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速度论者强调轻防护,初一听来,似乎是谬论。因为密集的箭雨是所有轻步兵的梦魇。而在战场上,一场战争最开始的对决往往就是在弓箭手和轻步兵之间上演。轻步兵防护如果再弱小一点,伤亡率足以令各国抓狂。
但在速度论者看来。只有防护降低到最低,负重才能最低。速度才能最快!要知道,敌人的弓箭手再多,弓箭的射程决定了弓箭手的杀伤范围,只要轻步兵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方的弓箭手,弓箭手也就失去了作用。因为弓箭手弯弓放箭的时间足够一个训练娴熟的轻步兵杀死弓箭手三次!当然,如果弓箭手们全都精于近战,随时可以化身成为轻步兵,那是例外!战场上讲究的是分工合作。战时为兵平时为农的制度决定了各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操练士卒,是成为弓箭手还是轻步兵,只能二选一。如果经历一场场的厮杀还能活下来,自然就是百战精锐了!这也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熟悉自己的职责,听从长官的指挥,是战场上的保命不二法则!
最后一种论调就是均衡论,既然轻步兵没有重装士卒的防护,也没有骑兵的速度,不如结成鱼鳞阵。以盾牌手高举的盾牌为防护,不留一丝缝隙,迅速靠近敌方弓箭手。而不是极速。
如果韩军没有令齐军胆战心惊的投石机,田蚡很愿意采取折衷的手段,以鱼鳞阵锥形突击的方式攻打韩军营寨,但一下子造成五千人伤亡的投石机着实吓坏了齐军。虽然每个人在踏上战场的时候都有了死亡的准备,但死法还有区别,而且区别甚大!没有人愿意自己被石块咋的脑浆迸裂或者完全认不出样貌,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死法的话,相信齐军更愿意被韩军的箭矢射死。
所以,田蚡指挥着手下的千人将们将奔跑的阵型散得很开。每个人都是用尽了吃奶的劲往前冲,有了腾转挪移的空间。伤亡率可以降下来不少。当然,韩军的箭雨和石雨都是密集发射的。总有一片区域闪无可闪,避无可避,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听天由命!
从距离韩军营寨不过三里的地方发动冲锋到抵达韩军营寨门口,齐军用时只不过短短的两百秒,但就在这盏茶的功夫,齐军伤亡了超过三千人,不少身负重伤的齐军以各种扭曲的姿势躺在这片战场上,呻吟着,哀嚎着,没有人会去救援他们,即使韩军如今把主要的目标都对准了近在咫尺的的六千多齐军,此时救援不会被韩军弓箭手射杀。
因为所有的人都清楚,齐军没有那么多的医药救治重伤的士卒,而且,即使救了,也很难救回来。在战场上,重伤往往意味着死亡,如果念袍泽之谊,也许会给对方一个痛快!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重伤员往往会在战场上慢慢等待死亡的降临,一些没有伤到要害的,甚至可以熬过一夜,但这个时候,活得越久,越是痛苦,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就是弃子。反倒是那些轻伤员,尤其是可以重返战场上的轻伤员士卒,在各国看来,才是宝贵的财富。不过,伤口的感染往往可以夺走许多伤员的性命,能够活下来的,都需要一点点运气。
田蚡的运气不错,或者说,他的地位挽救了他。在这短短的两百秒,有三名士卒为了救他而殒命,但田蚡却没有一点时间用来慨叹或者伤感。他只知道,自己率领六千多士卒已经杀到韩军眼前;他只看到,韩军弓箭手仓促后撤,再无之前的从容不迫!前面的牺牲终究有了回报,能不能不让三千多士卒白白牺牲,全取决于接下来的战斗。
田蚡没有退路,自己大意之下已经败了一次。虽然他肯定,换做是他人也会是大败,但这不是逃脱责任的理由。丞相给了自己机会,自己能不能把握就在于自己!成了,自己重新做自己的偏将军,败了,也许就安安稳稳做一个校尉,甚至千人将百人将也有可能!
六千多齐军也没有退路,因为只要他们没有攻破韩军营寨,韩军弓箭手的威胁就依旧在。如果就这么空手而归,没有人敢肯定,自己还会再次好运,在韩军弓箭手放出的箭雨中存活下来。何况。丞相许诺了重赏,自己这一次不拿走,下一次。也许就轮到别人。齐国的军功赏赐可远远没有秦、韩国优渥,好不容易碰上了。谁又肯错过呢?!
韩军更没有退路,兵败就会战死,这些嗷嗷叫的齐军是来取自己性命的,而不是和自己谈天说地的。放他们进来,营寨的缺口就补不上了。虽然韩军英勇善战,但架不住齐军有二十万,何况,在齐军的身后。还有更加悍勇的赵军。韩军接到的命令就是死守,只要还活着一人,就不能让营寨轻易落入到敌军手中。
没有人愿意死,但凡有活着的机会,谁又会放弃呢?!但是有人想要自己死,想要用自己的性命来获取军功,韩军当然不答应!既然不想死,那就让入侵的齐军死去吧!
所以甫一开始,双方就没有任何试探,直接进入白热化。原本素未平生的两伙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如同生死大敌一般杀了起来!即使前些年,韩军一直和齐军交好。即使前些年,双方可能还在同一座屋檐下避过雨,在同一家客栈住过店,但如今,但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分出一个胜负,分出一个生死。
韩军三五人一组,利用数量上的优势绞杀着源源不断而来的齐军,齐军也许是被激起了血气。或者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也是毫不示弱地针锋相对!鲜血很快染红了大地。皑皑的白雪早已没了踪影,脚下的土地也变得泥泞。但这丝毫并不影响双方的斗志。
杀到最后,韩军都麻木了,但齐军的悍勇还是给韩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韩军可以杀死齐军,但许多齐军临死前都不忘拉一个韩军垫背,齐军完全是以命博命,咬牙坚持。面对这样的敌人,往常的训练都失去了作用。比如说你去刺齐军的肩膀,正常情况齐军会躲闪,旁边的袍泽正好可以一剑削去对方的头颅,但齐军偏偏不闪不躲,而是用一条肩膀换取你的一条大腿;或者你去刺齐军的心窝,齐军不闪不躲,也是刺你的心窝,纵使他慢你半拍,也会凭借巨大的惯性,成功杀掉你!
后胜紧盯着胶着的战局,却没有任何指示。谁都知道,前面的齐军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数量、质量上,都不如对面的韩军,这么杀下去,出击的一万齐军只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一旁的副将几次暗示后胜,可以派遣后续援军了。但后胜却是不闻不顾,而是望着战场愣神。
就在副将以为后胜想要用韩军借刀杀人,除掉田蚡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后胜下令投入两万大军,增援田蚡部。副将顿时大喜,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看着己方的士卒被敌人一步步围歼呢!何况,田蚡已经率领麾下的士卒站稳了脚跟,这个时候,前去增援,肯定是稳稳的军功!
隆隆的战鼓再次响起,这个声音在田蚡耳中,在田蚡麾下的士卒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这意味着身后的方向终于赶来了援军!虽然齐军越来越少,但依然有超过四千人,坚持到援军抵达不成问题。田蚡知道,自己可以官复原职了!即使自己和援军败退,也是没功劳有苦劳,丞相终究是一个念旧的人!
似乎发现齐军出动了大批援军,正在和齐军接战的韩军显得有些慌张;又似乎是知道援军在即,参与的齐军士气大振,一时之间,原本处在下风的齐军竟然隐隐和数量占据优势的韩军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两万赶来增援的齐军故技重施,以最快的速度分批越过了韩军的“石雨”和“箭雨”,但也付出了超过五千人的伤亡代价。虽然有些心疼,但齐军上下估摸着韩军应该没有多余的石块了!毕竟,韩军营寨需要防守四面,齐军认准了西面来攻打,韩军总要顾忌齐军声东击西的伎俩!
前前后后一万三千多人丧命在韩军的“石雨”和“箭雨”之下,换来的是接近两万齐军和韩军厮杀在一起,后胜觉得很值得!
随着一万五千齐军生力军的加入,韩军的压力陡增,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韩军在坚守了半个时辰后,仓皇败退!后胜大喜,马上带领大军紧追不舍,想要一举攻克韩军营寨!但事情没有如后胜的意,没有如齐军的意,紧追了五里后,齐军猝然发现,刚才自己突破的不过是韩军最外围的防线而已!想来方才韩军之所以坚守不退,是要转移投石机这样的器械。
为什么齐军会断定眼前的才是韩军最为核心的营寨?那是因为闪着寒光的拒马一眼望不到边际,中军大旗赫然屹立在一座山丘上,俯瞰着周边,更重要的是,从齐军所在的角度仰望可以看到韩军营寨的全貌,一小片一小片的区域拱卫着醒目的中军,而不是方才那样旌旗林立,看不到虚实!
齐军只不过片刻的惊讶后很快就是后悔不跌,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距离韩军营寨实在是太近了。或许是过多的旗帜遮住了齐军的视线,或许是追敌心切无暇抬头,总之,当齐军走出韩军设下的旌旗阵的时候,距离韩军营寨不过两里的距离!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韩军投石机的投射范围是三里,床弩(汉弩)的投射范围是两里,尤其是后者,不但可以投射粗过长枪的特制弩箭,还可以将数十只半人高的弩箭一起投射,堪称轻步兵的噩梦。
齐军就享受了这样的豪华待遇,数十架投石机和汉弩联合发威,天地都为之变色,齐军哭爹喊娘,只恨自己少生了两条腿,掉头就跑。这个时候,什么功名利禄都是浮云,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韩军显然对齐军“盛情挽留”,追击过来的一万七千名齐军,最终活着回去的,不过堪堪八千人!
等后胜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是满地的尸体,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他居然无法控制地昏厥过去!副将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敢恋战,仓促收兵回营!(终于ok了)(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四十七章 同心协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出差回来的比较晚,让大家久等了,今天更新两千字吧,明天万更!
后胜悲愤交加,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居然昏厥了过去!齐军原本就被吓破了胆,一看自家的主将都昏了过去,自然仓皇西逃。
韩军又怎么会放弃如此好的扩大战果机会!五千精骑一路追杀,直到齐军副将田寅带领援军前来接应,加上韩军忌惮赵军可能趁势攻营,才收兵返回。
是日,齐军前后投入八万大军,伤亡超过三万,却只是攻破了韩军最外围的营寨。虽然后胜很快醒转过来,并且在副将田寅的建议下巡视军营,试图安抚军心士气,但这场惨败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漂浮在齐军头上,绝不是短时间可以消散的!
廉颇听到这个消息后,既惊又喜又有些兔死狐悲,称得上是五味杂陈!廉颇惊的是韩军居然可以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喜的是齐军折了这么多兵马,以后赵军在后续行动中的发言权将提高很多,至少不会出现齐军阳奉阴违的现象。有利于两国齐心协力地经略东郡!至于兔死狐悲,则是暗自侥幸,如果攻打营寨的是赵军,怕也会中了韩军的诡计!
自己没有提前告知齐军,韩军有超远射程超大威力的投石机和弩箭固然是齐军战败的一个原因,但齐军损失如此惨重,齐军的指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求胜心切的齐军中了韩军诱敌深入的诡计,又能怪谁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齐军大获全胜,必定更加跋扈,自己又如何指使地动齐军?!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吗?!所以,廉颇心中的伤感只是一晃而过。开始分析起如何利用齐军战败的时机!
廉颇清楚,齐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实际上这两个月来在和韩军零零散散的战斗中也损失了上万兵马。出发时只有十九万。如今折损了三万多,真正拥有一战之力的也就十五万多一些。考虑到齐军久疏战阵,真实战力也就是和十万赵军战力相当。廉颇坚信,如果此时齐、赵两国为敌,自己完全可以全歼后胜率领的齐国大军,哪怕对方比自己的大军多出五万。
削弱齐军不过是手段,廉颇真正的目的在于驱使齐军全心全意跟随赵军一起经略东郡,而平阳作为东郡门户,自然是要何尽快拿下。这不止是为了防止韩国援军抵达。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毕竟,一个联军主将的威信除了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剩下的就是指挥能力。既然齐军的实力已经屈居赵军之下,自己剩下的就是带领联军打一场大胜,立威的同时也挽救齐军低迷的士气。
赵军虽然悍勇,但东郡、砀郡有超过三十万韩军,这绝不是区区十万赵军可以对付的!即使十五万齐军拼死效力,双方的胜负也不过是五五分。齐、赵联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韩军主力没有发现东郡事变前,尽快重创东郡的韩军。取得数量、战略上的优势!只要消灭十万韩军,剩下的仗就好打了!
所以,廉颇只带着几名亲随前去拜见后胜。之所以不带将领,也是顾忌后胜的颜面,毕竟,此次大败,后胜应该是羞于见人的。
面对廉颇的求见,后胜本来是要称病不出的,要知道,就在昨天,自己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要拿下韩军营寨。全歼五万韩军。结果呢,仅仅一天的时间。齐军付出了三万五千人的伤亡,却是连韩军最核心的营寨都没有摸到。给韩军造成的伤亡也不过区区四五千人!这简直就是*裸的打脸。对做到一国丞相的人来说,简直比杀了自己还难受!只不过,后胜却没有自杀的勇气。
副将田寅建议后胜见一下廉颇,毕竟,廉颇是山东六国的名将,齐军士气眼下低迷,但终究还要攻打韩军营寨的,说不定可以让廉颇帮忙出谋划策。只要赵军肯佯攻韩军营寨,齐军攻打韩营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就连廉颇不也是打过败仗吗?!如今齐军、赵军是同坐一条船,赵军是不会落井下石的,否则,赵军就需要单独面对数十万韩军。
后胜听到这样的劝说后,才决定接见廉颇。事实也正如田寅预料的那样,廉颇没有讽刺齐军的战败,而是很体贴地询问,攻打韩军营寨要不要赵军分担一些,齐军营寨内的医师是否足够,药草是否齐全。一起诅咒了韩军的阴险和狡诈后,廉颇才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赵军愿意出三万兵马从南方强攻韩军营寨!
初一看来,三万的兵力并不算多,但要知道,赵军也不过堪堪十万大军,而且,因为地势的关系,韩军营寨的南方是一个小山坡,韩军可谓居高临下,赵军佯攻的话,伤亡必然大。由此可知廉颇对齐军的诚意!
后胜沉吟了下,说道:“从南方这一侧怕是不好进攻吧!”
廉颇义正言辞地说道:“如今我们都是为了伐韩,为了复魏而来,自当摒弃前嫌,齐心协力!从南方一侧进攻伤亡是大了一些,但韩军在南方肯定部署的兵力不多,只要我们赵军一鼓作气,有很大的可能冲上去!到时候贵军从西侧或者北侧一起强攻,韩军又如何招架的住呢!拿下平阳城,东郡的韩军主力就算是除去了一多半了!兵围大梁后,魏王再出来振臂高呼,东郡必然不为韩国所有!”
廉颇义正言辞地说道:“如今我们都是为了伐韩,为了复魏而来,自当摒弃前嫌,齐心协力!从南方一侧进攻伤亡是大了一些,但韩军在南方肯定部署的兵力不多,只要我们赵军一鼓作气,有很大的可能冲上去!到时候贵军从西侧或者北侧一起强攻,韩军又如何招架的住呢!拿下平阳城,东郡的韩军主力就算是除去了一多半了!兵围大梁后,魏王再出来振臂高呼,东郡必然不为韩国所有!”(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四十八章 汉中出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就在廉颇、后胜推心置腹,商讨如何尽快攻破平阳城的时候,秦国遇到了新的危机。
危机并不是来源于匈奴,部署在漆县城外的秦军营寨虽然在坚守了三天后被匈奴攻破,但匈奴的损失不可谓不大。足足两万名匈奴骁勇善战的士卒倒在了漆县城外,以至于匈奴单于大发雷霆,下令将一万名秦军的首级摆成了京观。
匈奴威胁漆县守军,若是守军在两个时辰内不肯开门投降,匈奴大军在破城之后,会将全城男女,无论老弱妇幼,杀个鸡犬不留!若是肯投降,赏赐千金,牛马千匹。
秦军自然不会对匈奴的劝降动心,因此,匈奴收到的回应就是秦军把匈奴派出去的使者吊死在漆县城头上,立威示众!
在匈奴单于的一声令下,漆县惨烈的攻防战由此拉开序幕!四万秦军面对十八万凶残的匈奴大军并没有任何怯意,因为胆怯只会死的更快。全城的百姓在得知匈奴破城后将屠戮全城,也是同仇敌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城中的男子,凡是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无论老幼,已经系数编入了军队,随时准备登上城头。
在过去的几天,漆县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匈奴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在某天夜里佯攻东南角,实攻西北角!秦军大意之下,被上千匈奴军登上了城头,最后还是王翦率领亲卫亲自将匈奴大军赶了下去。
在这几天的攻防战中,匈奴损失了两万兵马,秦军战死超过五千人。总的来说,秦军尚有四万兵马(其中五千老弱),匈奴的人数虽四倍于秦军,却因为惨烈的损失而士气低迷下来。漆县称得上是有惊无险!
秦国真正的危险来自韩国。正月十五日,咸阳方面接到陈仓急报,韩国以偏将军乐乘为将。统兵六万,兵出斜褒道。攻打陈仓。
虽然韩军尚未攻占秦国在斜褒道最北端设置的关隘——安平关,陈仓也安然无恙,但凭借安平关里的区区五千守军,又能坚持多久呢?!所以,陈仓县令事从轻缓,调集了一千青壮火速增援关隘的同时,一边迅速飞报咸阳知晓。
几乎在陈仓告急的消息抵达咸阳的同时,子午道北入口的子午关也派人向咸阳示警。有两万韩军在子午关下,意欲攻城。守关的秦军虽有一万,但顾忌两万韩军的身后可能有隐藏的韩军,因此请示咸阳方面如何应对。
收到这两个消息后,秦国差点就乱了套。眼下,匈奴尚且有十六万大军在围攻漆县,秦国正在调动兵马,想要一举击溃匈奴大军。如今,韩国又来凑热闹,至少有八万韩军从汉中出兵。很显然。韩国一定知晓了秦国如今的窘境,好在,韩军尚未没有攻破安平关、子午关。还没有攻进关中,否则,还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呢!
“王上!臣以为当速速调集大军,将韩军赶回汉中!”魏冉当仁不让地说道。
秦王点了点头,承认韩军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匈奴的威胁更大。匈奴兵犯秦国,图谋的不过是利益,在满足了自己的*之后,多半会走。但韩国不同。一旦让他们进入关中,他们肯定会前赴后继把自己亡国灭种。但想要赶走韩军。秦国至少也需要加派五万以上的大军,甚至十万。问题是。秦国的兵力有限,为了应付匈奴,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多出来的兵力哪里去找呢?!
“丞相,关中的军队数量怕是不够啊,为之奈何?”秦王气恼的说道。
“卫尉王翦已经动员了城中的所有百姓,如今兵力尚有四万,而匈奴不过十六万而已!这些天,匈奴虽然在拼命赶制攻城器械,但损失的更多!因此,至少十天内,漆县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王上不如把郎中令所率领的十万大军用于对付入侵的八万韩军!”魏冉打起了麃公麾下十万大军的主意。
原本按照秦国君臣的商议,郎中令麃公马上就要率领十万大军前去驰援漆县,大军所需的粮草已经就位,士卒也刚刚征召完毕!眼看着要出发了,魏冉却是提出令麃公麾下的十万大军更改目标,显然,在魏冉看来,漆县尚可支撑,缓几日出兵也无妨。
谁都清楚,秦国面临着三个方向的威胁,北面漆县的十六万匈奴大军,西面陈仓的六万韩军,南面长安的两万韩军,无论是哪个方向的敌军取得突破,都能搅得秦国寝食难安。秦国在关外虽然屡战屡败,但在许多老秦人的眼中,关中四塞之地,无比安全。即使前些年义渠国趁着关中兵力空虚前来作乱,还不是被白起率领大军剿灭?!如果秦国有五六十万大军话,不用说,完全可以三面作战,而且全都取得大胜。但秦国如今的现实是十万秦军在河东无法抽身,五万远在上郡,一万严守函谷关,一万严守峣关,一万守卫子午关,一万守卫陈仓,五千大散关五千萧关,再除去派去漆县的五万秦军,秦国可以调动兵马居然只有区区十五万!这就是秦国可以征召的而且已经征召的所有士卒!
郎中令麃公麾下的十万大军近乎秦国的全部家当,剩下的五万大军如今集结在咸阳、栎阳这些城邑,以备不时之需。秦国总不能不给自己留一个兵马包围关中平原上的要地!
“臣以为此事不妥!匈奴十六万大军皆是骑兵,如今漆县虽然尚在我们大秦手中。但每过一日,卫尉王翦处的压力就大上三分。若是不能坚守十日,我们秦国的十万大军又未和韩军分出胜负,岂不是让咸阳空虚?!以臣之见,不如火速调集武安君麾下至少五万大军,驰援咸阳!当是时,还是当以击败匈奴为主,死守安平关、子午关为辅!”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少大臣纷纷称是,韩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子午关、安平关都是要塞,韩军想要攻克绝对要花费不少的时日。倒是北面的匈奴,他们携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多,这次兴师动众,显然是有巨大的图谋。越是往后,匈奴肯定越是着急,所谓狗急跳墙,当匈奴孤注一掷全力攻城的时候,谁又能保证漆县还守得住?!
退一万步说,如果匈奴冒险,派遣一支偏师,人数也不多,一万骑兵,足够把空虚的关中平原搅一个天翻地覆!毕竟,匈奴如今没有做是想稳扎稳打,觉得秦国一定在漆县身后的乾县、礼泉县布设了重兵,根本没想过,秦军如今兵力紧张,在两地的守军加起来不过五千多人而已!
调集十万大军,放弃坚固的营寨和韩军野战,将背后露给匈奴,显然是下下策。虽然韩国的威胁更大,但就目前而言,显然匈奴的威胁更大。
1...180181182183184...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