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晋鄙的斥候返回的速度要比晋鄙想象的还要还快一些,任谁自己的身后有一万骑兵追杀你的时候,想慢也慢不起来。晋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精锐的斥候就在北方不远处被韩军一一射杀却无能为力。魏军的士气如同晋鄙的心一样,瞬间沉到谷地。
“羽林军?”晋鄙喃喃地说道。
再没有比羽林军更精锐的骑兵了,这句话不仅仅在韩国适用,在各国也是同样适用。羽林军的选拔要高于当初魏武卒的选拔,当初。凭借魏国无可比肩的国力,也只是堪堪可以养活十万魏武卒而已。骑兵的消耗要远大于步卒,尤其是羽林军当中还有三千重骑兵。所以,韩国的国力虽强,但羽林军的规模也只是定在了一万人的规模上,顶多增加了三千预备役的羽林军,平时常伴韩王左右。
巨大的财力堆积出来的羽林军自然有绝佳的战力,这一点。也是实战检验出来的。最经典的一次战役莫过于去年,韩国羽林军奔驰千里偷袭武安。赵军组织起来的一个三万人的步兵方阵居然被羽林军生生冲垮。三万赵军大半战死,少部分幸存下来的赵军。也是谈羽林军色变。
如今,一万羽林铁骑向自己杀奔过来,晋鄙陡然色变。就凭借手下的一万筋疲力尽的魏军和仓促间还没建好的防线,可以抵御一万羽林军的冲击?那是做梦!主将都已经是这般想法,手下士卒的想法可想而知。面对隆隆的铁骑,魏军的防线如同纸糊的一一般被羽林军捅破,穿阵而出,再捅破,再穿阵而出。仅仅过了一刻钟,魏军就崩溃了。残存的数千魏军哭着喊着,摸跌滚爬地往四处奔跑,最终被羽林军一一射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晋鄙原本还想投降,但尚未来得及实施,就被羽林军的箭雨射杀。
当羽林军校尉韩腾意识到这支魏军居然是魏国名将晋鄙率领的,顿时下令停止射杀逃窜的魏军,想要生俘晋鄙。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当韩腾找到晋鄙的时候,只找到晋鄙惨不忍睹的尸体。之所以说惨不忍睹,那是因为尸体经过无数战马的践踏。魏军降兵还是通过晋鄙的服饰和佩剑认出了“晋鄙”。乱军当中,已经不知道是谁立下了这个大功。射杀晋鄙的功劳只能是羽林军平分了。晋鄙也成为第一个死于羽林军手下的六国名将。
一个时辰后,这场短暂的战斗宣告结束。一万魏军除了数百幸运儿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而羽林军付出的不过是不到一千人的伤亡。这固然有羽林军强大的战力因素在里面,也有魏军猝不及防又疲惫不堪的原因。
虎贲营北上中阳后,韩王就制定了引诱魏军渡河的计划。布设在丹水沿岸的韩军大张旗鼓地退兵,实际上却是暗暗绕到逢泽对岸,隐藏在树林之中。大意的魏军果真上当,只顾着救援启封,却忽视了沼泽深处隐藏的韩军。只是,韩军没有想到,魏国居然大意到一下子派出五万大军。为了防止打草惊蛇,韩腾只能是放郎中令卫庆的大军通过,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晋鄙这个魏国名将竟然自投罗网。另一方面,则是韩王亲自率领大军在启封以西埋伏起来,只等魏军大意之下,出城追击的时候,韩军趁其不备奇袭启封。启封发生兵变的时候,城外的韩军主力其实都已经悄悄撤离了,阴差阳错之下,倒是错过了拿下启封城的绝佳机会。
就在晋鄙大军遭遇羽林军的时候,卫庆也遇到了麻烦。素来谨慎的卫庆自然不会犯下半日疾驰五十里的错误,毕竟从启封到韩、魏边境,不过才七十多里。虽然各种情报表明韩军依然撤退回国,但连夜赶到边境终究不是稳妥的举动。所以,卫庆带领四万七千人的大军南下不过四十里就打算安营扎寨。如此,第二日中午前,也能抵达林县。只可惜,被派到林县通风报信的斥候迟迟没有回来,韩军的斥候倒是出现在卫庆大军的视野。与此同时,身后的启封城递来紧急军情,超过三万大军攻城,启封告危。
卫庆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中计了,否则,韩军怎么偏偏在启封守备空虚的时候发动攻势?!可是细想一下,又不符合常理。毕竟,自己的主力距离启封不过四十里,骑兵须臾就可抵达,就算是步卒也不过是耗时两个时辰而已。自己完全可以来得及救援启封城。韩军应该不会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
卫庆还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斥候传来的消息都是称韩军已经退兵回国,这三万韩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种种的不合常理让卫庆心生忌惮。卫庆大胆推测,三万韩军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但居然故意放启封守军来报信,这本身就存在问题。莫非?莫非韩军故意引诱自己回援!卫庆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换一个人,带着大军回师启封,势必疲惫不堪,面对三万以逸待劳的韩军,胜算又有多少呢?!何况,这三万是最少数字,也许有更多的韩军在身后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自己自投罗网。
想通了这一点的卫庆没有在第一时间回援,而是下令全军安营扎寨,防备韩军的偷袭。启封城当然要救,但却不是现在救。在韩军没有露出马脚前,卫庆不愿意拿四万七千人的性命开玩笑。上百名斥候被撒到四面八方,查看有无韩军的埋伏。剩余的魏军则是如临大敌,用飞一般的速度安营扎寨。
韩军斥候自然是很快把这个消息禀报给身在林县的韩王,韩王见自己的计划被对方识破,也没有沮丧。自己有大军二十多万,是魏军的五倍,不用阴谋诡计也能全歼这支魏军,无非是多花些功夫罢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这支魏军合围,以最快的速度全歼,韩军也好在虎贲营抢占渡口后渡过丹水,攻打大梁。
韩王一声令下,埋伏在魏军二十里外的韩军纷纷露面,有条不紊地直奔魏军所在。(未完待续)
ps:还有一章!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五十四章 大梁之战(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这一夜对卫庆和麾下的四万七千人的大军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韩军果真在这里设下了埋伏,在发现魏军没有中计后,一一现身。营寨外的韩军数量几乎以可见的速度在增长着。韩军的人数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打起的火把把这一方天地照的通亮!卫庆装作若无其事地巡营,但回来后却是不停地擦着冷汗。魏军营外,连绵数十里皆是韩军的营帐。韩军的数量粗摸估计,也在二十万以上。只要韩军没有虚张声势的话!韩军没有出声,但这种宁静让魏军觉得愈发可怕。一支人数在二十万以上的军队,需要怎样的纪律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军队,又会有着怎样的战力!
次日,几乎天刚刚一亮,卫庆就登上连夜令人赶制的瞭望台上。即使站在高达七八丈的瞭望台,卫庆都无法看到韩军营寨的边境。卫庆可以看到的,就是无数升起的炊烟。韩军用过饭食后悔做什么,卫庆用屁股想也知道。
怎么办?!自己这支大军被二十万以上的韩军包围,没有人给大梁通风报信,等大梁意识到自己被包围,怕也是三日以后了!即使大梁知道了自己被包围的消息,想要解围的话,也至少需要将近二十万的大军!这几乎是大梁附近所有的兵力!大梁甚至会因此没有兵力驻守。
这还只是解围的前提!能不能解围还要看援军能不能击退韩军。如此大的冒险,魏王会选择做吗?卫庆心里暗暗盘算了下,得出的结论是不会!因为魏国不可能承受这么大的风险!魏军若是能击退韩军还好说,但如果全军覆没了,大梁这座不设防的城池几乎会被韩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魏国也就灭国了。所以。在自己这支大军被二十多万韩军包围的一刻,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全军覆没。要么突围出去,渡河返回大梁。没有第三种选择!
魏军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地用过了早餐,整个魏军大营弥漫着一股分外悲凉、悲壮的气氛,魏军的状态可以用心若死灰来形容,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能够没心没肺用餐的魏军屈指可数!
如卫庆意料的那般,韩军果真派出了使者来游说自己。韩军自然可以吃掉自己这支大军,但怎么也要付出上万的损失。用兵讲求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自己这支大军,韩国自然会很愿意。
同时。卫庆也实在好奇,韩国原本十二三万的兵力怎么会激增到二十万,韩国如此兴师动众,所图必定甚大。哪怕为了试探韩国的目的,卫庆也要见一见韩军的使者。
卫庆知道双方的实力悬殊,也没有使出下马威。韩军使者似乎很是“感动”,送出了两个大礼,以表谢意。只是,当卫庆手下的校尉打开两个匣子的时候,大惊失色之后。拔剑怒指韩军使者,就要斩杀对方。大帐内的其他魏军校尉也是表情各异,有瞠目结舌的。有心怀凄凄的,有目眦尽裂的。
韩军的礼物之所以让大帐内的所有人如此震惊、愤怒、悲伤,原因就在于匣子中盛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两个首级。一个首级是魏国名将晋鄙的,另一个则是留守启封的魏军都尉的。晋鄙的首级是被韩腾令人连夜送过来的,留守启封的魏军都尉的首级则是尚有余温。这说明了两件事,晋鄙和麾下的一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另一个则是启封已经失守,魏军唯一可能性比较大的退路已经成为笑话!
卫庆心头涌上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晋鄙战死了,启封城丢了。接下来就是自己这支大军全军战死吧!韩军这是*裸地威胁自己啊!卫庆也想斩杀对方泄愤,但理智阻止了自己!杀晋鄙的。克启封的,又不是眼前的这个人!杀了对方也是于事无补,只会激怒韩军,让自己这支大军覆灭地更早更快!所以,心头虽然不快,但卫庆还是喝止了暴怒的手下。
韩军使者微微一冷笑,用恭敬地语气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魏国日薄西山,魏王又身负不仁不义之名,诸位皆国之栋梁,何不改投我们韩国!诸位若是愿意改换门庭,韩国必定以礼相待,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一上来,韩军使者就毫不避讳地表达了韩国的招揽之意,其语气虽然恭敬,但神色间却是隐隐有挑衅之意。
“忠臣不事二主!使者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韩军杀我魏国名将,犯我魏国城邑,眼下虽然身陷重围,但本将也不愿改志!”卫庆不咸不淡地打了个太极,语气虽然客气,但拒绝之意很显然。
“就是!我们魏国都是好男儿!怎么会投降!”
“士可杀不可辱!要小爷的命,尽管来取!要小爷溜须拍马,卖主求荣,休想!”卫庆麾下的校尉们纷纷表态。
韩军注意到虽然所有的人都是拒绝,但气氛却不是方才的剑拔弩张。尤其是卫庆刚才说的话根本就没有说死,什么叫‘韩军杀我魏国名将,犯我魏国城邑’,如果自己可以自圆其说,给对方台阶下,对方的语气就会松动。韩国是强大不假,但也不至于王霸之气一挥,就令其他国家的将领俯首帖耳,争着抢着要投靠。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韩国也不会喜欢一遇到糟糕的情形就改换门庭的人,这么没有节操的人,既然可以卖主一次,也可以卖主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韩、魏两国本来交好!魏国有难时,屡屡出兵相助魏国的,不是赵国,不是齐国,不是楚国,而是我们韩国!韩国上下,一直视魏国为兄弟之邦!此次洛阳会盟,韩王也邀请了魏王参加,为的就是三晋共抗秦国,维护中原地区的和平!这件事,对魏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结果呢?!魏国为了一己私欲,魏王恩将仇报,放秦国十万大军由函谷关入中原,兵犯洛阳。如果不是我们韩国得到消息,韩王、赵王将被围困在洛阳。如此作为,难道不是不仁不义之举?尔等为一个不仁不义的人效力,岂不羞愧?”
韩军使者冷哼了一句,继续道:“韩国以仁义立国,讲求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魏国如此作为,我们韩国出兵攻打魏国还有过错?!至于晋鄙将军一事,纯粹是一个意外,对此,我们韩国也很抱歉!只是,战场上没有情义可讲,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凡事都有因果,若是没有魏王背信弃义在先,何来的韩国攻打魏国,何来的晋鄙将军战死!诸位放心,我们韩国会为晋将军立碑,不会让他曝尸荒野!之所以拿晋将军的首级给诸位看,也是希望诸位不要重蹈覆辙!晋将军如此,已然是悲剧。若是诸位也为了不仁不义的魏王陪葬,岂不是不值?孰是孰非,诸位皆是明白人,不用我多嘴!”
魏军众将哑然不语,只有几个年轻的校尉不服气地说道:“君不贤,臣谏之。若是韩王不贤,你们难道也要改换门庭吗?魏王不过是无心之失,臣子怎可背主而改投他国?!”
韩军使者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无心之失?!君不贤,臣谏之,君不改之,变本加厉,奈何?敢问诸位若是战死,魏王会给尔等什么待遇?诸位又是否知道,若是在韩国,又会是什么待遇?!魏王好利而不好德,诸位若是战死,谁又会照拂诸位的亲人?数年,数十年后,谁有知道诸位的忠心?”
魏军众将知道,韩国队战死的军人待遇可是颇高的,至少,战死军人的家人是衣食无忧的。而且,一些忠心耿耿的烈士更是被树碑记传。韩国又奖励军功,只要杀敌勇敢,成为低级的贵族不在话下。哪里像魏国,无条件征召入伍,基本上没有什么军功。想要军功,也要争得过头顶上的上司才行!
韩军使者见火候差不多了,爆了一个猛料,道:“如今,我们韩王发兵三十万讨伐魏国。丹水以南,鸿沟以西的魏国城邑皆被我们韩国攻克。数万舟师正顺流而下,用不了多久,大梁就会被我们韩国大军包围。到时候,我们筑堤蓄水,水淹大梁。诸位要么陪魏王殉葬,要么弃暗投明,立不世功勋!是生是死,是荣是辱,皆在诸位一念之间!”
“可是!”有人被说动了,有人却还是犹豫,望向卫庆,希望卫庆下决定。卫庆没有说话,却也没有阻止众人语气的松动。其动摇之意显而易见!
“卫将军!若是你肯率军投降,韩王会封你为子爵!只要再后续战事中略有功劳,封侯指日可待啊!”韩军使者一脸蛊惑地说道。
众人也是纷纷看向卫庆,等着他下最后的决定!(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五十五章 抢占渡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各位书友,新年快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ps一小句,明天是鄙人的生日,的生日送祝福都是免费的,主要是比拼下人气。在更新的页面上面有一行,大家送一下呗!谁送谁发财哈哈!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卫庆自然知道,凭借手下不足五万并且失去斗志的士卒,和简陋的营寨,顽抗只有死路一条。但魏王的知遇之恩摆在那里,卫庆又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一时之间为难起来。
大帐内所有的人都是屏气凝神,谁都知道,卫庆接下来的话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是战,是降,是生,是死,皆在卫庆一念之间。韩军使者虽然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但内心也是惴惴不安。如果卫庆执拗地要为魏国陪葬,那韩国也只能忍痛消灭这四万七千人的大军。
韩国之所以想以最小的代价灭掉魏国,也是不愿意消耗太多的元气。如果魏国每个城邑的守将都是誓死不降,韩国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座座被毁坏的城邑。一个失去了大半青壮只剩下老弱妇孺的魏国绝不是韩国想要的,韩国想要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魏国。
卫庆长叹了口气,终于折服于现实,疲惫不堪地说道:“韩国可不可以保证,本将投降后,韩国不约束本将手下的士卒。他们若是想要回家,韩国不阻拦;若是想加入韩军,韩国也一视同仁?”
韩军使者郑重地点了点头,答应道:“这是自然!愿意归乡回家的,我们会发放路费。愿意接受整编的,我们一视同仁。不过,眼下是战时。在大梁没有攻克前,只能委屈诸位约束好大军,滞留在林县了。”
卫庆和诸多校尉对视了一眼。韩国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毕竟手下的士兵若是此时归乡的话,还要被征召。不如老老实实地呆在林县,等着这场战事结束。魏国的精锐之兵全在大梁了,其他城邑守备是多么空虚,卫庆知道的一清二楚。只要韩军可以攻克大梁,魏国也就国灭了。
“好,请回去禀报你们的主将,我们愿意投降!半个时辰后,我们开营寨。希望你们不会食言!”卫庆有些悲凉地说道。
韩军使者郑重地作了一揖。满怀感激地说道:“将军!你的一个决定挽救了数万个家庭!这天下,死的人够多了!我会把将军的话如实转告王上!”
“韩王是主将?”卫庆讶然失声道。
韩军使者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灭魏这等大事,我们王上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先告辞了!”
半个时辰后,魏军果然按照许诺打开了营寨的大门,一列列魏军垂头丧气地赤手空拳走了出来。前来接受投降的韩军表现地也很是客气,并没有刁难魏国降兵。一切有条不紊,井井有序。
韩王不顾众将的反对,兴趣盎然地前来参加接受魏军的投降。这也是韩王深思熟虑的计较,韩王想要借此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顺韩国者昌,逆韩国者亡。卫庆乃魏国的郎中令,地位尊崇。韩王可以大度地接受卫庆的投降并重用,说明韩国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败军之将,冒犯天威,特向王上谢罪!”卫庆单膝跪地,低垂着头,双手把自己的佩剑高举着,将姿态摆的很低很低。
谨慎起见,李牧代韩王接过卫庆的佩剑。转交给韩王。韩王这才说道:“将军快快请起!寡人早就听闻将军智勇双全,却一直不曾有缘见面。将军今日之败。非战之罪,非魏国士卒不效死。非将军不智,乃是天意。即便是孙子、吴起代替将军领兵,也不过是一败而已。将军却能牺牲个人的荣辱,换取数万个家庭的完整,寡人钦佩地很。说起来,寡人很是惭愧啊!以五倍之兵包围将军,胜之不武啊!”
对于韩王自降身份,给自己台阶下,卫庆心里泛起一抹苦涩。古往今来,也就韩王一人会如此重视一个投降变节的臣子吧!换做是魏王面对自己,最多也就是一上来以重利诱惑自己,甚至把自己晾几天再召见。
“臣愧不敢当!”卫庆惭愧地说道。
“将军谦虚了!寡人有个想法,想替将军做决定!”韩王斟酌着自己的语言。
“王上只需下令即可,臣万万不会反对!”笑话,卫庆可是知道自己的身份。若是敢拒不从命,涵养再好的韩王也会恼羞成怒吧!卫庆可不愿意惹恼韩王,拿现在已经手无尺寸之兵的手下士卒的性命开玩笑。
韩王笑了,摆了摆手,阻止了就要下跪表忠心的卫庆,道:“魏王的性子我是知道的!虽然将军是为了数万百姓而牺牲自己的声誉投降,但将军投降的事情,一旦为魏王所知,魏王盛怒之下难免株连无辜。将军在大梁的家人难免受到牵连,受无妄之灾!将军麾下也有不少人的家属在大梁吧!不如这样可好,寡人对外宣传将军已经战死,渡河过来的五万魏军一番死战后,已经全军覆没!这样,魏王就不会为难你们在大梁的家人!等我们韩国攻克大梁,将军也可以和家人团聚了!至于这段时间,只能委屈将军隐姓埋名留在这里了。当然,只要将军愿意,也可以四处走走。毕竟,寡人的韩国也算很大,有意思的东西还是很多!说不定还能让将军受益匪浅呢!”
卫庆知道,韩王这是想要自己避嫌,免得面对旧主为难。毕竟,投降已经算是背叛了,再倒戈一击的话,就太没有节操了!更关键的是,自己若是出现在大梁城下,很有可能会被魏国看出来,到时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臣,多谢王上体恤!”卫庆对韩王的体贴感动万分,投降的耻辱感暂时放在了一边。
韩王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笑吟吟地说道:“寡人也是有私心的!将军这段时间可以去军学院参观一下。韩国的军队和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到时,寡人派将军为寡人开疆扩土的时候。可别让手底下的校尉不服气啊!”
“喏!”卫庆双手一抱拳,恭敬地答应了下来。
一日后。大梁上游的丹水之上,浩浩荡荡的韩国舟师遮天蔽地,连绵数十里,占据了大半个丹水河面。其众虽多,但却井然有序,鸦雀无声。任谁都看出来,韩国的舟师绝对不是来魏国郊游的。粗略统计,至少有两万韩国舟师顺流而下。直奔大梁而去。韩国这么大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渡口的魏国守军。
距离韩国舟师最近的渡口乃是西塘渡口,魏国在此有两万五千人的驻军。西塘渡口往下游五十里,即是大梁。附近十五里处,更是有五万魏军驻扎的行营。韩国舟师的到来显然让魏国一阵恐慌,韩军不是撤退了吗,怎么韩军的步卒刚刚撤退,韩国的舟师又来了?!
西塘渡口的魏军守将一方面令人向十五里外的魏军大营求援,飞报大梁让魏王知晓,另一方面则是令人匆忙准备投石机、攻城弩等一干器械。准备将这支来犯的韩国舟师拦腰截断。
只是,西塘渡口的魏军守将还不知晓,他所寄希望的援军已经土崩瓦解了。两个时辰前。虎贲营在黎明破晓时分,突袭了五万魏军驻扎的行营。猝不及防的魏军在牺牲了上万人后,终于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但面对韩军异常锋利的武器,魏军生出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手中的青铜剑像是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碰撞不超过三次,魏军手中的武器必然断裂。很多魏军就是不明不白地死在韩军的手下,不能瞑目。
很多魏军以为自己对面的韩军使了妖法,当即溃不成军。唯一还能鼓足勇气一战的魏军还不到两万人。面对虎贲营配合娴熟的三五人小阵,伤亡越来越大的魏军也失去了最后的勇气。仓皇逃窜。
当西塘渡口的求援使者赶到大营的时候,大营已然被虎贲营占据。朱亥令人射杀了见势不妙想要逃跑的求援使者。然后大摇大摆地带领虎贲营杀向西塘渡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