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红楼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听风扫雪
大皇子和二皇子对视了一眼,便默不作声的站到了一边。任太监看了一眼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的三皇子,便低下了头。
诸葛大夫试着施了几天的针,却一点好的迹象都没有,满朝文武便统统开始打起了小盘算。
半个月之后,三个内阁元老便联名上奏今上册立新君。今上想着那一碗多了一丝香气的汤药,又想到如今进了他寝宫的也只有万贵妃和季淑妃,便在陈阁老提议三皇子的时候哼了一声。
另外两位阁老便交换了一下眼神,新君便这样简单的定下来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自然是有反弹,但是全部都被铁血的压制了下来。从今上犯病到册立新皇,他们连今上的面都没见到。六皇子的旧部却暗自松了一口气,三皇子继位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比大皇子好的多。
新皇登基大典定在入秋之后,在这之前,三皇子便开始主持朝政。
第一件事情便是代替先皇彻查六皇子谋反的事情,这一查便查到了大皇子头上,这巫蛊却原来是大皇子派人暗藏在六皇子府中的。之后便是历时半个月的审查,人证物证俱在,大皇子百口莫辩。
大皇子获罪,但是六皇子逼宫却也是事实。只是新皇继位,大赦天下,又不忍手足相残。便给了他们封地和爵位,在新皇登基大典之后便回封地,并且勒令他们永远不准出封地。
这道圣旨下来,不管是六皇子的人,还是站了大皇子队的大臣,都无言的松了一口气。三皇子看来是个心软的,对着两个垂涎皇位的兄弟都没下狠手。既然都能这般仁慈,可见日后也不会追究他们的事情。
只有熟知三皇子性情的人,才在暗中冷笑。现今只是时局不稳,等三皇子坐稳了皇位,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便已经到了夏末,漫长的伏夏终于过去了。白日里虽然暑气还很重,傍晚时分便凉爽了下来。
黛玉坐在小香榭的秋千上,有些迷茫的看着黄昏时晚霞满天的西边。林如海暗中联系三皇子的事情她也知道,即使三皇子嫌林如海站队站晚了,这中间还有肖家来周旋。这样一来,林家虽然不会像现今这样鼎盛,至少也能保全这个家族。
只是,林如海的命运就真的这样被改变了吗?
原著中的这个时候,皓玉已经早夭,贾敏已经不在,黛玉还在贾府中,只留下林如海一人在扬州面对现在的时局。
在想想她现在的生活,林如海并没有站错队,皓玉聪明懂事,贾敏虽然身子弱,但是也比之前好了太多。他们一家人如今都康健,再也没有比这些更幸运的了。
“姑娘,咱们还是赶快进屋吧,这天一黑便有些冷了,小心别受了凉。”芷兰一边轻轻的推着秋千,一便柔声劝道。
“芷兰,你想去贾家吗?”黛玉突然出声,天际的光线被最后一抹黑暗吞噬,黛玉的五官在模糊不清的光线中也变得含糊起来。
“贾家?”芷兰愣了一下,才反应了过来,“姑娘说的可是你的外祖家?这有什么想不想去的,姑娘去哪里,我便去哪里呗,除非姑娘不肯带上我。”
“是啊,有什么想不想去的,不管怎么样,这贾府,是一定要去的。”黛玉呢喃了一声。
新皇登基,正三品以上的外任官员都要进京朝贺,觐见新皇。
登基大典定在九月,如今已经是八月初了,贾敏早就已经开始张罗了起来,这几日便要准备着动身了。到扬州十几年,贾敏之前就心心念念的回贾府看看,上一次是时局逼迫没有前行,这一次却已经确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红楼攻略 第60章 贾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攻略最新章节!
林家便忙碌了起来,谁跟着去伺候,谁留着照顾宅子;哪些东西要带,哪些物什要送出去;装多少箱笼,准备着几艘船等等等等贾敏都要操心,还显得乐在其中。
刚接到消息的那一日,更是亲自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了京中,通知贾母林家即刻便要进京了。
相比于贾敏,黛玉却显得兴趣缺缺了。那是贾敏的娘家,她自然是想回去。但是贾家却没有在她心中留下什么好印象,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因此看着贾敏忙这忙那的,她便显得更加的没劲。
只是贾家是要去的,为了贾敏,见到贾家众人,她都要在表面上做出恭顺的样子出来。即使她不喜欢王夫人等人,却碍着她们是长辈便不能放肆,不能让人认为林家的姑娘没有教养。
反正自己也好奇红楼中的其他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也只是进京朝贺,最多就待上半个多月便可以回来了。
黛玉在心中默念了几遍,在芷兰出声问之前,便站起来说道,“入了夜确实是有些冷了,快进去吧。”说完她便转身小跑了起来。
芷兰笑了一声:“姑娘怎么说风就是雨的,姑娘,路滑,你看着点。”一边说着,一边紧跟在了黛玉的方向跑过去。
而这一天贾敏的信已经到了京中。
吃罢晚饭,丫鬟们便端了茶上来。贾母喝了一口茶,眉眼间的笑意都快溢了出来:“趁着今日时辰还早,你们又都在,我有些话便一起嘱咐了你们。”说罢她看了看坐在她对面的凤姐儿,便说道,“凤丫头,你打发人去叫大太太和二太太过来一趟。”
“哎,我这就让平儿去请两位太太来。”平儿点头应下了,凤姐又陪着贾母说了一会儿话,终是觉得贾母今日高兴过头了。
凤姐眼睛闪了闪,脸上的笑意更大了:“只是老祖宗今日这般高兴,莫不是有什么喜事么?”
贾母便笑弯了眉眼,连连点头道:“可不是喜事。”她刚想说,却听到外面的丫头喊“太太来了”,话音一转,便道,“来的正好,都坐吧,我今日有事情吩咐。”
邢夫人和王夫人便都在贾敏的下手坐下了,等鹦哥儿奉了茶上来,贾母才正面向王夫人道:“入了秋之后便是登基大典,按照本朝惯例,外任的二品官员都会回京朝贺。林姑爷到时候也会回京,今日敏儿的信也到了,她也会带着大姐儿和皓哥儿上京。我今儿叫你们来,就是有些话想要嘱咐你们。”
邢夫人还是木着脸坐着,王夫人便是直起身子恭谨的听着。
“我统共就养了这么一个姑娘,,自然是要偏疼上几分的。你过两日便要张罗着收拾出一个院子,里面的物什全部换新的,公中没有好的便来找我拿。只是有一点,万万不可怠慢了姑爷一家。要是我的敏儿受了什么委屈,我便是头一个不依的。”
贾母的说着,脸色也沉了下来:“平日里你把管家的事情都交给凤丫头做,也是觉得她是个好的。只是她年纪轻轻的,哪有你经历的场面多,你便全权安排这件事情,让凤丫头给你打打下手。若是出了什么错处,我就只是找你的。”
王夫人心中恼恨,但是面上不显,只是垂着头低低的应了一声:“老祖宗要是没什么吩咐,我便先回屋了。”
贾母“嗯”了一声,在王夫人快走出去的时候,又说道:“算了,你要是安排了什么,便打发个人跟鸳鸯说一声,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王夫人咬了咬牙,才挤出一个笑容:“哎,知道了。”
王夫人离开了,邢夫人见没她什么事情,便也借口说屋子里有事。贾母素来是看不上她的,便敷衍的应了一声。
刚走出贾母的院子,王夫人就听到邢夫人的声音:“弟妹可等等我,我前头叫马车回去了,弟妹可要载我一程。”
她声音本就不敢说大,王夫人明明听见了,只是装作不知,上了停在院子门口的马车匆匆的走了。
邢夫人站在院门外,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马车,狠狠的啐了一口:“得意个什么劲儿,跟人家亲闺女比起来,你又值当个什么?”说罢便扭过身,往前面走了。
守着院门的婆子仿佛没有听见邢夫人的话,仍旧像个木头一般的站在远处。
等回了荣禧堂,进了正室东边的耳房,王夫人不等打帘子的丫鬟动手,便摔了帘子进了里间,又气冲冲的说道:“都给我出去,一个个的只知道躲在屋子里偷懒。”
金钏和玉钏相互看了一眼,她们没跟着王夫人进贾母的院子,只是在院外候着,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她们倒也乖觉,隐约猜到王夫人是在贾母那儿受了气,也不想当出气筒,便拉了那个打帘子的丫鬟匆匆退了出来。
王夫人在屋内踱着步子,越想就越觉得气的心口隐隐发疼,一股邪火涌上来,便掀了桌子上的一套茶具。
乒乒砰砰的声音倒是把刚进屋的周瑞家的吓了一跳,她掀开帘子进来,就见到满地的碎片以及王夫人那张已经扭曲了的脸。周瑞家的心中叫苦,知道自己撞上了二太太心情不好的时候,免不了是要吃一顿排头,受点委屈的。
王夫人睁着已经红了的眼往周瑞家的看了一眼,眼中的怨恨让周瑞家的都心惊。
只是现在闯了进来,硬着头皮也要说两句啊。她组织了一下言语,才道:“太太这是怎么了,这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可不好了。”
“气坏了身子?气坏了身子又怎么了,也没见的会有心疼的人。”王夫人抓着手中的丝被,双手搅得紧紧的,“自己的姑娘就是金枝玉叶,却不把别人当个人来看。”
她终是冷静了下来,便把今日在贾母房中的事情讲了一遍:“不过是外嫁的姑娘回府,简直就当成了天大的事情一般,还让我亲自安排住处,还要样样是好的。这样还不够,还打算开了自己的私库。逢年过节送去扬州的东西,光过公中那些还不够,次次都还要自己添置,也没见的她对我的元春,对我的宝玉那么好。都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偏心也不能偏成这样。”
周瑞家的低下头,心中不禁也嘀咕了起来。这二太太也太小家子气了,老太太对宝玉那可是真心的疼,也没见的琏二爷有这样的待遇。只是姑太太外嫁十几年了,从未回京过,老祖宗心中难免牵挂的紧。若是大姑娘从宫中回来,也指不定太太会怎样呢。
那些都是从老太太的私库中出的,太太就连这些也要惦记着。况且太太只看到了老太太送到扬州去的东西,却不想想姑太太每年的回礼比贾家送去的丰厚的多,也难怪老太太总是心心念念着姑太太。
“这我也就不说了,若是让我安排,便是要全权交给我,却说回头办的每件事情,都要给她过目。小辈们都在呢,这不是当众打我的脸是什么。”王夫人喘了一口气又数落了起来。
要说这王夫人,在贾敏出嫁前两人便有些不对付。只是王夫人是新妇,心思藏的深,贾敏又即将外嫁,也不怎么和自己这个刚过门的二嫂往来。
当年王夫人嫁到贾家,却是经过很多波折的。当时贾代善还在,贾敏当时也颇得贾代善喜爱,处于对贾家利益的考虑,贾敏便劝说贾代善给贾政娶一门书香世家的姑娘。毕竟现今已是天下大定,文臣的根基自然比武官要深厚。
贾代善当时也有些意动,这门亲事差点就成不了了。只是后来贾代善又改变了主意,最终还是定下了王夫人。
王夫人进门之后,贾赦前头的嫡妻还在,只是身子弱,长期卧床,是个药罐子。长嫂不能管家,她这个新妇自然正是大展身手的时机。却没料到当时贾敏正在跟贾母学管家,贾母也没过问王夫人的意思,就把管家权交到了贾敏手上。
贾敏当时年轻气盛。棱角都没有磨平,做起事来难免就有些犯冲。明里暗里不止一次得罪了王夫人,王夫人也只是心里记恨着,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
这些都不说了,这个小姑子即使嫁去了扬州,也要在琏二的婚事上插上一手,心中便提及让贾母对贾琏的婚事再斟酌一二。嫁了人还要管娘家的事,这手可伸得够长的。
王夫人想到这里冷笑了一声:“现在可不比从前,这个家已经在我手中了。如今三皇子继承了大统,假若元春得了份位,我还用得着看她的脸色?”
“大姑娘生在大年初一,果然是个有福气的,当时太太还为这事急的上火,如今可算是苦尽甘来了。”周瑞家的便上前奉承了一句。
王夫人脸色稍霁,又听那周瑞家的道:“我差点就忘了正事了,今日里金陵薛家那边送了信过来。”说着她从怀中掏出那封信。
王夫人立刻拆了,又让识字的丫头来念了信。打发了那丫头出去,她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几分欢喜:“妹妹也带着蟠哥儿和宝钗上京来了,算算日子,可不就快到了。”
“好,妹妹来的正好,宝丫头来了也好,也好。”王夫人连声说了几句。
“这可是好事啊。”周瑞家的便附和着连声说好。
想起贾母之前跟她提起的要和林家亲上加亲,王夫人心中就暗恨,见宝钗也要跟着薛姨妈一起来,便有些得意:“自然是好事,宝丫头可是个好的。”
——————————————
谢谢夭夭和草莓滴粉红票子,也谢谢石头滴打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红楼攻略 第61章 上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攻略最新章节!
林家是八月初三启程进京的,因为顾及着有女眷,便改走了水路。
从扬州出发,沿着大运河北上,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只要行程不耽搁,九月初时便可以到达京城。而今上的登基大典,则是定在九月十二日。
林家一共租了两艘大船和一艘小些的船,礼节的物品还有大件的物什都在大船里,男仆和婆子们的住处也都是在这两艘船中。贾敏则是带着黛玉和皓玉并伺候的丫鬟们住在小船内,贵重的物品也都是收在小船的船舱里。
这次跟着林家一起进京的还有肖霖云,因为肖家的家眷都不入京,肖霖云也是轻车简装。听闻林如海举家上京,便说要搭林家的船一起进京,彼此之间也相互有个照应。
三皇子上位,林如海和肖霖云之间的交情便不再如从前那般浮于表面了。二人之前便有些惺惺相惜,到如今有共同的利益,情分自然更胜以往。
因此林如海也没待在小船中,只是让人在大船那里收拾出了两间屋子,自己和肖霖云则是住在大船上。****饮酒作诗,谈论时事,日子倒也过的轻松自在。
八月二十七日,船已经驶进沧州的码头。因为之前行程赶,几乎是日夜兼程,也没停泊补给物资,船上的一应用品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只是现如今已经到了直隶,离登基大典还有十几日,时间很是充足。因此虽然只是停船采买物资,但是三艘船还是停泊在了岸边。抛了锚,略停一日稍作休顿。
黛玉在前几日便觉得有些难受了,随船的还跟着扬州的一位大夫,黛玉吃了药也并不觉得好受些。只是为了不耽搁进京,才强忍了下来。
贾敏见黛玉脸色不太好,便猜着是晕船的原因,等船靠了岸,贾敏便商量着要带黛玉去沧州城中逛逛。
沧州东临渤海,北靠津京,虽然没有江南城市那样富庶,但也是南北水旱交通要冲。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繁盛,商业虽说不如扬州繁华,但却是货品的集散地,也还是有几条繁华的街道。
黛玉待在船中大半个月,觉得自己脚都软了,更是求之不得。
只是显然贾敏说的逛逛并不是黛玉想象中的那样,她让陈嬷嬷去租了一辆马车,又给黛玉带上了帏帽,才带着她下了船。
刚上岸,皓玉便从船舱中快步的跑了出来:“母亲和姐姐可是去哪里,也带着皓玉去吧,这几日闷在船中也是闷坏了。”
黛玉便笑了起来。这几日皓玉却是是闷坏了,前几日把黛玉的那几本游记看完了之后便更无聊了,也只能每天缠着黛玉打双陆和投壶。投壶就如同玩飞镖差不多,皓玉刚五岁的时候林如海便请了拳脚师父每日清晨教他打拳,这还是沈大夫建议的,意指在强身健体只用。
黛玉是直到现在才知道,大兴朝并不流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士族子弟们虽说没有要求要文武双全,但是也都是要会一些骑射的。世家子弟平日里也会去京郊骑马打猎,若是谁不会,也不能融进那个圈子里。
就连林如海,在少年时也都学过,也会一些。
皓玉虽然年纪小,还没有到学骑射的时候,但是有时也会跟着拳脚师傅学上一点。
双陆则是一种竞技的棋子,虽然没有围棋那般费事,但是也颇费心神。
能在船上玩的也就这么几个,黛玉不爱投壶,打双陆又嫌费脑子,便兴趣缺缺。每日皓玉性质勃勃的来,十次中有九次以黛玉头昏打发了出去。
这次出来,因为最多只待上一个月,黛玉身边只带了王嬷嬷以及芷兰和春绯两个大丫鬟。皓玉身边除了带上巧儿和惠儿两个大丫鬟之外,还带了那个叫小柱子的陪读。这还是宋妈妈好不容易求了贾敏的恩典,说是让小柱子出去见见世面。
贾敏则是带了陈嬷嬷和宋妈妈带了来,芷萍留在家中帮贾敏处理一应事物,其他的三个大丫鬟倒都跟来了。
因为只有贾敏和黛玉两人,这马车租的不大。车上坐了黛玉和贾敏,两人又各带了一个丫鬟,皓玉再进来,便显得有些挤了。况且他年纪小,既然是要出去,便要带着照看的丫鬟。
贾敏便有些犹豫,又说是不是要再去租一辆马车过来。
黛玉看到皓玉冲她使眼色,连忙低头闷笑了一声:“母亲,皓哥儿如今也大了,马车行慢一些,他在车外走走也不碍事,只是让人照看着他便好了。
贾敏想了想,还是应了。终究是不放心,又让林如海打发林安过来照料着他。
马车在沧州的街道上缓慢的行着,黛玉带了帏帽,在加之年岁还小,便大胆的掀了棉帘往车外看去。
快到午时,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两旁的酒肆和酒楼,则是更加的热闹。只是同样的景看多了,便有些乏善可陈,黛玉转头往马车外的皓玉看去,却发现他似乎看得正起劲,有什么好奇的便要上去凑上一脚。
贾敏只是笑眯眯的看着皓玉的行为,也不阻拦,甚至还会吩咐车夫停了车,等皓玉看完了才重行向前。
黛玉下船来本就是只想到陆地上来走动走动,如今船在码头停顿,她去甲板上走走也是可以的。况且现在她也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想着就有些无聊了起来。正当她想开口和贾敏说掉头离开的时候,却听到贾敏说道:“去那处看看。”
顺着贾敏的视线看过去,就见到前方有一个名“万宝楼”的铺子。这个万宝楼是卖首饰的,扬州也有两家,听贾敏的意思,似乎是在整个大兴朝都有分号。贾敏喜欢他们家首饰的款式,黛玉的匣子里便有许多首饰是出自万宝楼。
赶车的家丁便把马车停在了万宝楼的门前,两个丫头先下了车,又扶着贾敏和黛玉逐一下了车。皓玉便由林安带着去他出逛逛,贾敏则是带着黛玉进了首饰铺。
做生意的,还是做首饰这种生意的,平日里自然是练成了一双利眼。那掌柜的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进来的四个人,又看了一眼芷兰和芷芳的着衣打扮,便知道来的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姑娘,又是舍得花钱的主,一双眼睛顿时就笑眯了起来。
“这位夫人,请里间请,里间请。最近刚进来一批新货,您先喝口茶歇息歇息,小人这就拿给您过过目。”那掌柜点头哈腰的把贾敏和黛玉请到了里间,又吩咐一旁的小丫鬟上茶,才高声吩咐站在一旁的伙计去把前日进的那些首饰拿出来。
黛玉从掀开的帘子里进去,便见到里屋里已经坐着两个人了。里屋里有三套桌椅,她们坐在最里面,能看到正面的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夫人,侧对着她们的则是一个穿的素净的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身边还站着两个伺候的丫鬟。
她们的桌子上摆了一个红漆的木盘,上面摆着一些首饰,似乎也在挑选。
贾敏就带着黛玉在靠外面的那套桌椅上坐下了,紧跟着就有小丫鬟奉茶进来。黛玉和贾敏都只是看了看,却没有动。
没等一会儿,那掌柜的就端着一个同样的木盘进来:“这是前几日从京城里拿来的首饰,都是如今京中最受欢迎的款式,夫人您看看,可有满意的。这些头面我都只拿了一件出来,整套头面都是有的。”
贾敏看了那个满是金银的木盘一眼,连手都没有抬,便说道:“掌柜的,在扬州时我便是万宝楼的常客,你可不能在沧州砸了万宝楼的招牌。”
那掌柜的脸色便一整,打量了贾敏一眼。贾敏和黛玉在船上懒散了一些,即使出来逛逛,也没多做打扮,倒是看不出来什么名堂。
只是他眼睛划过黛玉日常戴惯了的镂雕和田白玉镯,眼睛里光芒闪了闪,才说道:“看来还是我唐突了。”说完便转身跟帘子外的伙计道,“你去把阁楼里的那些都拿下来,手脚轻一些,不要出了什么岔子。”
那伙计应了一声,没过一会儿那掌柜的便又回来了,这次手中端着的,是一个檀木梨花纹的托盘,上面只摆着几件物什。
“相比万宝楼里有的夫人都是看过了的,我就不拿那些旧时的出来的。这六件是半个月前从海上淘换来的,夫人姑娘可是有看得上眼的?”
黛玉往托盘上看去,见也没什么稀奇之物,只是镶羊脂玉嵌红蓝宝石的簪子还看的上眼。贾敏见黛玉的眼睛定在那里,又觉得这簪子还算和心意,便说道:“就要了它吧。”
“姑娘可真有眼光,这个镶了羊脂玉和宝石的累丝金簪名叫‘蝶恋花’,看着却像是蝴蝶停在花上,样式也好看的紧。”那掌柜便口如悬河的夸了起来。
1...2425262728...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