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瑶儿由大嫂带着,倒不必过于担忧。不过这是沈家近年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还是要多注意,叮嘱瑶儿要紧跟着宁儿她们沈则远这些年也蓄起了胡子,便习惯性地抚了胡子道。他虽经营家中庶务,多与庄子、商家打交道,可是却长着一副儒雅相貌,和大哥沈则敬气质倒是相像。
这倒是,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瞎紧张罢了。父亲那边又送过来不少好药材,不如我们给老爷子和大伯那里送点过去沈胡氏想着这也没多少可担心的,孩子们还小,跟着沈俞氏也不会有事,沈俞氏办事最是周全了,便说起了别的事来。沈胡氏娘家是从商的,世代从事药材生意,这些年在江南一带也颇有名气,其父胡不涂正是江南胡氏安和堂的当家人。虽然说士商不通婚,可是沈华善因为跟胡不涂交情甚好,两个小女儿也是互相喜欢,这桩婚事就理所当然了。
能够嫁进吴越沈家,还是嫡枝嫡次子,沈胡氏本人也是很满意的。对沈则远也多有爱护包容,虽然他纳有一妾,那妾室王氏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她一点也不担心。沈胡氏自己已生有二子三女,地位那不说稳如泰山,那也无人动得了,加上娘家也得力,沈胡氏这些年是越发大度了,对王氏也没有苛待一说。
乐儿今儿跑到哪里疯了一提到自己这个嫡长子,沈则远就有些头疼,一旁的沈胡氏脸色有些不好看。沈则远自己是没有读书天赋的,对功名官身没有兴趣,加上自小就喜欢人情往来与人交际,对庶务商务一道也是极其热衷,所以早早就放弃了出仕的打算,专心掌管沈华善这一房的庶务。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孩子,又是不一样的看法,他希望他们能够考功名出仕,尤其是对自己的嫡长子沈余乐寄予厚望。沈余乐自小聪慧,读书那是过目不忘,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连沈华善、沈则敬都说沈家又将出一人了。
可是,唉,唉,唉。想到他,沈则远连叹了几声。沈余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开始喜欢看那些八卦堪舆占卜吉凶的书籍,还把天赋用在了这些书本上面,颇有把有尽的精力投入到无穷的卜算事业中去的架势。这几年他还变得有些神神叨叨,时不时给沈则远来一句:父亲,今日不宜出门,恐有灾我再看一看能不能看出是什么灾话还没说完,又跑去翻书去;又或者,截住沈胡氏,指着她新戴的玉钗说:母亲快把它取下来,你这几日不适合戴玉把沈胡氏气得够呛更不用说他对自己弟弟妹妹、丫鬟小厮说的那些话了,时间一久,家中都知道了沈则远这一房有个能掐会算的少爷,沈瑶则更直接,不客气地叫自己的哥哥神棍。
沈则远阻止了几次,无果之后,也就随他去了。要是让他去考功名,要是他又神神叨叨的,说不定还会给沈家带来祸患,还不若无视呢。
沈胡氏大概也想到了这些,也有些不好意思说话,自己的儿子,怎么都是好的,也不忍苛责他,就随他去了,何况她还有一个儿子呢。
父亲的意思是,明年要把平儿放进国子监去读书,好好培养。沈则远向沈胡氏说了沈华善的打算,夫妇二人这才脸色稍霁,好在还有嫡次子沈余平,和他大哥一样聪慧,却比他大哥懂事很多,走的也是读书为官的正途。
药材那里,你斟酌着送吧,那些不容易损坏的,也不用急着送出去,收在库里,可作不时之需。沈则远想起沈胡氏刚刚的问话,回了这么一句,两人又说了几个别的事情,这才宿下不论。
第二日,沈瑶带着自己的丫鬟知云出院门去青竹居找沈宁,准备找她讨论花朝节的事情,结果在半路就给自己的大哥沈余乐给截住了,还一副有重要的事情和她说的凝重样子。
哥哥,有什么事吗虽然沈瑶口齿泼辣,却知道这个大哥对自己一向是很好的,除了有些不着调,别的都很好,所以她和这个哥哥感情也很好。
后日的花朝节你不要去了,我卜了一下,沈家这次去参加花朝节是下下卦,水山蹇险阻在前,不去为好,去了也无所得,我还得去找大伯娘,让她们也都不要去了沈余乐话还没有说完,就想去找沈俞氏,打算说出他的占卜,劝她们不要外出。
哥哥,你站住沈瑶见这个哥哥这样不靠谱,还真怕他去找沈俞氏,忙不迭把他叫住了。连丫鬟知云也是一副果然是说这些的表情,沈瑶想起这个哥哥以往的事情,不由得大声说道:哥哥你又拿这些东西来糊弄我,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花朝节呢沈瑶说着说着,也开始有点生气了,眼眶都有些红了,这个哥哥,什么时候才能正经一点
怎么是糊弄呢,我这是有根据推算出来卜算之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沈余乐见妹妹误解了他的事业,又见她眼眶也红了,慌忙地解释起来,吧啦吧啦说了许多话。
直到沈瑶再也受不了走远了,他还在自言自语:卦象上是这么说的,没有错啊,为什么不信我
堂兄真的是这么说啊青竹居内,沈宁一脸奇怪地看着沈瑶。沈瑶来到青竹居,忍不住把哥哥拦住她的事情对沈宁和沈宓说了,还把这个事情当成笑话来说。沈宓听了是抿嘴笑,沈宁听了,则是问了上面一句话。
是啊,还跟我说什么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坎为水,艮为山,又说什么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阻,见险而止,还说叫我们不用去了他想去找大伯娘,我把他给阻止了,平时也没个正经样,怪不得父亲母亲一说起他就头疼呢沈瑶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自己也感觉说多了,调皮地伸了一下舌头,末了还说:不管他,我们还是说说花朝节的事情吧,你们说别家的姑娘会怎样打扮啊
沈宁的心思却被沈瑶的话勾起了,其实这个堂兄,于占卜堪舆之上,还真有本事的。他既能卜出此次花朝节是下下卦,想起前世陈婉柔的事情,可不正是切合了吗又想起前世里,也是他占卜出钦安殿大火,才让上官长治占了先机。只是现在这个堂兄年纪还小,只是自己找来相关的书籍看,虽然能占卜出大概的凶吉,却只能依着卦象照书直说,也是学艺不精的缘故,所以总给人一种瞎说胡闹的印象。
时间,还是需要时间啊,沈宁想道,听着沈瑶大声说和沈宓的小声笑。日子有功,这不是明白着的吗,我应该相信这个堂哥的造化不止如此啊。
到了晚上,沈华善等人也知道了沈余乐对沈瑶说的话了,各人反应不一。沈则远和沈胡氏已经麻木了,这个儿子时不时也会来上这么一出,他们也就当笑话看了,洗洗睡,该做什么做什么去。沈则远则想起明日要让颜商护送他们去赴宴,再想一想明日打算先不去京郊庄子了,还是在家等她们参加完花朝节再说;沈胡氏则想起她的药材,哪些是要放进库的,又想起这次有一枝老山参很是不错,过几日给老爷子送去
沈俞氏听了之后,先是笑了,觉得这个侄子也算是特立独行了,然后就严肃起来,再仔细检点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错漏的地方,还和俞嬷嬷商量了好一会,连沈则敬都在何姨娘处宿下了,为的就是不影响沈俞氏。
沈华善想的,就多了一些。沈余乐比沈余宏年纪要小一些,小时也是机敏好学得很的,他以为沈家又会多出一个为官出仕的人,可是他长大了就偏了这一道。这样的情况,也不能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是他确实喜欢这些,兴趣爱好不寻常而已。沈华善当年能让沈则远娶商家出身的胡氏,自然就不会对沈余乐这些行为有何不满制止。为人父母的,为儿女长远计,为人祖父的,也要为孙子长远计。下人小厮们看见沈余乐这样,一笑就过了,可是沈华善是沈家当家人,想的,当然不止如此。
看来,要时不时找司天监那个老鬼出来喝喝酒了。沈华善临睡前这样想。
.
嫡长女(平仄客) 第十四章 花朝节
.
到了第二日,沈俞氏等人早早就起来了,沈俞氏还特地吩咐俞嬷嬷去青竹居看着沈宁梳妆打扮。这倒不是对柳妈不放心,只是春诗几个年纪小,柳妈又一向不好打扮之道,多一双眼也就多一处看顾。
待俞嬷嬷把沈宁装扮好带到时,沈宓和沈瑶也到了和鸣轩,李姨娘和沈胡氏自然也跟在后面,几个人都有些紧张和期待,一时间倒有些静寂。
沈俞氏看见这三个小人儿都打扮得粉嫩清脆,既符合她们各人的年龄和性格特色,也彰显出沈家风仪来,感到很满意。满意之余,少不了感叹一番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带着这个几个小姑娘,倒很有得意了。随即对沈胡氏道:莫要担心,我们约莫下半响便能回来了,到时把沈瑶给你送回去,管保完完整整的。还和沈胡氏打了个趣,这下气氛就活了过来了,三个小姑娘也少了拘谨。
待交代好沈安氏看好家门之后,沈俞氏就带着沈宁几个出门,准备出发了。沈则远给他们准备了四辆马车,沈俞氏单独一辆,小姑娘们坐一辆,后面两辆就是小厮和丫鬟婆子了,和时下京兆夫人小姐出行是差不多阵容,不算浩大。沈则远另外还派了颜商跟随,那边沈则敬也让自己的小厮秋梧跟着一起去,这样一来,人也是不少了,马车带着一行人,就往花朝节举办的地方驶去。
沈宁和沈宓、沈瑶坐在马车上,也没有多作交谈,沈宁因有前世的经历打底,觉得也没什么;沈宓和沈瑶也只是十一岁的小丫头,想起即将参加的大宴会,不免有些紧张,沈宓额头上似乎都有些汗迹了。见此,沈宁拿出帕子,轻轻给她印了印: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啊,又不是我们比试,听说这次有个书画特别好的女孩子呢,据说是师从黄大家的,是谁呢一副想不起来的样子。
是御史中丞杨简锐家的女儿,名唤杨慕秋的沈宓小声道。
我也想起来了,那天大伯娘就跟我们讲过沈瑶一副后知后觉的样子,连忙补充说道。因有她开口,马车上的氛围也没那么沉凝了,没过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三人的丫鬟都在外面等候着了,说马车已经到地方了,让姑娘们下车。
这次花朝宴会的地点是在和苑,正是镇远公夫人淑和长公主的私家园林,也是前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皇家园林之一。和苑本就以景色富丽物华天然而闻名,又经大永皇室的几番修移造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和苑胜景更是让天下士子都慕趋不已。长泰帝感念幼时淑和长公主数次护佑之恩情,特地将和苑作为嫁妆,从此和苑就成为了淑和长公主的私家园林。
淑和长公主也不藏私,加上她生性喜爱热闹,每年都有几次宴会,是在和苑举办的,让众人得以一览和苑的美景。今年的花朝节,住持宴会的正是她,所以特地把举办的地点移到了和苑,这也是众人兴奋的原因之一,能看到和苑美景,也不虚此行了啊。
沈俞氏带着沈宁几个人站在和苑门前,等待宫女前来迎导,马车是不能驶进去的。沈宁看着和苑这两个字,开山伐斧气吞天下之势,这是大永太祖上官伏的手书,她认得那独一无二的气势。和苑,她也来过的,在她当皇后那三年里,每年都有不少时间来和苑这里。那时,淑和长公主已经薨逝了,和苑也从镇远公家收归皇室,成了上官长治的游冶之所,她还记得她曾倚在暇曲湖边的长椅上,发出过一勺江湖万里山的感叹
恍如隔世,却真是隔世了啊。
尚未等沈宁再有多余的感慨,就有宫女前来引导沈俞氏这一行人了,参加花朝节的官员夫人小姐虽然多,却也不见多喧闹,反倒有一些寂静,想来也没人会在这个地方高声吵闹。一路跟着这位宫女,隐约看见有不少侍卫在守护,穿过紫碧楼,又绕过静玉泉,最后到达瀛洲山下,才算到了这次花朝宴会的地点:雍雅山房。直到沈氏一行人走近了雍雅山房,才陆陆续续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其中有小女儿的娇笑声,也有中年妇女的打趣声,更有老年夫人哈哈大笑声,这才感受到属于花朝节的欢闹气氛。
沈俞氏等人刚踏进雍雅山房,就有几个官员夫人带着她们的的媳妇、女儿、孙女前来说话了,这其中有工部侍郎袁恪真的夫人,也有吏部郎中沈静华的夫人,几家人互相介绍、寒暄不论。沈宁等三人也一一上前见过的这些夫人们,还和沈静华的幼女名唤沈明萱的颇为投缘,几个小女孩一起互相交谈着,说着初来花朝节的体会,气氛倒是很融洽。
沈俞氏她们来得不早不晚,前面已来了不少官员家眷,有些也是相熟的,有些上次沈家宴会上也颇谈得来的,沈俞氏也一一和她们交谈了几句,打发着时间,等待着花朝节的进行。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官员,礼部尚书魏晋度的夫人和御史大夫龚如熙的夫人联袂而来,身后还跟着不少的媳妇少女,这两人年纪都不小了,最小的女儿都已经出嫁,此番也是带孙媳、孙女来见见世面,这两人的来到,又引起一通互相拜见的热闹。
紧接着,国子祭酒卫复礼的家眷、户部尚书郑濮存的家眷和兵部尚书的家眷先后来到,雍雅山房就更热闹起来,三三两两凑作一起,就没有停过说话声。听见引导宫女报兵部尚书的家眷来了,沈宁就上了心,抬起头看了进来的人一眼,因为隔得比较远,中间又有不少夫人掩挡着,只看见有不少姑娘,也看不清。沈宁记挂着陈婉柔的事情,就算看不清,也不自觉地往兵部尚书一家的方向多看了几眼,引起了沈俞氏的注意。
怎么,你好像对陈家比较关注我看你往那方向看了好几次了。沈俞氏想了一下,也不觉得和陈家有什么交往,倒是上次家宴倒说过几句话。
没有的事,上次家宴的时候,没有见到陈家的姑娘,我又听二哥说他们家这次比试的姑娘不少,觉得有些好奇而已。沈宁把沈余宏拿出来挡着,心想自己怎么这样着急。
沈俞氏没有说话,就招呼上沈宁三人,带着她们陈家的方向走去,打算跟陈家打个招呼。这样,也好让小女儿们互相熟络熟络,以后长留京兆了,这些人家也少不了要打交道的,总要认个照面才是。
沈俞氏带着三人先是给陈林氏问了安,又对陈赵氏点头示意微笑,让沈宁等人一一上前见过她们;陈林氏对沈俞氏也是颇为热情,就冲溪山俞氏这个头衔,陈林氏也不敢给沈俞氏脸色看,也招呼过来身后的一众孙女,前来和沈宁等人见面。
沈宁这才看清了陈婉柔,有一种婉约的气质,很符合她的名字。只见她一身芙蓉色的细纱襦裙,葱绿色的半臂缠绕在身,因已经及笄,梳着近香髻,戴着粉荷吐蕊钗,容色端丽,就这么笑着跟她们打招呼,婷婷卓卓,宛如一枝正要盛开的荷花。陈婉柔温婉清约,一下子就博得沈家三个女孩的好感,待沈宁看清陈婉柔身边随伺的丫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原来是她啊,红袖,老熟人了
此时她还不认识沈宁,只低眉顺眼地跟在陈婉柔身后,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沈宁却是对她熟悉无比的,在东宫五年,她和她的主子都让沈宁印象深刻啊,那时候沈宁年少气盛,为此吃了她们主仆不少的亏。后来她当了皇后,沈家又势盛,她们才消停下来。可是沈宁也没有忘记沈家覆灭后,这个丫鬟讥笑愤恨的嘴脸:吴越沈家,我呸,谁比谁高贵,如今还不是你跪着我站着
她叫红袖,不过那时她的主子是陈婉茹,而不是如今的陈婉柔。是了,没有谁比谁高贵,可是我沈宁,吴越沈家的嫡长女,却不是你这等背主之贱婢可以辱骂的沈宁在看见红袖第一眼,就已经知道陈婉柔为什么会落水了,看来,红袖功不可没了。
沈宁豁然开朗,原来百思不出的应对之法,一下就蹦出来了,这下不用紧紧跟着陈婉柔了,她想她知道该怎么办了。借故落后沈俞氏几人一步,对着一旁的秋歌吩咐了几句,见她点头示意明白了,这才放心地跟这沈俞氏四处见人去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轻松。
随着中书令韦景曜家眷和尚书右仆射甘明泉家眷的到来,雍雅山房的气氛又来了一次大热闹。大永朝不设丞相和尚书令,中书令就是百官第一人,也是实际上的丞相了,一时间,三省六部的官员夫人都上前问候致意,其中也包括了沈俞氏。
这波热闹还没有散去,忽然人群中起了一股更大的喧闹,一阵阵的请安声传到后面,原来是淑和长公主到了,这也意味着花朝节正式开始了
.
嫡长女(平仄客) 第十五章 平安度过
.
沈宁站在人群里,打量着这位前世的皇姑母。她是长泰帝的长姐,年纪快有七十了,却不是老态龙钟,反而精神矍铄得很,那凤钗珠环也不能掩了她的风华,这是一种沉淀了时间的如甘醇美酒的意态从容,怪不得长泰帝对这位长姐敬重如斯。
沈宁没有和她相处过,这位长公主,二年后就薨了,看见如今她这样精神,实在很难想象。随着镇远公府的没落,到上官长治登位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说起她了。沈宁对她的唯一印象,还是源于上官长治,也是他登位那一天,他喝醉了酒说:要是淑和皇姑母还在,朕也没那么容易登上帝位啊那时她懵懂,只为他得偿所愿而欢喜,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如今也还是不明白。
要是淑和皇姑母还在,朕也没那么容易登上帝位啊他为什么会这样说没有听说淑和长公主对五皇子有不满啊,难道李嫔和长公主有隙也没有听说过。
看来蚍蜉要盯的地方还要多一处才是,沈宁想道。她没细听淑和长公主在说什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花朝节的比试已经开始了。
第一场比试,自然是书画。京兆官员及笄的女儿家不少,能书会画的也不少,一眼望去比试台上有十几个少女在弯腰低头写着画着,这情景倒也很有趣。这种即兴场合,耗时不会很长。不一会儿,陆陆续续就有女孩儿完成下台来了,她们的作品自然是由在场的夫人品评,然后给花朝节来宾展示。宫妃们在这个场合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不过会派心腹女官来密切关注一切。
沈宁还特别认真地看了沈宓提到的杨慕秋的书画作,在女儿家里,她号称书画冠京兆,自然也是有本事的,不过在沈宁看来,倒有点失望。这不是说沈宁自己画得有多好写得多佳,而是前世今生经历之丰,使得沈宁眼界早就脱出了闺阁之中,又加上外祖家是溪山俞氏,随便一个拜帖都比杨慕秋的好上太多了。
沈宁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花朝节的比试在沈宁看来,是没有什么意思的,琴棋书画谁家姑娘不会文无第一,自然才学也无第一,非要比个高下,又能怎样呢也不过是皇家宗亲相看的手段之一罢了,其实皇家选媳妇,也绝不仅仅看这一场,前世她就没有参加过花朝节,还不是当了五皇子妃相比之下,她更关注的是,秋歌有没有把事情办妥了。
其实沈宁让秋歌做的事情很简单,不过是不着痕迹地提醒陈婉柔一声小心红袖罢了,关键是要怎么避开贴身随伺的红袖把这句话传到陈婉柔耳中。在花朝节这样的场合,能带出来的丫鬟自然都是最信任的最贴身的,想必陈婉柔此时也对红袖信任无比的。
秋歌这段日子以来都负责收集京兆小姐丫鬟的消息,对红袖也是有印象的。何况丫鬟自有她们的相处之道,也有别的府几个相熟的丫头,彼此打个招呼,趁主子比试之时闲话几下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二去,秋歌和尚书郎中沈家的等几个丫鬟就到了红袖跟前。红袖也是伶俐的,跟着她们去一旁略略说了几句话,就回到陈婉柔身边待着了,她今天另有任务,可不能离远了。
陈婉柔看见红袖回来了,下意识地握握手,问红袖:那都是谁家的丫鬟刚刚这几个丫鬟离去时,有一个小丫鬟跟在红袖后面,离陈婉柔也比较近,她分明看见那小丫鬟往后摊开的手掌上写着红袖两个大字,红袖红袖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隐秘这么说,是有人想提醒她她不着地看了一眼红袖,也不觉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平时有往来的几个丫鬟,就说几句话而已。姑娘,刚才郑家的丫鬟说她家姑娘在鸣鹤湖那儿等您呢,说紧要的事和您说,让您赶紧过去。红袖想起那人吩咐她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陈婉柔看着红袖如常一样低顺的眉目,却觉得胸中有腾腾怒火不断涌现,想起这些年来她对红袖恩遇有加看重有加,她竟然会背板她她竟然是那个人的人她能在佛口蛇心的陈赵氏手下安然活下来,还得到祖母怜惜,心性自然非一般聪慧和隐忍,如果没有那四个字,兴许她就去了,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她想一想都觉得有阵阵寒意。此刻,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听见红袖的话,陈婉柔没有回答,根本没有说要去或不去,这下红袖有点急了,催促了一下说说不定郑家姑娘真有事呢,姑娘我们赶紧过去吧。
陈婉柔却有些懒懒的样子,说突然觉得头有点疼,不知是不是人多太紧张了,又说等会就到她比试了,一来一去的,说不定就耽搁了。
少宜不会怪我的,我们去比试台吧。这样一句话算是作定了,任红袖千般办法想尽,也不能使陈婉柔再离远比试台半步。
另一边,沈宁见到秋歌回来,还对她眨了眨眼睛,便知道事情办妥了。后来又看见到了歌艺表演的时候,陈婉柔轻松上台,表现也优容,更是放心地笑了。直到花朝节结束,她都一路保持着笑容,惹得沈宓和沈瑶有些纳闷:这个姐姐心情这么高兴啊。
直到花朝宴会结束,都一切平静,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事情发生,众人目光的焦点聚集在各项才艺比试的魁首之上。这一次的花朝节,还是出现了不少很有才艺的姑娘家,连淑和长公主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有悬念地,杨慕秋成了书画一艺的魁首,书画冠京兆,也不是白叫的;音艺方面则是户部侍郎江成海家的幼女江涵雪以一曲笛音寒江吟取得了头名,那种面对苦寒仍能飘然物外的洒脱至今仍能感受得到;其它舞蹈棋路等等,也都一一有表现极佳的人。其中让人意外的是,骑射一艺表现最好的,竟然是御史大夫龚如熙家的孙女龚心慈。看她一副柔弱的样子,实在很难想象出她一弓拉三石,还能射中远处的小物,当场就获得了淑和长公主的赞许。在场的官员夫人也纷纷称赞龚家教女有方,文能得武也行,龚家夫人就谦虚表示:这其实就是看她自小柔弱,才让她去学骑射锻炼身体的,没想到倒有了一点长进,这是纪昌学射之功,当不得大家称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