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魏王脸色瞬时变得苍白,原来,韩军一直就想要水淹大梁。什么明日撤兵,根本就不是因为韩国想要放过魏国,而是韩国怕大水冲走了自己的军队吧!好歹毒的计策!枉自己还以为韩王仁义,会顾忌水淹的影响,不会涂炭百姓。如今看来,韩国也如同秦国一般,为了达成目的,减小损失,而不择手段。
“司农何在?”魏王不得不开始考虑,如果韩军水淹大梁城,大梁又能坚持多久。
“臣在!”司农李高随即出列。
“寡人问你,韩军一旦水淹大梁,大梁可有城破的风险?”魏王死盯着李高,试图想要看出李高有没有说谎。
李高擦了把冷汗,诚惶诚恐地说道:“启禀王上,大梁城墙是由夯土制城,这夯土,最禁不起水泡。依照臣的预计,最多三个月,大梁城墙必定坍塌!”
“三个月!”魏王喃喃地说道。
三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齐国派出援兵吧!只是,韩军水淹大梁之后,大梁方圆百里必定成为泽国,而大梁城内也会遍布积水。城内有精兵十二万,却是只能待在房顶,城内有可供三十万人实用三年的粮草,可惜全都会在水下。这种局势下,大梁的所有希望只能放在信陵君手中的大军和齐国的援兵身上。
“王上!韩军如此歹毒。请王上速从密道离开大梁!以免韩军水淹大梁后,密道坍塌。”立即有大臣向魏王进言。
大梁城在兴建之初,魏国就考虑到他日有乱臣谋反和他国围攻大梁的情况发生。当时的国君魏惠王花费重金。命人秘密修建了一条由王宫直通大梁城外的密道,这件事。也只有魏国历代最核心的臣子知道。但只有每代魏王才知道,密道有多长,出入口在在那里。
话音未落,立即有人出言反对道:“臣反对,王上一旦出走,大梁必定军心涣散,不堪一击。如今大梁外有信陵君大军策应,内有二十万军民同舟共济。只要我们坚持一个月,齐国的援兵就能抵达大梁。到时,大梁便能转危为安。”
“不妥!不妥!方才李司农说,大梁城墙遭水浸泡,最多不过三月便会坍塌。信陵君麾下皆是老弱残兵,如今魏国精锐尽在大梁,大梁真正能够依仗的只有齐国的援兵。依照齐国的国力,又要多久才能击败韩国的三十万大军呢?三个月的时间绝对不够用。三个月后,大梁城破,又该如何护卫王上的安全?”老成持重的大臣连连摇头。
任谁都清楚。眼下大梁的形势极度糟糕,韩军是明摆着要水淹大梁城了,可天下诸国只有齐国愿意出兵救援。齐襄王尚未下葬。魏国也确定齐国的援兵会什么时候到达,到达后又是否能击败韩军。想要保住大梁城,除了齐国的援军可以及时抵达并击败韩军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韩军放弃水攻的念头。这样,大梁城内的十二万魏军精锐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合信陵君、齐国之力,万无一失地击败韩军!
只是,按照斥候的情报和韩国明日就撤兵的允诺,很有可能。韩军明天就会水淹大梁!所以,魏国能够利用的也只有这段时间了!魏国必须迅速做出决定。是赌一把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齐国身上,还是早作谋划。弃车保帅,让魏王先安然从大梁的漩涡之中抽身,亦或者让韩军无法用水淹。但看起来,似乎最后一个想法无法实现。
魏王当然爱惜自己的小命,只是,逃出大梁城也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大梁城内好歹有十二万魏国最精锐的士卒,但大梁城外,除了信陵君手下尚未集结起来的老弱残兵,就再无一支精锐。魏国如今只剩下两个半郡,一旦让韩国知晓了自己没在大梁,韩国必定调集大军来追捕自己。到时,自己除了避难齐国,再无他选。哪里像赵国,当初庞涓率领十万魏武卒包围邯郸的时候,赵王也是从密道中逃走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庞涓在拿下邯郸后,无法拿赵王来要挟赵国。只是那个时候,赵国尚有五个郡的土地,北方更是有一支边防精锐,赵王除了坏了名声外,没有别的影响!
所以魏王在听到有大臣游说自己从大梁逃走后,就暗自否定了。没有人比魏王更清楚,这密道在设计的起初,就是为魏国最重要的人如魏王、魏王后、魏太子逃跑准备的。虽然密道很长,但宽度有限,宽度有限则意味着魏王在逃走的时候,不可能带上多少精锐的侍卫。
在大殿内群臣分成两拨,争吵不休的时候,上大夫段干崇却一直皱着眉,苦思破局之策。韩军想要水淹大梁,一定是因为拿龟缩在大梁城内的魏军没有什么好办法。到底如何才能让韩军放弃水淹之计呢?投降自然是不可能了!站在韩军的角度,一定以为魏军畏怯不敢出战,又顾忌伤亡,干脆不顾名声水淹大梁。但如果魏军出城和韩军堂堂正正的野战呢?这样,既让韩军看到取胜的希望,又可以和韩军混在一起,让上游的韩军顾忌,不敢决堤放水!虽然如此一来,魏军的伤亡必然就大了!但总好过坐以待毙!说不定,韩军猝不及防之下,还能损失不少兵马呢!到时士气高涨的魏军也能更好地坚守大梁!
想到做到,段干崇环顾了大殿内的群臣一眼,待群臣注意到自己以后,不慌不忙地向魏王深深作了一揖,款款说道:“王上!臣有一计,可延缓韩军水淹大梁之计!”
“爱卿速速道来!”愁眉苦脸的魏王一听可以延缓韩军,当即大喜。如今,魏国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怕是韩军延缓个三五天水淹大梁,自己也能做更多的准备。比如把粮草运到高处,制造木筏,堵塞城门,等等!
“韩军之所以想要水淹大梁,无非是因为我们避战不出,韩军拿坚固的大梁没有办法!臣以为,王上只需派兵出战,将东门、南门意欲撤围的韩军困住,韩军必定忌惮,不会用水。”段干崇道出了自己的主意。
魏王听后苦涩一笑,说道:“爱卿!韩军在东门有八万大军,在南门亦有七万大军,可大梁城内的魏军总共才十二万。若是我们出城攻打韩军,去的人少了,白白损失,去的人多了,又会被韩军困住。到时候,其他城门的韩军赶过来,还不把出城的大军给围歼掉?到时候,大梁防备空虚,又该如何是好?!”
“是啊!是啊!韩军虎狼之兵,我们魏军难以战胜啊!”大臣甲说道。
大臣乙也是附议,“何止难以战胜,分明就是必败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所有的人都看向段干崇,希望他给出这么做的理由。韩军不可战胜的念头已经植入到每个大梁人的心中,段干崇不可能不知道城外有三十万韩军!还是韩王亲自率领的,御史大夫范睢、卫尉李牧、郎中令蒙骜辅助的三十万韩军!
段干崇长叹了口气,说道:“诸位认为韩军不可战胜?”
魏国君臣面面相觑,如果韩军可以战胜,十二万魏军精锐还用龟缩在大梁城内吗?这不是废话吗?!
段干崇自顾自地说道,“是啊!我们不过十二万大军,韩军却有三十万,加上韩军屡战屡胜,士气正旺,怎么看,我们都打不过韩军!韩军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所以,我们魏军龟缩在大梁城内,他们觉得很正常!如果我们出战,反而不正常了,对不对?!”
“但是”,段干崇语气一转,蛊惑地说道:“如果我们趁其不备,主动出击呢?!尤其是韩军撤退在即的时候。韩军一定想不到,龟缩在大梁拒不出战的我们居然如此大胆,攻打他们!”
“大梁守,你手下的斥候有没有被韩军发现?”
大梁守一愣,下意识地说道:“外面大雨滂沱,十步外看不到人影。臣手下的斥候绝对没有被韩军发现!”
段干崇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魏王说道:“王上!你也听到了大梁守的话了!韩军绝对不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他们要水淹大梁的计划了!所以,城外的韩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攻打他们!如今连番暴雨,韩军倚重的弩箭已经不足为虑。我们只需派出一支精锐,借着暴雨的掩盖,一定可以杀入韩军大营。攻其不备,战无不克啊!否则,一旦韩军成功撤退,韩军必定水淹大梁!请王上三思!”(未完待续)
ps:第一更!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六十六章 败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出城袭营?魏王仔细思量段干崇提出的这个大胆计划!发现的确如段干崇所说,这些时日的对峙,魏军从来没有出城攻打过韩军。加上韩军先入为主的想法,韩军对魏军一定极度藐视。连己方都认为不可能出城袭营,更遑论韩军!如今暴雨如注,视线极差,此时东门、南门的韩军防备应该是最松懈的时候。只要自己同意出兵,一场胜利应该是囊中之物,哪怕是小胜,也足以振奋全军的士气!如果操控得好,也许可以歼灭数万韩军,一扫这些时日的颓势!至于能不能达到段干崇所说的缠住韩军,延缓韩军水淹大梁的目的,就要看袭营的成果了!
魏王最终决定搏一搏,与其束手就擒、坐以待毙,魏王更希望试一下段干崇的计划,成则喜败亦无忧。
“爱卿以为寡人出兵多少袭营合适?”魏王神色肃穆,显然认可了段干崇的大胆计划。
“臣以为,两万足矣!”段干崇轻轻道出了一个数字。
魏王不置可否,转而问向国尉辛,道:“尉爱卿以为呢?”
在晋鄙战死,卫庆大军全军覆没之后,有关军国大事,也只有国尉辛可以为魏王答疑解惑。在段干崇说出的数字没有超过魏王心中的估测后,魏王又征询国尉辛的想法。
国尉辛当然不会拒绝段干崇的提议,持国虽需沉稳,但在敌国绝对的优势面前,魏国也只能另辟蹊径。何况,大雨让天地间朦胧胧一片,魏国袭营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国尉辛微微点了点头,附议道:“臣以为可行!即使韩军戒备森严。大军也能借着雨势退回大梁!不过,臣以为我们最好额外准备三万人的大军以作完全。一旦韩军落败,我们也好趁胜追击。扩大战果!”
魏王这才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寡人心意已决。以尉爱卿为将,立即集结两万大军,攻打南门外的韩营。”
南门外的韩营紧邻鸿沟,相比较其他城门的韩营来说,一旦遇险,只能得到一个方向——即东门的韩军支援。这一点对魏国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换做平时,魏军想要袭营,还需来一出声东击西的戏码。以增大胜利的可能!但如今,大雨省却了这个步骤,魏国也因此能调动更多的军队!
“喏!”群臣齐声应道。
很快,大梁城内的半数魏军开始集结。为了激励士气,魏王开出的重赏,也为被选为敢死队的两万魏军所知晓。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此战不胜,韩军就会水淹大梁。他们的家园、土地将会成为一片泽国!原本因为龟缩城内就感到憋屈的魏军精锐听得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爆发出强烈的战意!这个时代,再没有比财帛、土地更能让人动心的了。在上级军官的宣传下。韩军的目的是来抢他们的粮抢他们的地,魏军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命根子。如今韩军来抢,魏军自然是拼死抵抗了。
瓢泼的大雨很快就把集结完毕的魏军全身浇透,衣着单薄的魏军在寒风暴雨中瑟瑟发抖,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滚烫的。无论是为了荣誉还是利益,身为一名汉子,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大雨中尽情收割敌人的性命。韩军可以来夺取属于魏军的东西,只要韩军有命,只要韩军可以踏过魏军的尸体!
韩军自然没有发现,大梁的南门已经悄悄打开。两万身着最简单蓑衣的魏军正杀奔向自己!因为此时,南门外韩军主将——裨将军宋明正指挥着大军撤兵。
韩王下令撤兵的消息是在今天一早下达的。大梁北方十五里处,一座堤坝已然成形。为了避免大水冲了龙王庙,韩王要求东门和南门外的韩军务必在明日拂晓前撤离。单以南门而言,足足七万大军,要在一天内撤离,放在往常,不过是一件小事。但在这滂沱的大雨中,如何确保大军井然有序地撤离,可是愁怀了裨将军宋明。
在此刻的宋明看来,当兵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连绵的大雨里野外驻军,因为积水会越来越多,鞋子几乎一直是湿的;比这更痛苦的事情就是拔寨退兵,驻军的时候有帐篷当着,脚虽然是湿的,但身子好歹是干的;撤军的时候,身子湿透了不说,还会一不小心就摔倒,搞得一身泥泞。宋明不知道,待和韩王率领的大军合兵一处后,有多少人会着凉,又有多少人会得肺痨。只希望,随军军医煮的那些姜汤可以起到作用吧!
两万魏军就是在这种时刻杀进了韩军大营。毫无防备的韩军直到损失了七八百人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身边来了不速之客。接敌的韩军仓促地拔出了腰间的长剑,狠狠地杀向了蜂拥而来的魏军。但由于人数上的巨大差距,旋即淹没在人山人海般的魏军之中。
一直在牺牲了四五千人后,韩军才集结起一个万人方阵,挡住了魏军的攻势。在这片泥泞不堪的土地上,已经杀红眼的韩、魏两军谁也不肯想让,都想致对方于死地。长戈、短戟、矛、圆盾、剑,各种兵器的碰撞声不绝如缕,两军脚下的土地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闪电映出了双方狰狞的面孔,扭曲地如同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双方不停地挥舞起手中的兵器,刺向自己对面的敌人,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只要没被刺中要害,所有的人都会再次杀向敌人。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廉价至极。没有人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他们只知道,要想活下去,就要杀光对面的敌人。
魏军无疑表现得更加冷酷些,他们的打法完全是以命博命,不闪不躲。他们嘶吼着,叫喊着,前仆后继地杀向韩军。韩军原本沉稳的防线一时之间竟然有被突破的风险!
关键的时刻,韩军人数上的优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虽然原本的七万大军已经有三万先行撤离。南门外的韩军实际上只有四万人。但这四万也不是区区两万魏军可以解决的,尤其是训练有素的韩军从最初的慌乱之中回过神来。如同被羞辱的老虎,韩军用决绝的勇气和自己的鲜血。洗刷着魏军带来的屈辱!在裨将军宋明的指挥下,第二个万人阵从侧面向正在交战的魏军碾压过去。
“将军!前军已经快抵挡不住了!”一旁的亲卫对尉辛着急地说道。
尉辛望着陷入重围的前军。又看了眼雨势。鏖战了一个多时辰,雨越来越小了,直到现在已经变得淅淅沥沥,视野在三天来第一次变得如此清晰。尉辛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面的韩军绝对不超过三万,想来是部分韩军已经先行撤退了!这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魏军主力压上,韩军势必不支。就算东门的韩军赶来增援。泥泞的道路也会大大影响援军的速度!
“立即派人返回大梁禀报王上,韩军主力已经撤退,余下的三万大军可以出发了。”尉辛朝身边的亲卫说道。
“喏!”亲卫领命离开。
“全军都有,立即增援前军!凡是畏敌不前,临阵脱逃者,杀无赦!杀敌立功者,王上重重有赏!”
尉辛手中仅有的五千大军在尉辛的一声号令下,冲向了苦苦支撑的前军。原本还在勉力支撑的前军陡然间得到援助,士气大增,拼了命地想要和尉辛的中军汇合。宋明哪里会让魏军如意。在令旗的指挥下,韩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将五千魏军重新分割包围开来。只是。尉辛选取的时机很是巧妙,虽然表面看起来,韩军依然占据上风,但实际上,以逸待劳的五千魏军给韩军造成了许多的困扰。在战场的局部,魏军甚至占据了些许的优势。
魏王心里早有预料,在尉辛带领两万魏军出城袭营的那一刻起,韩、魏两国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摆到了明面上。两国正式撕开假惺惺的面皮,就此决裂。只是雨势突然变小。让魏王觉得很是意外。
站在城头上的魏王望着激战正酣的韩魏两方,估摸着双方的胜负。魏军的悍勇和顽强让魏王很是感动。魏王甚至涌起若是有三十万如此精锐的士卒,城外的三十万韩军根本不足为虑。魏国甚至可以俘虏韩王的念头。但不可否认,魏军目前只是在尉辛的带领下,不怎么落在下风而已。在城外栉风沐雨的韩军空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营养或者说体力上跟不上,迟迟不能把优势转化为胜利。魏王明白,是到了派出第二波援军的时候了。只要第二波援军到达战场,魏国这次就赢定了。
裨将军宋明发现自己似乎掉进了一个圈套,自己从未想过,魏军会如此自不量力或者说勇敢,居然冒险冲出大梁,给了自己当头一棒!如果自己麾下的七万大军没有分开,宋明不介意给魏国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但经过半个多月的风雨洗礼,自己麾下的大军可谓疲惫至极,大梁的周边地势,属南门最低,在雨水中浸泡了半个月,再精锐的军队也会变成了一支弱旅。更何况,原本的七万大军,先行离开了三万,又损失了一万三千人,宋明如今可以调用的只有区区两万七千人!宋明清楚,随着雨停,大梁城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大军现在是一支孤军。再谨慎的人也会倾巢而出,派出数万大军围剿自己!这才是自己最大的危机!一个处理不当,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宋明决定不再和眼前数量只有一万初头的魏军纠缠下去,尽管宋明确定,只需再过三个时辰,自己就可以拼着数千人的伤亡,完全吃掉他们!
“撤军!”宋明摆了摆手,脸色铁青地对身后的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一愣,似乎不明白宋明为何在韩军渐渐占据上风的情形下主动撤兵,但还是恭恭敬敬地领命而去。
很快,呜呜的号角响彻这一方雨后初晴的天空。正在和魏军鏖战的韩军一愣,心不甘情不愿地交替掩护着想要后撤。魏军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又怎么会让韩军如愿呢!尉辛令人扯着嗓子吼道:“韩军不行了!大伙一起上啊!”“王上的大军已经出城了,让我们拖住韩军,全歼他们!”
无论韩军撤到哪里,着了魔的魏军如跗骨之俎般紧追不舍!而此时,宋明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支人数在三万以上的魏军正在向这片战场疾驰而来!
“杨治,本将军命你速带两万大军撤退,不得有误!”沉下心来的宋明语气严厉地对副将杨治说道。
“那将军你?”杨治显然有些不明白宋明的命令。
宋明惨然一笑,语气却是不容置疑地说道:“本将军自然留下来断后!”
“将军!让末将来断后!将军先退!”杨治显然知道断后的巨大危险,战到现在,原本的四万韩军只剩下两万五千人,宋明要自己带走两万,那宋明手下只有五千人用来断后!
如果是休整完毕、装备齐全的五千韩军,自然可以抵挡还剩下七千兵力的魏军,哪怕是面对三万后续追兵,只要有营寨或者山坡之类的作为依托,杨治也相信韩军可以坚守甚久。但眼下韩军在风雨中消耗了许多的元气,又和两万魏军比拼了许多体力,脚下是泥泞不堪的土地,韩军赖以倚重的弩箭失去了作用。而对方呢,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精锐。韩军除了斗志,除了意志,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了!
“这里是本将军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执行命令!”宋明瞪着眼睛,吼道。
“将军!”杨治还想争取!
“违抗军令者,杀无赦!”宋明的话语里包含着一股杀意。
杨治咬了咬牙,最终应承下来,“末将遵命!”说完,竟然头也不回地走了。(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六十七章 计中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希望总是在人最绝望的时候到来。当虎贲营的军旗出现在十里外的山丘之上,一种感动的情怀在五千断后的韩军心中涌动。裨将军宋明原本抱着必死的觉悟,可惜,韩王没有让他如愿。
就大梁四周的地势而言,当属南门最低,因此积水最是严重。韩王当然了解宋明麾下士卒的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韩王就要很是体贴地撤走南门外的大军,慈不掌兵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妇人之仁。在这种动辄灭国的大战中,谁心慈手软,谁就输定了。
韩王一开始就清楚,水淹是上策也是下策。减小损失的同时,也会给大梁一带带来沉重的打击。原本的沃土沦为泽国,十几万人受灾,家破人亡。对韩国一直想要维持的仁义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所以,水淹之计只是韩王的备选。韩国在兵围大梁之前就已经警告过魏国,魏国若是忤逆韩国,韩国一定会用水淹之计。按兵不动二十日,不过是加深魏国的这番印象。当然,魏军斥候看到的堤坝确实存在,但堤坝既可以用来蓄水泄洪,也可以用来挡水,就看怎么使用。
在韩国君臣商议出来的计划中,魏国如果大胆,也许会冒险出城攻打韩军,这样有一定的概率阻止韩军水淹之计。对魏国来说,再不济也能打几场胜仗,振奋下士气。当然,如果魏国吓破了胆子,韩军也只能尝试能不能像攻打南郑一样,挖一条地道,直通城门。不过,在得知齐国允诺会出兵救援魏国,韩王却是以为。魏国多半会出城与韩军一战!
就好比魏国庞涓领兵十万攻打新郑一般,韩国向齐国求援,在得到齐国出兵的承诺后。韩军与魏军五战五败,耗干了全国的精锐之兵。而齐国在魏国伤亡不菲后。才不疾不徐地出兵攻打魏国。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王把虎贲营调到大梁的东南角,将羽林军调到东北角,以策完全。为了保证消息不会泄露出去,韩王甚至连驻守东门、南门的裨将军都没有通知。
庆幸的是,魏国果真如韩国君臣预料的那般,派兵出城攻打韩军。韩国大费苦心的周折也没有白费。这一次,依然是魏军违约在前。韩军站在了道义上的制高点,哪怕是用水淹之计,也能让其他诸侯国无话可说。
望着愈来愈近的韩军,尉辛犹豫起来。尉辛自然可以看出,刚刚离开的两万韩军去而复返,而且还多出来七八千虎贲营的士卒。可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韩军!难道韩军就如此笃定,多出来七八千虎贲营的士卒,韩军就能稳赢?!尉辛在刚刚的交战中已经察觉出来,眼下正在和己方交战的五千韩军勇则勇矣。却力气不足,完全是凭借娴熟的配合和己方周旋!这也从侧面证明,韩军在半个月的雨季中。吃了许多苦头,韩军的身体状态完全不在最好的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