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对于女教师曹昂没有一点偏见,他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女教师的身影而已。

    封建社会,你懂得。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大汉可不是明清,不兴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一套。

    不然卓文君当垆卖酒也不会被传为佳话。

    总之,大汉是一个自信的国度,包容的国度。

    尽管国内已经打成了稀巴烂,国人心中的骄傲和自信却一点没变。

    曹昂面向教师,微笑着说道:“大家好,我的名字想必大伙都听过,在此就不多做介绍了。”

    “首先我代表徐州官员以及学子对诸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知道诸位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不喜沾染铜臭,与人谈论钱财,但有些话我还是要说,我已命户部在城中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套宅院,不大,七八口人总住的下。”

    “工资方面你们也不用担心,户部很快就会定出教师的薪酬标准,不会让你们再为生计发愁。”

    “还有几位姑娘,赵家的事从我这里已经揭过去了,谁对谁错我也懒得再提,你们来学校任教我十分欢迎,也请你们放心,待遇方面与其他教师一样,不会因为你们的性别和出身而不同。”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诸位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那位颤颤巍巍,一只半脚都踏进棺材里的老头说道:“老朽辛宁见过少主,老朽在村里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临了临了还能进大学任教,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请少主放心,老朽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定将这群孩子培养成才。”

    其他教师纷纷附和。

    他们说完后戴欣柔才走出人群,对着曹昂盈盈一拜说道:“民妇赵戴欣柔是氏见过少主,请少主放心,民妇一定竭尽所能,不让少主和诸位部堂失望,不让学子们寒心。”

    曹昂点点头,又看向徐邈道:“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又穿的如此单薄,这样可不行。”

    “教室和宿舍都得架上火炉,煤炭也得准备充足。”

    “还有伙食,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伙食方面可不能马虎。”

    &nb




第208章 就怕贼惦记
    学生们散去后,徐邈又领着曹昂和众官员去视察其他地方。

    徐州大学占地极广,水榭歌台,雕梁画栋行有尽有,脚下的道路更是用青石板和碎石子铺就,晴天无灰尘雨天无泥泞。

    转了一半曹昂就没什么兴趣了,说道:“直接去宿舍和教室吧。”

    “好的,这边请。”

    徐邈只好改变路线。

    住宿的待遇比后世大学差远了,就是以前小沙弥住的房间,一张大通铺能住十几个人,再摆两张桌子几个柜子也就应付了。

    教室还好,带着桌兜的双人桌并排放着,坐五十人一点不显得拥挤。

    配上讲台和白板,讲台下再搭一个火炉,也就跟自己的小学教室没什么区别了。

    挂的大学名头,招的小学学生,怎么想都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万事开头难嘛。

    “对了景山,教材准备的怎么样”

    看过教室,又去教师的宿舍转了一圈,曹昂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徐邈苦笑道:“少主你也知道,书籍是各大家族的命根子,轻易从不示人,除了从陶家抄出来的那一批,根本找不到其他的。”

    该死的世家!曹昂暗骂一声,看向毛八年道:“礼物呢”

    毛八年急忙命人抬来几口大箱子,说道:“大车上不来,只能这样。”

    “打开吧!”

    曹昂笑笑,表示无所谓。

    刚一打开众人的眼睛便直了。

    箱子里全是裁撤整齐,大小统一,跟先前曹昂弄的规划书一模一样的书籍。

    《春秋》《论语》《史记》等大字正好写在封面中间。

    徐邈迫不及待的拿起论语翻看起来,看过之后激动的说:“少主,好东西啊。”

    陈宫等人也没忍住,快速冲上前将箱子里的书籍抢夺一空,津津有味的翻阅起来。

    曹昂笑道:“第一批就这么多,宣纸不比竹简容易损坏,平时要注意保存。”

    “这是自然。”

    徐邈答道:“少主放心,属下一定细心保存。”

    不用曹昂提醒他也会这么做。

    大汉不比后世,每一本书籍都是能留给后世的传家宝贝,作为读书人,徐邈对书籍的感情比对老婆还深。

    曹昂又道:“我好像在哪听说过,你们读书人偷书不叫偷,叫雅贼是吧”

    所有人同时望了过来,徐邈更是警惕的问道:“少主,你想干什么”

    曹昂脸上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看向毛八年道:“八年,你们锦衣卫要闲的没事,也可以做做这个雅贼嘛,我听说颖川陈家的藏书就不少。”

    众人:“……”明目张胆的让属下偷东西

    少主,咱能有点节操吗

    毛八年福临心至,急忙保证道:“少主放心,三个月内,我保证陈家的藏书库比老鼠舔了还干净。”

    陈连:“……”要不是打不过,他现在就想将毛八年给拍死。

    其他人则纷纷替陈家默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陈家的书库危险了。

    不对,贼惦记

    毛八年这混蛋不会惦记上他们家吧,锦衣卫这群没节操的,什么事做不出来

    想通此点后所有人都对毛八年投去敌视警告的目光。

    杨修更是暗下决心,下山后第一时间写信给家里,让他们将书库看紧点。

    弘农杨家可是能与袁家一争长短的顶级豪族,家里的藏书比皇宫都多,这要被毛八年惦记上……杨修不由得打了个冷颤,看向毛八年敌意更盛了。

    曹昂没有在意众人的表情,继续说道:“景山,除了已有的教材之外,你们礼部还应该编写一些简单易学的教材,小孩子嘛,搞的太深奥他们也看不懂。”

    徐邈:“……”编写教材,您说的真轻巧,著书立说是谁都可以干的吗

    孔子编《论语》,吕不韦与门客做《春秋》,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哪个不是耗尽了一生光景,我要有这本事,还在你礼部混个屁啊。

    曹昂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心思,说道:“教材而已,没你想的那么神秘,编点顺口溜就行,比方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后面的高祖兴,汉业建,唐高祖,起义师之类的他没敢往下背,容易出事。

    徐邈却听的意犹



第209章 跑来挨骂
    刘洪,字元卓,泰山郡蒙阴县人,少时为官,光和年间经太史蔡邕举荐,被调回洛阳担任太史郎中,专门从事历法研究。

    在此期间,他写出了《乾象历》《七曜术》《九章算术》等巨著,还与蔡邕一起补续了《汉书,律历记》。

    他发明的算盘被国人用了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用算盘打出了原子弹。

    这老头别说大汉,搁现代也是国宝级的人才,可惜大汉不重视这种搞学术研究的,把他扔在山阳郡当太守,此举在曹昂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所以,查明此人的底细后他第一时间命毛八年带着厚礼去邀请。

    谁料刘老头也是个讲究人,收了一箱宣纸的厚礼,然后毫不犹豫的将毛八年赶出了家门,理由是不愿与曹昂那样的人渣为伍。

    消息传回后曹昂当场就懵了,没想到大汉还有比他更不讲究的。

    痛定思痛之后,他编了一本基础数学教材,又写了几个数学公式命人给刘老头送去。

    效果立竿见影!刘洪见到后马不停蹄的从山阳郡赶到了下邳。

    曹昂带着一众亲信出城十里相迎。

    下邳到彭城的官道上尘土飞扬,数千衣衫褴褛的百姓在曹宏的带领下热火朝天的挖地修路。

    没了陈家和陶家压制,曹家便成了徐州头号世家,包工程时毫无悬念的抢到了最好的地段。

    时间紧任务重,曹宏不得不亲自盯着。

    见曹昂及六部官员同时到来,还以为下来视察的,心中咯噔一声急忙迎了上去,陪笑道:“少主过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派人去接您啊。”

    没办法,这个丧天良的东西现在不止是徐州刺史,还是他的甲方,不伺候好人家不结尾款呐。

    曹昂扫了一眼工地,笑着说道:“看得出来大伙热情很高,曹家主功不可没啊。”

    看这样子不是来找茬的,曹宏顿时放下心来,笑道:“每天两顿饭管饱,五十文工钱日结,百姓们巴不得路再修的长些,少主你看”

    曹昂知道他打什么注意,笑骂道:“先把这条路修好,工部验收合格后再包下一个。”

    曹宏连忙点头道谢。

    下邳到彭城的道路工程五百多万,刨去材料人工,至少能赚一百多万,这可比种地来钱快多了!搁在以前,曹家还真看不上这一百万,可现在不行了,再不努力一大家子真要揭不开锅了。

    只有穷过,才能体会到钱的重要!见曹宏办事还算尽心,曹昂灵机一动笑问道:“户部还缺一侍郎,祢衡走后司马懿一人忙不过来,不知曹家主愿不愿意过去帮忙”

    驭人之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恩威并施,说通俗点就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先前几次将徐州世家打击的太狠,到了该安抚的时候了,对付这批人只给钱没用,还得给权。

    “户部侍郎”

    曹宏懵了,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大的馅饼会砸到自己头上。

    过去这么多天,他早已将六部的职能调查清楚。

    户部,那可是财神爷啊,曹昂骗来的数百亿全在那里。

    侍郎可是户部的大官,仅次于部堂司马懿。

    发达了!“多谢少主,属下定不辱使命。”

    曹宏躬身一拜,又对司马懿拱手道:“以后还望司马部堂多多指点。”

    祢衡走后,户部的担子全压在了司马懿肩上,最近忙的人都瘦了,巴不得有新同事帮自己分担呢,笑道:“曹侍郎客气了,应该我向你请教才是。”

    众人谈性正浓,前方兵马匆匆来报,刘洪到了。

    曹昂精神一振抬眼望去,一辆四轮马车在官道旁边的地面上艰难前行,他迅速带人迎了上去,对着马车躬身拜道:“晚辈曹昂见过刘郡守。”

    车门打开,一名穿着布衣,须发皆白的老头推开想要搀扶的属下,自行走下车来盯着曹昂打量许久才语气不善的问道:“你就是那个将宣纸卖到天价的曹子脩”

    曹昂:“……”听这语气,想要兴师问罪啊!自己这么招人恨吗

    曹昂讪笑道:“刘郡守明鉴,正是晚辈。”

    刘洪冷哼一声,又扫了一眼施工现场,黑着脸骂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身为刺史竟如此不爱惜民力,大冬天的还大兴土木,就不怕百姓怨恨,重蹈黄巾之祸吗”

    曹昂脸拉了下来,老子请你来是当老师的,不是给老子当老子的,我怎么做轮得着你一半拉老头说三道四。

    搞学术的人脾气差,老子也不是泥菩萨。

    “行啊,刘郡守若看不惯,可以让他们回去。”

    刘洪冷哼一声,扭过头朝工地喊道:“大家都回去吧,出了事老夫替你们担着。”

    什么意思,他们被开除了

    一群工人面面相觑脸色阵清



第210章 您老至于吗?
    天刚蒙蒙亮刘洪便起了床,打开房门时一队巡逻士卒刚好从门前经过,领头的正是胡三!胡三脱离队伍跑上前来,抱拳说道:“刘公起这么早”

    刘洪点了点头问道:“你家少主呢”

    天都没亮,你说呢

    胡三尴尬的笑了笑,说:“少主昨天忙到很晚,所以……”刘洪信了,说道:“胡统领能否帮老夫找几本书来”

    下邳没什么熟人,曹昂又没起床,时间不好打发啊。

    胡三思忖片刻说道:“刘公何不去书房一观,那里书多”

    “书房”

    刘洪愕然,男人的书房妻子有时候都不能进,更何况外人

    胡三笑道:“我家少主不在乎这个,府上也没女眷,谁想找书直接过去就行,不用跟他打招呼。”

    如此的话,去去……也成……刘老头对曹人渣的感官顿时好了许多,说道:“容老夫洗漱一番。”

    跟着胡三来到书房前,刘洪震惊了。

    眼前的书房明显是新盖的,远远一看,长足有二十丈,宽也有七八丈。

    这哪是书房,仓库都没它大。

    踏上台阶推开房门,刘洪的眼珠子当场掉了下来。

    书房内左手边是一排排书架,上面全是宣纸合订成的书籍,右手边则是一排排书桌,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还有水壶茶杯。
1...6364656667...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