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生艳福风流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未知
我的这个计划应该还是有些可行性的,说起来也算是一种创业吧,符合当前的时尚潮流。其实这东西在国外是很普遍的,人家十几岁的ceo也并不少见,但在我们国家里,二十几岁的人也还是要靠父母出钱上学,这也是国情区别,并不是想改变就可以一下子改变的。
第118章 计划筹备
我的这个创业计划现在还只是初步设想,想要变成现实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这个创业计划。我现在还不想开什么公司,这也太招摇了,地中海第一个就会找我麻烦,身为中学生开公司,虽然在法律上并没有禁止条款,但在现实中毕竟先例不多。另外,开公司需要注册资本,又要有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又要有什么公司章程,手续实在太繁,还不知道工商局会不会批呢。办成个人独资企业也差不多,只不过不象开有限公司那么难,注册资本也不作要求。其实,这些并不是我最后否决的因素,只要是开公司给我的印象就是要赚钱的,而我的本意是要助学,不想给人一种谋利的印象。
所以,最后我决定办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基金,就象在国外不少知名的慈善基金一样,投资经营所得都用于公益事业,而不是用于谋私利。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赞赏国外一些富豪们的做法的,不象我们国内的一些暴发户,口袋里才有了一点钱就不知该怎么用了,有的在赌场里豪赌,有的包二奶,有的挥金如土地摆阔。当然,只要这是他们合法的收入,别人也没什么太多话好说,但有些人显然是靠钻了法律的空子发的家,这些人我就有些看不惯。我最反感的就是把国家的钱放进自己口袋,这些年搞改革,不少国有企业都纷纷制,变成了私营企业。我都有些纳闷,这些人哪来这么多的钱,才当了几年的厂长经理,几百上千万的企业就都能买得下来?在柳若兰家里看过一些内参,说到这其中的黑幕真是触目惊心,假如一家净资产1000万的企业,在评估时只评300万,这样一来,你只要花上300万就可以买下一家1000万的厂子,就算你事后送出200万,那还有500万的暴利啊。
至于基金会的名字,我准备取名为“三叶草基金”灵感自然是来源于我们姐弟三个的姓氏了。我不想以学校或班级的名义来办这个基金,那样的话产权就不明晰了。以我个为名义筹办基金会的话,是赚是赔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和学校无关,我可不想万一赔了钱还被他们说风凉话,而如果赚了钱或出了名却又来抢功劳。林诗怡的老爸就吃过这个暗亏,当初他办第一个企业时是以村集体的名义办的,其实全部的出资都是他一个人出的,这叫“戴红帽子”名为乡镇企业实为私营企业。后来企业红火了,生意越做越大,村里就眼红了,每年吵着要“分红”收“管理费”其实他们哪里掏过一分钱,又哪曾有过什么“管理”啊,最后当然林总把公司“摘帽”变成有限公司,明确了个人出资,他们这才没话说。
林诗怡和丁玲也吵着要当基金会的理事,我当然照办了,除了她们是我的女友之外,这个基金会想要办好的话,还真需要她们二个帮忙出力呢。林诗怡立马打电话给她老爸,通报了我们准备开办基金会的消息,让林总通知下面的酒店和公司,今年圣诞节的礼品,如圣诞节树、送情侣的小礼盒什么的就由我们负责进货,并送货上门。林总就林诗怡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满口答应,除了他下面的公司、酒店今年的圣诞节礼物及装钸品都打算从我们这里进货,还答应去和别的老板说说,保证我们的销路不成问题。林总还说了,要是我们办的好的话,明年情人节的礼品也从我们这里进。至于丁玲,她老妈可是税务局的局长,在税务方面也好说话,有些东西还要向她老人家请教呢。而丁玲的老爸是公安局的局长,我想也没人敢来敲诈勒索吧。
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对于经商什么的还一点都不懂,自然还要靠这些社会关系才行。现在做生意可是很不容易的,竞争激烈,人家在商场上混了多年的人都有赔本甚至破产的呢,何况我们还是在在学校读书的学生,要没关系介绍,拿着个样品上门推销,人家会理你才怪。再说了,和一定高干子女开公司比起来,我们拉这点关系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人家拉关系都可以发一个红头文件的。
我又给二当家他打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计划。二当家的妈妈下岗了,这回上五中的“赞助费”还是他叔叔赞肋的呢,二当家有时也到他叔叔那里去帮个忙,并不拿工钱的,也算是对他叔叔的报答吧。所以二当家当初对我发表“三个梦想”还是很敬佩的,听说我现在准备真正实现“我的梦想”而不再只停留在口头上,自然是满口答应,举双手赞成,还自告奋勇地准备当我的“组织委员”积极吸收志愿者,壮大我们的队伍。接下来,我又给另外几个要好的同学打电话,我在班上的人缘还是不错的,交的几个朋友也都是比较知心的,听了我的计划也都很乐意帮忙,还出了不少主意。
这笔生意可是我们基金会开张的第一笔生意,自然要好好筹划一番了。我只是想出了个赚钱点子,具体的运作还是要靠同学们一起合作了。
首先是要请一些精通电脑的同学设计一个网站,作为我们基金会的电子商务平台,一来是介绍我们基金会的宗旨,最主要的还是用于推销我们的产品和采购,如果条件成熟的话,还可以用于网上送货的业务呢;二来是请同学们设计一些礼物的样品出来,在网上供客户挑选,我们的客户主要是面向年轻人,都喜欢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市面上已有的东西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三来则是节省采购成本,现在很多商户都已上网做生意了,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订单在网上发过去,用不着专门派人去义乌采购了,我们平日还要学习,抽不出这么多时间。
至于客户,虽然现在已有了林总的大力支持,九星公司那边只要我向张宁吹吹“枕边风”也绝不成问题,但我们还是要再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客户。我们班上不少同学家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社会关系,这方面大可利用一下。我并不认为靠关系做生意有什么丢脸的,大家都在这样做嘛。除了关系户,再请一些公关能力强的同学去一些公司、酒店什么的主动推销,这也是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同学们的社会交际能力。
最后自然就是送货上门及装饰的工作了,这方面的工作最累人,需要的人手自然也最多。我们现在的生意重点放在圣诞节上,象圣诞树、挂彩纸带、拉横幅什么的都是在节前一周左右开始装饰的,我们白天要上课,只能在晚上业余时间才有空,够我们忙活一阵的了。这方面的活我们都是头一次干,根本没有实践经验,到时候还不知会闹出什么笑话来呢,但为了以后的生意着想,又不能请别人代劳。
至于报酬方面暂时还没想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利润的大部分将用于分配给打工的同学们,剩余部份用于基金的积累壮大。基金的控制权我是一定要自己掌握的,我还没高尚到为他人做嫁衣的程度。说实在的,我心中一向认为助学、扶贫什么的本就应该是政府份内的事,要是那些官员们的大吃大喝能少一点的话,一顿饭的钱就足够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交学费了,根本就用不着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来凑这份热闹。现在倒好,政府反倒时不时地要百姓们搞什么募捐活动,把自己份内的事转嫁到了百姓头上。但说归说,真让我们募捐的时候我们还是照交不误,毕竟人心是r做的。像姐姐还认捐了一个结对的学生,居然还是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本家,也是姓叶的,于是就认他做了干弟弟,逢年过节的时候姐姐也常寄点钱物什么的过去。
和二当家他们商量好了给基金会做广告的事之后,我又回家向章敏她们汇报了情况,听取她们的意见。其实问不问都差不多,只要我不是做杀人放火的事,章敏她们根本不会反对,姐姐就经常说她们这是在溺爱我,会把我宠坏的。姐姐今天要在医院值班,这事明天再和她说。方小怡倒是挺热心的,要我好好干,可以借此机会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对我竞选学生会主席将会有很大帮助的。虽然我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竞选,但如果对竞选有利的话也是不错的,我可不象当什么伪君子,这样一箭双雕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119章 招兵买马
第二天我上学到学校门口,就见有一大帮同学在围着黑板看,有几个同学见我过去,笑着说:“会长来了。”
我一愣,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二当家和班上几个同学正在贴基金会的海报呢。二当家见了我,请功道:“怎么样,老大,兄弟们行动够快的吧,昨天下午就把海报给弄出来了,你看看写得怎么样?”
海报还是用电脑打印后放大的,并不是用毛笔写的。二当家他们虽然成绩很好,但那手字却让人不敢恭维,用电脑打印也是藏拙嘛。
海报的内容我们昨天在电话里就已经讨论过了,也就是宣传一下我们创办基金会的宗旨和关于圣诞节打工的事宜。想要打工的同学一般都是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自尊心,在宣传海报上我们根本不提什么欢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们报名打工的字样,而是诸如“你想尝试自立的感觉吗?”
、“你想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挣学费吗?”
、“你愿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吗?”
之类的话。这样一来,不但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会来报名打工,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也会来报名参加,因为我们的宗旨是非盈利性的公益基金,盈余部分将用于公益事业,至于具体的慈善用途将由基金会的会员们公决。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学生,还没有跨出校门,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力灌输,思想还是很激进向上的,对这种助学的事都很有热情,当下就有同学打听加入的事宜。
我抽空问二当家:“你小子今天怎么胆子这么大了,一大早地就敢在学校门口张贴海报,不怕地中海找你麻烦啊?”
二当家道:“老田到上面开会去了,这几天都不在。”
又朝旁边努了努嘴,道:“你看看那边,有人比我们贴得更早,要找麻烦也不能先找我们吧。”
旁边还有一张大海报,我一看,竟然是张三丰贴的,是关于组织班际间的足球和篮球比赛的事。这是各个学校的老惯例了,每年都先是在学校组织班际间的比赛,然后让优胜的班队代表学校,或者是抽调优秀球员重新组织成校队,参加全市中学生比赛。组织校内比赛一向都是学生会里体育委员的事,但现在前任委员上大学去了,新任的都还没竞选呢,张三丰只不过是我们班上的体育委员,却贴出了海报,俨然已是学生会的“体育委员”了。
这自然是有地中海在背后撑腰了,而目的自然也是为张三丰进入学生会创造条件。通过让张三丰“代职”组织学校比赛,无疑是想给同学们一个印象,说明学校支持张三丰进入学生会。虽说我们社会经验还不是很多,但这么明显的“助选行动”还是看得出来的,除非是和张三丰有深仇大恨,或都者敢和学校当局对抗,否则是不会有人再跳出来和张三丰竞选的了,看来不止是我一个人知道为竞选“造势”啊。
有了张三丰的这张海报作伴,就算地中海见了我们的海报恐怕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张三丰还没正式进学生会呢,现在海报上的落款也还是我们高一12班的体育委员,和我们一样,都是属于以个人名义张贴的性质。
二当家他们除了在学校大门口张贴之外,还在三幢教学楼和食堂门口也贴上了,声势不小。这下子我又成了学校的名人了,接下来的一天,我们接待了上百名同学的咨询,并有三十多名同学初步达成了加盟的意向。而张三丰看着我们忙着接待同学们的来访,显得有些酸溜溜的,同样张贴了海报,我们是应接不暇,他却是门前冷落无人来访,显然同学们对他这位“自立”的学生会体育委员还不认帐呢。
柳若兰见我又“作怪”又气又好笑,又不能把我怎么样,只好警告我做事小心点,别再给她惹麻烦了,为了我的事,地中海在柳若兰面前都说过好几回了,她要是老护着我也会有些为难的。
接下来的二天,我的基金会就已接纳了四十多名正式会员,也算初具规模了。林诗怡当了“公关部”的经理,负责拉客户,她的手下大多都是家里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同学;丁玲则是“财务部”的经理,她老妈是税务局的局长嘛;二当家是“人事部”经理,负责招募新会员,并进行人员的分工;“商务部”主要负责电子商务事宜,既包括销售,同时也负责采购;“生产部”则是具体进行送货、装饰。现在相互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各自的能力如何,这二个岗位暂时空着,留待能者贤士。我当然是基金会的主席了,但二当家一口一个“老大”只称我为会长,从不叫主席,弄得我好象是黑社会的老大一样。
内部人员的组织比较顺利,但我跑外面却颇有些不顺。
执照批不下来,这可是头等大事啊。我们是要和社会上的公司、酒店正儿八经地做生意的,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玩游戏,当然是要提供正式的发票,并在银行开设户头,而这些都需要先有工商局的批发的执照才行,不然连刻个公章人家都不肯刻的,更别说领什么税务登记证了。我还真不知道开一个基金会也会这么麻烦的,我首先跑到工商局送上申请报告,但人家看了我一眼,就给我一记“红灯”还让我不要开玩笑打拢他们的工作。我不就是不满18岁嘛,但法律上年满16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话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然人了,就算现在我还在学校读书也不能剥夺我的合法权利吧。
我在窗口据理力争,拿出身份证证明已满16岁,又拿出炒股票的股东卡证明我这些一直在炒股,现在账面已有20万出头,证明我有民事行为能力,并有开办公司的经济实力;又拿出姐姐注册会计师的证书,证明我的基金会有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最后又是“三叶草基金会”的章程,证明我们的基金会是公益性质的慈善组织;甚至都搬出丁玲的老妈和林诗怡的老爸的想拉拉关系,可工商局的人死活不肯给我办,但他们也没把我当成刁民给轰出来。这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惹急了我可是要投诉的。他们这些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要打分的,有摄像头监视着呢,要是年终考核通不过的话,是要扣奖金的,多次低分的话,则要被停岗培训甚至下岗的。我们这里的公务员工资可比一般工厂里的工人多得太多了,仅仅是他们这些在窗口的一般工作人员,一年下来听说连工资带奖金都不下五万。要是下了岗到哪去找这么好的工作啊,一天名义上8小时工作,但实际工作时间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又有双休日,又有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你到工厂去试试,一年到头没休息也才一万的收入啊。
窗口的工作人员被我说得头晕脑胀,只好让我去找局长处理,你以为我年纪小,没见过世面不敢去啊。我还真的就去局长办公室了,局长态度居然不错,颇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不象我在报上经常看到的名为“公仆”实为“公敌”的形象嘛。但看他肚子鼓鼓的,也不可能是“焦裕禄”式的人物。
局长大人看来还是头一次遇上一个中学生想开公司的事吧,很有兴趣地和我“聊”了半个多钟头,但到最后还是没有松口,告诉我说,如果我想开公司的话,最好还是等过二年年满18岁再说,不然的就,就必须由街道居委会出具证明,证明我确实以炒股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份证明可不好打啊,我姐姐就不会答应。我才和姐姐说起办基金的事,就被她骂个狗血淋头,要我先管好自己的学习再说,少玩这些歪七歪八的东西。还有,如果我现在想办的是公益基金,那就应该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的代码证书,再去工商局和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弄了半天我是和尚进了教堂,走错了地方,弄得我脸红红地逃出了工商局的大厅。都怪姐姐,勒令我专心读书,对章敏、徐可她们说,不许她们帮我动脑筋出主意办什么基金,害得我不知道这些程序方面的东西。又不敢上林诗怡家去问林总,我可不想被小怡的老妈抓住问“避孕丸事件”连带着也就不敢上丁玲家去问她妈妈了。
我又跑到民政局,情况也是差不多,主要还是嫌我的年纪太小嘛。在中国,以个人名义创办公益基金还不是很多,一般都是一些名人在自己开办的大公司下面办一个基金会,经费由公司划拨,部分捐赠支出还可以在税前列支的,或者就是一些个人捐出一笔钱办一个专项基金,指明具体的捐助项目或对象之后,具体的运作由政府的民政部门专人负责。而象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创办基金,还指明是要自己经营运作的他们还是头一次遇上,没有先例,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好。最后让我先回去,他们要开会研究研究。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啊,现在高圣诞节已不到二个月了,进货、到货、送货都是要时间的,我急啊。可民政局的人不急,他们有的是时间研究。
看来我还要另外用点计策才行,回去之后我就找丁玲商量,让她回去就去叫李队的老婆说说,请她再来学校采访一下新生事物,帮我宣传宣传,造造声势。现在可不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年代了,有时候想办点中还真是越出名越好,不然一些政府官员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政绩工程”无非也是要出出名,能再往上爬一爬嘛。
这几天晚上,我是李如云家和张宁下榻的酒店二处轮流着跑,夜生活倒也“充实”得很,都没空去特警队训练了。不知道下次再去特警队时,阿诺会不会给我穿小鞋、开小灶地加量啊。这些天实在是忙啊,大家都忙。我是忙着筹备基金会的事,还要对付每天做不完的作业。姐姐和章敏忙着筹备平价药店的事,还要顾着我们的新房装修得怎么样了,年底前我们还打算入住呢,打官司的事也还没了呢,接开法院的通知,下个星期进行第一次开庭审理,也要准备好应诉材料。另外,小丽也快要进行手术了,这二天已住时医院进行手术前的观察,虽然小丽的妈妈晚上也到医院陪护,但平日还是靠姐姐照顾为主,小丽的家还要靠小丽的妈妈养活呢。徐可和李如云算是比较轻松了,每天只要看看电脑炒股炒期货,张宁也是我们“投资基金”的大股东之一,自然也通过方小怡对她们指点了一番,她也是有点大小姐脾气,不想和徐可她们面对面姐妹相称的尴尬。而方小怡这二天也经常出去,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她的路子好象很宽的,我让她对姐姐的官司上点心,弄点证据出来。
张三丰这二天老是对我唧唧歪歪的,无非说我这是收买人心。不过我没理他,现在一大堆事还忙不过来呢,哪有这闲功夫和他斗嘴皮子,不然只要我一句“这是向你老子学的”二个人就能又打上一架了。倒是二当家他们有些看不过去,但也被我劝住了。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透露,前些日子在影都门口被我打惨了的四个小流氓,在被关了半个月之后又放出来了,前二天还有人在学校门口打听我的消息呢,可能是想对我进行报复。这叫“内忧外患”啊,看来练武的事还是不能放松,说不定我还要在基金会里弄上一个“保安部”呢。
转眼已是星期四了,地中海开了三天会,今天要回来了,不知道他对我的“基金会”又会有什么干涉行动啊。不过我听丁玲说,李队的老婆也是今天上午来学校采访,我只能希望先来的是李队的老婆,有了记者的正面报道之后,我就成了“典型”形象,地中海也就拿我没办法了,要维护学校的荣誉嘛。我想我也算是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了,按照现在的规定,在高考时都可以有20分的加分投档的奖励,要是把基金会办好了,那表现可就更突出了,说不定不当学生会主席也可以保送上大学呢。
第120章 舆论造势
地中海是中午的时候请我去“喝茶”的,态度也还算不错,语气平和地对我说:“小新同学,你这二天又出名了嘛,听说你们要办一个什么公益基金,怎么没听你向学校报告过啊?”
地中海人虽然在外面开会,但学校的情况自然会有人向他汇报的,说不定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张三丰打的小报告呢。地中海是教导主任,抓的是政治方面的工作,教的也是高三的政治课,对我们这种学生私自结社的行为是很敏感的,万一我们因为有什么偏激的言行而被扣上一个非法团体的帽子,他这个主管政治的学校领导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乌纱帽不保。
我道:“田老师,我们也是前二天才临时想出来的念头,创办的宗旨是想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课余时间打打工,自己挣学费,不会给学校惹麻烦的。”
我来时已有思想准备,随身带着我们基金会的宣传小册子,递给地中海看。小册子也是赶印出来的,在方小怡的指点下还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除了阐述我们的公益性的服务宗旨之外,还是开头部分加上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之类的套话。我对加上这些话还是颇不以为然的,我们是公益基金,又不是政治团体,用不着这么拍马p吧。但最后还是勉为其难的加上了,这样一来的,至少在政治思想方面我们是合格的、积极向上的,在学校面前说得过去,去民政局登记时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地中海看着小册子,道:“小新同学,你们有这种想法还是很不错的,但你们还是学生,精力是有限,是不是应该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学习上啊。学校和家长对你们的期望都是很高的,希望将来你们都能进入名牌大学深造,你们要努力学习啊。”
我道:“请学校领导放心,我们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不会影响学习的。我们还准备组织学习帮困的小组,帮成绩不好的同学补习功课呢。”
我们班的整体成绩要比前十个班级的同学差些,是要加倍努力才有可能追上去的,我们都是花了大把的钱才进来的,可不能辜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地中海道:“你们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就很好嘛。捐资助学的事你们可能通过希望工程来办嘛,他们是这方面的专业机构,总要比你们这些未出校门的学生要强吧。”
1...6162636465...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