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夏侯霸再次当了出头鸟,问道:“子脩哥,那第一军呢”
曹昂说道:“空着。”
曹安民又问:“子脩哥,那我呢”
曹昂答道:“你先跟夏侯霸训练三个月再说。”
夏侯霸心中大喜,盯着曹安民眼中满是不善的笑意。
曹安民双腿一软差点瘫了下去,黑袍军的训练风格他听说过,那种折磨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到那训练三个月还不得脱层皮
见众人都封了官唯独没他什么事,典韦急了,问道:“那我呢”
曹昂没好气的说:“装备打好后趁早滚蛋,干啥啥不行你是吃啥啥不剩,再待下去我得被你吃穷。”
典韦:“……”对于这个安排众人都没什么异议,曹昂说道:“招兵的事必须尽快落实,陈叔,最近就辛苦诸位了,仲达,军饷必须按时发放,不许克扣一文钱,散会吧。”
说完抬脚离开了会议室,其他人纷纷离座,空旷的房间里顿时响起椅子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很快,会议室里就只剩下司马懿与杨修二人。
司马懿拉住已经离座的杨修说道:“德祖不对的,咱们当初不是和曹昂说好打完吕布就回去吗,还有他答应咱们的水泥呢”
杨修两手一摊说道:“那你去请辞吧,我保证他不会赖你的帐。”
司马懿连忙摇头,他现在可是户部部堂,掌控着五百多亿呢,水泥才值多少钱
“这不就得了,上了贼船你还想下去”
杨修拍了拍他的肩膀,施施然的走了。
今天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回到房间后曹昂感觉全身都散架了。
原本早已疲惫不堪准备倒头就睡,看到床头挂着的画像后疲惫尽去,踢掉鞋子跑上床,对着画像圣洁的脸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盘膝坐在床上手托着下颚说道:“媳妇,我当大官了,徐州刺史。”
“刺史唉,你知道多大吗,说出来吓死你,跟省委书记一个级别,比你那个在银行当副行长的爹可大多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我还有当领导的天赋呢,人这辈子,有时候真的只需要一个机会。”
“别瞪我啊,哥现在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再这么野蛮信不信我把你休了换一个。”
画像中的女人依然在笑,披肩发白短袖,蓝短裤高跟鞋,还有脸上浅浅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一样,看见她曹昂感觉什么烦恼都没了。
“老婆,你说咱俩现在算不算阴阳两隔啊,改天我把你的画像搬到祠堂,再摆上供桌与祭品,早晚三炷香给你供着。”
“不对,你这会不会正在给我上香吧,我说最近怎么财运亨通,原来是你烧的啊。”
“冥币不是钱可也得花钱买,你省着点糟践吧,有那闲钱买支口红多好。”
说着笑着,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抹了一把继续说继续笑,至于说了什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画像中的女人仿佛体会到了他的悲伤,那双会说话的大眼中也有了落泪的迹象。
我的眼睛很大,装的下山川大海,装的下日月星河。
我的眼睛又很小,连两滴眼泪都装不了。
“小欣,你说我们当时如果不分手,我如果不抛下你回老家,我们会不会……算
第198章 我爹曹孟德
在大汉,像曹昂这种睡到日上三竿还不醒的人很难找到第二个!百姓老早就起床忙碌,为生计而发愁。
世家官员比百姓起的还早,或读书或处理政事或拜访官员,没几个闲的住的。
虽然前段时间陶商一事将众世家吓得不轻,着实消停了一阵。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也没见曹昂再搞什么幺蛾子,大家的胆子就大了起来,该干啥干啥。
毕竟日子还得过啊。
只是最近,往日里穿着华丽,无所事事,带着狗腿子在街上欺压百姓的公子哥少了不少。
有北镇抚司衙门这座大山压着,没几人敢顶风作案。
没了那群世家公子哥的身影,下邳街上便像少了点什么,几天不见还怪想念的。
鉴于这种情况,各大城门张贴的各种招兵,招工,招贤的告示很快便被人发现并传遍全城。
得益于免税政策,曹昂现在在普通百姓中的威望很高,再加上如今又是农闲时期,接到消息后,许多自恃武勇的年轻人纷纷跑到各城门招兵处应招,梦想成为黑袍军的一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黑袍军招兵条件相当苛刻,太矮的不要,影响军容,太胖的不要,跑不动,太瘦的不要,没力气,年龄更是定在了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如此一来一大波人就被踢出了。
没应聘上的人不甘心,又跑去了工部招工处,这里就没什么硬性条件了,有力气就行,每天两顿饭管饱,每十天休一天假,每月还有一千五百文工钱。
待遇前所未有的优厚,又是农闲时节,招工处很快便被人流挤爆,远远一看比招兵处更热闹。
本来冬季土地冻结不适合开工,可没办法,春季要春耕,夏季要收粮,秋季还有秋粮,一年四季百姓只有在冬季才可以彻底闲下来。
在这个生产力底下的世代,农业才是重中之重,杂交水稻没研究出来之前,借曹昂个胆子也不敢在粮食一事上打哈哈,只能冬季将就着干了。
相比之下杨修的招贤处就有些门庭冷落了。
曹昂在世家中的名声太差,没几个人愿意为他效力,日上三竿,曹昂都快起床了才招了七个才学普通的寒门学子,想想都悲催。
已经到了中午,北门招兵处依然人满为患,吵吵嚷嚷之际,一名穿着破旧,灰头土脸的岁少年挤出人群,来到招兵的桌前说道:“我要当兵。”
桌子前负责登记的黑袍军士兵笑道:“小朋友,我们有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人才能应招,你回去再长几年吧。”
少年一听不乐意了,拍着桌子骂道:“年纪小怎么了,我拉的开两石弓,我还骑得了烈马,不信咱俩练练。”
登记士兵:“……”少年又道:“什么十八岁以上,分明是瞧不起人,霍去病十七岁建功,我就比他小一半而已。”
登记士兵:“……”少年得理不饶人,继续道:“甘罗十二岁为相,还有项橐,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我都九岁了。”
吆喝,还是个读过书的。
登记士兵摇头拒绝。
少年问道:“为什么”
登记士兵玩心大起,摇头道:“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说不行就不行。”
“……”少年被气着了,指着登记士兵骂道:“没看出来还是个横人,信不信我让我爹废了你。”
果然是个仗着家世为非作歹的公子哥。
不过这招在徐州可行不通,别说北镇抚司衙门,他们黑袍军正愁没人闹事呢。
此话一出登记士兵对少年的好感荡然无存,冷笑道:“你爹谁啊”
少年双手抱在胸前,一脸傲然的说道:“听好了,说出来吓死你,我爹司空曹孟德。”
登记士兵握着毛笔的手一抖,记了许多信息的纸上瞬间多了一道不规则的划痕,他却视若不见,一脸震惊的问道:“你说你爹是谁”
少年眼中升起一丝不屑,大声说道:“家父曹操,家兄曹昂,我叫曹彰。”
第199章 又想坑我们
刺史府没有女眷,曹昂为人又一向随和,所以大伙平日里都比较随意。
张辽带着曹彰一路通行无阻的来到曹昂门前,在这里遇上了一头拦路虎。
胡三挡在两人面前笑吟吟的说道:“张将军请回,少主休息时不喜欢被人打扰。”
不等张辽开口,曹彰诧异的说道:“我大哥还没起床”
大哥
胡三仔细打量起眼前少年,看清后吓了一跳,惊呼道:“彰公子,您不是在许都吗”
他刚入伍就做了曹昂的亲卫,进出司空府多次怎么会不认识曹操的几个儿子。
只是曹彰灰头土脸的跟往日的差异太大,所以才一时看走了眼。
曹昂没理他,直接绕开跑向房间,可惜门反锁着一把没推开,他便连踢带砸的吼道:“大哥是我,快给我开门。”
胡三急忙跑过去将他从后面抱起,说道:“小祖宗你等等,你大哥睡不醒起来会骂人的。”
曹彰不信,依然大吼大叫。
没多久,门打开一条缝,曹昂披着被子睡眼惺忪的出现在几人面前,诧异的问道:“小彰,你怎么来了,跟谁来的”
曹彰说道:“就我自己,我娘骂我,我就跑了。”
离家出走
三人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曹昂打开房门将其一把拉了进来,在沙发坐定后问道:“怎么回事,给我详细说说。”
曹彰委屈的说道:“小植骂我,我就把他给揍了,他到我娘那告状害的我被打,我就又把他揍了一顿,跑了!”
曹昂:“……”这孩子有点野啊,不过也难怪,曹彰在历史上可是有名的猛将,弱冠前就能力搏猛虎,成年后又是征乌桓又是破鲜卑,为曹魏北方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曹植一个文艺青年跟他打架,不是脑残吗
许都到下邳数百里,一路兵荒马乱的,这小子没有迷路没有被人贩子拐走简直是个奇迹。
看来,英雄的人生都不平凡啊。
“胡三,给家里去封信,就说小彰在我这,让他们别着急。”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是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走丢这么多天卞夫人肯定都急疯了。
看见曹昂,曹彰好像找到了主心骨,委屈的说:“大哥我饿,我要吃……”报出一大堆菜名,听的曹昂眼皮直跳,忍不住问道:“你几天没吃饭了”
曹彰回答:“两天。”
曹昂说道:“那就喝点粥吧,饿太久突然大鱼大肉对肠胃不好,听哥话,喝完粥后睡一觉,起床后想吃什么哥都给你做。”
曹彰虽然不愿意,胳膊却拧不过大腿,只能心不甘的点头答应。
小孩子闲不住,尽管很饿却不愿一直坐着,他从沙发上站起仔细打量曹昂的房间,看过一圈后目光定格在了床头那张画上,说道:“大哥,这位姐姐好漂亮。”
曹昂对着他的后颈拍了一巴掌,笑骂道:“小屁孩懂什么叫漂亮。”
曹彰皮实,一点也没感到疼,蹙着眉头看了半晌,天真的问道:“可是大哥,她脸上和胸口的颜色为什么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啊。”
曹昂像被戳中了最隐晦的心事,一张脸瞬间憋的通红。
回头看看,尚未离去的张辽同样憋着笑,压抑的那叫一个难受,见曹昂瞪来,话都没敢说便跑了出去,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刺史府。
“不是饿了吗,跟我去厨房喝粥。”
曹昂强拉着曹彰离开房间,将房门关好之后说道:“以后没我同意不许私自进我房间知道吗”
“为什么”
曹彰不解。
曹昂威胁道:“没有为什么,你敢进去我就把你送回许都。”
这招有效!曹彰缩起脖子,认怂了!……时间很快到了晚上。
杨修一整天才招到十个人,面试过后走了三个,只留下七个还没想好怎么安置就被眼疾手快的司马懿全抢走了。
司马懿第一次发现,花钱居然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
&
第200章 熊孩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宣纸”
曹宏接过规划书,小心翼翼的翻了起来。
陈纪老匹夫一通吆喝之后,宣纸便成了公开的秘密,徐州世家近水楼台,早已知道了宣纸的存在,只是没有见过。
看着宣纸裁成的规划书,曹宏激动的狠狠咽了口唾沫,这玩意比竹简好用多了。
规划书上全是白话文,每句之间还用莫名其妙的符号隔开,别说曹宏,识字的人都能看懂。
上面记载的也不复杂,就是各郡县的道路,学校,医院等工程的外包方案。
下邳到彭城,下邳到广陵,下邳到琅琊,下邳到东海,这些道路的基本数据以及所需花费,刘敏与锦衣卫早已考察清楚,只要包出去,随时都能开工。
付款的方式也很新奇,工部先给承包人付两成定金,干到一半后再付四成,干完验收合格后再付三成,剩下的一成押半年,确保没有质量问题后再付。
为了工程顺利进行,曹昂决定献出水泥配方,想建水泥厂的,在户部报备一下就行。
除了工程外包之外,规划书上还有几处大型纺织厂的建造和设备图纸。
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四字!大汉实行的还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根本满足不了数千万百姓的需要。
想要百姓穿的暖,必须织出更多的布,管他绫罗绸缎还是葛锦绢纱,只要是布就行。
有了足够的布匹,缝纫机分分钟就能将其变成服饰,被子,百姓需要的各种东西。
布匹市场很大,单靠朝廷或着单靠曹昂一人根本完不成,必须将民间的力量发展起来。
办工厂搞实业,找那些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根本不行,只能找这群既有学问又有见识又有实力的世家。
不止纺织厂,其他厂子只要想建,除了三年免税政策外,其他方面户部和工部也全力支持。
一群家主相互传看,很快便明白了规划书中的内容,有那么几个脸上露出心动之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