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曹操躲闪已是不及,绝望的闭上眼睛暗呼道:“天亡我也!”

    好在他躲在树后,巨石滚下没将大树压断,反而顺着树干冲了上去,将树干从九十度压到三十度,然后以树干为路,将沿途的树枝推平继续滚了下去。

    直到这时,树干才像反应迟钝似的传来一阵“咔嚓”的断裂声,曹操手脚并用的跑开,避免了被压在树下的命运。

    徐晃等人第一时间冲上来将他扶起,关切的问道:“主公,你没事吧!”

    曹操心有余悸的看着巨石滚落方向说道:“邪性了,泰山山体稳固,怎么会突然掉下这么大一块石头”

    众人面面相觑,无从回答!发生这种事,双方谁也没心思打下去。

    彭安更是发现已经没便宜可占,果断选择了退兵。

    曹操也没心思追,两方就这样极有默契的分开了。

    袁军退走又过了半个时辰,曹昂才带着一支装备不齐的大军出现在了曹军的视线。

    “这个逆子终于来了,走,上去瞧瞧!”

    曹操带着同样心有余悸的许褚典韦迎了上去。

    曹昂同样将大军留在身后,只带光明二使和四王迎了上来。

    “爹,您这是咋了,怎么看着有些狼狈啊”

    曹昂嬉皮笑脸的问道。

    爹

    林和孔庚等人懵了!教主不是说他父母双亡了吗

    曹操苦笑道:“唉,也不知道从哪滚下一块大石,差点砸死你爹!”

    曹昂:“……”他笑不出来了!曹操见他表情不对,冷着脸问道:“怎么,你知道”

    “这个,那个,也许,好像,是我扔的!”

    曹昂摸着鼻子,有些不知该如何启齿。

    他知道那块石头的威力大,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差点把曹操砸死。

    万一曹操被……这块石头可就载入史册了。

    “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想到自己差点因此而死,曹操不淡定了。

    曹昂只好简单解释一番,话没说完曹操便脱下靴子朝他扑了上去:“你个逆子,好的不学整天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杠杆什么重力加速度,今天我非打死你个不成器的东西。”

    曹昂无奈,只好绕着赵云几人逃跑,希望他们能劝一下,大庭广众之下大家都是要脸的嘛。

    谁料经过许褚身边的时候许褚突然伸出了左脚。

    曹昂“啊”的一声扑倒在地,曹操握着靴子对着脑袋毫不留情的打了下去。

    曹昂无奈,只好护住脑袋蜷缩成一团。

    鞋底抽了近一刻钟,曹操才气喘吁吁的站起身来骂道:“你个逆子,气煞我也!”

    曹昂默默的




第2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对于袁军和曹军来说,今天这场仗顶多算一场普通的遭遇战,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撤,影响不了大局。

    但对山上的百姓来说,今天这场仗却是意义非凡,因为它关系着山上所有人的命运!大小头颈都随教主下了山,有威望出来主持大局的只剩昌柳氏一人。

    昌柳氏带着山上众人站在山口远远望着,见曹昂上来急忙迎了上去,行礼道:“教主!”

    曹昂回礼道:“夫人放心,事情都办妥了,马上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出发,争取天黑前赶到奉高城。”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呼,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只要有安稳日子过才不会在乎投降谁呢。

    欢呼之后所有人都匆匆跑回家门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收拾的,粮草都被袁军密探烧光了,能带走的也就几件早已洗的浆白的旧衣服而已,也算轻装上阵了!下山时队伍排起了长龙,这些都是老弱妇孺,大规模迁徙自然没有队形可言,人群吵嚷推诿,怎一个混乱可言

    山上路滑,不时有人绊倒!一人跌倒不说还顺便将周围人绊倒,一次两次还好,三番五次就容易引发口角,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

    没奈何,曹昂只好穿梭在人群中一边劝说一边喝斥,尽力维护迁徙队伍的秩序,来回几次,累的头上汗都下来了。

    不由得摸着脑袋感慨,人民群众的工作不好做啊!不止光明顶上有百姓,其他山寨也有百姓。

    下了山后又等大半天,等各寨百姓都汇合之后曹昂才带着他们向奉高县城赶去。

    一路无话!奉高不是大城,十余万人同时涌入,城中自然是容纳不下的,因此曹操出兵之前便命人在城外修建营寨,做为安置百姓之用。

    迁徙队伍赶到后天色已近黄昏。

    曹操站在辕门外看着一望无际的人群感慨道:“泰山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身后少了一个威胁,怎么就感觉这么轻松呢”

    黄巾战败后,近百万流寇涌入泰山,搞得官员都不敢来泰山上任。

    那几年哪个官员被分配到泰山,铁定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一时之间泰山官场人人自危,泰山郡成了大汉的禁忌之地。

    就连曹操也因为泰山头疼了许多年,对昌豨这群贼寇不得不哄着,惯着,想想都憋屈。

    毫不夸张的说,泰山就是曹操的一块心病,现在病好了,浑身说不出的轻松。

    郭嘉同样望着人群说道:“主公你看,大公子貌似很擅长处理百姓纠纷啊!”

    曹操一愣,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两队人马你推我搡,谩骂不过瘾,还动起了手,曹昂走过去三言两语就将两支人马劝退,然后奔向下一处。

    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经他劝说,刚才还矛盾不断差点打起来的百姓纷纷平息怒火,自顾自的忙碌起来。

    “没看出来,这个逆子还有这本事呢!”

    曹操诧异的说道!百姓矛盾可不好解决,一个个钻牛角尖认死理,怎么劝都不管用,所以才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

    在士族眼里,天下百姓全是刁民,他们才不屑与之为伍。

    曹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遇到刁民时,他的手段只有一个。

    杀……初平四年攻徐州,略地至东海,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杀完之后世界都清净了。

    “大公子不学有术啊!”

    郭嘉赞叹道:“据徐州那边的密探汇报,大公子在徐州深得民心,百姓纷纷为他立起长生牌位,不止如此,有几个世家想用私兵对大公子发难,尚未起事就被私兵的家人举报给了锦衣卫。”

    曹操眉头一皱,说道:“你提醒我了,这个逆子连《孙子兵法》都背不过,此次回去定要好好督促他读书,一块璞玉不能就这么毁了。”

    郭嘉无语问苍天,开始替曹昂默哀!曹昂带着百姓进入营寨,自有泰山官员出来交接,安排住宿伙食。

    忙碌了一午的曹昂终于抽出空闲,跑过去对曹操和郭嘉说道:“爹,老郭,聊什么呢这么起劲”

    见他满头汗水,曹操的心难得的痛了一下,原本还想关怀几句,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句冷哼。

    郭嘉调侃道:“主公说你太过懒散,这次回去定要督



第246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曹昂一番良言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说的曹操与郭嘉同时陷入沉思。

    黄巾之所以会爆发,大汉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除了皇帝昏庸,宦官外戚乱政,官吏贪污横行,士族欺压百姓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人口增长太快,土地不够用了!毕竟朝政昏庸影响的只有京师那块地方,士族都是知识分子,知道涸泽而渔的道理,虽然欺压百姓却有个度,不至于真将人逼的活不下去。

    可原本只能承受三四千万人的土地突然涌入六千万,再加上最近几年老天爷不给面子,今天蝗灾明天旱灾后天洪灾大后天地震,此等困局别说士族,三皇五帝来了也没辙!“百姓所需无外乎衣食住行,住和行简单,水泥路,水泥房屋,大马车,实在不行还可以盖高楼,解决只是时间问题,最难的就是衣食。”

    “天下大乱的根本在于有限的土地承受不住无限增长的人口,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孩儿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办法,对内研发新的粮种以及耕作方法,让亩产只有三石的粮食增产到四石五石六石乃至十石,此事我已成立农科院开始研究了,但十年内估计难见成效,不过总是个希望不是。”

    “至于衣,我在徐州建纺织厂,鼓励百姓种植桑树麻,并让马钧研究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织布原料,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人总要有理想嘛,万一实现了呢”

    “对外自然是开疆拓土了,辽东西凉的土地贫瘠没关系,只要安心耕种总能养活一些人,交州山高林密,瘴气横行也没关系,人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在瘴气里泡个两三代也就适应了,然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退林还耕,大汉百姓最是艰苦朴实,辛苦个三五年总能将荒地变成良田,实在种不了地的,还可以建林场,牧场,养殖厂嘛。”

    “这只是大汉境内,还有境外呢,释因空你们都见过,贵霜来的外国和尚,据他所说贵霜的土地非常肥沃,我们完全可以抢过来嘛。”

    “还有西域之西,据说当年匈奴西逃之后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被那里的百姓亲切的称呼为上帝之鞭,大汉的手下败将都能将他们打服了,可见那里的百姓战斗力是多么的掉五渣,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大汉以东乃是大海,可大海的尽头是什么,会不会也是一片如大汉般广袤强大的国度,对此我很好奇。”

    “就算是戈壁沙漠,那也是我大汉的戈壁沙漠,大汉的土地一粒沙子都不能少,这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真到了那天别说六千万人,六亿人都未必够。”

    曹昂说的唾沫横飞,曹操郭嘉听的一脸懵逼。

    “教主哥哥,教主哥哥!”

    正说着身后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呼唤,曹昂回头,只见华淑芳的女儿彤彤正蹦蹦跳跳的向这边跑来,冬天路滑,没跑几步就会摔跤,她却像没感到疼痛似的,爬起来继续往前跑。

    曹昂见此忍不住笑了笑,快步迎了上去将她抱起说道:“怎么到处乱跑,你娘亲呢”

    彤彤笑嘻嘻的指向远处:“在那呢!”

    曹昂抬眼望去,见华淑芳正和赵云说着什么,便识趣的将彤彤抱向了远处。

    曹操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许久才说:“子脩竟对天下事看的如此透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多简单的道理啊。”

    郭嘉心有戚戚然的说道:“百姓若不跟随,黄巾焉能掀起那么大的动静,百姓若不跟随,我们和袁绍焉能拥有这么多兵马”

    “没有粮食就种,没有土地就掠夺开垦,没有布就织,没有路就修,天下之事被大公子寥寥几句讲透了,大公子吊儿郎当一身毛病却有那么多人跟随,不是没有原因的。”

    曹操感慨道:“我想的是匡扶汉室,他想的却是普天之下,好志气,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郭嘉翻着白眼说道:“大公子有志向也有能力,只是,每天十二个时辰,他有一半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他实现理想的方式难道是靠做梦”

     



第247章 十里相送
    曹操好像故意要考验曹昂似的,将泰山百姓的安置问题一股脑全丢给了他。

    曹昂也不客气,接过郡守的权柄带领两万林和等人手下的杂牌兵忙的不亦乐乎。

    泰山郡因为遗留问题,土地荒芜严重,奉高县更是泰山的重灾区,多的是无主土地。

    百姓的事曹昂向来上心,亲自帮他们颁发户籍丈量土地,不止如此,还带着明教弟子帮他们修建房屋,人手不够就从徐晃的军中调,军民鱼水情嘛,出手帮忙也是应该的。

    城中房屋大多都是木质结构,泰山也不缺木头,曹昂偏偏不用,反而用土坯垒砌,再配上砖瓦,只要地基打的够牢,住上几十年没问题。

    不但如此,他还给每间房屋里都盘了土炕!北方的冬天冷的邪性,老百姓属性又低,没点好装备熬不下去。

    人多力量大,这话放在封建社会一点没错,十几万人同时动手,烧砖瓦的烧砖瓦,打地基的打地基,垒土坯的垒土坯,速度快的让人震惊。

    虽然地面冻的跟冰块似的,可依然挡不住百姓那颗火热的心,砖瓦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不到一个月,城外的荒地上便多了一排排修建整齐的小四合院,每个院子住上一家五六口毫无问题。

    当然,这群百姓都是农民,住所自然要离自家土地近一些,所以这样的村落聚集点足足建了十五个,两万多房屋也称得上大手笔了。

    昌豨的家眷曹昂既没有为难也没有特殊照顾,给昌柳氏和她的儿女分了一套四合院,以后好好过日子去。

    昌豨的二姨太和三姨太曹昂原本也打算如此办理,分给她们房屋土地各自过活,谁料曹操来了一次后,两人就变成曹昂众多后妈中的两员,她们的儿女自然也成了曹昂的弟弟妹妹,郁闷的曹昂差点没撞墙!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十余万人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新家,曹昂又想办法弄来一批耕牛和农具,只等开春便可下地种田。

    为了让他们安居乐业,他还请求曹操免去他们三年赋税。

    曹操最近富得流油,对这点收入还真不怎么看得上眼,便大度的了答应下来。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没人耕种,百姓分到的土地野草比人还高,勤劳的百姓趁着空闲就要清理,曹昂嫌麻烦,一把火就给烧了。

    大火烧了好几天,差点没把曹操和徐晃吓死。

    万一火势刹不住顺带把奉高城给点了……事后曹昂很荣幸的又挨了一顿胖揍。

    “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想出来的”

    曹操坐在烧的通红的火炕上眉飞色舞的说道。

    冬季取暖,富贵人家靠木炭,普通人家就只能靠硬抗了,每年冬季,北方诸郡都有百姓被冻死。

    可是今年,先有火炉后有火炕,百姓冬天再也不怕寒冷了。
1...7475767778...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