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之养老攻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快穿狂魔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都很崇敬当兵的,也很希望能够参军,但是他们还不至于傻到不明白开垦兵团和正常军营的区别,兵团那边不论是普通人还是所谓的士兵,主要工作并不是打仗什么的,主要工作还是开荒种田,而且是远比其他地方艰难许多的开荒种田,是真正的从一无所有开始建立开荒种田的基础。

    所有农民都知道,田是需要养的,大家现在种的田都是熟田。

    祖祖辈辈耕种的熟田。

    新田不但难种。

    而且产量极低。

    而开荒,其实就比较类似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西北那边的环境又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不是本地人去那边开荒更是艰难的很。

    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家号召大家去西北进行开垦,贡献自己的时候,的确是有很多人热血上头的纷纷报名。

    可是,十年过去了。

    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杆秤。

    当年去的那些人,有的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回来了,有的把命留在了那边,还有的到现在还没回来,甚至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除了苦寒之外,别无其他形容词。

    不过大局面只会讲牺牲精神。

    只会讲为国奉献。

    不会讲其他。

    心疼的大概只有父母和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六十年代中后期下乡知青数量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城里,他们显然是再也待不下去了,或者说不允许继续待了。

    那么他们只有三个选择。

    要么去支援大西北,要么就是去更南边的,也就是云南之类的地方贡献自己,再不然就得下乡。

    三者比较,还是下乡最好。

    别以为当时的云南是什么好地方,西北艰苦苦寒,可是南方同样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当时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不熟悉环境的人根本无法面对南方的瘴气和毒虫。

    在医疗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

    很容易因为一点意外丢了命。

    比如说吃了有毒的菌子。

    比如说被毒虫咬了一下。

    又或者就是生病。

    几十年后的未来西北环境还算可以,云南是出了名的旅游景点。

    那不是那两个地方向来如此。

    那是有前人前赴后继的前往那些地方进行原始开发,这才破了瘴气,清除了大部分蛇虫鼠蚁,使得环境柔和起来,不至于外人难进。

    “娘,这是不是太狠了啊!

    梅梅到底是个女孩啊,我们以后多教教就是了,何必如此呢”

    王维熙愣了下后,赶忙劝道。

    在他看来,他妈这时候撂下的狠话可比他说打断腿要残酷的多。

    “教,那你说她听吗

    她要是愿意听,我当然愿意慢慢的教她,可你看她像是愿意听的样子吗,就这样,按我说的来。

    今天下午我就不呆在家了。

    我要去县城一趟。

    这饭我也不想吃了。

    你们随意。”

    乔木继续说了一句之后,内心就又生出了一点新的想法,也许还有其他办法,比如说,把他们两个弄到县城里去当工人,不拘做什么类型的工人,只要他们去了,那就必须得离开村子,而且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如此自然也就淡了。

    乔木也正是因为想到这点。

    才会突然说要去县城。

    去县城踩踩点,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们弄两个工作岗位,好歹先把他们这两家伙弄出去再说。

    就是扫大街,看大门也比让他们这两家伙呆在家里面瞎折腾强。

    “娘,你还是吃点吧。

    别为他们生气了。”

    王维熙继续劝着。

    乔木摇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就闷声回去准备东西去了。

    把王梅梅和王贺龙两个送到西北垦荒兵团去垦荒,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乔木提出来,也只是为了吓吓他们两个罢了,如今既然想到了更好的主意,自然还是得尽量选择这个温和,并且更加好的主意。

    要真把他们两个送到垦荒兵团那边去,回头出了什么事,家里人估计都要埋怨她这个始作俑者,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乔木可不会做。

    乔木走后的午饭吃的很沉闷。

    王梅梅也有些若有所思,不太确定她奶奶说的话是真是假,内心的一些想法也不由开始有些动摇。

    如果她奶奶真那么干的话。

    她还愿意为之奋不顾身吗

    ……

    下午,准确来讲也就是不到半个小时之后,乔木就装模作样的兜着一个小竹篮,步行往县城去了。

    牛车可不是随叫随到的东西。

    一个月也就只有那么两三天能去县城,而且还都是早上,乔木大中午的去,显然不可能正好能坐上牛车,因此,她只能选择步行。

    好在这些天乔木她也没给自己少喂好东西,所以模样虽然没什么改变,依旧还是有些秃顶顺带着面容苍老,但真实身体素质和体制却已经好了许多,走些路不算什么。

    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县城当中的乔木就开始到处打听,打听哪边有招工的,哪边哪个工厂有什么位置空缺或者临时工空缺之类的。

    也不需要花费什么资金。

    就随便找些看着就是本地人的老头老太太唠唠嗑就是了,所花费的无非就是兜里一把瓜子,别小看了那些老头老太太,在县城里的各种小道消息,除了专门的经手人之外,就没有比他们更加灵敏的。

    随便聊着,找了七八个,聊了两个小时




第二百九十三章:拆婚狂魔乔老太(14)
    这时候的黑市其实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至少比起六十年代的时候要大多了,而且隐秘性和安全性也要强很多,无论怎么说,一个行业发展十年,总归是要有些进步的。

    不进步的都被淘汰了。

    黑市并不是说建国后就有的。

    在刚建国的那十年里,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是允许公私合营的,街面上也并不是只有国营的饭馆,国营的各种店铺,当时像瑞蚨祥之类的百年老店,其实都是以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着的,具体的改变,准确来讲应该是六三年以后,在六三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过类似于后世农贸市场的公办集市,可惜后来慢慢取消了。

    真正变得严格起来,所有私人交易只能从黑市走,是从六五年年底,到六六年年初的时候开始的。

    具体原因就不好细说了。

    反正就那么回事。

    黑市刚出现的时候,的确很不规范,有很多甚至就是私人组织起来的,或者说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大家公认的,可以进行私底下交易的地方,这种情况显然十分的不稳定,并且容易受打击,黑市的真正稳定主要是来自于有人开始有组织性的进行操作,就是譬如有专人收拾地点,有专人负责盯梢等等。

    之后,情况就好多了。

    只要不严打,一般没什么事。

    乔木顺着人群摸索了一段时间便找到了这边的黑市所在地,交了一分钱入场费,就开始卖起东西。

    即使七零年已经距离六零年过去了十年之久,大家依旧没有过上能随时随地想细粮的日子,白米,白面和各种肉食还是处于相对匮乏状态,有钱也买不到的那种。

    供应社那边都限量供应。

    每人每月就固定那么多,你要是次次去的晚,还不定能抢得到。

    因此,乔木的东西还是蛮好卖的,即使卖的比供应社那边要贵上不少,大家还是乐意买,毕竟这可是供应量外的量,属于额外多的。

    不过可惜的是,表没卖出去。

    乔木折腾了半天,也就只赚了二十多块钱,虽说这钱都能比上一些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但相比较于买房的钱,依旧还是杯水车薪。

    而且天色已晚,只能回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乔木一直都在起早贪黑的忙活着,同时跟县城里一些老头老太太交上了朋友。

    获知到了更多的消息。

    并且,还跟黑市的主管人员想办法接上了头,卖给了他们一批相对紧俏的工业产品,当然不是什么大型工业产品,就是类似于机械表和闹钟之类的小玩意儿,这类东西购买的时候都需要工业票,因此如果只要钱的话,还是相当好卖的。

    乔木之所以会通过伪装跟黑市的管理人员街头,想办法卖东西给他们,主要是县城这边的购买力实在太低了,机械表不好卖,想靠卖米面攒够一千块钱的动静又太大。

    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稍微压压价,把东西卖给黑市这边的管理人员,再由他们想办法卖到其他地方去,如此两不沾手不但安全,也能很快得到一大笔钱。

    拿到钱之后的乔木很是谨慎的又去银行把钱存取了一遍,换成了整钱,这才跟先前卖房的那个房主联系了一下,去房管局办了手续。

    如此,才算是有了城镇户口。

    也就是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也没什么人卖房,城镇户口的落户才会如此简单,等回头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房,并且商品房开始大规模出现之后,落户和更改户口可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

    房子一到手,乔木便赶紧再次回家,趁着晚上大家都在吃晚饭的功夫,赶紧在餐桌上公布了消息:

    “先别急着刷碗,孩子都先回去吧,回屋睡觉去,你们在这待着。

    我有事情要跟你们说。”

    “太婆,我最近挣的可都是八个工分,九个工分,一点都没偷懒。”

    王贺龙还以为乔木又要针对他和他姑姑呢,赶忙



第二百九十四章:拆婚狂魔乔老太(15)
    “房本,迁户口

    难不成我也能吃供应粮了”

    最先惊喜叫出来的是王贺龙。

    事实上,十六七岁的他并不是什么孩子了,很多事情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只是嘴头上不愿意跟别人说,不愿意跟他父亲和爷爷犟嘴。

    当初去罐头厂考完试后。

    他就被以前同班的同学嘲讽了一番,说他去考试也没用,说罐头厂只招城市户口,不招农村户口。

    这种事,其实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但是一直都没有明文规定,因为工农一家,如果明文规定,那就是歧视广大农民,是极大的犯罪。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农村人抱着一线希望去考试,可是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但依旧有潜规则存在,工厂里的潜规则就是尽量不收农村户口。

    因为相比较于招收城市户口的工人而言,招收农村户口的工人实在是太麻烦了,城市户口的工人只要稍微办点手续,就能立刻开工。

    可是农村户口的。

    得先办理户口迁出等各种相对麻烦的证明,等办完这些证明之后还得分宿舍,再加上很多农村户口工人结婚早,有的还会把家里的妻子儿女,甚至老爹老娘都带过来。

    麻烦的很。

    因此,如非必要,很多工厂的管理者自然是希望能够少点麻烦。

    王贺龙是知道自己当初考试成绩不错的,可是,人家不要就是不要,他也不好把这些事说出来,平白让他父亲和爷爷再去纠结难过。

    如今听完乔木的话,自然第一个反应过来,变得开心雀跃不已。

    有了城市户口,他觉得他以后在考试这方面应该就没问题了,说不定真的有机会进入工厂当工人。

    “妈的意思难道是说,贺龙先前没有考上,是因为户口的问题

    这……他们怎么能这样……”

    好吧,刘卫红这才反应过来。

    心情很是纠结愤怒的说着。

    这要是真的的话,那她过去那段时间岂不是都错怪了自家的大孙子,根本不能怪她大孙子考试学习不认真、不努力,而是他们的错。

    是他们不能给他城市户口。

    “哎呀,这可是好事啊,以后咱们家贺龙也是能吃商品粮的人了。

    对了,他太婆刚刚好像还说已经找到了好几条门路,甚至还能花钱买岗位是吧,贺龙他太婆这也太厉害了吧,这么难的事都能办妥。”

    王贺龙他妈胡暖这时候也迅速理解了乔木的话,一边很是开心的说着,一边还看了看自己的公公。

    估计啊,心里正吐槽着公公好歹是个村长,竟然对进城当工人这事毫无办法,反倒是看着好像没什么能力的太婆很快把事情办妥了。

    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王梅梅虽然还没说话,但眼角也略微带了些笑意,她原本还以为前段时间她奶奶一直针对她,是真的很讨厌她呢,没想到她奶奶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做了这么多事儿。

    连棺材本都给掏空了。

    又如何能不心暖和感动。

    当然,家里人除了高兴和开心之外,也是有人有些纠结不满的。
1...8687888990...4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