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三国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甘宁怒急正要发作,卢盛连忙摁住他的手说:“不可造次,上船之后,嘿嘿……”甘宁眼前一亮,乐了!饭后,众人跟着庞统离开餐厅直奔港口。

    昨日搬运物资的民夫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铠甲整齐的黑袍将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无数将士分列两旁目视前方。

    庞统等人从将士中间有过,直奔船坞。

    杨通本来还想挑战一下权威显示一下存在,看见两旁的将士后瞬间没了勇气,乖乖的跟在庞统后面。

    到了港口看见大船,所有人同时震惊。

    虽然昨天已经远远见过,可远距离观看跟近距离观察完全是两个概念。

    昨天俯视今天仰视,感觉根本不一样。

    甘宁望着直戳天际的桅杆喃喃道:“这船要是开进长江,谁拦得住”

    庞统不屑的骂道:“有点出息行不行,这是海船,海啸都拿之没办法的海船,还长江,亏你想的出来。”

     




第301章 悠闲的曹操
    下邳!确认曹昂安全,悬着的心放下后,曹操开始放飞自我,每天屁事不干,就带着郭嘉和哼哈二将四处转悠,水泥厂,纺织厂,成衣厂,瓷器厂,马车厂,缝纫机厂,炼铁厂,面粉厂,榨油厂等工厂一个都没放过。

    几天下来对徐州的新型产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自去年大开发以来,下邳城外的大小工厂雨后春笋般冒出,除了刺史府官营的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各大世家的私营工厂。

    现在大汉市场空白的厉害,东西只要造出来就不愁卖,徐州的世家在这一块占了先手,数钱数到手软。

    除了店铺零售之外,他们做的最多的还是接受外地客商的订单。

    外地来的客商不管背后势力多大,家族多有名望,在徐州世家面前也不得不陪上笑脸尽心巴结。

    没办法,僧多粥少,工厂的产量有限,把人家得罪了人家转手把产品卖给别人,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年头满世界转悠的客商背后都有士族支持,这群士族在地方上哪个不是呼风唤雨

    见徐州士族这么赚钱,他们也眼热,想要在自己老家也建立这样的工厂,趁着市场空白分一杯羹,可惜他们缺少一样最核心的东西。

    技术!为此,外地士族没少在徐州士族身上打主意,可徐州士族也不傻,不用刺史府提醒,自发的联合起来抵制外地客商。

    做生意可以,学技术免谈!今天曹操视察的是户部在城外开的一家榨油厂,六部部堂陪同。

    这家榨油厂设在城西三十里外的小河边,有三百多名员工。

    曹操进入工厂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堆在大门边的麻袋。

    不等询问陈连便开口解释道:“主公,这里面装的都是榨油所需的胡麻籽和黄芥籽。”

    正说着,两名光着膀子的壮汉走了过来,扛起两个麻袋就走,曹操连忙跟上。

    两名壮汉进入厂房,将麻袋扛到一口大锅边,将胡麻籽倒入锅中开始翻炒。

    “这是……”曹操指着大锅问道。

    陈连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其实榨油没多神秘,总结起来也就火炒,石碾,火蒸,包饼,排榨,槌撞而已,将胡麻籽倒入锅内炒成茶黄色,在干净的地方摊凉后上磨碾碎成粉末状,上锅蒸熟,打坯分包做成饼,然后放进榨油机的油壕内,用木楔挤紧后便可开撞榨油。”

    曹操听的头皮发麻,又不好意思询问,只好不懂装懂的故意点头,背着双手在厂房内转悠起来,最后在榨油机前停下。

    榨油机前,两名工人抱着撞槌不断撞击,随着撞击,一缕缕黄色的油顺着槽眼流入边上的木桶。

    此刻桶已经装了三分之二,曹操蹲下身子将脑袋探进桶里深深一吸,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冲入鼻息,呛的他差点打个喷嚏。

    站起后说道:“好东西啊,我说刺史府那几个厨子做饭怎么这么香,原来是用了这玩意,那个逆子,有如此好东西也不知道给家里送点,害的老子天天吃猪油,差点没齁死。”

    陈宫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陈连替曹昂打圆场:“主公有所不知,清油的产量低的可怜,大多数都供应第一楼了,留给刺史府的也没多少。”

    曹操无赖的说:“我不管,从今以后榨油厂的油我要一半,奉孝记着,走的时候把刺史府那八大金刚也带上,他们饭做的比司空府那几个废物强多了。”

    陈连无语!主公亲自出手打劫,他能说什么

    看了几眼曹操便觉得没意思,带着几人准备离去,刚走出厂房就看见大门进来一辆四轮马车,车夫还没从车上跳下便扯着嗓子喊道:“老江,把你们的油渣全给我拉出来,老规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从头到尾一直没存在感的榨油厂管事老江朝众人讪笑一声,跑上去连忙将车夫拉到一边交头接耳。

    曹操好奇的问道:“他要油渣做什么,那玩意难不成还能吃”

    陈连也是一脸懵逼,如实答道:“属下也不清楚”

    曹操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有疑惑就想弄明白,见那车夫就要拉车离开,连忙说道



第302章 香饽饽
    曹操抬眼望去,只见院中站着一位与他差不多大的中年,一身布衣佝偻着背,胡子拉碴的看着就想远离。

    那人也发现了曹操一行,愣神片刻后快速上前,尚未靠近突然醒悟自己这身有多遭人嫌弃,急忙立住脚步抱拳拜道:“罪民赵志见过陈部堂,陈部堂怎么来了,这地方,这地方……”赵志不认识曹操,只好先向熟悉的陈宫打招呼。

    陈宫面露唏嘘,赵家在徐州也是大族,族内名士辈出,向来受人敬仰,谁料世事无常……“这位是当朝司空曹操曹孟德!”

    赵志脸色微变,急忙躬身拜道:“罪民赵志见过曹司空!”

    曹操捂着鼻子说道:“你养的猪呢,带我去看看!”

    他不追究赵志刺杀之罪已是仁慈,怎么可能对他有好脸色。

    赵志连忙说道:“司空,诸位大人,里面请!”

    众人跟着他去了后院,刚一进去就听见了无数猪的哼唧声,仔细一看,好家伙,眼前竟是一个占地数亩的大公棚,公棚下用水泥围成了一个个米许高的正方形围栏,围栏里面全是猪。

    陈宫有心帮赵志打圆场,装作不经意的问道:“这么多围栏,有几百头吧”

    赵志答道:“禀陈部堂,一共二十一个猪圈,每个猪圈多则二十几头,少则十几头,所有猪圈加起来共三百二十五头,四十八头是新生的小猪仔,二百六十二头是年初草民从各处购来的猪仔,再过两三个月就能出栏了,剩下的十五头是去年刚来的时候就买的,随时可以宰了吃肉,草民正琢磨着哪天进城一趟,问问少主长大的猪该怎么处理,没想到司空和诸位大人会先来此,真是让草民受宠若惊啊。”

    过去这么久,曹操渐渐适应了猪圈的怪味,背着手将所有猪圈转了个遍,这才问道:“猪养的不错,成活率几何啊”

    赵志眼中闪过一丝傲然,说道:“去年买了三十头猪仔死了一半,年初买了三百二十七头猪仔活了八成,那几个圈里的四十八头猪仔都是新生的,目前尚未出现死亡,草民原本想再买一些,可猪圈不够了,再想买就得扩建,草民手下没人啊!”

    陈宫震惊的说道:“你竟将猪仔成活率提高到了八成,怎么做到的”

    赵志的事六部官员都知道,曹昂曾许诺说将猪仔成活率提到百分百就免他的罪,当时大伙都以为曹昂是故意为难人,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貌似可以达到。

    赵志笑道:“起初草民也觉得百分百成活率不太可能,养过之后才知道没什么难的,只要注意几点就好,第一卫生,别嫌猪脏,其实猪和人一样,也爱干净,除了每天打扫猪圈之外,最重要的是通风,所以这个猪棚草民建成了露天的。”

    “第二饲料,泔水野草什么都要新鲜的,臭了的同样能吃坏肚子。”

    “第三防疫,发现病猪后第一件事不是治疗,而是隔离,免得传染给其他猪,另外治病的时候草民发现,对人有用的草药对猪同样有用,比如中药神曲,猪吃了可以消食化积,健胃开脾,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

    “所谓久病成良医,翻了几个月医书,草民也算半个兽医了。”

    “第四运动,按少主的话说就是保健,懒是猪的本性,可咱不能让它吃了睡睡了吃,得运动啊,体魄强健了普通小病自然就拿它没办法了嘛。”

    “这就是草民养猪半年得出的愚见,难登大雅之堂让诸位见笑了,至于根据粪便分析猪的身体状况等小诀窍草民就不说了,免得辱了诸位的耳。”

    曹操看着在猪圈里撒欢的猪,惊愕的说道:“原来养猪也有这么大学问”

    陈宫却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不嫌



第303章 全国养猪计划
    看着激烈的争夺场面,再结合当日曹昂的话,赵志渐渐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激动的忍不住哆嗦。

    发达了!他强行压下激动的心情说道:“此地实在有点……要不咱们去屋里谈吧!”

    杨修被陈宫和司马懿盯着早就受不了了,闻言连忙说道:“主公请。”

    曹操皱了皱眉,还是跟了上去。

    赵志没将他们带去客厅,反而带去了书房。

    说是书房,其实也就巴掌大个房间,除了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之外别无他物。

    赵志指着书桌说道:“去年来的时候,少主送了草民一批宣纸,让我将养猪的过程以及诀窍都记录下来,草民不敢怠慢,这些……”曹操震惊的看着桌上那几摞两尺多高的稿纸说道:“这些都是你写的”

    赵志点头。

    曹操拿起一份翻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仔细一看,竟是猪圈的选址以及卫生清理注意事项。

    第二本,母猪接生,如何配种,如何接产,如何做产后处理,难产后如何应对,写的无比详细。

    第三本,饲料的选择。

    第四本,猪的阉割以及疫病处理。

    第五本……第六本……见曹操等人看的入神,赵志脸上满是骄傲。

    发配到这里之后,他每天除了养猪,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翻阅书籍,将养猪经验整理成册,为此还专门去了趟徐州大学图书馆。

    曹昂说过,完成任务就免罪,所以他一点也不敢怠慢。

    为了自由,豁出去了。

    至于曹昂会不会食言,他一点也不担心,曹昂灭陶家满门没关系,曹昂伤天害理坏事做尽也没关系,但若拿说话当放屁不讲信义,以后在大汉就别想混下去。

    为了让曹昂那个不学无术的混蛋能看懂,这些手稿他写的全是白话文。

    白话文挺好,不用去绞尽脑汁的咬文嚼字,省脑子,唯一的缺点就是费纸。

    不过没关系,纸是曹昂送来的,他不可着劲挥霍,难不成还替那个王八蛋省钱啊。

    曹操却是另一番感受,抱着手搞看的如痴如醉。

    大汉的百姓是务实的,也是包容的,不管哪里传来的学问,只要用得上他们都会俯下身子去学,吸取养分强大自己,不像后世的满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对于除四书五经之外的任何学问都不屑一顾。

    一个多时辰后,曹操合上手稿感慨的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呐,以前曹某从未想过,原来养猪也有这么多道道,赵家主大才。”

    普天之下,能得曹操夸奖的人并不多,赵志兴奋的全身毛孔都在哆嗦,却故作平静的说道:“哪里哪里,都是少主教导的好,若不是少主,草民恐怕还在下邳城里混日子呢。”

    曹操看向陈宫杨修等六部官员说道:“诸位,这摞秘籍你们打算怎么用”

    赵志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以后吃肉还是喝汤全看这一遭,因此不等六部官员发话,率先开口道:“主公,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笑道:“请说!”

    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一向礼贤下士,日后手下将士能不能吃上肉全看他了,对于这样的衣食父母曹操怎么可能不另眼相看。

    至于他刺杀曹昂的事,过去这么久,继续追究也没什么意义。

    再说了,曹昂不是没死吗

    赵志说道:“少主心系百姓,让草民来此养猪时便说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吃上一口肉,所以草民觉得,除了扩大养猪场之外,还应该让百姓也学会养猪,不多养,每户养一头,年节时宰了制成腌肉,怎么着也能吃小半年,就算不吃,卖了也能贴补家用嘛。”

    “春耕前,少主命各乡各亭各村派人前来学习新的耕种方法以及新农具的制作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效仿一次,让各县组织人手学习,将这些手稿誊抄一遍带回去



第304章 放学别走
    出了大门,曹操回头看着这座貌不起眼的养猪厂感叹道:“这趟来对了,否则岂不是要错过一位大才”

    郭嘉笑道:“错过不了,赵家主的动静少主时刻盯着呢!”

    曹操:“……”好像是哦!郭嘉叹息道:“到今天我才发现,少主最厉害的本事不是赚钱,而是培养人才,主公生了个麒麟子啊!”

    “哦”

    曹操笑道:“怎么说”

    郭嘉笑道:“赵志我听说过,平淡无奇没什么本事,全靠他死去的兄长赵昱帮衬,短短半年时间,少主将一个庸才培育成了养猪的贤才,还不厉害吗”

    “除徐州大学之外,其他几郡的学校都已建成,有钱有书有教师,不管豪门的还是寒门的,随便抓群人往里一扔,只要不是天生脑残,数年之后都能学有所成,再在各地历练一番,怎么着也能独当一面,或者像赵志这样专攻某一领域从而取得优秀成绩。”

    “这是量产人才啊,少主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质量不足数量弥补,成千上万个庸才加起来足以将萧何韩信那样的旷世奇才打趴下,况且这么大的基数,里面未必不能出一两个堪比古之圣贤的旷世奇才。”

    杨修等人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人才和货物一样,多了就不值钱了啊。

    陈宫却是另一番感受,他也是被曹昂给忽悠了,吕布死后,曹昂与他打赌,让他在身边呆一年,期间可以不发一言不献一策,只需看着就好,自己觉得新奇便答应了,可是怎么就做了他的兵部部堂了呢
1...9091929394...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