎”
“我看行。”
“混账!”
这三人争吵正欢,各个脸红脖子粗的大声吵闹,郑英与郑功面露忧愁,若是均分,只有两千,怕是形不成战力,可若只给一营,怕是其余两营有意见啊……而赵隶则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全无一丝担忧。
第二百八十九章:扩军之意
终于,等三人吵闹半天,各个脸皮都撕破时,这才渐渐止住。因为他们发现,这般吵闹,三位将军似乎……没有动静啊……就算不劝,也该……训斥一下吧……于是侧头看去,只见赵隶一脸兴致勃勃地看着自己,仿佛是在看一场戏一般……
其实郑英与郑功是真打算制止他们的,可都被赵隶拦住了。
“呃……要不将军您给评评理”肖元象小心翼翼地看向赵隶。
赵隶咧嘴一笑道:“评理评什么理继续吵呗……”
听不出赵隶是反话还是什么,三人也不敢再闹,皆是垂首不再开口。
“呵呵……”见此,赵隶呵呵一笑,然后开口道:“本将何时说过这两千连弩要给你们了”
“啊!”三人闻此迅速抬头,愕然看向赵隶。不给他们那给谁郑功那些步卒吗不会吧……
看着愕然地三人,赵隶转头看向郑英道:“现如今三大营军卒、战马如何”这两千连弩,他心中隐隐有些打算。
郑英迟疑开口道:“经先前一战,三大营还有不足七千余卒,但经过近些时日的补充,已经满额,每营皆有三千余卒。战马充裕。”三大营是并州的精锐,也是唯一的骑卒,因此战损刚刚报上去,郑向学立马大手一挥,为其补足了兵员、军备。
“并州应是还有战马吧”赵隶摩挲着下巴,然后眯眼道:“本将想扩充骑兵数量,不足一万的骑卒,太少了。日前与镇西将军相商,他也同意了,并州也有些养马场,虽说不多,可再挤出来一万健马,应是不难。想必近日战马,士卒就会源源不断的运来,不足一万的骑军……少了。”
听闻赵隶的话,在场的人顿时大惊,就连郑英都不曾知晓。骑军扩军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将军打算怎么个扩法”黄敢凝重道。
“再设三营再说!”赵隶沉声道:“且西域大捷,众将士有功未封,正好值此机会,犒赏将士。到时候你们三个也别当校尉了,提一提当个五品偏将军,各领两营。”反正造势之事急不来,传播整个大楚,少说也得个半月时间,进京之事名为报捷,其实真正打算什么,赵隶心知肚明。要不然大战都过去一个月了,你才来报捷闹呢!
正好趁这段时间,练练兵。郑向学都拉起来五万步卒了,骑卒当然也得跟着扩军。也不知道郑家怎么搞的,扩军的钱财都哪来的……想到这,赵隶还暗自嘀咕了两句。郑向学答应他的时候,可是连眉头都没眨一下……
而黄敢三人此时脑中已然有些发怔,将军自己要当将军了虽是只是五品的杂号将军,可那也是将军啊!
“谢将军提拔!”三人抱拳激动地喊道。
“哈哈哈,快去吧。都给本将准备好了,待到兵员、战马一到,即刻开始练兵。”赵隶笑道。
“诺!”三人沉声一应,心中满是兴奋地大步离去。当将军了!当将军了!三人脚步都有些发飘,还以为要在校尉的位置上熬到死呢……此时他们都忘了,那两千连弩的归处,还未说清……
看着离去的三人,郑英皱眉道:“三大营真要扩军此事是否再想想如此一来,人力物力不言,我恐三大营的战力收损啊,不如先稍稍扩一些,慢慢来”
郑功亦是眉头紧皱,也是这个想法。一味扩军可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这般直接翻着倍的扩军。
不过赵隶心中早有打算,于是笑道:“无碍,我想过了。是再设三营!非是将兵员强塞进现在的三大营。每营三千军卒不变。这样一来,若遇紧急战事,原先三大营的战力仍未受损。”
郑英一愣,于是点头道:“诺!”然后一脸心事的与郑功一同离去。
此时,库内仅剩赵隶与墨文二人。赵隶望向墨文,犹豫道:“孤有一事,不知该讲不该讲。”
“呵呵……”墨文淡笑道:“墨家早已投入殿下麾下,为殿下效力。殿下但说无妨。”
“墨家在荆州,多有掣肘不便。且虽是举家之力,可所造之物,供应全军仍是有些力有不逮。所以孤在想,墨家是否考虑来并州届时孤召集全并州所有工匠于一地,墨家便是其首领。当然,官职自是好说,四品以下,任由墨家挑选。如何”赵隶目光灼灼,这个想法早就有了,只是现在才有实力实现罢了。若墨文同意,到时候全并州工匠聚于一处,所造器械岂不更多更快当然,若真是如此,此部最少得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建造军械,一为建造民器。总不能让百姓们没有农具。
而墨文听完之后,在心中盘算半响,发现这样百利而无一害,且与太子只会更加亲近。于是顿时同意道:“墨家愿意听从殿下安排。墨文回去后即刻召集全族搬迁。”
全族赵隶心中莫名浮现出在墨家所见的那些老者,顿时笑道:“也不必全族。老幼妇女留在家也无妨,孤需要的是像墨家主这样能领导一方的干才和确有技艺的人才。”那些闲着没事拿蜘蛛玩的就算了……使毒的就别来了,看着瘆得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