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北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宅男奶爸
是啊!家姐也不仅性格贤淑,而且心灵手巧,那秀得的鸳鸯的手艺,在我们吴家那可是没人能比的,是不是啊!姐姐。
吴襄和吴三桂的一番说合之词,顿时让吴柔婷有些带不下去了:父亲!讨厌。
吴柔婷脸上娇羞的跺了跺,转身朝内堂跑去,望着羞涩而去的身影,吴襄和吴三桂不禁轰然大笑。
现场只有李从年心里一阵苦笑,感情在古代你娶妻纳妾是不用担心的,只要有了权势,这些东西都会人送上门来啊!
哪像后世那些光棍,年纪一大把了,因为没有什么钱,却是连女人味都没尝过。
吃过晚饭之后,吴襄令人撤下酒筵,上了几杯泡好的菊花茶,清热暖胃的,消化一下食物。
这次吴襄宴请李从年,不禁是联络一下感情,让李从年知道吴家一直在支持他,达到互助的原则,而且他也有些事情想和李从年说。
国忠、长伯,现在咱们都能封侯,这皇上的恩典。可是你们也知道,整个大明朝的历史上有多少外姓能够被封侯的?所以,咱们出门做事,为皇上办事的时候,得低调一点不能惹人嫉妒,不然就算咱们身为侯爷之位,恐怕在那些文官的眼中,要杀咱们几个武将也是绰绰有余的。
吴襄的一席话并没有什么不妥,要知道袁崇焕的死对大明朝代的武将那是一个强烈的警钟,让这些武将们知道要是超过崇祯皇帝的底线,那就是死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而且大明百年来形成的文官集团,又是怎么会是他们这些武将所能够抗衡的,
崇祯皇帝意思,吴襄心里多少有些了解,虽然他打仗不不如祖大寿,谋略也不如李从年。





北侯 第170章 新家(1)
第七十一章新家
可是这混迹官场的本事,他却比祖大寿和李从年两人绰绰有余,要不然当初祖大寿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吴襄,成为亲戚关系呢!
听了吴襄的话,李从年和吴三桂不由得都点了点头,大家都是聪明人,吴襄话里的意思他们也不明白。
不就是怕他们两人,年轻气盛,坐上了侯爷之位弄出什么乱子来。
父亲你放心吧!我和国忠一定听你的吩咐。听见吴襄的话,吴三桂率先摆明态度道。
而旁边的李从年也是一脸赞同:是啊!有吴伯父在一旁提携,小侄在官场之上可以安枕无忧了。
得到两人的保证,吴襄心里的担心也顿时松了下来,在吴襄看来李从年是吴家将来荣华富贵的保证。
骑在马背上的李从年,望着大明朝热闹的夜市,那灯火辉煌的摸样,让他不禁有了一丝恍如身处在现代都市的感觉。
吴襄今天的一番举动,除了是拉拢自己之外,还给自己一丝明示,那就是他是出自吴家,所以不能另立山头,脱离吴家的烙印。
李从年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脱离吴家,在这个时代,宗族力量是除了文官集团之外在地方最大的力量,只要掌握了这股力量,他就和地方势力有联系,能为以后所做的事情筹谋。
今天他告诉崇祯要想开海禁,赚军就得解决朝廷的党争问题。
有时候李从年还得感谢后世的清宫戏,如果不是清宫戏里那些恍若圣人般的清朝皇帝常常把党争挂在嘴边,李从年还想不起大明朝的党争。
在明朝时期的党争大致可分为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争斗,
东林党是源于无锡的东林书院,其开创者为当时已罢官为民顾宪成,另外二人为邹元标以及赵星南,其次外加高攀龙等人。
在天启时期东林党在把持朝政后秉承非我族类必有异心的原则打压三党导致了三党与阉党的最终结合,最后变成了魏忠贤的阉党与东林党的决斗。
纷乱的党争不禁影响着朝局,也最终让后金势力坐大兴起,最终导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伏笔。
这场几十年间的战斗看似东林党人的为国为民,大义凌然,与唐代的牛李党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因为他们都是为打压对手,而非位了国家社稷。崇祯登基之后,却因为两位先后当上首辅的大臣周延儒和温体仁形成的派系,互相攻伐,党同伐异,陷入永无休止的党争之中。
而那些官员们却为了党争,互相不做实事,互相攻伐,只为反对而反对,形成的党争渐渐把原本平静局势,越发糜烂的大明拖入了灭亡的深渊。
李从年要想在这个时代实事,改变华夏早已注定的命运,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党争问题。
回到吴襄送给自己的宅院里,高大的狮子,朱红的大门,李从年在心里轻呼了口气:不管如何,道路已经定下了,成不成功就看自己了。




北侯 第171章 新家(2)
临进门前,李从年望了下微黑的街道,转身朝走进了自己的新家,
男儿何不带吴钩,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让我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斗一斗吧。
这一刻李从年想起日后华夏遭受的苦难,他的心里突然涌现一丝成就感,他日我李从年一定名震天下,屠灭天下鞑子,让汉人重整脊梁,傲立天地之间。
崇祯五年的时候,大明的天空下,无论是流民起义不断的中原腹地,还是赋税越发沉重的江南地区,都流传这两个显赫的名字,李从年和吴三桂。
这两个在大凌城战役中,名声鹊起的青年将领,吴三桂的勇猛,李从年的沉稳,还有那数千颗血淋淋真鞑子的人头,这一切都一切都预示着大明又多了两员勇猛的大将。
在初冬即将降临的盛京城,此刻犹如那些满洲勋贵们那患得患失的心里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大金竟然败了,号称过万不可敌的后金竟然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惨,数千大金勇士的人头矗立在大凌河畔,那巨大的人头景观,犹如寒烈的刀锋,直直冲击着后金上下的心。
血淋淋的人头,不仅让满洲勋贵们的胆寒一片,也让后金大汗皇太极的心里满是灰白。
在仿照紫禁城建造的大汗宫里,身性敏感的皇太极,感觉到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们,那害怕自己发火小心翼翼的摸样。
他知道,就连这些不出宫门的太监宫女,也知道了大金的惨败,更何况外面那些八旗子弟和低贱的汉狗呢!
眼下的后金上下,流言不断军心涣散,皇太极在也没有了那次千里奔袭的威望,如果大金在不能取得胜利,恐怕他这大汗也快换人了。
兵败回到盛京的这些日子以来,皇太极的身体有些抱恙了,根据御医所说,那日皇太极吐血是受惊过度,一时脑血冲头,在会昏厥的。
而他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皇太极一直思索着当初在大凌城下,八旗大军惨败的原因。
皇太极发现自己不是败在军心上,而是败在了自大和火器缺乏情况下
如果当时皇太极手里也有大明一样的火器部队,还有严格的训练的步兵,那么这场大战谁胜谁负,那就可就很难说。
只是现在失败已经失败了,当务之急是要弥补大败对后金的影响。
大汗!你没事吧了?正当皇太极在铺满黄金装饰大殿里,思考着这次大战的得失之后的时候。
他的身后,一个身着满洲特有旗袍服饰,年轻貌美女的,轻轻走到了皇太极的后背,轻轻为皇太极按摩起来肩膀来。
盛京和大明紫禁城相比,十分简陋,虽然当初努尔哈赤仿照紫禁城建造了盛京皇宫。
可是后金无论财力和技术根本无法和大明相比,只得把盛京城搞得简陋,上不了大雅之堂。
而皇太极身边的这个女人,皎洁的眼睛,细长的眉毛,还有那柔白的肌肤,宛若天上的星辰耀眼动人,这个女人就是皇太极的西宫妃子布木布泰。




北侯 第172章 新家(3)
她是在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嫁给当时身为贝勒的皇太极,成为其侧福晋,而她的姑哲哲为大福晋。
其实他们的结合不过是利益结盟下的产物,当初皇太极为了笼络科尔沁部,这才娶了科尔沁的大小美女,而布木布泰也是如此。
当时后金天聪年初,皇太极即汗位,她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而布木布泰却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
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而且这个女人在后是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孝庄。
如果李从年在场的话,他一定会认识这个女人,因为这个女人就是被后世称为大清朝奠基者之一的孝庄太后,当然现在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嫔妃而已。
纵观清朝有两个女人对清朝的影响力,那可是空前绝后的,一个就是辅佐大清三代帝王,维护满洲统治的孝庄。
而另一个就是嘴里咆哮着宁肯把江山交给蛮夷,也不给家奴的慈禧,她们一个是清朝的奠基人,一个清朝的拆去工,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让人琢磨不透。
玉儿,本汗是为范先生被抓而伤心啊!望着大玉儿的到来,皇太极面上的神顿时松懈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皇太极看到大玉儿的时候,他心中总是有一种怪异的放松,这种感觉让皇太极嘴里叹息着,难道她的真是天下未来母仪天下皇后。
望着大玉儿怜惜的摸样,皇太极轻轻摸着大玉儿得手,面上满是感伤。
这并不是说皇太极对范文程有多少感情,而是皇太极在也找不到对明朝更为了解的人了。
范文程对皇太极来说,不过是一条能用的狗而已,要不是他有利用价值,皇太极又怎么能会重用一个汉人,当着自己的谋士呢!
只是皇太极也没有想到范文程,竟然被被明军抓住,并且送往京师面圣,交给崇祯发落。。
皇太极也想到李从年,一个年纪轻轻的卫所千户,竟然有如此杀伐的手段,皇太极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老了,难道天命真不的在大金这面吗?
玉儿,你说本汗是不是老了?才过四十多岁的皇太极,突然心有感触,面上满是感伤。
纵观整个大金除了代善和自己,还有那个年轻的多尔衮有大局观念外,那些大贝勒和小贝勒们都着眼于眼前的利益,陷入人口财锦的争夺当中,却没有看到后金的危机。
大明可以败上十次,而后金却不能一败,这是国家实力所决定的,因为后金和大明相比实在是太过弱小了,要不是明朝有内有流民的内乱牵制了大部分得力量,恐怕后金早就被灭了个干净了。
而眼下明军已经在大凌城站稳了脚跟,一条新的防线已经形成了,皇太极虽然有心在进行第二次攻伐,可是这次的大败,已经让皇太极的威望受到了损坏。
特别是各旗受损的情况十分严重,如果皇太极妄想在发动第二次攻击大凌城军事行动的话,恐怕不用明军攻打,后金就会因为内乱而陷入崩溃了。
这是国家综合实力所决定的,皇太极也没有什么办法,眼下的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北侯 第173章 大玉儿(1)
第七十二章大玉儿
对于皇太极的心思,聪明伶俐的大玉儿,听闻皇太极的口气,她就知道皇太极被大凌城的大败给打击了信心。
大汗是辽东的雄鹰,有着远大的志向,怎么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能如此心灰意冷呢!大玉儿用她娇嫩的玉手,轻轻的为皇太极揉着发酸的肩膀。
从十二岁嫁给皇太极开始,大玉儿对自己这个的男人有着充分的认识,眼前的这个男人有着雄心壮志,要不然他怎会听说自己将来会母仪天下,硬生生把自己与多尔衮的婚事中,抢夺过来呢!
后金表面上已经脱离了蛮荒的情况,可实际上,后金不过是带着奴隶制度残余和封建初期结合的产物。
这种类似于强盗组织的国度里,抢夺杀戮,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没有人想过,屠刀下那些凭借自己双手创造财富,辛勤劳作的汉人有什么过错。
他们贪婪的只觉得自己都到的不够多,贪婪的心让他们已经变得越来越疯狂。
为了满足他们贪婪的心,努尔哈赤屠灭了辽东百万汉人,屠贫户,杀富户,被誉为后金最英明的大汗,后金的开拓者大清朝的奠基人,不过是一个丧心病狂,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屠夫,侩子手。
你在玉儿得心目中,永远是最伟大的大汗。大玉儿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皇太极那颗受损的心,要想让皇太极重新振奋起来,就得修复他那颗受损的心。
可是现在大金上下,各旗上下已经失去了自信心,对我这个大汗也已经开始变得犹豫不决了,你说本汗以后该怎么办?可惜啊!没想到范先生没有逃得命来,不然本汗也不会这么苦恼了。
大汗不要灰心,眼下明朝虽然构筑了大凌河防线,可是短时间内明朝也不能有力量攻打咱们大金,因为明朝的流民起义不断,明朝只能把战线维护在大凌河。大玉儿虽然只是一个女人的,可是她的大局眼光,有时候比皇太极都还要想得透彻。
皇太极听着大玉儿嘴里的分析,面上不住的点点头。所以目前明朝的战线而不会向前推进,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明朝的既定策略,明朝皇帝一定不会放任流民在中原腹地坐大的。
大玉儿那红唇下,徐徐道出了她的看法,大玉儿虽然身为女儿身,但是在皇太极身边这些年,她对时局的看法,有时候就是皇太极也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而且,这个策略也符合咱们大金。大玉儿的一番分析让皇太极顿时有些想到什么,嘴里不由的问道:你是说朝鲜和蒙古?
朝鲜和蒙古虽然已经被大金打怕,成为了大金的属臣,可是后金在大凌城的这次惨败过后,那些首鼠两端的家伙,恐怕就得自不量力的跳将出来了。
大汗英明,明朝流明内乱,我大金何尝没有。大玉儿给皇太极倒了一杯茶,递给皇太极道。




北侯 第174章 大玉儿(2)
大明有内乱,大金周围那些属国,部族也不是一颗定时炸弹?他们双方都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至少在未来几年内。
玉儿,你说的不错。本汗怎么没有想到呢!听到大玉儿的话,皇太极眼睛一亮。
大玉儿的一番分析,却是让皇太极对这个被相士成为未来母仪天下皇后的木尔布泰,不由得脸上满是欣喜。
只见他顺手接过大玉儿递过来的茶杯,把她拥入怀里,深情款款的望着怀里的佳人:你真是上天赐予我皇太极的瑰宝啊!
大汗!摸着皇太极那雄伟坚实的胸膛,大玉儿面弱潮红,气喘吁吁道:这里可是御书房啊!
怕什么,本汗要你,谁敢乱说什么。双眼微红的皇太极把大玉儿抱起往里间休息的卧室走去,来到床边,轻轻放下怀里的美人朝大玉儿扑去,一时间书房里响起了大玉儿欢愉的气喘声。
男人和女人发生关系,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当大玉儿面带余潮,双颊微红走出皇太极的寝宫之后,在走过宫墙的转角的时候。
她的身子突然被一个强悍的人影,拖入了覆盖一片绿荫之间的角落里。
惊吓过度的大玉儿嘴里刚想要喊叫,却发现自己的嘴巴已经被人堵住了。
对面那有些熟悉人影,吐着炽热气息的男人突然低声冒着话语来:玉儿。
这一声熟悉的叫喊声,让大玉儿放弃了挣扎,身子有些颤抖道:多尔衮,你怎么来了。这里可是大汗内宫,你就不怕被大汗发现吗?原来挟持大玉儿的这人,竟然是大玉儿从小的青梅竹马,正白旗的旗主多尔衮。
我不管,你知道我想你想得有多辛苦吗?多尔衮眼里闪着狼性般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大玉儿看,虽然现在已经是晚上,可是这种隐约的朦胧感,反而能上多尔衮感到自己那颗相思的心,已经在也按耐不住了。
他的双手,紧紧的抓住了大玉儿的双肩,疼得大玉儿眉宇间皱成一团了。
特别是大玉儿那副刚刚经过云雨后,身上散发特有体香味道,让多尔衮欲罢不能,眼中燃起的欲望之火,仿佛要吞噬了大玉儿一般。
多尔衮,你别这样,我可是你的嫂嫂啊!大玉儿脸上有些惊恐的后退了几步,小手抚在胸前望着已经变得有些狰狞的多尔衮。
我不管,如果不是皇太极那可恶的家伙,从我手中把你抢去了,我们现在早就双宿双栖了。可是皇太极这个狗贼,他不禁抢去了我的汗位,夺取了我应得的一切,而且他竟然还霸占你,这种夺兄弟之妻的狗东西,他不配当我多尔衮的四哥。
大玉儿不提皇太极还罢,一提皇太极,多尔衮那颗受到刺激的心里腾起的火更大了,只见他紧紧的抱着大玉儿狂啃起来,长着老茧的手,不由自主伸出大玉儿的衣襟内捏拿起来。
可是渐渐的多尔衮却发现大玉儿身体一阵发冷,犹如一块木头般好无反应:多尔衮,你来吧!你欺负一个弱女子,是不是很得意啊!
大玉儿这番冷若冰霜的话,却是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多尔衮心里那燃起的欲望,只见他面若呆滞的回伸入大玉儿内襟里的手,无力靠在宫墙之上,嘴里满是道歉的话语:玉儿,我...........
你不要说了,我大玉儿算是看错人了。大玉儿漠然整理着衣襟,脸上一副冷漠:你多尔衮难道就不知道,你这样做会让你陷入危险的境地吗?你,以后不要来找我了。
大玉儿整理好衣襟,双眼带着泪珠大步跑开了。只留下一脸无力的多尔衮靠在墙边,满脸的悔恨。
为什么,多尔衮在心里不甘心的呐喊起来。当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年仅十三岁的多尔衮和十岁的大玉儿订婚,大玉儿本该是嫁给多尔衮的,可是却因为皇太极的强取豪夺,两个相恋的爱人却活生生的分开了。
而且皇太极还把多尔衮的大金汗位夺了去,逼死了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阿巴亥,这样的杀母之仇,夺妻之恨多尔衮怎么能够容忍。
皇太极继位之后,虽未向他们三兄弟开刀,但也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地位贬低很多,特别是皇太极在后来一系列加强皇权的行动中,更是都处压制他们的两白旗势力。
连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处处受挤,多尔衮兄弟又怎能幸。但是,皇太极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胁皇权的三大贝勒的权力,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还必须拉拢和扶植一些跟他无甚利害冲突的兄弟子侄,其中就有多尔衮。
这就给了多尔衮报仇的机会,只是现在他们三兄弟虽然统领着两白旗,可是实力却是最弱小的,特别是这次的惨败,两白旗更是死伤惨重。
皇太极的影子就向一座大山,压迫得多尔衮有些喘不过气来。
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寻找机会,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
由于皇太极的防范,多尔衮一直没有几乎上战场,树立功勋,这让多尔衮心里对皇太极特别愤恨,但是善于隐藏的多尔衮,却没有表现自己的不满,他知道手握两黄旗的皇太极不是好惹的,就算现在大金在对明朝的大战都落败,多尔衮也不敢暴露出他的野心,因为现在还不是报仇的最佳时机。
皇太极,早晚有一天,王多尔衮一定要把你碎尸万段。望着心爱女人冷漠离去的身影,多尔衮在这宫墙的黑影暗自发着誓言道。
多尔衮并不知道,即将改变他命运的时候已经到来了,这将是多尔衮历史改变后最辉煌的一天。




北侯 第175章 范文程的末日(1)
第七十三章范文程的末日
繁华的北京城,在黑夜刚刚退去,朝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灰蒙蒙的天空透露出第一缕阳光的日子里。
从暖和被窝里奋力爬起起床的北京城老百姓们,纷纷起了一个大早,脸上带着兴奋,拉着妻女朝北京城处决犯人的地方涌去。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虽然局势十分的危机,甚至脸鞑子也打到了过北京城下。
可是百姓们却也知道这并不是崇祯皇帝的错,大明积蓄百隐患纷纷在崇祯登基后全部爆发出来。
这并不是崇祯皇帝的错,民间也知道崇祯维持得很辛苦,而今天早,早已接到消息的百姓们,纷纷朝北京城处决犯人的地方集结。
因为当大凌城大捷传到京师的时候,那些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们,心里顿时有些安定起来,他们知道大明还是有希望的。
特别是今天据说处决皇太极身边的大谋士范文程,那些百姓们起得更早了,官府要处决在大凌被俘的范文程,而且是凌迟处死的时候。
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不由得纷纷呼朋唤友,互相转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对他们来说这些吃里爬外的家伙,和那些鞑子相比危害是最大的。
这些汉奸仗着鞑子的实力,为鞑子通风报信刺探情报,没有那个时代,人们对汉奸是充满同情的,大家反而都希望这些死汉奸,死得越多越好。
特别是身为大明贡生的范文程,不禁以身侍鞑子。而且还穿着哈子的服装和鞭子,望着范文程的这副摸样,百姓们跟是愤怒了。
有些激动的百姓,在临刑的前一天就早早的到达刑场,准备站一个好位置,看看范文程是怎么死的。
刑场周围,早早到刑场维护现场的顺天府衙役,为了一防万一,李从年根据崇祯的旨意还特意调集了五百亲卫军的士兵到达现场,把整个刑场围密密实实。
李从年这番作为,就是为了怕鞑子狗急跳墙,真的来救范文程。
1...2627282930...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