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秦王决定隐忍下去,这是从先王——秦昭王身上学到的。既然韩军攻打潼关、子午关、安平关甚急,那且从王翦、麃公处抽调五万大军,救援三关。剩下的五万,就死守漆县城。和匈奴僵持下去。秦国的粮草虽然不多,但也足够坚持三五月甚至半年,匈奴则不然,等匈奴耗光了粮草,除了撤退就是投降!
丞相魏冉也是同样的看法,毫无疑问。韩国这次打算和秦国拼命!论危险,没有什么国家比韩国还危险!匈奴之前有二十万大军都攻克不了五万大军驻守的漆县,现在不过剩下十万而已,又怎么可能攻克新近补充了五万生力军镇守的漆县的?!从漆县抽调出五万,有选择地往潼关、子午关、安平关增兵。秦国只需坚持下去,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阻止秦国守住三座关隘!
匈奴失去了议和的资格,要么识趣逃跑,秦国暂时放过匈奴一马;要么尽管来攻,秦国随时奉陪!这就是秦王下达给吕不韦的最新命令。
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的王翦被命令率领两万大军,驰援潼关!潼关是三座关隘中最险峻的,却也是韩军攻打最猛烈的,秦王相信。有王翦坐镇,潼关就永远不会被攻克!
只是,好消息往往是和坏消息相伴的!就在秦王刚刚决定结束和匈奴的议和。集结关中最后的兵力死守三关的时候,一个噩耗再次传来。韩国以偏将军韩腾为将,率领十万大军,攻打秦国!
位于峣关、武关之间的秦邑——商县在十万韩军的攻势下,显得不堪一击。商县守军只来得及把韩军进犯的消息告知峣关,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峣关的身后就是蓝田。距离咸阳不过一百三十里,秦国自从丢失武关后。一直在加固峣关的城防,到如今。秦国有足够的自信,论险峻,峣关已经不在潼关、函谷关之下!这也是为何从蓝田到咸阳的四座城邑——杜县、轵道、芷阳、樗里完全不设防的原因!因为秦国相信,咸阳和峣关的大军足以保护这四座城邑的安危!
秦王压根就对商县不做任何的幻想,这座城邑设立的伊始,就是为了给身后的峣关示警,区区三千守军,千余百姓,全部是老弱。能够在韩军的攻势下坚持两个时辰在秦王看来,就已经是奇迹!
峣关有着秦国最为精锐的两万大军,凭借峣关的险峻,秦王自信峣关守军面对十万韩军的攻守,可以坚持一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如果没有漆县之战的话,秦王还会这么想!
只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不善攻城的匈奴居然以损失十万大军的代价,歼灭了五万秦军!要知道,这五万秦军可大都是精锐!双方的兵力损失不是守城常见的1:3或者1:4、1:5,而是1:2,这只能说明,匈奴人连绵不断的攻势,完全打乱了秦军的守城节奏!换而言之,匈奴不按照常理出牌,不计较伤亡,而是疯了似得想要拿下漆县!这才让秦军猝不及防!
论决心,韩国在兵力这么紧张的时刻,动用了四路兵马,合计三十万大军,明确无误地表达了一个决心,那就是不攻入关中誓不罢休,除非秦国主动割地请降!否则,韩国煞费周折地动用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却无功而返,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就如同匈奴人,集结二十万大军,为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利益,否则,为何在攻城的时候前赴后继,毫不计较伤亡?!
论攻城器械,匈奴人有的只是最简单的云梯和粗糙至极的撞车,而韩军以器械著称,云梯、投石机、攻城弩、瞭望塔、冲车。论攻坚战的能力,韩军足以甩匈奴人好几条街!
虽然峣关的险峻不是漆县可以比拟的,但漆县的守军却要比峣关的守军多出三万!所以秦王很是担心,如果韩军拼了命地强攻峣关,峣关又能坚守多久?哪怕韩军只剩下三四万人,都可以长驱直入,攻到咸阳城下!到那时,秦国的最后一丝遮羞布都没了!!
即使秦国到时候把韩军赶出去,民心士气也再也无法挽回!关中是老秦人的最后一丝寄托,当关中都变得不再安全,秦国又和齐国、赵国有什么两样?!既然韩国可以攻进来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灭亡秦国!
“或者,我们可以和匈奴议和?或者,令武安君抽调三五万大军,稳定下关中的形势?”魏冉试探性地说道。
秦王摇了摇头,否决了魏冉的提议。
“匈奴已经是强弩之末,如今之所以不肯退兵,不过是奢望韩国攻入关中好借机要挟我们秦国!议和的话,他们肯定也是虚与委蛇!河东方面,武安君正在进攻韩国,退兵,怕是会影响我们在河东的大计!难啊!难啊!”
宗正嬴则轻声说道:“咸阳毕竟是我们大秦的根本,潼关原本有两万大军,如今不过十日,就已经伤亡了五千多人!峣关至少在十日之内,没有什么危险!是否毕其功于一役,先击败匈奴,再作打算?”
秦国唯一的机动兵力只剩下麃公率领的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肩负着两个任务,一个是令匈奴退兵,另外一个是增援潼关、峣关、子午关、安平关,力保关中的安危。毫无疑问,对遭受三面夹击的秦国来说,最合适宜的是令匈奴退兵!毕竟,韩国可没有匈奴粮草短缺的困扰,也没有匈奴损兵折将的低落士气。所以,匈奴是最容易击败的。
要么议和,满足了匈奴的胃口,匈奴自然退兵。或者击败匈奴,不用全歼,挫败下匈奴即可。毕竟,只要秦国封锁住消息,匈奴收不到韩国攻打秦国的消息,也许会以为韩国在秦、赵、齐、楚的四国围攻下,分身乏术,只能灰溜溜地败走。
因此,宗正嬴则才想着打一个时间差,在秦国面临的压力还没有那么大的时候,果断挫败匈奴。少了匈奴的威胁,秦国可以放宽心,耐心和韩国周旋!
当然,还有一个看似稳妥却不过是拆了西墙补东墙的计策,那就是分出一半的兵力积极防御,另外一半分兵四处(潼关、峣关、子午关、安平关),施行添油之术,待匈奴粮草耗尽,再回师四关,从长计议!
无论选哪一个建议,都是有得有失。也没有一个建议是稳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秦国眼下除了积极应对,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丞相,咸阳的兵马还有多少?陇西郡的呢?”秦王突然问道。
“启禀王上,咸阳尚有一万大军,陇西郡的兵马大都跟随武安君前往河东,剩下的一万大军皆在萧关、大散关!”魏冉恭恭敬敬地说道。
秦王微微点了点头,有了决议,说道:“即刻传寡人的旨意,萧关、大散关各自留一千人驻守,其余大军系数前往安平关,协助当地守军抵抗韩军!限令十日之内抵达!”
“咸阳留守三千大军,其余七千人,尽数前往潼关!蓝田县,凡是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系数征召入伍,务必保证峣关、子午关一个月的安危!同时,传令武安君处,一个月内,寡人要求他占领安邑,并派遣一支偏师南渡河水,威胁函谷关!传令王翦、麃公处,半个月内,想方设法歼灭三万以上的匈奴大军!就这样吧!”秦王疲惫地说道。(未完待续)
ps:第一更!大家睡得晚的话可以看第二更,第三更肯定在十二点以后了,明天订阅才能看到修改后的章节,实时订阅的话会出现重复章节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六十章 看客燕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第二更!还有一更待会上传,但是要到一点多才修改好!一直建议不要自动订阅啊!大家勿喷!
战国的形势,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所谓西风,一般指的是秦国。这个国家自从商鞅变法以来,以赫赫战功,击败了无数怀有野心的国家。无数国家屈服在秦国的淫威下,但凡秦国出兵函谷关,莫不令天下各国心惊胆战!动辄斩首数万,数十万的战役,让各国对秦国生出难以匹敌的错觉!
楚国够厉害吧,百万大军,灭亡十几个国家,却被秦国区区五万大军歼灭三十五万人,郢都被淹,夷陵被烧,楚国为之丧胆!
齐国够厉害吧,强大之时,与秦国并列为帝。结果呢,齐国贪心不足蛇吞象,秦、燕纠结起赵、韩、魏三国,五国伐齐,败齐国主力于济水,燕国大军随后长驱直入,攻克临淄。齐国霸业,毁之一旦!
赵国够厉害吧,文有平原君、蔺相如者,武有廉颇这等德高望重的名将,却一样被秦国打得割地求饶,赵王亲自前往边境会盟,甚至做好身死传位太子的准备!这样的国家怎能和秦国匹敌?!
至于魏国,没有文侯、武侯这样的明君,吴起、乐羊这样的名将,翟璜、李悝这样的贤臣,早已不足为虑。魏国只余安陵一城之地,魏王更是自削王位,就是明证。
天下七国之中,秦国坐拥崤函之固,雍州之地,有沃野千里。地理位置最佳。齐国三面靠海,进可攻退可守,坐拥渔盐之利,物产富饶,经济实力最强。楚国地大物博。如盘踞在南方的庞然大物,最无后顾之忧,但凡有明君贤臣,天下谁敢小觑?
与这三国相比,韩、赵、魏、燕四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韩、魏受困于中原。燕、赵受困于塞外胡族,想要壮大,乃至于一统天下,难上加难!
或许认识到这一点,燕国君臣一直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地盘。从来没有表现出半分对中原领土的野王!哪怕是燕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燕昭王,最初的理想也不过是为了给先王报仇!如果齐国不是欺人太甚,险些灭亡燕国,也许燕昭王也会因循守旧,对中原的纷争不闻不问。
燕国实在太清楚插足中原的险恶,也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仅仅凭借己方的三十万大军,抵御北方的东胡自然是游刃有余,但要分心进入动辄一场战事都有二三十万大军参加的中原。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身死国灭!
所以,当秦、赵、齐、楚四国决议联合讨伐韩国。邀请燕国加盟的时候,燕国用行动拒绝了。当韩国试图拉拢燕国的时候,韩国也拒绝了!口头的拒绝显然不能令天下各国满意,所以,年轻的燕王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精锐,前往边境。借此避嫌!
燕国很清楚,如今的韩国。势头比当初的秦国还要大!四国集结百万大军伐韩,韩国只要集结全国的兵马。也能凑出百万大军,针锋相对,当然,这是下策。中策是拉拢分化秦、赵、齐、楚四国,只要能化任何一个国家从敌人变成盟友,韩国单独面对剩下的两个国家,胜算都很大。至于上策,燕国以为,与其指望其中一个国家背弃四国的盟约,倒不如坚决打败一个国家,无论哪个国家国都被攻克了,其他的三个都足以胆寒到犹豫退兵!
燕国距离中原数百里,插手中原战事,和秦、赵、齐、楚四国结盟,得到的不过是飞地!和韩国结盟,成功了固然欣喜,但更有可能的是燕国在大战开始前,就被齐、赵两国打得惨不忍睹。
所以,燕国才会表露出这样复杂的心思,两不相帮,待两方的胜负快要分出的时候,再压上自己的筹码!这样不仅一本万利,还能没有任何风险。
谁能说清楚,这一次谁会胜利谁会失败呢?就像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韩国灭掉了魏国,强大到令天下忌惮,继而群起而攻之!
从感情上说,燕王更希望双方斗一个两败俱伤,这样,燕国才有机会尝试进入中原。如果非要分出一个胜负,燕王更希望获胜的是韩国。这倒不是说相比自己赵国公主出身的王后,燕王更偏爱如今是韩国王后的舍妹,而是单纯地从地缘政治上讲。
燕与赵、齐相邻,而和韩国却是没有什么接壤。除了北方的东胡是燕国立国以来的心腹大患,无论是齐国强大也好,赵国强大也好,燕国都担心来自南北的夹击,不得不看邻国的眼色行事。韩国则不然,隔着上千里的距离,韩国再如何强大,对燕国来说,也有赵国、齐国挡着不是?!
另外一点就是国家的信誉。至少从韩然登基以来,韩国是以信义著称的,韩国从来没有主动撕毁过盟约!三晋结盟伐秦的时候,韩国最是主动。韩国灭魏,不过是因为魏国私下勾结秦国,这一点,赵国也是同意的。韩国伐赵,也是因为赵国连秦背韩,韩国每一次用兵都是师出有名,都占有道义!
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和国力的关系,燕国只能暂时的袖手旁观,任由五国在中原打一个天崩地裂!可这并不代表着燕国并不关心中原的战事,无论是谁获胜了,都意味着天下面临一次新的洗牌,燕国若想独善其身也好,若想分一杯羹也好,都需要紧跟着胜利者的脚步。
赵国出兵河内,齐国出兵砀郡,楚国用兵汝南,秦国图谋河东,这些事情都在燕国的意料之内,毕竟,秦、赵、齐、楚四国这次伐韩,打的旗号就是光复魏国,虽然远在安陵的那个“魏王”一直没有吱声,但显然,秦、赵、齐、楚四国是受了信陵君的撺掇。
四国用兵的地方,全都可以指向韩国的心腹之地,新都洛阳。如果让赵国拿下了河内,赵国铁骑距离洛阳不过隔着一条少水和河水的距离。如果让楚国拿下了汝南,旧都新郑就在楚国大军的兵锋下。与这两个相比,齐国攻打砀郡,似乎才是全心全意帮助魏国复国。秦国攻打河东,然后图谋三川,更像是占了便宜再卖乖!
四国百万大军攻打韩国的这出好戏,燕国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过程。首先是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居然受困于小小的朝歌,齐国的出工不出力更是令燕国觉得好笑,楚国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则让燕国很是讥讽,唯有秦国,白起再一次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神话,略施小计就越过了被韩军倚为天堑的河水防线,攻占了大半个河东郡。
燕国如同看戏的人一样,仔细观察着秦、赵、齐、楚、韩五国的演出。在第一节戏当中,秦国无疑最是出彩。没有人比燕国这个旁观者更清楚,半个河东的失守对韩国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秦国只要再努力一把,函谷关也好,三川郡也好,都在秦国大军的兵锋之下,如果赵、齐、楚但凡发挥正常一些,给韩国造成很大的压力,也许,韩国在这节戏结束后,就会上演议和,分而化之的戏码。
韩国最擅长防守的将军蒙骜率领十万大军死守朝歌,挡住廉颇率领的二十万赵军,虽然有些出人意料(更多的是韩国对赵军的兵力知道的如此清楚,十万不多不少,刚好可以让防守的一方游刃有余),但也可以让人接受。
楚国虽然受阻于颍水,但也尽力了,想必花上一段时间,楚国的这次主将景阳就能找出韩军的破绽,攻入汝南。
唯一令燕国诧异的是齐国的表现,很明显,齐国若是就这个态度,韩国完全把齐国大军放在一旁。当然这是玩笑,谁知道齐国是不是在等着韩国抽调兵力,待韩国在砀郡兵力空虚后,再骤然猛攻呢!燕国自认为,如果是换做自己是韩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河东采取死守,迟滞秦军的攻势。对齐国采取拉拢,对楚国则是迎头痛击。至于赵国,继续消耗赵军的兵力即可。
这一出戏进行了足够多的时间,韩国已经判定出了各国的态度,那就是齐国的私心最大,最不积极主动;秦、赵、齐、三国则是很上心。对韩国来说,唯一的变数怕是在河东,这是燕国君臣的猜测。
只是接下来第二出戏,作为主演的韩国,用另一种方式,打破了燕国君臣的猜测,将戏份演了下去。
销声匿迹了数十年的越国突然出兵九江郡,截断了楚国郢都和淮泗流域的联系,楚国被迫分兵,救援九江!赵国分兵十万奔袭上党,却被早有预料的韩军挡住!韩国往河东追加大军,摆明了不会放弃河东的决心。
燕国君臣不得不佩服韩国的深思熟虑,毫无疑问,越国的五万大军在这个时刻出兵是受了韩国的怂恿,单单是这五万骁勇的越国大军,就足够楚国忙活一段时间了!赵国的声东击西之策虽然高明,但显然,韩国对情报或者说局势的掌控,天下无出其右者!(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六十一章 韩国的建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四国伐韩这场戏越来越精彩,韩国的处心积虑,秦国的有勇有谋,楚国的力不从心,齐国的不明所以,赵国的憋屈委屈,系数呈现在燕国这个看客的眼里。
燕王悄悄返回了蓟城,召集心腹大臣讨论时局。但讨论来讨论去,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韩国如果没有后续的动作,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和赵国拼一个两败俱伤,然后秦国依然会攻占河东全郡。到时候,三川郡也好,汝南郡也好,全会出现变数。就连齐国的态度也会从梦游状态解除,说不定会狠狠扑上来,从韩国身上咬下来一块肥肉!
韩国究竟会如何破局呢?是拉拢摇摆不定的齐国,还是拉拢因为越国大军入侵而手忙脚乱的楚国,或者是一时没什么进展的赵国?燕国君臣笃定,最不可能的就是秦国了!秦国,虎狼之国也!如今秦国得了一个大便宜,肯定不会轻易罢手!
很快,韩国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继续和秦、赵两国拼消耗,对齐国放任自由,对楚国则是穷追猛打!五万韩军精锐包围蓝田,直接让郢都陷入险境!白起率领五万大军一路顺流而下,水淹郢都、火烧夷陵的往事还历历在目,韩国可比当初的秦国还要强大,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有效!
燕国君臣不禁拍案称赞,只要韩军可以迅速拿下蓝田,兵临郢都城下,那么楚国也只好签订城下之盟,退出这场战事!当然,楚国也可以选择死扛,从前线抽调大军。回师郢都!但无论是做哪个选择,都意味着在南线战场上,韩军在两个月内,不会遭到什么压力!除非,齐国在这个时候迷途知返。攻打韩国。或许南线的楚国大军还能继续给韩国制造麻烦!
两千米的高空,强劲的山风在肆虐,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换做其他生物,很难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但风是所有鸟类的朋友。此时,一只游隼睁着锐利的隼眼。聚精会神的俯瞰着地面,希冀可以看到一只觅食的野兔,或者一只低飞的野雉。可遗憾的是,在这片连绵不断的丘陵和高低交错的山林,一个可疑的影子也没有。
游隼时而顺风盘旋。时而逆风静止,不断地搜索着狭长的河谷、陡峭的山坡。黑褐色的干羽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发出夺目的光泽。毫无疑问,这是一只美丽的游隼,也是一只年轻的游隼。这不是它的第一次狩猎,却是它的第一次独立狩猎。
今年的夏天实在潮湿了些,尽管这只游隼的父母已经足够细心的照料,但过多的雨水依然让两枚游隼蛋变质。这只游隼是三枚游隼蛋中唯一孵化成功的。也是唯一成活的。
经历了四十天的哺育和接下来几周时间的捕食训练,这只游隼便被狠心的游隼父母赶出了巢穴。这是残酷的自然生存法则,有限的土地养活不了太多的生命。而游隼作为自然界顶尖的捕食者。需要一片面积很大的捕食区域才能维持生存。只有远离家门,到未知的辽阔的世界里冒险,才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栖息地,用来繁衍生息,开始新生活。
能够列入游隼食谱的动物有很多,野鸭、斑鸠、鸽子、乌鸦、喜鹊、野雉。这些中小型鸟类全都可以是游隼的美餐。如果饿极了的话,游隼也会捕食野鼠、野兔一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只是身为天空中的王者。游隼迅捷的速度足以保证它可以轻易捕捉到天空中的鸟类。而捕食地面上的动物,一个不慎。也许就会伤到要命的部位,也许是脖子,也许是爪子。所以,在一般条件下,游隼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游隼盘旋的这片区域距离九寨乡不远——临水县下辖的一个偏远乡镇。如果仅仅是为了果腹,田野里有足够多的喜鹊、麻雀让游隼捕猎。虽然它们是群居的,也异常机警,但游隼有足够的信心一击得手。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九寨乡十数年来出现的第一只游隼,也更因为这只游隼不是一般的游隼,它是附着了人类意识的游隼。
按照人类的说法,这只游隼是一个名叫平凡的大四男生的分身。只是,分身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平凡的本体正陷入重度昏迷当中。昏迷到什么程度呢?昏迷到成为植物人,完全失去自我意识。
平凡家境贫寒,所以,游隼需要的,是像野兔、野雉这种值钱的禽兽,而不是麻雀、喜鹊这般的猎物。
一个好端端的,健健康康的大四男生怎么会突然成为了植物人?还拥有了一个游隼分身?这只能归结于一场意外!
事情的原因出奇的简单,结束完论文答辩后,只剩下参加毕业典礼、领取毕业证书,繁忙的大学生活就算是划上圆满的句号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考研的还是找工作的,都有了理想的归处,平凡也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在毕业典礼前,这是难得的空闲时间。和其他呼朋引伴计划毕业旅行的人不同,马上就要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平凡决定回家探亲。
四年的大学生活,平凡只回过两次家。之所以如此,不单单是为了省钱——实际上,平凡是地地道道的本省人,回家也花不了多少钱。平凡之所以在寒暑假留在学校,更多的是为了打工。因为越是在春节这样的节假日,工钱越高。这四年里,平安不仅用勤工俭学付清了学费,还替家里还清了大半的债务。
了解平凡的人清楚,其实六年前,平凡的家里虽然谈不上多么富裕,但也没有这么贫穷。平凡一家的命运是在平凡的父亲一次进山采榛子,不慎跌落悬崖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殷实的家境因为给平凡的父亲治病而债台高筑。到最后,平凡父亲的命虽然保住了,但双腿却是残废了。双腿残废了之后,平凡的父亲就不但不能进城打工补贴家用,甚至还变成了家中的负担。平凡的父亲也想过一死了之,但在泪眼婆娑的妻子和儿女的苦苦哀求下,心软了下来。这世界上,如果可以活下来,谁又愿意去死呢!
那一年,平凡正在读高三。平凡想过辍学供妹妹读书、给父亲治病,但却被父亲打回了学校,平凡不从,父母甚至以死逼迫。他们让平凡记住,没有知识只能像父辈们一样困死深山,做最苦最累的活,还赚不了多少钱。
1...186187188189190...234
猜你喜欢