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广场尽头是一个米许高的高台,台上铺着地毯,摆着七张桌子,台下两张桌子一拼,整整摆了五列。
近二百张桌子全是统一制式,这么短的时间,少夫人怎么做到的
不止如此,每张桌子前还放着一个三角盒,上面贴着白条写着名字。
客人来了找自己的名字就坐即可。
很快,客人全部到齐,在侍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座位。
坐定之后大伙才发现这个座次排的很有规律,最右边一列坐的全是官员,过来是世家家主,过来是外地客商与主持观主,过来是穿白大褂的大夫,最左边则是将领。
众人坐定,又等了近一刻钟,曹昂才带着六部部堂赶到。
顺着过道走上高台,台上同样摆了七张桌子,中间那张靠前,剩下六张每三张一拼,分列左右,正是六部部堂的座位。
曹昂走到最中间的桌子前面坐下,望着下方排列整齐的人群,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
他奶奶的,老子也是一把手领导了。
这种感觉,爽。
可惜这种空旷的露天场所,你喊破喉咙最后面的人也听不见。
唉,要是有个音响就更完美了。
坐定没多久,陆逊小跑上前,抱拳说道“禀少主,参会人员应到二百五十一人,实到二百五十一人,无人缺席。”
会场是陆欣带领学生布置的,现场服务也是学生在弄,跑前跑后,出力最多的就是陆逊。
曹昂合上陆欣准备的发言稿,挥手打发他离去,然后起身,拿着简易喇叭走到台前扯开嗓子喊道“诸位,暴雨连下十九天,徐州六郡百姓失散良田被淹,但我们没有放弃,通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我们战胜了洪水,战胜了灾难,战胜了老天,洪水面前,我们像当年的先祖大禹一样,扛过来了,如果这是一场战争的话,我们胜利了。”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响起,起初还只是零零落落两三个,慢慢的越来越多,参会人员加上护卫的士兵,掌声那叫一个热烈。
身后,司马懿碰了碰杨修问道“怎么还有鼓掌的”
杨修翻着白眼说道“你太天真了,少主演讲,哪次没几个托”
司马懿“”掌声响起时,一队人马从远处走来,为首之人年近半百,相貌不凡面有威仪。
可惜还没靠近就被柳南拦住。
柳南带着几名锦衣卫挡在他们面前说道“会议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请回”
今天可是少主出风头的日子,出了岔子他铁定吃不了兜着,对于可能制造乱子的人,语气自然不会温柔。
来人眉头微皱,强压下火气说道“烦请将军禀报大公子,老夫钟繇,奉主公之命前来赴任。”
徐州赈灾一事打了曹操手下所有官员的脸,荀彧等人心里全都窝着火。
所以接到调令后钟繇自动担任信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徐州上下还没接到曹昂调走的消息他人就到了。
这速度确实有点柳南眼皮狠狠抽了一下,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又怎会不知道钟繇的大名。
顾不得思考其中缘由,说了句“请稍等”便匆匆离去。
没多久带着陆欣重新归来,介绍道“这位是少夫人。”
相互见过礼后,陆欣笑道“不知钟老大驾光临,还望恕罪,请随我来。”
谁也没想到半路会杀出这么个程咬金,根本没给他准备座位。
会议已经开始,贸然停止不合适,把人家晾在一边也不合适,陆欣无奈,只好将最后面空着的桌子搬到前面,又放了一列,安排钟繇坐下,并坐在旁边为他讲述此次会议的精神。
曹昂好像很享受这样的掌声,脸上露出陶醉之色静静的听着。
他不喊停谁敢停啊,只好继续鼓掌,拍的手都酸了。
他原本还想再享受一阵,看到钟繇后眉头皱了起来,抬起手臂往下一压,掌声立刻停止,然后将喇叭递到唇边继续喊道“这场胜利不是谁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在坐各位共同的努力,若非你们,徐州恐怕早已尸横遍野,沦为泽国。”
“为了清理河道,不使河水暴涨良田淹没,陈连部堂将生死置之度外,带领施工队不眠不休半个月,好几次都差点被水冲走。”
“为了百姓尽快逃离灾区,找到避雨之地,第五军将士与各县官吏不顾安危,冒着大雨跋涉千里,迁徙期间,第五军将士阵亡一百多名,他们可都是活活累死的。”
“为了救援物资尽快送到灾民手中,士族与义商有人的捐人,有物的捐物,有车的捐车,司马部堂与杨部堂更是殚精竭虑,此次赈灾,我徐州没有因为饥饿死伤一人,全是他们的功劳。”
“暴雨之下疾病频发,老人孩童更是一淋就病,为了病人早日康复,华神医带领全州大夫穿着蓑衣提着药箱四处奔走,却没喊过一声辛苦。”
“还有诸位佛门高僧,道家真人,为平复恐慌,安抚百姓不辞劳苦,四处奔走。”
“同舟共济扬帆起,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胜利,我曹昂替徐州六郡受灾的百姓,谢谢大家了。”
说完放下喇叭,对着台下众人深深的拜了下去。
第434章 颁奖
望着躬下身的曹昂,观众集体沉默。
片刻之后掌声响起,瞬间引动一片,急促又热烈的掌声震耳欲聋,传出好远。
这次没有托捣乱,全是自发行为,一个个双手卯足了劲,恨不得将手心都拍烂。
其中尤以佛门的和尚最起劲,激动的浑身哆嗦不说,弥陀寺主持宗慧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浮屠寺那挡子事发生后,佛门一落千丈人人喊打,和尚沙弥走在街上冷不丁就有一块板砖从你料想不到的地方飞过来。
那段日子,远不是一句不堪回首能形容的。
现在好了,终于熬过来了官吏,军警,大夫,家主们同样激动的浑身颤栗。
大汉百姓最怕的不是吃苦付出,而是吃苦看不到尽头,付出得不到理解。
吃苦受累受委屈,打落牙齿肚里吞,任何磨难都不能将他们打垮,偶尔一句暖心的话却能让他们鼻子一酸,忍不住崩溃大哭。
这就是汉人,纯朴的大汉百姓。
曹昂就是那个说暖心话的人,一番理解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众人劳累多日积压的郁气一扫而空。
看着台上那个弯腰的身影,众人激动的同时,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
徐州战胜了瘟疫,战胜了洪水,在这场与老天爷的战争中,我们也出了力。
那种由参与感演变而来的成就感足以让任何人自豪。
曹昂起身,对着喇叭继续说道“现在请户部部堂司马懿汇报赈灾详情。”
司马懿拿着一本册子来到台前,接过喇叭看着下方众人,心中泛起一股怪异的感觉。
他渴望的是成为韩信卫青那样的名将,站在大军前激情演讲,然后率领大军冲向敌人,建不世功勋。
可现在,他面对的不是精锐大军,而是一群有地位的百姓,手里拿的也不是指挥大军的宝剑,而是演讲稿。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啊。
司马懿咳嗽一声,开口说道“此次赈灾”他所说的赫然是赈灾期间各方人士的捐款数目,这些捐款大多都是物资,粮食,车马,人手,直接捐钱的几乎没有。
从他口中,众人清楚的知道了谁谁某月某日捐了何物,捐来的物资又用到了何处
有些具体数目连捐款人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司马懿却精确到了个位数,详细到这个程度,台下众人无不侧目。
捐款名录念完后又开始讲赈灾期间户部的作为,派出多少人手,为各方运送多少物资等等。
听着听着连曹昂都震惊了,他发现司马懿虽然拿着演讲稿,却自始自终没翻过。
这小子竟将那么厚一本演讲稿全记住了。
学霸啊司马懿念了半个多时辰才结束,之后陈宫上台替兵部和第五军发言,讲述黑袍军在赈灾期间的表现。
钟繇望着台上抱着双臂,气定神闲的曹昂,脸上露出深深的震撼,甚至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如果说赈灾是收服百姓之心,那眼前这一幕就是在收世家之心了。
现在看来效果出奇的好。
他甚至可以预想到,今日过后曹昂在徐州将会真正的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看来荀彧的算盘要落空了。
陈连,胡质,徐邈相继汇报完毕。
杨修走到台前,咳嗽一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说道“此次赈灾,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吏部经过多日努力,选出了功劳最大的三位家主,一位主持,一位观主,分别是下邳曹家家主曹宏,广陵赵家家主赵志,广陵戴家家主戴景,弥陀寺主持宗慧禅师,白云观观主广源道长,现在请曹宏家主上台领奖。”
曹宏不料有此一招,愣在座位上半天没反应过来。
他不急周围人却急了,连推带搡的将他赶离座位。
然后曹宏就像犯了错误即将被家长教训的孩子一样,一步三回头的顺着过道走向高台。
与此同时,两名锦衣卫抬着一块宽近两尺长近两米的牌匾从后面走上了高台。
牌匾上蒙着一块丝绸,上面写了什么无从得知。
曹宏终于走上台,曹昂握着他的手笑道“辛苦辛苦,曹家的功劳朝廷永远记着。”
说完将牌匾一侧交到曹宏手中,自己则接过另一侧,与曹宏一起抬着牌匾面向观众。
一切都很完美,唯独少了一台摄像机。
曹昂露出迷人的微笑,一把撕下牌匾上的丝绸。
众人定睛一看,红框黑底的牌匾上写着四个金色大字积善之家。
这可是好东西啊,往客厅墙上一挂,来客见了若是询问,不就可以将自家赈灾期间的功劳添油加醋的说出来了吗
世家最看重的是什么,面子啊还有比这玩意更好的装逼神器吗
看着台下众人羡慕的眼神,曹宏笑的嘴唇都裂到了耳根上。
光宗耀祖啦兴奋过头的曹宏站在台上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还是曹昂看不过眼,一脚给踹了下去。
随后赵志上台,从曹昂手中接过了牌匾。
这块牌匾上写的不是积善,而是好善。
好善之家。
赵志同样乐的屁颠屁颠的。
这次赈灾,他将赵家八成的粮食以及所有车马工具全都献了出去。
不止如此,赵家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被他送到户部,任由司马懿调配。
没有什么比付出得到回报更让人兴奋的了。
他下台后戴景走了上来,接过了写着“乐善之家”四个大字的牌匾。
积善,好善,乐善,三大牌匾再次引动人潮,羡慕的人群纷纷凑到三大家主面前要求他们请客。
三人自然不会拒绝,满口应承下来。
之后,宗慧上台领了一块“普渡众生”的牌匾。
广源上台领了一块“济世救民”的牌匾。
牌匾发完后,曹昂再次拿起喇叭说道“诸位”听着曹昂激情的演讲,钟繇脸上露出便秘的表情。
说实话,他活了快五十年,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玩法。
略一琢磨,他忍不住为曹昂的办法叫好。
几个破牌子就哄的各大世家出钱出力,曹昂不亏是骗子界的祖宗。
各大世家看似吃了亏,实则不然。
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普通的牌匾,而是他们为民造福的铁证,有了这块牌匾,走在路上腰杆子都能挺直几分。
一场洪灾,曹昂得利,世家得名,双赢啊。
“诸位,曹某已在刺史府备下酒宴,还请各位移驾,咱们今晚不醉不归,解散。”
最后,曹昂对着喇叭大吼一句,台下瞬间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
第435章 离别之际
解散二字一出,所有人同时起身跑了出去,有心的话就会发现,他们逃离的方向不是刺史府,而是厕所。
开了几个时辰的会,大伙膀胱都快憋炸了。
观众全都离开后,曹昂才带着陈宫几人来到钟繇面前,抱拳笑道“晚辈曹昂拜见钟中丞钟繇官拜御史中丞,中丞来徐州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去迎接啊。”
钟繇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递过去说道“事情紧急哪顾得上虚礼,兖州数郡遭灾,几十万灾民亟待救援,主公特意下令,任命少主为许都令,尽快赶回许都主持赈灾工作,这是公文。”
先前还称大公子,会议刚结束就换成了少主,变的够快的。
曹昂有些懵,消息来的太突然,他没有丝毫心理准备。
许都令,县令而已。
虽然那里已是大汉京城,许都令的地位与其他县令不同,可也是县令啊。
从刺史到县令,连降多少级这是
而且许都乃天子脚下,公侯遍地走,权贵多如狗,想把那群大爷管住,怎么可能嘛
两汉四百年,那么多长安令,洛阳令,有几个日子过得舒坦的
相比之下,还是待在徐州当土皇帝舒服他忍不住恶意揣测,不会是曹操见徐州发展的好,过来摘桃子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