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曹昂脸色大变再顾不得谩骂,双臂插进泥中固定身体后,双脚从靴子抽出,光着脚丫子向小女孩飞奔过去。

    眼看就要追上,小女孩却撞在了石头上,可她没被石头拦住,反而沿着石头的斜坡飞了出去,下面就是河流,这要掉下去曹昂吓傻了,脑海一片空白身体却本能的做出反应,用力一冲在石头上一踩,抢篮板似的一个弹跳,双手伸出抓住小女孩的脚踝用力往后一摔“救人”曹昂落难,亲卫们同样急了,赵云第一个冲上来酒驾,见小女孩飞来连忙调转方向将其接住,交给属下后才转身看向曹昂,只见他上半身埋进河里,两条腿却深深的插进河外的污泥中。

    赵云不敢怠慢急忙跑过去抓住双腿将其拽出,获救之后,曹昂又是咳嗽又是干呕,折腾了好一阵才恢复过来,问道“孩子没事吧。”

    见赵云点头,他终于忍不住破口骂道“该死的雨,差点淹死你小爷。”

    刚才也是运气好,掉落的地方正好有一块石头,他便抱住石头静等救援。

    现在的河底已经被雨水冲击成了沼泽,陷入沼泽之中,挣扎的越狠陷入的越快,最好的办法就是静静等着,否则被水冲到其他地方,神仙来了都救不了。

    “别沿河边走了,河边有石头好走没错,可掉下去救援不容易,万一死上一两个,对家属没法交代。”

    再次启程,曹昂没敢走河边,直接冲进了附近的农田。

    此举惹得一众老人很是不快,多好的粮食,怎么能这么糟蹋

    周家村距下邳足有十几里,赶到刺史府时天都黑了,曹昂拖着疲惫的身子给村名安排好食宿,回到房间一看傻眼。

    桌上茶具没了,床上被褥没了,就连衣柜都空了。

    这娘们,怎么跟那群村民一个德行

    他很想二话不说趴床上先睡一觉,但他现在身上不是雨水就是汗水,这要趟下去,明天别想起得来。

    拖着疲惫的身子命人打来热水,将自己扔进浴桶中泡的正舒服,赵云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少主。”

    “进来吧,就我一个。”

    曹昂开口道。

    房门推开,赵云进来,诧异的扫了一眼浴桶说道“少主,周家村的青壮还没归来,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接”

    “那群守财奴。”

    曹昂抹了把脸说道“也能理解,那些破烂对他们来说可是全部家当,放弃它们就跟咱们放弃徐州一样,太难为人,先不管了,比起他们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你去通知六部员外郎以上官员和军中团长以上将领开会,把华佗和左慈也叫上,有职务在身的一个都别落。”

    “喏。”

    赵云正要离去,曹昂突然回头,见他身上还湿着忙说道“洗个热水澡喝碗姜汤再去,感染风寒的话,我可就没人用了。”




第423章 积善之家
    会议室中六部员外郎以上官员,军中团级以上将领全部到场,本就不大的会议室根本坐不下,三分之二的人都悲催的靠墙边站着。

    曹昂敲了敲桌子说道“诸位忙碌一天,对于灾情想必也有了大概了解,除暴雨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民居,附近村子的百姓超过八成住的都是危房,雨一下就塌,下邳周边都是如此,偏远地区可想而知,诸位有什么要说的吗”

    沉默许久,锦衣卫指挥同知柳南起身,期期艾艾的说道“少主,有传言说,说”“说我作孽太多糟了报应”

    曹昂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柳南低头不语,算是默认。

    曹昂冷笑道“那是不是我辞去徐州刺史一职雨就不下了,谁敢打这个保票我立马辞职。”

    陈宫说道“少主勿恼,一群小人没事找事而已,不用理会,眼下赈灾才是第一要务,具体怎么做,少主直接下令吧。”

    曹昂点头道“我还是那句话,此次灾情,房屋可以损毁,良田可以淹没,秋粮也可以不要,但百姓的生命我绝不允许浪费一条,现在我命令”所有人同时站起静候指令,曹昂扫了一眼众属下,开口道“第一,尽快疏通境内河流,避免河道堵塞引发洪涝,陈连,此事你工部责无旁贷,我知道冒雨疏通河道有些强人所难,可是没办法,人命关天。”

    “第二,兵部尽快将百姓迁徙到高处,将各道观,寺庙,世家全部发动起来,为百姓庇护之所。”

    “第三,境内所有马车全部征收,集中起来由户部统一调配,包括其他州郡商人的,仲达,粮食草药等物资一定要及时送到灾民手里,别让灾民挨饿受冻。”

    “第四,华佗张毅,暴雨倾盆,病患肯定不少,你们医院要做好准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童。”

    “还有左慈道长,赈灾期间徐州所有道观寺庙由你指挥,带领道士和尚安抚百姓,哄也好骗也罢,争取让他们安稳下来,配合官府行事。”

    “第五,刑部与锦衣卫配合,严查赈灾期间兼并土地,哄抬物价,散播谣言等行为,一经查证不管是谁,全家发配瀛州,胡质柳南,你们放手去干,出了事我扛着,老子名声已经臭大街了,不在乎再臭一些。”

    “有罚就有赏,这次赈灾我会选出三名表现优异的家族,打造积善之家的牌匾亲自送到府上,并命人宣传他们赈灾期间的善举。”

    “同时,以后工程外包,同等价格下优先考虑获得牌匾的家族,徐州官员空缺,同样优先考虑获得牌匾的家族,甚至有意前往外地的,我还可以为有牌匾的家族向朝廷写推荐信。”

    在场之中有不少徐州世家出身的官员,闻言忍不住激动起来。

    世家最看重的是什么,名声。

    积善之家,官方宣传,这可是获得名声的好机会啊。

    如果说送牌匾只是画大饼的话,那优先考虑和写推荐信可就是实打实的利益了,必须争取。

    陈宫眼前一亮,忍不住为曹昂的举动点赞。

    杨修司马懿却蹙起了眉头,积善之家谁不想要,可他们的家族不在徐州,只能干瞪眼。

    一份许诺引得众家族前赴后继,少主高明啊。

    “这次我给你们绝对的自主权,不管军警还是官吏,辖区出现灾情都得给我第一时间冲上去,不用等待上司命令,灾情就是命令。”

    “诸位,百姓缴纳赋税供养我们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关键时刻我们能挡在他们前面,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父母官,这种时候我们不冲谁冲”

    “这场暴雨不知何时会结束,可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一天不能松懈,我们松懈百姓就得受难,就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散,这个结果我不想看到,相信你们也不愿看到,既然如此,就努力吧。”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场战争,是我们与老天爷的战争,老天爷不想让我们好活,我们就别让他如意,不惜一切代价战胜他,想让我曹昂认命,没可能。”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归,眼下的局面再难,难得过当年的禹帝吗,他能解决的事我们没理由解决不了,闲话不多说,总之,拜托诸位了。”

    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众人听得热血沸腾,听完之后陈宫带头,集体向曹昂躬身行礼“少主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离开刺史府后所有部门继续开本部门会议,吏部派出人手,将公文连夜送往各郡县,兵部召集将领分配任务,户部召集各大世家与外地商人联络运送物资之事,礼部刑部工部也没闲着。

    各大世家同样在开家族会议,赈灾事大,又有曹昂这个魔头盯着,没几个人敢顶风作案动歪脑筋,所以各家族讨论的主题都是积善之家的牌匾以及事后那两个优先。

    名利双收的好事谁不惦记。

    经过一晚上的蕴酿,徐州这台庞大的机器再次运转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各大世家便拿着名册赶往刺史府,向曹昂汇报自家能调配多少倭奴,多少人手,多少物资,家里有几座宅院,能容纳多少灾民等等。

    其他州郡的商人也过来凑热闹,拍着胸膛保证全力支持刺史府的工作。

    没办法,大雨倾盆道路被封,什么也做不了,与其闲待着让官府找麻烦,还不如好好配合人家。

    借此机会搞好关系,将来生意好做。

    至于暴雨期间的损失,谁还顾得上在乎这个,权当投资了。

    对于他们的到来,曹昂自然是热烈欢迎的,招呼众人吃过饭便与杨修一起清点送来的物资。

    倭奴全部扔给陈连挖河道,人手及物资交给司马懿统一调配。

    各大世家加上工部,聚集起来的倭奴超过三万人,灾情紧急再带脚镣不合适,为避免他们造反,曹昂特意下令,此次表现良好之人颁发大汉户籍,享受汉人待遇。

    这群倭人本就没有什么国家概念,在大汉生活几个月,对于大汉的繁华早就心向往之了,听闻之后顿时欢声雷动,毫不犹豫的跟着陈连曹馥清理河道了。



第424章 劈死我算了
    曹昂一声令下,徐州官吏军队,世家大族,寺庙道馆,各届人士全部动了起来。

    早上天刚亮,数千倭奴便浩荡出城,与城外其他倭奴汇合。

    陈连给他们讲了一番政策,然后将三万多倭奴分成数股,带着家伙跟着工部官员赶往各处河流。

    第五军与第六军工程师同样在曹性的率领下分赴各地,与当地官府配合将百姓迁徙到指定地点。

    户部运载物资的马车更是没停过,冒着暴雨顺着水泥大道将物资送到各县,再由官府送到各乡村交给灾民。

    其他人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刺史府的带领下做着随时顶上去的准备。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灾难面前,徐州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这次赈灾,曹昂下了血本,豁出去了。

    去年入驻徐州,陶家被灭门后,下邳就成了袁绍黑衣卫和刘备绣衣卫的重点关注对象,聚集在下邳的袁刘密探比许都还多。

    城北有家粮店,店主名叫聂双,对外说是北海人士却操着淮南口音。

    此人根本不是什么北海粮商,而是绣衣卫千户。

    他的身份锦衣卫早已查明,只是懒得动,这个据点拔了刘备还会再派,新的密探藏到角落又得一顿找,还不一定找得到。

    既然如此,就当不知道吧,摆明面上总比藏暗地里好。

    聂双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早已暴露,因此昨夜柳南拜访的时候表现的极为配合,拍着胸脯保证赈灾期间绝不惹事。

    早晨起来,聂双站在二楼窗前望着街上陆续穿过的马车愁眉苦脸的说道“这个曹昂,魄力不是一般的大啊,如此强大的赈灾力度,翻遍史书何曾见过”

    副手郑毅站在身后说道“如今徐州守军全被派了出去,各大世家也为灾情忙的焦头烂额,主公若能派一支偏师”“愚蠢。”

    聂双骂道“现在什么情形,全民抗灾啊,这个时候偷袭,侥幸成功也得尽失民心,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主公乃仁义之君,岂会做出这种不义之举”

    “如今的下邳看似空虚,实则安稳的很。”

    “曹昂不惜代价的赈灾,这种时候谁来捣乱都得被钉到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种犯忌讳的事,主公不敢,袁绍不敢,徐州的世家们同样不敢,懂吗”

    郑毅连忙点头“属下知错。”

    聂双又问“我们手中有多少粮食,多少钱财”

    郑毅答道“也就五百多石,徐州不缺粮食,咱们也不是真心做生意就没多储备,钱财倒是不少,有一百多万。”

    这些钱主要是用来收买徐州官吏或从他人手中购买消息的,徐州六部与军警之中有不少人拿着双份乃至三份工资。

    聂双说道“全部换成粮食,再用陈省丞陈登的手令去各世家借上一些,凑足三万石送到刺史府去,就说是主公支援徐州的物资,你也带几个人过去帮忙,将他们赈灾的流程全部记下,以后说不定会用上。”

    送粮食没问题,可把自己也送去郑毅有些为难,却执拗不过聂双,只好答应下来。

    城内风平浪静,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城外却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城南是工厂的聚集区,纺织厂,成衣厂,瓷器厂,水泥厂,官营的私营的全在这,众多工厂聚在一起,每天生产的垃圾是个天文数字。

    为了方便,工业垃圾全被就近倒进了睢河里,原本三丈多宽的河流愣是被堵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宽,如今河水暴涨,周围好几座工厂都遭了灾。

    陈连带着一千工程兵三千倭奴赶到,看见河中情形后气的三尸神当场暴跳,将各大工厂的负责人劈头盖脸臭骂一顿。

    在各大世家与外地客商面前拽的跟大爷似的厂长们像孙子一样低着头一句也不敢辩驳。

    骂完之后陈连气顺了不少,从工厂中找来木板铺在地上,又从其他地方调来船只,做好防护后让倭奴提着水桶拿着铁锹清理河中的污泥烂瓦,清理出的垃圾就近堆到各工厂的广场上,等灾后再统一处理。

    特殊时期谁也不敢有怨言,各大工厂上至厂长,下至保洁,被陈连指挥的团团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扔了半年的垃圾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清理出来的。

    看看堵塞数里长的河道,再看看一锹一锹往外扔的垃圾,庞大的工程量和低下的工作效率让陈连生出一股抹脖子的冲动。

    更要命的是,暴雨之下河中时时刻刻都有雨水汇集而来,水流急的站都站不住,半个时辰不到几十名倭奴被冲跑,鬼知道死了活着。

    “诸天神佛在上,你们降道雷劈死我算了。”

    又一倭奴被冲跑,陈连忍不住发出一声哀嚎。

    比起陈连,曹性想死的心情更加强烈。

    兵部负责的是百姓迁徙,相比挖河道,百姓的思想工作更难做,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全是钻牛角尖的,这个舍不得他们家的鸡,那个要带着他们家的鹅这些曹性也就忍了,可有人竟然要将他家瘸了一条腿的牛也扛走,大哥你认真的吗

    比起扛牛,还有更雷人的,一位哥们也不知道咋想的,竟要将屋后那根两丈多长,比水桶还粗的松木扛走,说放在家里怕被偷。

    奇葩的理由听得曹性那叫一个火冒三丈,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还顾什么破木头,别说松木,就是紫檀木也没人顾得上啊。
1...132133134135136...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