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楚风云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诸侯
可这仍是让赵隶心中怒火滔天!攻打西域他都未曾受伤,如今竟伤在了一群马匪手中!这叫他如何能忍!身旁的郑英感受到赵隶的情绪,低声道:“都怪我……”
“与你无关,倒是没曾想,这群马匪竟然胆大包天!敢对我并州军出手。”赵隶一边忍着后背之痛,一边咬牙道。
郑英还欲再说,这时郑功他们依然进来。
刚才夜下不察,竟是未发现赵隶负伤,如今见此,顿时大惊!
“大哥!”
“将军!!”
“受伤了!是大宛乌孙”
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赵隶挥挥手示意郑英坐下,然后蹙眉淡声道:“稍安勿躁!坐下!”
见此,众人无奈,只好一一坐下。
“西南百里之处,谁知那里是何情形”赵隶开口问道。
西南百里之处众人一愣,沈长明三人自是不知。因此赵隶问完,直接看向黄敢几人。
“西南马匪。”郑英在侧垂首闷声提醒道。
闻此,崔器顿时醒悟,皱眉道:“回将军!西南百里之处……确是有马匪,且为数不少。因位于大楚与西域之间,到是无人管理……”
“对这西南马匪之事,知晓多少,尽数说来。”赵隶赤膊上身,袒露着刚刚被包扎过的躯体。
“咳咳,西南百里,因无人管理,所以到是聚集了不少马匪。应有二三千人吧……”崔器迟疑道。
“不过此处乃是混乱之地,两三千人足足有几十个势力帮派,到是成不了什么气候。且我等要防范西域,就没去找过他们麻烦……将军是……碰到他们了”黄敢补充问道。
“两三千!”赵隶转怒为喜!本以为撑死就是几百人的马匪,谁曾想那里竟盘踞着几千马匪……这代表那里最少有几千匹马,几千名壮汉!且几千马匪多年来,岂能没有一些积蓄
厅中的一众将军校尉们见赵隶面露大喜,顿时愕然。这又怎么了
赵隶不再开口,握紧右拳在心中不断盘算半响,忽然拍了一下桌案大喝道:“好!”
“将军是打算……出兵西南”田猛眯眼道。
“呵呵……”赵隶带着一丝笑意看了田猛一眼,然后笑道:“本以为只是几百的马匪,没曾想竟有这么多!好啊,几千人,几千匹骏马,多年来马匪们的积蓄!老子要了!”
“将军……是不是再思虑一下如今刚刚稳住局面,若是出征西南,西域的大宛乌孙若有异动……”黄敢迟疑道。
“放心!”赵隶眯眼道:“据西域探报,大宛乌孙正在东域大肆收拢城池土地,一时半会根本腾不出手来!且那是两国,非是一国,本将就不信他们二国就真能和和气气的瓜分东域,不生龌龊!”说到这赵隶豁然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兴奋的念叨半响。
最后直视众人喝道:“本将决意!明日讨伐西南马匪!”
见此,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道:“诺!”若是商议,那就罢了,可既然将军决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打就是了!话说这也是军功资历啊……
“末将愿率麾下神射不破二营!踏平西南!”黄敢率先道。
“末将请战!”崔器狠狠瞪了一眼黄敢,沉声道。
见两人抢占先机,肖元象一脸不忿,拱手道:“末将请战。”
“呵呵呵……”赵隶呵呵一笑,扫视一下众人道:“本将有想法。这两三千人的马匪,岂不正是练兵的绝佳之地劈草靶射草人何用只有见血!才能快速练出精兵来!”
知晓赵隶何意后,田猛三人齐齐上前一步,拱手喝道:“属下定不负将军所望!”
“新三营去!可若只是三位校尉带领,有些不妥。还需一位领兵之将……”赵隶视线在黄敢三人之间来回打转。
忽然,一旁的郑英开口道:“末将请战!”
嗯赵隶一愣,看向一脸认真的郑英,皱眉道:“不妥!你乃骑军主将,需留守雁城,以防西域。不准!”
见此,郑英咬咬牙,在此喊道:“将军先前说了西域暂时无妨,且有将军坐镇雁城……”
“本将说了,不准!”赵隶又是喝道。
“诺!”无奈,郑英只得闷闷应道。
两人说罢,郑功亦是有些难耐,可这是骑军的事,与他无关,只得闭嘴不言。
在座有资格领军的还得从黄敢三人之中挑选,可选谁呢赵隶有些犯难,最后迟疑一阵咬牙道:“黄敢听令!”
闻此黄敢大喜,顿时沉声道:“末将在!”
“命你明日率新三营出征西南!剿灭马匪!”
“诺!”
事情已定,再无回转。见此,崔器与肖元象只得苦着脸看着一脸得意的黄敢。
“诸位放心,日后有的是机会,有的是仗给你们打!”赵隶稍稍安慰一句,然后再次沉声道:“人言: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此去剿匪,练兵是为首重!其次乃是马匹以及缴获。马匹全数充公,所缴物资,本将留半数分给将士们!懂吗”
“诺!”黄敢与沈长明三人拱手道。
“可是……粮草…雁城所剩粮草有些不足啊。”一旁一直未开口的郑功蹙眉道。
“先紧着新三营出征所需!明日就派人传信,让岳丈送粮。”赵隶皱眉道。
“诺。”郑功点头道。
唉,粮草是个难题啊,估摸着并州余粮应是不多了……看来去京城之事,要提上日程了。赵隶默默想罢,沉声道:“就这么定了!下去吧。”
看着众将离去,赵隶侧头看了一眼郑英,无奈的叹口气,还得哄啊……
第二百九十八章:郑家老三
是夜,赵隶躺在床榻上,见自己口舌费尽,郑英仍是不开口。顿时苦笑道:“英儿,你听我说……”
“不用了。”黑暗中郑英闷闷开口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想让我在城里好好待着。”
“其实……也不是。”赵隶其实还真就是这么想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男子主义,打仗这事,说实话他是真不想让郑英去。
“生个孩子吧。”郑英忽然说道。
“啊”咋说到这了赵隶还没想明白,就感觉到郑英已然贴身而来……
次日天光大亮!赵隶精神抖擞的站在台上,看着下马衣甲鲜亮的新三营,眯眼道:“打仗的机会来了!本将没给老三营,给了你们新三营!这次没有数十国,没有几万敌军,只有不足三千的马匪!告诉本将,能不能建功而回!!”
“必胜!!!”新三营将士们齐齐怒吼,声浪响彻云霄。
“好!”赵隶点点头,然后后退一步。只见黄敢披甲上前,沉声下令:“出发!”
在台上,赵隶目送着黄敢意气风发的领军出征,足足直到将士们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才收回视线。对着一旁的郑功道:“要保证将士们的粮草供应,同时严守西域。本将要带老三营去荆州一趟。”
“荆州”郑功困惑地看向赵隶。
赵隶望了望天,解释道:“墨家要搬来了,届时要聚集并州所有工匠,建立营造司,本将要将士们拿着最好的兵刃盔甲上战场!”
“诺。”郑功点头道:“将军放心,末将定然将雁城守好。不知英将军是否同去”
“嗯,要去的。”赵隶点点头,去荆州接墨家入并之后,就不再回来,直接进京。造势,想必造够了。
很快,城东之地,老三营的将士们再次汇聚。没有过多交代,确认带上了刚岩王。赵隶与郑英率军直接奔东而去。秦广义没有开口,到是苏红望着前头赵隶跟郑英的背影神情有些复杂。
全军马不停蹄,终在傍晚之时,赶至了并州城。耿三三名校尉带着三营将士在城外扎营,赵隶与郑英二人直接进入了并州城中。
说来也是,并州城赵隶也来过,可这般仔细观看却是头一遭。赵隶牵马在街上走着,看着来往行人,不禁喟叹,哪怕是并州第一城,与其他州郡都比不了。少了些繁华锦绣,多了些风沙血气……
很快,二人来到了并州镇西将军府门前,这是并州城第二显眼的宅子。第一乃是并州牧府,不知此时是否血味已散尽……
“大小姐回来了……”门前仆从赶紧堆笑上前,接过其手中的马缰,然后迟疑的看向赵隶道:“姑爷……”
“嗯。”赵隶淡淡点点头,将马缰递过去,然后迈步走入府中。
沿途景物尚无变化,因此赵隶还是识路的。一路走进府中书房,却发现郑向学并不在,于是便坐下等候。想必此时应是有人去通知了。
“还是这间房啊,想起上次来可真是差点……”赵隶喝着茶笑道。一旁的郑英白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就在这时,门外大步走进二人,赵隶抬首看去,只见其中一人竟还认识,正是原郑功麾下的校尉,郑烈。他身边的另一人则是个半百老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略显压抑,苍白的头发散在铁甲之上,顿显阴郁之气。
这披甲老者大步走进来之后一顿,视线微微一扫,然后直接锁定了坐着品茶的赵隶,大步走去。赵隶眉头微蹙,一旁的郑英更是迅速起身,挡在赵隶身前皱眉道:“三叔……”
懂了,赵隶心中了然。当日斩杀郑阳之时,就知道日后定有此时。于是放下手中茶碗,缓缓起身。
郑烈在其身旁,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赵隶。而这披甲老者则直视赵隶,沙哑道:“末将郑向乐,参见卢将军。卢将军灭西域十三国,建立不世功勋,果真厉害……”
语气阴冷,听不出一丝恭喜之意。赵隶扯了扯郑英,示意其让开,然后上前一步,开口道:“都是披甲领兵之人,别玩那些虚的。你儿子郑阳不听军令,鼓动士卒被本将斩了,说吧,想怎样”
见赵隶这般直接,郑向乐一时间有些语塞。半响才咬牙道:“我儿郑阳当真就该斩!末将不信!就想要个公道!”
“呵,这话说的着实让人困惑。说法给你了,你不信,那还要什么公道!”赵隶故意没去看郑英的眼神,而是直视郑向乐道:“本将先前去荆州接粮之事,想必你也知其重要。容不得耽搁!他郑阳敢违军法,本将就敢依法斩之!”
这话顿时惹得郑向乐七窍生烟,怒指赵隶就要开口,只听门外传来一人朗声道:“说的没错!不识大体,不知轻重,就知道一味胡闹,这样的郑家子弟,要之何用!本将是没在,否则定要亲手斩了他!也好过让其日后给郑家惹祸!”
众人回首,只见郑向学行色匆匆地大步走来。郑向乐收回手指,悲怆道:“大哥!那可是你侄儿啊!”
“老三!”郑向学直视着郑向乐道:“不言其他,若是郑阳这般行径,换个其他校尉,你会如何”
“可……可……”郑向乐脸上青白转换,迟疑半响,叹道:“便是绑起来又能如何……非要将其斩了……这未免太……”
“好了,回去吧。为郑家计,不要再说了。”郑向学叹口气拍了拍郑向乐的肩膀,低声道:“回去吧,好好歇歇。”
“是……”郑向乐垂下眼皮,神情萧瑟的离去。一旁的郑烈赶紧上前,扶住了身形有些摇晃的父亲,两人走出书房。
“见过殿下。三弟老来丧子……言语多有冲撞,还望殿下体谅。”郑向学苦笑道。
“唉,说来也孤行止失措。当时若是……”赵隶亦是摇头道。
看着两人这幅样子,郑英不禁又是一个白眼,自顾自的坐回椅上,给自己续了杯热茶捧在手心。
第二百九十九章:房中议事
见郑英这样,两人相视一笑,纷纷落座。郑向学坐定之后,便肃容开口道:“殿下出征西南马匪之事,臣已然知晓。刚刚已经令人送粮去雁城了。此举臣亦是赞同,只是并州粮草终是不多了,撑到开荒倒还行,可指望这点粮等到秋收,是绝不可能的。便是臣不顾人心尽丧,强收各地士绅之粮也怕是不够啊。陛下倒是送来些东西…说是…聘礼,可这些终究不是粮草啊。”
“这一点孤也明白,此来便是与岳丈商议。孤会领三大营进荆州,将墨家之人送进并州之后,直上京城!去看看朝廷什么打算。若是还愿给粮,那就好一切好说。若是不愿,那便唯有与西域开战,抢粮了……”赵隶皱眉道。粮草,还是粮草啊,什么事都离不开一个粮字。当真是手中无粮,处处拘谨啊……
“荆州……莫家”郑向学一愣,有些不明所以。他会错意了,还以为是荆州牧那个莫家。心中还正在纳闷,难道莫家也投靠太子了
见郑向学这幅样子,赵隶知晓其误解了,于是笑着将事情原由说了一遍。然后掏出一柄连弩递过去道:“还有马镫与马蹄铁,有此二物,骑军战力当倍而增之!”
郑向学接过连弩,把玩一番后,顿时双眼一亮,最后再想起马镫马蹄铁这不知其型的物件,顿时困惑道:“连弩确是利器。而那马蹄铁与马镫二物……真有殿下所说之效”战力倍增……会有这么夸张
“最少战力倍增!”赵隶笃定道。一旁的郑英开始耐心的给郑向学解释马镫马蹄铁的其型其用。
听罢之后,郑向学独自沉思,渐渐地眼神越来越亮!有些激动道:“这么说,马失前蹄之事不会再有,将士于马上亦能自如!好,好,好!”郑向学一连说了三生好,显然知晓了此物的用处。
在他看来,这二物的效用更甚连弩。思虑一番后,郑向学再次沉声道:“英儿,你是骑军主将,回去后定要严令士卒,不可将此物传出!建造这般简易,功效却如此之大……若是被异族学去,后患无穷。”
“女儿知晓。”郑英肃容道。
“呵呵……”郑向学然后呵呵笑了笑,看向赵隶道:“殿下,按你所说,聚集并州之工匠,建立……营造司此法亦好,墨家若是确有能人,臣定然将其妥善安置。”
“嗯,营造司可分两部,一为军用,一为民用。总不能只造刀剑,不造犁耙吧……”赵隶说到这,似是想起什么,凝神道:“不只是并州之地,岳丈还可在其他州郡招募人才。工匠之流在大楚身份不高,许以重金乃至官职,想必蜂拥而至者,不少……”
“可是这般大张旗鼓,朝廷会答应吗”郑向学迟疑道。
“由不得他们!”赵隶眼中闪过一丝戾气,皱眉道:“若一切顺利,孤从京回来之际,岳丈定然是大将军之位加身!靠着大将军这个名头,岳丈尽可放手去做!”
“臣……明白!”郑向学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好了好了,说完了吧我饿了!”郑英在一旁插嘴道。
两人见此,顿时哈哈一笑,郑向学开口道:“好好好,走去用饭。”于是三人一同走出书房。
坐在饭桌上,郑向乐父子也在,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想必都是郑家人。赵隶坐在首位,左侧是郑向学,右侧是郑英。没人提太子身份,但皆是恭敬不已。赵隶也无所谓,自顾自的用罢饭,就告辞离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