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他说到这里,想了一下道“将爷,你还别说,真有几处地方油水也不差。湖广的几个府都有这样的地方,我知道的就有十几个,只是可这些地方我没去过,只是偶尔听人说起过,都是一些大户的私仓。而且距离武昌府路都不近啊。
那里都是湖广各地的大户与官府胥吏勾结,每年用积年的陈粮换取湖广各地官仓里新进仓的新米,里面猫腻多着呢,因为见不得人,所以从各个官仓换下的新米都在那里放上几个月,再陆续送到各府的米店。”
孙周一听就乐了,哈哈笑道“行啊,老刘,这些地方你都知道啊,不愧是武昌府的地头蛇。这次去我一定跟司令员说,让他好好的赏赐与你。”
刘同连忙诚惶诚恐的跪下谢恩道“赏赐什么的就算了,将爷只要把我像屁似的放了就成,小的在武昌府还有老娘妻儿一大家子人呢,他们全指着我过日子呢,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那个家就得败了。求将爷开恩,完事了让小的家就成,小的一定尽心尽力的帮助将爷。”
孙周听到这个消息,连忙用电台联系了上级。因为远东军情报部也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各地常平仓里面的存粮,就算是县城都得有万余石,每年都被大明各地的士绅大户和当地胥吏勾结,弄得污七八糟,很多常平仓里连一半存粮都没有,而且都是连老鼠都不吃的霉粮。
这些当年的新米本应存进各府的常平仓,是大明稳定民生的预备粮仓,功能有些和现代社会的战略储备仓库类似。(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





远东1628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岳阳府
.
ds_d_x();
ds_d2_x();
大明各地的常平仓主要作用是‘平粜’,也就是所谓春买秋卖,调解粮价。还有‘出借’,农村青黄不接时,向百姓出借籽种口粮,春借秋还,当然要加收利息。还能在灾年‘赈济’,遇到大面积水旱蝗灾时,就会开仓赈济百姓。
虽然这项举措是一大善政,可各地官府户房的胥吏,每年都会与当地士绅大户勾结,用老陈粮、霉粮将里面的新粮换掉,胆子大的甚至敢大肆上报损耗,每年谋取惊人的暴利。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大明各地比比皆是,只是普通百姓并不知情,而参与这个勾当的人,也都是心照不宣。毕竟是杀头的买卖,所以外人很少了解这样的事情。有些粮商还与各地漕运的衙门上下勾结,就连每年向北方运送粮食的漕船,他们都敢打主意。
长江舰队第一分舰队司令部接到孙周的电报非常重视,专门派出部队在湖广当地的地头蛇的带领下,大肆寻找各地的私仓,还顺便扫了十几个水贼的窝,收获极其巨大。
接下来的几天,孙周所率的营也被司令部派出去寻找各地的私仓。在刘同尽心的引领下,找到了十几个大户存粮的私仓,还端了几个水贼的窝,缴获的稻米足足有三十余万石,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年的新米。
刘同感觉这几天,周围的远东军对他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就算孙周也拿他当自己人了。平日里他都是与孙周坐在一起吃饭,这样让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和远东军官兵相处了一段时间,刘同也发现这支部队与大明军队有着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拿吃饭来说吧,上至军将孙周,下至刚刚参军的列兵,伙食标准居然都是一样的。做为这支部队的军将,也一样和普通兵士在一个大锅里盛饭。
如果一时间雇佣不到足够的当地人,需要部队装卸粮食的时候,孙周居然也和普通战士一起干活,有时扛着粮包一干就是小半天。
战士们干完活可以休息,可孙周累得精疲力竭,还要负责管理部队的一切事宜。晚上往往是部队的军将最后睡觉,因为等他们把查岗、巡视防区等事情做完已经是是半夜了。
还有就是部队的纪律极其严明,刘同跟着远东军在湖广地区走了很多地方,不管是大的府城,还是小的村镇,从未见过一次远东军官兵欺凌、骚扰百姓的事情。
刘同和远东军数次在各地城镇外宿营,即便遇到大雨天,部队也从未踏入民宅一步。都是在城镇的外面宿营,站岗执勤的战士也愣是穿着雨衣,在大雨里站了一宿。
就算是对大明官军俘虏,虽然态度凶横一些,但是从不伤害俘虏,也不侵占他们的身上的个人财物。只是让他们做劳工跟着干活,而且还管三顿饭,甚至有病了还帮着救治。
但若是说远东军好糊弄,那你就错了,这帮人看着和气,可眼里却揉不得半沙子。有些地方的地痞闲汉,感觉远东军好欺负,在帮着干活的时候私藏物资,被发现了以后还蛮横无赖,煽动当地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
可远东军真不惯毛病,直接把他们拖走,用刺刀生生的挑死在街头,然后挂在城门处,吓得这些地痞闲汉的家人,直到远东军走了很多天,都不敢去收尸。
而且远东军对普通百姓往往秋毫无犯,可是对各地的士绅大户、官僚商贾,却从未手软过。虽然不会伤人性命,但他们的资财,尤其是他们在城内店铺里的粮食等物资,都会被收刮的干干净净。
孙周原本还想带着部队继续向湖广南部挺进,可惜他手下的部队只有一个营,战前加强了一个连的武装警察部队和两个基层火枪连民兵部队。
他能用的人总共才六百多人,但是相继占领了十几个大户的私仓和水贼的窝,每个地方都得留一些部队驻守,等待第一分舰队的船队过来运粮。
一来二去,他现在都快成光杆司令了。如今他手上只有他的通讯员,和刘同这个明军俘虏。还有一艘内河机帆船,以及船上的十几个海军部的官兵,这样的力量也无法让他继续向湖广深处挺进,只能和一个排的部队驻守在
岳阳府,东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长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也是湖广重要产粮区。
因为手中的兵力不足,孙周带领两个排的远东军官兵,只是控制了码头,对不远处的岳阳府城不管不问。
岳阳府曾派出一股官兵和民壮试图进攻码头,但被孙周指挥手下的两个排,在三艘船只和一艘飞艇的支援下,胖揍了一顿,扔下了几十具尸体和几百名俘虏。
自从见识了远东军的强大火力,尤其是空中漂浮的巨大飞艇,岳阳府城就再也没有派兵攻打。而是城门紧闭,并动员了大批的青壮做出一副死守的架势来。
孙周也乐得如此,他带领部队在码头附近建立了几个机枪阵地,几艘机帆船则是负责控制江面,飞艇始终在空中警戒巡弋,随时观察岳阳府和周围地区的情况,紧张的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
远东军对岳阳府码头的突然袭击,也造成了大规模的混乱。码头上很多脚夫、船工和商户都趁乱逃进了岳阳府城,所以远东军目前征用的民夫并不多。
而岳阳府码头自古就是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船只大都选择停泊于此。而且码头上商肆、仓库林立,非常的繁华。远东军控制了码头以后,开始在附近强行征用大批的青壮百姓,帮助远东军大肆收集粮食等物资。
因为兵力不足,孙周让几艘船上的海军部官兵都抽调了过来。各处收集的物资根本无法统计,只能统一堆放在码头这里。远东军官兵主要负责维持岳阳府城外码头这里的秩序,看守数量庞大的战利品。
岳阳府城的大户们,站在城头眼睁睁的看着远东军在码头上收刮物资。岳阳府大户们的商铺和仓库都设在码头,如今属于他们的东西,都被远东军收刮一空。
(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




远东1628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这帮刁民太过分了
.
ds_d_x();
ds_d2_x();
军委会对远东军进入中原的部队下达了死命令,如果发现哪个部队出现骚扰百姓的事情,不论是谁,一律杀无赦。
而且军委会政治部在中原战役发动前,利用将近两年的时间,大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主要的方向就是让远东军的所有官兵,必须要以一个民族子弟兵的心态进入大明。
这也是为什么军委会始终把屠杀、灭族的脏活累活都交由敢死军部队和蒙古骑兵、外东北土著奇兵的原因。
就是不想让以汉族士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远东军主力部队,养成残暴奢杀的心态进入大明。即便是海外旅的兵痞,军委会也一直严格要求,始终在他们的心里绷着一根弦,让他们知道,远东军军纪这一条红线,谁碰谁死!
通过多年的这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也确实在远东军官兵的心里,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远东军的官兵,存在的意义就是捍卫华夏民族的利益不被侵犯,至于其他民族的利益,去他%妈的吧。
如今的大明,以及华夏的历代****的华夏政治精英们,也就是士绅集团,他们效忠的是帝皇天家,维护的也是他们这个集团的根本利益。
军队的士兵效忠的是他们各自的军头,家奴效忠的是他们的家主,整个社会弥漫着一家一姓的家天下思想。而远东公司来到这个时代,为的是全天下所有的华夏百姓,更是为了整个华夏民族振兴。
所以公司从来到这个时代的那一天起,始终坚持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就是为了改变这个时代,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禁锢在这个时代人们心里的封建枷锁。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远东控制区的移民员工和农户,心态也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来铭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却始终没有根本改变。
这也坚定了公司打破一切坛坛罐罐,重启炉灶再造一个世界的决心。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下一代不行就再下一代,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虽然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任重道远,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所以公司各个部门,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时候,都是煞费苦心,甚至很多细节上的规定,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员工,希望他们在思想上有所转变。
军委会当然也在一直不遗余力的对部队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甚至不惜在部队宣扬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无论做什么都要把自己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跟随远东军十几天的刘同,他做为这个时代的军人,这段时间就对远东军的很多举措感到疑惑不已。
像今天他们控制了岳阳府码头,为了尽快的在这里劫掠物资,远东军强行征用了大批当地的百姓。
这帮老百姓刚被远东军驱赶过来的时候,一个个极为畏惧,生怕触怒了这帮军爷,再被他们杀了泄愤。毕竟这个时代的明军和土匪没有什么两样,打仗或许不行,可祸害起老百姓却一个赛一个的混蛋。
可谁曾想,他们为远东军干了一天的活,一个个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就像做梦一样。
虽然每天干活很辛苦,而且还要干到很晚才收工。可这帮凶巴巴的军爷不但为他们提供了两顿饱饭,走得时候每人还发了些稻米,虽然都是些陈粮,可对于这些苦逼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了。
要知道这个年月,最精贵的就是粮食了。自从大明北方接连几年大旱,这天下的粮食就翻着跟斗的往上涨。
别看湖广这里是鱼米之乡,也是大明最重要的产粮区,可是这里的底层老百姓一样吃了这顿没下顿,虽然饿不死,但是绝对吃不饱就是了。
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干完了活这帮军爷还让他们家。要知道这个年月,一旦被军爷抓了丁,或是平日里为官府出劳役,都是一两个月不了家,每天吃不好住不好,还天天挨打受罪,若是摊上了苦差事,等家的时候,一个村子的青壮能折进去大半。
第二天,附近的老百姓根本不用动员,都举家带口的来到了码头,争着抢着的要为远东军干活。有的老的都走不动了,还有很多都是妇女和半大孩子,其实都是为了混两顿饭,如果命好还能分到陈米。
可是远东军官兵却不以为意,来多少人都不在乎。老人、妇女和孩子干不了重活,就干一些轻活,比如在码头上整理物资,或是生火做饭。
刘同跟远东军这么长时间,心里多少也有了归属感,认为也算是这个部队的一份子。面对这么多的刁民的欺瞒,做为这个时代的兵痞,他当然不能忍了。
于是刘同就找到了孙周,满脸激愤的说道“将爷,这帮刁民太过分了,这样下去不行啊。”
孙周听了一愣,笑着道“什么不行啊?”
“这些刁民哪是来干活的啊,我看都特么是混饭吃的。将爷,你看看那里,那老家伙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有那里,那个小兔子崽子十岁都没有。这样不行啊,对这些刁民就得狠一。”
刘同说完拍着胸脯说道“将爷,你若是放心,就把这些人交给我,老子马上就会让他们学会守规矩。”
孙周听了刘同的话,皱着眉头想了下,然后沉声说道“我说老刘,你家里也有老人孩子吧,若是别人这么对待你老娘和孩子,你心里作何想法。他们都是老实吧唧的苦哈哈,你难为他们干什么。反正我们需要人手帮我们干活,不就是耗费些陈米吗。”
刘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血反倒成了驴肝肺。但是面对孙周,他也不敢反驳,只能悻悻的低着头不言语。
孙周看了眼刘同,心里也知道,刘同这么做,也是替远东军着想。这些天他确实很卖力气,今天能如此说,那也是把自己当作远东军的一份子。
他毕竟是明军出身,这么想也很正常。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这个时候,还是不能打击对方的积极性,还是要鼓励嘛。
“老刘,我们远东军和大明的官军不同。我们远东军都是穷苦人出身,我们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全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这些穷苦的百姓和那些无赖懒汉不一样,我们对付那帮家伙什么时候手软过,还不是该杀的杀,该打的打。
可你看看他们,那个半大孩子,从他来了就没闲着过,可是他也在努力干活,干活少是因为他没力气。还有那个老头,也在拼命的忙活,就怕自己干的少。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这段时间你也为我们出了不少力,你放心吧,去我一定如实上报,少不了你的赏赐。”(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




远东1628 一千二百四十章 简直就是祸害粮食
.
ds_d_x();
ds_d2_x();
听了孙周的话,刘同的脸色也稍好一些,尤其是听到会得到赏赐的时候,他的老脸顿时红光满面,连忙摇手说道“将爷,小的可没指望什么赏赐”
孙周一瞪眼,笑骂道“胡说八道,我们远东军说过的话,难道还不作数。你只要尽心办事就行了,别他娘的胡思乱想。”
码头上还有几百个岳州府的明军俘虏,他们也被远东军征用了,与附近的百姓一起帮助远东收集搬运物资。
因为刘同与他们同样身穿明军的军服,所以也都注意到了他,只是人家带着一和远东军官兵同样的制式头盔,还与远东军官兵走得很近,使得这些明军俘虏一直不敢上前套近乎。
刘同当然也不会主动去和他们说话,只是跟在远东军官兵的身边,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偶尔有个老兵痞偷摸的上来套近乎,想知道远东军是什么来路,他心说你们问我,我特么还想知道呢。
如今他也看出来了,远东军如此的实力太强大了,如今大明这天下,怕是坐不住了。所以他也拼命的表现,希望以后能在新朝混个差事。
中午开饭的时候,他也帮着忙前忙后的。码头上的劳工排着长长的队伍打饭,一个个双眼死死的盯着前面那一排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装的是冒着尖的白米饭。
几个衣服破烂的孩子捧着破烂的大碗,他们是码头上要饭的小乞丐,今天他们也跑过来试一试运气,想帮着远东军干活混口饱饭。
他们站在队列里眼巴巴等着打饭,终于排到了他们,几个小乞丐紧张的看着对面大锅后面的那个面色憨厚的壮汉,生怕对方把他们赶走。
负责打饭的壮汉是基层火枪民兵连的民兵,也曾是流民出身。他板着脸看着几个小乞丐,慢慢的露出笑容,抬手给他们几个小乞丐的碗里分别填满了饭,而且还比别人多上不少。
几个小乞丐满脸惊喜的看着手中破碗里的白米饭,然后捧着手中的破碗撒欢似的跑了。
旁边的刘同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也太败家了吧。现在粮价多贵啊,照这么下去,那得祸害多少粮食。
“军爷,他们一天也没干什么活,就是来混饭的叫花子”
还没等他说完呢,那名满脸凶悍的远东军士官就一瞪眼,打断了他话怒骂道“放你娘的屁,老子当年就是四处要饭的流民,再他娘的墨迹,老子揍死你”
刘同被那个民兵骂的连连陪笑,一也不敢有什么不满。接下来那个负责打饭的民兵,对劳工中的老人和孩子,饭给的都比其他人多不少,站在旁边的刘同实在看不下去了,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刘同从帐篷里爬了起来,简单的洗簌一下,然后拿着饭盒去打饭。和远东军混了这么长时间,孙周给了他三样东西,一钢盔、一个套着饭盒的水壶和一个军用挎包。
钢盔自不必说,整个头盔是一块钢板冲压而成,比那种几块贴片铆在一起的大明八瓣帽儿盔好多了,而且里面还有纯皮的衬垫,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即便是被铁锤实实在在的砸上一下,也能很好的保护头部。
套着饭盒的水壶也让刘同爱不释手,做工精良不说,还非常实用。水壶和饭盒连在一起,还配了一个钢制的勺子,用一根帆布的带子斜挎在身上。军用挎包倒是普普通通,但是里面却塞了一个急救包、一套牙具、一条毛巾和一个装着两块压缩饼干和营养棒的野战军用口粮包。
早餐是一饭盒浓稠的白米粥、两个白面馒头、一罐鲸肉罐头和一袋咸菜,每人还分了两个鸡蛋。这样标准的早餐,刘同听都没听说过。
虽然他平日里在江面上巡江,在武昌府都司也算是最好的差事,可忙活一年下来,自己克扣的大头,都得孝敬各级上司,若是打不到,马上就得让人了这个肥差。剩下的还得让下面人吃饱,若是克扣的紧了,根本没人给你卖命。
所以最后落到他手上的银子,也仅够他一家老小吃饱饭,根本别想着靠那银子大鱼大肉的过日子。
可他跟远东军混了一段时间,发现远东军每天三顿饭管饱不说,竟然还顿顿有荤腥。他在明军吃了十几年粮,就算军将天天的伙食标准,也不过如此吧。而且远东军即便最低级的列兵,战时也能享受到前线补给,可以分到烈酒、香烟、糖块等物资。
刘同曾和几个远东军官兵聊过,发现远东军的军饷很高,而且月月开足饷,还从不赊欠。最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远东军战时部队官兵可以开双倍的军饷,还有战场补助、野外营养补助等各种名目的福利。
今天他吃了四个馒头,两饭盒白米粥,还造了整整一盒鲸肉罐头,撑的他都直不起腰了。每天吃饭他都像挣命似的,生怕亏待了自己。这些天他还在挎包里,偷偷的藏了两盒鲸肉罐头和几袋咸菜,合计着去让家里的老娘和孩子尝尝鲜。
刘同在远东军呆的越久,就越想以后留在远东军。但他和几个火枪连的民兵聊过以后,才知道想成为远东军的一员,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算那些跟随远东军一起作战的远东民兵,在刘同看来,随便拿出来一个,也相当于大明的精锐了,更别说武装警察部队和远东的主力正规军了。
可刘同却并不灰心,毕竟自己在江面上漂了十几年,不但对武昌府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而且善于操船。
如果不是远东的船好,他自认在江面上,远东军根本拿他没办法,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所以这些天他表现的很积极,虽然经常因为帮倒忙被骂,可他的热情确实很高。
不光是他,被俘虏的众多明军,也都是如此想法。这天天三顿白米饭,让这帮明军每天撑的都走不动道了。
这些明军的俘虏以前吃得东西,和远东军相比连猪食都不如,这特么哪是养兵啊,简直就是祸害粮食。(未完待续。)( )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




远东1628 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主力船队的到来
.
ds_d_x();
ds_d2_x();
孙周站在码头上,焦急的看着远方。第一分舰队的主力部队依然没有到来。他已经率领部队在岳州府码头坚守了三天,周围地区的明军正在向岳州府附近集结。
虽然他并不担心这些明军的到来,但是主力部队的船队迟迟未到,他什么也干不了,只能死守着码头的物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兄弟部队的一队队船只,从岳州府码头呼啸着南下。
远东军最重军功,可他却只能眼看着军功从他的身边溜走。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在湖广远东军的普遍现象。没办法,第一分舰队的兵力和船只并不多,部队占据了一个码头,就得留下部队看守物资。
毕竟湖广地区太大了,水网密布,到处都是存放粮食的码头,远东军官兵当然要收刮干净。第一分舰队兵员有限,各地留守的部队仅有一个排,有的地方甚至仅驻守一个班。
“营长,舰队司令部发来电报,主力部队马上就要到了”
1...411412413414415...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