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月月光光
程闵手下亦是有忠义之人,为了保住程闵的基业,压制因叛乱而动荡的局面
,他们一定会调集重兵雷霆剿灭并州的叛乱,以此杀一儆百。”
“就在这时,主公再去书挑拨许攸,许攸这小人听到程闵身死的消息,
他必定想保存自己。如此如此……程军大部都在并州平叛。程闵的手下就会
调集守卫黄河的最后兵马前去邺城支援,主公就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好,好!”袁绍便感到沮授算无遗策,将各个方面都算计到了,就此
仰天大笑一番,道:“这事情就有沮君全权负责,事不宜迟,现在就布置。”
于是,心头大畅的袁绍,便感到灭了程闵,大业可成。猛然想起前几日
拐来的美女还没顾上玩呢,就此遣散沮授两人,大笑中望后堂而去。
“沮君当真好计谋。”郭图由衷的赞道。
沮授微微一笑,道:“天时在主公一方,程闵有此大难,当雷霆一击,
不可让其有翻身的机会。”
于是,两人商议着细节,离开了议事厅。
“当朝太尉程闵死了!”
袁绍发动治下几万人散布程闵死亡的消息,并拿出某个倒霉蛋的首级冒充程闵的首级,于是袁绍治下的百姓最先相信太尉程闵死了。他们十分惋惜,不过袁绍对治下也是依法而治,他治下的百姓也能过太平日子,所以也只是惋惜。
有属地几百万百姓一起传播程闵的死讯,令这消息长了翅膀一般,很快散于天下。
当这个骇人的消息,传到冀州黄河边郡的时候,百姓痛哭流涕。袁军的探子再一煽动,于是这些地方的百姓,就“自发”的组织了起来,祭奠当朝太尉程闵。
衣冠冢,墓志铭,牌位,好像程闵真的死了一样。
如此一来,消息传遍了北地,一发不可收拾。北地千万百姓悲戚,各地均自发的开始祭奠,一时间百姓皆穿白衣,有些地方更是全城哭嚎。程闵的属地,就此全面笼罩在悲凉的气氛当中。
黄河岸边,一处密林之中。简单的一处小营地,三人围拢着篝火取暖的同时烤着大鱼。
“玛德,爷竟然被袁绍说死了。真够毒的,这是要让我的地盘四分五裂啊!”程闵后世而来,稍微结合后世的经验,一想就知道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他无法在等待下去了,就将大鱼往篝火里面狠狠一扔,起身道:“不可在停留了,当渡河去北岸。”
“主公,不可!”邓艾急忙将串着大鱼的树枝递给妹妹。
邓采儿接过后,又拾起火堆里面的烤鱼。昔日洁白的裙装已经成了灰褐色,头发开叉,小脸脏兮兮的,但依旧难掩容颜。她望着夫君与兄长,十多天逃难居无定所。但她从来没有喊过苦。
“主公,渡船全被曹军收缴。如今已经冬季,黄河水冷。若是泅渡必定冻僵沉没。应当耐心寻找机会,再谋渡河的良方。”邓艾劝说道。
程闵又怎能不知道他说的有理。想如今接近零度的气温,他也没有冬泳的本事,这要是下河,冻僵抽筋必死无疑。就算不会冻僵,滚滚黄河大水滔天,也不是单凭个人的能力,就能横渡的。
哔叭哔叭。燃烧的树枝散发着脆响。映着程闵的面庞通红,他一把抓起陈到的大刀,沉声道:“那就砍伐树木,造木筏渡江!”猛然挥出一刀。斩向身边的树干。
嗡嗡响动中,枯枝败叶散落一地。
“这也是一个办法,主公休息,就让邓艾来砍树。”
“你我轮换,尽快造出木筏。”
这时。远处传来密集的走路声。
邓艾大惊失色,道:“主公,是袁军的搜索部队,速离此地!”
于是,三人就慌乱中用泥土添了篝火。拿起随身事物,匆匆向密林深处逃去。十多天了,这样的情况几乎每日都能遇到。
在袁军密集的搜索之下,程闵的北上计划十分渺茫。然而但凡有一丝机会,他也要去尝试。他必须要去尝试,就算因此身死,也在所不惜。
十余里外,喊杀声在岸边响起。
两个威猛的大汉,带领百多人,在杀戮着巡河的袁兵。
一会后,袁军大队人马来到。
“哇呀呀!拼了!”手持长枪的大汉怒刺一名袁兵后拔出大剑喝道。
“不可,主公若是无事,一定会来岸边,吾等当在岸边来回搜索,快撤!”腰大十围的巨汗,就将最后一名袁兵斩为两段。在他的招呼下,这一伙人,就此钻入了密林。
“必定是主公要找之人,快快通知张颌将军,派大军来围剿!”为首的军官就说道。因袁绍传播程闵死讯,所以他有严令,袁军并不说出是在围剿何人。
……
邺城,程闵府邸后宅,笼罩在悲切之中。隐隐有哭声,在黄月英的房间内传出。
“父亲绝对不会死的,母亲,我父亲是绝对不会出事的!”程远泪如雨下,若不是身后的丫头小兰扶着,恐怕早就倒在了榻上。
黄月英面色阴沉的可怕,仿佛蛇蝎美人要杀人一般。就在程闵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她就密令李儒的情报系统四出,打探夫君的下落。然而东汉不比后世,地广人稀,只在大郡有据点的情报人员,一时间无法大面积的搜索城外广阔的土地。所以在情报上,就落后许多。
这让黄月英,无法掌握具体的情报。
然而她依旧得到了一些具体的情报,就沉声说道:“当日一战,夫君顺利离开。夫君身死的消息是从袁军那里传来,万万不可轻信。”
不过程闵治下千万百姓一起哭丧,已经令九成九的人相信程闵已经死了。他治下的官员因此动荡,许多官员因主公身死后无依无靠,已经开始串联,并联络程闵麾下的军师大将。这对于中层以下的官员来说,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他们需要重新选择投靠的对象。拿到后世,就是领导人倒台了,原先他手下的官员,重新站队选领导的时候到了。
这样的消息,每日都会有情报系统的特工传给月夫人。她本说找军师们商议,但是想想李儒能把消息给她,也肯定把消息传给了军师们,现在军师恐怕比自己还着急,就算去找他们也没用。
黄月英无法找军师商议,只好独自支撑,转身冰冷说道:“去传令高顺,陷阵营全面戒备,只要我的命令传到,马上监禁那些官员。另外,让陈登严密监视田丰,荀彧,荀攸,郭嘉,庞德,赵云,黄忠,陈到,张辽等人的行迹。一有异动,不论什么情况下,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与我!”
“还有,你们做好万全的准备,要在任何时间,都能够顺利保护远儿离开邺城,返回上谷郡!”
“喏!”黄月英面前的高顺立刻单膝跪地答应,其中一人领命而去。
程闵数年来花大力气筹建的陷阵营,在这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算外面所有人造反,程闵的家眷,依旧有忠心之人保护。
“远儿。不要再哭了,小心身体。你是程闵的孩子。也许就是最后的……。”黄月英说到此处,眼中亦是闪烁着泪花。
程远依旧垂泪,道:“母亲,我明白,一切……一切都要靠我了。另外,孩儿认为陈登也必须看住,父亲虽然说过陈登与其是生死兄弟,但是孩儿认为父亲麾下的武将皆是忠勇之人,背叛的机率并不高,反而那些谋士才是最可怕的!”
黄月英想了想确实如此,不过却绝不能完全相信这些武将,所以他所幸将全部赌注都压在高顺身上,完全放弃了对陈登的信任,这也是日后程闵与陈登决裂的一个原因。
“女儿啊,吾的女婿啊,呜呜呜……。”这时黄承彦哭着奔了进来。泪花就在长长的白胡子间闪烁。先前黄承彦不肯追随程闵是因为程闵根本就没有栖息之地,不过程闵稳定河北五州的时候,黄承彦就来了,可是没看到程闵就听到了程闵的死讯。
“父亲!”
父女二人抱头痛哭,程远因此皱眉,就说将黄承彦赶走,以免打扰了刚刚缓解一些的母亲。可是那人是自己的姥爷,是自己母亲的父亲,自己若是将他赶走,那不就是不忠不孝了么!
这时就有下人来报,几位军师与几位将军求见。
“难不成是来逼宫的!”程远的脸色愈加阴沉,就道:“传令高顺带领陷阵营来此,取我的铠甲……。”程远说着疾步向外走去。
黄承彦虽然没有军师的谋略,但见到过不少家族继承的斗争。就道:“月英,诸位军师是忠心耿耿的,切不可过分怀疑。当自己出面,毕竟程家有后,定能安定人心!”
程远只有几年的磨练,到底还是个孩子欠缺一些,闻言止步。
黄承彦为求说的明白,就十分尴尬的说道:“若是文杰真有个好歹,未来十几年,就要靠你们孤儿寡母撑起程家的基业了。”
程远轻轻转身,道:“母亲,孩儿与您一起前去议事厅。”
……
议事厅内,军师们围拢在一起小声交谈着,另一边,赵云,张辽,黄忠、陈到、徐荣五员大将笔直静立。
这时后堂传来碎步之声,众人急忙重新站好。
就见高顺居然身穿银色铠甲,手持梨花枪走出,手中长枪一挥,两队陷阵营贯穿而入,就站议事厅两列,挺枪而立。个个娇健,眼中个个带着淡淡杀气,。
黄月英这时身穿正装霞帔,莲步走出,面色冷淡中蕴含着许多不安,就在昔日程闵所坐的主位上合手端正而坐。
堂中因陷阵营的出现,因此多了许多紧张气息。
堂下军师惊讶中带着许多钦佩,但是黄月英坐在主位是什么意思?毕竟还有公子程远,不过目前还不讨论这个的时间,就此躬身一礼齐声道:“属下见过主母大人。”
“都起来吧!”黄月英示意后,又道:“外界传言不可轻信,我夫君在时,多待诸位大人不薄,诸位大人当各负其职,不可因一些传言而动摇……。”
“是。”众位军师眼神交流一下,齐声应道。他们是忠诚的,他们可以为主公死。然而,东汉的伦常,他们绝对不会对女子效忠,哪怕这人是主母。
若是没有公子程远,那么黄月英坐在那里确实是正确的,可程远还在她黄月英就坐在主位了,难道她不准备推程远上位,而是想自己主政!
前朝多少垂帘听政的太后,哪有一个能善终的?况且程远是她亲生儿子这有什么好抢的?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二百一十八章 邓采儿身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阴云密布在程闵府邸的议事厅内。
外面响起震天的脚步上。
近百精锐,只为程家效死的陷阵营,手持利器在议事厅外的空地上威武站定。
陷阵营的头子,陷阵营最高长官高顺,杀气腾腾按剑而入。拜在堂下,沉声道:“陷阵营统帅高顺奉命前来,请夫人示下!”
高顺是除了方悦以外,最先追随程闵的人,方悦死后就剩下高顺了,自然是忠心耿耿,是程闵心腹中的心腹,建立陷阵营后铁血无情,手中沾了不知道多少人的鲜血。不管是何人,只要敢阻拦程闵,高顺和陷阵营就会冲到最前面,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陷阵营在中央邺城,被有近万的精锐力量,但由于最近属地官员因程闵的死讯动荡,需要陷阵营加派力量督查,所以此事就剩下数百人在邺城。
众位军师见的陷阵营都来护卫了,脸上微微色变。不免想到:“难道是主母,要用武力迫使吾等效忠!天下那里有向女人效忠,辅佐女人称霸天下的,真是岂有此理!”
就连执掌兵权的赵云等人,见到后,也不免色变。“这些陷阵营武艺超群,大批聚集到此,想要做什么!”
这几天,众位军师已经焦头烂额,属下官员每一日多少人来人或是来信,提到主公之事,并且不少人都隐隐表达出了效忠的意思。俗话说树倒猢狲散,猢狲本来都很忠心,然而树已经没了,总不能让人对着一片苍茫大地忠心吧。
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众位军师只是好言宽慰,并说主公之事只是传言,有许褚保护。不日就会回归。然而北方举国节哀,人人都言大将军归天,令众位军师的这番话是如此的柔软,起不到原本的作用。
至于部队,军人耿直,没有花花肠子,其中一些散播不好言论的,都被赵云等忠心的大将毫不留情的斩杀,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因此邺城屯军大营之内的五大军团较地方稳定许多。但是各地的守备部队。则是人心惶惶。
然而总不能让一群名臣良将。身负匡扶天下的热血贤才们。对面前的一群女子效忠!辅佐女子称霸天下?这十分不现实。
所以,若是时间延长,程闵的势力势必四分五裂。天下大势,势力更替。就是如此。所以虽然没有抓住程闵,沮授就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点,来瓦解程闵的势力。
由于程闵直属的陷阵营的到来,引起了众位军师的误会。议事厅内的气氛,从刚才的紧张,到现在隐隐带有一丝杀机。
“高顺,汝先下去听令。”黄月英说道。
“喏!”高顺起身,走了出去。
冬季天冷,议事厅此刻更是冷清的可怕。众位军师,就此双手放在衣袖里,谁也不说话。
“主公是不是真的归天了!”张辽见陷阵营和高顺都来了,想到这里,心突然空荡荡的。便感到自己成为了虚无缥缈的无根浮萍,从此前途不知归路。
“要为主公报仇!”赵云想到此处,面上显出绝然,拜道:“赵云愿意率领大军渡江,为主报仇!”
“黄忠愿往!”
“张辽愿往!”两人接连拜倒。
黄月英瞬间松了口气。她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也晓得,有这些大将表态,军心就稳定了。军心一稳,就不怕宵小之辈借机生事。
众位军师眼神交流了一下,都是睿智之人,瞬间就明白彼此的心意。“要为主公报仇,消灭了袁绍。之后呢?之后再说吧……。”
于是荀彧、郭嘉等军师齐道:“当整顿兵马,渡江灭袁。就算身死,无怨无悔!”
其实,黄月英也是女人,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将最最忠心的陷阵营传来,是想要壮壮胆子。谁知道高顺亲自带着陷阵营一出动,诸人以为程闵的归天的消息八九不离十了。
诸人以为是黄月英想要用这些力量迫使自己为主公报仇,为程闵报仇这件事情他们当仁不让,就算没有黄月英,他们也会想办法拧成一股绳,先为主公报仇,至于之后分道扬镳,亦是人之常情。就像水浒里面的晁盖,就算宋江暂时笼络住了人马,最终也是分崩离析的下场。
这时堂后露出一颗白发苍苍的脑袋,正是黄承彦。原来是他担心女儿应付不了这种场面,就在后面观望。
“报……!”这时事情又起了变化,就见一名情报卫密探,匆匆进来,拜道:“启禀夫人,并州加急情报,并州高幹部将谋反,领兵两万进击并州各郡。晋阳太守不敢轻动,请求援兵!”
“什么!”
饶是众位军师也不免大惊失色,因为程闵不知所踪,大军都在邺城待命,如今,正是各州空虚的时候。如此内部一反,一州之地几乎没有抵抗力量。
众位军师马上想到:主公没了,无法聚拢人心,经此一乱,势必波及各州,各州分裂已成定局,派出邺城的五大军团四处救火的话,袁绍一定会趁机渡江。
大事去矣!军师们升起同一个想法。
黄月英慌了神,程远也是蒙圈了,“四位军师,这可如何是好,一定要保住我夫君的基业。”黄月英花容失色道。
主公没了,保这基业给谁……。四位军师个个苦着脸,脑中只剩下对主公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心思以乱,那里还能想的出计谋。
堂后的黄承彦看明白了经过,就心急如焚,心说女儿啊,你怎么不赶紧让程远继位啊,你这么一出不是让人以为你要垂帘听政么!没有少主可以效忠,你让这些文武大臣怎么去布置。于是,他就急匆匆冲了出去。
“黄老先生!”黄月英是大才、名士,名声在外。也算是庞统的老师所以庞统赶快带着诸人急忙行礼。
遇到此等关系未来生死的大事,黄承彦也组织不起来顺畅的言辞,就想到哪里说哪里,呼道:“呀呀,你们快快像个办法剿灭了叛乱。远儿可是程家血脉的传承,还需拜几位军师为师,学习治国之道,继承他父亲的遗志,解救天下苍生……。”
刚才还意志消沉的军师四人组心里咯噔一下。互视一眼面露喜色。顿时来了精神。便感到刚才还空荡荡的没着没落的心有了放置的地方。刚才还感到虚无缥缈的前途。又重新大放光彩。一颗赤胆忠心,就此又有了誓死效忠的对象。
他们几位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让问问夫人的意思,想让程远尽快继承程闵的位置,如今得到了黄承彦的肯定,军师们联袂拜道:“吾等誓死效忠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死不辞!”赵云等人大喜过望,既然能让后主继位。当辅佐后主,成就大业,急忙跟着拜道。
虽没有主公当面托孤的肺腑之言,然而堂下诸人一个个效忠之心,不在后世诸葛之下,绝对比司马懿强上千万倍。
黄承彦松了口气,抹了一把汗,人前不敢失礼,就对堂上女儿一礼。为了避嫌,匆匆离开了。
“诸位大人快快请起。”黄月英也是松了口气,款款有礼的说道,难掩面上的神伤。
众人起身后,众位军师就立刻商议并州叛乱之事。三个臭皮匠还能赛过诸葛亮。就别说这继位顶级的谋士了。一会后,庞统最先说道:“当尽快让后主继位,传告四处郡县,安定官民之心。”
田丰跟着说道:“民心定,则并州之乱不足为惧,只需上将一员领军前去,就可剿灭。”
荀攸接着说道:“然而不可令其他人有侥幸的心理,当派大军雷霆之势快速剿灭,杀一儆百。”
荀彧最后总结道:“并州张燕将军,主公曾经说过,张燕将军忠义之士,坐镇并州勿忧。公孙恭在主公为难之际投奔,忠心耿耿,幽州勿忧。主母留在冀州,安定民心亦可勿忧。后主程远只需发信给乌丸,则北地边境无忧。就守备黄河据袁绍于外,在内励精图治,坐看中原诸侯乱战。待得几年后,后主成年。吾国力必定凌驾于诸侯之上,又有精兵强将,则后主就可亲手雪恨!到时在迎帝与邺城,匡扶汉室,后主定当周公再世,万世流芳!”
荀彧便想着,等到后主懂事了,就手把手教导,将来匡扶汉室不在话下。
庞统等人心里皱眉,心说荀彧军师这就太执着了,如今的天下大势岂会如此简单,荀彧军师的才智怎会看不明白?然而此刻,也犯不着争执,诸人静待黄月英决断。
黄月英就说道:“吾乃是女流之辈,不懂国家大事,就交给众位军师全权负责。一定要各负其责,为我儿保住我夫君得之不易的基业。”
诸人再次拜道:“吾等甘效死力。”
于是,黄月英和程远,便一起离开了议事厅,忧心忡忡的返回后宅。经此之事后,然而他们母子二人始终认为程闵没有事情,所以黄月英就让李儒发动情报卫所有的力量,汇聚衮州探察程闵的消息。
……
此时的程闵,正在树林里砍着手臂粗的小树。已经许多次了,编制木筏的树干砍伐没有一半,就被搜索的袁军发现,从而转移前功尽弃。然而程闵依旧执著的砍着大树,十几万人沿江的封锁,他用不断重复砍伐的动作,来发泄,来抗争。
袁军几万人封锁黄河南岸,然而总会有缝隙出现,但是初冬河水冰冷,仅凭身体无法渡江。
船只也被袁军收缴,就是为了防止程闵得到渡江,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制作木筏。好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自然环境很好,沿江一带有茂盛的森林。能够给程闵提供隐蔽的同时,也有足够的小树编制木筏。
“袁本初!”蓬蓬。伐木的声音。
“你给爷等着!”蓬蓬……。
“等爷回了邺城。”蓬蓬。
“爷玩不死你!”咔嚓一声,小树两断。
程闵呼出一口气,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此刻的他灰头土脸,衣衫脏旧,这一抹,就是一个大花脸。
“夫君,擦一擦吧。”一旁,同样在砍伐小树的邓采儿,走了过来,就从怀中摸出手帕,为程闵擦拭脸上的灰尘。
程闵就见眼前的玉手掌心处,满是血泡。他拿过玉手,轻轻抚摸,心疼的说道:“采儿,你就不用做这些粗活了。”
邓采儿忍着十指连心的痛楚,摇头道:“不要,采儿也能帮忙,夫君就可以早一些返回江北。”
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跟着自己逃难,从未道过苦,如今还要用刀剑砍树,程闵心疼的不行。此刻他已经爱上了这个女孩,也忘记了对黄月英的许诺!他慢慢从采儿盘起的秀发间,拣出一段木屑,情深的说道:“采儿,等过江了,我就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接你回家。”
邓采儿羞涩的垂下头,心中甜蜜,面色桃红,仿佛手上的血泡也不再疼痛了。
一旁砍树的邓艾闻听程闵要明媒正娶,倍感欣慰。手中猛然加力,就此砍倒一颗小树。
于是。三人同心协力伐木,就连邓采儿也终于砍倒了一颗。
“主公,够用了!”邓艾再次砍倒一颗后提醒道。
程闵大喜过望,心说这次终于避开了追兵砍够了木材,他立刻就开始用浸水的柔韧树枝编排。
然而,袁军其实早就发现这里有砍伐的声音,由于好多次都扑了个空。这次得到消息的袁绍部将孟坦,就调集了许多兵马,四围而来。因为想要独占其功,避开其他将军。所以耽误了许多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